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2014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2014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安徽省水利厅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审定: 张效武复审: 王家先王德胜初审: 汪俊飞朱岳松丁峰张广萍编写:祝丽萍吴春艳张延孟云侠章莹孙璞储挺韩志国姚梅目录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水资源开发利用五、水质状况六、重要水事附:主要指标解释安徽省水资源计算分区图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安徽省地处中纬度,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特征。

受季风气候影响,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全省辖1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个流域。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GDP)2084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0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52.4亿元。

全年工业增加值95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30.9亿元。

常住人口6082.9万人,城镇化率49.2%。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6497.5万亩,实灌面积5206.5万亩。

1.降水量2014年全省年降水量1278.5毫米,比2013年多24.9%,较常年值多9.0%,属降水偏丰水年。

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份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0.5毫米、847.2毫米、156.9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5.3%、63.0%、11.7%。

三个流域降水情况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013.8毫米,较常年值多7.5%;长江流域1468.3毫米,较常年值多9.2%;新安江流域2060.9毫米,较常年值多15.2%。

2.水资源量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78.48亿立方米,比2013年多32.9%,较常年值多8.7%。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12.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8.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62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79.78立方米。

推荐-安徽地表水资源

推荐-安徽地表水资源

第一节安徽水资源水资源对于绝大多数产业部门来说都是一个重要条件,万物生长离不开水,水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相对于其他自然资源来说,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具有特殊的地位。

水资源多寡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降水量大,径流活跃,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则少。

地下水资源,特别是浅层地下水资源多是地表水补给的结果,也与降水关系密切。

深层地下水资源富集与地质条件相关。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就是取之不尽的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水资源多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安徽地表水资源(一)总量偏少安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750~1800mm之间,局部地区可达2000mm以上。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1590.2亿m3,其中约39%形成河川径流,多年平均径流深442mm。

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约616亿m3,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67亿m3,重复计算水量约108亿m3,水资源总量675亿m3。

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比较活跃。

2005年,安徽全省平均降水量1208.3 mm,略高于多年均值,属平水年份。

2005年水资源总量719.2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72.20亿m3,地下水资源量195.41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不重复量47.05亿m3。

全省入境水量9168.44亿m3,出境水量9742.21亿m3。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56亿m3,较年初增加5.18亿m3。

年内大型水库调蓄水量约55亿m3。

安徽国土面积1401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46%,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56%,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量还是比较多的。

安徽水资源总量偏少,关键在于水资源密度低。

安徽按人口平均或耕地平均拥有的水资源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5-1所示。

安徽省总人口为6120万(2005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175m3,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54.78%。

与邻近省市相比也偏低。

安徽每公顷土地拥有的水资源量为5125.17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1.754倍。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安徽省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安徽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9)一、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三、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 (19)四、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安徽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2: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10: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18: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26: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8: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立方米)占总值比重四、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34: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36: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立方米/人)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2018 5.40% -4.95%。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2001年)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876.2毫米,较多年均值少23.2%,属偏枯年份。

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省辖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干旱。

江淮丘陵区旱情尤为严重,春、夏、秋三季连旱,造成农业夏秋两季粮食和经济作物减产减收,蚌埠市、淮南市和部分县城供水及农村人畜饮用水发生严重困难,全省干旱程度和旱灾损失大于上年。

全省水资源总量474.27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少29.8%,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13.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2.63亿立方米。

全省入境水量8217.54亿立方米,出境水量8541.56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8.95亿立方米,较上年末减少15.64亿立方米。

全省供水总量214.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37.79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93.70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20.39亿立方米。

用水总量214.4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139.0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4.8%,较上年增加24.16亿立方米。

全省主要江河水质状况同上年相近,有41%的监测河段属于Ⅴ~劣Ⅴ类水质,淮河流域污染严重,巢湖富营养化依然突出。

大型水库和水利风景区、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876.2毫米,折合水量1222.14亿立方米,比上年少22.4%,较多年均值少23.2%,属偏枯年份。

年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南北差异尤为明显,即北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南部地区偏少较多。

且与多年均值相比,各地区年降水量均不同程度偏少,除南部地区局部略偏少,为平水年份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偏少较多,为枯水或偏枯水年份。

按行政分区计算,全省各市年降水量及与上年、多年均值相比见下表。

2001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00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单位:毫米其中,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属偏枯年份,宣城市、黄山市属平水年份,其余各市为枯水年份。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

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

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二〇〇七年安徽省水利厅二○○八年五月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审定: 蔡建平复审:金问荣朱雪冰朱庆敏王德胜初审:徐建平王保旺周良伟丁峰夏守先编写:费广华孟云霞祝丽萍杨迪虎张延韩志国目录综述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量3.地下水资源量4.水资源总量二、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淮北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三、供用水量1.供水量2.用水量3.耗水量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四、水质状况1.江河水质2.湖泊和大型水库水质3.水功能区水质4.入河污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五、重要水事附:指标解释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综述安徽省地处中纬度,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季风气候影响,南北冷暖气流交会较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全省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流域,辖17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

