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 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c304cc284ac850ad024274.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果实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
山坡上一排排的柿子树,挂满了小红灯笼般的柿子。
山顶有一片果子树,一些果子成熟了,有红的山楂,有水灵灵的梨,有紫色的葡萄……最惹人喜爱的要算金莲子了,你看它金黄色的身子隐藏在绿叶丛中,全身都长着细细的小刺,叫人既害怕又喜爱。
如果你摘一粒,去掉小刺,放在嘴里一尝,酸甜可口,吃了还想吃。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__ 躲藏——________(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这段话写了山上的果实很多,有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果子。
其中重点写的是________,作者从这种果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三方面来描写的。
【答案】(1)喜爱;隐藏(2)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3)山楂;梨;葡萄;金莲子;金莲子;颜色;外形;味道【解析】【分析】(1)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喜欢——愉快;高兴。
躲藏——隐藏,使人看不见。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这段话写了山上的果实很多,有柿子、山楂、梨、葡萄、金莲子等果子。
其中重点写的是金莲子,作者从这种果子的颜色、外形和味道这三方面来描写的。
故答案为:(1)喜爱隐藏(2)秋天,山上的果实累累(3)山楂梨葡萄金莲子金莲子颜色外形味道【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10篇】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7e840cddccda38376bafcf.png)
【10篇】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选文,做练习。
列那狐偷羊腿其实列那狐没走远,而是拣了一丛矮树躲了起来。
等天黑透了,才偷偷溜出来,踩着小碎步,挨近大灰狼家的门口,侧耳一听,全家都已睡得新声如雷。
列那狐屏息静气,悄没声儿地跳上屋顶,在挂羊腿的地方扒开茅草,解开吊绳,把羊腿提回了家。
(选自《列那狐的故事》,有删改)(1)根据提示理解加下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②列那狐拣了一丛矮树躲了起来。
(找近义词)拣:________②侧耳一听,全家都已睡得鼾声如雷。
(联系生活实际)鼾声如雷:________(2)找出描写列那狐偷羊腿动作的字词,写下来。
(3)读了这段话,你觉得列那狐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答案】(1)挑(选)。
;打鼾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2)跳;扒;解;提(3)列那狐是一只聪明又狡猾的狐狸。
【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有多种方法。
①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②联系生活实际③阅读时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
④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
⑤拆拼词语,先把词语拆开,解释每部分我近义词的意思,再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语。
(2)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3)评价狐狸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狐狸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①挑(选)。
②打鼾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2)跳;扒;解;提(3)列那狐是一只聪明又狡猾的狐狸。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用多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狐狸性格。
2.课内阅读。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第1自然段的意思是()A. 先生认为不懂就问是对的,同意讲解书中的道理。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9fcc494b35eefdc8d333bf.png)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啊,校园真美丽!过道长长的架子上挂着一串串紫葡萄。
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儿,有一串红、菊花、美人蕉……操场很大,中间是一个足球场,绕着足球场的是环形跑道,操场的西北角有一个大池塘,每当盛夏,池塘里荷花盛开,绿的叶子,红的、白的花瓣,随风摇摆,可爱极了。
(1)短文主要写校园________。
校园里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请把描写荷花的句子写出来。
(3)短文中写葡萄多少的词是________。
(4)短文中写葡萄颜色的词是________。
【答案】(1)美丽;葡萄;串红;菊花;美人蕉;荷花(2)池塘里荷花盛开,绿的叶子,红的、白的花瓣,随风摇摆,可爱极了。
(3)一串串(4)紫【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是对短文内容理解,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阅读时一定要熟练掌握短文内容,这样我们在作答时才能更准确的写出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对短文信息的提取,按照要求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3)本题考查短文中如何描述葡萄的多少,通过阅读可以发现是”一串串“葡萄。
(4)本题考查对描写葡萄颜色词语的找寻,按照要求在短文中仔细阅读。
故答案为:(1)美丽、葡萄、串红、菊花、美人蕉、荷花(2)池塘里荷花盛开,绿的叶子,红的、白的花瓣,随风摇摆,可爱极了。
(3)一串串(4)紫【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3)、(4)这类在原文中找答案的题型,一定要熟读短文。
2.课外阅读。
欢乐的校园我们的校园四季都充满了欢乐。
春天,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老远就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夏天,大家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讲着有趣的故事;秋天,大家一起跳皮筋、打球;冬天,雪花飘飘,大地披上银色的衣裳,同学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66377ff00bed5b9f31d7f.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a.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问教室里学习。
b.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c.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课文 ________舞 ________热闹(2)选段中a、b、c三个画线句子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
A.自豪 B.平静 C.欢快(3)这一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________的两个情景。
A. 安静时和热闹时B. 上课时和下课后(4)比一比,填一填。
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第②句与第①句相比,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5)大青树下的小学和你的学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请你说说不一样的地方。
【答案】(1)朗读;跳;看(2)B;A;C(3)B(4)我喜欢第②句。
因为第②句通过描写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具体地写出了窗外安静的场景。
(5)不一样。
①这是一所多民族小学。
②这所学校在山上。
③上课是敲古老的铜钟。
【解析】【分析】(1)本题对课文内容的考查,仔细阅读,找出正确答案。
(2)本题对句子朗读语气的考查,第一个句子是陈述句,朗读时用平静的语气,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句,朗读时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句子描写的场景十分欢快活跃,自然要用欢快的语调。
(3)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这一段描写了民族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下课后的两个情景。
(4)本题是对语言表达的考查,第一句简单概括窗外安静的特点,而并不具体,第二句则通过几方面来表现如何安静,表述上更加详细具体。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954bfc89eb172ded63b7fe.png)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一)课外阅读。
短暂的秋天“一日三秋”这个成语,本意并不是指秋天短,我这里写的却是短暂的秋天。
大兴安岭的最北端——祖国北极的秋天能有多长呢?六月二十几日还有霜冻,就算是春天吧;八月二十几日又下早霜了。
春、夏、秋三季才两个多月,秋天能有多长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这短暂的秋天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刮了一天的西北风告诉我们:都柿已经由酸变甜了。
