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电影英雄观后感
电影英雄观后感简介电影《英雄》是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于2002年上映。
影片通过多个故事线,展现了中国古代秦始皇与七国之间的斗争和英雄们的选择与牺牲。
本文将对该电影进行观后感的分析和评价。
深入剖析《英雄》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故事分成了不同的章节。
每个章节都以不同的颜色和主角为主线,通过回顾的方式,展现了秦始皇称皇前的江山探索历程。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其刻画得极为细腻的个性和心理变化。
影片通过深入剖析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来展现英雄们的思想和情感。
尽管影片以历史为背景,但它并不拘泥于事实,而是更注重对每个人物的人性探讨。
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所做出的选择。
强调主题电影《英雄》在表面上是一个英雄传记,但其实重点是对人性和权力的探讨。
它试图通过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探讨权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的英雄们对于权力的态度和追求,以及他们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电影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比和对话来强调这种主题。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动机和追求,他们为了权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观众在电影中会发现,所谓的英雄也有着自己的矛盾和弱点。
电影试图告诉我们,权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它常常伴随着牺牲和背叛。
视觉艺术与音乐除了剧情和人物塑造,电影《英雄》还以其出色的视觉艺术和音乐成为了经典。
每个场景都精心设计,色彩运用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艺谋导演以其擅长的画面表现技巧,将每个镜头都处理得极为精致,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获得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此外,电影的配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音乐与镜头的配合相得益彰,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情感和主题。
音乐既能激发观众的共鸣,也能够突出表现角色和场景的氛围。
总结与评价《英雄》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它通过深入探讨人性和权力的主题,展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程。
电影拥有精致的剧情和人物塑造,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英雄》影评
电影《英雄》的画面内涵赏析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代帝王,其身上的是是非非为当今的电影人提供了无尽的话题。
《秦颂》,《英雄》算是秦史系列影片中十分优秀的作品。
而其中的《英雄》从画面内涵上讲算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了。
拿《荆轲刺秦王》与《秦颂》相比,本人不喜欢秦颂的画面感觉,电影终归是电影,要和现实生活不一样,而秦颂的画面太过写实,制作粗糙,毫无美感可言。
而《英雄》则不同,张艺谋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写意”笔法,把中国的哲学、文化、历史等等诸多元素浓缩在如此这般美轮美奂的画面意境当中,其艺术神韵在影片整体中无处不在却又藏而不露。
一:哲学意境中的暴力影片将人物在赵国书馆求字的过程表现得惊心动魄:剑法在书法当中可寻,书法又在万箭穿堂之时形成。
所谓“剑法”的几重境界,实乃人生的几重境界。
你看那万箭穿堂时刻:老者岿然不动,残剑举手接箭,都在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继续书写。
表面看这只是秦军攻赵的阵势,内骨里却有无尽的禅机与“悟道”,是为秦王后面的“天下”理论做铺垫的。
查阅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论著,正有《说剑》、《天下》二篇。
几乎与《英雄》的主要情节,思想脉络完全一致。
原来,张艺谋深悟庄子学说的精髓,借助于他的“天下”学说演绎自己影片中的“天下”观念!这里不得不复叙一下庄子的故事:赵文王喜欢剑术,门下聚集剑客三千,每日对击,死伤无数。
庄子扮作剑客前往与大王“说剑”:号称自己的剑法“十步杀一人,千里无阻挡”。
赵王兴奋,挑出剑客与他比试。
庄子不动,却说自己有“三种剑”,一种是“天子剑”,一种是“诸侯剑”,一种是“庶人剑”,他分别论述三种剑的不同制造和用法,说服了赵王以“天下”为重,不再玩剑,不再杀生。
而《英雄》显然就是将庄子的这个故事移植过来,通过几位剑客在“刺秦”过程中的转变,用现代电影手段演绎了庄子的“自然”、“无为”的哲学理念。
这个哲学境界就是自然生态,就是天下和平!这是真正的侠情义胆,他是要展示庄子哲学的“顺应自然、反对人为”,他是要将庄子的“无为”变成影片中的“不杀”,将三种剑变成剑法的三重境界,你就不能不佩服他的深厚功力。
《英雄》影评(精选5篇)
《英雄》影评(精选5篇)第一篇:《英雄》影评英雄自从《史记》以来,“荆柯刺秦”的故事一直被人称颂,其中独立个体抵抗强权的精神更是其中的内核,而“侠”也被定义为“以武犯禁”,武侠文学和后来的武侠电影的社会功能是用侠的形象在一定程序上冲破社会禁忌,对抗强权政治,为读者或观众提供了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快感。
张艺谋的《英雄》题材来自“荆柯刺秦”,它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古典美,让我们领略了古代气质的精神大餐。
当时七国争霸天下,而秦国势力最强,有一统天下之势,所以秦王成了众多刺客行刺的对象,其中对他构成威胁最大的是赵国的四名刺客:无名、残剑、飞雪、长空。
他们是对荆轲之类专为豪门贵族卖命的亡命之徒。
而在电影中,他们是一种新的身份示人,是士与侠的综合。
在短短的电影《英雄》中穿插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以及大情大义。
赵国大将的女儿(飞雪)为报家国之仇,与心爱之人(残剑)历经艰辛,苦练剑法,终有所成,即便决定刺秦,奈何在最后即将成功的一刻,残剑却领悟到了更深的大义——天下苍生。
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的得失便不再称得上什么得失,个人的爱恨、苦于众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骂名,然而在无名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义,竭力相助。
长空本着对无名莫大的信任,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来左右,更是所谓难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国与天下苍生之间,无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抉择,然而正是这个抉择,决定了“英雄”这个称号。
在即将取得成功时选择了放弃,那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啊!要经历怎样的思想斗争才能做到啊!“无名”之路,是否值得我们效仿?作为无名之人,当我们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举世瞩目的雕塑艺术品——维纳斯像,就是因为没有了双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魅力,就是因为以未完成的形体留给后代,才给后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所以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由此看来,学会放弃,也需要懂得辩证法的道理。
