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综述分析
银屑病的原因
银屑病的原因引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疾病,以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逐年上升。
虽然银屑病的具体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认为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银屑病的发生,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影响。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有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患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基因研究表明,银屑病与特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尤其是HLA-Cw6基因型。
HLA-Cw6基因型的携带者患上银屑病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0倍以上。
此外,其他与银屑病相关的基因,如IL12B、IL23R等,也被发现。
免疫异常银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密切相关。
免疫细胞的活化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和关节中存在大量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
这些细胞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干扰素-gamma(IFN-gamma)等,导致炎症反应和异常角质形成。
此外,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一些正常细胞进行攻击,引发免疫反应,加重了病情。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对银屑病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
心理压力、感染、病毒等因素被认为是诱发银屑病的因素之一。
心理压力被证实可以引起自体免疫的异常反应,从而触发或加重银屑病。
感染和病毒也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银屑病病变加重。
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和内分泌因素也被认为与银屑病的发生相关。
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的神经肽、外周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如皮质醇激素水平的不平衡等。
神经肽的异常分泌可能导致皮肤的瘙痒和红斑,加重疾病症状。
药物、酒精等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非甾体抗炎药等,被认为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生和加重相关。
酒精的摄入也被发现与银屑病相关,酒精可以抑制免疫功能,引发炎症反应。
总结综上所述,银屑病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药物等都与其发病相关。
银屑病病历
银屑病病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银屑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又称银屑病、牛皮癣,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表皮增厚、鳞屑脱落等症状。
银屑病通常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中,但也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包括儿童和老年人。
并且该疾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往往会有家族史,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患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块、鳞屑脱落等症状,一般在头皮、膝盖、肘关节等处较为常见。
随着病情进展,皮损区域可能会逐渐扩大,鳞屑变厚,瘙痒感加重,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扰。
银屑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但却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存在而感到自卑、焦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社交活动和工作生活。
及早发现并治疗银屑病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认诊断。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用药物治疗和内服药物治疗。
在外用药物治疗方面,常见的药物包括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类药物、角质溶解剂等。
内服药物主要以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为主,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平时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高盐高糖饮食等不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对于患者康复也是十分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也会对缓解症状产生积极影响。
银屑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及时发现、科学治疗、正确调理,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医疗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掌控疾病,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希望患有银屑病的患者能够重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与医生一起为康复努力,早日告别皮肤烦恼,重获自信与美丽。
第二篇示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红色、干燥、鳞屑状的斑块。
银屑病患者在病史中往往有遗传基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皮肤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形成病变。
