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

合集下载

甲状腺手术中识别Zuckerkandl结节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手术中识别Zuckerkandl结节的临床意义
表 3 ZT 分级和 ZT 与 RLN 关系类型(侧)
ZT 与 RLN 关系类型 A型 B型 C型 D型 合计
ZT 1 级 17 1 0 7 25
ZT 2 级 82 2 0 5 89
ZT 3 级 63 0 0 2 65
合计 162
3 0 14 179
注:ZT:Zuckerkandl 结节;RLN:喉返神经
·518·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 年 6 月 5 日第 39 卷第 6 期 Chin J Postgrad Med,June 5 201杂志, 2006, 29(2B): 40-45. DOI: 10.3760/ cma.j.issn.1673-4904.2006.05.015. [4] 涂小煌, 张再重, 宋京翔, 等 . 大口径肛管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吻 合口瘘中的应用[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12(5): 533.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09.05.038. [5] 杨婕, 李卡 . 肛门减压管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3): 2165-2166. DOI: 10.3969/j. issn.1002-6975.2011.23.02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在我 科治疗的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患者 161 例,均行甲状 腺叶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排除既往曾经有甲状腺 手术史、颈部放疗史患者。161 例患者中,男 48 例, 女 113 例,年龄 20~79(43.7 ± 18.2)岁。所有患者 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甲状腺癌 75 例,甲状腺良性疾 病 86 例。共行甲状腺叶切除 218 侧,其中全甲状 腺切除 57 例,右叶甲状腺切除 51 例,左叶甲状腺 切除 53 例。

Zuck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作用及研究

Zuck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作用及研究

tubercle[J].J
Am Coll
Surg,2008,196(5):796-801. [15]Yalein B,Poyrazoglu
Y,Ozan H.Relationship between Zuekerkandl’S
nerve
tubercle and the inferior laryngeal

surgical
concept of
two
fascial layers Surg Oneol,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J].Ann
2010,17(6):1628—1636. [10]Thompson NW,Greenfield IJ.Essentials
principles and of surgery:scientific
类:0级,无法识别;1级,仅仅是甲状腺叶外侧边缘增厚;2 级,结节直径<1 cm;3级,结节直径>1 ca。也有人提出将 直径<5 mm定义为1级,将直径6—10 mm定义为2级。 Proye对甲状腺的胚胎学特性描述为:在组织胚胎学中,甲 状腺由较大的正中原基和较小的侧方原基发育而来,正中原基 在胚胎发育三周后形成甲状腺的大部,沿颈正中线下行。侧方 原基形成后腮体,第五周与中部融合,形成甲状腺外侧部分,约 占甲状腺体积的1%一30%,而融合的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根据Pelizzo的分级,对ZT结节均以2、3级占绝大多数, 见表1。Gauger等"1指出大多数的3级结节位于甲状腺线叶 外侧,约1/3位于气管食管之间,食管后方的较少见,15%的 ZT结节是双侧对称的。
surgery[J].
J Surg,2001,167:249-254. JS,Lee YS,Jung JJ,et a1.The Zuckerkandl’s tubercle:a useful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分析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分析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42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措施。

结果 103例甲状腺全切患者中,共发现上甲状旁腺197枚,下甲状旁腺223枚,低钙血症发生8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142例,共发现上甲状旁腺279枚,下甲状旁腺281枚,低钙血症发生10例。

结论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是防止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键,医生需根据患者甲状旁腺血供等对其进行判断和保护。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保护;定位;低钙血症甲状腺手术是外科的常见手术,由于患者的原发疾病不同、手术方法不同等,可能会导致手术后低钙血症被掩盖,导致甲状旁腺功能降低被忽视[1]。

而甲状旁腺功能降低这种并发症一旦发生,患者需要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且无有效治疗措施[2]。

因此,在手术后对甲状旁腺进行有效保护十分重要。

我院为探讨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现进行本次实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42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切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82例,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46.95±6.03)岁。

次全切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10例,患者年龄在17-78岁之间,平均(47.52±6.94)岁。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低领式切口,沿着患者的颈括约肌向下方进行皮瓣分离,从甲状软骨中上部位到胸锁关节。

分离并抬起带状肌,观察甲状腺病变部位,并显露甲状腺上极。

随后游离甲状腺上极,并向下方进行牵拉,仔细寻找甲状旁腺,一般位于:甲状腺外侧上方、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交叉部位、甲状腺下极。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研究进展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研究进展

