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脑出血及脑室内出血手术说明书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f087b072168884868762d6af.png)
结台病 史、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 脑室 内出血一般可 以明
确诊 断 常 用 的 辅 助 检 查 为 头 颅 C M R。 T 检 查 能 准 确 证 T、 C
实出血部位、 范围及脑室的大小 . 为首选的检查手段 。不同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 发 性 脑 室 内 出 血 ( p na e u 】ca et c lr so tno s n rv nn ua h mor ae 是 指 非外 伤 因 素 导致 颅 内血 管 破 裂 、 液进 人 脑 e rh g ) 血 室 系统 引起 一 系列 临 床 症 状 的 综 台 征 脑 室 内 出血 的病 因 以 高 血 压最 为 常见 , 次 为 动静 脉畸 形 . 脉瘤 、 雾 病 、 瘤 卒 其 动 烟 脑
维普资讯
甲
20 0 2年第 4 2卷第 8期 山东医药
3 1 诊 断 由 于头 部 外 伤 轻 微 . 血 缓 慢 t 上 老 年 人 颅 腔 . 出 加 容 积 的 代 偿 问 隙 较大 , 常 有数 周 至 数 月 的 中 间缓 解 期 ・ 以 故 可 擞有 弱 显 症状 。 血 肿 增 大 引 起 脑压 迫及 颅 内高 压症 状 时 ・ 当 患 者往 往早 已 忘记 头外 伤 的历 史 , 因精 神 症 状 、 呆或 理 解 能 或 痴 力 下 降 而 不 能 提供 可靠 的病 史 , 所 容 易误 诊 。 因此 . 临 床 在 闭 式 引 流 袋 术 后 残 腔 积 渣 、 气 的 吸 收 和 脑 组 织 膨 起 需 l 积 0
3 2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 进行鉴别 : ①外伤 性硬 脑
膜 下 积 液 : 伤 造 成 蛛 网膜 撕 裂 , 脊 液经 蛛 网膜 的瓣 状 裂 口 外 脑 进人 硬脑 膜下 腔 而不 能 返 流 . 以致 形 成 张 力 性 水 囊肿 。 液 多 积 为 无 色 透 明液 体 . 白含 量稍 高 于 正 常脑 脊 渣 , 低 于慢 性 硬 蛋 但 脑 膜 下 血肿 。脑 血 管 造 影 和 C 扫 描 也 很 难 与 慢 性 硬 脑 膜 下 T
脑出血手术医学术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脑出血手术医学术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1a20e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d.png)
脑出血手术医学术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脑出血是指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情况。
这种状况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旨在控制出血并恢复脑功能。
本文旨在介绍脑出血手术的医学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相关知识。
脑出血手术涉及一系列医学术语,包括手术步骤、手术器械以及治疗方法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术语,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脑出血手术的过程以及医生所采用的方法。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脑出血的概念和分类。
脑出血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根据出血的部位又可以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和脑实质内出血等。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脑出血的病因和症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脑出血的成因和表现。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脑出血手术的相关术语。
手术步骤包括麻醉、切口、显露、止血等,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术语和操作要求。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手术器械,如手术刀、吸引器、电凝器等,以及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如血管修复术、血管内溶栓术等。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脑出血手术的概述进行总结,强调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对脑出血手术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本文对脑出血手术的医学术语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脑出血手术的相关知识,对脑出血的治疗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终,我们期望通过不懈努力,减少脑出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本文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述,如下所示: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概述将读者引入主题,简要介绍脑出血手术的医学术语。
然后,说明文章的结构,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顺序。
最后,阐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医学术语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脑出血手术,并促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d81537133687e21ae45a900.png)
定义
一般指原发性脑出血,有高血压等引起、 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
非外伤或非手术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 血
急性非创伤性血液溢出进入脑实质,有时 破入脑室,罕见情况下进入蛛网膜下腔
