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石课件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20年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夯实法治基石 精品课件 (28页PPT)

三.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 护;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 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49页)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课堂小结
长春生物制药假疫苗
近期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 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严重危 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习总书记强调: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 在首位,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完善我
法治 范冰冰偷税被处以8亿罚款, 国疫苗管理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
•
4.怎样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 合理地 安排好 教学程 序,先 讲什么 ,后讲 什么, 详讲什 么,略 讲什么 ,重点 怎样突 出,难 点怎样 突破, 关键如 何抓住 ,也要 做到心 中有数 。
•
5.怎样根据反馈原理选择和安排好层 次练习 ,使听 、说、 读、写 、算等 技能训 练落实 到实处 。
结合图片概括法 治对我们的生活 产生了什么影响?
1.公民: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 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P45)
《宪法》公益宣传片【先行版】---聊城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正合心义影音工作室联合出品_标清.kux
•
2、做好旅游过程中的安全提示、警示 工作, 对高风 险旅游 项目要 做好特 别风险 提示, 严禁擅 自变更 旅游行 程安排 。
•
3.怎样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组织好 旧知识 的复习 ,创设 好学生 接受知 识的最 近发展 区。课 题如何 引入, 新旧知 识怎样 衔接, 新知识 怎样展 开,都 要做到 心中有 数。
【部编本道德与法治】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教案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1课时夯实法治基石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能力目标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通井然有序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法庭审判看图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教师总结:法治。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的意义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瓶颈”。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拆)为辅助、强制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的样板。
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3.师生共同总结:(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课第1框《夯实法治基础》精品课件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归纳:
1.中国人民追求法治的进程①②③ 2.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 ①②③④⑤ 3.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的要求①②③④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基本要求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6字方针
3个有机统一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如果没有《刑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 相关规定,我们能否如此处罚韩某?由此可见, 法治的要求是什么?p45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的要求) ⑴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 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 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生态环境, 建设宜居花园城市,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1 月正式启动《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立法 工作,并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公开向社会征求 意见。
立法过程中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是如何体现法 治要求的?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在 立法过程中通过媒体公开征求意见,能使立法更 好地反映民意,科学民主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善治,向社会征求意见,赋予公民 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和权利,从而实现公共利 益的最大化。
①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 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 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②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 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 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 代进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夯实法治基石》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法治精神,培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但对宪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宪法有关的问题,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法治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宪法、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小组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地位。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3.案例分析:分析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宪法的力量。
4.合作讨论:分组讨论宪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培养学生尊重宪法、遵守法律的意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宪法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宪法有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案《夯实法治基础》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治的意义。通过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明白了走法治道路的原因;通过学习,理解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的有机统一(A )
①党的领导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目的是(A )
①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②保证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依法办事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④保证公民都能够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初中学生接触法律时间不长,通过学习也知道要坚持依法治国,但是依法治国为何要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
难点教学方法
1.读书法:依法治国的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原因?
2. 小组合作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3.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讲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讲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答疑解惑。
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本课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谁知道目前我国都有那些法律和我们未成年人息息相关?为什么我国要坚持法治?大家可以阅读教材44-47页寻找问题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夯实法治基石课件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 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 自由?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卡斯特罗说:“这是酒店大厅,公共场合是不能抽烟的, 这是法律规定的。”我说:“建议你去洗手间抽。”卡斯特罗 摇摇头说:“洗手间也不是自家的,再等会吧。”我没有再解 释。之前尼尔森的行为已经告诉了我,即使在中国,卡斯特罗 也会遵守美国的法律。之后,我通过卡斯特罗的助手了解到, 美国许多州都将公共场合禁止抽烟纳入到法律条文中,对违法 者最高可判处十五天监禁。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 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说一说: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实行 良法 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 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 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 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增进人民福祉。
法治的意义: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 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 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 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然选择。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阅读教材第48页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 后的法治进程。 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有哪些?
提 示: (1)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
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 么看的?
提 示: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 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 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 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增进人民福祉。
【部编版】夯实法治基础优秀课件1

