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产业的村庄规划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
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作者:沈朝阳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5年第12期文 /沈朝阳加快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杭州在新常态下做出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杭州”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新一轮产、城、人、景四者融合的重要平台。
龙坞茶镇依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的原则,以“互联网+龙井茶”系列产业为定位,按照“多规融合”的要求,加快从用地、交通、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工程等规划建设入手,打造产业、文化和旅游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龙坞地区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分类特色小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既不是行政区域,也不是一个行政单元,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其它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聚合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新载体,是谋划大项目、集聚创新要素的新平台,是打造品牌、展示形象的新景区。
由于特色小镇产业定位明确、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工作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分类,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城市类特色小镇、近郊类特色小镇和乡村类特色小镇,如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城市类特色小镇,龙坞茶镇为近郊类特色小镇,桐庐健康小镇为乡村类特色小镇;按建设程度可分为:建设成型类特色小镇、整治提升类特色小镇和概念规划类特色小镇,如武义温泉小镇为建设成型类特色小镇,之江的云栖小镇为整治提升类特色小镇,龙坞茶镇为概念规划类特色小镇;按产业功能可分为:旅游类特色小镇、农业环保类特色小镇、高端装备制造类特色小镇、信息类特色小镇、金融类特色小镇、文创类特色小镇、健康类特色小镇、时尚类特色小镇等。
龙坞茶镇的概念规划方案龙坞茶镇的概念规划方案基于“多规合一”和开发小镇边界划定,是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俗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目标是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村庄规划建设探析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村庄规划建设探析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和乡村全面振兴。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村庄规划建设成为推动乡村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首先从乡村振兴战略对于村庄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村庄规划建设对策,包括: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
旨在提供更好地应用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村庄建设的实践参考,以推动乡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庄规划;村庄建设;对策研究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人口外流、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村庄规划建设作为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一,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村庄规划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传统的村庄发展往往缺乏全面的规划,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生态环境受损,村落功能单一。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综合规划,将村庄的自然条件、文化特色、经济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1]。
这样的规划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还能够促进村庄内部结构的优化,提升村庄的综合承载能力。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推动村庄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的村庄经济模式中,农业往往是唯一的经济来源。
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规划建设,鼓励村庄发展旅游业、手工艺业、乡村电商等多种经济形态。
这样的多元化不仅能够增加村民的收入,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为村庄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还强调村庄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过去的发展中,一些村庄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路径探索摘要: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是距规划实施落地最近的一级,可以实现项目具体安排与实用性村庄规划联动。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体系出发,识别当前乡村振兴实施战略过程的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案例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路径,为村庄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顶层战略,得到了社会和学术各界的广泛关注,几年间中央陆续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1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体系1.1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我国快速城镇化中后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发展理论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同时也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战略方针内容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1.2乡村振兴战略的体系构建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科学编制是保证乡村振兴开展的起点,规划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从对环境资源的双评估、双评价,了解地区特色以及生态环境、农业空间的适宜性,到划定三区三线、整合和协调城乡发展的格局,从而切实做到奠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建立全域统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空间规划体系,激发乡村振兴战略的潜力。
