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合成新方法教学大纲-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2016年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_四川大学考研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2016年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_四川大学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e07e8958e518964bcf847cb7.png)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2016年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推免招生人数备注309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70推免招生人数为学院总体预计接收推免生人数办公/通讯地址:高分子学院:望江校区高分子学院大楼210室高分子研究所:望江校区高分子研究所111室080502材料学科学学位01材料制备与机理王琪王跃川黄光速卢灿辉汪映寒叶林夏和生蔡绪福张爱民张楚虹向明冉蓉邓华蓝方刘渊梁兵王克皮红包建军李莉邹华维盖景刚周涛任世杰徐云祥吴锦荣沈佳斌费国霞聂敏张伟02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郭少云∙徐建军∙李瑞海∙曹亚∙李姜03材料结构与性能∙傅强∙顾宜∙张熙∙淡宜∙汤嘉陵∙张琴∙雷景新∙雷毅∙杨刚∙刘向阳∙王玉忠∙刘鹏波∙吴宏∙张军华∙秦家强∙任显诚∙陈英红∙王柯∙梁梅∙张新星∙蔡兵∙邓华∙冉启超∙曾科∙杨坡∙陈金耀∙赵晓文04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冯玉军∙刘习奎∙陈枫∙张晟∙蔡燎原∙刘艳∙武建勋05生物材料∙赵长生∙罗祥林∙谭鸿∙谢兴益∙余喜讯∙孙树东∙李建树∙陈元维∙李洁华∙丁明明080503材料加工工程科学学位01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与应用∙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02聚合物合金化、高性能化、功能化技术与应用∙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03高分子材料成型新方法、新工艺与新技术∙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04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及模具(CAD/CAE)优化∙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05生物材料及其加工∙赵长生∙罗祥林∙谭鸿∙谢兴益∙李建树∙孙树东∙陈元维∙余喜讯∙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0805Z1复合材料科学学位01树脂基复合材料∙顾宜∙雷毅∙冉启超∙杨坡02共混复合材料∙傅强∙张熙∙叶林∙蔡绪福∙李瑞海∙张琴∙刘渊∙曹亚∙李姜∙刘鹏波∙卢灿辉∙向明∙任显诚∙蔡燎原∙蓝方∙刘艳∙武建勋∙沈佳斌∙张伟∙赵晓文03材料表面与界面∙冯玉军∙张晟∙刘向阳∙梁兵∙王克04纳米复合材料∙王琪∙王跃川∙淡宜∙黄光速∙陈枫∙夏和生∙冉蓉∙张楚虹∙包建军∙陈英红∙邓华∙王柯∙张新星05高性能复合材料∙郭少云∙徐建军∙汪映寒∙杨刚∙汤嘉陵∙雷景新∙张爱民∙王玉忠∙刘习奎∙张军华∙李莉∙梁梅∙吴宏∙秦家强∙邹华维∙盖景刚∙周涛∙皮红∙曾科∙姜猛进∙费国霞∙陈金耀∙聂敏0805Z2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科学学位01高分子合成与改性∙顾宜∙王跃川∙黄光速∙张熙∙淡宜∙杨刚∙雷景新∙雷毅∙李瑞海∙冉蓉∙张军华∙任显诚∙梁兵∙王克∙刘习奎∙任世杰∙徐云祥∙冉启超∙曾科∙杨坡02高分子加工∙徐建军∙吴宏∙张新星∙沈佳斌∙姜猛进03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傅强∙向明∙张琴∙张爱民∙曹亚∙卢灿辉∙叶林∙夏和生∙陈英红∙包建军∙李莉∙梁梅∙刘鹏波∙蓝方∙皮红∙蔡燎原∙邓华∙吴锦荣∙费国霞∙陈金耀∙聂敏∙赵晓文∙张伟04高分子表面与界面∙冯玉军∙张晟∙刘艳∙武建勋05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与功能化∙王琪∙郭少云∙汪映寒∙蔡绪福∙陈枫∙王玉忠∙刘渊∙李姜∙刘习奎∙刘向阳∙秦家强∙汤嘉陵∙王柯∙邹华维∙盖景刚∙周涛∙姜猛进∙任世杰∙徐云祥∙张楚虹083100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学位01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赵长生∙罗祥林∙谢兴益∙谭鸿∙张倩∙余喜讯∙孙树东∙李建树∙陈元维∙李洁华∙丁明明085204材料工程专业学位01材料加工∙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赵长生∙罗祥林∙谭鸿∙谢兴益∙李建树∙孙树东∙陈元维∙余喜讯∙李洁华∙丁明明∙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02材料高性能化及功能化∙傅强∙顾宜∙黄光速∙张熙∙郭少云∙淡宜∙王克∙汪映寒∙蔡绪福∙王跃川∙雷毅∙杨刚∙汤嘉陵∙任显诚∙冯玉军∙张军华∙蔡燎原∙刘鹏波∙刘艳∙李姜∙李瑞海∙张琴∙武建勋∙王柯∙邓华∙吴宏∙梁梅∙秦家强∙张新星∙陈金耀∙沈佳斌∙叶林∙赵晓文∙聂敏∙刘习奎∙任世杰∙徐云祥03共混复合材料∙王琪∙徐建军∙卢灿辉∙夏和生∙张爱民∙向明∙曹亚∙王玉忠∙盖景刚∙周涛∙陈英红∙刘渊∙李莉∙刘习奎∙刘向阳∙皮红∙包建军∙蓝方∙张楚虹∙雷景新∙李瑞海∙梁兵∙邹华维∙张晟∙费国霞∙张伟04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及模具(CAD/CAE)优化∙李光宪∙杨鸣波∙李忠明∙谢邦互∙杨其∙杨杰∙杨伟∙陈军∙尹波∙陈玄∙张杰∙严正∙高雪芹∙吴世见∙陈利民∙黄亚江∙廖霞∙雷军∙牛艳华∙刘正英∙王孝军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四川大学考研网。
2024年度四川大学内部高分子物理PPT课件
![2024年度四川大学内部高分子物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7f7d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8.png)
定义
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分子物质物理性 质的科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
特点
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分子 量的聚合物,其物理性质与低分子物 质有很大差异,如高分子链的构象、 聚集态结构、相转变、粘弹性、导电 性、光学性质等。
4
高分子物理研究内容
高分子链结构
研究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构象、链长及分 布等。
2024/3/23
13
凝胶化现象与凝胶体性质
凝胶化现象
当高分子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高分子链之间会相互交联形成三维 网络结构,从而使溶液失去流动性, 形成凝胶。
凝胶体性质
凝胶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如弹性、粘滞性、触变性等。这些性 质使得凝胶体在生物医学、材料科学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耐疲劳性
高分子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通 常以疲劳寿命或疲劳极限表示。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耐疲 劳性有助于增强其承受交变应力的能力,从而延长使用 寿命。
2024/3/23
26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3/23
27
2024/3/23
16
取向态结构与液晶态结构
取向态结构
高分子链在特定方向上呈现有序排列,而在 其他方向上保持无序。取向态结构具有各向 异性,表现为物理性质在不同方向上的差异 。
液晶态结构
高分子链在特定条件下形成介于晶体和非晶 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液晶态结构具有部分有 序性,表现出独特的物理性质,如光学性质 和流动性。
2024/3/23
14
CHAPTER 04
高聚物聚集态结构
2024/3/23
15
晶体规则排列,形成周期 性点阵结构。晶体结构具有长程有序性 ,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题集--四川大学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题集--四川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8ffed3955270722182ef72c.png)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习题集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和工程学院第一章绪论1.试述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的主要任务。
