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合集下载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技术准备1.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能够保证获得高产的平菇。

2.基质准备:以玉米秸秆为基质进行栽培平菇。

要选择高质量的玉米秸秆,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60%左右,填入菇袋。

3.菇袋准备:使用大小适宜的菇袋,填入玉米秸秆后进行消毒处理。

4.播种方法:将菌种粉末均匀撒在填好玉米秸秆的菇袋内。

5.温度和湿度控制:平菇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要保持菌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菇体的生长和发育。

二、栽培技术1.控制温度和湿度:平菇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地区孳生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85%-90%区间,这是平菇生长繁殖的最佳温湿度条件,菇房过于潮湿会引起霉菌,而过于干燥则会导致菇体不发育。

2.光照控制:平菇较为喜爱光线适中,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对其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保持适度的光照即可。

3.气流通风:菜房内的新鲜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供应能够促进平菇的生长发育,定时通风换气能够有效的降温、防潮并预防霉菌的滋生。

4.施肥与消毒:菌袋充气后,玉米秸秆糠菜被菌丝包裹,之后对菌袋进行水分控制,并进行适量的施肥、消毒。

三、收获与储藏1.果体采摘:平菇的果体采摘时,应采用旋转轻扳的方法,不可硬拉、硬抻,以免损伤其周围的菌丝,影响再生的数量和速度。

2.果体储藏:摘下的平菇不能直接暴晒,会加速其水分蒸发停止生长,可以放置在通风处放置,保存时间不宜太长。

3.病虫害控制:平菇生长过程中,要保持菜房内的卫生,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对发生的病虫害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四、注意事项1.控制水分:平菇是一种水分敏感的菇类,太湿太干都会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平菇的生长周期中,要控制其水分的供应,保持温湿度平衡。

2.注意通风:平菇生长时需要适度的通风,如果菜房内通风不畅并带有较高的湿度,会使平菇的生长受到威胁。

3.营养均衡:正确的施肥方法能够促进平菇的生长,但是过量肥料施用,反而会破坏菌袋组织,影响平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1. 秸秆选择: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材料。

2. 秸秆预处理:将玉米秸秆割成长约10-15厘米的小段,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场地晾晒2-3天,防止秸秆发霉。

3. 配料准备:将晾晒好的玉米秸秆和麸皮混合均匀,然后用清水浸泡5-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4. 培养基准备:将泡开的玉米秸秆和麸皮挤压出多余水分,然后加入适量的石膏、石灰和硫酸铵进行调配,调配好的培养基应该呈湿润的状态,不宜太湿也不宜太干。

二、菌种接种1. 菌种选择:选择活力强、产量高的菌株作为菌种。

2. 菌种繁殖:将菌种接入培养皿中,利用高温高湿的条件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1-2周。

3. 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好的培养基上面,用铁锨或者手指轻轻拍平,使其均匀分布。

三、菇棚建设1. 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建设菇棚。

2. 搭建支撑架:利用竹子、木材等搭建好菇棚的支撑架,保持稳固。

3. 安装遮光网:在菇棚的顶部安装遮光网,可以调节光照强度。

4. 铺设地膜:在菇棚内部铺设塑料地膜,防止水分流失。

5. 加湿设备:安装加湿设备,保持菇棚内的湿度。

四、培育管理1. 温度控制:在菇棚内设置温度计,保持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

2. 湿度控制:保持菇棚内的湿度在80-90%之间,定期进行喷水保湿。

3. 通风管理:根据菇棚内湿度和温度情况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五、采收和储存1. 采收时间:在菇盖展开后的3-5天内进行采收,以便保持口感和风味。

2. 采收方法:用手轻轻将菇盖扳开,尽量保留菌柄,不要损坏菌丝。

3. 储存方法:将采收好的平菇装入透气的塑料袋或者容器中,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玉米田整草(秸秆)套栽平菇技术

玉米田整草(秸秆)套栽平菇技术
膜不 能包 的太 严 , 否则料 内缺 氧 。
文章 编 号 1 0 0 0 — 8 3 5 7 ( 2 0 1 7 ) 0 3 — 0 0 6 0 — 0 2
利 用整 草 ( 秸秆 ) 直接 田间露 地 栽 培 平菇 , 既解 决 了玉 米 通 风 透 光 , 又 保 证 了平 菇 遮 阳保 湿 的效 果, 真正 确保 粮 菌双 丰收 。
洒 畦床 及 四周 畦 土 , 播 种前 1 h 再 喷 洒一 次 , 铺 料 前 畦 底撒 一 层 草木 灰 。采用 3 层 培养 料 3 层 菌 种盖 压 面 的播 种方 法 , 每平方米 铺 4 捆( 料干 重 2 0 k g ) 左右 ,
厚2 5 c m的培 养料 , 用种 1 5 %1  ̄ 1 1 3 k g 。挖 种 和播 种操
3 播种
播种时间应在 6 月1 5日 前后为宜。①建畦 : 在
玉米 地 间隔 4 垄玉米 2 垄作 为 栽 培 畦 。清 除栽 培 场
地4 ~ 5 c m深 的表 土层 , 按宽 1 ~ 1 . 5 m, 深2 0 c m, 长 不
1 品种选择
笔 者 选 用 江 苏 高 邮食 用 菌研 究 所 春 夏 季 栽 培
块宽 2 m, 长6 m的塑料 膜 呈 十字形 纵横 交 叠 于池底 并 伸 展 至 池 边 四周 地 平 面 , 即 塑 膜式 简 易 浸 泡 池 。 浸 泡液 为按 每 1 0 0 k g 料3 生石 灰 的 比例 , 将 石 灰 加水搅拌成乳状后 , 再配成 3 %石 灰 水 。将 草 捆 或
限作 畦 。畦 中留 2 条宽 1 5 c m的 土埂 作 丰 产埂 并 分 畦床为 3 小畦, 四周 开挖 宽 2 0 c m, 深3 0 c m的 排 水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一、开苗前准备
1、种子选择:平菇有分冬、夏两季种植,冬种土壤应施入有机肥及适宜的营养元素,可增加种子的发芽率;而夏种选择农药清洗过的种子,可改善种子质量,防止农药残留,保证平安市场。