浅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 : 《 英雄》 儒家 道 家 理念
部 电影 的思 想 内涵 十分 丰 富 , 在 某种 程 度上 给观 众 呈现 出 形于色 , 泰 山崩于 前 而 色 不 变 ; 但他 旱 已把 萧 萧剑 气 揉 进 的是 中国传统 儒 家与道 家 的核 心理 念。 了身 体 的每 个 角 落 ,因 此虽 然在 进 入 秦 宫 之 前 被 彻 底 搜 这部 电影的题 目叫做《 英雄》 , 故事 的蓝本是“ 荆轲刺 身 、 手 中没 有 了任 何利 器 , 也依 然 让秦 王 看到 “ 寡 人 面前 的 秦 王” 。既然 以行刺 为故 事 的主要 内容 , 为什么 题 目叫做 “ 英 烛火 , 感 到 了你 的杀气 。 ” 他 手 中虽 然无剑 , 却依 旧杀气 凛 雄” 而不是 “ 刺客 ” 之类?回答 这个 问题 需要 回到“ 英雄 ” 一词 然, 砭 人 肌骨 , 乃 至 烛火 都 为此晃 动 不止 , 这 样 的他 即便 手 的内涵上。刘劭在《 人物志 ・ 英雄》 中写道 : “ 聪明秀出谓之 中无剑 , 依 然 可 以夺剑 行 刺 , 十步 之 内置秦 王于 死地 。这种 英, 胆 力过 人谓 之 雄。 ” 也 就是 说 英雄 需要 具备 两 个要 素 : 境界可以看做是儒家的“ 中和” 。 《 中庸》 讲: “ 喜怒哀乐之未 “ 聪 明 秀出” 和“ 胆力 过人 ” 。这部 电影 中所刻 画 的人 物 , 上到 发谓 之 中 , 发 而 皆 中节 谓 之和 。 ” “ 中” 与“ 和” 是 与 前文 “ 天 秦王, 中到 刺客 , 下到婢 女学子 , 无 一不胆 力过人 , 这一 点不 命 之 谓性 , 率 性 之谓道 ” 中 的“ 性” 与“ 道” 相 对应 的 : “ 性” 是 必赘 述 , 而影 片 想要重 点表 现的则 是 “ 聪 明秀 出” , 是人 物身 天赋予( 命) 人 的 良知 本 心 , 是未发之喜怒哀 乐 , 是“ 中” : 上所 体现 的深刻 的思想 内涵 , 二者 结合 才能完 整地诠 释 “ 英 “ 道” 是 因循 ( 率) 天赋 的 良知 本 心 , 是 喜 怒 哀 乐 发 而 皆 中 雄” 的主题 。这 一思想 内涵的主 要内核 , 则 是儒 家与道家 。 节, 是“ 和” 。而 “ 致 中和 ” 就是 “ 修道 ” , 也 就是 “ 教” 。这 套 完 儒 道 两 家 自诞 生之 日起就 对 中 国古 代 社 会 思 想 产生 整 的儒 家修 养 论被 无名 运 用在 了剑 法 的修炼 上 , 终于达 到 了十 分重 要 的影 响 , 并 且在 经历 了百 家争 鸣 的洗 礼 之后逐 了喜 怒 哀 乐发 而 皆中节 的层 次 , 将 手 中之剑 内化 成 了心 中 渐 沉淀 为 中国传 统 文化 的重 要思 想 内核 。但 是 , 儒 家与道 之剑 为 自己行 刺奠 定 了更加 扎实 的基础 。 家 有着 不 同的核 心理 念和 价 值取 向 , 因此 它们 对 中国古 代 到 了这个 时候 , 无名 取秦 王 之性命 已经是 易如囊 中取
《英雄》电影美学与哲学思考
《英雄》电影美学与哲学思考电影一直是展现英雄主题的重要媒介之一。
通过影像、音乐和叙事手法的运用,电影能够塑造出充满力量和魅力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能引发观众对于人性、道德、正义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电影《英雄》就是一部充满美学与哲学思考的佳作,本文将通过对该电影的剧情、视听效果以及隐含的哲学主题进行分析,探讨《英雄》电影如何在美学与哲学层面上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触动。
《英雄》由张艺谋执导,讲述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故事,围绕着一位刺杀秦王的刺客展开。
首先,电影在美学上的表现非常引人注目。
该片以浓郁的古典美学为基调,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乐器的演奏、中国画风格的画面、服饰和建筑等,使观众在视觉上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同时,电影采用了大量的色彩运用,每个场景都使用不同的色调,从冷色调到暖色调的转变,既能够凸显情感起伏,又能够反映角色的内心变化,让观众在视觉上享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除了美学的呈现,电影《英雄》还通过细腻的叙事手法给观众带来了思考。
从电影开始的第一幕到最后一幕,故事以非线性的方式进行展示。
通过零乱的时间序列,电影将刺客与秦王的见面、刺客与秦王的对话等关键情节留在最后,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不仅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还能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去思考角色的真实动机和故事的真相。
同时,电影中还设置了多个版本的真相,每个版本都包含着不同的冲突和价值观,这使得观众在思考每个版本的同时,也会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英雄。
在《英雄》这部电影中,美学与哲学紧密结合,通过刻画英雄形象和探索人性、道德和正义等哲学问题,将电影的内涵进一步拓展。
首先,电影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将其与哲学思考相结合。
刺客作为电影中的主要英雄形象,具有极高的武功和智慧。
他的出现不仅为故事增加了悬念和紧张感,更让观众对于英雄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电影通过刺客的行为和对话,提出了关于拯救百姓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冲突和抉择,引发观众对于英雄义务和牺牲精神的思考。
影评:《英雄》无剑·大仁
无剑·大仁——解读《英雄》【内容摘要】《英雄》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中坚人物张艺谋与2002年倾力打造的作品。
他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别样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在这里,演绎着“人不离人,剑不离剑”的凄美爱情,阐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剑客友情,传达出“胸怀天下”的悲壮豪情。
这是一部借中国古代的传统英雄之“义”,宣扬当代“和平”精神,用现代“英雄”眼光去重新审视历史人物,挖掘不一样的历史价值的影片。
【关键词】叙事结构颜色运用中国元素《英雄》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中坚人物张艺谋与2002年倾力打造的作品。
他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别样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在这里,演绎着“人不离人,剑不离剑”的凄美爱情,阐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剑客友情,传达出“胸怀天下”的悲壮豪情。
这是一部借中国古代的传统英雄之“义”,宣扬当代“和平”精神,用现代“英雄”眼光去重新审视历史人物,挖掘不一样的历史价值的影片。
《英雄》讲述战国末年六国征战,秦国最强,秦始皇也就成了各国的敌人,大侠残剑、飞雪、长空都要刺杀秦王,来自赵国的无名获得了离秦始皇只有十步之遥的机会。
在与秦王对饮的时候,无名讲述了他是如何杀死三位大侠的,在他的描述下,三位大侠不过是一群自私的小人。
但是秦王始终不相信,并道出三大刺客败于无名剑下的另一种版本。
在秦王看来,这些侠客都具有非凡的气度,事实也正如秦王所料,是三位大侠帮助无名获得了刺杀秦王的良好时机。
无名的杀气吹动了自己面前的蜡烛从而泄露了他的动机。
无名决定孤注一掷,但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无名告诉秦王,残剑曾劝说自己不要刺杀他。
因为秦王是唯一能够拯救天下,拯救百姓的君主,而无名自己在与秦王的谈话中印证了这点。
残剑知道无名刺杀失败,觉得愧对妻子飞雪,只得以死谢罪,而飞雪最终殉情自尽秦王有意放走无名,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法度,还是忍痛处死了他。
一、向经典致敬:多线索叙事在叙事内容上,本片讲述了一个“英雄舍小义行大仁”的故事。
观影片《英雄》有感
