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宪法与保障人权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07531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5.png)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育改革法律法规的制定依据
以宪法为基础,国家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宪法精神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如素质教育、教育公平等,探讨如何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贯彻宪法的精神和原则。
宪法对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中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促进社会进步。
增强了宪法意识
拓展了法律视野
提升了法律素养
不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持续学习法律知识
积极宣传宪法精神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参与法治实践
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宣传宪法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对宪法的认知度和遵守度。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
以《魏玛宪法》为基础,二战后制定现行宪法,强调社会国家原则。
清朝末年立宪运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政府时期宪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宪法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仿效西方宪政制度进行的改革尝试。
辛亥革命胜利后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制定的宪法,具有封建专制色彩。
以孙中山《建国大纲》为基础制定,实行五权分立制度。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公民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愿,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监督权
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
2024中国宪法ppt课件
![2024中国宪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982a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2.png)
中国宪法ppt课件•宪法概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宪法实施•宪法的修改与解释01宪法概述宪法的定义与性质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的性质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是其他一般法律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基础。
世界宪法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英国宪法、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等几种类型。
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旧中国宪法和新中国宪法两个时期。
旧中国宪法包括清朝末年的《钦定宪法大纲》、北洋政府的几部宪法和国民党政府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宪法。
世界宪法的发展历史宪法的历史发展VS宪法的价值与功能宪法的价值宪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认和巩固国家根本制度;二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三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宪法的功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多种功能。
一是规范功能,即对国家权力的运行进行规范;二是保障功能,即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三是制约功能,即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四是协调功能,即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02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主题班会宪法ppt课件
![主题班会宪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5d58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f.png)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内容和结构:包括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组织及其职权等。其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特点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广泛的外交关系和国际影响力,是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自由,保障了人权的基本实现
。
法治原则
宪法规定了法治的基本原则, 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提供了
法律依据。
宪法至上原则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 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
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02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05
我国宪法与社会发展进步
宪法与社会的关系
宪法是社会的基石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为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社会变迁与宪法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变迁对宪法产生影响,使宪法的条文、内容和原则不断 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宪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 等取得长足进步。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水平不断提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38065fddccda38376baf5f.png)
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公民
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但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 的敌人。
人民的概念一般是用 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 概念,与敌人相对。
人身自由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第一章 总纲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 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是一个可用 于表示个体的法 律概念 。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强化认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
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思考问题: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 原则得以实现的?
国家尊重和人权保障(知识点)全面.全面.pptx
![国家尊重和人权保障(知识点)全面.全面.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7a1546d19e8b8f67c1cb9ab.png)
精品文档
5
组织国家机构
• ⑴宪法明确告知国家机关的产生。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 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⑵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 利益。
• ⑶宪法明确规定,压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精品文档
6
规范权力运行
• ⑴把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 • ①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
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过宪法的权利。 • ②权力是吧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贻害无穷,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 在阳光下运行。 •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精品文档
7
依据宪法规范运行权力
• ①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 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利,也不能滥用权力。
• ②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 行使权利、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 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精品文档
4
措施
•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 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 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 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乱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 设社会主宣传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道德与法治六上第2单元第4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上第2单元第4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df21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4.png)
导言 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一)工作权利 (二)基本生活水准权利 (三)社会保障权利 (四)财产权利 (五)健康权利 (六)受教育权 (七)文化权利 (八)环境权利
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一)人身权利 (二)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充 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 深入 开展人权教育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表达权和监督权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
充分保障公民权利 和政治权利
我表姐今年上大学, 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 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我家旁边新建了一 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 可以去那里读书。
我作为校报小记者, 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 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 动态。
我爷爷住的村子开 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 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 水的水质好多了。
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指每个人(每个人包含中国公民和外国人)作为人所 应当享有的权利。
人权包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是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 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 化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
是指作为个人的社会存在 方式的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 如种族平等权、民族自决权、 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 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 )》目录
连连看:请用连线的方式把与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儿童权利公约》
尊重宪法与保障人权PPT幻灯片课件
![尊重宪法与保障人权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90752ecf84b9d528ea7aeb.png)
21
2019/10/26
22
宪法与人权的一般理论
当前中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尊重和完善宪法 切实保障公民人权
2019/10/26
23
13
4、监督 宪法实施、 保障人权 的基本制 度初步建 立
2019/10/26
14
二、当前中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当前宪法保障人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存在模糊、 片面和漏缺
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
少数公民基本权利内容缺乏明确性
2019/10/26
2019/10/26
1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设立人权日,树立人权是
各项工作的终级价值和目 强化违宪责任, 标追求
把遵守宪法、 法律作为干部 考核的重要指
标
2019/10/26
19
尊重和完善宪法,切实 保障公民人权
(二)完善人权立法,构建公民基本 权利保护的宪法法律体系
完善宪法典中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体 系
迁徙自由权,环境权,沉默权,知情权 罢工自由,思想和良心自由,个人私生活不
确认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主要功能。
明确人权的法定内容,是保障公民人权的 前提和基础
用宪法和在宪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治保 障人权,是最有权威的保障。
2019/10/26
10
二、当前我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一)当前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成就 1、现行宪法对人权内容的规定比较充实和广泛。
局对前几年被处理的 2000多名民警申诉进行 复核,目前已处理了近 1800人的1796起申诉。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 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 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
2023-2024学年中小学生主题班会——宪法伴我成长 宪法宣传教育PPT课件
![2023-2024学年中小学生主题班会——宪法伴我成长 宪法宣传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4bfb2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后香港、澳门回归,因 历史原因,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国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3 尊重遵守宪法Βιβλιοθήκη 1 宪法概述1 宪法概述
设立国家 宪法日
1 宪法概述
第二章
我国宪法的 发展历程
enter the relevant content you need here.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our ppt template file.
