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波谱分析13CNMR

合集下载

有机结构分析13CNMR

有机结构分析13CNMR

碳13 核磁共振谱Carbon-13 NMR内容简介●碳核磁共振谱共性与特性●化学位移与结构●核磁共振谱现代实验技术●核磁共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12C is not NMR-active I = 0however….13C does have spin, I = 1/2 (odd mass)1. Natural abundance of 13C is small (1.08% of all C)2. Magnetic moment of 13C is small13C signals are 6000 times weaker than 1H because:SALIENT FACTS ABOUT 13C NMRPULSED FT-NMR IS REQUIREDThe chemical shift range is larger than for protons0 -200 ppm 化学位移范围宽,对化学环境敏感:分子立体异构、链结运动、序列分布……胆固醇H/C13NMR对照SALIENT FACTS ABOUT 13C NMRFor a given field strength 13C has its resonance at a different (lower) frequency than 1H.1H13C1.41 T 60 MHz2.35 T 100 MHz7.05 T 300 MHz 1.41 T 15.1 MHz2.35 T 25.0 MHz7.05 T 75.0 MHzDivide the hydrogen frequency by 4 (approximately)for carbon-13Because of its low natural abundance (0.0108) there is a low probability of finding two 13C atoms next to each other in a single molecule.However, 13C does couple to hydrogen atoms (I = 1/2)13C -13C coupling NO!13C -1H coupling YES!Spectra are determined by many molecules contributing to the spectrum, each having only one 13C atom.SALIENT FACTS ABOUT 13C NMR(cont)not probablevery commonDECOUPLING THE PROTON SPINS PROTON-DECOUPLED SPECTRAA common method used in determining a carbon-13 NMR spectrum is to irradiate all of the hydrogennuclei in the molecule at the same time the carbon resonances are being measured.This requires a second radiofrequency (RF) source (the decoupler) tuned to the frequency of the hydrogen nuclei, while the primary RF source is tuned to the 13C frequency.1H-13CRF source 2RF source 1 continuouslysaturateshydrogenspulse tuned tocarbon-1313C signal (FID) measured “the decoupler”13NMR的特点●信号强度低。

有机光谱分析:第五章 13C-NMR谱

有机光谱分析:第五章    13C-NMR谱

第三节、化学位移
以TMS为标准
一、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σ=σdia +σN +σpara
σdia:反磁性屏蔽因素(diamagnetic shielding) 1H的s电子靠核近,主要影响因素。
σN :邻近基团π电子环流产生的各向异性效应(neighbor anisotropy effect)
影响1H的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 800
4、 13C-NMR谱分辨率高于1H-NMR谱
δ 范围 C
0~220
δ 范围 H
0~20
5、 1H偶合13C-NMR谱复杂 去偶技术与谱图简化
噪声去偶:碳单峰,无相连氢信息。
偏共振去偶:既简化,又有相连氢偶合裂分信息,确定碳核类型。
H3C
H
CC
H
CH
O
6、13C的弛豫时间长而不等
与平均电子激发能不同相应
(二)诱导效应
诱导对直接相连碳作用强烈,不同电负性取代差异大。 不同取代基对β碳的影响差别不大,均约为10ppm。 对γ碳的影响都使其略向高场位移。
(三)共轭效应
供电子基团取代
吸电子基团取代
芳香杂环中:
羰基碳的化学位移值范围在δ160~220 各种羰基碳化学位移值的大小顺序为:
para (m 2c 2 )E r2p 3
平均电子激发能ΔЕ与屏蔽: C=O π→π* ΔЕ=7eV δC>160 C=C 苯环 π→π* ΔЕ=8eV δC≈100~160 C-C σ→σ* ΔЕ=10eV δC<50
碳核和2p轨道电子之间的距离r2p与屏蔽:
2p轨道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间相互排斥,r2p大,σpara相应减小, 信号向高场位移。
2p轨道电子云密度减小,r2p减小,σpara相应增大,信号向低场位移。