2、土壤处理:由于玉米秸秆本身无营养元素,要满足马铃薯发芽所需的要求,需
对玉米秸秆进行有机肥料处理,并加入磷酸二铵及其他钾素以提高土壤养分,使营养更充足。

二、苗技术要点
1、种植深度:种植时,要控制种植深度,苗芽向上时,土壤表面距离筷子的长度
约为2~2.5厘米,太深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太浅会加重苗期的水分管理;
2、种植量:每平方米种植种子量为50~60个,分5行,每行10~12个,以保证苗
期抗旱,苗期能达到20~30厘米;
3、栽苗时间:冬种时由于气温低,需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栽苗,根据气温和雨量,4~6月为适宜栽苗时间;夏种时,7~9月为栽苗时间。

三、苗后管理
1、浇水管理:要控制合理的浇水量,尽量使平菇苗木干燥至为宜,以帮助苗木早
日转入生长期。

当平菇苗木芽长到10cm左右,苗木的干重减少30%以上,就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逐渐开始正常浇水;
2、施肥管理:施肥要精准施肥,应考虑当地土壤特点,做到肥更节能,少耕多施肥,减少耕作次数,提高肥料利用率;
3、除草防病:要及时清除雜草,减少水分损失,降低病虫的发生。

定期防治病虫害,采取前、中、后期防治措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落实防治责任,保证苗木生长可持续。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玉米收割后留下的废弃物,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玉米秸秆选择新鲜、干燥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平菇的基质材料。

最好选择玉米秸秆中的茎部,不宜选择有烂烂的玉米秸秆。

2.清洗和消毒处理将选好的玉米秸秆放在清水中浸泡4-5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玉米秸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

晾干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50%的石灰水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时间为12小时。

3.制作菌袋选择适合栽培平菇的菌袋或者编织袋,将消毒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装入菌袋中,并用细绳封口,使其密封。

4.备好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进行繁育培养。

培养好的菌种装入菌袋中,将菌袋中的菌种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然后轻轻拌匀。

二、栽培技术1.温度控制将装有玉米秸秆和菌种的菌袋放置在通风、遮阳的地方,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栽培温度为18-25摄氏度,避免暴晒和雨淋。

2.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是栽培平菇的关键。

在栽培期间需要保持玉米秸秆表面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引起霉病。

3.通风适量的通风可以帮助玉米秸秆和菌种充分接触空气,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壮苗。

但是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和大风天气对平菇的不利影响。

4.光照平菇是在不需要光照的条件下生长的真菌,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无需提供光照。

5.菇房管理可以在室外建立简易的菇房,用竹篾或遮阳网等材料搭建简易的遮阳棚,保护菌袋不被暴晒,同时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6.防治病虫害在栽培期间要注意防治平菇的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三、收获与保存1.生长周期一般情况下,栽培平菇的生长周期为30-40天。

从接种菌种到菇盖伸展后即可开始采收。

2.采收方法等到平菇的菇盖完全展开后,用刀将菇柄割断,注意不要损伤菇盖。

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清理采收下的菇菌袋和床面,保持整洁。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玉米秸秆是一种丰富的有机资源,对于栽培平菇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下面是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

一、物料准备
1.新鲜的玉米秸秆,选择玉米收割后1-2周的秸秆,要求干燥无霉变。

2.平菇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二、材料处理
1.将玉米秸秆摘去叶子,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

2.用清水清洗玉米秸秆,将杂质和灰尘洗净。

3.将玉米秸秆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10-20分钟,煮熟后捞出备用。

4.将煮熟的玉米秸秆放入水中漂洗,冲洗掉表面的油脂和污垢,然后晾干备用。

三、菌种接种
1.准备好培养袋,将干燥的玉米秸秆均匀地填充到培养袋中,每袋约填充3-4公斤。

2.在培养袋中均匀撒播平菇菌种,每袋约使用100克菌种。

3.将培养袋密封好,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培养。

四、培养管理
1.培养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80%以上。

2.定期喷水保持培养袋的湿度,但避免过度湿润,防止发霉。

3.培养过程中要防止日光直射和暴雨,可以利用遮阳网进行遮挡,保持环境的稳定。

五、收获和保养
1.平菇发丝开始长出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防止发霉和细菌感染。

