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超声诊断物理基础〖1〗
超声诊断基础 PPT课件
![超声诊断基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d2194ea0116c175f0e48ce.png)
较高的频率提供了较小的声波间隔(波长),从而 产生较高的分辨率但穿透力较弱
侧向分辨率
侧向分辨率与扫描线的数量,探头的晶片数量及 探头类型及形状探头的透 镜的长度大小。
就象带有广角镜头照像机能拍出好的照片 一样,宽孔径的探头对目标有更好的侧向 解析力.
普勒频移的表达式为:
2vcosθ
当 f0=3MHz fR=3.005MHz
则 fd= fR—f0
=5000Hz =5kHz
fd=fR—f0 = ────f0
C
fd为多普勒频移;f0为入射频率;fR为反 射频率;c:声波速度,v:血流速度; θ:声波方向与血流方向夹角
所以fd一般都在音频范围内。检出fd后,以声音 发出响声来监听,并通过FFT对fd进行频谱分析,所 以多普勒频移属于声波范畴。
频率与分辨率的关系
较高的发射频率产生较小的声波,即波长较短。 高频信号的回声能产生较小的信号点,更高的结 构分辨率,但其穿透力有限。
高分辨率超声需要高频探头。 低频信号波长较长,能穿透较深但分辨率较差。 低频是必要的,但与高分辨率相矛盾。
频率与分辨率的关系 轴向分辨 率
2.25 MHz
5.0 MHz
第一章 超声的物理基础
第三节 多普勒超声基础
由此可见:当血流流向换能器时,fd为正值(接收频率 高于发射频率);当血流流离换能器时,fd为负值。当θ 角为π/2时,fd=0。
频谱多普勒超声仪上常将正 频移设为正向波,负频移为负向 波;而彩色多普勒则将正频移设 为红色,负频移为蓝色。超声仪 将频移转换成速度的公式如下:
第二章 超声仪器
第二节 超声诊断仪的类型
其超声脉冲波的发射与接收均以一个探头进行, 它是在一选择性的时间延迟后,才开始接受回声信号。
超声物理基础及图像基础.pptx
![超声物理基础及图像基础.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f92816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c.png)
3
第4页/共67页
(四)超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1、超声波的振态
超声波的振态在固体中有纵波 、横波 和表面波三种,而在液体和气
体中只有纵波振态,在超声诊断中应用的是超声纵波。
2、超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即波长(wave length,λ),频率(f)和
6
第7页/共67页
2、波长与介质的关系
(1)同一介质 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在同一介质内传播时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1MHz 的 超 声 波 在 人 体 软 组 织 中 传 播 时 , 其 波 长 为 1.5mm 。 3MHz 的 超 声 波 在 人 体 软 组 织 中 传 播 时 , 其 波 长 为 0.5mm 。 5MHz 的 超 声 波 在 人 体 软 组 织 中 传 播 时 , 其 波 长 为 0.3mm ,
标志反向散射的数量和定量参数称为反向散射系数μb,定义为:
μb = 从组织中反向散射的能量
4)
(参考能量) (立体角) (距离)
(1-1-
式中:参考能量等于脉冲的总能量。
所以超声成像的回声来源是:超声波的背向散射及镜面反射。
3.红细胞散射 在研究红细胞运动规律时,反向散射(Back
scattering)是极有用的超声信息。
(a)传播声波的媒质(介 质)的分子 (b) 波长为λ的平面连续 压缩波的压力分布
图1-1-2质点振动传播声波
5
第6页/共67页
(五) 声速、波长与介质的关系
1、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1).同一介质 不同频率的探头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声速基本相同。所以 用不同频率的探头检查肝脏时,声速基本相同。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dbe93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9.png)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超声诊断是一种通过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获取人体结构和病变信息的无创检查方法。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高频率、短波长和强穿透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为超声诊断提供了基础。
首先,超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它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
一般来说,超声波在软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40米/秒。
不同组织的声速略有差异,这也是超声诊断中可以区分不同组织结构的原因之一。
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使得超声诊断成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会遇到不同组织的界面,如肌肉和骨骼之间的交界处。
当超声波遇到这些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回波,另一部分能量继续传播。
通过接收回波信号,超声设备可以计算出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确定声波传播的距离。
超声波的反射特性也使得超声诊断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
不同组织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不同,这取决于组织的声阻抗差异。
声阻抗是指声波在穿过介质界面时遇到的阻力,它与介质的密度和声速有关。
当声波从一个组织进入另一个组织时,如果两者的声阻抗差异大,则会发生明显的反射。
这样,超声波就可以探测到组织的边界和病变部位。
超声波的频率也决定了它的穿透能力和分辨率。