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74.3毫米,较多年均值多0.1%,属平水年份。

但各地丰枯差异较大,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别属偏丰、偏枯、枯水年份。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体仍为南部大于北部,但南北地区差异较常年小,且淮北平原年降水量略大于江淮丘陵区。

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先后出现8次降水过程。

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内涝,皖南山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沿淮淮北和沿江圩区、宣城市部分地区分别在6月、9月发生阶段性旱情。

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12.46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少0.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66.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1.8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不重复量46.36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64.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1149.1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可利用量263.89亿立方米。

关于安徽省水资源质量状况

关于安徽省水资源质量状况

安徽省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安徽省水文局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份全省主要江河湖库水质状况2010年1月我省沿淮淮北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全省平均降雨量28mm,比常年同期偏少4成,其中沿淮淮北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9成。

长江干流水位平稳,下旬略有上涨。

大通站过水量324亿m3,比常年同期多2成,与去年同期过水量持平。

淮河干流水势平稳。

王家坝站、鲁台子站、蚌埠(吴)站过水量1.78亿m3、6.32亿m3、6.59亿m3,分别比常年同期少1成、多2成和多1成。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评价,1月份全省主要江河111个监测断面中符合I~II类水质的占29.2%,III类水质的占24.8%,IV类水质的占16.8%,V类水质的占4.4%,劣V类水质的占24.8%。

达标河段数(符合III类标准,下同)占54.0%,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0%。

劣V类水环比上升0.6%,同比下降0.2%。

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

淮河流域1月份淮河流域III类以上的达标河段比例占29.8 33.3%,环比下降3.5%,同比下降13.1%。

劣V类河段占29.8%,环比上升0.8%,同比下降0.6%。

淮河干流王家坝段、鲁台子段、淮南田家庵段右岸为III类水;凤台大桥段、淮南公铁大桥段、大涧沟段右岸、蚌埠闸上段、吴小街段、明光小柳巷段为IV类水。

颍河界首省界段为劣V类水;阜阳闸上段为IV类水;范台子段为V类水,氨氮超标。

颍河支流泉河杨桥新闸上段为劣V类,老闸上段为IV类水。

涡河亳州省界段和涡阳闸上段为劣V类水;蒙城闸上段为III类水。

茨淮新河插花闸上段和下段为III类水;阚疃闸上段为III类水;上桥闸上段为II类水。

浍河临焕集段水质为劣V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固镇闸上段为V类水,氨氮超标。

奎河栏杆集段、肖濉新河符离集闸上段、濉河浍塘沟闸上段、新汴河宿州市区段、沱河宿东闸上段、新沱河徐楼闸上段、白塔河天长市区段为劣V类水。

关于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特点、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特点、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特点、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2016 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灾害主要特点安徽省2016年汛期发生了多次强降雨过程,暴雨强度大、江湖水位高、灾害损失严重。

暴雨特征(1)强降水时间长,总量大。

安徽全省2016年5月1日至7月20日平均面雨量733 mm,较常年偏多6成,比1998年偏多4成,累计过程最大点雨量休宁田里站1 544 mm。

梅雨期(6 月18 日至7 月 5 日,降雨持续时间18 d)安徽省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551 mm,其中累积过程最大点雨量南陵县水龙山站1 314 mm。

(2)降雨强度大,时空分布不利。

6月18日以来,安徽省长江流域最大1 d、3 d、7 d、15 d面平均雨量分别为89 mm、243 mm、363mm、507mm,其中最大3d降雨量列历史第1位,大于1969 年( mm),重现期超50 年。