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研究进展张鑫;王宝胜【摘要】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最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美容需求的增加和腔镜甲状腺技术的不断成熟,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已逐渐由良性疾病扩展到早期甲状腺癌.虽然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如何在术中正确地识别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仍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对于外科医师来说,不仅要有扎实的解剖基础,熟悉甲状旁腺的正常位置及变异,还应掌握腹腔镜下甲状旁腺的特征,准确识别及保留.另外,配合使用腔镜器械及正负显影技术可以帮助医师识别甲状旁腺,值得推广使用.【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07【总页数】5页(P1421-1425)【关键词】腔镜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作者】张鑫;王宝胜【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目前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在中国女性中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且逐年上升[1]。

女性患者对美容要求较高,传统甲状腺手术遗留颈部瘢痕,无法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

自Hüscher等[2]于1997年报道胸壁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以来,腔镜技术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已有20余年,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已成为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好的手术方式。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腔镜甲状腺手术也面临着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如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以及其特有的隧道出血、皮下气肿[3]。

其中如何保护甲状旁腺及其功能是手术中的难题,已经有很多国内外研究发现对于操作熟练的甲状腺专科医师,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并未增加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4-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6%~50%,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5%~4%[6],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长期低钙血症,需要长期摄入维生素D和钙剂,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导致尿路结石概率增加[7]。

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sign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J].Ann ltal
of
Chir.2005,76(4):337—340.
[6]
Mansberger
AB
Jr,Wei
JP.Surgicat embryology and
anatomy
thethyroid and parathyroid glands[J].SurgClinNorthAm,1993, 73(4):727—746.
2.2
RLN和ZT的关系 由于0级和I级ZT观察困难,在研究RLN和Zrl’
增厚时,RLN位于z1’前方,更常见的是RLN位于ZT 之后,z11像座桥横跨RLN之上。Gauger等哺1研究发现 93%的案例中ZT为III级,RLN位于zT与腺体或与气 管间隙,且指出ZT是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用来寻找和 保护RLN。在我们的研究中RLN主要位于z11之后, 右侧为91.7%,左侧94.7%。RLN位于ZT侧方,右侧
an at
riglat(99/108)and 94.7%Oil left(90/95).94.4%of SP
or
located
There
on
10
or
1 1 o'clock position and 92.6%at about 1

o'clock position.Conclusions
Wag
important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正中基沿颈正中线下行,形成甲状腺大部。侧方原基 形成后鳃体,与中部融合成一体,形成甲状腺侧 缘¨Jjl。甲状腺侧缘占整个甲状腺重量的1%一 30%,Mansberger∞。认为以这种形式形成的甲状腺组织 就是ZT。在我们的研究中zT全部位于甲状腺腺体中 1/3。Yal譬in等"1研究发现部分zT位于腺体前或后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解剖意义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解剖意义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解剖意义张迪;陆宏伟;吉鸿;尚皓;张亚飞;王炜;孙学军;张立【摘要】目的探讨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ZT)的解剖意义.方法对102例甲状腺腺叶手术切除患者(共145侧甲状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ZT的有无、大小及其与喉返神经、上甲状旁腺的关系,所有患者均按照PELIZZO 分度标准对ZT进行分级,按YUN等报道的方法对RLN与ZT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结果 ZT发生率为85.5%(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0级以上数量与0级对比有明显差异;ZT的出现与术后声音嘶哑、SP是否显露具有相关性;ZT级别越高,A型数量越多;ZT级别越低,D型数量越多.结论 ZT可以作为喉返神经和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解剖标志,以避免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和上甲状旁腺.【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37)005【总页数】4页(P762-765)【关键词】Zuckerkandl结节;喉返神经;上甲状旁腺;解剖标志【作者】张迪;陆宏伟;吉鸿;尚皓;张亚飞;王炜;孙学军;张立【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经验交流◇1902年,ZUCKERKANDL将甲状腺后侧缘最突出的部分命名为Zuckerkandl’s 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 ZT)[1]。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摘要】目的探讨及总结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保护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2例单侧及102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及术后血钙测定及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结果 142例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无1例出现术后低钙血症,102例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后并发暂时性低血钙3例(2.9%),出现暂时性低血钙症状(四肢及口唇麻木)1例(0,9%),永久性低血钙为0。

结论通过甲状腺手术精细化操作及细心识别并保护,可避免手术后甲状腺功能暂时及永久性的减退。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317-01一般资料甲状旁腺的识别:1、位置识别:上甲状旁腺:位置较固定,常位于甲状腺叶的后外侧中上1/3处,喉返神经入喉上方0.5—1.0cm处,最多见,有306例(88。

