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二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校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班级: 学生姓名: 导学案编号: 17.2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日期:课题:§ 17.2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自研 自探同步练习 展示 提升 主题一 电流 电压 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结论(阅读p78-79)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1)通过导体电流与 有关,而且 越大,电流越 。
(2)通过导体电流与 有关,而且 越大,电流越 。
2.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请回顾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
主题二欧姆定律及公式1.欧姆定律的内容:2.欧姆定律主要描述了 、 和 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物理量用符号分别表达为 、和 , ;这三个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 和 , 。
3.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由公式可知电压的计算公式为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
4.关于公式IU R ,你认为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有关吗?为什么?5.对欧姆定律的理解(1).同体性:同一导体的I,U,R,当电路中有两个或以上的电阻时,可以用角标区分;例如I 1,U 1,R 1;I 2,U 2,R 2;(2)同时性: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
(例变阻器滑片p位置改变一次,为一个状态)(3).统一性:即统一单位,I,U,R 的单位用A,V, Ω6.I,U,R 三个物理量知二求一,已知U,R,求I,可以用公式 ;已知I,R,求U,可以用公式 ;已知U,I,求R,可以用公式 ;1.、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电流值为 A .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2.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7篇)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优秀7篇)欧姆定律教案篇一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2、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法指导把欧姆定律灵活的应用于串、并联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解决问题。
一、自主先学(4分)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压的特点:。
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压的特点:。
3、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表1电阻R=壹五Ω表2电压U=2V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总结:数学表达式:。
推导可得到U=。
R=。
二、课堂探究(22分)活动一、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
求(1)R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总结:串联电路总电阻R=活动二、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不变,在电阻R1与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R2=20Ω求(1)R1的阻值(2)电流表A的示数。
总结:并联电路总电阻R=三、课堂检测(10分)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4.5V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
求(1)U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四、我的收获(2分)五、课后巩固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欧姆定律物理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第二节 欧姆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欧姆定律学习目标: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学习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学习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课前预习】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通过导体电流与有关,而且越大,电流越。
2.通过导体电流与有关,而且越大,电流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刚才这几位同学的猜想非常好,但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来证明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由此我们可能猜想:(1)对于一段导体来说,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2)对于不同的导体而言,在电压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
2.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导体的不变,通过多次改变,测出每次对应的电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3.要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就必须保持导体两端的不变,通过多次改变测出每次对应的电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导体的阻值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展示交流】组内展示质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其他小组来帮忙解决。
【互学探究】我们对于物理问题,不能仅靠猜想,还要通过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探究电压、电阻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应该用的研究方法1.分组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此项探究实验中,应保持导体不变,改变导体的两端,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改变导体的两端电压?说出你的方法提示:如图,电阻的两端的电压是的,它就等于的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是不变的,但我们知道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如果在电路上再加一个,与固定电阻相,就能改变它的电压了。
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重要知识):此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实验前应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育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电流现象为导入,激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电路图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思考。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学习心得。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三者之间的关系。
2.提问:“你们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什么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激发学生的思考。
3.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知
1.通过PPT展示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讲解欧姆定律的来历,介绍科学家欧姆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展示、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2)导学案
§17.2欧姆定律(2)导学案自学导读·领悟基础知识我能行【学习目标】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并电路电阻的关系。
3、会用串并电路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难点】1.重点:串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2.难点:推导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计算公式。
【探究归纳】自主预习,完成下列知识准备。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_I=I1=I2_,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_U=U1+U2_2、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_ I=I1+I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U=U1=U2_3、欧姆定律的表达式_I=U/R_探究活动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你的猜想是总电阻变大猜想的依据是导体变长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
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填“大”或“小”)导学设计教学重难点:运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解决电路变化类习题,从而推导出串并联中电阻的关系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2 分钟)导语:见读书思考目标:课件显示学习目标,师生一起解读二、新课导学( 18分钟)1、自学内容及要求( 10 分钟)结合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完成自主预习及探究活一。
1、交流展示(疑难解析)( 8分钟)(1)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评估(2)学生动手做实验或老师做演示实验进行探究。
(3)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理。
(4)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3、规律小结( 5 分钟)(2)如果是由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起来,其总电阻又为多少?总结:1.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7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欧姆定律第2节《欧姆定律》教学设计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中,我注意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熟练掌握公式及其应用。