分类
原发性脑出血
85% 慢性高血压或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小动脉损伤 ——自发破裂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
特点 1. 渗透压约为血浆4倍,约8克能带出100ml水 分 2. 静注后20分起效,2-3h达高峰,维持6-8h 3. 体内不被代谢,90%原形经肾排出 4. 可降低颅内压40%-60%
用法: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1 次/6~8h,一般用5-7天
ICP增高明显或脑疝形成时,可加大剂量快速静 推,使用时间可延长
血肿周围水肿:分三期
[Clin N Am 2002]
第一期:最初几小时,包括血块回缩 第二期:2天内,血浆蛋白外渗;通过纤维蛋白和凝
血酶触发,激活凝血蛋白串联和补体以及炎症 过程 第三期:3天后,包括红细胞溶解及血红蛋白介导的 神经元毒性 超早期血肿周围水肿可达血肿量75%,水肿范 围大小与预后明显相关 募集到血肿周围的WBC释放炎症介质:IL-1, IL-6和TNF;RBC溶解后释放Hb,分解为铁和胆 绿素并与自由基相互作用产生神经毒性兴奋性 氨基酸,谷氨酸
病理生理
以往,简单,迅速 目前:动态、复杂,包括几个独立时期 两个最重要的概念: 1. 许多ICH在症状出现几小时内出血还在继
续扩大,即早期血肿扩大 2. ICH后几天内脑损伤和肿胀主要是有凝血
酶及其他凝血终产物导致的炎症引起
早期血肿扩大
一旦发生→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预后差 凝血功能正常,发病3小时内,约38%病例血肿体
2007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
![2007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6dfbeafdd3383c4bb4cd2ba.png)
2007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2007 AHA-ASA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译者:流星飞雪、miumiu译者语:由于知识水平有限,读者如有费解之处,请查阅原文脑内出血(ICH)占卒中的10%-15%,30天的死亡率为35%-52%,且半数的死亡患者发生在发病的前两天。
一项涉及1041位脑内出血患者的研究表明,50%为深部出血,35%为脑叶出血,10%为小脑出血,6%的出血患者发生在脑干。
依据出血部位脑内出血一年时死亡率:51%为深部出血,57%为脑叶出血,42%为小脑出血,脑干出血为65%。
2002年,在美国涉及67000位脑内出血患者的研究调查表明:仅20%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时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表1 AHA建议中采用的证据分类和水平分类Ⅰ类有证据表明和/或普遍认同支持该措施或治疗有用、有效Ⅱ类关于该措施或治疗的有用性/有效性存在着证据冲突和/或意见分歧Ⅱa类大多数证据或意见支持该措施或治疗Ⅱb类有用性/有效性未能得到证据或意见的充分证实Ⅲ类有证据表明和/或普遍认同认为该措施或治疗无用/无效,而且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有害治疗建议的证据水平A 资料来自于多个随机临床试验B 资料来自于单个随机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 专家共识诊断建议的证据水平A 资料来自于多个采用参考标准进行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B 资料来自于一个单独的A 级研究或者一个或多个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采用参考标准未进行盲法评价的的研究C 专家共识第一次AHA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在1999年出版,那时只有5个小样本随机的内科试验和4个小样本随机的外科试验。
在过去的6年,15个较大的随机内外科试验已经完成,有的还在进行,它们被列在神经功能障碍国家研究所和卒中基金卒中试验董事会之中。
此外,FAST三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近来,脑内出血/脑室出血(ICH/IVH)试验和新的发现引入注目的增多为脑内出血患者进行新的且有效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推荐遵循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分类和确定治疗效应的水平分类方法。
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引
![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3e9ad04cf7ec4afe04a1df5a.png)
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引——摘自美国2007年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治疗指南(一)一般治疗包括发病前几个小时内阻止或延缓原发出血、血液清除以减轻机械或化学因素造成的脑损伤,并发症的管理包括控制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等治疗。
1.监护脑内出血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应在重症监护室进行。
2.控制癫痫发作如果患者有症状性痫性发作,一定要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脑叶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立即短期内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
3.血压控制(见下图)4.血糖控制应对高血糖和低血糖进行控制,血糖控制标准可参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指南。
5.体温控制体温降至32-34℃对脑保护和降低颅内压是有效的,但长时间低体温会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对于发热患者需诊断发热源治疗,可应用退热药降低体温。
6.颅内压控制包括抬高床头、镇痛和镇静、渗透性脱水剂、经脑室引流脑脊液、神经肌肉阻滞、过度通气。
通常需要监测颅内压和血压,以使脑灌注压>70Hg。
(二)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1.有轻偏瘫或偏瘫的积习难改脑内出血的患者应该使用间歇加压装置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2.如果发病后3-4天后出血停止,可考虑给偏瘫患者皮下注释低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者普通肝素。
