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水电站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 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电站对水资源的依赖严重,但水库的蓄水量受到气候变化和河流水系变化的影响,导致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不稳定。
解决对策:一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的调控和保护,建立高效节水的机制,合理分配水资源,以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2. 环境污染: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大型水库的建设会导致大量的土地沉积和河道改变,破坏生态环境;而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也会对水质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解决对策: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废水和废气处理技术,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3. 社会影响: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可能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会导致搬迁和失地问题,破坏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结构;而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噪音和震动也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困扰。
解决对策:加强社会和民生建设,确保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在水电站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社会影响评价,采取合理的搬迁和补偿措施,确保受影响居民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在水电站运行中,加强噪音和震动控制,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安全风险:水电站建设和运行涉及到复杂的水利水电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水坝溃坝、引水系统泄漏等,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解决对策: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提高水电站的安全性能。
在水电站建设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在水电站运行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影响和安全风险等方面。
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水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生态影响和生态补偿三个方面来探讨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二、影响因素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有很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水位的变化。
水电站建设改变了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方式,使地表水的调节能力下降,水位变化频繁,水文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2.水质的改变。
水电厂建设改变了水流扰动性与水体接触时间,使水体中有害物质浓度增加,特别是在蓄水过程中,由于沉积物沉积导致水质变差,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3.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电站建设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
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开垦森林,破坏植被,生态权益被侵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生态影响水电站建设需要很大的土地面积来建设,这就需要开垦森林和其他植被,从而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发生灾难性破坏。
一旦破坏了水文环境,则植被恢复的时间需要很长,而这期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2.水生物种群的改变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和破坏当地的生物群落,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生物物种的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外,水电站建设增加了水流速度,使得鱼类生成时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生物繁殖和短期生命周期的生物造成重大影响。
3.水资源的短缺建设水电站会使用很多水资源,而这就会导致当地水资源的短缺,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翻江倒海的水流会淹没大量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同时还会对当地的农业和灌溉设施造成重大破坏。
四、生态补偿为了减少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
生态补偿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在水电站建设时,尽量不要破坏原有的生态条件,在必须破坏的情况下及时固定、整治和栽植植物,加强保护和管理。
2.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水体生态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提高水环境质量,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水电站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影响着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率。
主要问题包括水库淤泥堵塞、水轮机故障、电网运行不稳定、水资源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水库淤泥堵塞是水电站常见的问题之一。
定期清理水库淤泥可以有效预防堵塞,保证水库的通畅。
水轮机故障是影响水电站运行的重要因素。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水轮机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电网运行不稳定也会影响水电站的正常发电。
加强与电网的协调和配合,优化发电计划,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减少,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开展节水措施也是保证水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环境污染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减少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电站的顺利运行需要不断优化对策,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水电站安全高效运行。
2. 正文2.1 问题一:水库淤泥堵塞水库淤泥堵塞是水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随着水库水位的不断上涨,水中携带的泥沙和杂物会沉积在水库底部,形成淤泥。
淤泥的堆积会导致水库容积减少,影响水库的蓄水能力,甚至增加水库溃坝的风险。
水库淤泥堵塞不仅影响了水库的正常运行,还会影响到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当淤泥堵塞严重时,会影响到水轮机的正常运转,减少发电量,甚至导致水电站停工维修。
为了解决水库淤泥堵塞问题,水电站需要定期清理水库淤泥。
清理淤泥可以通过人工清理或机械清理的方式进行。
在清理淤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水库生态环境,避免对水生物造成影响。
通过定期清理水库淤泥,可以有效解决水库淤泥堵塞问题,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提高发电效率,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也可以减少水库淤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对策一:定期清理水库淤泥水库淤泥是水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清理,会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安全运行。
水电站的生态环境保护

水电站的生态环境保护1. 引言水电站是一种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设施。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平衡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水电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水电站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 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 水库蓄水对生物的影响水电站通常需要建设水库来蓄水,这对周围的生物群落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水库蓄水使原有的生物栖息地被淹没,导致大量生物群落灭绝或迁移。
