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这儿真好》是一本关于环保和自然保护的绘本,通过讲述一个男孩在都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比,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1.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理解绘本内容,认识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比,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这儿真好》绘本、PPT、黑板、粉笔。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自然环境,摆放一些植物,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城市和乡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两者的不同。
4.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这儿真好》绘本,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比。
4.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不同,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4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和行为。
5.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看看大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和行动是否有所提高。
5.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和行动。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环保知识问答教师准备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增强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
6.2 活动二: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环保专家、社区居民、政府官员等),讨论如何解决环保问题,并表演出来。
6.3 活动三:环保标语创作学生分组创作环保标语,并在课堂上分享,选出最有创意和宣传效果的标语。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的美好之处,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态度。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1)观察并描述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2)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3)提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
1.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认识周围环境2.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观察并描述学校、家庭、社区等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2)学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2.2 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如花草树木、清洁工人等;(2)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人的关心和帮助,如家人、老师、同学等;(3)讨论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3.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提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
3.2 教学内容(1)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等;(2)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行动;(3)讨论并总结出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第四章:感恩的心4.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认识到身边人的关心和帮助;(2)学会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4.2 教学内容(1)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人的关心和帮助,如家人、老师、同学等;(2)引导学生学会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如送上一份小礼物、说一句感谢的话等;(3)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这儿真好》,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故事中角色的心情与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这儿真好》PPT。
2. 教学素材: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儿真好”的理解和感受。
(3)板书课题《这儿真好》,引导学生读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小故事,巩固学习成果。
4. 讨论与思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全班交流,总结讨论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以“这儿真好”为主题,绘画一幅图画,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精神。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
《这儿真好》优秀教案
《这儿真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这儿真好》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美好环境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这儿真好》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岛在熊猫和树蛙的帮助下,从荒凉到美丽富饶的过程。
2. 课文通过描绘小岛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美好环境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源,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3. 朗读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感受课文的美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岛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探讨小岛发生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5. 汇报交流:邀请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把握。
2. 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3. 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这儿真好》文本。
2. 小岛变化前后对比图片。
3.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4. 环境保护主题的课外阅读材料。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计划用2课时完成。
《这儿真好》公开课教案
《这儿真好》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熊猫和森林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情感。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这儿真好》讲述了一只小熊猫在森林里生活的故事,通过小熊猫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珍惜生活的道理。
2. 课文结构: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小熊猫来到森林、建立家园、寻找朋友、朋友们的帮助以及森林的美好景象。
3. 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熊猫、森林、美好、珍惜、分享”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珍惜生活的道理。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森林、熊猫等。
(2)引导学生谈论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这儿真好》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
《这儿真好》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这儿真好》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这儿真好》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儿真好》教案1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儿真好》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小熊在荒岛上很孤单,第二部分写小熊在云儿的指点下,开始在岛上种树,第三部分写小熊找到了朋友。
关键在于通过读书,学生感悟到找朋友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与课文相配的插图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
二、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a)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儿。
c) 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在读的基础上有思有悟。
四、教前准备教师:磁带、录音机、小黑板、各种动物图片、画纸学生:准备好水彩笔、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物五、教学理念1.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一种氛围。
2.积极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课堂上,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设计的特点1.读中品味,培养语感。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我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味课文内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兴和小岛的荒凉与美丽。
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这儿真好》5篇
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这儿真好》5篇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这儿真好》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这儿真好》,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一班级语文下册教案《这儿真好》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熟识两个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伴侣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同学从小要懂得疼惜环境。