中医论治银屑病概况
银屑 病 ,俗称 “ 皮 癣 ” 牛 ,是 一 种 常 见 并 易 复 发 的慢性 红 斑 鳞 屑 性 皮 肤 病Ⅲ 。祖 国 医 学 称 之 为 “ 白
疤” ,又称 “ 皮癣 ” “ 癣 ” 等 。西 医 对 其病 因 病 松 、 干
多 ,瘙痒 重 ,刮 去 鳞 屑 可 见 点 状 出血 ,常 伴有 心 烦 、
浙江 中医杂 志 21 年 9 01 月第 4 卷第 9 6 期
中 医论 治 银 屑病 概 况
金 瀛凯 余 土根
1 浙江 中医药大 学 浙江 杭 州 3 0 5 10 3
2 浙江省 中医院 浙江 杭 州 3 0 0 106
关 键 词 银 屑 病 中 医 药 疗 法 文 献 综 述
2g 0 ,白茅 根 3 g 0 ,知 母 1 g 0 ,丹 皮 、银 花 各 1 g 5 。每
用 乌蛇 消银 颗 粒 2号 治 疗 该 型银 屑 病 1 0例 。2号 方 2 组 成 :金银 花 3 ,桃 仁 、僵 蚕 、防风各 9g 当归 、 0g ,
机 的认 识 尚未 明确 ,治 疗上 缺 乏 有效 方 法 。而 传 统 的
中医学 运用 辨证 以及 其 特有 的治疗 方 法 ,在 临 床上 彰 显 出了独 特 的优 势 。现将 中医 药 治疗 银 屑病 的有关 文 献 资料 综述 如下 。
疗 ,药用 :生 槐 花 、生 地 、大 青 叶 、 板 蓝 根 各 3 g 0, 白茅 根 、赤 芍 、土茯苓 、鸡 血藤 、玄 参各 2 g 0 ,紫 草 、
归 、川 白芍 、丹参 、鸡 血藤 、桃仁 、威 灵仙 、生地黄 各
1g和 蜈 蚣 2条 ,治 疗 5 5 O例 ,有 效 率 占 9 。孙 元 2 亮 _用 活血化瘀之血府 逐瘀 汤 ( 8 当归 、桃 仁 、红花 、赤
银屑病的中医药诊疗进展综述
积肌肤 ,外不得疏泄 ,内不得条达 ,郁久化 热化 毒,热毒浸淫 营血 ,使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 。久则热耗 阴血 ,夺津灼液 , 致血燥肌肤失养 ;血热过盛 ,气火偏旺,气壅血凝,留阻脉络,
教 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大致可归纳为四大学说,即血热说 、血燥
说、血虚说、血瘀 说。张志礼提倡血燥与血热 皆为本病起因 ,
燥 起 白皮 ,燥 邪 因 时令 季 节 而 发 , 治 则发 汗 与 润 燥 相 辅 相成 ,
育
调理营卫、开发腠理使津液通达于皮肤;朱仁康 、赵炳南倡导 血热论 ,主张清热凉血 ,疏 风散寒 ,调理脾肺 ,荣养营卫;秦 万章依据血瘀 说,经 中医辨 证实验观察银屑病患者存在四项血 瘀指征,为活血化瘀 治疗提供 了依据 ;顾伯华认为本 病是 由营 血亏损、生风生燥 、肌肤失养而成病 ,治则为养血生血,调和
第 8卷第 1 期 ・ 第 9 期 9 总 9 21 O 0年 l O月 ・ 半 月 刊 上
银屑病 的中医药诊疗进展综述
吴桂华 孙通华 崔艳霞 张志鸿 山东省寿光市人 民 医院中医科 ( 6 10 2 2 7 0)
摘 要 :分别从 中 医病因病 机 、辨证 施治 、基础 实验研 究等 几个 方面 综述 了近年 来 中医药 治疗银 屑病 的进展 ,认 为中 医药 以其独特 的优 势和
草河车 1g 5 ,白鲜皮 1g 北豆根 lg 板蓝根 1g 威灵仙 lg 5, O, 5, O,
生甘草 6 )1 g ̄ 养血润燥解毒的克银 2号( 1 生地黄 3 g 0 ,丹参 1g 5,
玄 参 1g 5 ,火 麻仁 lg O ,大 青 叶 1g 5 。山豆 根 lg 白鲜皮 1g O, 5, 草河车 1g 5 。连 翘 lg, 取 得 良效 。 O)
银屑病诱发及加重因素调查分析
银屑病诱发及加重因素调查分析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共调查986例银屑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女435例,男551例;年龄7~68岁;病程15天~30年。
以填表方式调查,然后综合总结。
调查内容与结果:从感染、外伤、药物、变态反应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神经因素、季节、饮食及遗传等各方面进行调查,其结果如表1。
讨论调查结果显示,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加重,与各种感染、外伤、手术、药物、变态反应、内分泌功能障碍、饮食辛辣鱼腥、嗜好烟酒、精神压力、睡眠不足、季节及遗传等密切相关[1]。
感染因素:有38.65%的男性和45.05%的女性因感冒发热而引发或加重银屑病;有48.68%的男性和46.20%的女性患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后诱发银屑病,尤其是进行期点滴状银屑病。
非B型溶血型链球菌的致病危险高于B型溶血型链球菌、肠球菌和其他菌种[2]。
外伤及手术:有8.16%、3.81%的男性和7.07%、4.14%的女性因外伤及手术诱发或加重了银屑病。
在银屑病进行期,外伤、手术、针刺等表皮破损可导致同形反应发生,使皮疹增多。
药物:有9.07%的男性和6.17%的女性有用药史,依次为某些治疗银屑病的药物、非激素类抗炎药及某些治疗心脏病药物等[3]。
接触致敏物质:12.16%的男性和12.41%的女性接触某些致敏物质,如染发水和风湿止痛膏,在皮肤出现变态反应之后发生银屑病。
其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明顯的个体差异。
由其他皮肤病诱发:10.71%的男性和10.80%的女性患虫咬性皮炎、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疖、痈、水痘、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痱子、白癜风、浅部真菌病、疱疹样皮炎等后,诱发银屑病,其中以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居多。
内分泌功能失调:有46.90%的女性患者其发病和加重与妊娠、月经、哺乳有关,伴有月经不调和痛经。
精神因素:有48.82%的男性由工作紧张、过度劳累加重或诱发银屑病,高达88.05%的女性病人患病后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并出现睡眠不足、多梦易醒症状。
银屑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
银屑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摘要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表皮角质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层细胞肥厚、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等,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银屑病患者病情反复,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综述银屑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新进展,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疾病信息和治疗依据。