同时,蓄水还改变了水流的速度和水质,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2.2 水电站发电对水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发电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水流能量驱动涡轮发电机,这会导致水流速度的剧烈变化。
水流速度的突变对水中的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或受伤。
此外,水电站发电还会导致水温升高,影响水中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3 水电站对陆地生态的影响水电站的建设通常需要修建大坝和输电线路,这对周围的陆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大坝的建设使许多陆地生物失去了栖息地,从而导致物种灭绝或数量减少。
输电线路的建设则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水电站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水库蓄水影响的减少为了减少水库蓄水对生物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科学规划水库蓄水区域,尽量避免涉及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在蓄水区域建设鱼类通道,使得迁徙鱼类能够顺利通过水库。
3.2 减少水电站发电对水环境的影响为了减少水电站发电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调整水流速度,避免突然的水流变化对生物的冲击。
•在发电过程中控制水温的升高,保持水环境的适宜性。
•建设鱼类保护设施,减少鱼类被卷入涡轮发电机的风险。
3.3 减少水电站对陆地生态的影响为了减少水电站对陆地生态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精确规划水电站的建设区域,尽量避免破坏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水电站是一种有效的清洁能源发电设施,然而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讨论水电站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水资源短缺:水电站的运行依赖于水资源,但部分地区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管理不善的地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建设更多的水库和水坝,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推广雨水收集和储存技术: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2. 水库淤积:由于水库大量储水,会导致水库内的泥沙淤积。
淤积问题对水电站和水库的运行造成了各种影响,如降低了水库的储水容量、影响水库的稳定性等。
为了解决淤积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实施水库泥沙治理计划:定期清理水库内的泥沙,以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
- 加强上游的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通过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的输入,从而减轻水库淤积的问题。
3. 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和运行会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水库蓄水会导致下游生态系统的改变。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水电站建设前进行充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预测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实施水电站环境保护措施: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如建设鱼梯、保护中下游湿地等。
5. 潜力开发不足:一些已建成的水电站存在潜力开发不足的问题,即没有充分发挥其发电潜力。
为了提高潜力开发,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优化发电设备和调度方式:通过改进发电设备和调度方式,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灵活性。
- 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加强水电站的运维管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潜力。
水电站在运行中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水库淤积、生态环境影响、安全问题和潜力开发不足等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发电能力。
水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水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首先,水电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环保问题。
水电站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造成水生态环境破坏、鱼类数量减少等。
因此,必须加强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水电发展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有时造成土地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因此,需要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对退役水电站的土地和水资源进行再利用。
再次,水电发展还需要注意社会稳定问题。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土地征收、人员安置等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因此,需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尽量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最后,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采用节约型、循环型的发展模式。
3.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社会稳定工作。
4.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推进水电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水电发电效率与环保水平。
综上所述,水电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工程,但也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其所带来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环境、土地和水资源、人民群众等各方面的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水电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水电开发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

3水电开发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3.1直接产生生态破坏建设工程的占用土地和开挖,造成对森林、植被和其他生物资源的砍伐和毁坏,直接破坏陆生植被,减少陆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导致陆生动植物个体数量的减少,危及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存在。
如澜沧江干流的小湾电站,由于修建大坝和相关的道路建设,对河流两岸进行了大面积的工程开挖,大坝的面山几乎都被铲平,表土完全被剥离,导致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建设工程附近的动植物失去它们赖以生存的生境。
3.2影响生态平衡3.2.1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影响大坝的修建使河流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及洄路线受到干扰,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巨大,大坝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对其的影响可能将是毁灭性的。
其次,电站建设所引起的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如河流的水流变缓,水温和水位等的改变,使河流中原有鱼类和水生生物区系发生改变,使原有鱼类的种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将会因大坝的修建改变其生活路线和生活周期,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
从而使整个河流的生物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3.2.2外来物种入侵电站水库的形成为人工养殖鱼类等水生经济物种提供了合适的场所,而人工养殖往往会引入一些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的外来物种,这些外来物种一旦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大量繁殖和增长,将会通过占据当地土著鱼类的生态位,捕杀土著鱼类的鱼卵和幼鱼等方式使当地土著鱼类数量锐减甚至消失。
3.2.3陆生生物的迁移和交流电站的建设将会形成各种形式的水库。
而大型水库的形成将会截断一些陆生动物的正常迁移路线,使这些陆生生物的基因交流形成阻碍,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3.2.4生物的分布和繁殖大坝的修建和水库的形成,使一些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发生改变,会促使生物的分布和繁殖发生变化。
陆生生物由于水位发生变化而淹没原来的生境,动物可以向更高的地方移动,而植物所受到的影响也许是灭绝性的。