3.发生急性近端静脉血栓形成的脑内出血的患者,尤其有临床或亚临床肺栓塞证据的患者,应考虑紧急安装腔静脉滤器。
(三)抗凝和抗纤溶相关的脑出血1.华法林相关的自发性脑出血:需快速逆转凝血异常已限制血肿扩大及重新评价口服抗凝治疗的可行性。
对抗华法林的措施包括维生素K1、大量新鲜冰冻血浆(15-20ml/kg),凝血酶原复合物及rFVIIa。
2.肝素相关的自发性脑出血:需给予硫酸鱼精蛋白,使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快速正常化。
推荐的剂量为每100u肝素给予1mg,且剂量需根据上次给予肝素代谢消失的情况予以调整。
如果肝素一给予30-60min,每100u肝素应给予鱼精蛋白0.5-0.75mg;如果是60-120分钟,应给予0.375-0.5mg;如果>120min,应给予0.25-0.375mg。
脑出血
![脑出血](https://img.taocdn.com/s3/m/5160863bb4daa58da0114a5d.png)
ICH 患者自住院开始即应给予间歇充气加压治疗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I类;A级证
据;修订)。
ICH外科治疗
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高压,挽救生命,降低致残率 脑实质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MIS)、去骨瓣减压
术
脑室出血:大多数为继发性,且与累及基底节和丘脑的高血压
CT值:75-80Hu
血肿量=0.5 × 最大面积长轴×最大面积短轴 ×层面数(cm),不规则血肿欠准
确
增强CT扫描发现造影剂外溢到血肿内是提示患者血肿扩大高风险的重要证据。
头MRI在慢性出血及发现血管畸形方面优于CT,急期性诊断应用上有局限性。
表现主要取决于血肿所含血红蛋白量的变化。
脑叶---大脑 前、中、后动脉 的皮层穿支动脉 B 基底节--大脑中动脉豆纹 动脉 C 丘脑----大 脑后动脉的丘脑 膝状体动脉 D 脑桥----基 底动脉旁正中支 E 小脑----小脑前下、后下、 上动脉
A
分型
病因分型 原发性脑出血:主要是低信号(早期)
影像学检查
脑血管检查: DSA: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及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分布,
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血管内栓 塞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病因病理解剖,为血管病变检查金 标准。
CTA、MRA:快速,无创,筛查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ICH内科治疗
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水肿高峰:脑出血后3-5天
高渗脱水药为主: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ICP)、防
止脑疝形成。 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5-7天。 呋噻米:20-40mg静脉注射 20% 人血白蛋白:50-100ml,静脉滴注,日 一次 甘油果糖:250ml,每日1-2次,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脑出血诊断、治疗及手术指针
![脑出血诊断、治疗及手术指针](https://img.taocdn.com/s3/m/ed608622a32d7375a4178050.png)
诊断
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
1.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 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等症状。 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 高的症状。 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5.脑CT扫描检查可见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1.5cm 的血肿均可精确地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 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 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 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
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 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 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 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脑出血外科手术指针
脑出血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1、基底节出血,中等量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 ≥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条件,在合适时机选 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时清除血种。 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以挽救生命。 2、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ml,或直径≥3cm, 或合并脑积水,应尽快手术治疗。 3、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 大危及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多行内科保守 治疗。 4、脑室出血,轻型的部分脑室出血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 症全脑室出血(脑室铸形),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放液治 疗。
