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横断面
四种道路横断面类型课件
整体式道路横断面对于车流量和人流 量较大的路段可能存在通行压力较大 的问题,同时整体式道路横断面的景 观效果相对较差,不利于城市的绿化 和美化。
04
半整体式道路横断面
定义与特点
01
03
04
定义
半整体式道路横断面是将道路 的中间部分作为绿化带或分车 带,将行车部分和路肩部分连 成整体的横断面形式。
优缺点分析
02
01
03
优点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便于交通管理和信号控制,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有序性 。
优缺点分析
• 可以适应不同方向和车流的行驶需求。
优缺点分析
01
缺点
02
03
04
需要较大的道路空间,可能对 城市景观和绿化造成一定影响
。
建设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 资金和人力物力。
可能增加车辆的行驶距离和时 间,对部分车辆的通行造成不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道路等级、设计速度 、地形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其目标是实现安全、顺畅、环保、 美观的交通环境。
道路横断面的作用
确定道路宽度和空间 布局
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根据交通需求和 地形条件,合理确定车行道、人行道 、绿化带等的宽度和布局,以保证交 通流畅和安全。
满足交通需求
道路横断面的分类
根据车行道的数量,道路横断面可以分为单 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类型。
单幅路是指只有一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 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和支路;双幅路 是指有两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 通量较大的主干路和次干路;三幅路是指有 三条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通量大 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四幅路是指有四条车行 道的道路横断面,适用于交通量特别大的高
道路横断面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道路横断面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在垂直方向上的断面形状,包括道路的纵坡、横坡和路基宽度等。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对于道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行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三个方面探讨道路横断面的相关内容。
一、优点1. 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合理设计的道路横断面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例如,适当的纵坡可以确保道路排水畅通,减少积水的可能性;合理的横坡可以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减少车辆失控的风险。
2. 提升行车的舒适性:合理设计的道路横断面可以提升行车的舒适性。
例如,适当的纵坡可以减少车辆爬坡时的颠簸感;合理的横坡可以减少车辆转弯时的侧倾感。
3. 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合理设计的道路横断面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例如,合理的横坡可以提供更宽的行车道,增加车道容量;合理的纵坡可以减少车辆爬坡时的速度下降,提高通行效率。
二、缺点1. 施工难度较大: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纵坡、横坡、路基宽度等,而这些因素的设计往往需要大量的工程计算和实地勘测。
因此,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施工难度较大。
2. 需要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合理设计的道路横断面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用地面积。
例如,为了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道路横断面需要设置足够宽的行车道和人行道,这就需要占用较多的用地面积。
3.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这就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城市等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适用条件1. 道路等级较高:道路横断面设计通常适用于道路等级较高的情况,如高速公路、国道等。
这是因为道路等级较高的道路通常具有较大的交通量和较高的行车速度,因此需要更加注重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2. 交通需求较大:道路横断面设计适用于交通需求较大的情况。
例如,道路横断面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满足交通需求较大的道路交通流量。
3. 土地资源充足: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资源,因此适用于土地资源充足的情况。
道路横断面1
第三节 路肩、中间带、边坡和边沟 一、路肩
▪ 富余宽度是指对向行驶时两车箱之间的安全间隙、汽车轮胎至 路面边缘的安全距离。
B双
ac 2
2 2x
2y
2c
a c 2x 2y
ac B单 2 x y
x=y=0.50+0.005V
(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4条以上的车道,一般设中央 分隔带,其两侧的行车道只有同向行驶的汽车。
(三)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但当设有 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等时,还 应包含这些部分的宽度。即路基宽度指路基顶面的总 宽度。
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 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硬路肩等的宽度。
路基的其它组成部分:(路基顶面以外) 边坡、边沟及排水沟、护坡道、截水沟、碎落台、 取土坑、弃土堆等
2.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 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 分快、慢车道。
3.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 的非机动车车道。
4.四幅路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是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 快车道和慢车道,在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还有非 机动车道。
b2
A22 2R'
式中:b1——牵引车的加宽值;
b2——拖车的加宽值;
A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二 轴的距离(m);
A2——第二轴至拖车最后轴的距 离(m);
b b1 b2
A12 2R
A22 2R'
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
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28.00m的路基宽度。当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26.00m的路基宽度。
确定路基宽度时,其中央分隔带、路缘带、路肩等宽度的“一般值”、“最小值”应同类项相加。但高速公路的六、八车道的路基宽度不采用“最小值”同类项相加。
01
02
03