一些大型电站工程的建成,形成的水库会造成一些当地特有植物物种的丧失。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 水库淤积水库淤积是水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长期的沉积会使得水库的容积逐渐减小,进而影响水库的发电效率。
淤积还容易造成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2. 老化设备水电站的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如水轮机、发电机等设备的磨损、腐蚀等问题,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影响水电站的正常发电。
3. 峡谷生态环境破坏建设水电站往往需要在河流中修建大坝和水库,这可能会导致峡谷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4. 水质受污染水电站周边的水域往往面临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这些污染物会对水库中的水质产生影响,导致水质下降,影响发电效率和水生态环境。
二、水电站运行中的解决对策1. 加强水库清淤工作水库淤积是一个逐渐积累的问题,需要定期进行针对性的清淤工作,保证水库的容积和水质。
可以采取水力冲淤、机械开挖等手段,清理淤泥和杂草,恢复水库的储水能力和生态平衡。
2. 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对于水电站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更新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体系,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检修。
3. 保护峡谷生态环境在水电站建设之前,应对峡谷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评估,采取保护措施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大力度对保护峡谷生态环境的投入。
4.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对于水电站周边的水域,应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和治理。
禁止污染源的排放,净化水域环境,保障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确保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只有加强对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发挥水电站的清洁能源发电作用。
水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水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建议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水电能源的利用对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能源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电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水电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水电站的选址必须要考虑地质条件,比如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护。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地质条件是水电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 水资源水资源是水电发展的基础,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水电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供给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将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运行。
3. 生态环境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会产生影响,包括对植被、土壤、野生动物等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和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4. 社会影响水电站的建设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包括土地流转、移民安置等。
受益方和受影响方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需要通过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来化解矛盾。
5. 技术装备水电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支持,包括水轮机、发电机组、输电设备等。
技术装备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二、建议1. 加强科学研究针对水电发展中的地质条件、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降低水电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发电效率。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确保水电站的供水需求。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3. 加强环保措施水电站建设和运行应该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水电站建设之前,应该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合理规划和布局。
水电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地质条件、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
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设施,被视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
然而,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直接影响,如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包括间接影响,如影响鱼类迁徙和生殖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水电站建设会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常,为了建设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坝来形成水库。
这会改变水域中的水流,破坏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
大坝的建设还会阻碍鱼类的迁徙,打断它们的生殖周期。
许多河流鱼类需要游泳上下游来完成产卵和繁殖,而大坝的建设会让这个过程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
此外,大坝也会淹没大片土地,破坏当地植被与动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水电站建设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电站建设过程需要挖掘和蓄积大量土石,这样的活动可能导致水体混浊和污染。
河流的水质一旦受到破坏,将直接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中的污染物会对水生动植物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破坏物种多样性。
此外,水电站建设还会对自然景观带来重大影响。
对于那些被水库淹没的地区来说,原本美丽的山脉和河流将消失在水面下。
水库周围的土地也会受到水位变化的影响,导致湿地退化和土地侵蚀。
这将进一步破坏该地区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然而,虽然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但我们也可以寻找对策来减轻这些影响。
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充分研究和评估水电站建设的地点,选择那些对原有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地区进行建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另外,应采取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建设过程中,确保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工作,避免土地侵蚀和水污染。
同时,建设者应采取措施保护当地植被和动物群落,确保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最小的干扰。
此外,引入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减少水库的污染对生态系统的伤害。
此外,定期的环境评估和监测也是必要的。
水电站建设后,应定期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建立监测系统来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摘要:在生态环境方面,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对气候、水体以及地质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文章详细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进行科学合理构建,对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进行建设和利用,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等措施,以期更好地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持续从自然界获取能源,使得很多资源出现了浪费,生态环境不平衡,这些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相反。
虽然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平衡,导致自然界资源大量耗损。