13CNMR 核磁共振碳谱化学位移总览表==

13CNMR 核磁共振碳谱化学位移总览表==

(4)分析偏共振去偶谱和DEPT谱,了解与各种不同化学环境的碳直 接相连的质子数,确定分子中有多少个CH3、CH2、CH和季碳及其可 能的连接方式。比较各基团含H总数和分子式中H的数目,判断是否 存在一OH、一NH2、一C(X)H、一NH一等含活泼氢的基团。 (5)如果样品中不含F、P等原子,宽带质子去偶谱图中的每一条谱 线对应于一种化学环境的碳,对比偏共振去偶谱,全部偶合作用产 生的峰的裂分应全部去除。如果还有谱线的裂分不能去除,应考虑 分子中是否含F或P等元素。 (6)从分子式和可能的结构单元,推出可能的结构式。利用化学位 移规律和经验计算式,估算各碳的化学位移,与实测值比较。 (7)综合考虑1H NMR、IR、MS和UV的分析结果,必要时进行其他的双 共振技术及τ1测定,排除不合理者,得到正确的结构式。
INEPT谱中不出现季碳 的信号 CH3和CH为正峰,而CH2为 负峰
只出现CH的正峰
CH3、CH2、CH为正值
2)DEPT法
DEPT谱中也不出 现季碳的信号
DEP-45°谱,CH3、CH2和 CH的峰均为正峰 DEPT-90°谱,只出现 CH的正峰 DEPT-135°谱,CH3和 CH为正峰,而CH2的峰为 负
观察到的。碳是组成有机物分子骨架的元素,人们清楚认识 到13C NMR对于化学研究的重要性。由于13C的信号很弱,加之 1H核的偶合干扰,使13C NMR信号变得很复杂,难以测得有实 用价值的谱图。20世纪70年代后期,质子去偶和傅里叶变换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才使13C NMR的测定变成简单易得。20多 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取得巨大发展,目前,13C NMR已广泛应 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测定、反应机理研究、异构体判 别、生物大分子研究等方面,成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 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部门不可缺少的分析测 试手段,对有关学科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有机波谱分析 13C NMR

有机波谱分析 13C NMR

小X烯醇的质子宽带去耦谱和DEPT谱
0- 』
CH2CH2CH2CH3
CH 2
CH 3
·叛基和孚碳峰消失 ·伯碳和叔碳不变化
• f中石炭峰倒置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Chemical shift (d, ppm)
§3
13C的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
C
C
C B 0(1 ) 2
选择某一特定质子作去耦对象,用ν2 照射某个特定质子, 消除这个被照射的质子对13C的耦合,使 13C 成为单峰。 照射3-H 照射4-H
123 114
H
4 3
H
114
O
CHO
123
16
2017/6/1
2.2.4 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谱(DEPT谱)
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
HN
N
N
NH
氢键: C=O碳核电子云密度降低,低场位移。
H C
192
O
H C
197
O H
2017/6/1
O
27
3.2 各类碳核的化学位移范围
1H-NMR:化学位移、耦合常数、峰面积 13C-NMR:化学位移
饱和sp3C: 烯碳sp2: 炔碳sp: 羰基碳:
0 ~ 60 ppm 100 ~ 150 ppm 60 ~ 95 ppm 160 ~ 220 ppm
芳环碳和杂芳环碳:120 ~ 160 ppm
28
2017/6/1
常见结构单元的化学位移范围
C O
C CH CH CH CH
CH
CH2 CHO CH2O OCH3

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谱

核磁共振谱13C—NMR波谱一、13C—NMR波谱的优点与1H—NMR波谱相比,13C—NMR波谱具有如下优点。

(1)有机化合物分子骨架主要由C原子构成,因而13C—NMR 波谱更能全面地提供有关分子骨架的信息。

(2)常规1H—NMR谱的δ值不超过20(通常在10以内),而且由于1H—1H自旋—自旋裂分又使共振峰大为增宽,因此各种不同化学等同核的共振峰拥挤在一起的情况相当普遍,使谱图解析起来颇为困难。

13C核的δ值的变化范围大得多,超过200。

每个碳原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都可引起δ值的明显变化,因此在常规13C谱(宽带场质子去耦谱)中,每一组化学等同核都可望显示一条独立的谱线。

(3)13C核的天然丰度很低(约为1.1%),分子中相邻的两个C原子均为13C核的几率极低,因此可忽略13C核之间的耦合。

二、13C—NMR波谱的去偶处理去偶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三种应用共振技术的去偶方式。

1、质子噪声去偶——识别不等性碳核:质子噪声去偶又称为宽带去偶,用13C{1H}表示。

它采用双照射法,照射场(H2)的功率包括所有共振氢的共振频率,因此能将13C与所有氢核的偶合作用消除,使质子共振的13C—NMR谱图中,13C的信号都变成单峰,即所有不等性的13C核都有自己的独立信号。

如果谱线数目和分子式中的C原子数相等,那么可以断定该分子在结构上不具有任何对称性。

如果谱线数目少于分子式中的C原子数,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断定该分子在结构上具有某种对称性;在少数情况下,不是具有对称性,而是本来化学不等同的两个(一般不会是很多个)C原子,由于化学位移极为相近而使谱线重叠在一起所致。