2乡村振兴实施面临的困境2.1城乡要素流动不足我国城乡各类要素之间流动不充分、不平衡,首先是人口要素方面,农民进城落户落户意愿不足,城乡二元的户籍壁垒没有根本消除;其次是城乡空间资源方面,资源仍存在配置不均衡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的配置;最后在资金、技术等要素方面,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还存在差距,地方政府筹措资金的难度较大。
樟树市孙家村规划建设EPC模式实践探索
村镇輕I樟树市孙家村规划建设EPC模式实践探索■陆地史慧劭本文以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孙家村村庄规划建设为例.尝试采用设计、采购、建造全过程总承包的EPC模式,在工程进度、建设质量、造价控制、专业协作等进行系统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项目概况孙家村位于“中国药都”一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农业两区”核心区,距樟树主城区8.5公里、东昌高速樟树出口1」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村庄共有70户27()人。
近年来,孙家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土地逐步流转,村庄发展逐步走向衰败。
2017年.阁山镇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孙家村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孙家村“秀美乡村”建设随即正式启动,围绕“产业是支撑、文化是灵魂、乡土是基调”的目标,采用了从设计、采购到施工的EPC总承包模式,推动孙家村风貌改造建设。
图1孙家村现状照片(左:现状建筑;右:现状闲置空间)二、传统村庄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村庄建设中采用传统建设模式会面临诸多问题:1.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间表,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目前中国有大约有26()万个自然村,数量庞大,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既需要质量,也须注重效率。
传统建设模式项目建设周期长.设计和施工进度协调难度大,工作效率低。
2.施工方在设计阶段完成后参与工程,施工与设计衔接难度较大.•旦出现重大工程变更,会对施工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且难以保障施工质量。
3.传统建设模式下,建设单位往往需要组建一个庞大的项目班子。
建设单位处于中心位置,负责协调各参与单位.承担风险较大,管理费用较高,前期投入大,工程总成本高。
4.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如何控制建设成本、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村庄建设,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EPC模式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优势EPC即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是指总承包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设备及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营直至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以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为例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以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为例发表时间:2020-12-02T15:43:59.47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4期作者:成建华[导读] 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是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成建华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江苏泰兴225400)摘要: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是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祁巷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和因地制宜发展原则,整合各方项目资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黄桥镇祁巷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祁巷村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南首,现有25个村民小组,1452户,常住人口5516人,耕地和水面面积6341亩。
该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强化系统谋划、重点突破、联动推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发力,成效显著。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泰州市十强村”等20多项国家、省市以上荣誉称号。
一、主要建设成效祁巷村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自2017年8月以来,投入1.07亿元,实施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治理、党建引领等六大类、29项工程,整合资源捆绑资金,改善环境完善设施,发展产业打造名片,涵养民风和谐发展,各项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目前,相关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
项目实施后,促进了祁巷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和旅游事业飞速发展,黄桥小南湖景区已成为“全国四星级休闲观光旅游乡村”、“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国家AAA级风景区”,泰州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泰州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全国钓鱼基地联盟等一批项目先后落户祁巷。
2017至2019年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黄桥双人大鱼赛,吸引了CCTV5、快乐垂钓、四海钓鱼、休闲指南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2元。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与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与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如何规划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旨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
通过改革创新、资源整合和产业转型,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制定科学规划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包括战略规划、项目规划和布局规划等。