43%),余40例位于甲状腺叶的后外侧平环状软骨水平。

Zuckerkandl结节:是甲状腺侧叶突出的一部分,是解剖旁腺和喉返神经的重要标志,在环状软骨水平,甲状腺侧后缘组织增生,形成结节,在将该结节向中线牵拉时,即可显露后内侧的上甲状旁腺,244例手术中明确该结节的有86例(35.2%),均准确的找到上甲状旁腺。

下甲状旁腺位置变异大,分为甲状腺下动脉上方甲状腺后外侧32例(9.25%)、甲状腺下动脉下方后外侧176例(50.87%)及甲状腺下极下方的结缔组织及脂肪囊中137例(39.60%),其中一例术中未找到,术后病理报告在胸腺内发现甲状旁腺组织。

2、颜色及形态识别:上甲状旁腺因位置较固定而易于鉴别及保留,下旁腺的鉴别较为困难,常与脂肪球及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甲状腺下极向外突起的小结节想混淆。

典型的旁腺形态呈扁平状及卵圆状居多,颜色呈深黄色或杏黄色,颜色上与周围脂肪球不易鉴别,但甲状旁腺内可见细微网状血管网,切开后有密集的出血点并可见网状结构(本人戴3.5倍手术放大镜更为清晰),为甲状旁腺特有结构,脂肪球切开后剖面仍为黄色均匀脂肪,淋巴结切开不出血,可供鉴别,而对于血供受影响的组织,变色的为旁腺,不变色的为脂肪及淋巴结。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彭友;罗定存;张卧;潘钢;丁金旺;陈斌;方益峰【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2(41)8【摘要】Zuckerkandl结节是甲状腺腺叶后外侧缘的结节状突出部分,由奥地利解剖学家EmilZuckerkandl最先提出并命名。

近年来逐渐受到甲状腺外科医师的重视,在甲状腺手术中为了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及其分支,甲状腺外科医师常需要借助于一些特定的解剖学标志。

如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软骨下角、环甲关节、气管食管沟和甲状腺悬韧带等。

Zucker-kandl结节即是一个新近提出的解剖学标志,且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可作为甲状腺手术中识别喉返神经及其分支与上甲状旁腺的重要标志。

本文中我们将对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和临床意义进行总结。

【总页数】4页(P180-183)【作者】彭友;罗定存;张卧;潘钢;丁金旺;陈斌;方益峰【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解剖意义 [J], 赵海宁;窦拉加;陈鹏;刘震2.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解剖意义 [J], 张迪;陆宏伟;吉鸿;尚皓;张亚飞;王炜;孙学军;张立3.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 [J], 韩永红;明小燕;张家铭4.甲状腺手术中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J], 刘冬强; 陈胜; 李金成; 李艳伟5.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

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

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暴露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影响。

方法选取采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规暴露方式的甲状腺手术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情况。

结果观察组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为暂时性损伤,3个月内自行恢复;甲状旁腺损伤2例,表现为一过性血钙降低,术后1个月内即恢复正常。

对照组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9例,均表现为声音嘶哑,其中暂时性损伤7例(自行恢复3例,经对症处理恢复4例),永久性损伤2例;甲状旁腺损伤9例,其中表现为血钙降低6例,低钙血症3例,均为一过性,术后1个月恢复正常;观察组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

结论甲状腺手术中采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可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降低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切除术;暴露方式;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甲状腺疾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等常需手术治疗。

手术一般给予甲状腺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但手术常易造成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

解孝章[1]研究认为精细化被膜解剖是术中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关键。

但解剖前的准确定位则更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采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旨在降低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1月于本院术中采用Zuckerkandl 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者45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11例,女34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1.4±12.5)岁;单侧发病39例,双侧发病6例;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2例,甲状腺腺癌1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

