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讲稿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讲座

自然辩证法讲座

协同机制:非线性协调一致,使原有属性扩大、 拓宽。---倍增机制; 平衡机制:保持目的或目标的动态稳定; 4、系统结构属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变动性、 层次性 1)整体性和部分关系 a、加和性关系---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 (质量、动量、能量、电荷、重子数;线性 系统具有叠加性,状态可以用微分方程描述) b、非加和性关系---质的区别和量的不守恒性 (不具有加和性,有突变、饱和); c、相干性关系---耦合关系,彼此约束、选择 放大(共振、约束放大或缩小、频率协同);
系统总是界定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 功能通过内在机制和相互作用中体现; 2、系统类型 1)从系统与环境关系分为: 孤立系统:无物质S和能量E交换; 封闭系统:无E,仅有部分S; 开放系统:M.S都参与交换; 2)从实际过程考察分为:物理系统、 化学系统、生命系统; 3)从参与自然的程度:天然系统、人 工系统、复合系统;
4)从作用特点分为:线性系统;非线 性系统; 5)从认识程度划分:白、灰、黑; 6)从自然界所处状态:平衡态系统 (线性)、近平衡态系统(涨落系统)、 远离平衡态系统(非线性); 3、系统结构机制 1)约束机制:原有自由度减少乃至部 分属性的丧失---被动或有目的的选择; 2)选择机制:对原有系统属性有目的 的既排除有保留
技术---反映当代实践经验、科学、物质设备 三方面的技术理论、物质手段、工艺方法的总 和。技术的本质是发明。解决变革自然做什麽? 怎样做?理论应用转化确定目标。方法是设计、 实验、方案、结构、功能。 工程---为确定应用目标,运用技术手段实现观 念形态的物化,实现现实生产力和商业目标。 工程的核心是建造。解决物的实现问题。 解决投资和决策,技术和方案实施和落实,达 到最终的确定目标和标准
自然界基本层次:

自然辩证法讲座(课件文字稿)

自然辩证法讲座(课件文字稿)

自然辩证法讲座Dialectics of Nature Lectures课件文字稿主讲人:章军(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二○一一年十一月第一讲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的变迁——兼论自然观的演化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科学技术哲学”来源于以下2个英文词组:▲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PS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简称STP)。

科学技术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技术哲学(PST)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

▲狭义的科学技术哲学(STP)是以科学技术方式从事哲学、从而建立具有科学技术性的而且实际上成为科学技术之一个分支的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技时代提出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要求和挑战的哲学回应。

▲是哲学的二级学科。

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哲学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自然辩证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自然辩证法”一词,最初是恩格斯(Engels)为其自然科学哲学著作部分手稿写的一个归类标题。

1925年,俄共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出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时,又把它作为Engels的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的书名,即《自然辩证法》(德文为“Dialektik der natur”,原意是“自然界的辩证法”)。

狭义的自然辩证法即指该书。

▲广义的自然辩证法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研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最一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三大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法——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认识的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与相近学科的关系▲与自然哲学的关系;▲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关系;▲与科学学的关系;▲与自然科学史的关系。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档

前言一、学科来源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独创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20年代就传到中国。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恩格斯曾道出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我,可以说从德国唯心主义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

可是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怎样理解辩证法?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辩证法:自然界本身联系、运动和发展的状况。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辩证法发展的几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辩证法;2)近代唯心辩证法;3)唯物辩证法;思考题: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有何区别?参考答案:自然的界的辩证法是自然界本身的联系、发展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属于思想体系,在属于思想体系这一点上,它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没有区别。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最终落脚点是指客观精神的联系、发展;而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的联系、发展。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讲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哲学,包括它的方法论、思想内容、科学技术与文化、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等。

三、教学目标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科学与哲学、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认识,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打下方法论的基础。

第一,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第二,对科学与技术思想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第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第四,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社会运行机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科学技术与文明现代文明被认为是科学技术推动的,而文明又滋生科学技术,应该从科学、技术,文明之间的关系来透视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科学和技术的认知1、科学。

“科学”的“学”指得是知识体系,学说、观点、学识;“科学”的“科”指的是区别于文化、感觉、习惯、本能而可以形成逻辑体系的科目、类别,原初含义指的是涉及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科目。