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村庄发展的需求,以实现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三、加强基础建设乡村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需要不断改善和完善,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四、促进产业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五、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要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入股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
六、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农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七、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发展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弥补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
八、保护生态环境乡村振兴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
要加强农田、水源和生态保护,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加强政策支持乡村振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落地。
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财税支持、金融支持和土地政策等,鼓励和引导各方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发展。
十、加强组织领导和社会参与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实践与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与国际形势开始出现转变,内部发展平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为实现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平衡调控,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区域的规划编制提出全新要求。
目前我国村庄规划编制仍然处于有待完善的状态,因此需要明确其实践方向与措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编制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实践探索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村庄发展开始与城市区域出现较为显著的差距,内部劳动力不断外流,导致产业衰退、生产减缓等负面问题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重视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其能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全面落实,为乡村地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案例概况1.1地理位置与自然情况本次分析案例地处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黄瀚村,周边存在三个自然村落,距离下帅乡政府较近。
村庄位置优势条件较为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属于亚热带气候。
其年平均气温为19.9℃,年平均日照系数为1828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87mm。
1.2地区用地现状本次案例地区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主要分为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水域及农林用地等数类,总面积为19.11公顷。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5.05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6%。
道路用地面积约1.2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6%。
水域、农林用地面积约12.7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7%。
1.3村庄建筑与配套设施情况规划范围内现状建筑共214间,根据建筑质量可分为三类,即一类、二类、三类。
一类建筑主要为混合结构,质量相对良好,约86间。
二类建筑主要为砖结构,质量一般,约53间。
三类建筑主要为泥土结构,质量较差且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约75间。
规划范围内包含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如村委会、小学、卫生站等,规模相对较小,无法完全满足村民服务需求。
现存基础设施包括X411县道、岭冲村硬底化村道等,缺乏给排水设施、环卫设施与活动广场等。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发展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发展探索发表时间:2020-12-28T06:48:21.48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肖书圣[导读] 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村庄规划面临的困境分析,研究村庄规划编制创新问题,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个战略发展目标是村庄规划编制的导向。
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村庄规划面临的困境分析,研究村庄规划编制创新问题,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村庄规划战略探索1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核心内容之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确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个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并对乡村经济产业、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作出了要求。
村庄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性规划,是村庄建设依据,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手段。
其规划目的,规划内容,实施方式都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中央密切关注的问题。
村庄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
从2000年首次提出“三农”问题以来,中央日益重视农村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将农村问题作为发展的重心。
农村的土地问题、户籍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问题都在研究、发展、推进。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腾退等机制等问题都是村庄发展战略中的热门话题。
2018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战略又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048、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庄规划(2012-2030)为例