2.平菇上蓋展平后,用清水喷雾保持湿度和降低温度,有助于菇盖的展开。

3.平菇菌盖展开后,即可收获,及时剪切取出,不要用手拔出,以免破坏菌丝和植被。

4.收割后,要及时清理培养环境,去除菇杂质和残渣,保持环境卫生。

5.收割后的培养袋可进行再生利用,重新填充物料进行培养。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前言平菇栽培是一种效益高、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而玉米秸秆则是一种丰富的无公害有机肥料,在平菇栽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以供广大农民参考。

二、材料准备1、选择新鲜的玉米秸秆,要求不含杂质和硬质物。

秸秆要在汉化菌种需要的温度下进行消毒杀菌。

2、准备好适量的汉化菌种、石膏粉、面粉等材料。

3、选用适合的菌袋和培育场地。

三、培育步骤1、选好菌种:优良的汉化菌种对平菇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选择繁殖力强、发菌量高、菌丝生长快的适合品种。

2、制作基质:将玉米秸秆割成10厘米左右的长度,放入水中泡软后取出,再加入适量的面粉、石膏粉,搅拌均匀。

最后将基质塞入菌袋中,要求基质密度适中,不要过紧或过松,以便菌丝生长。

3、菌种接种:将汉化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表面,轻轻搅拌后封口。

4、发酵过程:将菌袋放置于培育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使菌丝快速生长,整个发酵过程大约需要7-10天。

如遇到气温过低或过高,可使用适当的加热或降温设备调节。

5、生长管理:菌袋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需要得到精细地监管,这对平菇的生长和产量有极大的影响。

菌袋内湿度要控制在85%左右,温度保持在20℃左右,通风量应当适中。

6、收获:平菇在生长初期生长迅速,通常在发虫体长到6-7厘米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应当及时加工处理。

平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营养物质,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光照等条件。

四、注意事项1、在制作基质时,应当注意基质的湿度和密度,既要防止过湿也要防止过干,菌丝生长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2、在菌种接种时要注意撒布均匀,尽可能避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撒布后对基质进行覆盖或移动,让汉化菌种均匀分布。

3、在培育期间,一定要特别关注个别菌袋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异常变异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

4、在温度控制方面,要注意远离火源和易燃品,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高产技术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北方的种植面积很大。

但是收获玉米后的玉米秸秆却一直被作为废弃物大部分被就地焚烧,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为了开发新的食用菌原料资源,我们自90年代开始进行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鸡腿菇,双孢菇,毛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的代料试验。

经过不断的试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栽培效果。

经过在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市的多点生产推广证明。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仅开拓了新的丰富的原料来源,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提高了玉米秸秆的附加值。

为了集中回答部分网友有关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咨询。

现将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简介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和网友参考。

1 玉米秸秆的处理玉米秸秆收获后,大部分青秸堆放,容易导致杂菌感染。

如不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栽培失败。

因此在栽培前,要首先将玉米秸秆拆堆摊开暴晒,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秸秆用粉碎机破碎成豆粒大小的颗粒状。

粉碎颗粒偏大,培养基密度小,营养不足产量低。

反之如果颗粒太小,太细碎,则容易造成培养基透气性差,影响发菌速度,易感染病菌。

因此玉米秸秆的处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培养基配置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常用配方如下,(1)玉米秸秆颗粒86%,麦麸6%,玉米面3%,盐1%,二铵1%,石灰3%。

(2)玉米秸秆颗粒50%,玉米芯颗粒36%,麦麸6%,玉米面3%,盐1%,二铵1%,石灰3%。

栽培时可任选上述配方一种。

按照比例称取原料拌匀,先将盐和二铵用水稀释后加入料中,然后按照料水比1:1.5的比例加入3%石灰水。

并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堆制发酵处理,发酵堆宽1.5-2米,高1.2-1.5米,长不限。

料堆好后,自上而下用铁锨把每隔1米扎一通气孔。

采用开放式发酵方法进行发酵。

待料温达到60℃后,保持一天,进行翻堆,翻堆时要将料里面翻到外面,外面翻到里面,上面翻到下面,下面翻到上面。

彻底翻匀,以便发酵彻底。

待料温又达到60℃以上后,保持12小时以上,继续翻堆,方法如上。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的玉米秸秆产量十分丰富,而这些秸秆通常被废弃掉。

本技术规程旨在通过利用玉米秸秆来栽培平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选择新鲜、质地松软的玉米秸秆,最好是刚收割下来的秸秆。

2. 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购买自正规的菌种供应商。

3. 培养床基质:可以选择稻草、秸秆、花生壳等材料作为培养床基质。

三、技术步骤1. 秸秆处理:将玉米秸秆切成15-20厘米的段,然后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3-4小时,以达到足够湿润。

2. 沥水:将浸泡后的秸秆取出,让其沥干水分,尽量去掉多余的水分。

3. 搭建培养床:选择一个干净的平面,铺上一层基质材料,然后在基质上均匀铺上一层秸秆,厚度约为15-20厘米。

4. 播种菌种:将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注意要避免菌种堆积。

5. 覆盖基质:用厚度为2-3厘米的基质材料覆盖在菌种上,以避免脱水和蒸发。

6. 培养和管理:将搭建好的培养床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20-28摄氏度)和湿度(80-95%)。

每天进行适量地喷水保持湿润,并确保通风良好。

7. 孢子伞生长:约7-10天后,菌丝会开始生长并形成小菌蓟。

再经过7-10天,孢子伞会迅速生长并形成菌蔺。

8. 采收:当菌蔺的伞盖完全展开时,用剪刀将其直接剪断,注意不要伤到基质。

9. 后续管理:采收后,可将剩余的基质再次加水,进行二次和三次采收。

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床面的残渣和虫害。

四、注意事项1. 选择优质的菌种,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2. 秸秆要保持足够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发生霉变。