关键词银屑病;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治疗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患病率为1%~2%,主要病理表现为表皮角质化过度及角化不全、棘层细胞肥厚、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等,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其与遗传、感染、免疫及精神等相关,但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异常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银屑病患者不仅有皮肤和关节受损,常伴发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治疗过程漫长,且效果差,易反复,给患者的精神和身体造成重大压力和痛苦,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不安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水平,因此调查该疾病的流行病学来提高人民群众对该病的认识,同时对该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是皮肤科亟待突破和解决的课题。
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采用多种不同治疗方法,达到控制疾病发展、并发症的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就该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新进展综述如下。
1 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关于银屑病发病率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美国一项基于6万人的研究中发现银屑病年发病率为60.4/10万,发病高峰年龄阶段为6~70岁。
1984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估计当时发病率为12/10万[1]。
银屑病患病率与人群、地理位置、环境等有关。
欧洲白人患病率为0.5%~2.5%。
1984年调研报告统计显示当时银屑病的总患病率为0.123%,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1];而2010年,丁晓岚等[2]关于我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银屑病的总患病率升高到0.59%,总标化患病率为0.47%,其中银屑病初发年龄为4~78岁,其中40岁以前发病占67%。
中医治疗银屑病综述论文
中医治疗银屑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62-01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属中医“白”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根治较为困难,本病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现将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新近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由外邪内侵,七情内伤,脾胃失和等因素致内外和邪、热雍血络所致。
范氏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1)素体燥热,又因外感邪毒,搏于肌肤,郁而化热,而成血热之证;(2)病久耗伤气血,肌肤失养;(3)七情所伤,气滞血瘀或久病成瘀,瘀血阻络,肌肤失养;(4)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蕴结肌肤;(5)热蕴日久,化火炎肤。
2 临床表现及分型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有一定遗传倾向。
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并且除红斑、丘疹和鳞屑外,尚可有水疱、脓疱等皮损,以四肢伸面、头皮和背部较多。
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一般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
3 治疗3.1 中医治疗3.1.1 辨证治疗吴氏将本病分为三型,(1)血热型:治疗以凉血清热解毒为主,药用生地、赤芍、丹皮、生槐花、板蓝根、白鲜皮、白花蛇舌草15 g,白茅根、土茯苓各30 g,紫草、金银花各10 g,甘草6 g;(2)血燥型:治宜养血活血润燥为主,药用生地、首乌、麦冬、丹参、白鲜皮各15 g,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鸡血藤各30 g,当归、红花各10 g;(3)血瘀型:治宜活血化瘀软坚为主,药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当归、乌梢蛇各10 g,鸡血藤、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 g,白鲜皮、赤芍各15 g,丹参20 g,甘草6 g。
共治疗血热型20例,血燥型9例,血瘀型13例,总有效率为93%。
梁氏运用养血润燥、清热利湿之剂治疗。
药物组成:生地15 g,当归10 g,牡丹皮10 g,红花6 g,乌梢蛇15 g,丹参30 g,土茯苓30 g,白鲜皮15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赤芍15 g,甘草6 g。
银屑病疾病研究报告
银屑病疾病研究报告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银白色的鳞状皮损。
这种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并且常常与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关。
本文将对银屑病的疾病研究进行探讨。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目前,学界大多认为免疫系统异常是银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异常的免疫反应会导致角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角质形成的紊乱,进而形成银白色的鳞状皮损。
此外,银屑病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联,研究发现,家族性银屑病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皮损、瘙痒、红斑和脱屑等。
疾病的病程状况也不一致,有的患者病情轻微,仅局限于部分皮肤,而有的患者病情严重,全身多处皮肤均受累。
在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银屑病还可与多种其他系统性疾病相关,如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案较多,但并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方法进行治疗。