如何减少水利水电对自然界的危害,将其转变为服务人类的工程成为很多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
1.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水电工程给外界环境带来破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建造时缺乏系统规划,工程建设单位选址比较随意,在建造中,为了追求速度而降低了工程质量。
因此,要在河流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以此规范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要对项目建设严格把关,做好审查,对于那些不合格工程,要及时地停止建设、立即整顿。
违反相关规定的工作人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处,以使水利工程建设更加规范,以此减少工程建设给外界环境带来的破坏和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时,会影响到外部自然生态平衡,水利工程开发建设,会造成地质被破坏、土壤流失以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树木被砍伐,这会直接给部分动植物带来生存的威胁。
工程场地植物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减少,就会出现水土流失,并进一步缩减森林的面积,而且会对水电站周围的温度、气候带来一定影响,破坏自然平衡。
土壤的水分增加,改变了土壤的质量。
水坝的水经过较长时间的照射,会产生大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云层之上,会给周边带来更多的降雨,改变当地气候,而且水利工程的积极使用,会导致上游的水位要比下游水位高很多。
水电站运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

水电站运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1. 简介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产生方式,然而其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案来减少水电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水电站环境保护措施2.1 水源保护- 加强水源保护意识,严禁污染水源;- 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源的良好状态;- 如果出现水污染情况,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2.2 河流生态保护- 在水电站周围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河流生态保护工作,并定期汇报工作进展;- 定期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2.3 鱼类保护- 在水电站修建过程中,采用鱼类通行设施,确保鱼类能够顺利迁徙;- 减少渔业资源的损失,建立鱼类保护区和繁殖基地;- 加强对捕捞行为的监管,防止过度捕捞等行为的发生。
2.4 废水处理- 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水电站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定期监测水质,确保废水处理的有效性。
3. 水电站环境保护方案3.1 宣传教育- 加强对水电站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组织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技能。
3.2 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 定期进行环境评估,评估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3.3 生态补偿- 对由于水电站建设和运行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补偿,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生态恢复措施,修复因水电站建设而破坏的生态环境。
3.4 社会参与- 建立良好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听取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
4. 总结水电站是重要的能源产生方式,但其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减少这些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案,包括水源保护、河流生态保护、鱼类保护和废水处理等。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水电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选择。
水电站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保持其清洁能源的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就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水电站的生态影响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会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大坝的修建会改变河流的水流形态,导致水动力学特性发生变化,对河床和河岸造成破坏。
梯级水电站会阻碍鱼类的迁徙,对鱼类资源的保护构成威胁。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如下:一是在水电站建设中注重环境评估和规划,充分考虑影响范围和生态保护需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是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鱼梯和倒排刷洗等,以促进鱼类的迁徙和繁殖。
问题二:水电站的安全隐患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涉及大量水库和大坝,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如下:一是建设和运行单位应高度重视水电站的安全,加强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
二是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水库和大坝进行巡视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问题三:水电站的用水效率低下水电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目前许多水电站的用水效率仍然相对较低。
这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对周边的水资源造成压力。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如下:一是优化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用水量并提高用水效率。
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问题四:水电站的水质污染水电站建设和运行中的过程可能产生一些废水和废渣,造成水质污染。
这不仅对河流造成影响,还会威胁水源地的安全。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如下:一是建设单位和运营企业应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标准。
二是加强监管和执法,对违法排污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切实保护水质安全。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电站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1. 水资源变化问题水电站依赖水资源发电,而水资源的变化常常是影响水电站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者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的供给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将直接影响水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行效率。
2. 水库淤泥问题水库淤泥是水电站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库淤泥会越来越多,严重影响水库的蓄水量和水流速度,降低水电站的发电效率,还会影响水库的安全性。
3. 物资供应问题水电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包括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维修工具等等。
由于部分水电站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影响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4. 环境保护问题水电站运行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对水质、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等。
如果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可能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
5. 设备老化问题水电站的机械设备对于运行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由于长时间的使用,部分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这将直接影响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解决对策1. 加强水资源管理针对水资源变化问题,水电站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干旱季节的水资源供应。
可以进行水资源储备和调度,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加强水库淤泥处理针对水库淤泥问题,可以采取定期清淤的方式,利用科技手段对水库淤泥进行清理和处理。
同时可以加强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土壤水土流失,降低淤泥的堆积速度。