3. 确保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这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伞形成至关重要。

4. 严格控制培养床的卫生状况,避免病菌和虫害的侵入。

5. 采收及时,并及时清理床面的残渣,以便下一轮的培养。

通过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既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尽管技术规程比较简单,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管理。

多种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技术

多种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技术

多种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技术多种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技术一、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1、培养料及配方多种农作物秸秆(如麦秸、豆秸、玉米秸等)和下脚料(如棉籽壳、玉米心、花生壳等)都可用于栽培平菇。

常用的栽培配方有:(1)棉籽壳55公斤、豆秸35公斤、麸皮5公斤、豆饼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石膏1公斤、石灰1公斤、尿素0.2公斤。

(2)玉米心60公斤、玉米秆35公斤、石膏2.5公斤、尿素0.2公斤、过磷酸钙2.3公斤。

(3)花生壳78公斤、麸皮或米糠20公斤、石膏1公斤、蔗糖1公斤。

(4)麦秸或稻草80公斤、麸皮或米糠5公斤、玉米粉1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石膏1公斤、尿素1公斤、蔗糖1公斤。

2、培养料的处理与发酵(1)处理。

将玉米心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花生壳碾碎,其他秸秆截成小段并碾碎。

拌料前先将场地打扫干净,用0.2%多菌灵或3%~5%石灰水消毒。

拌料时将石膏、磷肥、蔗糖、尿素等可溶于水的辅料溶于清水中,制成拌料液,再将不溶于水的辅料从少到多混拌均匀,最后将拌料液和辅料与主料调拌均匀,加清水使料中含水量约60%(用力抓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印但无水滴)。

(2)发酵。

将配好的培养料建成下底宽1.5米,上底宽1米,高0.8~1.2米,长度不限的梯形堆,用细木棒在侧面每隔40厘米向料中心斜插一孔洞。

料内温度上升到60℃时维持24小时,然后翻堆一次。

待料内温度再次升至60℃再维持24小时,再翻堆,如此连翻3次即可。

3、播种(1)菌种选择。

平菇有低温、低中温、中温和高温四个温度类型,应根据当地不同的气候特征,选择相应温度型的品种,早春、晚秋和冬季选择低温型和低中温型,春季和秋季选择中温型,晚春、早秋和夏季选择高温型。

(2)播种。

发酵料栽培以袋栽效果较好,可选用25×60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

4、发菌将接种好的菌袋移入菇棚,气温较低时,可摆成四层的垛,菌袋间插入温度计,每天检查几次,当料温超过30℃时及时翻垛。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而平菇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食用菌,利用玉米秸秆来栽培平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还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以帮助农户们进行栽培平菇的技术指导。

一、玉米秸秆的选择和处理1.选择新鲜的秸秆:选择生长期适中的玉米秸秆,避免选择腐烂或过于干燥的秸秆进行栽培。

2.破碎处理:将选好的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可以利用粉碎机或者切割机对秸秆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秸秆长度一般在5-10厘米之间。

3.脱水处理:对破碎后的秸秆进行脱水处理,去除秸秆中的多余水分,保持适当的湿度对平菇的生长非常重要。

二、培养基的制备1.配比:将制备好的玉米秸秆与适量的麦麸、玉米面、石膏和石灰按比例混合,配制成培养基。

2.消毒处理: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投入蒸汽锅或者用高温进行消毒处理,去除培养基中的杂菌和病菌,确保培养基的卫生和质量。

三、接种菌种1.选择优质菌种:选择质量较好的平菇菌种,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带入病菌。

2.接种方法:将消毒过的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然后用清洁的塑料布盖好,保持局部湿润及通风。

四、培养环境的控制1.温度控制:平菇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要合理控制温度。

2.湿度控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利用喷雾装置或者加湿器对培养室内进行湿度调控。

3.通风控制: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发霉和滋生病菌。

五、生长周期的管理1.生长观察:每天对培养基进行观察,注意保持培养基的湿润度,防止出现过干或者过湿的情况。

2.管理调控: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进行管理,包括适时给予足够的光照、适量的水分和必要的气体通风。

六、丰收管理1.生长期控制:平菇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适当提高温度和湿度来促进菌盖形成。

2.采摘时间:当平菇菌盖成熟时,及时采摘,避免过度生长导致质量减低。

七、病虫害防治1.常见病虫害:平菇常见的病虫害有绿霉病、褐斑病、蚜虫、蜗牛等,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引言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由于其品质优良、产量高且栽培技术简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栽培。

利用秸秆作为底材栽培平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本技术规程旨在介绍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供广大农民参考。

二、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收割后的玉米秸秆是栽培平菇的理想底材,应选用干燥、碎裂均匀的秸秆。