重点难点1、能正确地熟识本课的生字,并能美观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书感悟到找伴侣和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爱惜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预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上第1幅插图)图上画了什么?环境怎样?这只小熊的表情怎样?2.(出示第2幅插图)图上又画了些什么?有哪些动物?环境怎样?这只小熊的表情又怎样?3.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4.板书课题,今日我们将学的这篇课文,就能一一解答你们的问题。
5.齐读课题。
“这儿”在哪儿呢?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要求:画生字词和小节号,把生字字音读准。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1)自读,想想:你要提示同学们留意哪个音节?(2)正音。
后鼻音:空、像、零、荒、停、梦鼻音:年。
边音:零。
平舌音;座。
(3)带读,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出示长句子)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伴侣/在一起(1)老师教给同学长句停顿的方法。
(2)指名读,读出停顿。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课程引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1.2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入课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使用图片或视频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1.3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预先了解和期望。
章节二:环境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关于环境的常识。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的重要性。
2.3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资源消耗等。
章节三:生态系统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培养学生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使用图表、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3.3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讨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章节四: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4.2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3 教学内容: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出环保的选择和行动。
章节五:行动计划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行动计划,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5.2 教学方法:分组让学生合作制定行动计划,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和展示,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能力。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熊猫植树造林的过程以及小岛的变化。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岛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熊猫植树造林的意义。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小岛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岛的变化。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想象小岛的变化,体会课文中描述的美景。
2. 学会珍惜和感恩。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熊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引入课文,讲述熊猫植树造林的故事。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
(3)讨论交流:为什么说“这儿真好”?引导学生体会小岛的变化。
3. 朗读练习(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岛的美景。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儿真好”的理解。
5.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小岛变化的小作文。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 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主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七、教学反思:2. 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3.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学习课文《这儿真好》后续故事。
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感受小岛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学重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们周围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审美素养。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课程内容结合了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旨在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3 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素材等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观察欣赏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结晶。
2.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2.3 创意实践法鼓励学生动手创作,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课程主题一:身边的美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观、建筑物、公共设施等,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描述美好事物。
3.2 课程主题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观察和表达,体会生活的美好。
3.3 课程主题三:情感的表达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布置自己的生活空间,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3.5 课程主题五:分享美好教会学生如何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收获,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创造力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2 作品评价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从内容、形式、创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儿真好》的小学语文教案
《这儿真好》的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这儿真好》这篇课文,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美好情感,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1.2 教学内容《这儿真好》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森林,以及森林中各种动物的生活。
课文通过描绘森林的美好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进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认识和印象。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问题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课文中的动物有哪些?它们在森林中是如何生活的?”(4) 小组分享: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3.2 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课文《这儿真好》、森林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
4.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共安排4个课时,分别为:第1课时:导入新课,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2课时:问题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第3课时:小组分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2 教学安排(1) 第1课时:引导学生谈论对森林的认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第2课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第3课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技巧6.1 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 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这儿真好》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
2.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4. 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第一章:课题解读与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课题《这儿真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通过问答法,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和感受。
3. 引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背景。
第二章:课文学习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第三章:情境体验1. 利用课件、图片或视频,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内容。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环境变化的感受。