其中,外用药物如外用激素、维生素D3类药物、角鲨烯类药物等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此外,光疗和系统性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疑难重症。
对于特殊情况,如银屑病合并关节炎等,需要联合多学科的治疗方案。
银屑病的疾病研究进展迅速,目前有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
例如,近年来,一些针对免疫系统调节的新药物开始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此外,一些新的生物制剂如生物免疫疗法也显示出治疗银屑病的潜力。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银屑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了治疗方面,银屑病的疾病研究还包括对疾病的遗传学、免疫学、病理学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近年来,利用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技术,研究者发现了多个与银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这对于深入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银屑病的免疫学研究也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银屑病的延续护理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
银屑病的延续护理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摘要:银屑病属于顽固性、难治性疾病,因此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除坚持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生活管理以提升治疗效果,而常规临床护理具有持续性和监督性不足的缺陷,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容易出现不遵医嘱的行为,因此如何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一直以来也是临床上积极探索的问题,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目前延续护理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其应用效果受到了众多医护人员和患者高度的评价与认可,本文主要对延续护理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银屑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银屑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且治疗难度较高的疾病,目前医学上对其具体的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暂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一般认为遗传、环境、免疫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患者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板块、鳞屑等皮肤症状,伴有瘙痒、关节损害等,患病后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发病需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但是由于对其病理知识缺乏了解,因此目前的医学条件暂时无法实现完全治愈,一般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为主要的主要的治疗原则和目的,由于病程较长,因此除治疗外,日常的护理对控制病情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延续护理作为常规临床护理的补充,主要的目的为帮助患者提升自护能力从而加强生活管理,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
一、银屑病延续护理护理现状唐盛琳(2020)等学者通过研究国内外银屑病的护理研究报告后指出:相比于西方先进国家,目前我国对银屑病的护理模式整体上相对落后,主要在于过于依赖临床护理,缺乏延续护理相关应用。
此外缺乏相对统一的护理评估标准,比如目前国外已经广泛运用了interRAI 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澳大利亚ACFI量表等,可以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制定系统性的延续护理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缺乏相关评估工具,因此相关的护理体系支持也不够。
这也反映出延续护理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相关学者深入研究[1]。
二、银屑病延续护理进展(一)奥马哈系统延续性护理奥马哈系统时目前国外较为先进的护理模式,其主要包含了环境、生理、心理以及保健等多个领域,对推动延续护理在临床上进行实际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理论探讨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研究进展
[ 王洪 图. 2 ] 《 王洪 图内经讲稿 》 】 京: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一 [ . M北 人 2 9 0 第
版:7 41
f裴嫒. 内经》 生[. 3 ] 论《 养 J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 0, (: — 1 ] 2 4 056 7 0 1 )9 [黄剑. 4 ] 《 黄帝内经》 养生方法探讨[. 中医, 0, (: 1. J 1 河南 2 8 8 )~0 0 2 48 [程士德. 5 】 《 内经》 ] [, M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0, 2 6 0 第二版:1 17 [ 陈志光, 远. 中医养生法 叨. 6 3 李佩 漫谈 中国中医药 现代远 程教育 ,
2 1 年 4 第 4卷 第 4 02 月 期
Ap l 2 2 i r 01 Vo . No4 1 4 .
中国 中医药 咨讯
Ju n 】 f iaT a to a hieeMe ii  ̄r t n o r a o n rdi n l n s dcneI mai Ch i C n o ・7 ・ 9
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并以 12名正常人作对照, 2 发现本
体系, 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药治疗银屑病方法众多 , 积累 方药丰富 , 给药途径灵活多样 , 疗效好 , 复发率低 , 而且副作
用较小 , 具有较大 的优势和 阔的应用前 景, 但尚缺乏统一
病血液 流变学指标有病理性改变 :.全血粘度和血球压 积 1 均 比正 常人显著增高 , 随着病情的缓解而降至正常水平 。 . 2 关节炎型 明显高于对 照组 , 脓疱 型明显低于 对照组 , ( 且 P