2. 菌棒:选择优良的平菇菌种,制备成菌棒。

3. 培土:选用有机肥料掺杂的土壤作为培养平菇的培土。

三、栽培步骤1. 秸秆处理:将收割后的玉米秸秆晾晒2-3天,使其含水率稳定在60-65%。

如果含水率过高,可以适当晾晒更长时间;如果含水率过低,则可以加水进行适量的调湿。

然后将秸秆切碎成长度为10-15厘米的小段,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

2. 菌棒接种:将处理好的秸秆取出,沥干水分。

将菌棒切成3-4厘米的小段,然后将小段菌棒均匀地插入秸秆中,每平方米插入500-700个菌棒。

插入菌棒后,用水喷洒秸秆,使其含水率达到65-70%。

3. 培土覆盖:将培土均匀地覆盖到秸秆上,厚度为5-7厘米。

培土可以选择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糠麸、农家肥料等。

4. 培养管理:将覆盖好培土的玉米秸秆堆放在通风、遮阳的地方。

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22-25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定期检查菌棒生长情况,发现有黄绿色菌丝横生或出菇时,用水进行喷雾保湿。

如果环境温湿度不足以满足菌棒生长,可以适量喷水或加湿设备进行保温保湿。

5. 采收处理:采收平菇时,使用消毒的工具将其从菌棒上切下。

采收后,将菌棒上的菌丝切去,然后清洁表面,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

待菌棒上的菌丝完全枯萎后,可作为肥料或继续利用。

四、注意事项1. 材料选择:选择无病害、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底材,确保平菇的健康生长。

2. 湿度控制:栽培平菇需要保持底材的适宜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平菇菌丝不生长或生长缓慢。

如何促进平菇稳产高产?

如何促进平菇稳产高产?

如何促进平菇稳产高产?
平菇被认为是一种易于栽培的食用菌,平菇用于栽培的秸秆非常广泛,栽培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有一个多月。

但与此同时,它最难获得高产和稳定的产量。

一旦出现管理错误或有害生物,基本上没有时间恢复,导致生产减少甚至绝收。

因此,菇农请抓住以下要点:
1.优质培养基的制造:理想的原料是废棉渣或棉皮,其次是秸秆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

最好采用发酵方式,以秸秆为原料发酵时,最好加入4号固氮菌,以改善培养物的物理性质,提高氮含量。

也可以适当添加干燥的牛粪,米糠和石膏粉。

2.从事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培养物质可以降解,有利于菌丝的吸收,实现稳定的产量和高产。

3.使用高质菌株:这是首要任务。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并进行栽培试验,确定好促销后的表现;其次,购买菌种时需谨慎,菌龄要适宜。

4.追肥和覆土:用秸秆栽培时,为了获得高产,通常采用施肥来进一步提高产量。

例如,在喷水时,加入葡萄糖,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

培养物可有效提高原基的存活率,减少死蘑菇的产生。

覆盖土壤是必须的,最好使用营养丰富的土壤。

5.二次栽培:可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劳动量。

通常在种植废棉或棉籽壳时使用:在收获第一潮蘑菇后,挖出严重
污染的区域,并在表面上施加一层石灰粉以铺设新的培养材料层。

6.及时总结经验:由于草菇栽培时间短,抗逆性差,通风,温度,温差,湿度和不适,都会严重影响产量。

这要求种植者根据环境和气候条件及时采取科学管理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纠正症状。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不妨一看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不妨一看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不妨一看当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利用到的材料种类比较纷繁,主要讨论了怎样使用玉米秸秆作为生产原料栽培平菇。

该技术的运用相较其他技术而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玉米秸秆,使废物再利用实现可循环,为农民群众处理玉米秸秆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在当前大气污染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能够对农民群众焚烧玉米秸秆这一污染空气的不安全做法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种植平菇既有环境效益,为改进生态环境作出一定贡献,同时也可以为种植者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产生可喜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故此应该大力发展此技术并不断予以改进提高。

从平菇种植的一般情况展开探讨,以期对平菇的栽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详情如下:一、种植平菇技术概述当前对于平菇的栽培绝大部分是人工种植方法,利用到的种植材料比较多样,一般有玉米、水稻、小麦的秸秆、棉花籽的外壳等,本文主要探讨玉米秸秆生料这一原料的运用。

平菇这种食用菌较为普及,广受人民大众欢迎,市场需求很大。

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平菇虽然小众,却蕴含大商机,利用平菇进行创业也不失为一条创业致富的道路。

在日常生活中,菌类是人们餐桌上经常可见的一种食物,口感丰富且本身富含的营养物质较多,并且具有清肠道、降血压等对人体有益处的养生功能,故受大众喜爱。

不仅如此,种植平菇利用到玉米秸秆实际上对生态的维护起很大作用,因为往常农作物收割后的废弃秸秆会采取就地焚烧以清除废料,以免废料占用农作土地,这种方法既不安全又会对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但平菇种植回收利用秸秆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循环,并且在此基础上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故方法值得一用。

种植平菇不仅要材料,更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撑,故深入地研究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二、栽培步骤(1)对所用原料展开预处理;(2)制作菌种;(3)进行建堆发酵;(4)处理培养料;(5)接种、养菌;(6)出菇前后的管理。

豆秸、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豆秸、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豆秸、玉米芯栽培平菇高产技术平菇是一种在我国非常普遍的食用菌,而豆秸和玉米芯是平菇的两种很常见的培养基。

本文将对豆秸和玉米芯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培养基准备1.1 豆秸栽培平菇1.1.1 豆秸处理选用质地细腻,含水量约70%的豆秸,切成2-3cm长的段,送进锅中进行煮沸,煮沸时间视秸质而定,通常为1-2小时。