3. 改善物资供应针对物资供应问题,水电站可以加强与物资供应商的合作,建立完善的物资供应网络,同时可以加强对物资的储备管理,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水电站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环保体系,加强对水质、土壤和植被的监测和保护,防止因水电站运行而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5. 定期设备维护与更新为了解决设备老化问题,水电站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体系,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和更换,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水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与改善措施

水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与改善措施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然而,水电站的运行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善措施,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水电站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水体生态系统破坏水电站的建设会涉及河流的拦截和蓄水,导致水流的改变和水位的升高。
这对于下游的河道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水流的改变使得鱼类迁徙和繁殖受阻,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水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电站建设必然伴随着水库的形成,水库的存在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库的兴建使得原本多样的湿地和林地被淹没,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
这对于湿地鸟类、水生植物等特有物种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3. 水库泄洪对下游社会经济的影响水电站运行中的泄洪过程,可能会对下游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过大的泄洪流量可能导致下游农田冲毁、房屋倒塌等灾害发生,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二、改善水电站运行对环境的措施1. 环境影响评估与生态补偿在水电站建设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环境影响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
同时,要为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得到有效保护。
2. 科学蓄水与水流调节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蓄水和进行水流调节,以减少对下游生物的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水位和流量,可以减少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恢复鱼类的迁徙和繁殖过程。
3. 增加鱼类通道和人工繁育为了改善水电站对河流鱼类的影响,可以在水电站附近建设鱼类通道,为鱼类提供迁徙的通道。
同时,可以进行人工繁育,增加鱼类种群数量,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推动清洁能源多元化发展除了水电站之外,还应该推动其他清洁能源的发展,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多元化发展能源形式,减少水电站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5. 水库管理与泄洪预警针对水电站运行中的泄洪问题,应加强水库管理,并建立泄洪预警系统。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与管理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与管理水电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
然而,即使是清洁能源,水电站也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这些负面影响。
**1. 水电站的环境影响**
水电站在能源生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但它们也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环境问题:
**水位变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建设水电站通常需要蓄水库,这会导致河流水位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可能淹没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水质问题:** 水电站可能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温度,这会影响河流的水质。
高温和低氧水可以危及水中生物,影响渔业资源。
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是现代建设水电站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水电站虽然是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但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工程建设阶段和水电站运营阶段两个方面来介绍水电站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一)工程建设阶段1.环境影响评价:水电站建设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评价过程通过对水电站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进而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2.建设前的地质勘探:水电站建设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以便确定建设地点和建设方案。
3.施工场地保护:水电站建设期间,必须保护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防止施工工艺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还应该启动一系列措施,如控制施工污染、做好垃圾处理等,以保障周边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4.水土保持:在水电站建设期间,针对地质环境情况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土地水土流失、保持水源稳定,减少环境破坏。
5.生态移植:水电站建设需要动用一定面积的土地,因此在建设时要考虑到生态保护的问题,根据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物种进行移植,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水电站运营阶段1.环境监测:一旦水电站投入运营,必须不断监测环境影响,以及水的质量、温度、等相关水因素,保证消除环境影响并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2.保障取水口安全:新建水电站或改造水电站要统一水源取水口,取水口保证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破坏水量和水质的变化。
3.防洪处理:在水电站的运营过程中,要根据季节和水位,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保证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4.垃圾处理:水电站的运营期间,一定会伴随着些许垃圾产生,这时候要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以保证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
5.生态保护:水电站建设后,生态系统多少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生态保护,如筑堤、周边绿化、建造生态公园等。
综上所述,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在水电站的建设计划、建设、运行过程中,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水利工程中的水电站环境保护与治理

水利工程中的水电站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水利工程中的水电站水力发电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水电站作为水力发电的重要设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电站周围环境,有效治理并减少负面影响,水利工程中的水电站环境保护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电站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大量土地、水域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此过程中,可能会破坏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水电站运行时排放的废水、废气也可能对水质、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水电站环境保护成为必要。
二、水电站环境保护的措施1.环境评估和规划在水电站建设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评估影响因素、风险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规划,明确需要采取的措施和管理方法。
2.生态恢复与栖息地保护水电站建设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进行生态恢复工作,以保护受影响的生物种群。
在建设过程中,需确保不破坏或尽量减少对栖息地的破坏,减少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干扰。