低频超声波能够穿透较深的组织,但分辨率相对较低,无法清晰地显示细小结构。
高频超声波则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穿透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超声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频率,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超声波的多次反射和散射也会影响超声图像的质量。
当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受到散射和吸收的影响,导致声波的能量逐渐减弱。
这也是为什么超声波不能穿透骨骼和气体的原因,因为它们对超声波的传播具有较强的散射和吸收能力。
超声诊断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无创检查方法,其物理基础包括超声波的频率、传播速度、反射特性和穿透能力等。
通过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超声诊断可以获取人体结构和病变信息,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详述(ppt 70页)
![超声诊断学物理基础详述(ppt 70页)](https://img.taocdn.com/s3/m/23b582951a37f111f0855b00.png)
利用超声诊断仪对人体器官疾 病进行治疗的一门学科
超声工程技术
就是对医用超声设备的研制 和超声生物医学基础的研究的一门学科
起源和发展
在国外 1942年奥地利的 KT Dussik医生使
用A型超声装置用穿透法探测颅脑—称为 示波诊断法(A型超声诊断法)
1952年美国 D H Howry和Bliss两位 医生开始研究用超声显像法对人体疾病进 行诊断—称为超声显像诊断法亦称(B型超 声诊断法)
A.M型超声诊断法; B.A型超声诊断法; C. D型超声诊断法;
D. B型超声诊断法; E.C型超声诊断法; 二、是非题
1、正压电效应发射超声波。 ( ) 2、超声波频率升高,分辩率增加,穿透性下降。 ( )
本次课重点内容:
1:掌握超声诊断的概念; 2:掌握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和超声诊断的基本 原理; 3:掌握人体组织的声学分型; 4:熟悉超声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其临床运用价
A:心脏—是否长大、有无房缺或室缺等。
B:腹部血管—动脉系:AO、HA、SPA、KA、 SMA、GIA、UTA等;静脉系:IVC、PV、SPV、 SMV、HV、KV、GIV等
显示肾动静脉能量图
正常腹主动脉
C:外周血管—颈血管〔CCA、HA、BA、 ICV等〕;四肢血管〔CFA、V,SFA、V,PA、 V,PTA、V,ATA、V,等〕
〔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根据这些声像特性再结 合临床表现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作出良、恶性的判断。
图1-4
鼻骨旁囊肿
右肝实质性肿瘤 (右肝癌)
图2
实性 低回 声反 射
图4
液性暗区
甲状腺 囊腺瘤
4:检测胸、腹腔及其它腔隙有否积液。
如:胸腔、腹腔、盆腔、心包腔、睾丸及精索鞘膜 腔、关节腔等
超声基础-物理基础
![超声基础-物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0278753b52acfc788ebc936.png)
物理基础第一节声波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中的传播现象称为波动,而引起听觉器官有声音感觉的波动则称为声波。
根据声波的传导方向与介质的的振动方向的关系,声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二、横波所谓横波是指介质中的质点都垂直于传播方向运动的波。
人体的骨骼中,不但传播纵波,还传播横波。
三、纵波即介质中质点沿传播方向运动的波。
在纵波通过的区域内,介质各点发生周期性的疏密变化,因此纵波是胀缩波。
理想流体(气体和液体)中声振动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是平行的,只存在于纵波。
人体中含水70—80%,故除骨路、肺部以外软组织中的声速和密度均接近于水。
目前医用超声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纵波传播方式。
第二节超声显像物理基础一、超声波基本物理量1、超声波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于20000 Hz的声波。
2、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即频率(f),波长(λ),声速(c),它们的关系是:c=f·λ或λ=c/f,传播超声波的媒介物质叫做介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时,声速基本相同。
3、相同频率的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速不相同,人体软组织中超声波速度总体差异约为5%。
因此目前医用超声仪一般将软组织声速的平均值定为1541m/s。
通过该声速可测量软组织的厚度,由于目前超声仪所采用的是脉冲回声法,故该回声测距的公式是:t组织厚度=C·───2利用超声方法进行测距的误差也是5%左右。
4、声阻抗是用来表示介质传播超声波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数值的大小由介质密度ρ与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的乘积所决定,即:Z=ρ·c单位为Kg/m2·s。
5.临床常用的超声频率在2~10 MHz之间。
二、超声波的物理性能l、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声阻的分界面且界面厚度远大于波长,会产生反射,反射的能量由反射系数R I=〔(Z2-Z1)/(Z2+Z1)〕2决定。
Z1、Z2为两种介质的特性声阻抗,Z=ρ·c (密度·声速)当Z1=Z2,为均匀介质,则RI=0,无反射。
超声基础知识.doc1
![超声基础知识.doc1](https://img.taocdn.com/s3/m/4d9e814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7.png)