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庄规划(2012-2030)1为例杨欣李霞王楠摘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安徽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循序渐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小岗村村庄规划的实践,总结概括出以“五化”引领村庄规划的新思路,在村庄发展模式选择、景观风貌提升及公共设施配置等方面探索相关经验,以期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好乡村小岗村村庄规划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农业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近几年来,安徽省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城镇发展迅猛,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庄发展缺乏动力,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正面临消失的威胁。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安徽省全省行政村由29745个减少到15539个;自然村由292107个减少到228763个2。
农业要素依旧处于净流出状态,由于人口外流导致的空心村问题日益严重。
2012年,安徽省完成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投入。
规划要求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总体目标,并在农业发展、村庄建设及社会管理三方面提出了指导措施。
小岗村作为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无论就地理气候,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哪个方面来说,均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解决好小岗村转型发展、农民进一步增收及村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不仅对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示范作用,而且对我国农村建设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该项目获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村镇规划部分)暨优秀美好乡村规划设计一等奖。
2数据来源: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1 小岗村现状分析1.1 村庄概况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属小溪河镇管辖。
全村人口3903人(2011年统计),946户,下辖23个村民组,村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
村域内除小岗外,还分布有大严家、小严、小周、蒲塘庙、石马、大周、小韩、马庙、后范、石马金等自然村,每个自然村居住人口在130—290人左右。
基于特色产业的村庄规划的实践与探索
且家庭作坊式 的经 济不利于 长期稳定 的发 的规划 和必 要的政策 扶持 , 目前 还处 于 自发 的发展状 态 , 特色 产 殖户 的家 中空 间有 限 , 展 。规划在村 内选定条件合适 位置 设置清水 鱼餐饮一条 街 , 供 提 业对村 庄发展的支撑 还有 待加 强 。正是 由于村 集体 经济 发展 薄
邮政 、 粮站 、 信用社 、 供销合作社 等公 共服务设 施 。
进 出水 口分开设置 , 互不干扰 , 保证养殖塘水质永久清澈流通 。
22 集中设置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作为典型 的农业 型村庄 , 丰村经 济发 展 主要依 靠农 业 , 禾 特 2. . 规划清水鱼餐饮一条街 , 随着清水鱼养殖 业 的蓬 勃发 展 , 附近 的食 客纷 至沓来 , 而养 别是养 殖业 的发展 , 而作为特色产业 的清水 鱼产业 由于缺乏统 一
结 并设 置 停车场 、 油站 、 加 弱, 造成对村庄建设 投入 的严 重不足 , 整个 村 庄道路 系统 尚未 完 专业餐饮配套服 务 , 合 当地餐饮 文化 , 购物区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 。打造富有 当地特色 的清 善, 各级道路普遍偏窄 , 共服务设施不 够齐全 , 公 公共卫 生环境 亟 观 赏区、 同时也打造禾丰村的经济形象 。 待改善 , 总体上禾丰村 的中心村集 聚度和服务 功能还不 能满足 村 水鱼餐饮行业形象 , 2 2 3 培育养殖、 . . 餐饮、 批发转运等上下游配套产业 , 延伸产业链 民 1益 增 长 的 物 质 文 化 生 活 需 要 。 3
基于特色产业的村庄规划的实践与探索
孙
摘
伟
杨 小萍
30 0 ) 10 7
( 浙江省城 乡规划设入思考 , 探讨了浙江省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村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特色化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助力乡村振兴的衢州探索与实践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31TANSUOYANJIU探索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了“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要求。
近年来,衢州市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同时,特色化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2021年,衢州市开展了省级13个村庄规划的编制试点,通过前期工作的探索,2022年又继续开展市级4个村庄规划编制的试点工作,力图摸索形成符合地方实际、适用好用管用的村庄规划编制路径方法。
一、国空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中央部委、省市机关都有相关加强村庄规划的政策文件出台,不可避免出现工作主线、意图与目标任务偏离现象。
一方面,存在为了规划而规划的问题:为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直接给地方下达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村庄编制数量,实现所谓规划全覆盖,导致运动式编制村庄规划。
另一方面,部门工作职能相互交叉:地方市县很多部门都具有乡村工作职能要求,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旅游发展主管部门等都有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提升、产业发展引导等相关职能,往往出现相互扯皮或相互推诿现象。
二是编制质量难以保证。
当前,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部分规划编制团队缺乏从全域全要素规划角度,认识乡村规划的本质内涵;缺乏对生态、文化层面的挖掘保护,缺乏乡村基层治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关注;往往形成规划成果千村一面,缺乏地方特色,规划合理性、可行性不高。
同时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存在对村庄规划的重要性、紧迫性及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保障不足,直接影响规划质量。
而地方管理部门中乡村专业人才配备松散不足,对政策把握、技术把关上受到制约,导致在具体乡村振兴行动中难以协同地方政府形成合力,造成村庄规划建设工作成效难显、富民强村工作难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难成。
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
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环境和发展需求,通过合理规划和保护,实现乡村振兴和保护乡村特色的双重目标。
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展开论述。
一、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的重要性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对乡村文化、历史和传统的传承和保护,也是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乡村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而保护乡村的特色和风貌,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丰富,保护乡村特色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环境,也可以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