Zuckerkandl结节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Zuckerkandl结节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在8~10 mmHg(1
mg+
0.9%氯化钠溶液200 mL)。注人CO,气体压力维持
mmHg=0.133
其中3例患者术后m现声音嘶哑,考虑喉返神经热损
伤所致,经过l~3个月,声音恢复正常。表1表明通 过zT方法寻找喉返神经更为直接,可减少手术出血 及缩短手术时间。术后3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口服甲
kPa),经操作孑L置
状腺素片,所有患者门诊随访6~24个月无复发, 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不断改进,腔镜甲状腺手术 以其颈部不留疤痕、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
广大患者的青睐。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腔镜的放大
作用,使得解剖层次更清晰,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 经损伤发生的机会可能降低。但是由于腔镜手术在 非直视下操作,术中如何辨认解剖喉返神经及甲状旁
recur—
(65/74),most of superior parathyroid glands were located
rent
laryngeal nerve by Zuckerkandl tubercle method is more dire(‘t.(1an redut・e surgical bleeding and shorten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Subei People 7S
Deyuan,Luo Zhou,Wet Jinli,Shao
of
Hostfital∥’Jiangsu Prmince.'iTmgzhou 225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u Yuxiang,Email:zhu)uxiang@126.(0112

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在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在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1.一般资料:对浙江省人民医院2012年8月_2013年
5月期间同一手术组实施的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88例 102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 28例,甲状腺滤泡状癌1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甲状腺腺瘤 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9例。男26例,女62例,平均年龄 44岁(21~79岁)。 2.手术方法: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取 平卧位,头部稍后仰,胸骨切迹上方一横指处做2.0—2.5
DOI:10.3760/ema.j.issn.1007-631X.2014.01.026 作者单位:310014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但目前已有较多临床报道,认为喉 返神经的走行与甲状腺下动脉关系复杂,分离时需注重精细
万方数据
・72・
生堡萱适处社苤盍!!!兰生!旦筮!!鲞筮!期些也』鱼塑!!垡:』!!!!翌!!!!:y!!:!!,堕!:! 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推测可能与超声刀热 辐射有关。
B,Poyazoglu Y,Ozan H.Relationship between Zuckerkandl’s laryngeal
nerve
[3]Yalcin
tubercle and the inferior
incles[J].Surg Today,2007,37(2):109—113.
Yun JS,Lee useful
YS,Jung JJ,et a1.The Zukerkandl’s tubercle:a
landmark the for detecting both the
recurrent
anatomical
nerve
laryngeal

甲状腺围手术期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指南(最全版)

甲状腺围手术期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指南(最全版)

甲状腺围手术期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指南(最全版)为提高甲状腺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 Thyroid Association,CTA)于2015年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编写了《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2],得到了国内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广泛认可。

现结合其推广应用经验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制订《甲状腺围手术期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指南(2018版)》,以指导临床实践。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甲状腺手术,包括初次和再次手术,开放、腔镜和机器人手术。

1.1 甲状旁腺大小、数目及位置甲状旁腺与胸腺及甲状腺的发育和解剖部位密切相关。

甲状旁腺大小为(5~7)mm×(3~4)mm×(1~2)mm,单个甲状旁腺重量为10~70 mg,多在35~40 mg[3]。

甲状旁腺由薄层包膜包裹,大多数呈椭圆型、豆型或球型,部分呈细长型,更罕见的呈双叶状或扁平多叶状结构。

甲状旁腺颜色常随着年龄而变化,在成人取决于主细胞含量和生成的血管量,其颜色可在棕黄色及棕褐色之间变化。

甲状旁腺的数目因人而异,尸检报道为2~11枚,多数人为4枚(我国人群为48%~62%),>4枚(主要为5枚)占2.5%~20.0%,3枚为2.0%~3.6%,我国人群中2枚者约占15.0%[4-5]。

多数甲状旁腺紧附于甲状腺左、右两叶背面,常位于甲状腺固有被膜和外科被膜间的纤维囊内。

上位甲状旁腺位置相对固定,80%~85%集中在以甲状软骨下角(或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点上方1 cm)为圆心、半径为1 cm的圆形区域内;约10%位置更高,位于甲状腺腺叶上极后方或咽后间隙;另约5%位置稍低,位于腺叶的中1/3后方,有时被甲状腺下动脉、喉返神经或Zuckerkandl结节所遮盖。

下位甲状旁腺位置变异较大,大多数(约80%)位于甲状腺下极与胸腺之间的区域,其余可位于甲状腺前面、气管前面、胸腺内、纵隔内、甲状腺实质内或颈动脉鞘内等区域。

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有图

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有图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姓名:刘岩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外科学(普外科)指导教师:易继林;吴高松2010-04Zuckerkandl结节:甲状腺手术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硕士研究生刘岩岩导师易继林教授吴高松副教授中文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 ZT)与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和上甲状旁腺(Superior Parathyroid ,SP)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分辨Zuckerkandl结节、喉返神经和上甲状旁腺,观察ZT 的有无、大小分级以及与RLN和SP的解剖关系。