超声基础知识.doc1第⼀章、超声诊断物理基础第⼀节超声波的概念⼀、超声波的基本概念1、声波的性质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听觉范围(20~20000HZ)的⾼频声波,即:频率>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的振态在固体中有纵波、横波、表⾯波、瑞利波、板波等多种振态,⽽在液体和⽓体中只有纵波振态,在超声诊断中主要应⽤超声纵波。
2、诊断常⽤的超声频率范围2~10MHZ(1MHZ=106HZ)3、超声波属于声波范畴它具有声波的共同物理性质①⽅式------必须通过弹性介质进⾏传播在液体、⽓体和⼈体软组织中的传播⽅式为纵波(疏密波) 具有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特性,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空⽓、⽔、软组织、⾻骼)分别具有不同的声速和不同的衰减等②声速------在不同介质中,声速有很⼤差别:空⽓(20℃)344m/s,⽔(37℃)1524m/s,肝1570m/s,脂肪1476m/s,颅⾻3360m/s⼈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的声速相近。
⾻骼的声速最⾼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基本物理量声学基本物理量波长、频率、声速及三者的关系λ=С/f 声速:不同介质的声速空⽓(20℃)344m/s、⽔(37℃)1524m/s、肝脏\⾎液1570m/s、脂肪组织1476m/s、颅⾻3360m/s。
⼈体软组织平均声速掌握1540m/s 三、声场(⼀)超声场概念超声场是指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
超声场简称声场,⼜可称为声束。
(⼆)声场特性1、①扫描声束的形状、⼤⼩(粗细)及声束本⾝的能量分布,随所⽤探头的形状、⼤⼩、阵元数及其排列、⼯作频率(超声波长)、有⽆聚焦以及聚焦的⽅式不同⽽有很⼤的不同②声束还受⼈体组织不同程度吸收衰减、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影响即超声与⼈体组之间相互作⽤的影响。
2、声束由⼀个⼤的主瓣和⼀些⼩的旁瓣组成超声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向总有偏差,容易产⽣伪像。
1.超声学基础篇
![1.超声学基础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14725d4afe04a1b171de0f.png)
换能器(探头probe /transducer)
机器、探头图
超声探头种类于临床应用 电子凸阵探头 腹部、妇产 电子线阵探头 外周血管 浅表器官 电子扇形探头 心脏 经食道用于心脏 腔内探头 经直肠用于泌尿系 经阴道用于妇产科
超声波的发射与接受
1、压电晶体(crystal): 天然单晶体:石英、电石等 人造单晶体:硫酸锂、铌酸锂等
Doppler
多普勒频移(doppler shift): 声波发射频率接受频率之间出现 的增减变化。
窄带频移 宽带频移
频谱显示:是脉冲多普勒和连续多 普勒图像输出的主要形式。
1、频移方向:以频谱图中央的零 位基线以区分,基线以上的频移信 号为正值,表示血流方向朝向探头 ;基线下的频移信号为负值,表示 血流方向背离探头。为增大流速测 值,基线可上调或下调。
外周血管尽可能使θ角度≤60o
Doppler eff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frequencie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peed with which the reflector is moving away from or approaching the transmitter.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Doppler effec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is called the Doppler
Ventricle septum and left ventricle post wall M-mode
D型诊断仪
超声多普勒诊断仪简称 D型诊断仪 Doppler,分为两类:一类为频普 脉冲型多普勒(PW、CW),用
超声基础-物理基础
![超声基础-物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19e980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0.png)
超声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基础第一节声波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中的传播现象称为波动,而引起听觉器官有声音感觉的波动则称为声波。
根据声波的传导方向与介质的的振动方向的关系,声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二、横波所谓横波是指介质中的质点都垂直于传播方向运动的波。
人体的骨骼中,不但传播纵波,还传播横波。
三、纵波即介质中质点沿传播方向运动的波。
在纵波通过的区域内,介质各点发生周期性的疏密变化,因此纵波是胀缩波。
理想流体(气体和液体)中声振动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是平行的,只存在于纵波。
人体中含水70—80%,故除骨路、肺部以外软组织中的声速和密度均接近于水。
目前医用超声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纵波传播方式。
第二节超声显像物理基础一、超声波基本物理量1、超声波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于20000 Hz的声波。
2、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即频率(f),波长(λ),声速(c),它们的关系是:c=f·λ或λ=c/f,传播超声波的媒介物质叫做介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时,声速基本相同。
3、相同频率的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速不相同,人体软组织中超声波速度总体差异约为5%。
因此目前医用超声仪一般将软组织声速的平均值定为1541m/s。