观影片《英雄》有感近日,我再一次观看《英雄》影片,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为影片中英雄人物的胸怀气度所折服。
虽然,该影片在国内曾创下不凡的票房记录,但国人的口碑却并不见好,其批评之声竟然如潮而至。
倒是听说在国外,特别是北美一些地区,反到获得了非常不错的评价。
对此,我有一种如鲠在喉的不快,觉得很多国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看懂该片,觉得国人尤其对国产的事物总是喜欢吹毛求疵,见不得别人的成功,欠缺一颗“英雄”的心。
对于电影《英雄》的种种负面的评论,我在这里不想多说,我只想从个人的角度浅谈一下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首先,看《英雄》,观众一定得有颗真正的英雄般的心。
只有英雄才能读懂英雄,才能理解英雄的更深广的含义。
没有英雄的情怀,就没有资格去谈论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无疑是一个英雄的团队,从最初的剧本编写到电影的后期制作,他们一定是站在了英雄的高度上进行工作的。
因此,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向观众传达一种英雄的情结。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观众们才深为剧中的英雄人物的英雄品质所震撼。
其次,看《英雄》,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不能局限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更不能停留在一个人的某些方面,要纵观整个历史。
有人曾对该片中的“秦王”做如下评论:秦王是一个暴君,导演是在为一个暴君平反。
这一观点,显然还只是停留在七国混战的阶段,停留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之中。
试问一下:从古到今,哪个一朝代的更替不经历战火?哪一个开国帝王,没采用过非常手段?唐王李世民如何?但他还发动过“玄武门”这样手足相残的事变。
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事变,他才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这才有了一百多年的盛世唐朝。
当今天我们回过头再看秦始皇,就更应该侧重的是他在我国历史上所具有的非凡意义。
中国的统一、文字的统一、度量衡的统一。
总之,正是因为有了秦始皇,中国的历史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统一”这一思想才深入人心,并被后来的政治家们奉如圣明,在不断的继承中发展着。
谁之功劳?只怕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吧!再次,看《英雄》,不能对着历史教科书上写的去看。
《英雄》电影观后感(一)
《英雄》电影观后感(一)语文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比较早期的影片《英雄》,看完感触比较深。
作为导演,张艺谋聪明地抓住了中国人的文化本质,升华了道家“无为”的哲学根基,将武术侠义与哲学摆在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时代背景下——秦国即将一统天下,片里可谓每样元素都是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
利用插叙的手法,故事情节的铺陈也极具戏剧性,充满了矛盾冲突与悬念感,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剑客无名由于除三名刺客而获得在大殿内与秦王对饮的机会,在秦王与无名的一问一答之下,秦王逐渐识破无名编造的谎言,无名也亮明了自己周国刺客的身份,在二人的思想博弈中,长空,残剑和飞雪这三名剑客的故事也由刺杀秦王的重任而交织串联,不得不感叹导演运用故事节点手法之娴熟。
故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刺杀,那何以体现出种种中国文化的奥妙精深?这归功于导演对中国文化种种意象与元素的熟稔把握。
张艺谋在影片的打斗中运用了以静衬动的手法,不失为一次极富创造力的举动,事实证明,他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同时,这些宁静也是有附着物的。
古琴。
老翁挽袖抚琴,失聪则不暇,无名与长空的意念之争便是在琴声的跌宕之中展开较量,真正地打斗则开始于琴弦崩断之时。
书法。
书法是对心灵的诉求,出现书法的场景,不得不让人屏住呼吸,随书者一勾一提中领略书法艺术的静谧之道,即使在乱箭交加的境地,老者亦能视若无睹,专心习字,动静冲突之强,实在令人心跳不已。
丝绸。
残剑曾有一次近距离刺杀秦王的机会,不料殿内悬满大片丝绸,也因此令刺杀行动难上加难,一阵生死打斗后,绸帏缓缓落下之时,飞雪的失望来自于残剑在秦王项上划下的浅浅血痕,殊不知,这一划,道出了电影即将阐发的哲学寓意剧末秦王道出了残剑悟出的剑道与天下之道,最上乘的剑道实则以心御剑,即用心博弈的智慧,而非血刃相向的霸蛮,不断地复仇也只是为洗刷民族耻辱,但是非凡的宽容心让残剑悟出了“天下”二字,只有天下一统,才能结束这残酷的厮杀,进入一个新纪元,秦王眉头一皱,为找到知己而落泪,转身让无名自己抉择,无名在强大的感召下忽然觉得历史使命感沉重地压在了身上,十年习武,为的就是这十步之内的一剑,纵身一跃,手起刀落,竟没有血迹,这实在出乎秦王预料,无名必须刺下这一剑,但是为了茫茫大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这一剑只刺穿了秦王的甲衣,他的要求很简单,只希望秦王铭记残剑所悟之道,其实,乃道家“无为”之道。
浅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摘要:电影《英雄》投射出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儒家的复仇文化是行刺动机的根源,刺客放弃行刺的原因是胸怀天下。
从“复仇”到“胸怀天下”的转变则是由道家思想来完成的。
关键词:《英雄》儒家道家理念电影《英雄》被誉为“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这部电影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呈现出的是中国传统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这部电影的题目叫做《英雄》,故事的蓝本是“荆轲刺秦王”。
既然以行刺为故事的主要内容,为什么题目叫做“英雄”而不是“刺客”之类?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英雄”一词的内涵上。
刘劭在《人物志·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也就是说英雄需要具备两个要素:“聪明秀出”和“胆力过人”。
这部电影中所刻画的人物,上到秦王,中到刺客,下到婢女学子,无一不胆力过人,这一点不必赘述,而影片想要重点表现的则是“聪明秀出”,是人物身上所体现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结合才能完整地诠释“英雄”的主题。
这一思想内涵的主要内核,则是儒家与道家。
儒道两家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洗礼之后逐渐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核。
但是,儒家与道家有着不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它们对中国古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今天的主题就是从《英雄》这部电影中看中国传统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是如何呈现的。
这部电影以行刺开始,以放弃行刺结束,从行刺到放弃行刺,无名一步步地逼近秦王,他杀死秦王的几率不断增加,但他的内心却在逐渐动摇,最后在行刺成功的几率达到峰值的时候放弃了致命一击。
那么,他因何行刺,有因何放弃行刺,这中间他的思想是怎样变化的呢?解读这部电影需要抓住一个线索意象,那就是“剑”。
在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秦王面对残剑写的“剑”字,悟出了剑法的三重境界:“剑法,其第一层境界,讲求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手中寸草也是利器;其第二层境界,讲求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虽赤手空拳,却能以剑气杀人于百步之外;而剑法的最高境界,则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