11 . 内有血虚 , ..2 2 外受秋燥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辩证论治综述摘要:准确的分析银屑病的实际分类、辩证实质的技术标准,对银屑病进行诊断分析治疗,确定实际认知理解的过程。
根据中医知识和相关临床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尽可能的提升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证治疗的综述标准和过程,对寻常型的银屑病进行研究。
关键词:银屑病;中医;辨证分析引言银屑病在中医中又称为白疕,是一种慢性类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鳞屑,可见出血点,皮肤出现就诊,色白、痒。
根据患者实际的临床标准,准确的分析寻常、关节实际的病症变化,明确实际寻常银屑病的发多发性和辩证论述标准。
本文将针对寻常型银屑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的相关综述标准和研究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明确实际治疗过程的合理性,确定对于不同患者可以采用的不同中药方子,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确保实际治疗符合医生的治疗目标和需求,提高对患者治疗水平和心理疏导上的治疗管理,稳定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合理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对于中医治疗的认识程度,明确实际治疗的合理性,确保银屑病治疗综述的合理性。
1 辩证分型标准银屑病中相关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且存在相互作用的遗传病变问题。
需要根据实际的免疫接入导通方式,分析实际角质层细胞增生引起的情况。
按照中医实际的病发多种因素进行判断,确定患者体热亏虚的情况,皮肤失去养分过多,出现血气淤滞症,主要表现为热毒积蓄,风寒湿痹等,火毒旺盛等现象。
2 辩证治疗分析方法2.1 血热内涵治疗法可以采用地丹凉血汤治疗,土茯苓30g、生槐花30g、白茅根30g、生地30g、板蓝根30g,丹参15g、紫草15g、赤芍15g、丹皮15g、鸡血藤15g、玄参15g,熟大黄10g。
按照实际配合标准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血浆sVCAM1有所改善,治疗后,sVCAM1水平明显下降,凉血降温,实现对机体的有效调节作用。
按照此方辨证施治的进行治疗,临床中,选用加减方式,土茯苓15g、生槐花15g、白茅根15g、生地15g、板蓝根15g,北豆根、黄芩、威灵仙、虎杖、生甘草、生槐花各10g,丹参12g。
银屑病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概况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难治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
本病以皮肤起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免疫缺陷病发病率上升等因素,使银屑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本病危害较大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银屑病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本病,笔者查阅并复习了近十年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一、治疗概况与进展(一)中医药治疗1.辨证论治中医认为银屑病发病多由内有血热,外受风邪,而致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皮肤潮红、脱屑;风燥日久,伤阴伤血,而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叠起白屑。
治疗总以清热凉血,养血活血,祛风润燥止痒为主,又因银屑病的不同分期及分型而各有侧重。
王雅娟[1]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论治,拟活血通络汤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5%。
陈苏[2]将银屑病分为血热风燥型、血虚风燥型、瘀滞肌肤型三型,共治疗132例,总有效率90.2%。
李寿甫[3]据银屑病发病及症候的特点,运用脏腑辨证分为肺经风热型、心经血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血虚型及肾经瘀热5型,中药治疗为主,共观察1000例,总有效率89.4%。
著名中医赵炳南将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进行期) 和血燥型(静止期) , 分别予清热凉血活血的白疕1 号方和养血润肤活血散风的白疕2 号方加减治疗, 并配合外用药, 治疗200例, 治愈与基本治愈率达98.5%。
朱仁康〔4〕根据银屑病病理特点与癌类似, 均有细胞过度增殖, 将该病分为血热风燥和血虚风燥型, 治疗108 例, 有效率为94.4%。
2.专方专用王雅娟应用活血通络汤(紫草、青黛、土鳖虫、蝉衣、丹皮、半夏、陈皮、黄连、厚朴各10g, 地龙、地肤子、白鲜皮、当归各15g)。
血热型在本方基础上加赤芍、桑白皮, 加重紫草, 青黛用量可达30g。
血瘀型加丹参, 红花。
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质肿瘤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排液或出血、宫腔内出现赘生物等。
目前临床上诊断常规形态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不存在问题,但部分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会出现特殊的病理特征,这为临床诊断该病带来一些困难[9]。
目前已有学者对特殊形态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研究。
杨直、张洪生及杜薇等[10]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变异形态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
在该研究中,医护人员对一些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发现其除了具有典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外,其中有8例患者的肿瘤存在黏液性改变,有3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呈现印戒细胞样形态,部分患者伴有平滑肌分化、纤维化及石棉样纤维改变。
在伴有平滑肌分化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中,H-caldesmon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40%,结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40%,平滑肌肌动蛋白呈阳性表达的患者有60%。