通过该声速可测量软组织的厚度,由于目前超声仪所采用的是脉冲回声法,故该回声测距的公式是:t组织厚度=C·───2利用超声方法进行测距的误差也是5%左右。
4、声阻抗是用来表示介质传播超声波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数值的大小由介质密度ρ与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的乘积所决定,即:Z=ρ·c单位为Kg/m2·s。
5.临床常用的超声频率在2~10 MHz之间。
二、超声波的物理性能l、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声阻的分界面且界面厚度远大于波长,会产生反射,反射的能量由反射系数R I=〔(Z2-Z1)/(Z2+Z1)〕2决定。
简述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课件
![简述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58656c8e9951e79b892740.png)
• 3、彩色血流成像可实时显示人体各 部位及脏器的血流特性,具有形象逼真、 简便、特异性的独特优越性。
• 4、成像速度快,可实时观察运动的 脏器,特别是对心脏活动规律以及瓣膜 病变可以一目了然。
• 5、超声诊断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副作 用小,连续、重复检查对受检者和操作 者都是安全的,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成 像方式。
超声医学是超声成像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人 体疾病的影像学科。超声诊断在临床应用中, 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 1、采用脉冲方式工作,在发射一束超声脉 冲瞬间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可用于接收、处 理回声信号,所接受的弱回声可为发送信号的 数万分之一,所以这种脉冲反射(或散射)法 灵敏度很高。
• 2、超声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力。因为超 声通过仅有千分之一的声阻抗差异的组织界面 就有回声反射,所以对人体内部不同的软组织 分辨力很高。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自然组织谐波 检测技术更进一步提高了细微分辨力。
c=f·λ或λ=c/f,传播超声波的媒介物质叫做
介质,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
播时,声速基本相同。在人体软组织中声
速约为1540m/s。
•
3、相同频率的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
传播,声速不同,人体软组织中超声波速
度总体差异约为5%。利用超声法进行测距 误差也是5%左右。
•
4、超声波与声波相同,必须通过弹性介
质进行传播,传播方式为纵波(疏密波),遇
到不同声阻的分界面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
散射以及在不同介质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声速和
不同的衰减等。
•
5、超声伪像(伪差)——是指超声显示
的断层图像与其声像图中回声信息特殊的增添、
减少或失真。伪像在声像图中十分常见。任何
先进的现代超声诊断仪均无例外,只是伪像在
超声试题集第一篇 物理基础
![超声试题集第一篇 物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e44b855c850ad02df804101.png)
超声试题集(第一章物理基础)时间:2008-04-251、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A、光波B、电磁波C、机械波D、微波E、粒子波2、人体软组织中传播的波是()。
A、横波B、纵波C电磁波D、既有横波也有纵波E、以上都不对3、超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
A、3000次/秒B、5000次/秒C、15000次/秒D、18000次/秒E、20000次/秒4、以下介质中声速最慢的是()。
A、空气B、0℃水C、血液D、软组织E、肌肉5、下列描述波长与频率关系的结论,哪个是错误的?()A、波长与频率成反比B、频率越高,波长越短C、频率越低,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越好E、波长与频率成正比6、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С=Т•λE、С=땃7、将探头直接朝向空气发射时,()。
A、反射多于折射B、折射多于反射C、不反射C、不折射E、反射与折射一样多8、人体组织内引起超声波反射的条件是()。
A、相邻两种物质的声阻抗相等B、两种物质间声阻抗存在差别(>1/1000)B、声波与界面平等行D、界面径线小于波长的1/2E、以上都不是9、声波垂直入射到两层相邻的介质,()。
A、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强B、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弱C、反射能量小于折射能量D、反射能量与折射能量相同E、以上都不对10、超声在人体中传播遇到空气时,错误的描述是()。
A、反射强烈B、反射多于折射C、能清晰显示空气后方组织D、很难看到空气后方组织E、回波幅度很大,出现亮点或光团11、选用超声耦合剂错误的是()。
A、应满足阻抗匹配条件B、耦合剂越厚越好C、让超声尽量多进入人体E、排除空气,增加透声性E、特性阻抗接近人体(软组织)的特性阻抗12、关于超声探头描述错误的是()。
超声诊断学及报告书写规范课件.ppt
![超声诊断学及报告书写规范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7cb2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2.png)
临床应用的超声多普勒有脉冲多普勒 (pulse wave spectral Doppler ,PW),连续多普勒 (continuous wave spectral Doppler,CW),彩色多 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三大类.