宽带场质子去耦的13C谱虽然便于解析,但却丢失了对结构分析非常有用的耦合常数。

偏共振去偶、选择性去偶可祢补这一缺陷。

2、质子偏共振去偶——识别碳的类型:质子偏共振去偶又称部分去偶。

它通过使照射场(H2)选择合适的频率,让13C与分子中不直接相连的质子之间的偶合作用消除,13C 与直接相连的质子之间的自旋偶合裂分保留。

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波谱分析课程

核磁共振波谱-13CNMR-波谱分析课程

OCH3
+3.3 -3.0 -0.8
-1.0
13C-NMR的取代基位移
• -OH的酰化位移
– 醇-OH: α-C低场位移,β-C高场位移
– 酚-OH: α-C高场位移,β-C低场位移
-3.9
AcO
R
-3.4
+3.6
R
AcO
+2.4
R
-3.2
+11.1
R
AcO
CH2 R
R
OAc
-4.1 +6.1
13C-NMR的取代基位移
Comment
Date Stamp
Tue Jan 22 03:40:38 2002
Frequency (MHz)
125.78
Nucleus
Points Count
32768
Solvent
OH
QC8-DMSO-Dept
13C DMSO-D6
3'
OH
2'
4'
HO
8
O
1'
5'
7
9
2
6'
6
10
3
5
4
OCH3
0 8-35 15-50 20-60 30-40 0-40 25-65 35-80 40-60 50-80
=C 100-150 ArC 110-170 RCONH2 165-175 RCOOR 165-175 sp2 RCOOH 175-185 RCHO 190-200 RCOR 205-220
sp ≡C
四组
=C=O
C=C
取代SP3 杂化
sp3杂化

第二章__核磁13C-NMR

第二章__核磁13C-NMR

450
1350
THNMR YAN
HO
羰基
1 9 6 . 7 1 3 4
H H O O
HO
1
1 9 0
OH
2 1' 3' 4' 3 4
O O OH H
1 8 0
5
O
H
OH
1 ''
4个连氧芳环C
1 7 0
OH
3 '' 4 ''
OH
1 6 0 1 5 0
1 1 1 1 5 4 4 4 1 6 5 5 . . . . 5 4 7 3 6 1 8 8 5 8 0 5 4 9 3 0
5(d, 8.10)
7 . 0 8
7 . 0 4
7 . 0 0
6 . 9 6
6 . 9 2
6 . 8 8
6 . 8 4 ( p p m )
6 . 8 0
6 . 7 6
6 . 7 2
6 . 6 8
6
E X P N O:
2 1
.
6
5
6
6 . 6 4
4 8 9
0 8 8 6
7 3 3 9
3 2 9 8
5 1 9 5 3 8 1 7 2 6 3 0 7 3 2 6
* * * Cu r r e n t Da t a
3 0 3 9 0 8 3 8 5 2 4 0 2 7 5 2
( p p m)
3 1 0 8 6 5 4 6 6 4 3 0 9 7 6 6 4 3 1 9 0 0 9 4 2 7 6 4 3 7 6 4 3
6 6
6 6
6 6
6 6
6

实用波谱:第四章. 碳谱(13C-NMR)

实用波谱:第四章. 碳谱(13C-NMR)
13
影响因素
C 诱导效应
CI4 δ-292.5
14
影响因素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数目 取代基数目,影响, 诱导效应随相隔键的数目增加而减弱; 随取代基电负性,
15
15
影响因素
D 共轭作用
16
影响因素
e. 效应(1,3-效应) 较大基团对γ-位碳上的氢通过空间有一种挤压作用,使电子 云偏向碳原子,使碳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这种效应称为γ-效 应。
第四章. 碳谱(13C-NMR)
碳谱为结构解析提供的信息
化学位移宽:1~250; 分辨率高,谱线简单,可观察到季碳; 可给出化合物骨架信息。 缺点:测定需要样品量多,测定时间长, 13C信号灵敏度
是1H信号的1/6000。 而吸收强度一般不代表碳原子个数,与种类有关。
1
1
2
3
碳谱特点
1 化学位移分布宽 2 峰强度不反应碳原子数 3 碳谱必须对1H去偶
4
化学位移等价
5
6
7
8
碳谱(13C-NMR):必记基础数据
常见一些基团的化学位移值: 脂肪C: <50 连杂原子C: C-O,C-N 40-100 C-OCH3 : 50-60 糖上连氧C: 60-90 糖端基C : 90-110
9
9
必记基础数据
炔碳: 60-90,氰基碳:120 芳香碳,烯碳: 110-150 连氧芳碳,烯碳:140-170;其邻位芳碳,烯碳:90120 C=O: 160-220 C=N : 145-165
17
18
影响因素 f 其他因素
19
不同化合物碳的化学位移
1烷烃
环烷烃
20
2烯碳
21