治疗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 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 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 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 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 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 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 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出现脑疝,内科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成人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
![成人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c5dfe23192e45361066f579.png)
2007年成人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王献伟,杜万良,陈盼,秦海强,王桂红,赵性泉(编译)编者按:此指南由美国心脏协会(A H A )/美国卒中协会(A SA )卒中委员会、高血压研究委员会、护理质量与预后研究跨学科工作组联合制定,是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指定的神经科医师的教学工具。
指南制定的目的为当前急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综合性的建议。
【关键词】脑出血;治疗;指南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通讯作者赵性泉zxq@bj t t 脑内出血(i nt r ac er ebr al he m or r hag e ,I CH )占卒中的10%~15%,30d 的死亡率为35%~52%,且半数的死亡患者发生在发病的前2d 。
一项涉及1041例脑内出血患者的研究表明,50%为深部出血,35%为脑叶出血,10%为小脑出血,6%为脑干出血。
出血部位不同,1年时的死亡率不同,分别为深部出血为51%,脑叶出血为57%,小脑出血为42%,脑干出血为65%。
美国67000例脑内出血患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病6个月时仅20%的患者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
第一次美国心脏学会(AHA )自发性脑内出血治疗指南在1999年出版,那时只有5个小表1AH A 建议中采用的证据分类和水平分类Ⅰ类有证据表明和(或)普遍认同支持该措施或治疗有用、有效Ⅱ类关于该措施或治疗的有用性/有效性存在着证据冲突和(或)意见分歧Ⅱa 类大多数证据或意见支持该措施或治疗Ⅱb 类有用性/有效性未能得到证据或意见的充分证实Ⅲ类有证据表明和(或)普遍认同认为该措施或治疗无用/无效,而且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有害治疗建议的证据水平A 资料来自于多个随机临床试验B 资料来自于单个随机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 专家共识诊断建议的证据水平A 资料来自于多个采用参考标准进行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B 资料来自于一个单独的A 级研究或者一个或多个病例对照研究或者采用参考标准未进行盲法评价的的研究C专家共识指南与规范・G ui del i nes and St andar ds样本随机的内科试验和4个小样本随机的外科试验。
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e1cbe4c284ac850ac0242cc.png)
脑出血的治疗之邯郸勺丸创作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刘日霞自发性脑出血是全球范围内致残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还缺乏特意性的治疗。
研究标明规范的内科治疗可以降低脑出血的致残和致死的死亡率,脑出血内科治疗的积极程度与脑出血日后密切相关。
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发性脑出血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一下 2010 年 AHA/ASA 《自发性脑出血诊疗指南》。
一、自发性脑出血的概念首先介绍一下自发性脑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分歧分为深部出血和脑叶出血。
脑出血全世界发生率为 10-20/10 万人口,约占全部中风的12 %,且随年龄增大而相应增加,男性发病率要比女性多,尤其是 55 岁以上的病人。
脑出血的病因包含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低胆固醇血症、血管结构病变、缺血性卒中史、凝血功能障碍、药物滥用、酗酒及 ApoE 等位基因。
高血压是所有自发性脑出血最重要且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占ICH 病人病因的 75 %。
高血压增加 ICH 的危险,尤其是年龄在55 岁以上未服降压药者或吸烟者。
大量研究显示:高血压直接损害或加重年龄相关脑小动脉的负担和磨损,最终导致 ICH 的发生。
研究证明初始血压与以后发生的 ICH 有关。
(幻灯 9 )如图所示,随初始血压的升高脑出血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大。
CAA 长期被认为是无高血压或凝血病的老年人 ICH 的病理基础,嗜刚果红的淀粉样β蛋白沉积在脑皮质和软脑膜血管壁内,易引起动脉破裂或发展为粟粒样动脉瘤,最后造成脑出血。
低胆固醇血症是引起脑出血的另一个原因,大量研究证实 : 血清胆固醇小于 4.1mmol/L 时, ICH 发病率高或死亡率高。
血管结构病变引起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引起约 10% 的ICH 。
血管畸形是年轻人 ICH 的主要原因。
既往的病史,可使自发性 ICH 相对危险率增加 5-22 倍。
凝血功能障碍、使用抗凝药占全部 ICH 的 8 %,其中华法令抗凝治疗者引起 ICH 最多。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https://img.taocdn.com/s3/m/51e2dc99aef8941ea66e0541.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科治疗