自然辩证法讲稿

自然辩证法讲稿
个现实的日常世界,就是这个充满感性并能用 语言把握的现实世界”。 31
物质问题:
与世界的本原问题紧密相关,英文MATERIAL, 与意识或精神相对应。 列宁经典物质定义三要点: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可理解性)、哲学上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与联系等。 物质还是实体与属性(内在与关系)的统一,这 反映到语言上对应于主词和谓语等。 思考:A、物质的形态问题?
1、如何理解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历史 背景、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2、试思考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普里高津对它的 评价? 23
24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人类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观点 (或根本看法),即关于自然界本原、存在方式 、演化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等方面的总认 识,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总方法论,它 是世界(或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
1、自然界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
(实在论与观念论或者说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工具 论的争鸣探讨?) 2、自然界的本原指什么(物质、精神、信息等) 问题? 3、存在、实在、物质三者的异同比较问题? 25
26
自然界概念: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指整个宇宙世界。它从组成来看,包括 生命和非生命两个子系统,其中生命系统 又包括了人类生物界和非人类生物界两个 更小的子系统;从认识来看,既包括人类 已经认识的部分,更包括许多尚未被人类 认识的部分等。 狭义则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那部分宇宙世界 ,也是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总体等。
思考: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
在科技观方面的(如功能、人才、创新问题等) 4 贡献 ?
5
6
3、20世纪中叶后它的新发展
(1)自然观方面——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等 (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等方面——科学与非科学

自然辩证法 讲座

自然辩证法  讲座
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三个问题:
1.什么是“自然〞 〔nature〕 ? 2.什么是“辩证法〞〔dialectics〕? 3.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Dialectics of Nature〕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内容
其中心线索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通过这一中心线索考察:
他是个富翁,但他不 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这些 财富。
——开普勒
笛卡尔的以太—漩涡理论: 运动都是相对的。充满以太的天空相对于太阳作圆周运
动时就带着它所含有的所有天体〔恒星、行星和地球〕一起 运动;每个天体相对于各自的局部漩涡而言是静止的,而局 部漩涡那么绕着太阳运转。
正是由于开普勒的工作使得日心说开展成熟并最终得以 确立。他最终抛弃了柏拉图原理,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 定律〞:
第三章:近代自然观
第一节: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根底
1〕、社会条件: a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
人的理智多么高贵,人的活动 多么象天使,人的洞察力宛假设神明。 人是完善的美,是动物中最高的典 型······
——?王子复仇记?
葡萄牙里斯本的新航路开辟纪念碑
我怎么敢于想到地球的运动这样一个不但同数学家们公 认的意见相反而且确实同感觉相反的问题呢?原因就是这方 面研究中的矛盾百出。第一,数学家们不能肯定太阳和月球 的运行,从而不能解释和正确测算回归年的固定长度;第二, 在确定太阳、月球和其他五个行星的运行时,他们甚至在证 明转动和运动时也不使用相同的原理和假设。
2、伦理学
苏格拉底的方法
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做一个精神上的 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第一篇: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a、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b、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一般规律c、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源于自然科学但高于自然科学d、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迅速发展的科学,它是精致科学知识和历史科学知识研究的统一e、自然辩证法与西方多学科研究相联系——科技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2、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科功能a、弘扬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

b、认识科学力量——科学革命推动了文明转型,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c、注入新的人文关怀,建构新的人类精神1)人类精神危机引起人类精神危机的几大原因①新的消费文化对人类传统精神的改变,如大众消费、个性消费、象征性消费②传媒技术与大众文化对人类传统精神的冲击③快速交通技术与通信技术对人类传统精神理念的冲击④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冲击⑤世界的高度物质化与消费之上对人类传统理念的冲击⑥终极追求的迷茫动摇了人类的传统文化信仰2)建构新的人文精神①后现代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与批判:对大理论、大哲学、大思想进行怀疑,对知识背后的权力结构进行批判,对人类精神进行反思,对已形成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对立文化进行反思,希望重建人文精神。

②中国的反科学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追随西方后现代思潮,向形而上学回归,反对权威主义,倡导自由追求,强调民族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希望形成中国新的时代文化,引发文化建构方向的争论。

③科学(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争论,以科学为中心的新文化形态。

④文化建构新方向,正在形成的新文化支撑点。

消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虚假对立,寻找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寻找功利主义和终极价值的平衡,寻找科学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