13C-NMR

13C-NMR

23
BROMOCYCLOHEXANE
精选可编辑ppt
24
CYCLOHEXANOL
精选可编辑ppt
25
TOLUENE
精选可编辑ppt
26
CYCLOHEXENE
精选可编辑ppt
27
CYCLOHEXANONE
精选可编辑ppt
28
1,2-DICHLOROBENZENE
b
c Cl
a
a
c Cl
b
精选可编辑ppt
δ C 2 5 0 .3
2 2 0 .2
1 9 1 .1
精选可编辑ppt
34
3.助电子基团及其密集性
①卤素 (主要为诱导效应。电负性基团会使邻近13C
核去屏蔽。基团的电负性越强,去屏蔽效应越大。)
F Cl Br I 电负性δC-F >δC-Cl >δC-Br >δC-I,
其中 I 的效应是屏精选可蔽编辑效ppt 应(高场)
精选可编辑ppt
13

NOEmax=1+
γ1H 2γ13C
• 从该式可知有NOE的13C-NMR谱的信号将增至2.988 倍(最大理论值)。实测的NOE可能小于该值,这与 弛豫的机制有关。谱带的合并以及NOE效应将使13CNMR谱的观测比较容易。
• 如无特殊说明,通常在文献以及各种标准13C- NMR 谱图中,给出的均是质子噪声去偶谱。
• 目前常用INEPT和DEPT技术。 INEPT称为非灵敏核的极 化转移增强法。DEPT称为无畸变的极化转移增强法。 INEPT技术对设置的13C-1H偶合常数比较敏感,常发生 谱带畸变。而DEPT技术是对它的改进,对设定的1J值依 赖较小。可以得到无畸变的谱图。

波谱解析-CNMR

波谱解析-CNMR
隔碳H数目多,T1值小; 隔碳H和季C处于顺式,T1值小;处于反式,T1值大。 (4) 立体效应的影响——T1值变小 (5) 分子柔韧性的影响——柔韧性大,T1大 (6) 氢键缔合的影响——T1值小
四、弛豫时间
2、 T1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 C上直接连H数(N)对T1的影响---N多,T1小。
T1值的大小与分子内部运动有关,在刚性分子中,
偶合常数

共振峰面积
弛豫时间
二、化学位移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碳键的杂化程度 p171
杂化方式
碳类型
sp3
烷基C
sp
炔基C
烯基C sp2
羰基C
化学位移 (ppm)
0~50(0~60)
磁场 高
50~80(60~90)
100~150
160~210

(150~220)
二、化学位移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 3、测定时间长,因此要求仪器稳定性好,并 有脉冲傅里叶变换装置。
• 4、 吸收峰强度一般不能代表C原子数目,即 不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是当2个C原子等价 而峰重叠时,峰高亦随C原子数增加而明显地 增加。
• (三)13C–NMR波谱的参数 •
1H–NMR:
13C–NMR :
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

偶合常数
3 13C与13C的偶合
4 13C与F、P的偶合
四、弛豫时间
1 定义 核磁共振时,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 量,跃迁到高能级,当处于高、低能级核的数目 相等时,则不再发生能量吸收,这种现象称为饱 合。但事实上,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核可通过不同 的途径释放出能量返回到低能级,这种能量转移 过程称弛豫。

核磁共振波谱法-碳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碳谱

1
2
图谱简单。虽然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偶合常数较大,但由于它们的共振频率相差很大,所以-CH-、-CH2-、-CH3等都构成简单的 AX、AX2、AX3体系。因此可用一级谱解析,比氢谱简单的多。
三 13C NMR谱图
典型碳谱图谱 最常见的碳谱是宽带全去偶谱,每一种碳原子只有一条谱线。在去偶的同时,由于核的NOE效应,信号更为增强。但不同碳原子的T1不同,这对峰高影响不一样;不同核的NOE也不同; 峰高不能定量地反映碳原子数量。
*
5、缺电子效应
如果碳带正电荷,即缺少电子,屏蔽作用大大减弱,化学位移处于低场。
1
例如:叔丁基正碳离子(CH3)3C+的达到 327.8ppm。这 个效应也可用来解释羰基的13C 化学位移为什么处于较低 场,因为存在下述共振:
2
*
6、电场效应
在含氮化合物中,如含 -NH2的化合物,质子化作用后生成 – NH3+,此正离子的电场使化学键上电子移向 或碳,从而使它们的电子密度增加,屏蔽作用增大,与未质子化中性胺相比较,其 或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偏移约 0.5-5ppm。这个效应对含氮化合物的碳谱指认很有用。
用于区分碳类型的一种技术。 INEPT称为低灵敏核的极化转移增强法。 DEPT称为不失真的极化转移增强法。 即去偶呈现单峰,又可以区分出碳的类型。 INEPT通过脉冲把灵敏度高的1H的自旋极化转移到13C核上去,13C信号强度增加4倍,进行测定,故灵敏度好。 DEPT谱法是INEPT法的一种改良方法。 DEPT的信号强度仅与脉冲的倾倒角有关。通过改变照射1H的的倾倒角(),使作45,90 ,135 变化并测定其13C NMR谱
*
磁各向异性的基团对核屏蔽的影响,可造成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一般不大,而且很难与其它屏蔽的贡献分清(这一点与1H不同)。 但有时这种各向异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如异丙基与手性碳原子相连时,异丙基上两个甲基由于受到较大的各向异性效应的影响,碳的化学位移差别较大,而当异丙基与非手性碳原子相连时,两个甲基碳受各向异性效应的影响较小,其化学位移的差别也较小。