✓ 血糖管理 1.高血糖: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史,入院时高血糖均预示脑出血患者的死亡和不良转归风险增高。目
前认为应对脑出血后高血糖进行控制,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应用降糖药物的种类及目标血糖值。 2.低血糖:低血糖可导致脑缺血损伤及脑水肿,严重时导致不可逆损害。需密切监测,尽早发现,及时纠正。
✓ 常规检查通常包括: (1)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2)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 (3)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4)氧饱和度。 ✓ 必要时应进行特殊检查,如疑似脑血管淀粉样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可行APOE基因检测。疑似
2020/11/2
2020/11/2
院前处理 诊断与评估 脑出血的治疗 预防脑出血复发 康复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
✓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的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 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疗。
2020/11/2
内科治疗
✓ 一般治疗 •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最初数天病情往往不稳定,应常规予以持续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评估、持续心
2020/11/2
内科治疗
✓ 推荐意见:rFⅦa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Ⅰ级推 荐,A级证据)。氨甲环酸有助于限制血肿体积扩大和降低早期病死率,但长期获益不确定,不推荐无选择 性使用(Ⅱ级推荐,A级证据)。
2020/11/2
内科治疗
✓ 其他药物: (1)神经保护剂:研究显示自发性脑出血6 h内应用自由基清除剂NXY⁃059治疗是安全、可耐受的,但未改善临床 预后。铁螯合剂的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此外,还有一些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在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与分 析中发现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中药制剂:因研究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尚需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进一步证实。 • 推荐意见:神经保护剂、中药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C级证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39f2f7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3.png)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故称为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和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故也称作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动脉炎、药物滥用,以及肿瘤和脑梗死为其他的脑内出血原因。
自发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见,其次为丘脑、尾状核、半球白质、脑桥、小脑和脑室等。
【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1)急性起病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可于数小时内达高峰。
个别患者因继续出血和血肿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6~12小时。
2)除小量脑出血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头痛和呕吐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血压增高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与伴发病。
血压增高和心跳及脉搏缓慢同时存在,往往是颅压增高的重要指征。
5)脑出血者可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多为局灶性和继发性全身发作。
以脑叶出血和深部出血最多见。
2、局灶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与血肿的部位相关,但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不如神经影像结果。
1)壳核出血:常见,多为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所致。
血肿可局限于壳核本身,也可扩延累及周围脑组织。
血肿向内压迫内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急性期伴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血肿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若血肿较大,按血肿扩展的方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向外扩张侵及内囊,向内破入脑室,向下侵及下丘脑和中脑背侧,以及向上扩张侵及顶叶白质,因而出现各自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但临床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多寡为序有:轻偏瘫或偏瘫、半身感觉缺失、上凝视麻痹、瞳孔异常(瞳孔缩小和对光反射消失)、失语、疾病感缺失、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与壳核出血同)、偏盲和缄默。