待豆秸煮沸后捞出,在晾凉后抖散出秸丝,用剪刀将稍厚的秸条剪成短斜切。

1.1.2 培养基配方•豆秸50%•麸皮25%•玉米粉20%•钙质底材5%•GDL少量将以上材料混合,加入适量清水,调整混合物含水量为60%-65%,混合均匀后压实在筐中压实。

1.2 玉米芯栽培平菇1.2.1 玉米芯处理选择大小适中,新鲜玉米芯,去皮砍成约2-3cm长的段,用滚水稍微焯一下,放进凉水中晾凉备用。

1.2.2 培养基配方•玉米芯40%•米糠25%•麦麸20%•麦芽粉5%•钙质底材5%•GDL适量将以上材料混合,加入适量清水,调整混合物含水量为55%-60%,混合均匀后压实在筐中压实。

2. 培养技术2.1 豆秸栽培平菇在培养基堆筐上喷1%左右的过氧化氢水或2%左右的乙醇,然后撒上1%的白粉菌种,从侧面喷上60℃左右的热水,待温度降至30℃左右时用双手轻轻搓拌一下,并注意喷水,使其保持微湿。

随着温度控制和水分管理,大约7至10天后,菌丝会通过豆秸垫而长到外面。

随着时间的推进,菌丝便会结合而成菌盖。

同时,应保持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条件。

2.2 玉米芯栽培平菇在培养基堆筐上喷1%左右的过氧化氢水或2%左右的乙醇,将菌种evenly sown on the surface, spray 60℃ ho t water from the side, and gently mix with your hands when the temperature drops to about 30℃, and pay attention to spraying water to keep it slightly moist.Seedlings usually emerge from the substrate after about 4-5 days, and the mycelium grows and branches rapidly after the mushrooms emerge. Generally, after7-8 days, small mushroom buds can be observe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mycelium to fruiting body is about 25-30 days.3. 常见问题3.1 菌棒绿色发霉的原因绿色霉菌的生长需要湿度和氧气,应该增加通风机和调整湿度,适量增加酸度,如加入食醋等物质。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菇类种植的技术方法。

相比传统的菇类栽培方法,利用秸秆栽培平菇具有资源利用充分、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势。

下面是一个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栽培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秸秆采集:选择玉米秸秆排好,干燥透风的地方进行采集,避免有霉变或腐烂的秸秆。

2. 压碎处理:将采集到的秸秆放入压碎机中,进行打碎处理,碎成适当大小的碎秸。

二、菇种选择栽培平菇常用的菇种有金菇、银耳菇等。

可以根据需求和市场情况选择适合的菇种。

三、基质配制1. 填料:将打碎的玉米秸秆放入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浸泡,让秸秆吸收足够的水分。

2. 加工:将充分浸泡后的秸秆取出,挤去多余的水分,调整秸秆的含水量至55-60%。

3. (可选)消毒处理:将加工好的秸秆放入蒸汽锅中进行蒸汽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四、菇种接种1. 菇种培养:将菇种放入菇种瓶中,在28-30℃、湿度80-9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3-4周。

2. 接种:将培养好的菇种均匀地撒在秸秆基质表面,用铺秸法或下管法进行接种。

接种后进行表层覆土,以保持充足的湿度。

五、日常管理1. 温湿度控制:菇房内保持25-30℃、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可布置空调和加湿设备控制。

2. 通风换气:每天进行两到三次通风换气,保持菇房内空气流通,排除二氧化碳、调整湿度。

3. 水分管理:根据菇体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喷水保持基质的湿度。

4.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使用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

六、采收根据菇体生长情况,一般3-4周后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将菇体从基质中切断,尽量保留菇体的完整。

七、保洁处理每次采收后,清理菇床,清除菌丝和秸秆残留物,防止病虫害滋生。

玉米秆生料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玉米秆生料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玉米秆生料栽培平菇高产技术一、选用优良品种主要选用中低温型品种,该品种冬季0℃低温不死菇,不发生黄菇,出菇整齐,转潮快,稳产高产。

二、原料选择与处理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秆粉碎至3厘米左右,豆秸粉碎成0.5~1厘米的小段,曝晒2~3天。

1.培养料配方玉米秆60%、豆秸20%、麦麸皮17%、白糖1%、石膏1%、生石灰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5%。

料水比1∶1.2~1.3,pH值8~10。

2.拌料先将主料加石膏和白糖干拌2遍,再将石灰加入拌匀,多菌灵加入水中进行湿拌,拌匀后,含水量以手捏料指缝间有水滴出现而不滴下为宜。

3.堆料将材料按配方比例称取,充分混匀堆放于塑料棚膜上,湿度保持在60%~65%,堆料高1~1.5米,宽1.5~2米,长度不限,盖上塑料薄膜,并用土压实四周保湿发酵,保持室温20~25℃,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料堆置于暖棚中发酵。

当料温达60℃时,保持10小时后翻堆,翻堆时要外翻内、内翻外、上翻下、下翻上,做到发酵均匀。

经过3~4次反复堆料发酵,培养料产生香味后即腐熟。

三、装料培养选用25厘米×50厘米的低压聚乙烯料筒,用缝纫机针在料筒上打3排微孔,用线扎住料筒的一端成袋后装料。

菌种用手掰成杏核至红枣大小的块状,先放一层菌种,再装一层料,并用手压紧培养料成筒形。

同时,在袋的中央插入2~2.5厘米粗的竹筒,然后再装料,边装边用手压实,共装5层菌4层料,袋两头用种量为总量的1/2,总用种量占栽培料的20%,最后拔出竹筒使培养料中央留出空隙,以加速菌丝生长。