自然辩证法讲义

自然辩证法讲义

自然辩证法讲义邓周平序言本课程讲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哲学,包括它的方法论、思想内容、科学技术与文化、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等,尤其是科学的运行制度。

本讲义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第二,对科学与技术思想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第三,对科学和技术与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第四,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社会运行制度有一个较为清晰而正确的认识;第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对于从事科学与技术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故而,本课程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智能力,包括人文与科学两个方面的智慧水平,以便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于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希望学生以一个比较宽广的中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视野来看待和理解科学技术是如何内生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土壤之中。

学习本课程的最好方法是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本讲义分三个部分:本体论、认识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关系。

本体论主要探讨物质论、实在论及本体论在科学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论在今天遭遇哪些困难?在西方科学理论中,本体论处于何种地位。

认识论主要探讨在科学中的认识方法。

休谟的归纳问题,康德对休谟归纳问题的处理,波普尔的处理方式,科学假设、科学推理、直觉、科学理论与科学中的价值冲突等等。

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探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和科学内部共同体的相关问题——主要谈科学的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

内容简介绪论: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基本性质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第一章:物质与实在第一节、物质第二节、实在与世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演化第一节、星系演化第二节,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性、自组织与复杂性第三章,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节,人类中心主义的谬误第二节,生态自然观第三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四章.科学认识与科学理论第一节.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第二节.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第五章系统认识方法第一节系统方法第二节系统认识论第六章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第一节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实践检验第七章科学发展的模式第一节累积式发展观第二节否证式发展观第三节社会历史发展观第八章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第一节科学的社会组织制度第二节科学的社会机制第三节技术的社会组织形态第四节技术运行的社会机制第九章科学伦理与技术伦理第一节科学规范与科学伦理第二节技术规范与技术伦理第十章科学与人文宗教的关系第一节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第二节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第十一章科学技术和中国现代化第一节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发展道路第三节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选择第十二章船舶科学理论与船舶技术思想第一节船舶科学理论史第二节世界船舶技术思想第三节中国船舶技术理论与实践绪论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创立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讲稿

自然辩证法讲稿

• 《易· 说卦传》提纲挈领提出:“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将宇宙与人生的辩证本性 “一网打尽”了。把辩证法提到这样鲜明 的本体论的高度,在古希腊的著作中是找 不到的。
• 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是有机主义,整个世 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流转的客体和过程。整个 世界包括人类在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 整体。古希腊也有世界整体的思想,但却不象中 国人,把整个世界不可分割地作为一个生命整体 来看待。在中国的思想家那里,世界的多样性的 内涵都被整合在了一起。有机的整体主义(包括 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和人与自然一起作为 一个整体的存在),功能主义,世界作为动态联 系的整体的永无止境的流动与转换,阴阳之间的 互补、互动和转化,这些就是中国古代自然观及 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易经》,中医的理论与 实践,兵家辩证法,是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的杰 出代表。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道佛三家都具有 丰富的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自然经济形态和自然 人文的历史则是形成中国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的深 厚背景。
机器模式
• 所谓机器模式的最重大的缺陷在于,它把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种种活生生的现象理解为某种机械 的或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有变化的话,那也只 有量的增加或扩张。所以在整个工业革命的过程 中,人们都极其醉心于量的扩张。 • 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的观 点来分析和理解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再加上人类 的“主体意识”或“征服意识”的片面强调,以 及商品经济活动的推波助澜,于是整个自然界成 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和自然的整体性联系被严 重地忽视了。
• 古代是人类的童年,古希腊则是一个天才的儿童。 在对于古希腊文化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古希腊人 充满了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对于现实生活的热爱, 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几乎在所 有方面:文学、艺术、戏剧、雕塑、体育、逻辑、 修辞、辩论、哲学、政治、军事、技术等方面, 都表现了强烈的兴趣,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有 些方面的成就如雕塑的艺术成就是后人无法超越 的。理由很简单,艺术创作是很个性化的活动, 而且人类再也无法回到童年了。

自然辩证法(课堂演讲)