2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2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案例
宪法的基本原则一般认为是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衡原则、法治原则, 这些,原则铸就了良宪的灵魂和宪政的支柱。 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 权力制衡是基本手段,法治是根本保障。
宪法的主要内容
2002年,深圳市国税局系统招录公务员因
国家的性质(国体)、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身高不足1.50米被拒。
国家机构公民权利 /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广东省人事厅制定的《广东省国家公务员
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在细则第十二条11款中,
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已经明确规定,“男性身高1.60米、女性身高1.50米”才视为合格。
宪法的特点(母法、根本法)
最高权威性:宪法规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弱惩罚性:宪法一般不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 纲领性:我国宪法记载未来奋斗目标
第三章
尊重遵守宪法
enter the relevant content you need here. 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our ppt template file.
《宪政与人权》课件
![《宪政与人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9f41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8.png)
谢谢观看
03
宪政与人权的关系
宪政保障人权
01
02
03
宪法是最高法律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 效力,是其他法律的制定 依据。
人权是基本权利
人权是指人类应当享有的 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 自由权、财产权等。
宪政保障人权实施
宪政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 权利,确保人权的实现和 不受侵犯。
人权推动宪政进步
机遇
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解决人权问题提供了 新的工具和思路。
未来宪政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趋势
宪政制度将更加注重保障人权,限制政府权力,促进公民参与。
方向
宪政制度将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推动全球人权与宪政的共同进步
目标
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人权挑 战,促进宪政发展。
方法
《宪政与人权》ppt课件
目录
• 宪政概述 • 人权的基本概念 • 宪政与人权的关系 • 宪政与人权的实践案例 • 未来展望
01
宪政概述
宪政的定义
宪政,又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 定公民权利的体制。
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合理配置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达 到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平衡。
人权诉求促进改革
人权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权观念的普及, 人们对于权利的诉求不断提升,推动 宪政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人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增强公 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公民 对宪政建设的关注和参与。
人权保护推动法治建设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PPT课件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3f5f33915f804d2a16c11d.png)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
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忽视其中任何一 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 才能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
德治主要通过道德教化, 治;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性和统一性;德治是治 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 行谴责。
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 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 施
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 宪执政,要把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首 要任务。 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2、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 3、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一个统
一整体,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
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
气派。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没有科学的法治理论就不可能取得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是将普遍性的法治原理同中国具体的法治实践紧密结合的成果,深刻揭示 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
观点主要有: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宪法班会ppt课件
![宪法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0220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c.png)
05
比较宪法视野下的我国宪法
世界各国宪法的特点与异同
英国宪法
历史悠久,以传统贵族和教会势力为 基础,强调议会至上和习惯法。
美国宪法
基于三权分立原则,注重权利保障和 权力制约,强调联邦制度和州权利。
法国宪法
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重视人民 权利和平等,强调总统制和多党制。
中国宪法
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国家根本制度、 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宪法在国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法主体
01
中国宪法是国际法主体,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国际条约的国内法效力
02
中国宪法规定国际条约在国内具有法律效力,并可被国内立法
所引用。
对外关系中的宪法规范
03
中国宪法规定了对外关系中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如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等。
我国宪法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第四章
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 区的制度和政策。
第三章
规定了国家机构的形式和职权。
国家政治体制和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即 人民当家作主与专政的统一。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明确了国家的基本任 务和目标。
强调了社会主义原则和无 产阶级专政,对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 。
对1975年《宪法》进行了 修订,增加了许多具有时 代特征的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国 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 的发展目标。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504ff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9.png)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7月1日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个字: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新当选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人和被选举人条件。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罪。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时间: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时间: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2.1 坚持依宪治国
1、宪法的构成及内容?