最大7 d 降雨量列历史第1 位,重现期接近50年。

最大15 d降雨量仅次于1969年列历史第2位,重现期接近50年。

降雨的空间分布情况恶劣。

洪水特征(1)沿江河湖底水高。

受长江上游来水影响,4月以来,长江干流安徽段水位一直偏高,大通站水位高于常年~m;安庆站水位高于常年~m。

沿江水位普遍高于沿江湖泊水位,导致沿江湖泊几乎无法自流外排,难以腾出库容调蓄洪水。

(2)区间来水大、洪水涨势猛。

截至7月5日,长江干流安徽段入省控制站汇口站至大通站水位总体低于1998年、1999年,较1998年最高水位低~m,较1999年最高水位低~m。

受安徽段河流洪水影响,出省控制站马鞍山站7月5日15时最高水位m,与1999年最高水位持平。

马鞍山站高水位主要受安徽省区间降雨汇流影响,水位与1998年、1999年最高水位相当。

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张锦堂;李京兵;方泓;顾李华;史俊;朱琼;吴峥【摘要】2016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安徽省长江流域发生暴雨洪水(主降雨集中在6月18日至7月5日),最大3,7d降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 a一遇,最大15 d降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 a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通过收集、整理此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该次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比较,指出强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等是影响此次洪水历史排位(即汛情危急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此次暴雨洪水的分析,以便为今后防汛减灾,洪水预报等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7(048)004【总页数】5页(P66-69,77)【关键词】暴雨洪水;空间分布;长江底水;长江流域;安徽省;2016年洪水【作者】张锦堂;李京兵;方泓;顾李华;史俊;朱琼;吴峥【作者单位】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安徽省水文局,安徽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2016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安徽省合肥以南普降暴雨、大暴雨,其中大别山区、江淮之间南部、沿江江南和皖南山区为特大暴雨。

暴雨区南北摆动,在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江南一带形成重复叠加,主暴雨区位于大别山区江淮之间南部至沿江东部一带,最强降水发生在南陵县水龙山水文站(1 314 mm)。

安徽省长江流域最大3,7 d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 a一遇;最大15 d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 a一遇。

受强降雨影响,江河湖库水位猛涨,水阳江、西河、永安河、牛屯河、姑溪河、派河等31条河流先后发生超警洪水,其中昌江、水阳江等17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漳河、西河、永安河等1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肥 以南 区域但 主雨 区驻 留皖 南 , 导 致 昌 江芦 溪 站 发 生
超 保洪 水 ; 6月 2 0 日雨 区北 抬 至 铜 陵 市 以北 , 水 阳 江
受 强降 雨影 响 , 江河湖 库水 位猛 涨 , 水 阳江 、 西河、 永安 河 、 牛 屯河 、 姑溪河 、 派 河等 3 1 条 河流 先后 发生 超 警洪 水 , 其 中 昌江 、 水 阳江 等 1 7条 河 流发生 超保 洪水 , 漳河 、 西河、 永安河等 1 3条河 流发 生 超 历 史 洪水 。皖 河石 牌 站 自 1 9 8 3年 以来 首 次 超警 , 西河 、 水 阳江 长 时
遇, 至 7月 5 日长 江安 徽 段 全 线 超 警 戒 水位 。通 过 收 集 、 整 理 此 次 暴 雨 洪水 的 资料 , 对 该 次 暴 雨 的过 程和 成 因
进 行 了分 析 , 结合 历 史特 征 年 资料 进 行 比较 , 指 出强降雨的空间分布 以及前期 长江底水等是 影响此 次洪水历 史排 住 ( 即 汛情 危 急 程 度 ) 的 重要 因素 。根 据 此 次 暴 雨 洪 水 的 分 析 , 以便 为今 后 防 汛 减 灾 , 洪 水 预 报 等 提 供 借
发 生超保 洪水 , 西 河发 生 超 警 洪 水 ; 经 历 6月 2 9日的 间歇 后 , 6月 3 0 日第 三 阶段 降 水 开 始 , 暴 雨 区域 再 度 叠加 在合 肥 以南 、 大别 山 区 、 沿江 一带 , 并持 续滞 留 5 d
库、 5座 中型 水库 超 过 历 史 最 高水 位 。另外 , 受 安徽 6
流 域新 河庄 站 发 生 超 警 洪水 。6月 2 1~2 3日雨 区 逐
渐 北抬 至淮河 流 域 。第 二 阶段 : 6月 2 4 日始 雨 区南 压 淮 河 以南 , 覆 盖大 别 山 区 、 江淮 之 间及 沿 江 一带 , 抬 高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用水指标 2016 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 438m3,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 81m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 380m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42,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 量 52.8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0L/d,农村居 民人均生活用水量 86L/d。
北方 6 区 1748.4 947.3 53.2 2748.9 274.8 282.7
24.4 2089.6 101.8 2748.9
南方 4 区 3164.0 109.7 17.6 3291.3 546.8 1025.3
456.4 1678.4 40.8 3291.3
松花江区
282.1 216.9 1.6 500.7 29.0 40.8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2016 年,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共监测评价 867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合格率在 80% 及以上的水源地有 693 个,占评价总数的 80.6%。与 2015 年同比, 全年水质合格率在 80%及以上的水源地比例上升 1.4 个百分点。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合年径流深 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 17.1%,比 2015 年增加 16.3%。2016 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 179.9 亿 m3,从 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 6083.6 亿 m3,流入界河的水量 1124.6 亿 m3; 全国入海水量 20825.5 亿 m3。
地下水资源量 2016 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
0.0 272.7 15.6 390.4
淮河区
449.7 159.2 11.5 620.4 87.2 92.1
11.5 424.4 16.7 620.4