由此可见,尽管部分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可发生形态变异,但使用免疫组化法及基因检测法仍可准确地诊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聂瑜、甘继瑶及李瑞山等[11]也对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他们选取10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阴道出血及下腹部有肿块。
在这1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并发多发性子宫肌瘤,有1例患者患有子宫腺肌瘤,有2例患者合并有平滑肌混合性肿瘤。
术前确诊此类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病情的难度较大,术后对其肿瘤进行病理检查可比较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虽然术前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准确性较低,但临床医生仍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各项检查,从而尽早确诊其病情。
B超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均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临床医生在诊断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时,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阴道异常出血及下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子宫增大等特征,检测其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从而综合诊断其病情[12-13]。
银屑病的临床病理讨论
银屑病的临床病理讨论引言银屑病,也被称为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它以寻常型银屑病为最常见。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局部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局部瘙痒的症状。
尽管银屑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失调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临床表现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表现为多形红斑和银屑样鳞屑。
常见的临床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寻常型银屑病:这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对称性的红色斑块覆盖着银白色鳞屑。
常见发生在头皮、肘部、膝盖、腰部和下腿。
2.掌跖银屑病:这种类型的银屑病主要发生在手掌和脚底,表现为红色斑块、鳞屑和瘙痒。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疼痛和裂口。
3.接触性银屑病:这种类型的银屑病发生在患者与某些物质接触后,表现为局部红肿、鳞屑和瘙痒。
常见的接触物质包括化学品、金属和草本植物。
4.红斑型银屑病:这种类型的银屑病呈现为局限性红斑,并且没有明显的银屑样鳞屑。
这种类型的患者往往与关节炎相关。
5.关节型银屑病:这是银屑病的一种特殊形式,既有皮肤病变又有关节炎症状。
病理学银屑病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皮改变:银屑病的表皮改变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角质过度增生,表皮细胞层增厚和不完全角化。
2.上皮细胞增殖:银屑病中的上皮细胞增殖活跃,表现为上皮层增厚和表皮细胞数目的增加。
3.慢性炎症:炎症反应是银屑病病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真皮层中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
4.血管异常: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细微血管扩张及异常增生,可见血管旁边有淋巴细胞浸润。
5.皮肤感觉器官改变:病理学上可以观察到神经末梢的变化,如神经末梢的慢性炎症、病理性萎缩和变性。
免疫学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
免疫学因素在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方面,银屑病患者的皮肤中存在大量的T细胞,尤其是Th1细胞。
银屑病疾病研究报告
银屑病疾病研究报告银屑病疾病研究报告(第一篇)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青壮年人,其特征性病变为红斑鳞屑痂皮,常伴有瘙痒和疼痛。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免疫调节失衡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报告将对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一、银屑病的病因银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等因素被认为与其发病相关。
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银屑病在家族中有明显的聚集性,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发病风险高于一般人群。
遗传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从而引发银屑病。
2. 免疫系统异常:银屑病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表面,病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和免疫细胞的异常增殖与银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感染、刺激物、创伤、药物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病情。
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被认为是银屑病发病的诱因之一。
二、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免疫系统、角质形成细胞和血管生成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有关。
1. 免疫调节失衡:在银屑病患者中,T淋巴细胞的功能异常,特别是Th1和Th17细胞的过度激活与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