13C-NMR

13C-NMR
第二章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 (NMR)
第二部分 核磁共振碳谱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13C NMR)
简介

在核磁共振波谱中,氢谱是研究得最早且最多的,而碳 谱则是于近20多年才得以飞速发展起来的。由于碳是有机 化合物的分子基本骨架,它可以为有机分子的结构提供重 要的信息,故对它的分析备受人们的关注。13C因其天然 丰度低和磁旋比较小,所以13C的共振分裂(1JCH, 2JCH,3JCH等),使信号严重分散,所以用早期连续波 扫描(CW)的实验方法无法得到满意的碳谱,必须采用 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并清除1H的偶合,这些措施 包括提高磁场强度,采用脉冲傅立叶变换实验技术 (PFT)、质子噪声去偶(同时产生NOE)等。
TOLUENE
CYCLOHEXENE
CYCLOHEXANONE
1,2-DICHLOROBENZENE
b a a b
c Cl
c Cl
1,3-DICHLOROBENZENE
§2.2 影响13C化学位移的因素
1.杂化类型
δC 受 碳 原 子 杂 化 的 影 响 , 其 次 序 与 1H NMR平行,一般屏蔽常数 σsp3 > σsp >σsp2
①卤素
F Cl Br I
电负性 δC-F >δC-Cl >δC-Br >δC-I,
其中 I 的效应是屏蔽效应(高场)
例如:CI4: -292ppm, CH4: -2.5ppm CH3F: 80ppm, CH3Cl: 24.9ppm, CH3Br: 20.0ppm,CH3I: -20.7ppm CCl4: 96ppm, CHCl3: 77ppm, CH2Cl2: 52ppm, CH3Cl: 24.9ppm,

有机波谱分析要点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有机波谱分析要点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有机波谱分析要点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有机波谱分析简介有机波谱分析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常见的有机波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谱(NMR,包括氢谱 1H NMR 和碳谱 13C NMR)以及质谱(MS)。

二、红外光谱(IR)(一)原理分子中的化学键在不同频率的红外光照射下会发生振动和转动,从而产生吸收峰。

不同的官能团具有特定的吸收频率范围。

(二)要点1、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例如,羰基(C=O)在 1700 1750 cm⁻¹有强吸收峰;羟基(OH)在 3200 3600 cm⁻¹有宽而强的吸收峰。

2、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氢键等。

(三)例题例 1: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 1720 cm⁻¹处有强吸收峰,可能含有什么官能团?答:可能含有羰基(C=O)。

三、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一)原理基于分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产生吸收。

(二)要点1、生色团和助色团生色团如羰基、双键等能产生紫外吸收;助色团如羟基、氨基等能增强生色团的吸收。

2、影响吸收波长的因素包括共轭体系的大小、取代基的种类等。

(三)例题例 2:某化合物在 250 nm 处有强吸收,可能的结构是什么?答:可能具有共轭双键结构。

四、核磁共振谱(NMR)(一)氢谱(1H NMR)1、原理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自旋能级跃迁产生信号。

2、化学位移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值。

例如,甲基上的氢通常在 08 12 ppm 处出峰。

3、峰的裂分相邻氢原子的个数会导致峰的裂分,遵循 n + 1 规律。

例题 3:一个化合物的氢谱在 12 ppm 处有一个三重峰,在 36 ppm 处有一个单峰,可能的结构是什么?答:可能是 CH₃CH₂OH。

(二)碳谱(13C NMR)1、化学位移不同类型的碳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位移范围。

05 有机波谱-13C NMR

05 有机波谱-13C NMR

一、碳谱的特点
1、化学位移范围宽 ( 0~220 ppm ),分辨率高 2、提供所有碳原子的信息,包括碳上所连氢原子的数目 3、碳谱的灵敏度低、偶合复杂,导致信噪比差 S/N 3, C3/H3 1/64 在同等实验条件下碳谱的灵敏度约为氢谱的 1 / 6000
提高信噪比的方法: 13C 的富集 加大样品浓度 去偶技术
六、反转门控去偶 (Inverse-Gated Proton Decoupling) 谱
利用门控技术,将去偶时间 控制为最短,NOE 刚产生即终 止,得到消除 NOE 的宽带去偶 谱。谱峰面积正比于产生此峰的 碳原子数目,可作定量实验。故 又称定量碳谱。
Inverse-gated proton decoupling pulse sequence
多次累加 高频仪器 PFT–NMR 技术
二、碳谱中的偶合现象
同核偶合:13C 对 13C 的偶合 由于13C 天然丰度低,观察不到 13C 与 13C 之间的偶合 异核偶合 1H 对 13C 的偶合
2H 对 13C 的偶合
1、1H 对 13C 的偶合 偶合裂分峰数目: n + 1 规律(n 为 1H 的数目) 偶合常数: H—C 1J1H–13C H—C—C H—C—C—C
主要内容:
核磁共振碳谱的基本原理 质子去偶技术与碳谱的类型 13C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13C NMR 谱图解析
§5.1 核磁共振碳谱的基本原理
碳(C)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元素 12C 98.9% I=0 没有 NMR 现象 13C 1.1% I = 1/2 有 NMR 现象 13C NMR 与 1H NMR 的原理基本相同
二、偏共振去偶(Off-resonance decoupling)谱