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

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

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安徽省水利厅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6年,全省年降水量1612.7毫米,比2015年多18.3%,较多年平均值多37.5%,属于丰水年。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1.2毫米、956.7毫米、314.8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1.2%、59.3%、19.5%。

三个流域降水情况分别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114.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18.1%;长江流域2042.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51.9%;新安江流域2342.7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31.0%。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179.23亿立方米,折合面平均径流深845.5毫米,较2015年多38.7 %,较多年平均值多80.8 %。

按行政分区统计,与2015年相比,淮南市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2.9%,其他各市增多;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淮北、宿州市分别减少1.8%、4.0%,其他各市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全省入境水量10289.4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1353.03亿立方米。

其中:淮河流域入境水量115.8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23.7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入境水量10173.6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30.63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出境水量98.62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19.26亿立方米,比2015年多13.2%,比多年平均值多14.5%。

其中:淮河流域95.5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108.47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15.20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45.17亿立方米,比2015年多36.2%,较多年平均值多73.9%。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79.2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19.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94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018.23立方米。

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131121

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131121

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安徽省水利厅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审定: 金问荣复审: 王家先王德胜初审: 汪俊飞丁峰张广萍编写:费广华祝丽萍张延孟云霞周美正孙璞韩志国姚梅目录一、综述二、水资源量1.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量3.地下水资源量4.水资源总量三、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淮北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四、水资源开发利用1.供水量2.用水量3.耗水量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五、水质状况1.江河水质2.湖库水质3.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4.入河污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六、重要水事附:主要指标解释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安徽省地处中纬度,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旱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全省辖1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流域。

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7212.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178.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404.8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48亿元。

全年工业增加值8025.8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14.11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5988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人;城镇化率46.5%。

1、降水量201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73.8毫米,比2011年多10.3%,与常年值基本持平。

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

淮河流域较常年值少12%,江北地区基本持平,江南地区、新安江流域分别多12%、16%。

1~4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淮河流域、江北地区分别少20%、5%,江南地区、新安江流域分别多20%、45%。

汛期5~9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5%,其中淮北地区、淮南地区、江北地区分别少10%、15%、5%,江南地区多近10%,新安江流域少5%。

10~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多近20%,其中淮北地区少10%,淮南地区、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分别多20%、25%、50%。

安徽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安徽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中国水利普查CHINA CENSUS FOR WATER安徽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统计局二〇一三年五月根据国务院决定,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为2011年度。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我省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水土保持情况、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

经过各地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近三年的共同努力,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经省政府批准,现将水利普查主要成果公布如下:一、河湖基本情况河流。

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901条,总长度为2.94万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81条,总长度为2.20万公里;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66条,总长度为0.79万公里;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8条,总长度为0.16万公里。

湖泊。

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8个,均为淡水湖泊,水面总面积3505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42个,水面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1个,水面总面积2024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个,水面总面积83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774平方公里,高邮湖在我省境内58平方公里)。

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水库。

共有水库5826座,总库容324.78亿立方米(详见表1)。

其中:已建水库5783座,总库容319.19亿立方米;在建水库43座,总库容5.59亿立方米。

表1 不同规模水库数量和总库容汇总表大型小型水库规模合计小计大(1)大(2)中型小计小(1)小(2)数量(座) 5826 16 5 11 113 5697 634 5063 总库容(亿立方米)324.78 263.20 221.1142.09 31.1330.45 16.50 13.95备注:大型水库中包括屯仓、釜山水库(总库容均超过1亿立方米)和临淮岗工程(淮河干流洪水控制工程)。

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131121

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131121

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安徽省水利厅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审定: 金问荣复审: 王家先王德胜初审: 汪俊飞丁峰张广萍编写:费广华祝丽萍张延孟云霞周美正孙璞韩志国姚梅目录一、综述二、水资源量1.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量3.地下水资源量4.水资源总量三、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淮北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四、水资源开发利用1.供水量2.用水量3.耗水量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五、水质状况1.江河水质2.湖库水质3.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4.入河污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六、重要水事附:主要指标解释2012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安徽省地处中纬度,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较大,旱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全省辖1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流域。

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7212.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178.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404.8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48亿元。

全年工业增加值8025.8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14.11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5988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人;城镇化率46.5%。

1、降水量2012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73.8毫米,比2011年多10.3%,与常年值基本持平。

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

淮河流域较常年值少12%,江北地区基本持平,江南地区、新安江流域分别多12%、16%。

1~4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其中淮河流域、江北地区分别少20%、5%,江南地区、新安江流域分别多20%、45%。

汛期5~9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5%,其中淮北地区、淮南地区、江北地区分别少10%、15%、5%,江南地区多近10%,新安江流域少5%。