3)尾状核出血:多见于尾状核头部,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颈僵直等脑膜刺激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短暂性近记忆力障碍,临床上难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微创治疗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微创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97ec8fc7c1cfad6195fa7a4.png)
内出血临床上 十分 常见 , 死、 致 致残 率很高 , 主要 原 其 因: 颅 内血肿 的 占位 效应 引起 的颅 内高压 、 ① 脑疝 形
应 用脑 室穿刺 引流联合尿激酶 脑室 内灌注 , 液化脑 室内积 血并将之 引流。选择 C T片上血
肿最大的层 面 , 以额部发 际 内作脑室穿刺点 , 用带芯 1 室硅胶 管向双侧 外耳道连线 中点穿刺 , 2F脑 深度 <6e 引 m,
流管头端置 于脑 室三 角区 , 引流管 出口提 高至距 穿刺 点 1 0~1 m。常规进行颅 内压监护术 , 5c 术后 予 以每 天 1~ 2 万尿 激酶脑室灌注 , 2h开放 引流 , 引流 时问 7~1 , 4 d 引流脑脊液 至澄 清为止 。结果 A L1 4 D 级 0例 , 1 , 1 , 2级 8例 3级 0例 4级 1 , 7例 , 5例 5级 失访 6例 。结论
害, 使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性损 害。③ 自发性脑室 内出 血在治疗上有一定 的难度 , 常规药物治疗 , 不可 能清除 脑室 内 出血形 成的血块 , 特别 是对铸形 出血无 明显疗 效 。脑室位 于脑 的中 央 , 置 深 , 位 进行 外科 手 术 治疗
时, 无论从哪一 入路 , 都会 对脑 组织 造成很 大 的损伤 , 因此 不适于手 术开颅 治疗 。因此 , 常规 的治疗效 果无 法令 人满意 , 脑室穿 刺引 流脑 室 内血肿是 近年应用较 多的微创 治疗 手段 之一。 3 2 微创 治疗 自发 性脑 室 内出血的 临床 意义 自发 . 性脑室 内出血 的治疗 , 将对脑 组织 的损伤减到 最低 应 为前提 , 微创 穿 刺引流术 治疗脑 室 内出血为一种 有效 的治疗方法 , 本组 10例患者 , 0 微创 脑室 内引流有 效率 8 %( 8 基本痊 愈 + 著好转 +好 转 ) 经 6个 月至 2年 显 ,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哪些症状?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07815c0f0912a21615792913.png)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症状,尤其是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早期症状,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有什么表现?得了自发性脑室内出血会怎样?以及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哪些并发病症,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常见症状:感觉障碍、抽搐、抽风、内出血*一、症状自发性脑室内出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许多病例临床表现呈良性过程。
轻者可仅表现为脑膜刺激症而无脑定位征或意识障碍,甚至仅表现为定向力等认识功能障碍而无其他症状和体征。
这部分病人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漏诊,或只有在CT扫描时才发现有脑室内出血,并且部分病人(15.6%)可以自愈(指脑室内出血未经外科手术,出血完全自然吸收消失,并且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者)。
严重者表现为意识障碍、抽风、偏瘫、失语、高热、肌张力高、膝反射亢进、眼肌活动障碍、瞳孔缩小及双侧病理征阳性等。
晚期可出现脑疝、去脑强直和呼吸循环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数病人(46.9%)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
最常见(44.7%)的诱因为情绪激动致血压急骤升高而发病,其次为用力活动(42.1%)、洗澡(6.1%)、饮酒(4.4%)和分娩(2.6%)。
绝大多数(89.3%)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为急性起病,少部分(10.7%)病人可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病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43.2%),其次为意识障碍(24.7%)、偏瘫(17.7%)、失语(7%)、肢体麻木(2.5%)和其他症状(发热、瘫痪、视物不清等)。
与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脑梗死、脑出血、糖尿病等。
1.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占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4%~18%,多发生在青少年或中年以上,男女之比文献报道为1∶0.86。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表现,除具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脑膜刺激症等一般表现外,与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相比尚具有以下特点:①年龄分布两极化,即30岁以下,5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②意识障碍相对较轻或无(76.2%);③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19%);④定位体征不明显,如运动障碍轻或无,较少发生脑神经受累及瞳孔异常;⑤多以认识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及集中力)障碍和精神症状为常见表现。
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
![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07d42e1a58da0116c17498b.png)
止血和凝血障碍、抗血小板药、深 静脉血栓的预防