第一章 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与应用
第2页,共66页。
第一节 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超声拨是指波震动频率每秒超过2万赫兹 (Hz),即超过人耳听觉频率的一种声波.医学 常用的诊断性超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2-30兆 赫(MHz).
第3页,共66页。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就是利用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与人体组织器官的声学 特性相作用而产生的信息,经放大和处理后 形成图象和曲线,用来探测人体病变的部位, 性质和范围的一种检查方法.
第25页,共66页。
七,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
超声仪器设备类型颇多,最常用的有脉冲 回声式和频移回声式两大类型.脉冲回声式 超声仪包括幅度调制型超声仪(A型超声仪), 辉度调制型超声仪(B型超声仪)以及回声辉 度调制型超声仪(M型超声仪).
第26页,共66页。
频移回声式仪包括频移示波型超声仪(脉 冲波式和连续式多普勒)和彩色编码频移回 声式超声仪(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各 种超声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县以脉 冲回声式超声诊断仪为例做简要介绍.
第27页,共66页。
超声诊断仪主要由换能器(探头)和主机两部 分构成.超声波的发生与接受均由换能器来 完成.当进行超声检查时,主机供给一定频率 的交流电讯号作用于换能器,换能器中压电 晶体发生震动产生超声波.
第28页,共66页。
超声波在体内传播过程中,各种组织的声 学界面产生不同的反射波,其中部分可返回 换能器,再由换能器将声能转换成电能,并由 主机接受放大并以声像图形式显示于荧光 屏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上岗资质考试大纲第一章超声诊断物理基础第一节超声波的概念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声波的性质:可听声与超声的频率范围。
诊断常用的超声频率范围二、声学基本物理量波长、频率、声速及三者的关系三、声场1.超声场:又称声束2.声场特性:声束形状、近场、远场,主瓣、旁瓣(注:近场、远场易与显示屏上“近区”、“远区”相互混淆)3.聚焦与分辨力;聚焦的方法,聚焦声束第二节超声的物理特性一、束射特性(方向性)1.大界面:反射、折射(透射)。
反射系数。
超声的垂直入射与斜入射;大界面回声反射的特点——角度依赖性2.小界面:散射体与散射。
背向散射(后散射)二、衰减特性1.衰减的概念:声吸收、散射、扩散的总和2.不同介质声衰减的显著差别(肺、骨骼、肝、脾、体液)3.衰减与距离、频率的关系:衰减系数(单位:dB/(cm.MHz),也有的表示为dB/cm/MHz)4.人体衰减吸收的重要因素:水分含量、蛋白(胶原蛋白)含量、钙(骨)三、超声的分辨力纵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侧向分辨力其他:对比分辨力、细微分辨力、实时分辨力影响分辨力的诸多因素:超声频率、脉冲宽度、声束宽度、聚焦性能、声场以及仪器档次、探头性能等四、超声的多普勒效应五、超声的生物学效应1.超声剂量概念(声强与作用时间的乘积)。
几种声强单位:W/cm2,或mW/cm2,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声强ISPPA2.超声的生物学作用人体敏感组织器官(胎胚、眼)超声生物学作用机制(大剂量):热效应,空化作用对于细胞、组织、器官以至染色体的影响3.医学超声的应用与功率级别诊断用超声:功率通常为mw/cm2级。