10~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多近20%,其中淮北地区少10%,淮南地区、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分别多20%、25%、50%。

安徽水功能区划(最新)汇编

安徽水功能区划(最新)汇编

目录1总则 (1)1.1目的和意义 (1)1.2水功能区划的原则 (1)1.3水功能区划的依据和标准 (1)1.4水功能区划分的范围和水平年 (2)1.5水功能区划水质管理目标 (6)1.6水功能区划的分级与分类 (6)1.6.1一级区划各功能区定义 (7)1.6.2二级区划各功能区定义 (7)2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9)2.1自然环境 (9)2.1.1地形地貌 (9)2.1.2气象水文 (9)2.1.3土壤植被 (9)2.1.4矿产旅游资源 (11)2.1.5河流湖泊与水土流失情况 (11)2.2社会经济和发展 (1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3)3.1水资源量 (13)3.1.1全省水资源总量 (13)3.1.21999年全省水资源总量 (14)3.2水资源供需现状 (14)3.2.1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4)3.2.2供水量 (14)3.2.3用水量 (14)3.2.4水资源利用概况 (14)3.3全省水资源供需预测 (15)3.3.1需水量预测 (15)3.3.2供需平衡分析 (15)4 水资源质量现状分析 (17)4.1 水质评价标准和方法 (17)4.2 水质现状评价 (17)4.3 入河废污水排放量 (18)4.4 水污染损害 (19)4.4.1 淮河流域 (19)5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 (20)5.1水功能区划程序和方法 (20)5.2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概况 (22)6淮河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28)6.1淮河干流 (28)6.1.1缓冲区 (28)6.1.2开发利用区 (28)6.2淮河支流 (29)6.2.1洪河 (29)6.2.2谷河 (29)6.2.3颍河水系 (30)6.2.4西淝河 (30)6.2.5茨淮新河 (31)6.2.6黑茨河 (31)6.2.7芡河 (31)6.2.8涡河水系 (31)6.2.9史河 (32)6.2.10史河灌区总干渠 (32)6.2.11沣河 (32)6.2.12汲河 (33)6.2.13淠河 (33)6.2.14淠河灌区总干渠 (33)6.2.15濠河 (34)6.2.16池河 (34)6.3洪泽湖水系 (34)6.3.1怀洪新河 (34)6.3.2浍河 (34)6.3.3新沱河 (35)6.3.4新汴河 (35)6.3.5沱河 (35)6.3.6萧濉新河 (36)6.3.7新濉河 (36)6.3.8奎河 (36)6.4入江水道 (36)6.4.1白塔河 (36)6.5湖泊 (37)6.5.1八里湖 (37)6.5.3四方湖 (37)6.5.4沱湖 (37)6.5.5天井湖 (38)6.5.6城西湖 (38)6.5.7城东湖 (38)6.5.8东淝河瓦埠湖 (38)6.5.9高塘湖 (38)6.5.10天河湖 (39)6.5.11女山湖 (39)6.5.12七里湖 (39)6.6大型水库 (39)6.6.1佛子岭磨子潭水库 (40)6.6.2响洪甸水库 (40)6.6.3梅山水库 (40)7淮河流域二级功能区划 (41)7.1淮河干流 (41)7.1.1淮河干流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 (41)7.2淮河支流 (42)7.2.1谷河阜南开发利用区 (42)7.2.2颍河阜阳开发利用区 (43)7.2.3泉河临泉阜阳开发利用区 (43)7.2.4西淝河(上段)利辛开发利用区 (43)7.2.5西淝河(下段)凤台开发利用区 (44)7.2.6茨淮新河阜阳怀远开发利用区 (44)7.2.7黑茨河阜阳开发利用区 (44)7.2.8涡河亳州怀远开发利用区 (45)7.2.9小洪河亳州开发利用区 (45)7.2.10史河金寨开发利用区 (45)7.2.11史河总干渠金寨开发利用区 (46)7.2.12沣河霍邱开发利用区 (46)7.2.13汲河霍邱开发利用区 (46)7.2.14淠河东源霍山裕安开发利用区 (46)7.2.15淠河六安霍邱寿县开发利用区 (47)7.2.16淠河总干渠六安合肥开发利用区 (47)7.2.17濠河凤阳开发利用区 (47)7.2.18池河定远明光开发利用区 (48)7.3洪泽湖水系 (48)7.3.1浍河濉溪固镇开发利用区 (48)7.3.2新沱河濉溪埇桥开发利用区 (48)7.3.3新汴河宿州开发利用区 (49)7.3.4沱河埇桥固镇开发利用区 (49)7.3.5萧濉新河淮北宿州开发利用区 (49)7.3.6新濉河宿州开发利用区 (50)7.4入江水道 (50)7.4.1白塔河天长开发利用区 (50)7.5湖泊 (50)7.5.1八里湖颍上开发利用区 (50)7.5.2焦岗湖凤台颍上开发利用区 (51)7.5.3四方湖怀远开发利用区 (51)7.5.4天井湖五河开发利用区 (51)7.5.5高塘湖淮南滁州合肥开发利用区 (51)7.5.6天河湖蚌埠开发利用区 (52)7.5.7女山湖明光开发利用区 (52)7.5.8七里湖明光开发利用区 (52)8长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53)8.1长江下游干流 (53)8.1.1保护区 (53)8.1.2缓冲区 (54)8.1.3保留区 (54)8.1.4开发利用区 (55)8.2长江支流 (56)8.2.1皖河 (56)8.2.2裕溪河 (56)8.2.3西河 (57)8.2.4得胜河 (57)8.2.5滁河 (57)8.2.6前河 (58)8.2.7秋浦河 (58)8.2.8九华河 (58)8.2.9青通河 (58)8.2.10青弋江水阳江水系 (58)8.3环巢湖支流 (60)8.3.1杭埠河 (60)8.3.2丰乐水 (60)8.3.3杭埠河灌区干渠 (61)8.3.4派河 (61)8.3.5十五里河 (61)8.3.7柘皋河 (62)8.3.8双桥河 (62)8.3.9兆河 (62)8.3.10白石天河 (62)8.4鄱阳湖水系 (62)8.4.1阊江 (62)8.5湖泊 (63)8.5.1华阳河湖群 (63)8.5.2武昌湖 (63)8.5.3菜子湖 (63)8.5.4巢湖 (64)8.5.5升金湖 (64)8.5.6南漪湖 (65)8.6大型水库 (65)8.6.1花凉亭水库 (65)8.6.2龙河口水库 (65)8.6.3董铺水库 (65)8.6.4大房郢水库 (66)8.6.5黄栗树水库 (66)8.6.6沙河集水库 (66)8.6.7陈村水库 (66)8.6.8港口湾水库 (66)9长江流域水功能二级区划 (67)9.1长江下游干流 (67)9.1.1长江左岸安庆开发利用区 (67)9.1.2长江左岸无为二坝裕溪口开发利用区 (67)9.1.3长江右岸池州开发利用区 (68)9.1.4长江右岸铜陵开发利用区 (68)9.1.5长江右岸芜湖开发利用区 (68)9.1.6长江右岸马鞍山开发利用区 (69)9.2长江支流 (70)9.2.1裕溪河居巢和县开发利用区 (70)9.2.2西河无为开发利用区 (70)9.2.3得胜河含山和县开发利用区 (70)9.2.4滁河滁州开发利用区 (70)9.2.5襄河全椒开发利用区 (71)9.2.6清流河滁州开发利用区 (71)9.2.7来安河来安开发利用区 (71)9.2.9漳河南陵开发利用区 (72)9.2.10青弋江泾县芜湖开发利用区 (72)9.2.11西津河东津河宁国开发利用区 (72)9.2.12水阳江宣城开发利用区 (73)9.2.13水阳江当涂开发利用区 (73)9.3环巢湖支流 (74)9.3.1杭埠河舒城庐江开发利用区 (74)9.3.2丰乐河肥西舒城开发利用区 (74)9.3.3舒庐干渠舒城庐江开发利用区 (74)9.3.4杭北干渠舒城金安开发利用区 (74)9.3.5十五里河合肥开发利用区 (75)9.3.6南淝河合肥开发利用区 (75)9.3.7店埠河肥东开发利用区 (75)9.3.8柘皋河居巢开发利用区 (76)9.3.9双桥河居巢开发利用区 (76)9.3.10兆河庐江开发利用区 (76)9.3.11白石天河庐江开发利用区 (76)9.4湖泊 (77)9.4.1华阳河湖群宿松开发利用区 (77)9.4.2武昌湖望江开发利用区 (77)9.4.3巢湖合肥开发利用区 (77)9.4.4巢湖中庙开发利用区 (77)9.4.5巢湖巢湖市开发利用区 (78)9.4.6南漪湖宣州郎溪开发利用区 (78)10新安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79)10.1新安江干流 (79)10.1.1保留区 (79)10.1.2缓冲区 (79)10.1.3开发利用区 (79)10.2新安江支流 (80)10.2.1率水 (80)10.2.2横江 (80)10.3练江 (81)10.3.1练江歙县开发利用区 (81)10.3.2扬之水 (81)10.3.3丰乐水 (81)10.3.4富资水 (82)10.3.5布射水 (82)11新安江流域水功能二级区划 (83)11.1新安江干流 (83)11.1.1新安江屯溪开发利用区 (83)11.1.2新安江歙县深渡开发利用区 (83)11.2率水 (84)11.2.1率水屯溪开发利用区 (84)11.3横江 (84)11.3.1横江休宁屯溪开发利用区 (84)11.4练江 (84)11.4.1练江歙县开发利用区 (84)11.5扬之水 (85)11.5.1扬之水绩溪开发利用区 (85)11.5.2扬之水歙县开发利用区 (85)11.6丰乐水 (85)11.6.1丰乐水徽州开发利用区 (85)11.7富资水 (86)11.7.1富资水歙县开发利用区 (86)12管理与建议 (87)12.1管理措施 (87)12.2建议 (87)附件 (88)1总则1.1目的和意义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2016年池州市水资源公报

