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b1e6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5.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是一项具有高风险和复杂性的工作。
它涉及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如果不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危害。
因此,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孕产妇的生理变化带来的风险。
孕产妇生理变化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胎盘早剥、宫内感染等,这些都是麻烦的状况,需要护士的积极干预和治疗。
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孕妇或胎儿的健康受到损害。
2.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产程中,孕妇需要接受分娩、阴道裂伤修复和产后护理等各个方面的处理,这些操作都包含着一定的风险。
分娩时,孕妇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出血、输血、感染等并发症;而阴道裂伤修复可能会出现恶化和并发症;产后护理也需要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子宫脱垂、感染等问题。
3.新生儿的风险。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护理和观察,包括吸痰、体温检测、喂养、监测发育等。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新生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窒息、肺炎、黄疸、贫血等。
护士还需要进行早期干预,如早期宣教、健康教育、婴儿发育筛查等,以帮助新生儿健康成长。
1.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医院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护理工作进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规章制度应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重视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2.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
在妇产科护理的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足之处,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护理培训和技能提升。
医生、护士应定期参加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掌握新的医疗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对特殊疾病和急救措施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4.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帮助精准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时监测和掌握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患者病情、医生工作、药品使用、医疗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及时了解医疗质量状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7c93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d.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感染、暴力伤害、工作压力等。
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安全性非常重要。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感染风险是一大挑战。
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生理特点,如分娩、产后恢复等,对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较大。
护士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使用正确的消毒器具和卫生用品,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暴力伤害的风险。
由于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有时会出现暴力行为,护士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化解冲突和暴力行为,避免受伤和影响工作秩序。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工作压力也是一大风险。
妇产科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需要经常进行紧急处置。
这些都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职业疲劳和工作失误。
护士需要学会有效地管理和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为了有效地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护士的工作安全。
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增强护理能力,提高对各种风险的应对能力。
还需要加强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情绪护理,减少患者带来的风险。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措施可以降低这些风险,保障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医院和护士需要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妇产科产房护理管理制度
![妇产科产房护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2d24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d.png)
妇产科产房护理管理制度
妇产科产房护理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提升产房护理服务的质量,制定妇产科产房护理管理制度如下:
一、产房管理
1.产房卫生:每日进行产房的彻底清洁,保持产房的干净卫生,定期对产房进行消毒。
2.产房空气质量:控制产房温度、湿度,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3.产妇饮食:产妇进食应根据产妇的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每日提供三餐和水果,满足产妇的生理需要。
4.产房安全:产妇应按照产房规定的方式进入产房,产房内禁止吸烟、大声喧哗等有害行为,保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二、护理管理
1.产前检查:产妇入院后进行产前检查,确定产妇的身体状况,安排好产妇的护理计划。
2.产妇隐私:产妇的隐私应得到尊重,保守产妇的私人秘密,避免糗事发生。
3.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应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进行护理,注意室温和湿度的控制,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4.产后护理:对产后妇女进行连续性护理,做好产后密切观察、心理疏导、饮食、清洁卫生等工作。
5.产妇疼痛管理:产妇若有疼痛应及时进行评估,掌握相关情况,采取麻醉措施给予相应处理。
三、医护人员管理
1.医护人员要求:产房医护人员应符合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要求,管理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2.岗位职责:明确产房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按年纪期进行例行检查。
以上就是妇产科产房护理管理制度的内容,严格执行相关条例可有效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保证妇产科产房的工作质量。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3394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6.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中的重要岗位,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助医生开展妇产科手术、护理产妇及新生儿、管理病房和医疗器械等。
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会面临一系列危险和风险。
本文将讨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风险1. 感染风险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长时间接触产妇和新生儿,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经常接触血液、体液等物质,护士可能面临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各种传染病的感染风险。
此外,在剖腹产手术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协同合作,以及快速准确地处理紧急情况,可能会受到手术器械污染的风险。
2. 身体和力量风险妇产科护理工作对护士的身体和体力要求较高。
在助产过程中,护士需要移动重物,并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势。
如果操作不当或缺乏运动,护士可能面临背痛、腰痛等问题。
此外,在产妇分娩时,护士需要快速、准确地反应,可能面临受到撞击或推挤的风险。
3. 手术风险妇产科手术风险较高。
如剖宫产、分娩既往难产等,涉及到高风险的手术过程。
护士需要在准确掌握手术风险的前提下,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并且能够做好各种应对措施,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管理1. 培训医院应该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妇产科知识和技能。
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专项培训课程,令护士了解妇产科常见病、常见症、手术常规、新生儿护理等。
2. 操作规范妇产科护理人员需要遵循操作规范,尽量减少手术的风险。
在分娩手术中,预设相关的应对计划,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快速反应,让产妇和胎儿迅速接受救治。
3. 装备和设施医院要提供最新的设备和器械,让妇产科护理人员安心工作。
同时,还应该加强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和失灵。
4. 风险评估医院要进行风险评估,在确立风险之后,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针对每个风险,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让医院有监督地运行。
结论妇产科护理工作风险较高,对护士的身体、心理以及专业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医院要加强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管理,从人员培训、操作规范、装备和设施、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降低风险,并保障护士的健康和安全。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c80e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3.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面对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护士们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护理。
然而,妇产科护理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加以管理和防范,可能会对患者和护士自身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一、护理操作风险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经常进行各类护理操作,如输液、导尿、换药等,这些操作如果不得当,可能会造成患者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因此,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此外,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保持专注,避免疏忽大意,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二、患者情绪风险妇产科患者往往处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敏感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护士态度的影响。
因此,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避免冷漠或不礼貌的行为。
同时,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呼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及时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三、工作强度风险妇产科护理工作通常需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护士们需要长时间连续工作,容易导致工作疲劳和身心俱疲。