电阻的计算和影响因素也是重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不同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我会通过实际情景引入,例如讲解一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欧姆定律的规律。
我会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在讲解电阻的计算和影响因素时,我会使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电阻的概念。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并观察电阻与材料、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不同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对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会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电阻的计算和影响因素,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实验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同时,我也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全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导学案班级_______组名________姓名______运用时间________«17.2.2 欧姆定律»——导学单班级_______组名________姓名______运用时间________学习目的:1、运用欧姆定律停止计算。
2、学会处置图像,剖析实验数据。
知识链接: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关系。
2、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定导游学·互动展现·当堂反应知识回忆: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3、欧姆定律的内容:自主学习:1、一个导体当它两端加8V电压时,经过它的电流为0.2A,那么它的电阻是Ω,这段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它的电流为 A,电阻为Ω;当它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Ω,经过导体的电流是A。
2、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R1∶R2=3∶2,那么经过的电流之比I1∶I2=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
3、张阳在探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用记载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图的U-I图象,那么a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将a、b串联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协作交流:1、电流电压图像剖析。
2、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阻值为25Ω的电阻R2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假定经过R1的电流为0.2A,那么经过电阻R 2的电流是,R2两端的电压是。
3、如下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 V,那么灯L1两端电压为________V,灯L2两端电压为________V,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4、如图,R1=6Ω,U2=3V,总电压为7V,求:R2=?学习评价:完成«优化设计»P38 轻松尝试运用,才干提升4、5、6、12。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
第二节 欧姆定律
一、课前展示:
二、导课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一) 知识链接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 探究新知
(一)阅读教材P78页,思考下列问题: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四、汇报展示与精讲点播:
(一)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同时欧姆
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U I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完成下面例题:
五、拓展训练:
1.P79 1、2、3、4
2.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1与R2串联,则
总阻值为()
A.20Ω
B.15Ω
C.10Ω
D.5Ω
3.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A.40Ω
B.30Ω
C.20Ω
D.7.5Ω
4. 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
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0.25A
B.0.5A
C.2A
D.3A
六、叙谈收获
七、有效作业。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完美版)第十七章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
第2节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推导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与论证过程提高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推导和理解.【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计算【教具准备】电池组、电阻(5Ω、10Ω、15Ω)多个、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生1: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生2: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生3: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师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被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发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进行新课】知识点1 欧姆定律师 由上节课的结论可知: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板书: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 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 表示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RU 式中的I 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U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R 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 ∝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这反映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 ∝1/R).公式I=U/R 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表达式I=R U 及其变形式U=IR 、R=IU 是电学计算的基本公式,应注意以下四点:(1)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的导电情况,对非纯电阻电路,如含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2)同一性:I=RU 中的电流、电压、电阻是指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中,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电阻R1的电流111R U I =,通过电阻R2的电流222R U I =,电路的总电流I=UR ,当电路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可以表示为R U I ''='. (3)同时性: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间具有同时性,即在同一部分电路上,由于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以及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移动,都将引起电路的变化,从而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因而公式I=U/R 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不可将前后过程中的I 、U 、R 随意混用.(4)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即I 的单位是安培,U 的单位是伏特,R 的单位是欧姆.例题1(多媒体展示)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 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学生读题,根据题意老师板演,画好电路图.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解:由题可知U =12V ,R L =30Ω,根据欧姆定律I =U/R=12V/30Ω=0.4A.教师归纳:(用多媒体展示)(1)解物理题的一般步骤:①题中找已知条件;②注意写出原始公式;③公式中物理单位要统一,对物理符号尽量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④代入的数值要带单位;⑤最后说明所求的物理量,不必写答.(2)解电学题审题的一般思路:①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②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③利用相应公式进行求解.例题2(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电阻R 的阻值.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并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演算过程.学生板演解题过程.解: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6V ,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0.3A.所以R =I U =A3.0V 6=20Ω 学生板演完毕,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例题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并针对性地讲解.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要符合规范要求.②答题叙述要完整.