2016年池州市水资源公报

2016年池州市水资源公报池州市水务局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综述 (2)一、水资源量 (5)1、降水量 (5)2、地表水资源量 (9)3、地下水资源量 (11)4、水资源总量 (11)5、出入境水量 (11)二、蓄水动态 (12)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14)1、供水量 (14)2、用水量 (15)3、耗水量 (17)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 (17)四、水质状况 (19)1、江河水质 (19)2、湖泊水质 (20)3、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 (20)4、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 (20)5、水功能区达标评价 (21)5、入河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2)五、重要水事 (25)1、开展2015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25)2、防汛抗洪取得重大胜利 (25)3、全面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25)4、节约用水工作卓有成效 (25)5、持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26)6、池州市“双控方案”出台 (26)附:主要名词解释 (27)综述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辖贵池区(含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开发区及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含九华山风景区)。

全市国土面积827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5229平方公里,丘陵区面积1525平方公里,圩区面积1169平方公里,湖泊及江河水面面积349平方公里。

全境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分别为山地、丘陵和沿江平原。

全境分属青弋江水阳江及沿江诸河和鄱阳湖环湖区2个三级水资源分区。

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89.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5.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2.0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212.2亿元。

年末常住人口144.3万人,城镇化率52.3%。

全市耕地面积207.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8.60万亩,实灌面积139.48万亩。

1、降水量201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2266.7毫米,比多年平均值(1956~2000年系列,下同)偏大38.3%,较2015年偏大8.6%,属丰水年份。

2016年水资源公报附表

2016年水资源公报附表

合计
130.86 50.14 70.62 72.55 112.31 526.83 125.18 25.87 43.41 126.84 48.65 255.23 18.21 44.01 1729.00
注:1.城镇人口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的统计口径,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 2.“国有及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20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中的一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电力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的工业增加值。
农村
46.26 1.61 68.64 14.52 113.33 70.37 89.41 136.32 189.99 207.22 130.81 145.75 48.29 181.04 1443.5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产
87.19 4.44 102.42 20.72 108.27 60.36 61.98 38.37 78.75 100.39 103.00 85.49 29.12 73.86 973.47
表1 地级 行政区 酒泉市 嘉峪关市 张掖市 金昌市 武威市 兰州市 白银市 临夏州 定西市 天水市 平凉市 庆阳市 甘南州 陇南市 全 省 人口(万人) 城镇
65.68 22.98 53.78 32.46 68.65 300.18 82.23 66.32 88.99 125.08 79.50 78.44 22.73 79.37 1166.39
2016年甘肃省行政分区社会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合计
111.94 24.59 122.42 46.98 181.98 370.55 171.64 202.64 278.98 332.30 210.31 224.19 71.02 260.41 2609.95

安徽2015年水资源公报

安徽2015年水资源公报

2015 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安徽省水利厅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5年全省年降水量1362.8毫米,比2014年多6.6%,较多年平均值多16.2%,属于降水偏丰年。

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28.4毫米、835.4毫米、199.0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4.1%、61.3%、14.6%。

三个流域降水情况分别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999.3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5.9%;长江流域1627.4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21.1%;新安江流域2395.8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34.0%。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850.19亿立方米,折合面平均径流深609.6毫米,较2014年多19.3 %,较多年平均值多30.4%。

按行政分区统计,与2014年相比,合肥、蚌埠、安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基本持平,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市减少,其他各市增多;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市减少,其他各市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全省入境水量9038.02亿立方米,出境水量9797.12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2015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193.71亿立方米,比2014年多8.3%,比多年平均值多1.2%。

其中:淮河流域86.07亿立方米,长江流域92.58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15.06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2015年全省水资源总量914.12亿立方米,比2014年多17.4%,较多年平均值多27.7%。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50.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93.7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3.93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495.31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8.1%,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65.5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82.48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0.87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69.38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1.11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3.10亿立方米,较年初减少0.24亿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利厅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省年降水量1612.7毫米,比2015年多18.3%,较多年平均值多37.5%,属于丰水年。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1.2毫米、956.7毫米、314.8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1.2%、59.3%、19.5%。