3.废水和废气处理水电站运行时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对水质和大气质量造成潜在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废水和废气排放符合排放标准,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河道水质和水量的监测水电站运行可能会对河流水质和水量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应建立监测站点,定期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河道水质和水量的稳定。
5.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水电站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应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电站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度和认识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维护水电站周围环境。
三、水电站环境治理的挑战与应对水电站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水电站通常位于山区或河流上,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和管理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由于水电站建设和运营周期较长,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需要持续进行。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2013级水工三班张志威1302010334 摘要:众所周知,水电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本文概要介绍了现阶段水电站对环境影响的内容,包括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对陆生生态影响的重点是对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影响,对水环境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移民安置产生的影响等,并对这些主要环境影响扼要介绍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污染防治正文:水电站的建设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水电站在给我们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发引人关注。
那么,水电站的建设具体会对环境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租出应对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 陆生生态影响及对策措施陆生生态影响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是生态敏感区问题;三是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
目前,备受瞩目的是前两项影响。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层含义。
工程上最为关心的是物种多样性。
决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大多是系统中的顶级物种,这些物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保护物种,或者被CITES、I2UCN列为珍稀濒危的中国物种。
当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或者永久占地区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或者在上述区域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时,必须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对保护动、植物可能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而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上述地区时,,如果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般需要开展专题研究,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可能对这些地区的结构、功能、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或替代措施。
生态完整性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主要是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回答水电工程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设计D H P S 第23卷第3期2007年9月常规水电站的环境影响及对策谭 奇 林(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4)摘 要:常规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本文概要介绍了现阶段水电环评工作中主要关注的环境影响内容,包括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对陆生生态影响的重点是对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影响,对水环境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重点是移民安置产生的影响,施工期“三废一噪”影响等,并对这些主要环境影响扼要介绍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此外,文中也概述了水电工程的清洁能源效益。
关键词:水电站;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污染防治中图法分类号:TV 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805(2007)03-0027-03 收稿日期:2007-04-02作者简介:谭奇林(1970-),男,四川开江人,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
1 前 言常规水电工程(相对于抽水蓄能电站而言)对环境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既有可恢复影响,也有不可恢复影响。
根据现阶段我国水电工程环境,关注度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2 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措施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尤其是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头号重点。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水文情势的改变使土著鱼类难以在库区生存。
由于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河流天然的水文状况如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洪水过程、水流含沙量等都将改变,而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势是土著鱼类长期适应的生境,生境的改变,使土著鱼类尤其是喜激流鱼类被迫向库区支流及库尾迁移。
二是拦河坝阻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使鱼类的生境破碎化、片断化,一些长距离洄游鱼类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失去生存空间。
三是水库蓄水将淹没鱼类原有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
四是高坝大库下泄的低温水影响下游可能长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鱼类产卵和育肥,从而影响渔业资源。
五是水库泄洪时可能使下游水流产生气态过饱和,使下游鱼类出现“气泡病”。
六是鱼类通过水轮机时可能受到伤害。
七是电站调峰运行期间,下游不稳定流对鱼类产生影响。
八是引水式电站脱水河段对鱼类生存产生显著影响。
总之,电站水库的调节性能越强,对鱼类的影响越显著,径流式电站影响最小;河流上单一水电站对鱼类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土著鱼类的影响则是根本性的。
目前,针对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3种:即设鱼道、建鱼类增殖站和设支流鱼类保护区。
鱼道主要为保护洄游性鱼类而设,但由于受诱鱼流速、鱼的洄游能力及洄游习性等的影响,一种鱼道只能对个别鱼类有效果,而且效果不明显;加之,鱼道大多在低坝条件下使用,高坝大库难以建设鱼道。
鱼道的建设必须在深入研究洄游鱼类的生态习性基础上方可设计、建设,从而使鱼道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增殖站的适用条件则很宽松,对任何需要增殖保护的鱼类都可适用,包括洄游鱼类、国家保护鱼类、特有鱼类等,而且不受大坝高低的限制,是目前水电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鱼类保护措施。
增殖保护需要确定增殖种类、规格、规模等内容。
支流鱼类保护区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大型水电站而言。
如果库区支流中有保护鱼类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特有鱼类比较集中的栖息地,则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流中设鱼类保护区。
设置支流鱼类保护区需要地方政府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3 陆生生态影响及对策措施陆生生态影响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是生态敏感区问题;三是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
目前,备受瞩目的是前两项影响。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层含义。