结果术中显露右侧RLN为92.8%(142/153),左侧为86.3%(132/153);显露右侧SP 为89.5%(137/153),左侧为81.1%(124/153)。

术后无一例出现永久性声音嘶哑或麻木抽搐。

在大多数病人中均可发现ZT:右侧为88.2 %(135/153),左侧为82.4%(126/153),两侧同时出现的为76.5%(117/153)。

RLN主要在ZT后方,即位于ZT 与甲状腺腺体之间。

右侧为91.7 %(99/108),左侧94.7 %(90/95)。

右侧94.4%(102/108)SP在ZT的头侧10点和11点钟方向,左侧92.6%(88/95)SP在ZT的头侧1点和2点钟方向。

结论ZT与RLN和SP之间有着重要的解剖关系。

关键词Zuckerkandl结节;喉返神经;甲状旁腺;解剖标志The Zuckerkandl's Tubercle: A Useful Anatomical Landmark during Thyroid Surgery.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andidate: Liu YanyanAdvisor : Prof.Yi JilinProf.Wu Gaosong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Zuckerkandl's tubercle (ZT)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art of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 and the superior parathyroid (SP)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The major procedure comprise identifying the Zuckerkandl's tubercle,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the superior parathyroid during the dissection, using a meticulous technipue of excapsular dissection.We studied the ZT's presence or absence, size, and association with the RLN and SP.Results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s discovered in the right were 92.8%(142/153),left 86.3%(132/153);the superior parathyroids in the right were 89.5%(137/153),left 81.1%(124/153). ZT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most of patients:right 88.2%(135/153),left 82.4%(90/95), bilateral 76.5%(102/108). The major course of RLN was in the groove between the ZT and the body of the thyroid:right 91.7 %(99/108),left 94.7 %(90/95). The majority of SPs were cranial to the ZT that were located at 10 and 11 o'clock (94.4%) in the right, and at 1 and 2 o'clock position (92.6%) in the left.ConclusionsThere was an important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 ZT and RLN and SP.Key wordsZuckerkandl’s tubercl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rathyroid; Anatomical landmark全文缩略语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ZT Zuckerkandl’s Tubercle Zuckerkandl结节RLN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喉返神经SP Superior Parathyroid 上甲状旁腺IP Inferior Parathyroid 下甲状旁腺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加强甲状腺结节及恶性肿瘤的规范治疗

加强甲状腺结节及恶性肿瘤的规范治疗
to improv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hese conditions.
Keywords: Thyroid noduleꎻ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ꎻ Un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ꎻ Radiofrequency ablationꎻ Robotic
surgeryꎻ External cervical approachꎻ Radioiodine therapy
近 30 年来ꎬ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和诊断技术的
脉及无名静脉ꎮ
进步ꎬ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
甲状腺双侧腺叶的背侧ꎬ气管食管沟内走行着
持续增长ꎮ 患者对美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
进步三等奖、山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ꎬ获评“ 山东省劳动模范” 、“ 山东省创新能手” 、2012 年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
医师分会“ 名医奖” 等荣誉称号ꎮ 2013 ~ 2018 年连续六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头颈外科 Top10 医师榜单ꎮ
摘要:近年来ꎬ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ꎮ 针对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快速发展ꎬ分子生
巴结清扫的范围、放射性碘治疗的指征等ꎮ 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ꎬ讨论并概述了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疾病特
点、诊断、治疗、随访等环节的争议热点和最新进展ꎬ为该类疾病的临床管理提供方法和思路ꎮ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ꎻ分化型甲状腺癌ꎻ甲状腺未分化癌ꎻ射频消融ꎻ机器人手术ꎻ颈外径路ꎻ放射性碘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3770(2020)03 ̄0001 ̄12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

韩永红;明小燕;张家铭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14(035)004
【摘要】探讨Zuckerkandl结节(ZT)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作用.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35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ZT在左侧叶甲状腺的发生率为89.0%(268/301),右侧叶中的发生率为87.3%(254/291),共计5例患者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一过性下降,未有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失患者出现.ZT为甲状腺手术中探查上甲状旁腺提供了新的途径与解剖标志,值得引起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关注.
【总页数】3页(P30-31,64)
【作者】韩永红;明小燕;张家铭
【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14;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14;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3
【相关文献】
1.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外科中对喉返神经的定位与保护 [J], 徐胜前;陈奕明;朱国华
2.甲状腺手术中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J], 刘冬强; 陈胜; 李金成; 李艳伟
3.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
4.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
5.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分类号: R653密 级: 公 开U D C : 616.4编 号:攻读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 Zuckerkandl 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Zuckerkandl anatomical significance of nodules in the thyroidsurgery论文起止时间:2011.11—2013.03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3)英文缩略语 (4)前言 (6)材料与方法 (6)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讨论. (9)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述 (1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3)致谢 (2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26)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27)2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Zuekerkandl结节(ZT)与喉返神经(RLN)和上甲状旁腺(SP)的解剖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同一手术组连续施行的80例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癌5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30例)及120例双侧次全切除术行回顾性分析,观察ZT的有无、大小,以及与RLN和SP的解剖位置关系。