《英雄》影评
《英雄》影评《英雄》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等主演的中国武侠片。
该片于2002年上映,是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之一。
本片以独特的叙事结构、精美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思考题材,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真相和英雄主义的思考。
影片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背景,展示了三位刺客荆轲、秦庄襄王和齐世子相互间的故事。
三位主角身份不同、立场各异,他们的交织和碰撞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影片的叙事结构独具匠心。
整个影片由三个主要情节组成,分别是荆轲刺杀秦始皇、秦庄襄王在音律激发下的思想变化以及荆轲与齐世子的互动。
每个情节都以不同的视觉风格和色调呈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多线叙事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让人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思考不同角色的真实动机和行为背后的含义。
其次,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张艺谋导演以其擅长的艺术美学手法,在《英雄》中再次展现了其独特的才华。
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特效和色彩处理,结合精美的服装和场景设计,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例如,电影中出现多次的雨、雪和沙尘暴场景,以及精心设计的武打和刺杀场面,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视觉效果的运用,使影片更富有戏剧性和艺术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廊之中。
最重要的是,《英雄》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探讨了真相和英雄主义的概念。
整个影片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什么是真相?每个主角都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
荆轲、秦庄襄王和齐世子都有各自的目的和动机,他们通过行动来追求和维护自己眼中的真相。
观众也被引导去思考,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英雄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奋斗?他们的英雄主义是否被真相所定义?影片中展现的各种暗示和伏笔使得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需反思并思考这些问题。
综上所述,《英雄》是一部富有深度和艺术感的电影作品。
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精美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思考题材,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中国武侠文化的魅力,更引发了人们对真相和英雄主义的思考。
大学美育论文——从电影《英雄》中看出中国审美之意境
大学美育论文题目从电影《英雄》中看出中国审美之意境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专业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001班姓名李仪学号201006113014大学美育论文——从电影《英雄》中看出中国审美之意境摘要:如果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让世界沉浸在中华武术的神秘中,那么电影《英雄》则是把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意境之美呈现给了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
关键词:中华武术想象空间色彩人身价值人格魅力21世纪的中国电影走出了一个新的开端,用电影这个平台让世界人民知道了中国,了解到中国5000年的文化积累与华夏文明中丰富多彩的美之意境。
如果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让世界沉浸在中华武术的神秘中,那么电影《英雄》则是把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意境之美呈现给了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
曾经看过许多著名导演拍摄的众多影片,如张艺谋的《英雄》,《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等,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集结号》,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只有张艺谋的《英雄》。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是导演张艺谋的作品。
而我最欣赏张导的原因则是他是一个有着民族性格的作家。
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仁义,正直等许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当他把这些融入作品中时,便产生了一个个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电影《英雄》中由为匪害民到为抗日保国而牺牲的郑三炮,电影《英雄》中的为天下苍生而放弃私仇的无名莫不如此。
而我最喜欢《英雄》的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它本身。
看完这部影片,我们不但能领略到导演高超的电影指导技巧,而且能深深体悟到其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意义,从而引发我们对社会会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进而提升我们的人生价值和人格魅力,为我们留下终身受用的东西。
90分钟的电影是短暂的,它所向人们的想象空间却是无限的,影片先后出现了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每种画面色调都有不同的喻意,这不仅对推动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都起到了烘托作用,还在丰富画面的同时表现了中国式审美的要求和刻画。
【读后感】《英雄》观后感
【读后感】《英雄》观后感电影《英雄》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历史武侠片,它通过几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探讨了诸侯之间的政治斗争,捕捉出了作为中国人的核心、民族内心的多重矛盾和呼声。
影片集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并巧妙地拼接成一个故事,传递出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情感的气息。
整个电影充满了朴实无华的美,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和迷人的感觉。
电影中的三个版本传达了不同的故事,这通常会让人对电影的结构感到混乱。
然而,电影通过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观看者可以根据各个片段之间巧妙的联结,从而建立起整个故事的大致范围。
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是对千百年前的历史事件的一种解释和诠释。
