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三大基石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东方文学三大基石论

张思齐

[提要]阿拉伯文学曾对中国的诗歌与诗学发生过重大影响。印度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发

生过重大影响。日本文学从中国获益良多,并发展出显著的民族特征,进而对世界文学做出了重大的

贡献。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和日本文学是中国学者研究东方文学的三大基石,而就中国当下的国情

而言日本文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关键词]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日本文学三大基石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10)05-0137-07

东方文学即指亚非文学。在高校的教学中,我们实际处理的东方文学包括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希伯来文学、印度文学、波斯-伊朗文学、阿拉伯文学、越南文学、朝鲜-韩国文学、日本文学、印度尼西亚文学和当代非洲文学,共十一个板块。埃及文学和巴比伦文学是东方文学中古老的组成部分。希伯来文学逻辑上与和基督教文学联系在一起,又与圣经学有着种种的缠绕,因而在有条件的院校,往往单独设立选修课。由于在四大文化体系中,有阿拉伯-伊斯兰-波斯文化体系,因而将波斯-伊朗文学纳入阿拉伯文学的范畴进行研究较为方便。越南、朝鲜、韩国因为曾经使用汉字,属于汉字文化圈,其文学与中国文学关系较深。日本文学是独特性极强的外国文学。日本至今仍然大量地使用汉字。这一特殊亮点,吸引着一大批学人的眼球。在印度尼西亚生活着大量的华人,因而印度尼西亚文学与中国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非洲文学,如翠玉闪耀,自然成为中国学人的关注。尽管如此,在这十一个板块之中,其作品从古自今渊源不断并形成线性发展的文学并不多。在多数中国学人看来,只有三个板块,它们是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和日本文学。根据这种情况,笔者称之为东方文学的三大基石。

一、阿拉伯文学研究

最初,阿拉伯文学指称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后来,阿拉伯文学指称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到了近现代,阿拉伯文学指称阿拉伯各国的文学。阿拉伯人称伊斯兰教建立以前的阿拉伯文学为贾西里亚文学。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各氏族部落过着游牧的生活。阿拉

731

伯文学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先有诗歌,后有散文。伊斯兰教开始传播之前大约150年的诗篇,是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诗歌。赞美部落、描述血亲复仇和部落战争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流传下的诗歌中最著名的是悬诗。盖斯是最著名的悬诗作家,其代表作以极为直露的手法描写做爱的过程和细节。七世纪中叶《古兰经》问世,它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法典,也是第一部阿拉伯文散文巨著,包括不少生动的故事和寓言,是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前半叶阿拉伯人思想、道德的记录,在修辞、音韵等方面成为后世散文的典范,对阿拉伯文学、东方文学、德国大诗人歌德以及许多西方作家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阿拉伯人所建立的阿拔斯王朝是一个高度封建专制的帝国。在八世纪中叶至九世纪中达到鼎盛时期。阿拔斯时期的文学被誉为阿拉伯文学的黄金时代。世界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就出现在阿拔斯王朝的后期。1258年,阿拔斯王朝为蒙古旭烈兀所灭。此后的阿拉伯文学,称为蒙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从此阿拉伯文学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从十六世纪起,阿拉伯人遭受土耳其人的统治近三百年。土耳其人强制推行土耳其语,阿拉伯文学从此一蹶不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已基本完成了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瓜分。他们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使阿拉伯各国或地区分别沦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各国,才赢得独立。在现代阿拉伯文学中,出现了著名的旅美派诗人纪伯伦。在当代阿拉伯文学中,出现了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哈夫兹。