料袋装好后,轻轻地移至菇房内呈“品”字排列,码放2~3层。

发菌室温度控制在15~20℃,料温不得超过25~28℃。

室内光线宜暗,空气相对湿度55~60%,并加强通风管理,约20~25天菌丝可长满袋。

四、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后,约经3~5天左右,有菇蕾出现时,进入出菇管理,进行管理的主要环节是:脱袋覆土垒墙栽培、控制温湿度、预防污染、适时采收。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下是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

一、基本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选择干燥、无霉变、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基质材料。

2. 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可以购买市场上的商业菌种或从优良的菇块中分离培养。

二、玉米秸秆的处理1. 清理杂质:将玉米秸秆中的杂质如秧子、根系、石块等清除。

2. 切碎处理:将清理好的玉米秸秆切碎成3-5厘米的碎末。

三、预处理玉米秸秆1. 充分湿润:将切碎的玉米秸秆放入水池中,浸泡2-3天,以达到充分湿润的状态。

2. 处理消毒:将湿润的玉米秸秆放入蒸汽锅中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1-2小时,以达到杀灭病菌和杂草种子的目的。

四、平菇菌种培养1. 菌种制备:选取新鲜、无病虫害的平菇菌块,将菌块切碎成小块,放入含有适量麦麸和脱脂大豆粉的培养袋中,加入适量水分并密封。

2. 培养过程:将培养袋放入65-75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为10-15天,直到菌丝生长茂密。

五、混料、填料和装袋1. 混料:将处理好的玉米秸秆与适量的菌种菌丝混匀,使菌丝均匀分布在玉米秸秆中。

2. 填料:将混匀的玉米秸秆菌丝料填入菇袋中,每袋大约填入4-5千克,填料松散均匀。

3. 装袋:将填好料的菇袋收口,加入适量的小孔,以利于气体交换。

六、菇袋的灭菌和发菌1. 灭菌:将装好料的菇袋放入高压蒸汽锅中蒸煮2-3小时,以达到杀灭菌种菌和杂菌的目的。

2. 发菌:在灭菌后的菇袋上撕开小孔,将菌种液或菌种粉均匀喷洒在菇袋表面。

七、菇袋的管理1. 温度控制:将发菌后的菇袋放置在通风、遮光的菇棚中,保持温度在15-20摄氏度,菇棚内要保持相对湿度在80%左右。

2. 适度通风:每天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排除二氧化碳,增加氧气供应。

3. 定期喷水:每天进行1-2次喷水,保持菇棚内湿度适宜。

4. 病虫害防治:注意定期检查菇袋,如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防治。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份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供参考。

一、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选择干燥、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材料,充分堆放晾晒,使其适应菌丝生长的环境。

2. 平菇菌种:选择具有较高菌种繁殖能力、菌丝生长迅速、产菌量高的平菇菌种。

二、材料处理1. 玉米秸秆切碎:将晒干的玉米秸秆进行切碎处理,一般切碎成约5-10厘米长的段落。

切碎后的玉米秸秆易于菌丝穿透和扩散,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2. 消毒处理:将切碎的玉米秸秆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法。

将玉米秸秆放入专用的消毒锅中,加热至85-90摄氏度保持30-40分钟,杀灭其中的病菌和虫卵。

三、平菇菌种接种1. 选择合适的菌种。

根据栽培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选择适应性强的平菇菌种进行接种。

2. 菌种培养。

将选好的平菇菌种接入菌种瓶中,放入适宜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控制温度在25-28摄氏度,湿度在80-90%左右,培养7-10天。

3. 菌丝接种。

将培养好的平菇菌种用无菌棉签或无菌刷子等工具进行菌丝接种,接种时要均匀地涂抹于玉米秸秆表面。

四、菌袋封口与发酵1. 填菌袋。

将接种好的瓶装菌种拆开,用无菌人工培养基做成菌砂(或称菌丝培养基),将之与切碎的玉米秸秆按比例拌匀,把拌和好的玉米秸秆装进无菌的菌袋中。

2. 菌袋封口。

将装有玉米秸秆和菌丝的菌袋根据需要封口,一般采用热封方式进行封口,保证菌袋内环境无菌。

3. 发酵培养。

将封口好的菌袋放入培养室中进行发酵培养,控制温度在22-26摄氏度,湿度在80-90%左右,发酵培养时间一般为18-22天。

五、菇丝生长与成菇1. 菌丝生长。

发酵培养期结束后,将菌袋移到光照适宜的环境中,保持温度在20-24摄氏度,湿度在75-85%左右,供给适量的光照,菌丝生长一般需要7-10天。

2. 澄清和刨根。

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菌袋底部会出现菌丝结块,此时需要将菌袋底部的菌丝结块澄清,并用刨根器清除底部残留的玉米秸秆。