自然辩证法(课堂演讲)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
相互制约
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自然界规律的制约,如物理定律、化学反应规律等。同时,自然界也 对科技发展产生反作用,如自然灾害、生态平衡的破坏等。
相互促进
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发现新的自然规律,同时自然界也为科技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中,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利用科技改造自然的同时,注 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公共政策
03
自然辩证法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引导政府在环
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做出科学决策。
自然辩证法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
科学素养
自然辩证法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提高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道德伦理
自然辩证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尊重自然、保护 环境,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总结词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创新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 领域,因此需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理 论知识和研究手段,推动理论创新。
总结词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创新需要关注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 。
详细描述
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创新提出了 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生物技术 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需要自然辩证法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 和探讨,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把握机遇。
人生观
自然辩证法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追求真理、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06
CHAPTER

自然辩证法备课讲稿

自然辩证法备课讲稿

自然辩证法备课讲稿自然辩证法1、自然观:综述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自然观与现代系统自然观的区别与联系,论述为何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发展又是人类知识体系累积和科学研究飞跃的成果。

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大致经历了从远古时期的敬畏臣服,到中世纪的战胜征服,再到近现代的尊重善待和谐共处,这样一个从唯心到唯物,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演替: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系统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家凭借敏锐的直觉,认识到“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的有机体。

“自然”的意思,其一是生长着的事物的生成,其二是指生长着的事物所从出的内在的东西,其三是指天然物体原初的运动之根源,它就在物体的自身中。

①自然是自我运动的。

阿那克西曼德被认为是“宇宙演化学的始祖”,他提出“本原”学说。

希腊文“本原”的原意是“开始”,指构成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

尽管古代自然哲学家在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以及本原有多少的问题上有分歧,但他们都认为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

这个观点“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它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而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

②这些元素虽然是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物质,但他们具有一般性,是从各种各样具体的物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由此可见,作为古代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自然观,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并开始尝试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或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然辩证法讲义

自然辩证法讲义

自然辩证法当代科技的发展,提出许多囿于专业无法回答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关系,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等等。

―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力图做出自己的回答。

因此,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从哲学高度,结合人文社科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来深化对于人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认识。

第一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哲学)第二篇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学与科学方法论)第三篇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学与技术方法论)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社会学)自然篇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包括演化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包括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导入工程的自然属性:1、工程的物质性:―自然界提供什么,人类就利用什么,自然界有什么,人类就需要什么,人类的需要只是对自然物的反映。

‖2、工程的合乎规律性:工程只有以天然自然的自然属性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它才能被创造或建造出来培根:要改造自然,首先必须认识自然。

恩格斯:―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3、工程的回归自然特性:―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

‖―在一个技术社会里,商品废弃早已成为了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

‖——阿诺德·盖伦(德国社会学家)自然环境其实是一个封闭系统,在物质-能量和同化-再生能力方面基本上是固定的。

《自然辩证法》经典课件

《自然辩证法》经典课件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技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科技改变了人们的通讯、交通、娱乐等方式,使生活更加便捷和丰 富。
科技对伦理道德的挑战
科技进步带来了一些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 领域的伦理争议。
PART 04
人类社会的辩证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词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环 境、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
详细描述
人类社会的形成始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和采集活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 增长,逐渐形成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结构、功 能和发展方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自然界的规律与原理
01
牛顿力学定律
牛顿力学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 律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物体运动 的基本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原理。
热力学定律
02
03
生物学原理
热力学定律揭示了能量转化和传 递的规律以及热现象的本质和原 理。
生物学原理揭示了生物进化和遗 传的规律以及生命的本质和原理。
PART 03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的 思想。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 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社会发 展中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人类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功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 不同的影响。

自然辨证法发言稿 (自动保存的)

自然辨证法发言稿 (自动保存的)

黑箱理论与中医诊断摘要:本文首先对黑箱理论及中医诊断原则作了介绍,然后通过人体是一个黑箱找到黑箱理论与中医诊断的契合点,从中医诊断是如何运用黑箱、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的不同以及如何使用现代技术使中医诊断灰箱化进行了阐述,最后讨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过于不过对传统的中医诊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黑箱理论中医诊断现代科学技术(一)黑箱理论的介绍:1、黑箱,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

2、黑箱理论,是指内部结构不能或是不便被直接观察,但可以从外部去认识,通过考察对象的输出输入及其动态过程,来研究对象的行为、功能等特性的科学方法。

黑箱理论是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尤其对那些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

推导联系,是黑箱理论中控制复杂系统的重要方法之一。

3、“黑箱”的研究方法的出发点:(1)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即使我们不清楚“黑箱”的内部结构,仅注意到它对于信息刺激作出如何的反应,注意到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就可对它作出研究。