2.简述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类型,主要品种以及发展方向。
3.用方块图表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说明每一步骤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如何评价生产工艺合理及先进性。
5.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步骤和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第二章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1.简述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即三烯、三苯、乙炔)的来源。
2.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3.如何由石油原料制得芳烃?并写出其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工艺过程。
4.画出C4馏分中制取丁二烯的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萃取精馏的目的。
5.简述从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出发制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单体合成路线(可用方程式或图表表示,并注明基本工艺条件)。
6.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7.简述苯乙烯的生产方法。
8.试述合成高分子材料所用单体的主要性能,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以及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9.论述乙烯产量和高分子合成工艺的关系。
第三章游离基本体聚合生产工艺1.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反应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和哪些因素有关?工艺过程中如何调节?2.自由基聚合所用引发剂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3.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和哪些因素有关?引发剂的半衰期的含义是什么?生产中有何作用?4.引发剂的选择主要根据哪些因素考虑?为什么?5.举例说明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调节剂,阻聚剂,缓聚剂的作用。
6.为什么溶剂分子的Cs值比调节剂分子的Cs小的多,而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往往比调节剂大的多?7.以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8.根据合成高压聚乙烯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特点,组织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划出流程示意图。
9. 高压聚乙烯分子结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对聚合物的加工及性能有何影响。
10. 乙烯高压聚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1. 对比管式反应器及釜式反应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聚合物加工工程》教学大纲
![《聚合物加工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0e6ca1524de518974b7d12.png)
《聚合物加工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PSE3840T课程中文名称:聚合物加工工程课程英文名称:Polymer Processing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开课学期:春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总学分: 3预修课程(编号):化工机械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并修课程(编号):聚合物制备工程、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改性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课程系统讲授聚合物加工的基本方法、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及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聚合物加工流变学基础知识,主要讲授应力张量、应变速率张量、流变学基础方程和牛顿流体的本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1.掌握聚合物加工的基本成型方法、基本原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的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流变学原理分析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流动现象,掌握各种加工设备中聚合物的流场分析方法、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聚合物加工的设备选型。
3.了解聚合物在单螺杆挤出机中的运动分析,掌握固体输送理论、熔融理论和熔体输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会计算挤出机生产率、挤出压力和挤出功率。
4.掌握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双螺杆挤出机的应用领域,学会正确选用双螺杆挤出机。
5.掌握注射成型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注射成型的工艺控制特点。
6.掌握压延成型的设备和工作原理,能运用流场分析理论描述聚合物熔体在压延机流道中的流动和变形情况,学会控制压延工艺过程和确保制品质量的基本方法。
7.了解聚合物加工的其他方法,如挤出吹膜、中空吹塑成型、烧结成型、旋转成型、搪塑成型、熔融纺丝等。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1、绪论(1学时)知识点:聚合物加工的现状及发展。
2、聚合物加工流变学基础理论(11学时)(1)流变学基本概念简述知识点:流动场中的连续介质的概念、应力、应变和应变速率的描述要求:掌握流动场中应力张量、应变张量、应变速率张量的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423ff336c175f0e7cd137d5.png)
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课程号(代码):20307130,20307030,20306930,20306830,20315930,20320840,30829720,30829840 课程类别:类级平台课(必修)学时学分:理科类:102学时,6学分,工科类:72学时,4学分;医药类:药学68学时,4学分;医检、卫检:51学时,3学分。
前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大学数学等开课时间:大学二、三年级课程教材:理科:《物理化学》(上、下册),袁永明,何玉萼,薛英,胡常伟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工科:《物理化学教程》,周鲁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2年医药类:《物理化学》(第5版),侯新朴,詹先成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开课单位: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周鲁(教授)、薛英(教授)、卫永祉(教授)、何玉萼(教授)、李象远(教授)、龚茂初(教授)、高翔(副教授)、杨华清(副教授)、翟淑华(讲师)、谈宁馨(讲师)、童冬梅(讲师)、林涛(讲师)、唐星烁(讲师)、胡安明(讲师)、张文华(讲师)、周歌(讲师)。