2、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自主学习
新课导入
关卡一:作为中国公民,你对国家了解多少?请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谈。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知多少
以上内容都是《宪法》的规定,那么你对宪法了解多少?
2024年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PPT课件
![2024年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df21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f.png)
12.04 国家宪法日
目 录
01 节 日 设 立 原 因 02 1 2 月 4 日 特 殊 性 03 设 立 节 日 的 意 义 04 宪 法 权 威 的 来 源 05 宪 法 的 实 施 路 径
12.04 国家宪法日
PART 01
节日设立原因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如果宪法受到漠 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PART 04
宪法权威的来源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如果宪法受到漠 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12.04 国家宪法日
宪法权威的来源
1、宪法修改:最为严格的修法程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 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宪法 规定的程序”是什么样的?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 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
4. 被各界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最伟大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 开始踏上现代宪法之路、融入现代民主法治潮流的时间界碑。
12月4日特殊性
12月4日的特殊性
因此,把现在施行的1982年12月4 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 日期,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是合适的, 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PART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如果宪法受到漠 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12.04 国家宪法日
设立节日的意义
1、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 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法律秩序中的最高规范,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健全的宪法意识 是维护宪法权威的精神动力和社会基础。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af6a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a.png)
行使司法权
国家司法机关有权审理案件和 执行刑罚,但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
接受监督
国家机关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不得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
国家安全与国家机密
01
02
03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 、领土完整和政治稳定, 以及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受 侵害。
国家机密
国家机密是指涉及国家安 全和利益的信息,包括国 家政治、经济、军事、外 交等方面的机密。
保密义务
公民和国家机关都有保守 国家机密的义务,不得泄 露或传播涉及国家安全和 利益的机密信息。
04
宪法实施与监督
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的定义
宪法解释是对宪法条文含义的阐述和说明,旨在明确宪法的含义、解 决宪法争议,并推动宪法的发展。
宪法解释的主体
宪法解释的主体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 院等机构,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的宪法解释机关。
宪法解释的原则
宪法解释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和客观性的原则,确保解释的公正、 准确和符合宪法精神。
宪法解释的方法
宪法解释的方法包括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主观目的解释 和客观目的解释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释。
宪法修改
宪法修改的主体
宪法修改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 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
宪法案例三:财产权保护与国家征收
总结词
财产权保护与国家征收之间的平衡
详细描述
某国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决定征收某位公民的财 产。此案例涉及到财产权保护与国家征收之间的平衡问 题。政府有权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公民的财产,但 必须依法给予合理的补偿。在实践中,政府需要在维护 公共利益和保障公民财产权之间寻求平衡,确保公民的 财产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宪法课件ppt
![宪法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362a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4.png)
在正式文本获得通过之前,需 要进行表决,并经全体代表的 2/3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过。
宪法的修改程序
提案
草案制定
与宪法的制定程序相同,由全国人大主席 团、常委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并经全国人大会议决定是否列入议程。
同样由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负 责起草,并广泛征求意见。
案例五:俄罗斯宪法第六修正案案
总结词
加强了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
详细描述
俄罗斯宪法第六修正案加强了司法独立性和公正性, 使司法成为俄罗斯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单一制宪法的特点
单一制宪法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政府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二是宪法解释权归属于政 府机构;三是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四是政府机构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单一制宪法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制宪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例如,一些国家在单一制宪法中引入了公 民投票制度,以确保人民的权利和参与政府的决策。
讨论和审议
表决和通过
在讨论和审议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可以 提出修改意见,并经过多次讨论和审议后 形成正式文本。