1.遵循乡村发展规律。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遵循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
2.突出乡村特色。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和自然风貌,通过规划和设计突出乡村的特色和风貌,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
3.激活乡村活力。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激活乡村的经济活力,发展乡村的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活力,促进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4.保障乡村居民权益。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保障乡村居民的基本权益,改善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
1.科学调研,制定规划。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充分调研当地的资源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需求,科学制定规划方案,确定乡村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规划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表。
2.整体规划,分类保护。
特色保护型村庄规划需要整体规划,分类保护,根据乡村的不同特色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有针对性地保护和发展乡村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推动乡村振兴和特色保护的双重目标。
探索村级村庄发展规划的范文示例
探索村级村庄发展规划的范文示例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村级村庄的发展规划成为了推动农村进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引。
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村庄发展规划,不仅能够为村庄指明发展方向,还能充分挖掘村庄的潜力,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下将以一个假设的村庄为例,为您呈现一份村级村庄发展规划的范文示例。
一、村庄现状分析村庄名称村位于地理位置,村庄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X亩。
村庄共有X户,人口总数为X人。
1、经济发展现状村庄的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农产品附加值低。
此外,村庄内有少量的家庭手工业和养殖业,但规模较小,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支撑。
2、基础设施现状村庄内的道路状况较差,部分道路尚未硬化,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效率低下。
电力和通信设施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网络信号在部分区域较弱。
3、公共服务现状村庄内有一所小学,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
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仅有一个小型的卫生室,医疗设备和药品有限。
文化娱乐设施匮乏,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4、生态环境现状村庄周边的生态环境较好,但村庄内部存在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现象,影响了村庄的整体环境质量。
二、发展目标与定位1、发展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村庄名称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丽乡村。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农民收入,使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以上;完善基础设施,实现道路硬化、水利设施现代化、电力通信全覆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村庄。
2、发展定位结合村庄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将村庄定位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的生态型村庄。
三、产业发展规划1、特色农业(1)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如蔬菜、水果等。
(2)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关于村庄规划编制实践的思考——以白滩寺村村庄规划为例
关于村庄规划编制实践的思考——以白滩寺村村庄规划为例摘要:村庄规划是以行政村为空间对象的全域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城镇开发边界以外地区(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乡村建设、治理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本文以白滩寺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为例,分析目前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
关键词:村庄规划;问题与挑战;解决方案一、村庄规划解读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迅猛,乡村发展反而走向衰落与萧条,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剧,乡村成为当下制约中国实现强国发展的主要短板。
村庄规划是指导村庄建设、治理与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村庄规划是以行政村为空间对象的全域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城镇开发边界以外地区(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结合规划实施管理的需要,其内容深度和作用发挥更接近于城市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二、白滩寺村庄规划编制实践1、项目概况白滩寺村是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属行政村之一,位于子牙河北岸,南距杨柳青镇人民政府约3公里,东部与北辰区双河村相接,西部与杨柳青镇大柳滩村相连,北邻18栋高尔夫球场,区位优势显著,生态环境优越。
村庄现有常住人口约1500人,户籍人口1187人,约432户。
受城镇经济拉动的影响,村庄集体收入主要以土地和建筑租赁为主,所属农用地90%已实现流转。
村庄的大部分劳动力也已以城镇务工为主。
2017年白滩寺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的称号,村庄整体人居环境基础较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主要由镇区提供服务。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河南省登封市郭店村为例
为村民们日常消费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出现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变革,较早期制定的村庄规划及多次的改造工程也使得乡村的独特风貌逐渐淡化[2]。
因此,针对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新一轮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和合理的规划手段更好地保护和延续乡村特色资源,同时也要保留乡村的历史记忆,激发村庄的活力。