③解释U=IR 的意义:公式U=IR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④解释R=U/I 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U 和I 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不能认为R=U/I 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图象中电阻的大小师 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图象中电阻大小的题目,下面我们就试着分析一个电学I-U 图象的例题.例题4 (多媒体展示)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 ,将乙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 ,此时元件乙的电阻是 Ω.解析:如图所示为导体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但我们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来求得电阻,观察元件甲的I -U 图象可知,电阻甲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不受温度或电压大小的影响),可从甲上任找一对应点,然后利用其电压、电流值计算出电阻,如当加在元件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2A ,由欧姆定律可得A2.0V 1==甲甲甲I U R =5Ω.当元件甲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I-U 图象上对应的电流为0.4A ,则通过元件甲的电流为0.4A (也可利用欧姆定律求得Ω==5V 2I R U =0.4A).观察乙的I-U 的图象可知,元件乙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增大逐渐增大,猜想可能是受温度的影响,当将乙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此时对应的电流值为0.5A ,则此时,元件乙的电阻为A5.0V 5.2==乙乙乙I U R =5Ω 答案:5 0.4 0.5 5注意:教师在讲解该题时,速度尽量放慢,在分析乙的I -U 图象的变化情况时,教师要详细讲解,特别是要让学生理解乙元件电阻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压增加时,使得乙电阻的温度变化了,从而导致电阻增加.同时要提醒学生在解答有关I-U 图象的题目时,一定要搞清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从图象中找出相关的有用信息,然后利用相应的规律进行求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欧姆定律的公式,并尝试利用欧姆定律进行了简单的电学计算,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并不是两个实验结论简单地综合而成的,同时要强调欧姆定律应用时必须符合“同一性”和“同时性”.在讲解欧姆定律的公式I =U/R 和变形公式R =U/I 、U =IR 时,要将它们的含义区别开来,从物理意义上划清界限,这样可让学生从中加深对欧姆定律的认识和理解.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2.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本课的内容可自行调节,讲得适中才好,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认为还是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步子还是放慢一些,多举例多让他们上黑板板书演算过程,在众多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失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欧姆(Georg Simon Ohm 1787-1854)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秒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实验中他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八根铜导线进行了测量,得出了如下的等式: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欧姆在自己的许多著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第2节,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表达式及其应用。
教材内容具体如下:1. 欧姆定律的发现: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数据、推理验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推导过程。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据,观察并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3. 推理验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推理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4. 应用拓展: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发现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V/R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电路中电流为2A,电阻为3Ω,求电压V。
答案:V = I R = 2A 3Ω = 6V2. 题目: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2V,电阻为4Ω,求电流I。
答案:I = V / R = 12V / 4Ω = 3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内涵、表达式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 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欧姆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节欧姆定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欧姆定律。
教材还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有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
但学生对于定量描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欧姆定律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规律,推导出欧姆定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应用。
2.能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推导,欧姆定律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讲授法: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应用。
3.练习法: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欧姆定律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2.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欧姆定律。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应用。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点,加深理解。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导学案
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二、进行新课1.欧姆定律: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U用公式表示I =R式中:I ——电流——安培(A)U ——电压——伏特(V)R ——电阻——欧姆(Ω)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2.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例题1: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利用欧姆定律求解.例1:解:I =Ω⨯= 10880V 2203R U =0.25×10-3 A 例题2: 由I =R U 得到R =I U .然后进行计算,同时一名学生板演. 例2:解:由I =RU 得到 R =A 32.0V 8.4=I U =15 Ω 答:这个未知电阻是15 Ω.例题3: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 Ω,通过的电流为0.45 A 时才正常发光.要使其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解:由I =RU 得到 U =IR =0.45 A ×6.3 Ω=2.8 V答: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2.8 V 电压.通过解这些题你有什么收获吗?电流、电压、电阻的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就可以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欧姆定律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指的是同一段电路.欧姆定律不仅适用同一个电器、同一个导体,也适用几个用电器组成的同一段电路.对R =IU ,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对U =IR ,能否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不能这样说.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流、电压无关.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和电流、电压也没有关系.再来分析例题2,如果想知道某段导体的电阻,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示吗?可以测出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了. 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计算公式:⋯⋯+++=321R R R R 总(串联时可理解成大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电阻的长度增长了,从而电阻变大)②能不能再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呢?电压规律:U =U 1+U 2电流规律:I =I 1=I 2欧姆定律:I =R U 将I 1、I 2、I 变形后得U 1=I 1R 1,U 2=I 2R 2,U =IR ,代入电压规律得:IR =I 1R 1+I 2R 2.由于I =I 1=I 2,所以R =R 1+R 2.(2)并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规律呢?演示实验:略同样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导学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导学案
设计人:审核人:
学习过程:
示学小结C 层同学展示基本达标,B层同学展示综合提升,A层同学补充订正。
1.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想探究什么?
检学1.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C 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D 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该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A。
作业设计1.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的电阻为1100Ω,则他的安全电压是______V,若在潮湿的季节,人体的安全电压如何变化?