• ③ 对于正在接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治疗的ICH患者,是 否给予或给予哪种治疗[包括VIII因子旁路活性抑制剂(FEIBA)、其 他PCC类或rFVIIa]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而定,进行个体化管理。当患者 接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治疗2 h内时,可考虑给予活性 炭(activated charcoal)。接受达比加群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血 液透析治疗。(2b、C、新)
• ① 对于合并重度凝血因子缺乏或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分别给予 适当的代替治疗或补充血小板。(1、C)
• ② 对于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的ICH患者,若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升高,此时应停用VKA、接受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vitamin K–dependent factors),纠正IRN,并静脉给予维生素K。 (1、C、修改)
• 与新鲜冰冻血浆(FFP)相比,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具有并发症 少、纠正INR速度更快的优点,可考虑使用PCC。(2b、B、修改)
• 重组凝血因子FVIIa(rFVIIa)尽管可以降低INR,但并不能代替所有 的凝血因子发挥作用,因此不能使所有的凝血异常均恢复正常,不推 荐其用于ICH患者。(3、C、修改)
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
在全世界范围内,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出
血(ICH)一直是人群高并发症发病率和高
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人群的研究 显示,良好的临床管理可有效降低ICH相关 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AHA/ASA联合 发布的2015年最新指南,旨在对2010年指 南进行更新,提供ICH临床管理的最新证据 和推荐,同时提醒临床医师重视ICH的治疗。 在该指南中,推荐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1 (利>>>弊)、2a(利>>弊)、2b(利≥ 弊)、3级(无益或有害),证据质量等级 从高到低依次为:A、B、C。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诊断与治疗PPT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c1dd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a.png)
高危人群筛查与预防措施
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
筛查方法:定期体检、血压监 测、血糖监测等
预防措施:控制血压、血糖、 血脂等指标,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
药物预防:使用抗凝血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等
健康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提高心肺功能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控制血脂:保 持血脂稳定, 避免血脂过高
或过低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脑出血加
重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
限酒等
定期体检:定 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 疗潜在的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 疗、康复治疗等
预后:取决于出血量、位置、 年龄等因素,预后差异较大
疾病危害与预后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一 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昏迷、 瘫痪、失语等症状。
预后取决于出血的严 重程度、患者的年龄、 健康状况等因素,部 分患者可能无法完全 恢复,甚至死亡。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 提高预后的关键, 需要及时进行影像 学检查和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用于降低血压,减轻脑出血风险
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用于预防癫痫发作,减轻脑出血风险
手术目的: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血流
手术治疗
要手段之一
脑脊液检查可 以检测出血液 中的红细胞、 白细胞、蛋白
脑出血 病情说明指导书
![脑出血 病情说明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175a0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3.png)
脑出血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脑出血概述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又称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由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
患者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英文名称: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其它名称:自发性脑出血。
相关中医疾病:中风。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结论。
发病部位:头部,颅脑。
常见症状:头痛、呕吐、颈强直、嗜睡、昏迷、偏瘫。
主要病因:多种因素导致的颅内血管破裂。
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CT、MRI、MRA、DSA、心电图、胸部X线。