适用专业: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生命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11个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学冶金、生物化工、药学、医检、卫检、安全工程、皮革、食品、纺织、塑料、铸造、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等27个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的内容和任务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它借助于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实验方法,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 , 研究化学反应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科研、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高分子合成新方法》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高分子合成新方法》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dbc60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f.png)
《高分子合成新方法》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034916课程名称:高分子合成新方法New Synthesis Methods of Macromolecule学分:2学时:32 (实验:0 上机: 0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议修读学期:6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
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高分子合成新技术》,王国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2.《现代高分子物理学》,殷敬华,莫志深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3.《阴离子聚合的理论和应用》,薛联宝,金关泰主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4. 《树枝形聚合物》,谭惠民,罗运军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内容概述:(控制在300字以内,包括教学内容简述及学生能力培养要求)中文:高分子合成新方法是本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从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出发,详细讲授了解高分子合成的新方法,如阴离子活性聚合、阳离子活性聚合、基团转移聚合、自由基活性可控聚合、树状大分子的合成、超支化聚合物合成、大分子单体合成、模板聚合等。
英文:New synthesis methods of macromolecule is a optional course. This course includes several kinds of synthesis methods: anionic active polymerization, cationic active polymerization, 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free radical active controllable polymerization, dendrimer polymer synthesis, hyperbranched polymer synthesis, macromolecular monomer synthesis, matrix polymerization and so on.《高分子合成新方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34916课程名称:高分子合成新方法New Synthesis Methods of Macromolecule学分:2学时:32 (实验:0 上机: 0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建议修读学期:6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高分子合成新方法是本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高分子合成的新方法。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38b0e319e8b8f67c1cb9c3.png)
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教案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首页】
【理、工科】
第2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4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 6 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8 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10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12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14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16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18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0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2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4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6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8页
第30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2页。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c885efe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4d.png)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ynthetical Technic of Polymer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0/2.5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几种高聚物生产工艺,并能够用所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生产技术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掌握高聚物合成工艺过程及方法的规律性。
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高分子材料合成及改性的方法,具有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具有对现有通用产品的生产和操作能力;具有常规分析仪器的操作和检测能力;具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高聚物合成工艺学是将单元操作技术,聚合反应工程及高聚物合成原理等综合一体的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过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和高分子化学及高分子物理等专业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在知识和内容上与这些课程紧密相关,特别是化工原理的单元操作和高分子化学的聚合反应过程是构成高聚物合成工艺的基本单元。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分子设计的关系,了解高聚物合成所用的主要单体,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粘合剂、工程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功能高分子等品种的生产和制备方法。
2.掌握重点高聚物品种生产工艺过程、工艺设备、过程控制方法和调节手段,掌握工艺计算和程序。
3.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与高聚物合成工艺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地统一体,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从网上查找相关高聚物发展新材料。
新信息介绍给学生。
开拓学生视野。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其他教学环节(课外教学环节、要求、目标)1.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措施是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现场参观和文献调研等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参观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炷厂的聚乙烯装置。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96f5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0.png)