(2)信息的输入,就是一个事物对黑箱施加影响;信息的输出,就是黑箱对其他的事物的反作用。

事实上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时,很少追求结构上的相似性,而总是把握信息的观点,行为功能的观点(3)系统整体优化法,即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综合地考察对象,从而达到全面地、最佳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司外揣内。

(二)中医诊断的介绍中医通过观察人体外部的各种病理现象,推测内部的病变。

它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司外揣内是在古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的一种中医诊察原则中医认为人体的体征、症状,或是体表的变化,都不是孤立的,是连动的与疾病的主症互相联系,再由连动的变化,推导他们内在的生理以及病理的规律(三)司外揣内——中医诊断学的黑箱理论《六书通》曰:“凡称量忖度皆曰揣。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义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义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由国务院组织制定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十二年规划”(1956-1967年),其中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自然辩证法规划草案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个部分,该草案说:“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存在着这样一门科学,正像在哲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门历史唯物主义一样。

这门学科,我们暂定为‘自然辩证法’,因为它是直接继承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进行过的研究。

”这就是把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置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具有桥梁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组织了三次自然辩证法教材的编写,出版了三个版本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材:第一版,由孙小礼教授主持编写《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1979年);第二版,由吴延涪教授等召集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1991年);第三版,由黄顺基教授担任主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2004年)。

通过这三本教材对自然辩证法的界定,从中能够发现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第一版《自然辩证法讲义》教材中,自然辩证法是这样定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第二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第三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材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从上述三本典型的教材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来看,我国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更加深入,并把“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定义,也展示出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讲课提纲