第四章: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总结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负责。
第五章: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3.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所提到的保护环境的方法,还有哪些途径可以保护我们的地球?2.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这儿真好》是一门针对小学生开设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智力水平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提高智力水平,发展创新思维;(4)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5)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框架本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小节。
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传统文化认知(1)中国传统节日(2)中国传统习俗(3)中国传统艺术模块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1)尊敬师长(2)团结友爱(3)诚实守信(4)勤奋好学模块三:智力发展与创新思维(1)逻辑思维训练(2)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3)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模块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1)团队合作意识(2)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的培养(3)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模块五:实践操作与动手能力(1)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2)实验操作技巧(3)生活技能训练2.2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课程内容,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3.2 教学计划(1)第1-4课时:模块一:传统文化认知(1)中国传统节日(2)第5-8课时:模块一:传统文化认知(2)中国传统习俗(3)第9-12课时:模块一:传统文化认知(3)中国传统艺术(4)第13-16课时:模块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1)尊敬师长(5)第17-20课时:模块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2)团结友爱(6)第21-24课时:模块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3)诚实守信(7)第25-28课时:模块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4)勤奋好学(8)第29-32课时:模块三:智力发展与创新思维(1)逻辑思维训练(9)第33-36课时:模块三:智力发展与创新思维(2)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10)第37-40课时:模块三:智力发展与创新思维(3)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儿真好》教案
《这儿真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这儿真好》,感受故事中熊猫和鼠熊的友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这儿真好》的内容简介:讲述了熊猫和鼠熊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通过辛勤劳动,绿化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2. 生字词的学习:包括“熊猫”、“鼠熊”、“荒凉”、“辛勤”等词语的解释和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和推理,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学生跟读,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4. 故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熊猫和鼠熊的友谊,讨论他们是如何共同努力,改变环境的。
5. 创新思维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设想自己如果是故事中的角色,会怎么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友谊、努力和创新的价值观。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我的美好家园”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创新思维评价:评估学生在创新思维训练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想象力、推理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故事情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4. 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这儿真好”是指哪里?为什么这样说?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练习。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 情景演练:(1)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参与表演。
(2)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情景演练。
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字词掌握: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
《这儿真好》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重点:1. 课程主题和目标的引入。
2. 学生的参与和兴趣激发。
教学难点:1. 课程主题和目标的理解。
2. 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布置。
2. 教学材料准备。
教学过程: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
2. 教师提出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分享对课程主题的看法和期待。
4. 教师总结并导入课程。
章节二:这儿好在哪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这儿好在哪里。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这儿好在这里的原因。
2. 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这儿好在这里的原因的理解。
2. 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布置。
2. 教学材料准备。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儿好在哪里。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儿好在这里的原因。
3. 学生分享对这儿好在这里的原因的看法。
4.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表达这儿好在这里的感受。
章节三:这儿的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这儿的人。
2.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1. 这儿的人的特点。
2.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这儿的人的特点的理解。
2.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布置。
2. 教学材料准备。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儿的人。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儿的人的特点。
3. 学生分享对这儿的人的特点的看法。
4.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表达与这儿的人交往的感受。
章节四:这儿的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这儿的活动。
2. 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这儿的活动内容。
2. 学生的参与和合作能力培养。
教学难点:1. 这儿的活动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参与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布置。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这儿真好》讲述了一个小岛从荒凉到繁荣的变化过程,展现了小岛上的动植物们在这儿生活的美好。
2.2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如“荒岛”、“繁荣”、“生态”等,并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巩固记忆。
2.3 课文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表达方式,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岛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小岛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3 生字词学习:教师挑选几个重要的生字词,通过例句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4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小岛的绘画或描述小岛的生态的短文。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地方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4.2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小组合作的绘画或短文,展示小岛的生态和景色。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5.2 学生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这儿真好》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这儿真好》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2、感情朗读课文3、培养爱护大自然的美德,表达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望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穴和角字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课文中的这儿真好的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4、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在题目上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中的长句子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出示长句)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用评议。
4、再次练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师范读课文。