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
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
守法)。 [努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
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九 年级道 德与法 治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共19张幻灯片)
(1)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九 年级道 德与法 治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共19张幻灯片)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九 年级道 德与法 治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共19张幻灯片)
辨析: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法治吗?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侧重于立法层面; 而“法治”强调的是通过法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 理,侧重于执法与司法层面。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 而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法治”是法制的 体现和保障。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九 年级道 德与法 治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共19张幻灯片)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 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 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 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 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九 年级道 德与法 治上册 4.1 夯实法治基础 (共19张幻灯片)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4.1《夯实法治基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石》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围绕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法治、尊重法治、践行法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尚有不足。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法治现象较多,但系统地掌握法治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意义和基石,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培养学生尊重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习惯。
3.引导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2.法治基石的作用和重要性。
3.运用法治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意义和基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治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制作课件,展示法治基石的相关图片和知识。
3.准备法治实践活动材料,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4.准备时间:约1小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法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法治基石的相关知识,如法治的概念、意义、基石等。
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等。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 (共16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3.1 生活在 民主国家
3.2 参与 民主生活
4.1 夯实 法治基石
4.2 凝聚 法治共识
1.法治的作用 2.法治的要求 3.党如何领导依法治国 4.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1.“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 笼子,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落实2018年政府工作报 告中这一要求,国家应( ) ①坚持依法反腐的坚定决心 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进 法治中国建设 ③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④增强尊法学 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培育法治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总则》,自2017年 10月1日起实行。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提供制度保障。 (视频链接)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君主专制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近代100年
变法改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 的进程。
思考: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你对良法
是怎么理解的?
笔记区
2.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
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
4.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 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 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踏实崇尚者、自觉 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环节一】:一起案件,初始法治
案件呈现:康女士下班回家路上被人尾随,之后发现不幸被杀害。
学生活动:知道案件发生后谈感受和希望案件的后续发展。
教师活动: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就体现了法治。
案件发展:经5天5夜的突审嫌疑犯小斌最终承认杀害康女士的罪行。3月15日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口供、证据,法院一审判定小斌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小斌不服上诉,4月20日立案,22日法官提审,25日二审维持原判,27日执行死刑。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法治的内涵是良法和善治。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难点:
1.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老师今天打算碗托结束后自己去周边逛逛,买点吃的夜宵再回家,你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在晃荡时要注意什么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让正义不再迟到,让法治不再蒙羞。
教师活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播放视频】:法治路上的战士——郑成月
学生活动:1.请写下你想对郑警官说的一句心声。2.你觉得你可以怎样接过郑成月手中的“接力棒”,为法治中国做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案件的发展和平反的过程,了解法治的内涵,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环节三】:抚今惜古,纵论法治
教师活动:人治VS法治:建立在专制独裁基础上,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平等
【播放视频】中国法治进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夯筑法治基石优秀课件

复习本节课
6.法治进步的重要意义:①社会因法治而进步; ②法治道路 决定国家命运和引领未来 7.建设法治中国,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民拥护;使每一部法律 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例表达公平正义;使每一个公 民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保卫者。
随堂练习
1.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根本方略的历史事件是〔 C 〕
关注生活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公布多部保护未成年人 权益的法律:
1.《未成年人保护法》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义务教育法》 4.《反家庭暴力法》……
你说我说:
法治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 一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
播放视频:《法治中国 精编版》
一、选择法治道路
法治道路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走法治道路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然选择。
法治: ①建立在民主根底上,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②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年,民主法制恢复阶段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
A.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2.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的历史事件是 〔 B 〕
A. 1982年,公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B. 20xx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假设干
重大问题
C. 20xx年,全面启动“七五普法〞
D. 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那么》表决通过
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 年,公布并实施现行宪法。
〔二〕1997年—20xx年,依法治国方略确立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 设初步开展阶段
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根本方略。 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夯实法治基石》知识点+典型例题

4.1 夯实法治基石知识点1 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保障人们的生活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良法之治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3.实行善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4.我国追求法治的进程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
5.法治的作用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知识点2 描绘法治蓝图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社会因法治而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部编人教版)-4.1 夯实法治基石带反思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思考:(1)在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2)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提示:(1)有交通警察、行政机关公职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法官、检察官等。
(2)是法治。
续表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意义1.教师提问:结合P44“运用你的经验”,感受法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作用,假如没有法治,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提示: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二)法治的内涵◆良法1.活动——探究分享P45-46:请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教材对应的位置。
2.教师讲述: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重视,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通过搜集整理我们会发现,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详细地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和要求做出规定,这些法律都是良法。
3.材料展示: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
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
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
民法总则相关条文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可知,民法总则也是一部良法,衡量良法的标准是什么?提示: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经典教育教学资料】