本文以探究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的规划机制为目标,选取河南省登封市郭店村作为案例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希望对新一轮村庄规划中特色保护类村庄的规划编制起到借鉴意义。
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时期村庄规划1.1 村庄规划的时代背景新时代赋予乡村地区发展新使命: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关键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方式、主要矛盾、社会阶段等多个方面均发生了变化。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这一系列的趋势变化必将对新时代乡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赋予乡村地区新型城乡关系、多元乡村业态和复合乡村功能三个新使命。
县域统筹开启乡村发展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化发展问题仍然突出,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阻碍着现代化的推进。
吴良镛先生曾说,县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
近年来,国家多份文件也提出“县域统筹”“城乡融合”等相关要求。
因此,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关键是要以县域为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破除体制机制弊端。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规划新要求:乡村规划是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角色和摘要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和建立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下,村庄规划迎来了新的内容。
特色保护类村庄作为实用性村庄规划中五种村庄类型之一,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欠缺较系统的研究和可借鉴的经验案例。
因此,本研究以河南省登封市郭店村为例,在对郭店村的国土空间开发和特色资源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郭店村的规划编制提出引导,以期为后续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松阳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改革与发展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2期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牢固树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立足“最大优势是生态、最大特色是田园、最深底蕴是文化”的基本县情,积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平台作用,调动村级组织、村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整合相关进村资金的集中使用;坚持重点建设和示范引领,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县建成一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一、松阳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瓯江上游,有着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既是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标本,又是田园牧歌式的桃源胜地,更是浙西南最早的革命老根据地,至今仍保留着100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将松阳乡村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自然基础。
为了全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松阳县利用被浙江省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契机,立足顶层设计,制定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建设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村庄。
(一)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共建,积极探索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产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始终坚持“议”字当先,尊重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运行管护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享。
大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农业特色品牌,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
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引导一产向二三产业拓展,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手工制作等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依托农村人文自然资源和乡土风情,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休闲、养生保健、民宿经济等产业,进一步丰富美丽乡村业态。
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发展村庄。
景区周边“保护开发特色村”村庄规划编制探索 以莆田市常太镇溪南村为例
设计98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景区周边“保护开发特色村”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莆田市常太镇溪南村为例柯清峰【摘要】本文以福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莆田市常太镇溪南村为例,深入实践乡村振兴提出的相关理念和要求,拟借溪南村的试点机会,为福建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探路。
【关键词】产业发展;环境整治;设施配套福建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19年印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方案》(闽委振兴组〔2019〕3号),明确在全省开展100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创建工作,莆田市常太镇溪南村成功入选。
本次规划拟借溪南村的试点机会,为全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探路,并为后续村庄的规划编制提供范本[1]。
1.溪南村现状基本情况1.1 现状概况溪南村位于莆田市常太镇西南部,东临埔头村,西毗仙游县,南通华亭镇,北接溪北村。
下辖1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22户,农业人口1986人,村域西南部为九龙谷省级森林公园,西部与九鲤湖景区接壤,属于典型的毗邻景区型村庄。
1.2 存在问题根据整理分析,村庄重点问题有两个,一是村庄多数居民已建新房,但旧宅未拆,一户多宅现象较多;二是村民新建宅基地的刚性需求和村庄新增建设用地保障的问题。
结合村民诉求、村庄发展需求,笔者认为当前村庄发展面临七大问题:(1)道路交通。
对外交通存在瓶颈,X223道路宽度不足,通行能力有限;内部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硬化不足,缺乏集中停车场地和路边绿化空间。
(2)景观风貌。