13C NMR谱的解析

13C NMR谱的解析

13C NMR谱的解析1、13C NMR谱解析的一般程序(1)由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2)分析13C NMR的质子宽带去偶谱,识别重氢剂峰,排除其干扰。

(3)由各峰的δ值分析sp3、sp2、sp杂化的碳各有几种,此判断应与不饱和度相符。

若苯环碳或烯碳低场位移较大,说明该碳与电负性大的氧或氮原子相连。

由C=O的δ值判断为醛、酮类羰基还是酸、酯、酰类羰基。

(4)由偏共振谱分析与每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直接相连的氢原子的数目,识别伯、仲、叔、季碳,结合δ值,推导出可能的基团及与其相连的可能基团。

若与碳直接相连的氢原子数目之和与分子中氢数目相吻合,则化合物不含-OH、-COOH、-NH2、-NH-等,因这些基团的氢是不与碳直接相连的活泼氢。

若推断的氢原子数目之和小于分子中的氢原子,则可能有上述基团存在。

在sp2杂化碳的共振吸收峰区,由苯环碳吸收峰的数目和季碳数目,判断苯环的取代情况。

(5)综合以上分析,推导出可能的结构,进行必要的经验计算以进一步验证结构。

如有必要,进行偏共振谱的偶合分析及含氟、磷化合物宽带去偶谱的偶合分析。

(6)化合物结构复杂时,需其它谱(MS,1H NMR,IR,UV)配合解析,或合成模拟物分析,或采用13C NMR的某些特殊实验方法。

(7)化合物不含氟或磷,而谱峰的数目又大于分子式中碳原子的数目,可能有以下存在。

a.异构体:异构体的存在,会使谱峰数目增加。

b.常用溶剂峰: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常用到溶剂,若未完全除去,在13C NMR中会产生干扰峰。

c.杂质峰:样品纯度不够,有其它组分干扰。

2、13C NMR谱解析实例例1: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3NO2,其质子宽带去偶(a)及偏共振谱(b)如图4.25所示,试推导其结构。

解:由分子式C10H13NO2计算,UN=10+1+1/2-13/2=5,推断其分子中可能有苯基或吡啶基存在。

质子宽带去偶谱中δ40.9ppm的多重峰为DMSO-d6的溶剂峰。

波谱理论第5章13CNMR

波谱理论第5章13CNMR

在13C-NMR测定中常规的测试就是质子宽带去偶。
双共振又分为同核双共振(如1H-1H)和异核双共振(如 13C-13C)。 通常采用符号A{X}表示,A表示被观察的核,X表示被 另一射频照射干扰的核。
因为在天然丰度的化合物中,可以不考虑13C-13C 偶合, 故双共振都是异核双共振。因此质子去偶的双共振表示为 13C{1H}。
第5章
13C核磁共振与二维核磁共振
NMR信号很弱,致使13C-NMR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六十年代后期,脉冲付立叶变换(PFT)谱仪的出现,才使 13C -NMR成为可实用的测试手段。 5.1
13C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3C的天然丰度只占1.108%,所以含碳化合物的13C
13C核的实受磁场B满足υ=
偶合常数比原来的JCH小,称为剩余偶合常数JR。但是 峰的裂分数目不变,仍保持原来的数目,而裂距减小了。 JR与照射频率偏置程度有关
偶合谱
偏共振谱
去偶谱
C H 3在
13
C -N M R 中
干扰频率变化与图谱的关系
6 1 8 9 .5
5 1 5 4 .0
3 1 2 4 .8 4 2 1 3 2 .5 1 1 0 .8
但极化转移技术要求仪器有多脉冲器,射频脉冲有45 o、 90o、135o等相位移控制装置。一般八十年代以后的仪器 皆可以做此实验。
1)INEPT实验(低灵敏核的极化转移增益实验, Insensitive Nuclei Enhanced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 在具有两种核的自旋体系中,可以把高灵敏核(1H) 的自旋极化传递到低灵敏核(13C)上去,使低灵敏核 (13C)的信号强度增强4倍。由此基础上产生了INEPT脉 冲实验. INEPT实验可用调节脉冲序列中的一个时间Δ的大小来 调节CH、CH2、CH3信号的强度,从而有效地识别CH、 CH2、CH3。而季碳因为没有极化转移条件,在INEPT实 验中无信号。