星期天,我们便成群结队地进山采都柿。
顷刻间,寂静的山林热闹起来,欢声笑语溢满山林,小朋友们穿着花衣像美丽的蝴蝶,在山林里来回飞舞。
一会儿这里喊:“都柿真多啊!”一会儿那里又喊:“快来呀!这儿的都柿又多又大……”都柿很美,黑红的茎秆七八寸高,上面缀满了黑蓝的“珍珠”,水灵灵的,放到嘴里又酸又甜,只要一提到它,不知不觉地就流出了口水。
正是采都柿的好时候,蘑菇又出来了:草黄色的草蘑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有的还形成了蘑菇圈,可圆可圆啦。
洁白柔嫩的白蘑水灵灵的;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花脸蘑就像戏曲里的大花脸;又肥又大的“粘团子”粘糊糊的,它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呢;榆黄蘑在一个树墩上就能采满一篮儿;还有一对对珍贵的“猴头”,它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真像小猴子的脑袋,听说它还是宴席上的佳肴呢;那些粉红、浅蓝的漂亮的蘑菇是有毒的……一场霜冻过后,“臭李子”不涩了,变得又甜又香;山丁子不硬也不酸了,变得里面带点酸甜;刺玫果也变得有了清香气;还有“一把抓”、“狗奶子”、小葡萄等都成熟了。
这时大人们开始了秋收,而孩子们便采这些野果去了……仅过了两个星期,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大地也披上了银装。
孩子们进入了冰上的乐园,大人们迎来了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2分)2.根据自己的理解,连一连。
(3分)草蘑黏糊糊的,能出口换外汇白蘑草黄色的,有的形成了蘑菇圈小黄蘑洁白柔嫩,水灵灵的花脸蘑浑身都是白色,毛茸茸的,像小猴子的脑袋“粘团子”像戏曲里的大花脸猴头杏黄色,小巧玲珑,头顶上有一点红色3.文中详写了哪两种山货?略写了哪些山货?(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秋天?那里的秋天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杏黄色的小黄蘑头顶上还有一点红色,小巧玲珑,像一顶美丽的小雨伞。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b799e4680203d8ce2f24b8.png)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文中“________”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
(2)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描写了海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事物。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底珊瑚的________。
【答案】(1)五光十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深;浅;高;低(3)珊瑚;海参;大龙虾(4)比喻;排比;样子多【解析】【分析】(1)文中海水颜色多的词语是“五光十色”,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2)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如文中出现的“深”和“浅”以及“高”和“低”;(3)本题为阅读理解题,文中描写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等三种动物;(4)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五光十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2)深;浅;高;低(3)珊瑚;海参;大龙虾(4)比喻;排比;样子多【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文中内容、反义词、修辞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b1073df01dc281e53af0d0.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________种鱼的特点。
文中最后一句说明________。
A.鱼和水各占一半 B.因为海水多,鱼也多 C.鱼非常多(4)你最喜欢文中哪句话,请抄写下来。
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种类;数量(3)比喻;排比;四;C(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数量众多。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种类和数量多。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排比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四种鱼()的特点。
文中最后一句说明数量。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d74174964bcf84b8d57b02.png)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石榴①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满满的籽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④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阅读短文,说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春天,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夏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秋天,________(用两个字概括)。
(2)第①段中“驰名中外”一词写出“我”内心________的心情。
我知道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
(4)文中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________之情。
【答案】(1)抽枝长叶;开花;结果(2)自豪;闻名中外;举世闻名(3)拟人;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4)喜爱【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春天,抽枝长叶(用四个字概括)→夏天开花(用两个字概括)→秋天,结果(用两个字概括)。
(2)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05acd1960590c69ec37691.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读文段,回答问题。
幼儿园孩子们用餐时那种可爱的模样,真是少有!那些孩子有拿着两个勺子吃的,有用手吃的,还有将豆子一粒一粒地装入口袋里的,有把豆子用围裙包着捏碎吃的。
有的看着苍蝇飞,有的因为旁边的孩子咳嗽把食物喷在桌子上,就一口东西也不吃了。
(选自《爱的教育》,有删改)(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画上横线。
(2)孩子们用餐时有哪些模样?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A. 总一分。
B. 总一分一总。
C. 分一总。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4431ef242336c1fb95e1c.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课外阅读。
邯郸学步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边模仿。
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
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1)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标新立异独辟蹊径A、找出反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 ________ B、找出近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__ 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鹦鹉学舌;东施效颦(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标新立异;独辟蹊径;鹦鹉学舌;东施效颦;(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不要盲目崇拜别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训练7篇(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训练7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0b1fbb524de518974b7d2f.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训练7篇阅读题一、()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3分)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分)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12分)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2分)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7分)词:(至少写三个)句:(至少写二句)二、齐白石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
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 )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
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
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画画。