自然辩证法讲课提纲

二、逻辑经验主义:科学是一种可证实的知识体系
确实,科学、哲学甚至宗教都是一种知识系统,但是科学这 种知识系统与哲学、宗教等知识系统还是有区别的。自近代以来, 科学家往往强调通过实验检验来断定科学定理的真理性,也就是 说,科学是最讲究“实证”的。这一特点哲学、宗教等知识系统 却并不具备。于是,经验主义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逻辑经验 主义便把“可证实性”作为科学的本质特征。他们认为,科学是 一种可证实的知识体系。
(12)E 是一个更大的知识领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至少有另外一个(相邻的)研究领域,使得(a)这两个领域 的整个看法、形式背景、特殊背景、知识储备、目的和方法 体系有着真正重合的部分;(b)一个领域的论域包括在另外 一个领域的论域之中,或者说一个领域的论域中的每个分子 都是属于另一个论域的体系的组成部分。”(M·邦格,“什么 是伪科学”,载《哲学研究》,1987 年第 4 期)
非科学
界定好科学之后,邦格认为“非科学”就 很好界定了,“任何不能满足上面所说的所有 十二个条件的认知域都将被称为非科学。神学 和文学批评是典型的例子。”这样,邦格就把 科学和非科学的界线清楚地划分出来。
研究域
在认知域概念的基础上,邦格又提出了“研究域”(Research field) 的概念。研究域就是人们那些带有研究性的认知活动,它满足上述 十二条中的第(1)、(2)、(3)、(8)、(11)、(12)这样六个特征, 简称为研究域。它包括人类的如下的认知活动:自然科学,应用科 学,形式科学(数学和逻辑),技术(包括医学),社会科学(政治 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科学(哲学、文学、历史学、 语言学)。在研究域概念的基础上,邦格认为就可以把科学和前科学 的界线划分出来,前科学就是指这样一些认知活动,它正处在从研 究域向科学转化的过渡阶段,即它在满足研究域的六条本质特征的 基础上,又满足了科学的其它几条本质特征,但尚未达到满足科学 的十二条本质特征。历史上,天文学、地学等在成为科学之前都经 历过这个阶段。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自然辩证法导论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自然辩证法导论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能、 太阳能等。
环境保护与修复
科技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修复,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
预测与应对自然灾害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预测自然灾害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 给,同时科技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探索自 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 学科之一。
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可以追溯 到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的思考
和探索。
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随着 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自 然辩证法的思想逐渐形成和
演化模式
自然界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遵循 一定的演化模式,如物种的适应、 进化和生态系统的演替等,这些 模式反映了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和 机制。
自然界的规律与矛盾
01
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规律,如天体运动规律、化学反应规律、生物种群
增长规律等,这些规律描述了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变化。
02
矛盾关系
科技伦理建设
自然辩证法强调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引导科技工作者在创新过程中 遵循伦理规范,确保科技成果的正当使用。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自然辩证法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生 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提高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文明理念
自然辩证法倡导生态文 明理念,引导人们树立 绿色发展观,推动形成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生产生活方式。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z)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z)PPT课件
它概括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最新成果,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结构、演变、发展的一般 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是在 恩格斯1873-1883年间写作《自 然辩证法》期间初步形成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通 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和现状的考 察,系统地论述了自然界和自然 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批判了形 而上学和唯心主义,为自然科学 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哲学武器。
总结词
地球自然观强调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人类应当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
VS
详细描述
地球自然观认为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 园,人类应当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地球 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整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 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地球自然观对于 指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究自然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问题。
03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它旨 在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为自然科学的发展
提供哲学指导。
0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物质自然观
总结词
物质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详细描述
物质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现象可以通过科 学方法进行研究和解释,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物质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 然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
目录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自然科学方法论 • 科学技术方法论 • 科学技术与社会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54
55
56
57
58
59
第二节自然存在观
一、自然界物质探讨?(客观实在性、可认识
性、暗物质、暗能量、万有斥力等)
二、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问题?
1、系统概念探讨? 2、系统科学两个基本原理: 整体涌现性(或非加和性)原理; 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3、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 (2)开放性; (3)动态性; (4)层次性 (等级性、等级秩序)——系统高低 60 层次的 辩证关系思考?
1、如何理解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历史 背景、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2、试思考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普里高津对它的 评价? 23
24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观:人类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观点 (或根本看法),即关于自然界本原、存在方式 、演化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等方面的总认 识,也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总方法论,它 是世界(或宇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现实的日常世界,就是这个充满感性并能用 语言把握的现实世界”。 31
物质问题:
与世界的本原问题紧密相关,英文MATERIAL, 与意识或精神相对应。 列宁经典物质定义三要点: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可理解性)、哲学上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与联系等。 物质还是实体与属性(内在与关系)的统一,这 反映到语言上对应于主词和谓语等。 思考:A、物质的形态问题?
40
日心说
地心 说
日心说
轻时建构的宇宙模型
45
第三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已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到对经验 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和理论概括的阶段,迎来了自产生后第一次 全面飞速发展,主要成果有:
思考: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
在科技观方面的(如功能、人才、创新问题等) 4 贡献 ?
5
6
3、20世纪中叶后它的新发展
(1)自然观方面——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等 (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等方面——科学与非科学