电影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
首先是电影所采用的色彩理念。
在影片中,每个主角都使用一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他的身份和情感。
黄色代表秦国皇帝,红色代表赵国将军,蓝色代表燕国刺客,白色代表楚国弓箭手,黑色代表纠察队长。
通过这种颜色的运用,观众不仅可以分辨出各个角色的身份,也能够快速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其次,电影中的动作场面非常精彩,展示了华夏武术的美妙之处。
动作设计与背景音乐的很好的结合,使得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
其中最有印象的是红色赵国将军与蓝色燕国刺客的“剑与鬼影”之战,以及黄色秦国皇帝与白色楚国弓箭手的“雨中狙击”战斗。
这些场面都非常出色,完美地演绎了武侠的美妙之处。
此外,影片中的细节也非常美好。
比如,在上海影城看电影的观众们会发现,影片中的图片画面风格是以中国水墨画和山水画为蓝本设计的。
还可以看到借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的诗句,表现了民众拥护英雄,向往家园的情感。
总之,电影《英雄》深度解析了古代的历史事件,揭示了人性的脆弱性和难以捉摸的本性。
电影中寓意深刻,甚至针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思考和自我检查。
它让中国观众深刻反省自己的环境和文化。
同时,《英雄》也是一部极为注重美学风格的电影,从静态的画面到动态的场景,呈现的每一个细节都美妙非凡。
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引言电影《英雄》是中国导演张艺谋于2002年执导的一部史诗级作品。
该电影以中国古代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刺客为统一中国而展开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形象以及导演的拍摄手法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英雄》这部电影进行观后感的细致分析,探讨其主题、艺术手法以及思想深度。
主题呈现《英雄》以中国古代的背景为主线,围绕着统一中国这一主题展开。
电影通过三个刺客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各自在追求统一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抉择与冲突。
每个刺客都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他们各自以一己之力试图改变国家的命运。
电影以三个独立的故事组合成整个情节,通过叙事的手法展示了不同角度对国家统一的思考。
角色形象分析电影中的角色形象深入人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称1 - 志远志远是一个隐居的剑客,被皇帝请来为他的计划效力。
他是个有着强烈民族爱国心的人,为了保家卫国,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志远的形象展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价值观,他的形象让观众对他充满了敬意。
名称2 - 名剑名剑是一个有着复仇之心的刺客,他代表着对统一的怀疑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尽管他的形象并不那么正面,但是他的存在给电影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
名剑的角色形象呈现了个人目标与国家统一之间的碰撞。
名称3 - 谋略谋略是一个聪明且机智的刺客,他一直保持着独立的立场,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达到统一国家的目标。
他的形象展示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与其他两位刺客不同的力量。
导演的艺术手法张艺谋在《英雄》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整个电影更富有观赏性和思考性。
拍摄手法电影中的每一场景都精心设计,颜色的运用以及镜头的选择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
每一个场景都是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画面呈现,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另一层意味。
特殊的特效和动作场面更是令观众目不转睛,感受到电影的震撼和视觉冲击。
叙事结构电影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将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解构叙述。
当代中国电影中儒释道思想观念的解读
当代中国电影中儒释道思想观念的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获得世界性的赞许,故事片年产量在2016年达到了772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电影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饱含儒释道思想观念的精神内核,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母题浸入。
一、儒家思想之孝悌观对电影主题的呈现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学而》中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进而提出孝即孝敬父母,悌即爱护兄弟。
在此孝悌观念下,父子关系便是一个集中体现儒家思想伦理规范的典型,2015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老炮儿》上映,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
以六哥为代表的父辈与以晓波为代表的晚辈之间充满着矛盾,父子俩喝酒谈心时,父亲的杯子低点,没大没小,正显示着中国传统家庭的教育中尊敬与礼教的精神内核。
与此同时,儒家将孝悌观念不断发展,与礼制观念结合,提出了规矩的观点,而父子关系也演变为一种师徒关系。
2016年优秀的国产电影《百鸟朝凤》中处处体现儒家的规矩观念,无双镇的焦三爷是唢呐高手,同时也是整部电影中立规矩的人,他的规矩是在葬礼的唢呐吹奏中,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
他的规矩是能够进入焦家班的弟子必须人品端正,忠守唢呐艺人的德行,做到唢呐离口不离手。
他的规矩又是从学艺到学百鸟朝凤是按规矩一步一步来,不能越过任何一个环节二、佛教观念之辩证思维对电影主题的解读作为精神信仰的其中一种辩证思维,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的研究者方东美先生认为:中国佛教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它带给了世人体验社会的不同视角,从而也获得了不同的精神感受与生活经验。
在当代中国电影的主题表达中,佛教观念也不断地渗透进来。
第一,佛教观念的智慧核心是无常论,佛家的化现世为虚幻的精神祈求重在将人的生命化为轮回的圈套,大小乘佛学解释世界,都摆脱不了轮回的圈套。
[1]意在表明生命在轮回中不断往复,人的命运早已注定。
浅析《英雄》中所体现的哲学意蕴
作者: 柳兰芳
作者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0381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00-10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英雄》;说剑;天下
摘要:�英雄》是张艺谋于2002年倾力打造的作品,他在传统的“荆轲刺秦”的故事线索之下,讲述了从英雄的“个人小利”到天下苍生的“集体大义”。
影片是一部历史剧却不止于历史剧,巧妙地借中国古代的传统英雄之“义”,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内涵:从美学角度看《英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英雄》——从“说剑”到“天下”,从社会历史观角度看《英雄》——从“英雄造时势”到“时势造英雄”。