6.2.1 行车道 ■行车道是指供各种车辆纵向排列、安全顺适地行驶的公路带状部分,是高速公路横断面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车道宽度是为了交通上的安全和行车上的顺适,根据汽车大小、车速高低而确定的各种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所需的宽度。车道宽度应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车速、交通组成和大型车的混入率对行车道宽度的确定有较大的影响。 德国一项对公路横断面的研究认为车速与动态净空的关系如表6-3所示。
表6-2 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车道数
8
6
4
8
6
4
6
4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22.00
17.00
13.75
21.75
16.75
13.00
16.00
12.25
最小值
—
—
13.25
—
—
12.50
—
11.25
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的高速公路,根据通行能力需要可设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并采用相应的路基宽度。
硬路肩
02
高速公路采用整体式断面时,应在行车道的右侧设置硬路肩,用加固材料处理,具有一定强度。高速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也应设硬路肩。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3、分车带设计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二)路幅布臵形式 1.单幅双车道,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 整体式的双车道公路。这类公路的交通量范围 大,最高达7000辆/昼夜,行车速度可以从 20km/h至80km/h。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和一部分四级公路都属于这一种。此类公路的 最大缺点是混合交通所造成的交通干扰。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3.单车道,对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 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可采用单车道,我国《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中的山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 路面宽度为3.50m的就属于此类。此类公路虽然交 通量很小,但仍然会出现错车和超车,为此,应在不 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臵错车道,使驾 驶员能够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驶来的车辆。错车道处的 路基宽度≥6.5m,有效长度≥20m,错车道的尺寸规 定见图1.4.2。
Qh Qda k 4315711% 0.6 2848 pcu / h).13 1690 pcu / h) (
N设计 N可能 c 1690 0.8 1352 pcu / h) (
③
N Qh 2848 2.11 N设计 1352
2.双幅多车道 ,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的 公路,中间一般都设中间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 “双幅”路。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 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 这种类型的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每条 车道能担负的交通量比一条双车道公路的还多,而且 行车顺适、事故率低。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 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属于此种类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主要差别在是否全立交和 全封闭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环境美化等方 面的完备程度。
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
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是指道路在设计时,根据道路功能、等级、地形、地质、交通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的一个垂直方向上的设计参数。
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在道路设计中,合理确定横断面标高是非常重要的。
一、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的定义与作用1.定义: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是指道路在设计时,在不同路段、不同功能区域,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的路面高程。
2.作用: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有助于保证道路的排水性能、拓宽道路空间、提高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等。
二、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的设计原则1.符合道路功能和等级:根据道路的功能和等级,确定合适的横断面标高,满足不同车型的通行需求。
2.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充分考虑地形、地质等因素,确保道路稳定性和安全性。
3.遵循设计规范: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设计规范,满足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4.兼顾美观与环保:合理设置横断面标高,使道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高道路美观程度。
三、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的应用案例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标准横断面标高一般在10-15米,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适当调整。
2.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标准横断面标高一般在8-12米,考虑城市景观和周边建筑高度。
3.县乡道路:县乡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一般在6-10米,依据实际交通需求和地形条件确定。
四、我国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的相关规定与标准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对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形式、标准横断面宽度、横断面比例等作出明确规定。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公路工程的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宽度、横断面形式等提出具体要求。
五、道路标准横断面标高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1.提高通行能力:合理设置横断面标高,可充分利用道路空间,提高通行能力。
2.保障交通安全:合理设置横断面标高,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3.协调道路与周边环境:合理设置横断面标高,使道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高道路美观程度。
4.节约投资:合理设置横断面标高,有利于优化工程投资,降低成本。
道路横断面组成及设计
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1/2采用。