2、解答刚开始上课时提的问题:为什么这儿真好?3、你们了解小熊住在一个什么地方吗?4、文章讲了小熊什么事?四、教学生字1、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自学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4、反馈,检查。
5、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呢?6、指导写字。
7、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六、教学后记:极较难掌握。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岛上住着一只小熊。
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这时最想做什么?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小熊每天睡觉都梦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课前准备好头饰:白云、小树56棵、小鸟、小鹿、小猴)老师边复述课文内容学生边带着头饰出场演绎小熊梦中的意境,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意境中。
2、组来模仿刚才的表演来扮演课本剧。
这样寓学于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熟悉了课文的内容了。
3、组表演,由学生来评一评哪一组表演得最好。
4、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表演读。
5、讨论:为什么小鸟、小鹿、小猴它们都说,这儿真好!三、教学生字词四、抄写生字词五、背书教学后记: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校一班级语文教案《这儿真好》
学校一班级语文教案《这儿真好》学校一班级语文教案《这儿真好》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伙伴的。
2.读懂课文,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惜环境。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16课,齐读课题.2.这些生字你还认得吗?出示:一座荒岛天空梦见愉快极了小猴说话赶忙不断地小象明白指名读齐读二.学文1.(1)有一只小熊生活在一座小岛上,看课件,这是一座怎样的岛?这是一座荒岛,你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出示:这是一座荒岛,岛上没有,没有,只。
指名说(2)假如你一个人生活在这座荒岛上,感觉怎样?相机出示:孤零零师:孤独的小熊,你会想些什么?(3)有谁来做做小熊,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
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2.(1)这时,天边飘过来一朵云,小熊瞧到了,赶忙问,指名读,引导朗读师:小熊多焦急呀,书上用了哪个词表达了它急迫的心情?(2)引读:云儿不说话——,小熊————,小熊明白了什么?(3)小熊明白了云儿的意思,它是怎么做的?轻声读第3小节,你读懂了什么?相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熊种得很辛苦?引导朗读(4)一年,两年,现在的.小岛是怎样的?读课文,沟通。
看图,想象一下,小岛上还会有些什么?此时现在,你想对这座美丽的小岛说些什么?师:是呀,看到这么美的小岛,老师也想说:这儿真好(指课题,加!)3.“这儿真好”还有谁也这么说?生自读4———6小节(1)小鸟这么说,你来演一演小鸟,指小鸟的话。
相机:小鸟,小鸟,你看到这么美的小岛,心情怎样?假如能配上神色和动作就更好了,指名表演读(2)小鹿、小象、小猴也这么说。
谁来演一演?(3)除了它们,还有谁来了,它是怎么说的?四人一组讨论说用上: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4.小猴,小象,小鸭,这么多的伙伴都来了,小熊愉快极了,连声说——引读5.(图片对照)在小熊的辛勤劳动下,往日的荒岛现在成了绿叶成阴,鸟语花香的绿岛,小熊也找到了伙伴。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教学教案
小学语文《这儿真好》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的含义。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们对森林的喜爱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这儿真好》讲述了一片荒凉的森林,经过动物们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的故事。
2.2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并掌握生词,如“荒野”、“努力”、“富饶”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发生的地方。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3 生词学习与运用学生学习生词,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将生词运用到句子中。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2 拓展作业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行动。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态度积极与否,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6.3 生词掌握评价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生词,检验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文本提供《这儿真好》的正式文本,确保学生可以随时查阅。
7.2 图片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用于课堂导入和活动演示。
7.3 视频资料寻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环保宣传视频,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儿真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爱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书感悟找到与种树之间的联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麦克风
学生:收集爱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导入课文。
1.读下面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天空、连忙、说话、绿树成荫、高兴极了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第二教时的开始,要十分重视复习检查,认真了解学生第一课时学习的情况。
]
3.学习第一段。
(1) 出示荒岛的图片,自读,填空:这儿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只有_________。
(2) 师:小岛上没有树,没有花,只有石头,非常荒凉。
这儿没有小
鸟,没有其它动物,只有一只小熊,孤零零的。
小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并展开想象。
请一人扮演小熊说一说。
(3) 指导朗读。
4.学习第二~三段。
过渡:小熊在岛上感到很孤单,它多么想和朋友一起玩呀!这时云儿来了。
(出示图片)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云儿会告诉小熊什么呢?
[设计意图:过渡的问题和出示的图片,创设了故事的情景。
]
(1) 范读第二段~第三段第一句,边播放动画。
(2) 师:小熊明白了云儿的意思,它是怎么做的呢?使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把“小熊明白了……绿叶成阴”这一段话,好好地读一读。
(3) 指名朗读、评议。
(4) 师:小熊种呀种,种个不停,种了许多树。
几年过去了,这座荒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朋友们性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吗?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旅行终于来到小熊岛上了。
你们看,小熊在欢迎我们呢。
(播放课件)我们一起走近看一看。
二、熟读课文4—6自然段,想象画面。
1.过渡:我们终于来到了岛上。
大家看,岛上已经有几位动物朋友了。
(播放课件)说说图意,感受小动物们都夸“这儿真好”。
(学生喜欢哪个动物就说哪个动物)
2.细读追问:他们是怎么来的?来了之后他们说什么?(指导学生
理解“飞”和“划”的意思,再读一读与图画对应的自然段。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来朗读)
[设计意图:“飞”和“划”是两个重要的词语,提示比较。
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进一步了解了荒岛周围的环境。
]
3.引导学生抓住“这儿真好”想象:“这儿”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看、说、读,把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小熊行为美的赞扬都包含在其中。
]
三、美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准备朗读比赛。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以各自的体会去朗读课文。
2.小组比赛读,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啊,这儿真好!”几个字美美地读出喜爱之情。
3.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发挥范读的效用,用有感情的朗读,生动地传达了文章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循声悟情。
]
四、想象表演,加深感悟。
(任选一种)
1.师:这些小动物来到了岛上会说些什么呢?会觉得这儿好在哪里呢?下面,你喜欢哪种动物,就做哪种动物,请愿意做小猴的站在一起,互相讨论一下;愿意做小象的站在一起互相讨论一下;愿意做小鹿的站在一起讨论这儿好在哪里。
(学生分角色站好,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表演是孩子的天性。
在课堂上创设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走出座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积极地参与练习,“这儿好在哪
里?”的评述,既是对小熊的肯定,又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2.老师把小岛的变化制成了对比画。
观察课件:
(1)地方:荒岛---绿洲
(2)人物:孤零零的小熊----许多朋友
师:是环境的变化使得小熊得到了那么多朋友。
那动物们来到这个新家,他们会怎样保护这里的环境呢?
师:对,我们也应该像小熊和这些小动物一样,积极地改善环境、爱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就将成为良好环境的最终受益的人!
五、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1.齐读全文。
2.汇报搜集的资料。
你理解小熊的做法吗?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小熊说什么?
[设计意图: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这其实是对文章所蕴含道理的多元解读。
]
3.教师总结:老师真是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精彩的发言告诉了我:你们已经读懂了小熊,你们是它最欢迎的朋友!
六、作业菜单,选择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的故事。
2.用你喜欢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环保知识。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校园的花草树木做点事。
[设计意图:作业菜单,将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由选择,给学
生以自主。
]
板书设计:
15、这儿真好
荒岛——————绿岛(种树)
孤零零(小鸟图)
(小象图)
(小猴图)
(小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