这些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在皮肤中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银屑病的病变。
2. 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正常情况下,角质形成细胞会逐渐向皮肤表面移动并脱落,但在银屑病患者中,这些细胞的增殖速度异常增加,导致角质层增厚和鳞屑形成。
3. 血管生成异常:在银屑病病变区域,血管生成增加,血液供应增多,进一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展。
血管生成异常与银屑病的瘙痒症状密切相关。
三、银屑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局部治疗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银屑病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光敏感剂、维生素D类药物和激素等。
银屑病患者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1 5
压 疮 的发 生 。 大 量 的 临床 研 究 证 实 , 黄 芪 具有 抗 自 由基 氧 化 , 排 毒 排脓 , 生肌止血 , 促进创 面毛细血管增生 , 增 加 毛 细血 管抵 抗力 、
参
考
文
献
1 谭桂珍, 陈婉薇, 卢彬. 生肌 膏、 胰 岛素加甲硝唑治疗糖尿病并发
当代护 士2 0 1 3 年1 0 月 下旬 刊
一7 一
※ 综述
银屑 病患者依从性及社会支持 的研究进展
甘 永 梅
摘要 综述 了银屑病 患者依从性 和社会 支持的研 究进展 , 主要 包括银屑病 患者依从性现状 , 社会 支持 状况和社 会支持对银屑病患者
依从性的影响等3 个方 面。 认为有效的社会 支持可显著减轻压力对银屑病患者的潜在影响, 从而减少社会孤独感, 增 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少 , 这可能因为黄芪注射液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并逆转N O S 系统
的功 能紊 乱 , 减 少再 灌 注期 由i N O S  ̄ 导 的N O 生成 , 从 而 抑 制O N O O 一 生成 及 细 胞 损 伤 , 对压 疮 I / R 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实 验 还 发 现, 使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加外涂优于单用黄芪注射液腹腔注
疗只能达 到近期疗效 , 不能防止复发 。 银屑病患者病情迁延不愈 , 长期服药治疗 , 患者依从性 的好坏 , 直接影 响其病情 的发 展和治
疗愈后 , 因 而 银 屑病 患 者 是 否遵 医嘱 用 药 十分 重 要 。 因此 , 如 何 有 效 提 高银 屑 病 患 者 的依 从 性 成 为 银 屑病 患 者 护 理 的重 要 内容 。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病理
寻常型银屑病表现为角化不全、角化过度、颗 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规则下延、 真皮乳头向上延伸、角质层内中性粒细胞聚集 形成Munro微脓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 细胞浸润。 脓疱型银屑病基本病理同寻常型,在棘层上部 出现海绵状脓疱,即Kogoj海绵状微脓疱,疱 内为中性粒细胞,真皮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及组 织细胞浸润。 红皮病型银屑病:除有银屑病病理特征外,主 要有毛细血管扩张,真皮水肿等变化。
维A酸类 retinoid 阿维A(依曲替酸 acitretin),适用于脓疱型 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口服,开始剂量为 每日30mg 或每日0.6 mg/kg ,以此为基础, 调整用量,以达到临床效果满意而副作用又小 的原则,可维持治疗3-6 月。 阿维 A酯(依曲替酯 etretinate ),适用于红 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 0.75mg /( kg· d), 1-2周后见效,1个月后可用25mg/d维持。 芳香维 A 酸乙酯 (arotinoid) ,用于银屑病、鱼 鳞病、毛囊角化病等。剂量为晚餐时服 0.03mg/d,维持量为0.03mg,隔日一次。
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
诱因 常因治疗不当引发 激素骤然停药
激素减药不当
外用刺激性较强药物
脓疱型银屑病后期
红皮病型银屑病
皮损: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大量糠秕样鳞屑脱 落,可见片状正常“皮岛”,后期手足呈大片皮肤 剥脱,尤如穿着破袜套、手套。 指趾甲浑浊变厚变形及脱落,口鼻粘膜充血发红。 全身症状:伴畏寒、发热、关节痛、头痛等全身 不适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 病程漫长,常复发,消退后可出现寻常型银屑病 皮损。 实验室检查 低蛋白血症,并发感染后血中白细 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皮肤粘膜表现:发病急骤,在红 斑基础上突然泛发密集针帽至绿 豆大小的黄白色无菌性脓疱,可 相互融合成脓湖。舌面常有较深 的沟纹,称为沟纹舌。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全身表现:与皮损相平行的持续发热、 全身不适、关节酸痛。 化验:血象升高、血沉增快、低蛋白血 症。 转归:短期发热、脓疱常呈周期性复发, 持续数日至数周后自行缓解,全身泛发 红斑脱屑,成为红皮病 。
鉴别诊断
鉴别:头癣、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副 银屑病、扁平苔藓、掌跖脓疱病、二期 梅毒疹、慢性湿疹等。 脂溢性皮炎:损害边界不十分清楚,基底 部浸润轻,鳞屑少而薄,呈油腻性,刮 除后无点状出血,毛发稀疏变细脱落, 无束状发。 副银屑病:鳞屑较薄,基底炎症轻,发病 部位不定,多无自觉症状。
鉴别诊断
银屑病到底是一种单纯的皮肤 病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现在有人发现一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在出现典型的关节炎症状之前就已经出 现了全身血管的病变(US),并可合并腱鞘 炎、附着点炎、脊柱病变。
银屑病是一多系统疾病,而以皮肤及关节为突 出表现。 与银屑病相关的并存病有: 节段性回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 多发性硬化 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 TG血症、低HDL 心血管疾病 皮肤TCLC与H
寻常型银屑病病程分为三期:
1.进行期 新疹不断增多、扩大,色鲜红, 鳞屑较厚,周围有红晕,常有同形反应 ( Koebner现象) 。 2.稳定期 基本上无新疹出现,旧皮疹稍扩 大,厚积鳞屑。 3.消退期 皮损缩小变薄,数目减少,颜色 变淡,色素沉着斑或减退斑。
koebner现象