一、教案概述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2. 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常见聚合反应类型。
3. 熟悉聚合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和流程。
4. 能够分析和解决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3. 常见聚合反应类型及特点4. 聚合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和流程5. 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常见聚合反应类型及特点。
2. 案例分析:分析聚合物合成的工艺条件和流程,以及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进行聚合物合成的实验操作,加深对聚合反应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聚合物合成实验的操作技能和问题分析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第一章: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聚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
3. 熟悉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聚合物的基本概念2. 聚合物的分类3. 聚合物的命名和表示方法4. 聚合物的性质5. 聚合物的应用领域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聚合物实例,了解其应用领域。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聚合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聚合物分类和命名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三、第二章: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单体、活性种和聚合物链的生长。
3. 熟悉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和速率控制因素。
教学内容:1. 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2. 单体、活性种和聚合物链的生长3. 聚合反应的动力学4. 聚合反应的速率控制因素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
川大高分子课程
![川大高分子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9dcd9402d276a200292ec6.png)
1.高分子化学实验
2.高分子物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只要这个版本的)
3.高分子物理实验
4.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5.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
6.高分子材料及应用(双语)
7.聚合物过程及设备
8.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9.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10.专业外语
11.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降解
12.反应挤出原理
13.塑料制品设计
14.Engineering With Plastic
15.聚合物合成新方法
16.复合材料原理
17.高分子复合材料
注:如果和下面几本书一样就不要了
1.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赵德仁张慰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塑料成型工艺学杨鸣波黄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复合材料原理朱和国张爱文国防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材料及改性》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高分子材料及改性》课程教学大纲(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c736fb8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2.png)
《高分子材料及改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32学时△学分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高分子材料改性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从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出发,对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发展,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形态结构、聚合物成型过程混物的形态结构变化、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共混物的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使学生对聚合物的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共混改性发展的一些最新进展。
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基本方法来设计、制备聚合物共混物,解决聚合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二、教学基本要求第1章概论掌握: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概念、分类;理解:共混改性的目的、意义;了解: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概况第2章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掌握: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基本概念、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理论。
理解: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因素。
了解: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图二元相图,LCST、UCST等类型相图,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测定方法第3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掌握:影响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因素;理解: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作用及改善聚合物共混物界面层的方法;了解: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第4章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掌握: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特征;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强度。
理解:聚合物共混物的冲击性能、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影响橡胶增韧塑料冲击强度的因素。
了解:聚合物共混物性能与其组分性能的一般关系第5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其他性能掌握:共混物的光学性能理解:共混物的流变性能了解:共混物的密度、电性能第6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掌握: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理解:物理共混过程原理;了解:共混设备。