灰阶超声仪的功率范围理疗用超声:功率为W/cm2级高强聚焦超声(HIFU):功率通常为kW/cm2级,常用于破坏肿瘤细胞、碎石4.诊断用超声的安全原则和规定第二章彩色多普勒基础第一节超声多普勒基础一、多普勒基本概念、血流测量、主要应用、多普勒角度与血流检测关系、连续波多普勒(CW)、脉冲多普勒(PW)、脉冲重复频率(PRF)二、探头安放角度与血流信息检测的关系三、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基础四、脉冲多普勒局限性、尼奎斯特频率极限、探测深度与速度测量五、提高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速度的方法第二节彩色血流显像一、彩色血流显像的品质评价二、彩色血流显像原理,运动目标(MTI)原理,彩色血流显示:速度、方向、分散,自相关技术,彩色血流显像临床应用三、彩色血流显像的局限性声束入射角的关系彩色混叠四、彩色血流显像的几个基本概念:速度标尺、滤波器、常用显示方式五、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第三节彩超与彩阶一、彩色基础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描述要点三、彩阶——灰阶到彩色变换第四节血流动力学基础一、基本概念:稳流、非稳流、粘滞性、流体阻力、流量、层流、加速度、减速度二、几何形体对流速剖面的影响:入口效应、出口效应、弯曲血管,湍流流动三、流体能量与伯努利方程四、血管弹性与平均动脉压:血管顺应性、平均动脉压第三章超声仪器第一节超声探头一、压电换能器:压电效应、多层匹配探头二、超声探头的种类与临床应用三、探头频率与振子:宽频探头、高密探头第二节实时超声显像原理一、超声诊断仪的类型1.反射型:A型、B型、M型;2.D型;3.CDFI;4.三维二、B型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电子线性扫描、电子凸阵扫描、电子扇形扫描三、超声诊断仪基本结构及信号流程:基本组成部件、数字扫描转换器四、二维图像基本概念:灰阶、存储容量、成像帧速率、信号动态范围五、二维图像分辨力六、监视器第三节“彩超”的正确调节使用一、超声诊断仪主要控制器二、脉冲波多普勒的调节选择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基本操作调节要领第四节超声诊断仪的一般维护一、医用电器设备安全注意事项二、定期检测第四章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第一节数字化彩超概念与特点一、波束形成二、数字式声束聚焦三、阵元与通道四、主要特点五、高分辨力与高速率成像技术:回声信号处理、多参数同步处理第二节三维超声显像技术与超声数字化管理一、三维超声波扫描技术二、三维超声图像重建三、三维超声显像临床应用:心脏、腹部、妇产科、血管四、超声医学图像存储和通信系统:PACS及Dicom3.0第三节二次谐波显像一、声学造影剂与谐波显像技术:要求、作用二、造影剂谐波成像原理三、二次谐波成像的几个相关问题:非线性显像、二次谐波接收四、二次谐波的接收五、谐波成像可以明显改变图像质量:消除近场伪像干扰、消除近场混响六、谐波成像的临床应用第五章超声临床诊断基础第一节人体不同组织和体液回声强度一、回声强度分级高(水平)回声、(中)等回声、低(水平)回声、无回声四级二、一般规律1. 均质性液体(介质):无回声(低回声)2. 非均质性液体(介质):有回声(echogenic)3. 引起回声增强的常见原因4. 人体不同组织回声强度的排列顺序5. 人体脂肪组织(不同部位)回声的特殊性第二节人体不同组织声衰减程度的一般规律一、组织内含水分愈多,声衰减愈低(后方回声增强)二、体液中含蛋白质成分或组织中含胶原纤维和钙质愈多,声衰减愈高(声影)三、人体不同组织和体液成分衰减程度比较和顺序:不同的体液、皮下脂肪、肝、脾、肾、肌腱、软骨和骨骼第三节声像图基本断面与声像图分析一、基本断面:纵断面(正中、正中旁)也称矢状断面(长轴断面),横断面(短轴断面),斜断面,冠状断面二、声像图——超声断层图像分析:皮肤、皮下组织(脂肪)、肌肉组织、腹膜壁层、内脏和器官三、内脏声像图描述(以肝脏为例):包膜回声、实质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衰减)、血管回声、脏器位置和毗邻关系四、囊肿和实性肿瘤的声像图比较:外形、边界、内部回声、侧边声影、后方声影五、识别和利用超声伪像(后述)第四节超声伪像(伪差)一、伪像的概念1. 什么是声像图伪像2. 伪像的常见性3. 识别伪像的重要性二、超声伪像产生的主要原因分类1. 反射:混响、多次内部混响、回声失落、镜面反射2. 折射:折射声影、棱镜现象3. 衰减:衰减声影、后方回声增强4. 断层厚度(扫描厚度)伪像:部分容积效应伪像:近场、远场(聚焦区外)图像分辨力减低所致伪像5. 旁瓣效应6. 声速伪像(实际组织声速与仪器设定的平均软组织平均声速的差别)和超声测量误差7. 仪器设备:仪器和探头的品质8. 操作者技术因素:增益、DCG、聚焦调节不当;声像图测量方法不规范三、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和频谱图的常见伪像分类及其识别(一)CDFI伪像分类1. 