结果:ZT的出现在绝大多数病例:左侧为85%(170/200),在右侧为87.5%(175/200),两侧同时出现的为81%(162/200)。

RLN主要位于ZT后方,其左侧92.6%(126/136),右侧为90.5%(124/137)。

SP左侧91.9%(125/136)在ZT的外上方(1点和2点钟),其右侧91.9%(126/137)在ZT的外上方(10点和11点钟)。

结论:ZT与RLN和SP之间有密切的解剖关系。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居红云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居红云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居红云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进行相关的研究。

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中保护甲状旁腺以及血供,并且在术后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情况进行细致分析。

结果:100例患者在甲状腺手术中未明确找到甲状旁腺3例。

术中发现有95枚上甲状旁腺,其中有在甲状旁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有87枚;术中明确显露上甲状旁腺血管有25枚,自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供血19枚。

术中发现有128枚下甲状旁腺,位置不明确,甲状旁腺背面1/3处有58枚,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29枚;术中明确显露上甲状旁腺血管有34枚,由甲状腺下动脉或者最下动脉分支供血30枚。

术后有28例出现低血钙或低钙血症,经过两周的治疗均恢复正常。

结论:甲状旁腺的位置对其供血来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甲状腺术中能够使甲状旁腺直观显露并且对其进行保护,在术中应该精细解剖,对甲状旁腺进行保护以及保证其血供,从而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的发生率。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显露;功能保护【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063-02甲状旁腺是人体内分泌腺,甲状腺手术后可能造成甲状旁腺功能衰退的发生率为3%~33%[1]。

本次对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中保护甲状旁腺以及血供,并且在术后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情况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探究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相关问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经甲状腺手术患者共100例,在所有患者中有32例为男性,有68例为女性,其年龄最小的为14岁,最大的为64岁,平均为年龄(42.98±3.24)岁。

通过细致诊断其中有甲状腺肿41例,甲状腺炎23例,甲状腺癌16例,甲状腺瘤20例。

Zuckerkandl结节定位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Zuckerkandl结节定位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Zuckerkandl结节定位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刘时征【摘要】目的探讨Zuckerkandl结节定位在甲状腺手术中的运用及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73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均行常规甲状腺解剖手术,术中以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并予以全程游离保护.记录本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Zuckerkandl结节大小分级、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解剖关系分型,统计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开放式甲状腺手术,73例患者中有11例未发现Zuckerkandl结节,其余62例Zuckerkandl结节大小分级Ⅰ级9例,Ⅱ级31例,Ⅲ级22例,解剖关系分型A型54例,B型2例,D型6例,未见C型;术后仅2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均于术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未对中远期预后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Zuckerkandl结节定位有利于术中寻找喉返神经并予以全程游离保护,对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8【总页数】2页(P876-877)【关键词】甲状腺手术;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损伤【作者】刘时征【作者单位】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74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研究发现,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可造成声嘶及发声无力,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利于预后改善[1]。

因此,甲状腺手术过程中保护喉返神经免受损伤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Zuckerkandl结节是甲状腺一个特殊的解剖特征,近年随临床对其研究深入发现,Zuckerkandl结节与甲状腺旁腺及喉返神经有着重要的解剖关系,故可作为喉返神经及其分支定位的一个标志,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其定位能够准确确认喉返神经,进而有利于术中加强对喉返神经的保护[2-3]。

zuckerkandl结节及其与喉返神经之间的关系

zuckerkandl结节及其与喉返神经之间的关系

zuckerkandl结节及其与喉返神经之间的关系徐胜前;程剑峰;王国瑞;杨莉萍【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29)13【摘要】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 tubercle.简称ZT)是由维也纳的解剖学家Emil Zuckerkandl发现的。