2. 一个导体两端加4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它的电阻值是_________Ω,若通过它的电流变为1A,则它的电阻为_____Ω,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零,则它的电阻变为___________Ω。
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
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一 课前作业:构建本章知识网络1实验:研究电流与电压及电阻的关系 (1)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应保持 ______ 不变,而改变 ____________ ,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保持__________ 不变,而改变____________ ,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欧姆定律内容: 数学表达式:3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器材:电路图: 4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一)运用比例关系解决有关问题:1.两个电阻的比值R 1:R 2=1:4,串联后接在10V 的电源上,则R 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 ,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干路中的电流为1A,则通过R 1的电流为____.练一练:灯泡的电阻为6Ω,需要4V 的电压,现有6V 的电源,需要____一只___的电阻。
(二)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电表示数变化1如图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电压表V 1的示数____,电压表V 2的示数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 ,电压表、电流表、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基本特点 电流 电压 电阻 串联电路 电流路径: 开关作用:电器关系: 关系:关系: ①: ②:关系:实质:并联电路 电流路径: 开关作用:电器关系:关系: ①: ②:关系:关系:实质:S(1)分析开关闭合断开(断路和短路)引起的电路变化总结:抓住状态,画出等效图(2)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思路:①识别电路②弄清各表的作用③分析:部分电阻变化--整体电阻变化--整体电流变化--部分电流(电压)变化(3)由于电路故障引起的变化如图,电源电压恒定,合上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一会儿,两电表示数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A. 电阻R断路B. 电阻R短路C. 灯L断路D. 灯L短路(三)电学计算题总结:电学计算题的分析过程:第一步:用电流流线法分析电路,画出等效电路;第二步:标注(要求:已知量标数值,未知量标“?”,中间量只标符号;表示不同值的同一物理量用脚标区分。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
《欧姆定律》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知道电阻串联和并联后的定性关系2.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欧姆定律2、能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3、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三、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_______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______成_______。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_______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______成________。
3.实验探究(1)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_____个:_______和_______.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探究。
(2)A.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过程中,应控制_______不变,而通过调节_______使导体两端的________发生改变,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B.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应控制导体两端______的不变,改变______,即更换不同阻值的__________或使用_________。
当更换不同的电阻时,电阻两端的________也随之改变,此时应该调节___________使电阻两端的________重新回到原来的电压值,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式: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式)(2)单位:电压()—伏特()电阻()—欧姆()电流()—安培()(3)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式)理解:________是电阻的计算式,也是_______法测电阻的原理。
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_______ 上等于导体两端的________与通过导体的________的比值,而___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_______成正比,与导体中的_______成反比”,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本身的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及_______有关,而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3、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学习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条件。
【学习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预习检测】
人们使用电与电流产生的各种效应有关,如、、等。
【共同探究】
1、提出问题: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
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2)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否会减小?(3)通过这两个问题猜想电流与那些因素有关?我们采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呢?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保持不变,改变研究与的关系;
⑵、保持不变,改变研究与的关系。
①器材:共七件。
②电路:根据图15-9提供的实验器材,先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1. 在本实验中,保持电路中不变,改变,观察
改变,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要注意将开关。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移到,实验中通过左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从而改变 R两端的,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填入下面表格。
实验次序电压V/V 电阻R/Ω电流I/A 图像1
2 U=
3
4.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 本实验应保持不变,改变,分析与的关系。
2.更换定值电阻R的阻值,通过移动,使保持不变,记录三次
示数。
3.实验时若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下一步的操作应是:。
4.
实验次序电阻R/Ω电压V/V 电流I/A图像1
2 R=
3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5、分析与论证
对以上两个表格的两组数据和图像进行仔细分析,并和其他实验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规律。
总结归纳: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
6、我参与,我快乐
1.图中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________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 。
(选填“甲”或“乙”)
2.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小东测得如下表中的数据,以第___________次的数据可得到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______________;以第2、3、4次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果是。
R/Ω
3.某同学做验证欧姆定律实验时,得到两组数据:
分析表(一)数据可得:。
分析表(二)数据可数。
4. 为了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9年级(4)班的吴琳同学猜想:
①电流与电压有关;②电流与电阻有关。
同时,她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她的电路图连接图中各元件;
(2)某次探究中,吴琳同学收集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请判断吴琳同学是要探究她的猜想_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
所得出的结论是: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时,电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图上画出它们的关系图。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览表
物理量主要公式主要单位
长度(L)(1) 用刻度尺测(2)路程 (3)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4)力臂=(5)液体深度
(6)物体厚度h= a=
Km、m、dm、cm、
mm等
1km=1000m
1m=100cm
面积(S)(1)面积公式S=ab S=a2S=πR2 =πD2
(2)体积公式 (3)压强公式
1m2=102dm2
1dm2=102cm2
1cm2=102mm2
体积(V)(1)数学公式V正=a3V长=Sh=abh V柱=Sh V球
=πR3(2)密度公式(3)用量筒或量杯V=V2-
V1 (4)阿基米德原理浸没时V=V排=F浮/ρ液g部分露出
时V排=V物-V露
1m3=103dm3
1dm3=103cm3
1cm3=103mm3
时间(t)(1)速度定义(2)功率(3)用钟表测量1h=60min 1min=60s
速度()(1)(2)则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1m/s=3.6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