浅析《英雄》中所体现的哲学意蕴
浅析《英雄》中所体现的哲学意蕴浅析《英雄》中所体现的哲学意蕴近日来,随着《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的热播,人们对历史剧的关注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凡懂得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以某一特定历史时代为背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主线的“伪历史剧”,除了其娱乐价值吸引人的眼球来增强收视率之外,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着实存在一种误导。
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历史剧”泛滥的时代,重新审视张艺谋的恢宏之作——《英雄》,别有一番意味。
不同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山楂树之恋》,《英雄》追求唯美但不止于唯美;不同于《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是一部历史剧又不止于历史剧,只是以历史事件作为内涵的载体和主线,其自始至终围绕“刺秦”讲述了有关复仇、爱情的故事,但影片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在刺秦的外壳、复仇的表象、爱情的幌子之下描述了一个超人的境界,而对这个境界的领悟则需要具备哲学、文化、历史常识,因此,不具备一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只能看到这部影片的外壳,看不到美轮美奂的画面意境当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从美学角度看《英雄》在艺术殿堂中,同时拥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艺术创造风格的艺术家非常罕见,张艺谋就是其中一位。
他既有《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等现实主义力作,又拍出了《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带有浪漫梦幻色彩的作品。
用英国的染料染红内蒙古胡杨树林的每一片树叶——这样一种带有夸张色彩的诗情画意,使人们的视觉感受达到了唯美的境地。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各以对方为自身存在的条件;内容决定形式,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而形式为内容服务,张艺谋深谙此道。
在《英雄》中影片拍摄得美轮美奂,视听效果塑造得蔚为壮观:大漠风烟、秦王军阵,九寨风光、平湖出侠,几重画面便有几重色彩,一种叙述又是一种气势。
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故事用一种带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和方式来叙述,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张艺谋无意用《英雄》说历史,他仅仅是借助历史表达后现代主义电影的风格艺术。
影片《英雄》中道家无为思想的教育策略分论文
影片《英雄》中道家无为思想的教育策略分论文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首次在国内外上映至今已经过去了10多年。
这部电影缔造了国产电影的全球票房神话,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xx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位,提名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正确外语片,《英雄》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开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这部展示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刺客刺杀秦王的大型历史故事片,由国内著名的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该影片的拍摄和制作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摄影师、服装设计师,在视觉、听觉以及故事情节多方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影片的成功,除了上述巨资投入、著名演员、导演、国内外艺术界名人的参与等原因之外,更关键的它包含了中国古代道家的“无为”思想精华。
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总是一方面被英雄的气概所震撼,一方面又在感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的深邃思想境界。
两千多年前,是中国的战国时代。
当时中国分为七个诸侯国:秦、赵、韩、魏、燕、齐、楚。
七国为争夺霸主地位,连年征战,百姓备受煎熬。
七国之中,秦最强。
秦王赢政,意欲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被六国视为最大敌人。
古往今来,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刺杀秦王的故事。
影片的情节是通过“无名”(李连杰饰)与秦王(陈道明饰)在秦国王宫大殿里的对话引出并贯穿全片。
“无名”对秦王的陈述,后来被秦王识破,再到后来“无名”坦率地向秦王表达了事情的真相,使得一系列的刺杀秦王故事(即“无名”、“长空”、“残剑”、“飞雪”、“如月”的刺杀秦王的故事)浮出水面。
影片展示给观众一个个离奇的刺杀秦王的故事,引领观众步步深入到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层层提醒了人物的性格及其相互之间的冲突。
这样的故事情节有些类似于侦探类电影,凭借不同人物的表达来演绎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来慢慢接近事实的真相。
只不过这次只有两人:“无名”和秦王。
他们互相表达推断,就像是下棋对垒一样,表现了两个人在思想和情感上的比赛与斗争。
“无名”已经靠打败另外三个刺客的功绩获得了接近秦王上殿10步的资格,可是他苦练10年的“十步一杀”的绝技却没有刺杀秦王,因为他听从了“残剑”的劝说,在最后的时刻放弃了刺杀秦王的想法。
浅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浅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前言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常常具有教育性的功能。
电影《英雄》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影片,它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
而在电影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还能够从中感悟到不同哲学思想的碰撞。
在本篇论文中,我将重点分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探究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电影《英雄》中儒家的核心理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仁、义、礼、智、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行为规范和思维道德。
在电影《英雄》中,主人公荆轲是一个忠诚有节、仁爱慈悲的儒家人物。
荆轲为了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他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仁爱精神。
同时,荆轲也注重仪态礼貌,他在面对敌人和朋友时都保持了应有的仪态,展示了儒家的礼制观念。
此外,电影中的秦王、虞姬等角色也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子。
