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onggongchengdu
shiweidangxiaoXUEBAO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继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理念之后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作为新时期党中央的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我们应当从理论上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在思想上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
■郭缔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理念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伴随经济高速发展,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危机,并给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等多条途径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内涵;紧迫性;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9(2008)03-0041-02
[收稿日期]2008-04-01
[作者简介]郭缔,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副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
41
zhonggongchengdu
shiweidangxiaoXUEBAO
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近20多年伴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各地资源环境压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问题形势严峻;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等。
上述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经济损失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分析,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不断呈上升的态势。据估算:中国1986年环境污染损失之和为381.55亿元,占GNP的6.75%;而到了1993年损失就上升到约1085.1亿元,占GNP的3.16%。1997年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其次,影响社会安定。一些地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调,致使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迫使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再次,加剧了自然灾害。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最后,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和弃物污染以及辐射污染等严重地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江河断流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的实现意味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它需要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上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应形成以下三个重要的社会特征: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支持生态保护的社会制度。
1.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质。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以新的增长理念改变生产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在新一轮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引导性条件,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此,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还必须大力实施生态工程,以严格的措施、更高的标准切实解决好水污染、空气污染、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臭氧层被破坏等生态问题,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使整个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迈进。
3.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建立起支撑生态文明社会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就政策体系来讲,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同时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此外,政府在环境教育、环境税收、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指对重大政府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等诸多方面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强力支持的制度体系。
法制建设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在根本大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要将立法视野扩大至生产的全过程,不仅针对污染的末端治理,而且应加强对污染源头和生产过程的监控;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要加大环保执法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要加强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网络化、全覆盖的监测系统,监测点要采用自动化的监测设施,提升监测水平,监测单位积极收取来自社会的举报、投诉信息,形成监测、监控的“天罗地网”,对所有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参考文献:
[1]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燕乃玲.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EB/OL].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index.html
责任编辑赵武
生态文明建设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