三个流域降水情况分别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114.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18.1%;长江流域2042.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51.9%;新安江流域2342.7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31.0%。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179.23亿立方米,折合面平均径流深845.5毫米,较2015年多38.7 %,较多年平均值多80.8 %。

按行政分区统计,与2015年相比,淮南市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2.9%,其他各市增多;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淮北、宿州市分别减少1.8%、4.0%,其他各市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全省入境水量10289.4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1353.03亿立方米。

其中:淮河流域入境水量115.8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23.7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入境水量10173.6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30.63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出境水量98.62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19.26亿立方米,比2015年多13.2%,比多年平均值多14.5%。

其中:淮河流域95.5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108.47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15.20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45.17亿立方米,比2015年多36.2%,较多年平均值多73.9%。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79.2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19.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94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018.23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55.4%,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89.28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83.57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1.09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69.07亿立方米,较年初减少0.31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4.50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1.40亿立方米。

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16年年末,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水位与2015年同期相比,有升有降,全区平均水位上升0.71米,浅层地下水储量总体增加9.48亿立方米。

其中:水位上升区面积26502平方公里,平均上升0.89米,地下水蓄水量增加8.58亿立方米;下降区面积253平方公里,平均下降0.58米,地下水蓄水量减少0.07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面积9953平方公里,平均上升0.25米,地下水蓄水量增加0.97亿立方米。

淮北平原中层及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016年年末,淮北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29.0米,比2015年同期水位上升0.25米,漏斗面积280平方公里,与2015年同期持平;亳州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58米,比2015年同期水位下降1.37米,漏斗面积540
平方公里,与2015年同期比增加了10平方公里;宿州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30.16米,比2015年同期水位下降0.3米,漏斗面积220平方公里,与2015年同期比增加了4.9平方公里;阜阳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65米,比2015年同期水位下降3.04米,漏斗面积1870平方公里,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平方公里。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省供水总量290.65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6.10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88.1%;地下水源供水量32.02亿立方米,占11.0%;其他水源供水量2.53亿立方米,占0.9%。

淮北、亳州、宿州、阜阳、蚌埠市供水水源中,地下水源供水分别占76.6%、67.9%、70.8%、44.3%、17.3%。

其他各市主要是地表水源供水,地下水源供水量比例均小于5%。

用水量:2016年,全省用水总量为290.65亿立方米。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50.88亿立方米,占51.9%;林牧渔畜用水量7.72亿立方米,占2.7%;工业用水量93.09亿立方米,占32.0%;城镇公共用水量8.29亿立方米,占2.9%;居民生活用水量25.08亿立方米,占8.6%;生态环境用水量5.59亿立方米,占1.9%。

用水消耗量:2016年,全省耗水总量133.83亿立方米,平均耗水率46%。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96.28亿立方米,林牧渔畜耗水量5.48
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13.28亿立方米,城镇公共耗水量3.39亿立方米,居民生活耗水量10.5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耗水量4.84亿立方米。

用水指标:2016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120.5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471.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4.0立方米;扣除火电
直流冷却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98.8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385.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0.8立方米。

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35.2升,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86.4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284.7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28。

四、水质状况
河流水质:2016年,全省监测的96条河流(211个水功能区)达到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56.3%,Ⅲ类占26.9%,Ⅳ~Ⅴ类占9.8%,劣Ⅴ类占7.1%。

其中,淮河流域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占36.2%,Ⅲ类占41.7%,Ⅳ~Ⅴ类占16.6%,劣Ⅴ类占5.5%;长江流域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占75.2%,Ⅲ类占11.9%,Ⅳ~Ⅴ类占2.6%,劣Ⅴ类占10.2%;新安江流域主要为Ⅰ~Ⅱ类。

湖库水质:2016年,全省监测的24个湖泊(25个水功能区)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水面占46.5%,Ⅲ类占51.1%,Ⅳ类占0.2%,劣Ⅴ类占2.2%。

其中,淮河流域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占16.1%,Ⅲ类83.2%,Ⅳ类占0.7%。

长江流域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占61.2%,Ⅲ类占35.5%,劣Ⅴ类占3.3%。

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水体水质基本为Ⅰ~Ⅱ类。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2016年,对全省248个省级水功能区进行全面监测,扣除入境缓冲区和排污控制区,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数为227个,达标的水功能区为184个,达标比例81.1%,较去年上升2.2个百分点。

其中: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水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71.6%、85.1%、96.0%。

地下水水质:2016年,全省实测淮北地区173眼地下水井,其中浅层地下水井129眼、中深层地下水井44眼,上半年和下半年各
监测一次。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评价,Ⅰ~Ⅲ类水占19.1%,Ⅳ类水占58.4%,Ⅴ类水占22.5%,未达到地下水评价Ⅲ类水质标准的主要项目为锰、氟化物、总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