koebner现象 又称同形反应 isom: 皮疹 为红色斑丘疹、丘疹、斑块,表面覆有银 白色鳞屑。 特征 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银屑 病冠、束状毛发及顶针样甲板有诊断价值。 病程 慢性,多为夏轻冬重,反复发作而易诊断。 病理 有特征性改变。
诊断
脓疱型 :寻常型基础上成批出现多数无菌 性小脓疱,病情反复发作。 关节型常伴发于寻常型或脓疱型银屑病, 关节病症状的轻重与皮损轻重平行。 红皮病型全身皮肤弥漫潮红干燥,大量 脱屑,有银屑病史。
薄膜现象:刮去 鳞屑见淡红色发 光半透明薄膜
三联征
点状出血现象: 刮去薄膜出现出 血点,即 Auspitz征
蜡滴现象
点状出血现象 (Auspitz征)
薄膜现象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
好发部位:头皮、四肢伸侧,尤其在肘 膝伸侧及腰骶部,广泛对称分布。 病程经过缓慢,痒不明显,冬重夏轻。
甲的损害可一个到多个。典型的甲板出现 “顶针状”凹陷(顶针甲)。其他可见 横沟、纵峭、肥厚、甲剥离,畸形或缺 如等。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 (acute guttate psoriasis),常见于 青少年。发病前常有 咽喉部链球团感染史。 发病急骤,皮疹迅速 发展,数日内可遍布 全身,是点滴状丘疹、 斑丘疹,色泽潮红, 覆以少许鳞屑,可于 数周内消退。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寻常型银屑病不宜应用 仅在红皮病型、关节病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病且伴发全身症状者可考虑短期应用 临床上与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合用时可减少 其用量
电话 15039987120QQ516317519 阿罗神胶囊
维生素制剂
1. 维生素A 口服5万U/次,3次/日。 2. 维生素B12,250-500 μg , 3次/日。 3. 维生素C 0.1~0.2g/次,3次/日,或1-3g/d,
Cw6与中国人及高加索人有关
易感基因位点有PSORS1(6p21),PSORS2( 17q),PSORS3(4q),PSORS4(1q21), PSORS5(3q),PSORS6(19p),PSORS7(1p )、 PSORS9( 4q31 )区域8个位点。 汉族人易感基因位点在6p21和4q31区域, 其中4q31区域是汉族人银屑病所特有的易感 基因位点(张学军)
根据遗传特点分型
Ⅰ型银屑病:有家族史,发病年龄≦40岁
Ⅱ 型银屑病:无家族史,发病年龄﹥40岁
免疫因素
皮损处T淋巴细胞浸润
人皮肤-SCID鼠嵌合体模型
环境因素
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外伤、手术、
妊娠、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 感染 与上感及扁桃体炎等有关。
病理生理: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
增殖加速,有丝分裂周期缩短为37.5小时 (正常311小时),表皮通过时间缩短为
全身治疗
免疫抑制剂 immunosuppressive agent 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 适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 关节病型银屑病、顽固斑块型寻常型银屑病用其他治 疗效果不佳时。用法:每12小时 2.5mg,一周连服 3 次,症状控制后,每周服2.5mg巩固疗效。多数患者 1-2周内见效,2-3月治疗后改为维持量。注意副作用 及禁忌证。 环孢素 Ciclosporin3-5mg/(kg· d), 饭前服,视病情 连用数日至数周。 雷公藤多甙 10-20mg/次, 3 次/日,也可用雷公藤 片3-4片/次,3次/日。
外用药治疗 糖皮质激素 治疗中应用最广,有明显疗效。 维 A 酸制剂 维甲酸霜浓度为 0.025 % -0.1 %, 0.05 % 0.1%他扎罗汀乳膏。 维生素D3衍生物 如钙泊三醇(calcipotrio1,CPT)2 次/日,连用 6周为一疗程,每次治疗不宜超过体表面 积 的 40 % , 不 宜 用于 面 部及 皮 肤皱 折 处 。 每 周用 量 <100mg. 卡泊三醇(达力士,Daivonex)。 角质促成剂 如 焦油制剂如5%-10%黑豆馏油、、3-5 %水杨酸软膏、0.1%-0.5%蒽林软膏,煤焦油洗剂洗头 (泽它洗剂)。 其它 喜树碱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
3~4日,导致角化不全。
临床表现
我国发病率0.123%,我国北方>南方、 城市>农村。15~45岁居多。分为寻常
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四
种,寻常型占99%以上。
寻常型
红皮病型
脓疱型
关节病型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
临床上最多见。 皮损 淡红色丘疹或斑丘疹,表面厚积银白色 鳞屑。 蜡滴现象:刮除厚 层鳞屑,犹如轻刮 蜡滴
银屑病的治疗
基本原则 外用药治疗
糖皮质激素 维A酸制剂 维生素D3衍生物 角质促成剂
全身治疗
免疫抑制剂 维生素制剂 维A酸类 抗生素类 糖皮质激素 免疫调节剂 中药制剂
物理疗法
基本原则 basic principle 对患者进行必要疾病知识教育 寻常型银屑病不可进行过激的治疗 对处于进行期的寻常型银屑病、急性点 滴状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及脓疱型 银屑病应外用温和药物,禁用刺激性强 的外用药物。 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予相应治 疗 局限性银屑病损害,以局部外用药为主。
特殊部位银屑病
面部—类似脂溢性皮炎 龟头—界清暗红斑块 甲—顶针样凹陷、甲残缺不全 头皮—厚积鳞屑,束状发 间擦部位—界清潮红斑,少许鳞屑
束状发
头部皮损呈暗红 色斑块或丘疹, 覆有较厚的银白 色鳞屑,境界清 楚,常超出发际 (银屑病冠), 其上毛发正常, 不脱落,但排列 成束状(束状 发)。
银屑病甲损害
局限型脓疱型银屑病
皮损 红斑上成群淡黄色粟粒大小脓疱, 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及脱屑,反复发作, 经久不愈。 指趾甲可见点状凹陷、变形、 肥厚、浑浊。 部位 限于手掌、足跖、指趾未端,对称 分布
关节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的基础上并发关节损害,表现为 非对称性多关节炎,大小关节均匀可受 累,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畸形。 常伴有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等全身症状。 X线见软骨消失、关节边 缘被侵蚀、破坏,关节腔变窄及肥大性 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常阴性,血钙低,γ和α2球 蛋白升高
鉴别诊断
二期梅毒疹 有不洁性生活史及硬下疳史, 皮疹广泛分布,掌跖有角化性脱屑斑丘疹, 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自觉症状轻微.
二期梅毒疹
毛发红糠疹
损害为毛囊角化丘疹,呈圆锥形,淡红 至暗红色,质硬,疹间有正常皮肤形成 岛屿状。 皮损好发于手指和肘、膝伸侧。 掌、跖伴角化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