认识阿拉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助于发展中国文学。从唐代起,在中国文坛上就涌现出许多穆斯林作家,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可是在人们进行研究的时候,大多流于浅表,不少研究者把精力集中在清理诗人和作家们的血统上,从而忽视了从作品内部要素和特殊风格上寻觅阿拉伯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如《琵琶行》这首诗之所以不同凡响,主要还是其阿拉伯文化因素。琵琶是起源于西亚的中国乐器,它与阿拉伯文化的联系,显而易见,毋庸赘述。白居易在《序》中说:“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①善才即琵琶师。段安节《乐府杂录》提到过曹善才,遂有人以为曹善才是人名。其实,曹善才,指来自中亚曹国的琵琶师,即来中国生活的阿拉伯乐师。阿拉伯人尊敬默罕默德。中国人多为单音节的姓。来华生活的阿拉伯人,为了和中国人打成一片,往往从“穆罕默德”四字中任取一个字为姓。由于穆罕默德也写作“马哈茂德”、“穆汉麦德”等,来华生活的阿拉伯人也有取马、哈、茂、德、麦等字为姓的。这一点至今还可以从回族同胞的姓中隐约地看出来。《琵琶行》中的“弦”并非仅指弦索,而是暗示了阿拉伯的诗规(做诗法)。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绝不是随便的描绘,而是白居易深谙阿拉伯诗规的表现。中国诗歌,其体制一般是比较短小的。白居易和元稹都生长在阿拉伯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里,自幼谙熟阿拉伯的诗规。顾易生师在《玉溪生诗集笺注·前言》中指出:“李商隐的文艺思想比较解放而新颖,表现出批判传统的‘异端’色彩。”②在唐代,儒、道、释,乃至景教,均为国教,不可能属于异端。所谓异端,只能是其他的思想体系。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这首诗里,李商隐谈到了“弦”和“柱”。这里的“弦”和“柱”当指阿拉伯诗歌的韵律实体之“联合柱”、“分离柱”、“轻弦”和“重弦”。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李商隐诗歌中的“异端色彩”。李商隐的诗歌有着太多的“无题”诗,这难道是偶然的吗?非也。阿拉伯诗歌的一个特点,就是缺少诗题。比如,灿烂一时的悬诗,就是如

831

此,它们统统没有题目。由此可知,李商隐是深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诗人。

二、印度文学研究

在印度文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印度文学是古典梵语文学和十世纪前后发展起来的各区域语言文学的总称。古代印度文学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文学。古代印度文学主要是梵语文学,为三个发展时期,即吠陀时期、史诗和往世书时期、古典梵语时期。诗歌、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较有成就。各类作品在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的宗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包括《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前两种吠陀,文学价值较高。《吠陀》是印度文学的源头,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后期吠陀文学还包括《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此外,公元初期伐致呵利的抒情诗集《三百咏》也流传很广。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高度就,被誉为古代印度的百科全书。两大史诗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东南亚地区有重大影响,对一部分欧洲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影响。印度是故事的渊薮。在古代产生的不少寓言故事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佛本生经》、《百喻经》、《五卷书》等。古代印度戏剧发达,公元一、二世纪即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四、五世纪步入高潮。先后出现了马鸣、跋娑、首陀罗迦和迦梨陀娑等戏剧家。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和首陀罗迦的《小泥车》是印度古典戏剧的典范。由于印度戏剧起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为戏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舞论》是一部用诗体写成的印度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

中古印度文学指封建社会中、晚期文学。从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为梵语古典文学时期。从十世纪开始为各地方语言文学兴起时期。此时大小往世书,一共三十六部。此外,梵语古典文学中还有长篇小说,如波那的《迦丹波利》、《戒日王传》,檀丁的《十王子传》等。梵语古典文学还有诗体故事总集,如月天的《故事海》等。梵语古典文学还有文学理论,如檀丁的《诗镜》、婆摩诃的《诗庄严论》、欢增的《韵光》、曼摩吒的《诗光》等。印地语文学开始于十世纪。印地语在印度独立后被规定为国语。印地语文学,其成就比用其他语言创作的印度文学来得显著,出现过许多著名作家,如苏尔达斯、杜勒西达斯等。他们创作出不少优秀作品,如伯勒达伊的《地王颂》,苏尔达斯的《苏尔诗海》,杜勒西达斯的《罗摩功行录》等。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西方诗学、中国诗学和印度诗学独具特色,传统悠久,体系性强,故而得以鼎立于世界。

印度文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志怪小说、说唱文学、唐代的传奇和变文等,都受到影响。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在叙事学领域也是如此。比如梁·吴均《续齐谐记》这个故事,后来为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八四所录,题为《阳羡书生》。

首先,故事的印度来源是显而易见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篇》亦载此故事,文字稍简,或可题为《梵志吐壶》。段成式著书的目的,不在记述故事,而在讨究根源,因而在故事的后边,他写道:“释氏《譬喻经》云。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柱杖而去。余以吴均尝览此事。讶其说,以为至怪也。”③梵志,古代印度对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其次,由这个故事在中国的演变,反映了印度文学逐渐深入中国人心中的历史轨迹。作家不仅接受了这个印度故事,还依照印度的叙事模式加以发展。从佛经中的原始故事,到晋代的

9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