整体景观格局优越,但村庄内部铺装过多,土壤裸露,绿化不足,水系景观尚未开发,村民、游客无法亲水、戏水。
(3)农房建设。
宅基地未按“一户一宅”贯彻实施,多数已建新房而老宅基地未腾退;致使村内危旧房众多,存在安全隐患;且新建住宅布局及风貌杂乱。
(4)公共服务设施。
门类缺少,规模不足;未配置与文化旅游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
(5)公用基础设施。
给水设施不够完善,电力电信杆线杂乱,垃圾收集点及公厕配置不足,且存在荒废现象。
(6)产业经济。
调研报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探索与实践
【调研报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探索与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XX县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优美环境为农民而用,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三个三”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业环境和治理环境,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振兴成果惠及全县广大群众。
一、以提升“三度”为抓手“塑形”保宜居(一)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
坚持规划先行,尊重农民意愿,动员乡贤能人,以群众的主体意识和村庄类型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动构建区域一体、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的乡村规划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按照项目库项目清单,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谋划实施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道路提升、农村供水巩固提升等项目,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投工投劳、以工代赈方式参与乡村建设。
(二)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
持续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交通、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在交通方面,补足出行服务短板,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推动出租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等出行服务体系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出行需求。
目前,该县建成124个便民候车亭和40个公交候车亭,10个乡镇全部开通城乡公交线路,公交化运营率达100%o在文化服务方面,该县161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率100%,建成娱乐运动场823个,乡村文化大舞台178个,农家书屋161个,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村级全覆盖。
在医疗方面,大力推进县、乡、村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改革,向乡、村下放医保业务经办事项22项,全力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医保经办服务基本实现“简单事项不出村、复杂事项可代办”的目标。
(三)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
成立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领导亲自指挥、局领导干部分组挂点指导促办、镇领导干部挂村协调督办、村干部包自然村协作、农户包责任区配合”等五级联动,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
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建设美丽乡村的理论与实践探析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又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指出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甘肃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迈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设美丽乡村;理论;实践引言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和实现城镇化与“三农”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推进和落实,探索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创新农村生态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1、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占比在50.32%左右,因此要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收缩已成为一种常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掠夺、“空心村”的出现、人居环境差、缺乏特色文化等,迫切需要立足于农村实际,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所谓美丽乡村建设是指结合各地的实际要求,充分结合农村地区丰富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将人力、财力、物力等经过合理配置用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助于淳化民风、美化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乡村发展在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口年龄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居民生活条件的基本保障,农村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交通、网络通讯、物流等常见基础设施,同时也应当包括消防、医疗、教育、治安、生活娱乐等多种公共服务设施。
从交通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的交通不便捷不仅是当地经济的问题,也有自然地理位置等因素,造成修路困难。
仙女织梦·丝旅兴村——特色产业驱动下的张沟村村庄规划(2023-2035)
仙女织梦丝旅兴村——特色产业驱动下的张沟村村庄规划
(2023-2035)
郝来源;李国旭;郝顺顺;叶自康;刘会晓(指导);任亚萍(指导);李梦迪(指导)
【期刊名称】《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3)2
【摘要】设计说明:本项目位于鲁山县张沟村,设计通过发扬张沟村仙女织技艺,打造丝织主题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与丝织产业发展,优化村庄三生空间,最终建设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村庄。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郝来源;李国旭;郝顺顺;叶自康;刘会晓(指导);任亚萍(指导);李梦迪(指导)【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永定“土楼沟”周边村庄绿化规划设计--以“土楼沟”景观中心湖坑镇南江村为例
2.面向实施的村庄规划导则研究——以全国村庄规划试点村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为例
3.将村庄规划纳入到村规民约的实践探究——以全国村庄规划试点村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为例
4.甘肃省美丽村庄规划探析——以泾川县汭丰乡郑家沟村美丽村庄规划为例