、伪科学的区分问题;创新思维问题;工程技术 的价值和伦理问题;高技术产业问题等 (3)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方面 —— 科技与工程和社会互动问题、科技与工程的 社会评判问题、科技与工程革命和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现代化)问题等。
61
62
63
64
泡利对上帝说,最终的答案——是“虚妄” 65
66
67
68
案例:都江堰工
69
第三节自然演化观
一、何谓演化?进化与退化关系如何?
进化说与热寂说之争
二、近代自然界演化观(或历史观)的重新 确立问题? 三、宇宙世界四大起源假说(理论):宇宙
(含恒星)、地球、生命(智慧)与人类 的起源与演化问题?
27
28
29
存在(BEING )问题:
是西方传统哲学讨论的一个中心话题,从本体论 看指是否有离开人的心灵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客观对象(如世界、事物等); 而实在问题 则主要反映在近代哲学的经验论与 唯理论的争论中(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兴起科学
实在论学派)。
注意到存在与实在( REAL )密切相关,但 又有所不同,它被看作是“存在物”的属 性
国内著名学者于光远认为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大口 袋(既学科群),包括了许多小口袋(广义 的划分),如此它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自然 哲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合称科学技术 哲学)、科学与技术社会学、科学学、科学 技术史学、系统科学等等的
总称
13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发文对外改称科学 技术哲学。)
第三节自然辩证法学科在中国的 传播发展
科学观思考?
34
35
二、古代中西方科学与工程技术形态 及其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比较
1、西方典型代表——古希腊自然哲学、天人相分 的基调;古典原子论等;科学成果如下 (1)阿基米得静力学(2)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学 (3)托勒密的天文学等;思考其自然观基本思想 、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 2、东方典型代表——古代中国的人伦哲学、社会 哲学与天人合一的基调;强调工程技术的社会作 用,工程技术较发达如技术上五大发明等;具备 实用科学形态,古代中国有无科学之争? ; 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等问题 思考?也是围绕万物的本原问题与宇宙的起源和 36 演化问题等展开的,但有其自身的特点。
5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自然观
1、近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关系思考? 2、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概述: (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2)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3)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旧三论、新三论与 又三论)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重大意义:
52
达 尔 文
48
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功绩,是在人类认识
史上,在唯心主义形式中第一次把整个自 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 程,并企图揭示这一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 系。 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 核”; 但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
49
康 德
50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 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 就愈使心灵充满时时在翻 新、有增无已的景仰和敬 畏:在我头上的星空和居 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14
15
16
武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17
五四运动
18
4、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简介——
建国初期、全国第一个科学规划时期(1956-1967 )、十年动乱时期以及改革开放至今时期( 1979-)。其中特别注意双百方针、 “自然
科学和数学中的哲学问题”叫法以及新版 的大纲特点?等问题。
5、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30
实在的含义: 1)指不依赖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客观对象,无论 是物理还是概念的、科学的还是常识的(本体 论与认识论); 2)指某种外在对象或属性的存在(广义),包 括外在世界、数学对象、理论实体、因果关系 、道德和美学属性以及他人的心等; 3)它涉及对语言的使用和理解,即实在与语境 和语义有关; 4) 它离不开经验的世界,“所谓的实在就是这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稿
1
绪论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思考?
它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属性,它是从哲学 上(以道观物)来思考与研究自然界、自然科学 与工程技术以及它们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 哲学学科,具有跨学科(intrediscipplinary) (或叫交叉科学、学科互涉等)性质。
基本内容: 可归纳为自然观和科技(与工程)观
、科学与工程技术方法论以及科技(工程)与 社会论 (STS)等“两观两论”四大部分。
11
2、学科性质和地位: 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 地位,见下图。
辩证唯物主义 (马哲)
历史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12
3、自然辩证法与国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中心思想及写作背景等等又是什么?
参考书: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3
2、列宁的贡献 :
列宁首创性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建 立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自然辩证法学 科进大学与研究机构以及用国家名义向全世界出 版发行马恩的著作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他还与时俱进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 的新篇章(如物质定义、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等)等等。
三、宇宙中物质系统的层次结构图景
1、 物质系统的最低层次问题? 在非生命世界中,目前认为夸克与轻子是最低 层次;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上帝之子); 在生命界,最简单的生命现象出现在, 由蛋白质 和核酸结合成的分子体系水平上,生物大分子 构成的细胞是基本单位;
2、物质系统的最高层次问题?
四、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基本规律?
B、物质与信息关系问题? C、虚拟实在(或存在)问题? D、暗物质(或能量)问题?
32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一节古代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观
33
一、原始社会人类有无自然观探讨?
1、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哲学基础
与社会现实基础指什么?
2、工程技术起源与科学起源比较思考? 3、原始社会人类有无自然观、工程技术观与
(1)有助于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 自然观、价值观等);(2)有助于培养和提高 科学技术的理论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等;(3) 有助于了解和掌握科技的特点与规律、科技成果 的转化、科技管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 贡献等。
19
20
21
22
参考文献与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著.自然辩证法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2、刘兵、李正风主编.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 3、(澳)查尔默斯著、丘仁宗译.科学究竟是什么 .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2.4
问题: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
2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产生与 发展概述
1、它的创立时期——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公开、 正规的学问(或专业)产生于19世纪的中后期, 主要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恩格斯约用 十年时间写出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一书,可以 看成是自然辩证法学问产生的主要标志,但没有 最终完成,为什么?手稿的主要内容、计划提纲
思考:
1、自然界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
(实在论与观念论或者说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工具 论的争鸣探讨?) 2、自然界的本原指什么(物质、精神、信息等) 问题? 3、存在、实在、物质三者的异同比较问题? 25
26
自然界概念: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指整个宇宙世界。它从组成来看,包括 生命和非生命两个子系统,其中生命系统 又包括了人类生物界和非人类生物界两个 更小的子系统;从认识来看,既包括人类 已经认识的部分,更包括许多尚未被人类 认识的部分等。 狭义则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那部分宇宙世界 ,也是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总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