重要提醒:本病的预后在于是否能够及时有效治疗,因此在出现相应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治疗。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脑出血的发病特点三、脑出血的病因病因总述:多种原因可引起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的发生,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动-静脉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和镰状细胞病等)、梗死后出血、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脑动脉炎、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基本病因 1、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
2、在血流冲击下,血管壁病变也会导致微小动脉瘤形成,当血压剧烈波动时,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3、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部位以基底节区最多见,主要是因为供应此处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后易致血管破裂。
基本病因:1、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發性腦出血及腦室內出血手術說明書
病室床號______________ 科別_______
病歷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出生日期_年_________ 月_ 日手術主治醫師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刖言
自發性腦出血主要原因為長期的高血壓,而東方人及黑人較白種人的發生率高。
近年來台灣地區隨著醫療進步,血壓獲得良好的控制,腦出血的比率已逐年下降,目前3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每年約有73人,佔所有中風患者的22%, 但其死亡率則較腦梗塞高出許多,發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約26-30%。
自發性腦出血的症狀及診斷
臨床症狀:突發的局部神經症狀,常併有頭痛(40%)、噁心嘔吐(35%)、血壓偏高(87%)、意識障礙(50%),少數會有癲癇發作現象(6.1%)。
約35 %的病人早期症狀會有惡化的現象,此乃發作6小時內持續出血而致血塊擴大。
致病原因:常會有高血壓病史,可能伴隨頭部外傷之症狀,而較難區分是腦出血在先頭部外傷在後,抑或外傷後造成腦出血。
或使用抗凝血劑、抗血栓藥物,或有酒精或藥物成癮,或血液疾病。
其他原因如顱內動脈瘤,腦瘤,動靜脈畸型或類澱粉樣血管病變等。
由臨床表現及神經檢查結果很難準確區分出腦出血或腦梗塞,而電腦斷層或磁震造影檢查是目前最能夠早期區分為腦出血或腦梗塞的主要檢查。
腦部血管攝影的檢查時機須依病人的臨床狀況、懷疑可能有顱內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型等特殊腦血管病變之診斷以及由神經外科醫師判斷需外科手術的急迫性來決定。
年青、無高血壓病史或無其他腦出血危險因素之患者,在病情需要時,可做血管攝影以探查病因。
年長的高血壓病患,腦出血位於基底核、視丘、小腦或橋腦,除非懷疑有特殊的腦血管病變,否則大多不需做腦血管攝影檢查。
磁震造影(MR)
或血管造影檢查對某些腦出血病患的病因探討會有所幫助,如海綿狀血管瘤較確
定的診斷,常需做MRI檢查。
手術治療時機
目前尚無足夠的臨床試驗佐證,可證明內科或外科治療對病人較有幫助,
甚至自發性腦出血的患者是否需手術,及手術的時機為何,均尚無定論。
一般是以減少腦內血
塊產生的併發症為目標,如血塊變大進一步壓迫周遭正常腦組織、有水腦症、或血塊導致嚴重的腦水腫。
估計腦內血塊大小的方法以CT為主,即
1/2 (長X寬X高)即為血塊體積。
自發性腦出血的源頭如果接近腦室(例如腦幹出血.視丘出血),血水就有可能破入腦室,引起腦室內出血,或是蛛膜下腔出血造成逆流性腦室出血。
大多數的血塊會隨著腦脊隨液消散,急性期如果血塊阻塞腦脊隨液的流動,會造成阻塞性水腦症,此時我們會在腦室內放一到兩隻引流管,把腦脊髓液導引出來以減輕腦壓,減少腦腫脹,腦壓高,還可以減少日後發生水腦症。
如果急性期過了,水腦仍然不退,只好作一個永久的腦室腹腔引流管。
以下是臺灣神經內外科醫師對自發性腦出血手術適應症之共識及準則。
1. 不宜外科手術的情況
探小出血(v 10cm3或神經症狀很輕微者,但需注意觀察超急性ICH(v
3 小時)常會有擴大情況。
※ 昏迷指數(GCS)<5,表示已太嚴重,手術效果均不好。
但若為小腦出血壓迫腦幹時,就另當別論,需緊急開刀。
※ 視丘或腦幹出血,除非產生水腦症,需做引流手術外,以不採開顱手術為原則。
其他的手術療法,如內視鏡或立體定位手術等可能可施用於視丘或腦幹出血,但需有更多的臨床證據來支持。
2. 宜外科手術者
探小腦出血〉3cm或〉30cc且有症狀惡化現象,如壓迫腦幹或造成水腦症時。
探動脈瘤(Aneurysm)、動靜脈畸形(AVM、或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等特殊腦血管病變所造成的腦出血時,可視情況做外科手術。
探較年青的病患(V 60歲者),中度至重度的腦葉或基底核的腦出血
(lobar or basal ganglion hemorrhage )出血量超過50cm3, 且GCSi 14;或出血量30-50cm3, GC V 12可考慮外科手術。
而30cm3以下或高齡患者則視個別情況而定+6666。
手術治療方式及併發症
自發性腦出血手術,是一種高難度且複雜之外科手術,目前大部份醫院仍
以開顱清除血塊為主。
手術是以器械將顱骨及腦膜打開,清除腦內血塊。
少數醫
院用定位方式直接抽吸血塊。
定位方式直接抽吸血塊方式雖然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但僅極少數病患情況適合此種手術方式。
而開顱清除血塊手術之優點為:經開顱手術取得較良好之手術野,直接將腦內血塊清除,並可較有效找到出血點,而予以止血。
手術具有相當程度之危險性。
病人除了一定會有出血本身和腦皮質切開造成的神經缺
損外,並可能有下列的併發症:
麻醉相關的併發症:包括一般全身麻醉後可能引發之併發症,如藥物過敏、休克、
心臟病發、肺梗塞等。
手術可能發生之併發症:
1. 死亡
2. 意識昏迷(植物人)
3. 進一步神經功能損傷如半身不遂, 言語功能障礙等
4. 腦水腫
5. 術後癲癇
6. 腦再度出血
7. 腦血管梗塞
8. 傷口感染、腦室引流管感染等
9. 中樞神經感染
10. 其他身體系統機能障礙,如肺炎,腸胃出血,呼吸衰竭,血管栓塞等
本院之醫師及醫護人員會妥善為您處理治療病程中的不適及併發症,以避免任何意外
的發生,若在手術或痲醉恢復期間有任何緊急狀況,必當全力為您處置。
病患或立同意書人對以上説明,有關疾病之各項問題暨所有可能之併發症、危險性皆
充分了解。
可能的替代方案也與醫師清楚討論。
本人各類的疑問經向有關醫師詢問了解後,
基於上述聲明,完全同意進行本項手術或處置。
立書同意人簽名
關係: 病患之日期: 年月日時間: 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