有血流,彩色信号减少或缺失2. 有血流,彩色信号过多3. 无血流,出现彩色信号4. 血流方向、速度表达错误(二)频谱多普勒超声伪像的主要来源、表现1. 频移(差频)衰减:频率与距离因素2. 频率滤波调节3. 脉冲重复频率(PPF)调节与混迭伪像4. 多普勒取样角度不当5. 取样容积(取样门)、取样框大小设置不当6. 多普勒增益过高或过低7. 运动(呼吸、心搏)所致闪烁伪像8. 其他:快闪伪像(twinkling artifact)(三)如何正确调节仪器,减少或改善伪像产生条件(四)小结第五节腹部超声扫查与超声图像方位标识方法一、被检查者的体位二、腹部断面扫查解剖标志三、声像图方位的识别第六章彩色多普勒技术第一节彩色多普勒技术的种类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三基色与二次色原理,能显示血流的方向,血流速度的快慢,血流的种类(动脉、静脉血流),血流的性质(层流、射流、湍流),知道频谱多普勒取样,成像受超声入射角影响,显示的流速超过Nyquist极限时,出现彩色信号混叠。
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成像原理,血流成像对超声入射角的相对非依赖性,能显示低流量、低流速的血流,能显示平均速度为零的灌注区血流,显示的信号动态范围广,不出现彩色信号混叠现象,不能显示血流的方向、速度快慢及性质三、速度能量型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特点第二节彩色多普勒技术的用途一、检测血流:检出二维超声不能显示的小血管,鉴别二维超声显示的管道是否有血流,识别动脉与静脉血流,了解血流的起始部位、走向、时相,反映血流的性质如层流、射流,达血流流速的快慢,引导频谱多普勒的检测取样位置二、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M型超声、频谱多普勒并用三、与超声负荷实验并用:血流速度增快﹑流量增大,彩色多普勒成像的敏感性提高四、与心腔超声显影、心肌超声造影并用第三节彩色多普勒的调节技术一、彩色图(color map)的选择:心血管系用三色彩图,其他系统用两色彩图二、滤波(filter)条件选择:高速血流用高通滤波,低速血流用低通滤波三、速度标尺(scale)选择:根据所检测血流速度高低,选择相匹配的彩色图速度标尺四、零位基线下移:增大检测的速度范围五、余辉(persistence):调节余辉增大,使低速低流量血流容易显示六、选通门(gate):要与血管腔大小匹配,使彩色信号不“溢出”血管外七、消除彩色信号的闪烁(flash):选择适当的滤波条件和速度标尺(较高的可“切除”呼吸等低速运动的噪音信号),缩小取样框,屏住呼吸第四节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一、心血管系二、腹部及盆腔器官三、浅表器官四、外周血管第五节频谱多普勒技术的种类一、脉冲波频谱多普勒二、连续波频谱多普勒第六节频谱多普勒技术的用途一、速度时间积分及有关参数:vs、vm、vd、VTId、VTIs、PI、RI、S/D、Act、mAv、Dct、mDv二、确定血流方向三、判断血流的种类、性质:动脉血流、静脉血流、层流、射流、湍流四、测量跨瓣压差、心腔和肺动脉压力第七节频谱多普勒技术的调节一、脉冲波、连续波多普勒的选择高速血流(>3 m/s)选用连续波频谱多普勒,较低速血流选择脉冲波频谱多普勒二、滤波条件选择三、速度标尺选择四、取样容积大小选择五、探头频率选择六、防止频谱多普勒信号混叠的方法七、超声入射角校正第七章超声造影第一节超声造影原理一、微气泡是超声造影的反射源:气体压缩系数明显大于固体,在探头发射超声频率、反射源(造影剂)半径、介质物理性质相同条件下,微气泡的截面积最大二、右心超声造影原理:微气泡较大,从末梢静脉经腔静脉进入右心三、左心腔及外周血管超声造影原理:微气泡直径小于红细胞直径,从末梢静脉经腔静脉进入右心,又经肺循环进入左心,经左心进入外周循环四、心肌超声造影原理:微气泡直径小于5 