秦王为了天下的统一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利他”的精神。
虞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贞不渝也是儒家文化的体现。
所以说,在电影《英雄》中,儒家思想被深刻地体现在人物形象和情节之中。
电影《英雄》中道家的核心理念道家思想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其核心理念为“道、自然、无为”,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放弃个人欲望。
在电影《英雄》中,有两个主要的角色体现了道家的思想特点。
一个是身怀绝技的长空,他在电影中一直强调身体的自然状态,讲求无欲无求的境界,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自然”的特点。
另一个是刺杀秦王的无名,他从一开始就注重沉淀心境,讲究“无为而治”,这也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同时,在电影中,无名还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虚空”的概念,通过融入虚空的状态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武道境界。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与联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儒家与道家在思想核心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讲求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思想则是通过放弃个人欲望,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但是两种思想都有着强调“仁爱”、“自然”、“无为”等相似之处。
《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
电影《英雄》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武侠电影,由张艺谋导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甄子丹等众多明星参演。
这部电影以三个不同的版本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每个版本有不同的英雄,但最终都是为了统一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部电影的场面非常震撼,拍摄手法也非常独特,特别是使用了颜色来区分不同版本的故事,展现出张艺谋导演的创意和技巧。
同时,电影也探讨了人性和爱国主义的问题,通过各种不同的故事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和历史传统。
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等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特别是李连杰的武打表演,展现出他在武侠电影方面的天赋和专业素养。
同时,每个演员都饰演了非常不同的角色,并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总的来说,电影《英雄》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武侠电影,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它通过各种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英雄》观后感
《英雄》观后感对于《英雄》这部电影,我想开门见山的说:好,但只差一点!先说几句谦虚的话,本人不是电影的内行,对于影片的什么拍摄呀、服装呀、武美呀不是很懂,所以也就不想在这些方面丢人了。
——好!好在哪里,我有这样一个理由。
有句话叫:作品出来以后就不再是作者的作品。
还有句话说:作者已死,读者万岁。
我在这里也想发扬一下这样的“精神”,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表面看来,这部电影好象是部现代人理念里的“刺客列传”,在我这看则不竟然。
以我个人的看法,侠和刺客在影片的地位就是一个符号,导演是借了这个符号在给另一批人做传。
真正的“英雄”是谁?影片中回答的很清楚,心怀天下者乃真英雄!那谁又真正做到了心怀天下呢?翻翻中国的历史,把天下怀成影片中描述的那样的只有一个群体——知识份子阶层!对!在我眼里,这部影片好就好在:张导演借“侠”为中国的知识份子做了个很悲剧的传!中国有句老话:侠以武乱法,儒以文干政。
在该片中武侠符号后的人就是“儒”,也就是我说的知识份子阶层。
心怀天下可以说是中国知识份子阶层的一个共性,远的不说,近代的仁人志士哪个不是出自这个阶层。
康梁变法、科学救国、甚至后来的两弹一星等等,多少知识分子把捐弃个人做为代价换来一个心怀天下的美名!个人在天下的眼里是渺小的,甚至在知识分子个人的眼里也是渺小的,为了天下,个人是最不足惜的。
当然,中国还有句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那是不是按这个前提推理,匹夫们也是英雄了呢?我想先阐述一下我的对匹夫的个人理解。
大体上说人分这几类:当权者、无知匹夫和知识分子。
我节外生枝的说明一下,三者之间可以不是截然对立,当权者可以下台成匹夫或是知识分子、匹夫也可以混进知识分子和当权者的队伍。
匹夫即百姓,也就是天下中最最最无辜而且总是被践踏的人。
这些人是兴亡的主体,但对兴亡无责。
当权者弄天下,也对天下兴亡不感兴趣。
惟有知识分子这个“不识时务”的群体对天下的兴亡念念不忘,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绝对是个知识分子而不是真匹夫!能为知识分子做传做的这么好、挖掘的这么深的影片我觉得是好影片、至少是个我这样的人看的比较顺眼的影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影《英雄》中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摘要:电影《英雄》投射出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儒家的复仇文化是行刺动机的根源,刺客放弃行刺的原因是胸怀天下。
从“复仇”到“胸怀天下”的转变则是由道家思想来完成的。
关键词:《英雄》儒家道家理念
电影《英雄》被誉为“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这部电影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呈现出的是中国传统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
这部电影的题目叫做《英雄》,故事的蓝本是“荆轲刺秦王”。
既然以行刺为故事的主要内容,为什么题目叫做“英雄”而不是“刺客”之类?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英雄”一词的内涵上。
刘劭在《人物志?英雄》中写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也就是说英雄需要具备两个要素:“聪明秀出”和“胆力过人”。
这部电影中所刻画的人物,上到秦王,中到刺客,下到婢女学子,无一不胆力过人,这一点不必赘述,而影片想要重点表现的则是“聪明秀出”,是人物身上所体现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结合才能完整地诠释“英雄”的主题。
这一思想内涵的主要内核,则是儒家与道家。
儒道两家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产生了
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洗礼之后逐渐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核。
但是,儒家与道家有着不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它们对中国古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今天的主题就是从《英雄》这部电影中看中国传统儒家与道家的核心理念是如何呈现的。
这部电影以行刺开始,以放弃行刺结束,从行刺到放弃行刺,无名一步步地逼近秦王,他杀死秦王的几率不断增加,但他的内心却在逐渐动摇,最后在行刺成功的几率达到峰值的时候放弃了致命一击。
那么,他因何行刺,有因何放弃行刺,这中间他的思想是怎样变化的呢?