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三类加宽值的采用: 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 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 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按双车道公路错车时行驶速度于横向间距的关系确定行车道宽度:
不同速度错车时,两汽车车厢所需净距(x)值与错车速度(V1+V2)的关系式为 x=0.17+0.016(V1+V2)。
(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
平曲线加宽原因: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
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单幅路
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不划分车线。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双幅路: 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三幅路: 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
加宽值的计算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
(一)加宽值的计算
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m): R——圆曲线半径(m)。 对于有N个车道的行车道:
横断面设计
4、路肩的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用≥2.50m的右侧硬 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 路肩
其它各级公路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2.25m、2.0m、 1.75m、1.50m、1.00m、0.75m,最窄不能<0.250m。
适用: 二、三、四级公路。
2.双幅多车道
定义: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可以 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 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占地多、造价高。 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3.单幅单车道
定义: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 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 地方道路。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路面宽度为 3.50m就属于此类。
错车道位置: 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
地点设置错车道,使驾驶人员能够看 到相邻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
错车道尺寸: 错车道处路基宽≥6.5米,路
面宽5.5米,有效长度≥20米, 过渡段长10米。
三、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城市道路设计中首先是进行横断面设计,然后是平、纵面设 计。
公路横断面设计线组成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 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 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 道、绿带、分车带等。
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路 幅要素包括宽度、横向坡度。
公路横断面设计分解
0.25(双
5 0.7
5 0.7
5 0.7
5 0.7
0 0.5
5 0.5
5 0.5
0.75
0.5 0
车道) 0.50(单
5555000
车道)
二、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
〔一〕中间带 1.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大路。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大路应设置中间带。 2.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 中心分隔带
3.中间带的作用:
▪ 1.比例过渡: 适用于二、三、四级大路
▪
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渐渐加宽。
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bx
Lx L
b
式中:Lx——任意点距缓和段起 点的距离〔m〕;
L——加宽缓和段长〔m〕; 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
〔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
〔1〕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承受与缓 和曲线一样的长度。 〔2〕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可 承受与超高缓和段一样的长度。 〔3〕即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 按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的要求设置。
• 1) 超高的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展,即:超高 过渡起点可从缓和曲线起点〔R=∞〕至缓和曲线上不设超 高的最小半径之间的任一点开头,至缓和曲线终点完毕。
• 2) 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 进展,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坡以超高渐 变率1/330过渡到单向路拱横坡,其次段由单向路拱横坡过 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
B1013051.00.286m
路基宽= B 2 a b x 7 . 0 2 0 . 7 5 0 . 2 8 6 8 . 7 8 6 m
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
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
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通常由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包括
路基、路肩和边坡等。
具体来说,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通常包
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车行道,车行道是车辆行驶的部分,一般由路面、基层和底
基层组成。
路面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设,以承受车
辆荷载和提供行车舒适度。
2. 路肩,路肩位于车行道的两侧,通常用于紧急停车、临时超
车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路肩的宽度一般根据公路等级和设计
速度进行规定。
3. 边坡,边坡是指路基外侧的斜坡部分,用于支撑路基和排水。
边坡的稳定性和坡度对公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4. 排水设施,为了排除降雨和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一级公路
路基标准横断面中还包括排水设施,如排水沟、管道和泄水孔等。
5. 绿化带,在一些地区,公路设计中还会考虑设置绿化带,用
于美化环境、减少风沙侵袭和改善空气质量。
以上是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等因素,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横断面是指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截取的路基断面,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各种断面形式。