工程上最为关心的是物种多样性。
决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大多是系统中的顶级物种,这些物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保护物种,或者被CITES、I2 UCN列为珍稀濒危的中国物种。
当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或者永久占地区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或者在上述区域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时,必须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对保护动、植物可能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而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世界遗产地等相对少见。
当工程遇到上述地区时,若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者缓冲区,必须对保护区的范围进行调整。
上述所有地区都必须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函,如果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般需要开展专题研究,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可能对这些地区的结构、功能、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或替代措施。
生态完整性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主要是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回答水电工程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
生态图件包括土地利用图、水土流失图、植被类型图、保护动植物分布图、景观结构图等。
一般而言,由于生态评价图件范围的确定难以规范化,评价结论都认为工程建设不会影响评价区域的生态完整性。
当水电工程建设遇到需要保护的动、植物时,提出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于保护植物一般采取工程避让就地保护(如道路绕行、施工场地位置调整)、异地移植(一般应移植到业主永久生活区或工程永久征地区内、当地的植物园)、采集种子播种、基因库保存等措施。
对于保护动物一般采取禁止捕猎、异地建栖息地等措施加以保护;而对于极其敏感的保护动物,则可能需要采取调整工程规模、工程避让等措施。
对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首要的工作是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范围或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如果调整区内有保护动、植物等敏感对象分布时,则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所有涉及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均应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函后,方可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4 水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水电工程建成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二是库区水质变化;三是下游河道水质变化。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文情势的变化主要包括:库区水位不同程度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从而水面蒸发加大,对库区两岸区域小气候产生影响,如湿度和降水增加、无霜期延长等;水库水流流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入库泥沙大量沉积,改变下垫面条件,也使库区水体透明度增加等;受坝前水位顶托影响,在洪水情况下,库尾水位进一步抬升,从而改变库尾天然的洪水水文情势。
下游水文情势的变化主要受电站运行工况和水库泄洪方式影响。
电站调峰运行将使下游水位、流量、流速处于变动中,与天然状况相比发生显著改变;,水库调洪运行也会改变下游河道的天然洪水过程。
出库水流含沙量降低也会对下游两岸形成冲刷,可能使库岸失稳;而水库排沙运行时又会使下游水流含沙量过饱和,在河道内形成淤积。
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的种种变化是水电工程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产生显著影响的根本生态学非生物因素。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包括:流速减缓,有机物降解能力减弱,在库区有大量有机物汇入时,可能在库区局部库段尤其是库湾、库叉处,使水质恶化,甚至出现富营养化;而沉降作用的增强,又会使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随大颗粒的泥沙一起沉积到库底而使水质变好。
在库区没有大量有机物汇入的情况下,库区的水质将比天然河流更好。
水库调节性能较好的高坝大库将出现水温分层现象;水温分层也给水质带来复杂的影响。
下游河道水质变化主要受库区水质变化的影响,如低温水影响,主要是由水库下泄低温水造成的。
不同于水库的是在引水式电站的脱水河段,由于水量大量减少甚至断流,将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如果区间有水污染源,还可能出现水质恶化。
在水库采用挑流消能时,下游河道还可能出现气体过饱和现象。
在水库降水冲沙时,出库水流水质受水库底质的影响,也可能使重金属或者有机物浓度含量升高而使水质变差。
库区水质保护的关键是加强库区水污染源的管理,而这需要库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
为降低低温水对下游鱼类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分层取水;为保护引水式电站减、脱水河段的水域功能,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泄放生态流量,泄放生态流量的多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才能最终确定。
5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对策措施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是水电工程建设可恢复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
水土流失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损坏的原地貌分析、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分析、工程土石方平衡及弃渣量分析、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工程水土保持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案,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对于工程损坏的原地貌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坡等地貌类型。
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水土保持植物设施,一般而言,水电工程损坏的都是植物设施,也就是林草地。
土石方平衡及弃渣流向分析的重点是工程“挖方、填方、弃方、借方”是否合理,是否最大程度地移挖作填,以使弃方最少为根本原则,是否合理地规划弃渣场地并进行了方案比选。
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基础,一般要求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但目前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理论上、方法上尚有不完善之处。
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监测措施、管理措施等内容,其中防治的重点是施工道路两侧区域、取土场、采石场、弃渣场。
目前,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薄弱环节是施工期施工场地的临时防护措施落实不够到位。
6 社会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移民产生的影响。
水电工程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水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二是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是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如建材、服务业、旅游业等;四是许多大型水电工程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养殖、通航等综合效益。
水电工程移民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对较为复杂,一方面,移民会从基础设施的改善中受益;而另一方面,移民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将开发改造部分土地、新建移民新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受淹的专项设施也需要复建、改建,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对库区及安置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发,需针对工程建设及移民安置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以保证电站建设征地区及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防治移民安置工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破坏,协调安置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需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移民安置的社会组织与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