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公众号
累词语,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想像“洁白柔软”的云是 什么样子?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洁白柔软的?在想象树 “那么多种颜色”都会有哪些颜色,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来帮 助理解词语,进而切身体会句子中学生们好奇、渴望亲眼去 看的心情。
再如联系学生自己秋游前夜的经历,说说自己的心 情与感受,来体会课文中“我”的心情,从而读出语气。
道德与法 年级 九年级 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以问题导入——
结合疫情期间发生的真实案
思考:从此案件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例,能得到哪些启示?社会秩
提示:有些人将自己私利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因此, 序仅靠道德说教可以吗?引出 仅靠道德说教是不够的。社会秩序不能仅靠道德来维 法律来治理国家
什么季节啊?”
b“那么在秋季我们与家人∕老师
同学可以组织什么活动呀?”
b“去郊游∕去登山···”
c“活动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d“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秋游!”
2、老师拿出生字卡片,每两个生
字为一组,进行教读,然后班读→ c“准备吃的∕喝的∕厚
组读→个读,并结合闪卡、开火车 衣服··”
等游戏
3、老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依次
(2)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补充的内容 a生字生词 翻 睡 洁白 柔软 时候 b总结句子:我和()去了()玩了(),心情()。
6. 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开始出
现竞争意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随着孩子对事物充分感知,丰富表象,再抽象概括、分析综 合初步培养抽象思维。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给学生一些指示和 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 如果是对的,就要及时肯定,如果是错的,在不损伤学生们自 尊心的前提下,明确指出他的不足。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夯实法治基础PPT精品课件

探究与分享
教材45-46页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 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请 你和同学一起查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 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 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 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 格尊严的行为。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
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强国富民的保证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 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描绘法治蓝图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 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 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 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 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 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建设法治中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1《夯实法治基础》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意义以及法治与道德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的深层次理解尚不足。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意识到法律的存在,但部分学生对法治的内涵、法治与道德的关系等知识点理解不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法治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治的概念、意义以及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法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2.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3.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治的意义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的重要性。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
3.准备教学PPT,配合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法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分析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讨论成果,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法治的认识。
5.拓展(5分钟)通过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治的重要性,提高法治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 么看的?
提 示: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 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 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 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增进人民福祉。
什么是法治国家? 前些日子,公司接待了一位美国的客户。这位叫尼尔森的 美国商人一直生活在美国。谈判结束后,公司宴请尼尔森,了 解到尼尔森喜欢吃鱼,我们就点了一道清炖虹鳟鱼。
——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出自《商君书·定分》。命:生命。这句话的意 思是: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说一说:现代国家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实行 良法 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 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 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 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增进人民福祉。
法Hale Waihona Puke 的意义: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 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 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 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然选择。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阅读教材第48页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 后的法治进程。 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有哪些?
提 示: (1)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 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 自由?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卡斯特罗说:“这是酒店大厅,公共场合是不能抽烟的, 这是法律规定的。”我说:“建议你去洗手间抽。”卡斯特罗 摇摇头说:“洗手间也不是自家的,再等会吧。”我没有再解 释。之前尼尔森的行为已经告诉了我,即使在中国,卡斯特罗 也会遵守美国的法律。之后,我通过卡斯特罗的助手了解到, 美国许多州都将公共场合禁止抽烟纳入到法律条文中,对违法 者最高可判处十五天监禁。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提 示: (1)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
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 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 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 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 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 蓝图。
材料呈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和 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 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体现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党的主 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有利于推动宪法与时俱进、 完善发展,对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 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 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课堂小结
以下赠品教育通用模板
前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 容打在 这里, 或者通 过复制 您的文 本后, 在此框 中选择 粘贴, 并选择 只保留 文字。 在此录 入上述 图表的 综合描 述说明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 的文本 后,在 此框中 选择粘 贴,并 选择只 保留文 字。在 此录入 上述图 表的综 合描述 说明。 您的内 容打在 这里, 或者通 过复制 您的文 本后。
实行 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 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 共利益的最大化。
材料呈现:
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 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 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 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 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 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 自始不存在。
圣安东尼奥市的市长卡斯特罗有个不良的嗜好, 就是抽烟。当时,中方的接待人员正在前台办理住宿 手续,卡斯特罗的烟瘾上来了,坐卧不安。他的助手 说:“再忍耐一会,等到自己房间里就可以抽烟了。” 我看了看酒店的大堂,没有发现禁止抽烟的提示牌, 就说:“在这里可以抽,这里没有禁止吸烟的规定。”
法治的作用: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 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 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 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刑》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 样。
目录
01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03
单击添加标题
04
单击添加标题
01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 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