第7章增容剂及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掌握:增溶剂的作用原理;理解: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了解:增溶剂的一般制法第8章聚合物改性实例了解PP、PE、PS、PVC、尼龙、聚酯的共混改性三、课程内容1.概论1.1聚合物改性目的1.2基本概念(重点)1.3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方法(重点)1.4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概况2.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2.1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的基本特点2.2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理论(重点,难点)2.3改善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方法(重点)2.4研究聚合物之间相容性方法3.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3.1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基本类型3.2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难点)3.3影响共混物形态结构的因素(重点)4.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性能4.1聚合物共混物性能与其纯组分性能的一般关系4.2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及力学松弛性能(难点)4.3聚合物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难点)4.4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重点)5.聚合物共混物的其他性能5.1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流变特性(难点)5.2聚合物共混物的透气性和可渗性5.3聚合物共混物的密度以及电学、光学、热性能6.聚合物共混物的制备方法及相关设备6.1制备方法(重点)6.2物理共混过程原理(难点)6.3共混设备7.增容剂及其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应用7.1增溶剂的作用原理(重点)7.2增溶剂的类型及一般制法7.3增容剂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应用实例8.聚合物改性实例PP、PE、PS、PVC、聚酰胺、聚酯的共混改性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选用教材1.教材:聚合物共混改性.吴培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2.参考教材:塑料改性技术.王经武.华工出版社,2004/2六、说明。
合成聚合物课程设计
![合成聚合物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0d21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1.png)
合成聚合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聚合物的概念,掌握聚合物分类及特点;2. 学生能掌握聚合物合成的常见方法及其原理;3. 学生能了解聚合物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化学实验技能,进行聚合物合成的实验操作;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聚合物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对聚合物科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2. 学生能认识到聚合物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合作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以聚合物合成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聚合物基本概念及分类- 定义聚合物的概念,区分天然聚合物与合成聚合物;- 介绍聚合物的主要分类,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分析各类聚合物的特点及用途。
2. 聚合物合成方法及原理- 掌握聚合反应的分类,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学习聚合反应的常见方法,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 了解聚合反应原理,以及影响聚合物性能的因素。
3. 聚合物性质及应用- 研究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如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溶解性等;- 探讨聚合物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降解性等;- 分析聚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聚合物相关知识。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第1课时:聚合物基本概念及分类第2课时:聚合反应分类及方法第3课时: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影响性能因素第4课时:聚合物性质研究第5课时:聚合物应用及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合成方法及性质等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合成新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聚合物合成新方法》(《New Methods in Polymerization》)
课程号(代码):30003102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在《高分子化学》、《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介绍聚合物合成的新反应和新方法,力求扩大学生视野,了解高分子合成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学时:6学时
主要内容:活性聚合的发现及概念的创立;“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症结和解决思路;无金属的可控自由基聚合和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原理、特色、及应用。
第二章高度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学时:5学时
主要内容:高度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的提出和实施,聚合产物的分类及各自的特色。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和表征手段。
第三章开环易位聚合
学时:4学时
主要内容:易位聚合的发现、分类,开环易位聚合的概念、催化剂的组成和发展、反应机理及应用。
第四章等离子体技术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学时:5学时
主要内容:等离子体的概念及产生,等离子体空间的化学现象及形成。
等离子体聚合和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定义、聚合装置、单体、工艺路线及其影响因素,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等。
第五章芳香环状低聚物的制备
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芳香环状低聚物的定义和特点、形成条件、聚合装置。
现有的几种环状低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第六章阳离子聚合
学时:6学时
主要内容:阳离子聚合的发展,聚合体系的组成。
阳离子大分子工程及其成就。
活性阳离子聚合的产生和特征。
第七章采用高强超声波制备聚合物
学时:3学时
主要内容:超声波的特点,声化学、超声空化的定义。
空穴的形成以
及空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超声波的化学装置和在高分子合成上的应用。
第八章微波技术在高分子方面的应用
学时:2学时
主要内容:微波的定义,发生装置。
微波对材料的作用以及在聚合物加工上的应用。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自编讲义
五、主要参考资料
《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化学》、《等离子体化学与工艺》等。
六、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
其中考试:20%
期末考试:70%闭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