玉米秸秆和废棉栽培平菇技术研究

玉米秸秆和废棉栽培平菇技术研究

玉米秸秆和废棉栽培平菇技术研究专业:班级:姓名:目录引言……………………………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主要原料的选择……………1.1.2辅助原料与药剂………………………………………………………1.1.3配套材料的选择……………………………………………………………1.2 方法……………………………………1.2.1装袋接种1.2.2平菇发酵料栽培菌袋制作……1.2.3栽培管理……………1.2.4采收与加工……………2 结果与分析…………………2.1 预期结果2.2 平菇子实体生长期两大因素的调控………………2.3 杂菌的防治………………2.4 平菇生产虫害的防治………………3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摘要平菇是常规方式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利用玉米秸秆和废棉为原料栽培平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秸秆和废棉富含较多的纤维素,做培养基通风透气良好,且有利于菌丝的蔓延,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较为理想的优质原料。

本文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栽培技术。

结果表明:利用玉米秸秆和工业废棉栽培平菇,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省工、省时、省料,易于操作和管理,菌丝生长快、菇形好、污染率低,产量高、品质好、生物学转化率高,适宜于规模化平菇栽培。

关键词:平菇;玉米秸秆;废棉;栽培技术引言平菇是著名中外的食用菌之一。

它的栽培史很短,本世纪初先从意大利开始进行木屑栽培的研究,1936年萌后,日本森本老三郎和我国的黄范希着手瓶栽,以后种植日益增加。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德国、日本、南朝鲜利用稻草。

棉籽壳、玉米秸秆等栽培取得良好的效果。

成为世界上十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如日本1971年平菇产量(到市场)733吨,1978年猛增至5500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北方的种植面积很大。

但是收获玉米后的玉米秸秆却一直被作为废弃物大部分被就地焚烧,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为了开发新的食用菌原料资源,我们自90年代开始进行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鸡腿菇,双孢菇,毛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的代料试验。

经过不断的试验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栽培效果。

经过在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市的多点生产推广证明。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仅开拓了新的丰富的原料来源,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提高了玉米秸秆的附加值。

为了集中回答部分网友有关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的咨询。

现将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高产技术简介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和网友参考。

1 玉米秸秆的处理
玉米秸秆收获后,大部分青秸堆放,容易导致杂菌感染。

如不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栽培失败。

因此在栽培前,要首先将玉米秸秆拆堆摊开暴晒,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秸秆用粉碎机破碎成豆粒大小的颗粒状。

粉碎颗粒偏大,培养基密度小,营养不足产量低。

反之如果颗粒太小,太细碎,则容易造成培养基透气性差,影响发菌速度,易感染病菌。

因此玉米秸秆的处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培养基配置
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常用配方如下,(1)玉米秸秆颗粒86%,麦麸6%,玉米面3%,盐1%,二铵1%,石灰3%。

(2)玉米秸秆颗粒50%,玉米芯颗粒36%,麦麸6%,玉米面3%,盐1%,二铵1%,石灰3%。

栽培时可任选上述配方一种。

按照比例称取原料拌匀,先将盐和二铵用水稀释后加入料中,然后按照料水比1:1.5的比例加入3%石灰水。

并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堆制发酵处理,发酵堆宽1.5-2米,高1.2-1.5米,长不限。

料堆好后,自上而下用铁锨把每隔1米扎一通气孔。

采用开放式发酵方法进行发酵。

待料温达到60℃后,保持一天,进行翻堆,翻堆时要将料里面翻到外面,外面翻到里面,上面翻到下面,下面翻到上面。

彻底翻匀,以便发酵彻底。

待料温又达到60℃以上后,保持12小时以上,继续翻堆,方法如上。

连续翻堆三次。

如果在高温季节最后一次翻堆时,结合翻堆喷洒一次敌敌畏,或菊酯类农药进行杀虫处理。

经过发酵处理的培养料手感柔软,并杀灭了大部分杂菌和病虫害。

3 装袋,播种,培养
料发酵好后,可采用20-25×45聚乙烯塑料袋进行栽培。

温度高的季节接宜采用宽度20-22的菌袋,温度低的季节可以采用宽度较大的菌袋。

装料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一样,采用三层种,两层料或者四层种三层料的方式均可。

菌袋两端的菌种要封住料面,以利菌丝尽快生长,控制杂菌侵入。

菌袋装好后及时转入培养室进行发菌培养。

此时的菇房温度应保持在15-20℃左右为宜,并保持菇房通风换气良好。

因为玉米秸秆比较细碎,容易影响袋内的氧气吸收。

所以待菌袋两端料面菌丝生长达到一公分左右时,要及时用直
径1.5-2公分的锥形木棍对菌袋进行横向穿孔增氧,根据生长情况,穿孔一至两个。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25-3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4 出菇管理
菌袋发好后,后熟培养10-15天后,转入出菇管理,出菇方式与常规栽培方式一样,采用立体排袋出菇方式和覆土出菇方式。

出菇管理主要就是做好菇房内适当的光照,控制适宜的温度,空间相对湿度要达到85%-90%左右为宜。

并根据子实体的生长状况调配好菇房内的通风换气。

生产实践证明覆土栽培方式产量高于立体出菇方式。

但是覆土栽培存在着子实体容易沾染泥土的弊病。

因此采取立体出菇一潮后再进行覆土栽培的模式目前为最佳模式。

因为玉米秸秆营养含量偏低而且持水性差,所以在出完一潮菇后,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

最好进行补充水分和营养液管理。

补水采用注水器或者覆土浇灌的方式进行。

在科学的管理条件下,一般可出菇四潮左右。

生物转化率可达100%左右。

个别的可达120%左右。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