μm,可通过左心进入冠脉在心肌的小分支第二节超声造影剂种类一、含空气超声造影剂二、含二氧化碳气体超声造影剂三、含氧气超声造影剂四、含氟碳气体造影剂五、糖类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六、人体白蛋白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七、脂类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八、聚合物为基质的超声造影剂第三节超声造影检查方法一、超声造影的注射装置二、弹丸注射式超声造影方法三、连续注射式超声造影方法第四节增强超声造影效果的技术一、二次谐波成像技术造影剂在超声场作用下呈非线性反应,谐振时散射体(造影剂)的散射面积比实际几何面积大4倍,二次谐波时反射回声强度略小于一次谐波(基波)的反射回声,但不接收解剖结构的回声二、间歇式成像技术减低超声重复发射频率,微气泡在血流内积累达相当大数量时,再在超声作用下反射成像三、能量多普勒谐波成像四、反向脉冲谐波成像五、与负荷试验合并使用第五节超声造影效果的定量评价一、目测法二、灰阶强度测定三、背向散射回声强度的视频测定第六节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一、心血管系:观察右向左、左向右分流,瓣膜口反流,确定心腔界限,判断解剖结构属性二、腹部及盆腔器官:正常及异常血流的检测三、浅表器官:正常及异常的检测四、外周血管:动脉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静脉血管血栓形成第七节心肌超声造影的应用一、检测心肌缺血区:部位、范围二、检测心肌梗死区:部位、范围三、检测心肌梗死的危险区四、鉴别心肌存活与否:与负荷实验并用五、评价介入治疗疗效六、冠脉血流储备测定用低剂量药物负荷实验,测定基础状态与负荷状态下冠脉血流的超声造影效果,以时间—强度曲线表达,负荷状态与基础状态时曲线下面积的比值为冠脉血流储备第八章心脏解剖与生理第一节正常心脏解剖一、正常心脏位置二、心脏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三、右心房四、左心房五、右心室六、左心室七、主动脉八、肺动脉九、房间隔十、室间隔第二节心动周期一、等容收缩期二、快速射血期三、减慢射血期四、等容舒张期五、快速舒张期六、减慢舒张期七、心房收缩期第三节心脏泵功能一、心肌收缩与舒张特性二、心搏出量与心排血量三、心脏瓣膜的作用第四节正常心内压与心内血液循环一、主动脉压与肺动脉压二、左心室压与右心室压三、左心房压与右心房压四、左心血液循环五、右心血液循环第五节心脏自身血液供应一、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及形状二、左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三、右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四、冠状动脉在心室壁的分布五、心肌舒张、收缩与冠脉循环时相特点的关系第九章正常心脏超声表现第一节正常心脏超声切面图一、胸骨左缘声窗长轴切面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CDFI):左室长轴、右室流出道长轴、右室流入道长轴;左室短轴系列切面2DE及CDFI:大动脉短轴水平、二间瓣水平、腱索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部声窗:心尖部四腔心切面2DE及CDFI、心尖部五腔心切面2DE及CDFI 、心尖部二腔心切面2DE及CDFI二、肋下区声窗肋下区四心腔切面2DE及CDFI、肋下区右室流出道切面2DE及CDFI、肋下区大动脉短轴切面2DE及CDFI、肋下区心房两腔切面2DE及CDFI三、胸骨上窝声窗主动脉弓切面2DE及CDFI、主动脉弓短轴切面2DE及CDFI、上腔静脉长轴切面2DE 及CDFI第二节正常M型超声心动图一、主动脉根部波群:主动脉根部曲线、主动脉瓣曲线、左房后壁曲线二、二尖瓣水平波群:二尖瓣前叶曲线、二尖瓣后叶曲线三、心室波群:室间隔曲线、左室后壁曲线、左室前后径随心动周期的变化第三节心脏正常血流频谱特点(各瓣膜正常血流频谱分析及主要参数)一、二尖瓣二、三尖瓣三、主动脉瓣四、肺动脉瓣五、主动脉六、腔静脉七、肺静脉第四节心脏功能测定(方法包括上述各种超声检查技术,可优选应用)一、心肌收缩功能二、左心泵功能三、心肌舒张功能四、左心整体舒张功能第十章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第一节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为心脏病中常见病,也是超声诊断最佳适应证,需要详细了解其病理学改变,2DE、ME表现及定性,定量诊断根据,血流动力学异常,CDFI特点及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方法及测值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