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
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
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
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
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9c7420066f5335b81211b.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读文段,做练习。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蚂蚁队长是怎样处置掉下来的奶酪渣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蚂蚁们的劲头比刚才更足?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答案】(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3)喜欢。
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力其他的蚂蚁。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3)喜欢。
蚂蚁队长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力其他的蚂蚁。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奔跑的春天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
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
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51d9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a.png)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
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
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
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XXX自己缝的。
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XXX不够,XXX不得不在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
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
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
这双鞋还是她爸爸在非洲给她买的,当时考虑到她的脚还要长大,而XXX一直穿到现在,别的鞋都不爱穿。
选自《长袜子皮皮》)1)选文共有________句话,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头发,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鼻子,第________句话描写了“她”穿的袜子。
2)选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A.动作和语言。
B.外貌和衣着。
3)读了《长袜子皮皮》这本书,我知道“她”就是________(填人名)。
答案】(1)八;一;二;六2)B3)皮皮解析】【阐发】(1)考查这篇漫笔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核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八、一、二、六;(2)B;(3)皮皮点评】(1)此题考核对漫笔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不一样________,有不一样的________。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
【10篇】新版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dffa8719e8b8f67c1cb9c0.png)
【10篇】新版部编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木偶探海记刘征木偶想测量大海的深浅,他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后,回到海滩上召开大会,向听众介绍他探海的观感:“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
我在海上_______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_______我的脚面。
我_______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_______我的后肩。
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特地观察了海鸥和海燕,他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话没说完,全场乱起来了:老蚌(bàng)掩着嘴唇哧哧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拍着讲台大声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乱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难道我的见解是主观臆(yì)造?”怎么才能跟木偶说得清楚呢?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测量”的“测”是________结构,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
“考察”的“察”是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
沾湿走了没过躺我在海上_______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_______我的脚面。
我_______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_______我的后肩。
(3)画线句“这是不可靠的传言”中“这”指的是________。
(4)文中的木偶的性格特点是()A. 自信、有质疑精神,但过于浮浅B. 认真、仔细,但看不起别人C. 严谨、自信,但脾气暴躁(5)寓言结尾说木偶“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到底是什么呢?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 过于自信是不足取的,要虚心听取有经验的人的意见C. 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到D. 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智慧才是无穷的【答案】(1)左中右;C;cè;上下;宀;11(2)走了;没过;躺;沾湿(3)海很深(4)A(5)C【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969936be23482fb4da4cbf.png)
【10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职业[印度]泰戈尔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zhuó)子呀,亮晶晶的领子!”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ēng)夫①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注释:①更夫:旧时打更巡夜的人。
(选自《新月集》)(1)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也选自这本散文诗集。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早晨上学________ 看见更夫愿做小贩下午放学________ 遇见小贩愿做园丁天黑________ 看见园丁愿做更夫(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叫卖镯子的小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以“我”愿做小贩B. 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C. 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7dd015b84ae45c3b358ce1.png)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
课外阅读(一)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
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掉了。
它说:“我看它太瘦,只
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
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
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
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
画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1.用“______”
2.“话没说完,就沉没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属于短文中猫掩饰过失的事情是()。
(多项选择)
A.捕捉老鼠B.河边捉鱼C.掉进泥坑
D.掉进池塘里E.掉进河里F.被主人打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掩饰过失。
【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ff40cd284ac850ad0242a1.png)
【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__,因为________。
【答案】(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