路基按其横断面的挖填情况分为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以及不填不挖断面等。
在进行路基设计时,先要进行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确定以后,再全面综合考虑路基工程在纵断面上的配合以及路基本体工程与其他各项工程的配合。
路基典型横断面的形式:路堤(填方)、路堑(挖方)和半填半挖路基。
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基本概况: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类整体式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分离式横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二、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措车道。
行车道宽度:应满《规范》规定.路基宽: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宽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一般公路路基宽包括行车道、路肩.三、变速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立体交叉、服务区、公共汽车停车站等与主线连接处,需设置变速车道,宽为3.5米。
四、措车道和辅道4.5米宽路基的四级公路设置措车道,在不足300米距离内选择有利位置设置。
专用公路两侧根据需要设置辅道。
五、中间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设置,有中央分隔带和路缘带组成。
六、路肩保护行车道和临时停车,同时起安全带的作用。
七、建筑界限:为保证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称为建筑界限。
建筑界限范围内仅仅供交通使用,标志、护栏、跨线桥等均不得侵占建筑界限。
八、典型横断面典型横断面:经常使用的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方向剖面图构成公路的横断面图,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与横断面地面线所围成的图形。
在横断面上的内容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碎落台、填方边坡、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护坡道以及防护工程(如护坡、挡土墙)、安全设施与公路经绿化等设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还有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等。
各部分的位置、名称如图3-1所示。
图3-1 路基横断面组成横断面设计就是结合公路等级、交通量、通行能力以及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情况,公路平面设计和纵断面各个因素等经综合考虑后确定,设计时力分争使构成断面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做到组成合理、用地节省、工程经济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标准横断面的车道数与路基宽度、断面构成与形式;结合公路沿线地形特点提出相应的典型横断面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形状、位置和尺寸;根据各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情况绘制横断面设计线,计算各断面的填挖面积,然后进行全线的路基土石方数量和调配。
一、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标准横断面是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通行能力和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按公路等级、断面的类型、路线所处地形规定的路基横断面各组成部分横向尺寸的技术标准。
各级公路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3-2所示。
(一)公路路基横断面的一般组成1、行车道:公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快车行车道和慢车行车道。
2、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路肩分土路肩和硬路肩两类。
3、中间带:高速、一级公路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路幅组成部分,通常设于车道中间。
(二)公路路基横断面的特殊组成1、爬坡车道:设置在高速、一、二级公路的上坡路段,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用车道。
2、加减速车道:供车辆驶入(离)高速车流之前(后)加速(减速)用车道。
3、错车道:在单车道道路上,可通视的一定距离内,供车辆交错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
4、紧急停车带:在高速、一级公路上,供车辆临时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紧急停车使用的临时停车地带。
5、避险车道:设置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右侧弯道以避免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的路段,是在特殊路段设置的安全车道。
公路特殊组成仅在公路特殊路段才设置。
(三)各级公路横断面的宽度组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类。
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及左侧路缘带)、路肩(硬路肩及土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等组成部分;分离式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硬路肩及土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等组成部分。
分离式断面是一种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平面上,中间带随地形变宽的断面形式。
二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等组成部分。
二级公路位于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连接路段,实行快、慢车道分开行驶时,可根据当地经验设置右侧硬路肩。
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
如图3-2所示。
1、公路路基宽度的有关规定公路路基宽度一般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当设有中间带、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错车道时,应包括在路基宽度内,《标准》规定的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如表3-1。
各注:①“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的采用值。
②八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一般值”为设置左侧硬路肩、内侧车道采用3.5m时的速度;八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最小值”为不设左侧硬路肩、内侧车道采用3.75m时的宽度。
二级公路因交通量、交通组成等需设置慢车道的路段,设计速度为80km/h时,其路基宽度可采用15m;设计速度为60km/h时可采用12m。
四级公路宜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交通量小的路段,可采用单车道4.50m的路基宽度.但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如图3-3所示。
图3-3 错车道2、车道数及车道宽度在公路上提供一定宽度的纵列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路面,称为一个车道。
一条公路的车道数量主要根据该路的预测交通量和一个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来确定,行车道的基本数目应在一个较大路线长度内保持不变。