13C-NMR课件分析

13C-NMR课件分析
13C-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2020/10/17
一、概述
核磁矩:1H=2.79270; 13C=0.70216
磁旋比为质子的1/4;
相对灵敏度为质子的1/5600; PFT-NMR(1970年),实用化技术;
(pulse fourier transform )
醛、酮﹥酸﹥酯≈酰氯≈酰胺﹥酸酐
减小
210
170
羰基邻位有吸电基团将使它向低场位移;
芳香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由于共 轭和诱导作用将增加羰基的电子云密度, 使它向高场位移。
2020/10/17
化学位移表1 chemical shift table
2020/10/17
化学位移表2 chemical shift table
2020/10/17
三、偶合与弛豫
13C-13C偶合的几率很小(13C天然丰度1.1%);
13C- 1H偶合;偶合常数1JCH:100-250 Hz;峰裂分;谱图复杂;
去偶方法: (1)质子噪声去偶或宽带去偶(proton noise decoupling or boradband decoupling) : 文献中均使用之
decoupling, DD)
2020/10/17
(3)交叉极化方法(cross polization,CP) (4)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MAS)
2020/10/17
2020/10/17
2020/10/17
固体物质中原子核受到的各种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项:
(1)在外磁场作用下,核外电子云对核的屏蔽 作用和产生的诱导局部磁场,产生的化学位移 各向异性,它会使谱带增宽﹤10kHz。