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这段话主要写出了西沙群岛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了________种鱼的特点。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4e83df01dc281e53af0bf.png)
【10篇】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鮣(yìn)。
鮣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
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
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鮣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
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
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前进——________ 短暂一一________ 附近——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良机:________ 周游:________(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鮣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
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
(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后退;长久;遥远(2)很好的机会;到四周游玩(3)不仅;而且(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5)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全套(共29份含答案)
![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全套(共29份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eef7c7ee06eff9aff8071d.png)
1. 五花山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4分)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分)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3分)参考答案:1、春夏秋秋2、金黄、杏黄、火红色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夏季的小兴安岭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
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
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1、夏天美丽2、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3、阳光比作箭草地比作成大花坛3. 三个和尚(shàng)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52696f03d8ce2f0166234d.png)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等呀,等呀,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小熊一起床就感觉到很凉快。
小熊出生不久,还没有见过秋天呢。
听妈妈说秋天来了,它就高兴地对妈妈说:“我要出去找秋天。
”小熊离开家,前面有一片树林,它走到小树边问小树:“喂,小树,秋天在哪里?”小树没有回答,只是抖抖身体,让落叶在风中跳起舞来。
小熊又问树林边的高粱:“高粱,你快点告诉我秋天在哪里?”高粱没有回答,只是涨红了脸,低垂着头。
小熊问了许多人,可谁也没告诉它秋天在哪里,它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妈妈:“唉,想出去找秋天,可是谁也不告诉我秋天在哪里。
”熊妈妈一听,和颜悦色地说:“我的小傻瓜,如果你再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永远都找不到秋天!”小熊恍然大悟,连忙向外面跑去。
小熊来到草地上,看到一只蟋蟀,它彬彬有礼地问:“蟋蟀哥哥,你好,你能告诉我秋天在哪里吗?” 蟋蟀微笑着说:“秋天就在你身边啊!”说完,它在草地上为小熊唱起了歌,动听的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①闷闷不乐:________②恍然大悟:________(2)小熊去找秋天,它问了许多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
(3)小树和高粱为什么没有回答小熊的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
①小熊不懂礼貌,小树和高粱不愿意帮助小熊。
②小树和高粱也不知道秋天在哪里。
③小树和高粱想让小熊自己去寻找秋天。
(4)请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 秋天来了B. 小熊找秋天C. 小熊和妈妈【答案】(1)心里不快活。
;一下子明白过来。
(2)小树;高粱(3)①(4)B【解析】【分析】(1)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
(一)南湖的晚霞
我家住在南湖旁边。
每当我晚饭后在湖边散步时,都会看到夕阳慢慢地落下山去,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美丽的南湖,全被霞光染成了红色。
湖中的倒影,有树木,有楼阁,有色彩绚丽的天空,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晚风吹来,荡起一层层湖波。
这时,由于晚霞的映照,湖波又红又亮,像嫦娥舞动着的红绸闪烁着,滚动着。
前浪逐后浪,前面的浪头消失了,后面的浪头闪烁着,滚动着,又涌上去了……回到家里,又看到晚霞的金辉映在我家的玻璃上,玻璃窗泛着金光,屋子里通红通红的,我好像也被打扮成了“金人”似的。
1.“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美丽的南湖,全被霞光染成了红色。
”从这两句话来看,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
________到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文章的总起句。
3.湖波又红又亮,像嫦娥舞动着的红绸闪烁着,滚动着。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这篇短文作者主要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1.天空 湖面 2.每当我晚饭后在湖边散步时,都会看到夕阳慢慢地落下山去,西边的天空,好像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3.湖波 红绸
4.南湖晚霞的美丽。
对晚霞、对南湖的喜爱
(二)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像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____________。
(2)让人一见就害怕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_句(修辞手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了雷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梁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三角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庞然大物 望而生畏 2.夸张 雷龙脚步声大 3.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庞然大物 身体长 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三)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了。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热就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是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
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
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
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不用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最心爱的满怀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 特别( ) 酷热( ) 闪烁( )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波浪线。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骑马走在花海中,觉得人______________,马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4.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后,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是一个反问句。
( )
(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 )
(3)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 )
答案:1.矗立 格外 炎暑 闪耀 2.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3.(1)显得格外精神 显得格外矫健 (2)雪峰 原始森林 小溪 4.(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