《标准》根据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将车道数分为单车道、双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
一条车道的宽度必须能满足设计车辆在有一定横向偏移的情况下运行,并能为相邻车道上的车流提供余宽,所以汽车所需车道的宽度受车速、交通量、驾驶员的驾驶能力、会车等影响。
我国《标准》规定的各级公路的车道宽度见表3-2。
各级公路车道宽度注: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0m;高速公路为八车道,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0m。
(四)中间带宽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是分隔公路上对向行车道的地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必须设置中间带。
中间带的功能是分离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减少车辆的对向干扰,以防止无序的交叉运行和转弯运行,同时为设置公路标牌、提供绿化带、遮挡对向车灯的眩光和埋设管线等设施提供场地。
路缘带既可以是硬路肩的一部分,又可以是中间带的一部分,主要取决于它的位置,如图3-2。
在中间带范围内的路缘带是中间带的组成部分;在路肩范围内的路缘带属路肩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诱导驾驶员视线和提供部分侧向余宽。
当汽车越出行车道时,能提高行车安全。
中央分隔带表面可分为凹形和凸形两种形状,凸型宽度较小,是公路的常见形式;凹形的宽度大于4.5m;分隔带表面一般采用植草、栽灌木或铺面封闭。
分隔带的缘石有齐平式、斜式和栏式三种,当宽度大于4.5m时可以采用齐平式,否则一般采用后两种情况。
中间带可不等宽,也不一定等高,但应与地形、景观等配合。
不等宽的中间带应逐步过渡,避免突变。
一般情况下,中央分隔带每隔2km设开口(断口),供高速公路维修时交通调剂使用。
表3-3所示,在正常情况下中间带宽度采用一般值。
当遇特殊情况时可以采用低限值。
公路中间带宽度(五)路肩的组成及宽度1、组成及作用路肩通常由右侧路缘带(高速、一级公路)、硬路肩和土路肩三部分组成,如图3-4所示。
路肩的作用是:(1)增加路幅的富余宽度,供临时停车、错车或堆放养路材料之用。
同时对提高行车道通行能力也有辅助作用。
(2)为填方地段通车后的路基提供宽度损失。
据调查,填方路堤通车后由于自然力的破坏,一般路基边缘形成约0.2m的圆角,使路基实际宽度减少,路肩宽度可使这部分宽度损失得以补偿。
同时也保护路面,作为路面横向支承之用。
图3-4 路肩组成(3)有利于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开阔视野,增加行车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4)为公路的其他设施(如护墙、护栏、绿化、电杆、地下管线等)提供设置的场地。
(5)为公路养护操作及避车提供空间。
2、路肩宽度1)路肩宽度规定确定路肩宽度应根据在满足路肩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窄宽度的原则确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肩宽度应考虑发生故障车辆随时都可在路肩上停置所需的宽度。
《标准》规定路肩宽度如表3-4右侧路肩宽度注:表中所列“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分离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左侧路肩宽度规定如表3-4。
八车道高速公路,宜设置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宜采用2.50m。
左侧路肩宽度内含左侧路缘带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断面左侧路肩宽度设计速度(km/h)120 100 80 60左侧硬路肩宽度(m) 1.25 1.00 0.75 0.75左侧土路肩宽度(m)0.75 0.75 0.75 0.50 (六)加(减)速车道车辆由低等级公路进入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时,其行驶的速度发生改变,出现了高速公路入口处的加速合流与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减速分流,从而造成行车不利。
为保证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
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相衔接处,应设置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
加(减)速车道宽度应为3.50m。
加(减)速车道的长度与速度变化范围、车辆特性等因素有关,可经计算确定,设计时可采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实施。
(七)错车道当四级公路当路基宽度采用4.5m时。
应在相距不大于300m范围内设置错车道。
其目的是为解决双向行车的错车而设置。
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使驾驶员能够看清相邻两错车道间的车辆,错车路段的路基宽度≥6.5m,有效长度≥20m,如图3-3所示。
(八)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是车辆发生故障时紧急停车的区域。
当硬路肩的宽度足以停车时就无须设置紧急停车的区域。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
紧急停车带的间距不宜大于2km ,宽度一般为5.00m ,有效长度一般为50m ,并设置100m 和150m 左右的过渡段。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特长桥梁、隧道,根据需要可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不宜大于750m。
(九)路拱及路肩横坡度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路拱的基本形式很多,各有特点,常用的有抛物线形、直线形和折线形三种。
在设计道路横断面时,路拱及路肩横坡度应根据行车道宽度、路面结构类型、排水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等要求而定,路拱横坡度取值规定见表3-6所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的路拱宜采用双向路拱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
位于中等强度降雨地区时,路拱坡度宜为2%;位于降雨强度较大地区时,路拱坡度可适当增大。
当为分离式路基的路拱,宜采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也可采用双向路拱坡度。
积雪、冰冻地区,宜采用双向路拱坡度。
二、三、四级公路的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坡度,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
路拱坡度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1.5 %。
路拱横坡度注:路肩横坡度一般比路拱横坡度大1%~2%。
二、路基典型横断面在公路几何线形设计中,我们把经常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公路路基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
在典型横断面中,我们把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如图3-5a),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如图3-5b),在一个断面内,部分要填,另一部分要挖的路基称为半填半挖路基(如图3-5c)。
由于自然地形、地质条件的多样性,由此可派生出一系列类似的断面形式,它们在公路设计中经常被采用,如图3-6所示。
此外,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等,这些都是路基主体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常用的典型横断面选用1、路堤。
指填筑在地面线以上的路基形式,也称填方路基。
路堤包括一般路堤、矮路堤、陡坡路堤、高路堤、浸水路堤(沿河路堤)、护脚路堤、挖沟填筑路堤、吹(填)砂(粉煤灰)路堤等。
填土高度小于18m(土质)或20m (石质)的路堤为一般路堤,如图3-5a)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