在正式文本获得通过之前,需要进行表决 ,并经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同意才能通 过。
宪法解释和监督
宪法解释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宪法,并 对外公布解释结果。
宪法监督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 施,包括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的合宪性审查和对涉及宪法问题的裁 决等。
详细描述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国宪法中最重要的一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 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也促进了民主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人权的法定内容,是保障公民人权的 前提和基础
用宪法和在宪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治保 障人权,是最有权威的保障。
2019/6/21
10
二、当前我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一)当前我国宪法保障人权的成就 1、现行宪法对人权内容的规定比较充实和广泛。
第四章:国旗、国歌、 国徽、首都(3条)
4
广义宪法
2019/6/21
宪法典(狭义宪法)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解释 宪法修正案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5
宪法性法律
2019/6/21
关于国家机关组织方面的法律 关于选举方面的法律
关于代表的地位、权利与职责方面的法律
关于议事程序和决定程序方面的法律 关于立法方面的法律
2019/6/21
19
设立人权日,树立人权 是各项工作的终级价值和 强化违宪责任, 目标追求
把遵守宪法、 法律作为干部 考核的重要指
标
2019/6/21
20
尊重和完善宪法,切实 保障公民人权
(二)完善人权立法,构建公民基本 权利保护的宪法法律体系
完善宪法典中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体 系
迁徙自由权,环境权,沉默权,知情权 罢工自由,思想和良心自由,个人私生活不
按人权的 主体来分
按人权的 来源来分
经济、 公民权利 政治权利 社会、 个人人权 集体人权 应有权利 法定权利 实有权利
文化权利
2019/6/21
7
3、人权-公民基本权利
人权
公民基本权利
2019/6/21
8
4、人权保障和实现的意义
《德国基本法》:人权是世界上每个人群共同体 和平和正义的基石 卢梭: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 等, 一面 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
尊重宪法与保障人权
2019/6/21
1
宪法与人权的一般理论
当前中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尊重和完善宪法 切实保障公民人权
2019/6/21
2
一、宪法与人权崇德教授: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 根本任务,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集 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 法
平等权
获得权利 救济的权利
人权内容
政治权利
经济权利 社会权利
精神文化 活动的自由
人身自由与 人格尊严
2019/6/21
11
2、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019/6/21
12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1
2019/6/21
3、“国家尊重与
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 意义重大
◎标志着人权成为国家追求 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标。 ◎使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具有 了新的内涵,尊重和保障人 权成为基本的宪法准则。 ◎对于提高全社会的人权意 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学者蒲莱士认为:宪法就是通过法律 加以组织的政治社会结构,包括规定的政 体以及人民同政府之间相互关系的权利、 义务的规则或法律。
狭义宪法:宪法典
2019/6/21 广义宪法:
3
狭义宪法(宪法典)
序言
第一章:总纲(32条)
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24条)
2019/6/21
第三章:国家机构(79条)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 更加和谐
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本质要求,以 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2019/6/21
9
(三)宪法是确认和保障人权的根本章程和重要路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 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 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 证。
14
4、监督 宪法实施、 保障人权 的基本制 度初步建 立
2019/6/21
15
二、当前中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当前宪法保障人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存在模糊、
片面和漏缺 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 少数公民基本权利内容缺乏明确性
2019/6/21
关于权力机关行使监督职权的法律 关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
关于地方自治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关于国旗、国徽、国歌和国籍方面的法律
6
宪法与人权的一般理论
(二)人权的含义、分类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含义:所有在属性上可被定义为人的、根据其自然属
性应该享有的权利,其具有普适性。
人权
2、分类
的分类
按人权的 内容来分
受干预等(两个公约中规定的)
完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一般法律 体系
完善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解释体系
2019/6/21
21
尊重和完善宪法,切实 保障公民人权
(三)完善宪法监督和权力制约制度,切 实落实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
1、建 立宪法 司法化 制度, 促进公 民基本 权利在 现实中 得以落
实。
2019/6/21
16
(二)当前宪法保障人权存在的 少数公民基本权主利要内容题缺乏完整性
人身权缺少隐私权的规定 经济权利缺少最低生活保障的内容
现行宪法对新的权利需求没有确认
迁徙自由权 环境权 沉默权 知情权
2019/6/21
17
5、宪法中权力制约机制设计不足,导致对
公民基本权利侵犯屡屡发生
打黑者亦被黑打 2013年初,重庆市公安
22
2019/6/21
23
宪法与人权的一般理论
当前中国宪法保障人权 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尊重和完善宪法 切实保障公民人权
2019/6/21
24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1
局对前几年被处理的 2000多名民警申诉进行 复核,目前已处理了近 1800人的1796起申诉。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 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 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
律。
2019/6/21
18
三、尊重和完善宪法,切 实保障公民人权
(一)更新宪法观念,强化人权意识, 切实强化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