1902年,他首先报道了对这种结节的发现。

当时.他把ZT描述为“tuberculum”——甲状腺表面一种向后、向外的突出体。

可惜后来人们逐渐将它遗忘。

近来,ZT再次引起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外科医生的兴趣.这主要源于它在甲状腺外科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它与喉返神经之间存在恒定的解剖关系。

【总页数】3页(P2231-2233)【作者】徐胜前;程剑峰;王国瑞;杨莉萍【作者单位】214063 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外科;214063 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外科;214063 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外科;214063 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2.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3.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 [J], 肖富福;田克强;罗克勍4.Zuckerkandl结节定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影响 [J], 刘顺顺;李平5.Zuckerkandl结节与喉返神经位置关系的观察 [J], 梁青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孙萍,蔡振刚,牟国煜,等.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预防及 处理E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35(6):614—618. [23
Mirilas P.Grades of Zuekerkandl’S tubercle in normal thyroids[J].
Surg Today,2007,37(10):918.
Surg,2012,2012:450589.
[43江泽宇,李常明,翁世廉,等.甲状腺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比较 [J].医学与哲学,20i3.34(5B):18—20. [5]Pelizzo M
to
R,Gemo G.Zuckerkandl’S tuberculum:an arrow pointing laryngeal nerve(constant anatomical landmark)
①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430014
图1
左翻
ZT与上甲状旁腺的位置关系
注:A:ZT的高度即测量ZT外侧顶点至甲状腺外侧表匾之间的距离;B: 甲状旁腺所在zT的时钟方向(ZT为轴心,气管食管沟走行方向为纵
轴)。
2结果 本次研究统计得出ZT在左侧叶甲状腺的发生率 为89.O%(268/301),在右侧叶中的发生率为87。3% (254/291),见表1,并通过时钟方向记录了ZT与上甲 状旁腺之间的关系,见图2,左右两侧分别有95.0% (286/301)及92.8%(270/291)的上甲状旁腺位于距离 ZT小于5ram的位置(包括依附于ZT表面)。共计5 例患者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一过性下降,其中良性甲
cases
of thyroid
surgery
from October 2011
to
Jan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incidence of ZT in the left lobe of thyroid is 89.0%(268/301),the incidence of ZT in the right lobe of thyroid is 87.3%
Ⅺ 上甲状旁腺X 甲状臆 Ⅸ Ⅶ Ⅶ 右舅
^ B ZT


Ⅱ上甲状旁臆
Ⅲ Ⅳ Ⅵ V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组资料为2011年10月~2013年1月在我
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351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259 例。患者年龄位于20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 其中甲状腺左侧叶手术301例,右侧叶甲状腺手术291 例(241例患者施行双侧甲状腺手术)。 1.2方法 所有患者应用FOCUS超声刀对ZT进行完整解剖后 进行测量,见图1。所有患者均按照Pelizzo等[5]分度标准 对ZT进行分级,其具体标准为:0级:ZT不可见,I级: ZT.≤5mm;Ⅱ级:ZT为6mm~10mm;Ili级:ZT>10mm。术 中对甲状旁腺进行常规探查与暴露,并根据时钟方向记录 其与ZT的解剖学关系,见图1。术后根据其大小及与甲状
ZT的发生率[例(%)]
27.1%Ⅺ
68.7%X

I 29.O% 11
68.4%
级、Ⅲ级结节所占比例较大,其总体发生率等数据不尽相 同。Hisham等[1叩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不同地区 的发病人口不同,无法进行统一比较。由于尚未有针对 ZT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笔者认为由于Pelizzo等口3的 分类标准仅限于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而并未将未患 有甲状腺疾病的健康人群纳入分类范围,即研究对象不 同,导致了各项研究结果存在出入。发病率及人种也可 能是相关因素,可以通过本次研究与Gil-Carcedo
[33
Gurleyik E,Gurleyik G.Incidence and surgical
importance of zuck—
recurrent
erkandl’S tubercle of the thyroid and its relations with ryngeal
la—
nerve[J].ISRN
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14,Vol 35,No 2B,Total No 495
查未见甲状旁腺时,应紧靠ZT背侧深面离断组织,避 免损伤隐藏在ZT背侧的甲状旁腺。同时,应尽量避免 过分游离甲状旁腺,损伤组织血供。在甲状腺癌患者行 淋巴结清扫术时,对于难以分辨为甲状旁腺或淋巴结的 组织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1引,也是可行的方法。对于 已经被切除的甲状旁腺的组织,应及时行甲状旁腺自体 移植术,亦可取得满意效果[1 8|。 ZT为甲状腺手术提供了新的途径与解剖标志[1…, 值得引起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关注。
1 1.1
旁腺之间的关系来对ZT进行评估。侵犯整个腺体的巨大 甲状腺肿瘤及肿瘤累计ZT的病例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 内。所有患者于术后第5天复查甲状腺功能、血电解质、甲 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对于术后盯H
低于参考值下限及临床上有缺钙症状的患者予以补钙治
疗及定期复查盯H水平。
堡安塞篁堡董
医学与哲学2014年2月第35卷第2B期总第49 5期
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手术中 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
韩永红①
明小燕① 张家铭①+
摘要:探讨Zuckerkandl结节(ZT)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上甲状旁腺的定位与保护作用。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
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35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ZT在左侧叶甲状腺的发生率为89.0%(268/301),右侧叶 中的发生率为87.3%(254/291),共计5例患者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一过性下降,未有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损失患者 出现。ZT为甲状腺手术中探查上甲状旁腺提供了新的途径与解剖标志,值得引起甲状腺外科医生的关注。