5.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研究\r——以长春市张粉坊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特色产业的村庄规划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越来越快。
在二元经济影响下,过于注重城市化建设、弱化对乡村规划与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国家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城市与乡村的共同进步,因此务必要更加重视特色产业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纵观当前的乡村建设,仍然缺乏特色元素的加入,而特色村庄的基础是拥有特色产业。
除此之外,一些拥有众多传统的农业型村庄,如何更好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文章根据特色产业村庄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更好地建造具有特色产业的特色村庄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
标签:特色产业;村庄规划;实践与探索
在中央十六届五中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村庄特色建设的策略,因而加强特色产业的村庄的趋势势在必行。
尽管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除此之外,一些乡村建设规划者对村庄的特色产业没有加以重视和探索,所以在村庄规划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因此,要建设特色的村庄规划建设必须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为人民的利益发展空间考虑。
其实建设具有特色的农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农民生活,进而推动乡村的全方面发展。
但是根据目前乡村建设的现状,距离建设有特色的乡村仍然有一段距离。
但是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只要掌握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以及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出对应的规划与对策,那么建设美丽、文明、和谐且具有特色产业的乡村指日可待。
一、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占地抢建以及建宅毫无秩序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民迫切地渴望生活環境得到改善。
在这种情况的驱使下,乡村争先恐后的建设房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除此之外,由于国家土地政策体制的限制,以及乡村的房屋建设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农民建设的房屋没有秩序。
并且虽然有一些地区是聚集在一起建设房屋,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乡村建房的审批是处于停滞状态的。
如果对于这种现象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改善措施,只会徒增这种现象的存在,那么建设特色产业的村庄规划更是无稽之谈。
与此同时,许多村庄的建设没有规划,没有合理的分布建设。
因而一些农民便使用自己的土地建筑房屋,近些年来一度造成了农民房屋建设的布局比较没有秩序。
[1]而且作为乡村的领导人员,也没有对村民进行有效的管制,放任农民我行我素,缺少乡规民约。
(二)村庄的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干部人员或者是一些企业施工人员,在乡村特色建设上缺乏新意和创新,导致建设之后的效果大相径庭。
大多数的建设常常是水泥化、钢铁化以及彩
色系列的建筑,进而整体的建筑没有凸显出乡村的特点以及乡村的风貌。
除此之外,一些村庄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多数选择推翻之前的房屋,形成钢筋水泥一体化的乡村风貌。
乡村就应该有乡村的特色,比如可以对之前的旧房屋进行规划和改造,融入乡村的文化、古风以及人文情怀,搭建出具有独具一格的乡村风貌。
与此同时,在进行乡村建设时,一些建设者对环境的管理不够重视,相反比较重视整个工程的建设,进而形成乡村建设对于环境的管理比较松散。
在乡村建设中,环境差,垃圾遍地的现象不在少数。
既然作为乡村的特色建设,就应该重视房屋建设的特色性以及挖掘自己的特色产业,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
而特色的村庄建设对于特色产业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特色产业对于特色村庄而言是如虎添翼的,但是只有特色产业的村庄是不完善的。
因而二者要相互结合,更好地发展村庄的特色之处。
二、建设特色产业的特色村庄的策略
(一)结合村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设
如果要建设具有自己村庄风格和样式的房屋,就要结合村庄自身的地势以及生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建设充满钢筋混凝土味道的房子,因地制宜并且进行有效地规划和指导。
在建设特色村庄的基础之上,注重对特色产业的挖掘并且发扬光大。
毋庸置疑,特色产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比如,如果村庄的地势优越,可以建设农家乐;如果有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可以考虑旅游业或者养殖牲畜。
一个充满风土人情气息的村庄不仅可以提升村民的自我卓越感,也可以更好地促进村庄未来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要注重保护村庄的原生态,不可盲目追捧城市化建设,否则就会失去建设特色村庄的意义了。
在建设村庄时,要重点体现出一个村庄的乡土特点以及当地的特色,如图1所示,并且始终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前提,而特色产业的目的之一是让农民改善物质生活。
因此,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之外,更要重视特色产业的建设。
娱乐设施的地理位置尽量选择在比较中心的地方,娱乐设施的存在可以更好的促进人们进行交流以及运动。
[2]总而言之,村庄的特色建设要结合实际,不可盲目规划。
(二)避免千篇一律,打造当地特色产业下的特色村庄
纵观当前的村庄建设,用千篇一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从而缺乏特色产业的村庄规划。
村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不改变本质的情况下,改善一下面貌,并且有自己的特色产业。
而非一味地相互仿照,这就失去了建设特色产业村庄的意义了。
乡村无论是在感觉上还是体验上,都是给人一种舒服自在的感觉,相反如果乡村的建设全都变成高楼林立,而且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反而没有了乡村的味道。
而所谓特色产业,就是打造一条适合自己村庄发展的道路,其形式非常多样。
近些年来,一些村庄根据实际情况,逐渐走上了特色产业的道路。
一些土地肥沃的村庄大量种植果木,并从中致富,从而提高了村庄的生活质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适合自己村庄的产业才是特色产业。
因此,在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时,要从长远角度去规划,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如图2所示。
三、结束语
特色产业的乡村规划的重点在于有自己的特色,尽管时代发展的脚步是极速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忽略过往、轻视传统。
乡村的规划建设亦是如此,虽然经济发展使乡村的变化非常大,但是不可盲目追捧城市化的建设与规划,要结合当地的特点,建设出具有乡村气息而不失特色的建筑,并且将特色产业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彭淞.基于产业升级的村庄规划研究[J].城市建筑,2016(15):47-47.
[2]王桂林.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发达国家乡村规划和建设[J].世界农业,2016(12):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