解读这部电影需要抓住一个线索意象,那就是“剑”。
在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秦王面对残剑写的“剑”字,悟出了剑法的三重境界:“剑法,其第一层境界,讲求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手中寸草也是利器;其第二层境界,讲求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虽赤手空拳,却能以剑气杀人于百步之外;而剑法的最高境界,则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
”这三重境界昭示了电影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演绎出了无名从行刺到放弃行刺的思想变化过程。
第一层境界揭示的是无名行刺的动机,那就是复仇。
影片中复仇的情绪就显得尤为强烈。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甚至鼓励复仇,尤其是家国之仇,此仇若是不
报,便是辱没了自己的身份,背负了叛变的恶名。
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礼记》中也写道:“杀父之仇弗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正是儒家的复仇文化使得无名走上了十年磨一剑的艰辛的复仇之路。
此时的他,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心中之剑便是行刺的动机,复仇的信念。
无名为了复仇专心练剑,终于练成了能够置秦王于死地的“十步一杀”。
在逐步的修炼中,他的剑法渐渐过渡到了第二层境界。
如果说第一层境界是“力”的境界,那么第二层境界就是“气”的境界――手中有没有剑已经不重要了,剑气已经内化在了心中。
无名在战斗中始终十分注重对“气”的运用,如两次和对手在意念中展开决斗并获胜,通过让敌人气血攻心的方式“赢的丝毫不费力气”等。
影片中,无名的表情和械斗始终显得十分平和,可谓是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他早已把萧萧剑气揉进了身体的每个角落,因此虽然在进入秦宫之前被彻底搜身、手中没有了任何利器,也依然让秦王看到“寡人面前的烛火,感到了你的杀气。
”他手中虽然无剑,却依旧杀气凛然,砭人肌骨,乃至烛火都为此晃动不止,这样的他即便手中无剑,依然可以夺剑行刺,十步之内置秦王于死地。
这种境界可以看做是儒家的“中和”。
《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与“和”是与前文“天命之谓性,率
性之谓道”中的“性”与“道”相对应的:“性”是天赋予(命)人的良知本心,是未发之喜怒哀乐,是“中”;“道”是因循(率)天赋的良知本心,是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是“和”。
而“致中和”就是“修道”,也就是“教”。
这套完整的儒家修养论被无名运用在了剑法的修炼上,终于达到了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的层次,将手中之剑内化成了心中之剑,为自己行刺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到了这个时候,无名取秦王之性命已经是易如囊中取物了,可他却放弃了行刺,原因何在?这就必须提到影片中另一位重要的刺客――残剑。
如果说无名的修炼走的是儒家的套路,那么残剑走的就是道家的套路。
残剑一开始也是一心复仇,并因此苦练剑法,但他走了一条与无名不同的路:每日练习书法,试图“从书法中悟出一套剑法,增进功力。
”书法可以说是这部影片的第二个线索意象,与“剑”这一意象不断交互影响。
影片中不断强调书法和剑法的相通性:“书法剑术,都靠手腕之力与胸中之气”;“书法剑术,境界相通,奥妙全在领悟”;“书法剑术,同源同理”;“书法之真谛,在于意境。
剑法也如此,讲求返朴归真之境界”。
残剑的剑法和书法在最后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所以无名才会想到从他的书法中窥探出他的剑法。
在这里,剑法以刚为主,但刚中有柔;书法以柔为主,但柔中带刚。
剑刃雪白,其性阳刚;笔墨乌黑,其性阴柔。
这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乃是同
源同理,并且相互影响。
剑法与书法的关系,可以画成太极图,“动而生阳,动极则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残剑就这样在书法与剑法的反复练习中逐渐领悟了,他所悟到的便是剑法的第三层境界:“秦王不能杀”。
为何不能杀?因为残剑领悟到了,剑法的最高境界不是“力”也不是“气”,而是“无”――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曾经的“有”全部化归为“无”,曾经的仇恨全部化归为包容,曾经的杀伐征戮全部化归为不杀与和平。
“无”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一种生养和包容天地万物的博大胸怀,也是“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样的对小国寡民、和平恬淡的社会政治的向往。
残剑悟到了“无”的境界的深刻内涵,于是,他连心中的剑也放下了,在与秦王近在咫尺的时候放弃了致命一击,以至于刺秦失败,飞雪从此三年没和他说过一句话。
但是他依然坚信,“无”才是剑法与书法的最高境界,“包容”、“不杀”与“和平”才是众望所归。
因此,他质问复仇心切的无名:“你的剑莫非只为仇恨而练?”并劝说无名放弃刺秦:“七国连年混战,百姓受苦,惟有大王才能停止战乱,一统天下。
”到这个时候,残剑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已经改变了自己刺秦的初衷,达到了手中心中都已无剑的最高境界;但无名并没有听从他的劝说,儒家复仇文化的血液还在促使他在行刺之路上渐行渐远。
残剑说服不了无名,于是在临走前为无名在沙地上写下了两个大字,而正是这两个
字才真正逆转了无名的复仇之路。
这两个字,便是“天下”。
儒家文化强调复仇,但也更强调天下,无论是《大学》“三纲八目”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宋明理学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将天下放在了每一个儒生的胸怀之中。
如果说道家思想更强调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与天地万物、自然之律参同,那么儒家思想就更强调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如何修身立命、定国安邦。
因此,带领人们在思想上参悟的可以是道家,但引导人们在社会中行动的则一定是儒家。
这便是儒家思想何以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正统思想,而道家思想何以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原因所在。
残剑顺着道家的路子悟出了“无”的境界,将这一境界讲给了无名;无名则顺着儒家的路子将这一境界推到了“天下”这一更高的层面,那便是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相比,便不再是痛苦。
赵国与秦国的仇恨,放在天下,也不再是仇恨。
”正是因为看到了天下的统一与和平,无名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行刺,由一个热血沸腾的复仇者变成了一位心怀天下的义士,并在叮嘱完秦王“死去的人请大王记着那最高的境界”之后,毅然离开,舍生取义。
在天下面前,仇恨和分裂已经被仁爱和统一代替,道出了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会:仁政,一统,王道,贵民。
正是因为怀着“天下大同”这种令每一位儒者都高山仰止的理想境界,无名最终放
弃了刺秦,成全了天下。
综上所述,无名从行刺到放弃行刺,可以说是起于儒家,收于儒家,途中经过道家。
儒家的复仇文化是无名行刺的动机,天下胸怀是无名放弃行刺的原因,从“复仇”到“天下”的转变则是由道家思想来完成的。
以道修身,以儒安国,行法自然,心怀天下,为人如此,便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参考文献:
[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新编诸子集成.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新编诸子集成.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课题来源: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从‘七月半’节俗看中国传统宗教的构成特点及变迁”(课题编号:GCCX201311004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