讨论
床医疗工作者的共识。综合治疗即多学科综合治疗,关 键是治疗策略选择‘引。术前CT检查无法与其他恶性 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最后确诊必须靠病理学检查。行 增强CT对肿瘤做好术前评估,尽量全切肿瘤结合术后 及时正规的放、化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对提高其 生活质量有较大作用。本病例为男性青年患者,且根部 自腰4、5椎体之间发出,术后恢复良好出院,1个月后 复查全腹部多排CT三期增强+多平面重组未见明显 异常,现坚持规范化疗,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Hart M N。Earle K M.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of tumors of the
[7]Gurleyik
E.The Rare Coincidence: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ointed by
Zuckerkandl’S
Tubercle[J]。Case
Rep
Med,2012,
(下转第64页)
31
万方数据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舜等
医学与哲学201 4年2月第35卷第2B期总第19j期
the
recurrent
[J].J
Am Coil Surg,1998,187(3):333—336. lobe of Zuckerkandl:an important sign of
recur—
E6]Costanzo M.The
rent
laryngeal
nerve[J].Ann
hal Chir,2005,76(4):337--340,
HAN Yong-hong,Ml NG Xiao-yan,
zHANG Jia—ruing.Wuhan Central Hospital。Wuhan 430014.Chin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usage of Zuckerkandl's tubercle(ZT)in the locating and protection of the superior parathyroid, 351
safludo

ZT
Ⅲ Ⅳ
Ⅷ Ⅶ
右侧


左翻
图2不同位置的ZT所占比例
3讨论 在组织胚胎学中,甲状腺来源于正中和侧方原基,
表2多项研究对ZT的发生率统计情况[例(%)]
等口21及Yun[钉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得出。相信随着有 关ZT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统一标准的建立并不遥远。
第4对咽囊除分化为侧方原基形成甲状腺外侧缘腺 体外,其背侧份细胞增生并迁至甲状腺原基的背侧,分化 为上甲状旁腺。因此,ZT和上甲状旁腺在组织来源上具 有连续性[5]。多篇文献[13_14]报道了ZT在甲状腺术中寻 找与保护上甲状旁腺中的作用,强调了其作为一个解剖学 标志的地位。本次研究记录了上甲状旁腺所在ZT的时钟 方向与距离凹],并进行归纳与统计。可以看出,与之前的研 究相比,上甲状旁腺更多地分布于ZT的头侧5mm范围 内,结论与其组织胚胎学来源的连续性相一致。 甲状旁腺的识别与解剖是甲状腺手术的难点之一, 其腺体外观呈棕红色、红色或黄色,色泽由脂肪含量的 多少而决定,青春期后脂肪组织逐渐增多,常与脂肪组 织融合成团,辨认存在一定困难[1 5I。甲状旁腺损伤是 甲状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前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 态、熟知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解剖关系,是避免术中损 伤甲状旁腺的关键。笔者的经验是在术中对甲状腺背 侧进行解剖时,尤其是小切口手术上极甲状腺暴露不完 全时,应有意识地对ZT进行探查,关注其与上旁腺之 间的位置关系,加强对ZT头侧5mm范围内疑似甲状 旁腺的组织的保护。使用电刀进行凝血及切割时,其表 面瞬时温度可提升至15℃~400。C,热损伤范围可达 4mm2,因此,应避免电刀长时间操作,避免局部温度过 高对周围组织产生热传导损伤。使用超声刀离断止血 时,应尽量置功能面于可视范围内,避免误损伤口6I。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