有机光谱分析:第五章 13C-NMR谱

有机光谱分析:第五章    13C-NMR谱

依普利酮 Eplerenone
19
CH3
10
2
1
9
3
O 4
6 5
O
18
CH3
11 13
O
12
8 15
14
7
CH3
O
O
17 16
O
21 20
第二节、 13C-NMR实验技术
13C-NMR测定不灵敏 1、PFT-NMR 2、去偶技术 3、Ns信号累加
偏共振去偶技术
JR 2J • HH 2
para (m 2c 2 )E r2p 3
平均电子激发能ΔЕ与屏蔽: C=O π→π* ΔЕ=7eV δC>160 C=C 苯环 π→π* ΔЕ=8eV δC≈100~160 C-C σ→σ* ΔЕ=10eV δC<50
碳核和2p轨道电子之间的距离r2p与屏蔽:
2p轨道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间相互排斥,r2p大,σpara相应减小, 信号向高场位移。
第五章 13C-NMR谱
1H-NMR 非常有用的结构鉴定方法。 但是,对无H相连的有机结构单元,不能提供信息。 如:
多氯代化合物
多羰基化合物
多季碳化合物
13C-NMR谱: 既弥补1H-NMR的不足, 更直接提供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全部“骨架” 信息。
1H-NMR 与 13C-NMR 为有机化合物结构光谱鉴定不可或缺点工具。
A:C,X:H
X受射频作用,经W2的偶极弛豫可以发生,A能级分布差增大,信号增强。 碳谱测定时,若 CH偶极-偶极弛豫唯一有效时:T1=T1DD,ηC≈2
不同类型碳的H偶极-偶极弛豫不同,NOE不同,碳信号强度差异。 NOE增益:CH2>CH>CH3>>C
9、溶剂峰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某一特定质子作去耦对象,用ν2 照射某个特定质子, 消除这个被照射的质子对13C的耦合,使 13C 成为单峰。 照射3-H 照射4-H
123 114
H
4 3
H
114
O
CHO
123
16
2017/6/1
2.2.4 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谱(DEPT谱)
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
10
2017/6/1
2.2 去耦方法(简化谱图的方法)
163页,图4.5
宽带去耦谱
质子耦合谱
11
2017/6/1
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NOE)
B2很强,1H 核将部分能量传给与其空间位置相近的13C 核,增强C核共振信号,这种空间去耦作用可使信号增 强的效应叫NOE效应。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
13 ( C
- NMR)
2017/6/1
1
13C-NMR
C :12C 、 13C
信号弱:13C的天然丰度低,仅是12C的1.1%; 灵敏度低:在相同磁场中,灵敏度大小与核的的立方
成正比:13C的 :6.728 、1H的 :26.753 ;13C的磁旋 比约为1H的1/4;13C的灵敏度大约是1H谱的1/5800;
难解析:13C - 1H的耦合(1J - 4J); 直到PFT-NMR的出现和去耦技术的发展,才使碳核
磁在有机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2 2017/6/1
内容
1 2 3 4 5
13C-NMR谱的特点
13C-NMR的实验方法及去耦技术
13C的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 13C的化学位移及经验计算 13C-NMR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溶剂 氯仿 丙酮
CCl4 CS2
质子溶剂
77.2 30.0 206.7 96.0 192.8
氘代溶剂
76.9 29.8 206.5
1J
CD峰形 三重峰 七重Fra bibliotek 单峰 单峰27 20
<1
D2O不含碳,是理想的极性溶剂
标准物: TMS ,CS2
C (TMS ) 192.8 C (CS
9 2017/6/1
5 2017/6/1
§2
13C-NMR的实验方法及去耦技术
13C-NMR灵敏度的提高
2.1.1
以一个基准物质的信号(S)和噪音(N)之比作为灵敏度
(如1%乙基苯的氘代氯仿溶液)
B0 nI ( I 1) S N T
B0:外磁场强度; n :13C核的数目; T :测试温度。
6
2 3
:磁旋比;
2.1.2 实验技术 PFT-NMR(脉冲Fourier变换核磁共振)
对样品进行宽频带强脉冲照射,同时激发了全部同类核, 接受它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t)→F(),得到碳谱。
8
2017/6/1
2.1.3 溶剂和化学位移参考标准标准
常用溶剂的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161页,表4.1)
12 2017/6/1
2.2.2 偏共振去耦(不完全去耦)
即在1H去耦时,使ν2放在偏离1H共振的中心频率几百到 几千Hz处,这样在谱图中只出现几十Hz以下的JC-H,而 长距离耦合消失了。可避免谱线交叉现象,易于识谱。
特点:
1)消除了2J , 3J, 4J的耦合,保留了1JC-H (同碳)的耦合, 谱图得到简化; 2)以耦合裂分峰数符合(n+1)规律,但强度不一定。 CH3 (q) CH2 (t) CH (d) C (s) quartet triplet doublet singlet
为了区分不同的碳,一般要做三次分别为不同的角度, 其中季碳不出峰: 45度的DEPT谱:所有的CH、CH2、CH3的峰都向上 (不常用,因为无法达到区分的目的) 90度的DEPT谱:只能看到CH 向上的峰 135度的DEPT谱:CH、CH3的峰向上(即信号为正), CH2为倒峰(即信号为负)
13 2017/6/1
H3C N H3C 1 3 2 4 CHO 5 6
质子宽带去耦谱
偏共振去耦谱
14 2017/6/1
苯酚的13C NMR谱
(质子耦合谱,质子宽带去耦谱,偏共振去耦谱)
OH
158.5 115.9 130.2 121.4
15
2017/6/1
2.2.3 质子选择性去耦(偏共振去耦的特例)
(1) (2)
因NOE增强不等,导致谱峰的强度与碳数目不成比例; 有用的耦合信息丢失,无法识别碳级。
质子宽带去耦的结果:
1 图谱简化,每1条峰代表1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 2 耦合的多重峰合并,信噪比提高,灵敏度增大; 3 NOE增强,使灵敏度的提高远大于复峰的合并。
13C-NMR的常规谱即是质子宽带去耦谱。
I :自旋量子数;
2017/6/1
CAT(Computuer Averaged Transients)
计算机把很多次CW信号累加起来而使信号增强。
S
N n S N ns
1次 16次
ns :扫描次数
80次
800次
缺点是费时较多(一次CW扫描约500 s)。
7 2017/6/1
2)
2.2 去耦方法(简化谱图的方法)
1H对13C的耦合是普遍存在的,虽然耦合能给出丰富的
结构信息,但是谱峰相互交错,难以解析。且耦合裂 分的同时,又降低了灵敏度。因此需要去耦技术解决 这些问题。
2.2.1 质子宽带去耦(完全去耦)
采用双共振技术,在(B1)激发13C共振吸收的同时,用另一 个强功率射频场(B2,去耦场)宽频带照射使所有氢质子饱和, 从而使氢质子对13C的耦合全部去掉,去耦使峰合并,强度 增加,这样的13C-NMR谱称为质子宽带去耦谱。
3
2017/6/1
1
§1
13C-NMR的特点
1化学位移范围宽 δ 0~220 ppm (1H NMR 0~10 ppm) CI4 –292 ppm;正碳离子大于300 ppm。
胆固醇 C27H46O
1H
NMR
13C
NMR
4
2017/6/1
§1
13C-NMR的特点
2 13C-NMR反映的是化合物的碳骨架;可直接测定 C=O、C=C、CN、C C、季C; 3 采用某些实验方法直接识别碳级 CH3 CH2 CH C 4 灵敏度低,耦合复杂。 13C -13C的耦合忽略,13C - 1H的耦合峰数符合 n+1; 5 13C-NMR谱一般不定量(NOE效应); 6 由于灵敏度低,须加大测定的信号,即样品量大, 尤其对稀有难得的样品,13C-NMR的测定有一定的 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