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士工作强度的监管和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同时,护士们也要自我保护,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超负荷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传染病风险妇产科患者中常常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护士在接触这些患者时容易受到传染病的感染风险。
因此,护士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时需要严格执行隔离措施,佩戴防护用具,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患者家属和访客也需要强调个人卫生意识,减少传染风险,保护患者和护士的健康安全。
五、医疗差错风险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与医生、药师等多个专业团队进行紧密合作,一旦出现医疗差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e7a5f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3.png)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在现在社会,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制度,维护患者利益,保障医疗安全,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实行计分制管理。
一、职责分工
1、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对科室行政、医疗、教学、护理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及协调,领导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负责科室业务规划与发展。
2、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技术、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管理,协助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应用及科室行政管理。
3、质控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全科各种医疗文件、技术操作及其他各项诊疗活动中执行技术规范的.情况,并有权作出违规记录及处罚。
二、医疗管理
用药,尽量减少病人医疗负担。
实行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告知制度。
三、医德医风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接待患者及家属要和蔼、亲切,不准推诿病人。
如遇错收病人,应主动与其他科室协调好后方可转诊。
2、不准收受病人的红包、礼物;索要红包、礼物引起投诉的,按医院的有关规定处罚。
拒收红包者,按拒收额度和医院规定给予经济奖励。
3、加强“反商业贿赂法”的学习,巩固对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治理的成果。
拒绝医药代表进科室,不准与医药代表非法接触。
4、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提倡文明用语。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8a03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a.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孕期护理、产前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多个方面。
但是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时,医护人员也需要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比如感染风险、手术风险、心理压力等。
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是十分重要的。
一、感染风险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与产妇和新生儿的接触频繁,容易受到各类传染病的感染风险。
尤其是在接触病原体较多的产褥期病人时,更容易受到感染。
而且,产妇在分娩时身体状况较弱,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新生儿由于抵抗力差,也容易感染各类疾病。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针对感染风险,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和防范:1. 做好个人防护。
在接触产妇和新生儿时,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病患体液,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
一旦发现身体不适或患上传染病,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传染给产妇和新生儿。
3. 做好环境消毒。
妇产科病房和诊室等环境需要定期进行消毒,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4. 加强教育宣传。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产妇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意识,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二、手术风险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参与和协助各种手术操作,比如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等。
而手术风险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一大挑战,不仅需要面对手术本身的风险,还需要应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在手术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做好手术准备。
在进行手术护理工作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认真准备手术器械、药品等物品,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规范操作流程。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出现操作失误或意外情况。
3. 加强团队合作。
手术过程中需要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多个人员的密切配合,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团队合作,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1362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7.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如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疗误操作、感染传播等问题,然而这些风险都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
本文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其管理措施。
风险一:患者生命安全妇产科病人多为孕妇和新生儿,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由于孕妇和新生儿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理特点和生理状况,因此可能面临更高的生命风险。
急诊产科患者的突发状况也极易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机制,包括各种紧急状况的处理流程和抢救设备的配置。
- 加强护士和医生的技术培训,提高团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 定期进行紧急演练,检验应急处理机制的有效性。
风险二:医疗误操作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医疗误操作的风险,如输液过量、药物过敏反应、手术文书错误等问题,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健康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管理措施:- 建立严格的医疗操作规程,确保每一项医疗操作都符合规范。
- 强化团队沟通和协作,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误操作。
- 强化护理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注意细节的能力,确保每一项医疗操作都得到妥善处理。
风险三:感染传播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病人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手术、分娩等操作容易导致感染传播的风险。
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管理措施:- 加强手卫生、器械消毒与环境清洁工作,阻断感染传播的途径。
- 严格执行标准的隔离措施,确保感染病人的有效隔离。
- 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加强对患者和环境的感染控制。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接触患者的隐私信息以及敏感部位,一旦患者的隐私信息泄露,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患者隐私保护制度,规范护理工作人员的行为,禁止擅自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 加强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训,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
- 强化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并且可以随时向医院进行投诉。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5cdb65d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d.png)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妇产科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质量的管理和持续改进,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制定科学的护理质量标准,运用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对护理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包括护理人员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过程管理和护理结果管理。
护理人员管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等,以确保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环境管理主要包括护理场所的设置、设施的配置和环境的安全等,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护理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护理结果管理主要包括护理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妇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指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以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包括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改进效果的评价和反馈等。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水平,医院可以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医院还可以制定和完善护理质量标准,明确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为护理质量的管理提供依据。
此外,医院还可以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妇产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制度
![妇产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3771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6.png)
妇产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确保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妇产科护理全体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和管理。
第三条妇产科护理管理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全面落实人本护理理念,注重个性化、专业化和人文化的护理服务。
第四条妇产科护理管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医院管理层的各项工作安排,服从医院妇产科护理领导专业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妇产科护理管理应贯彻以安全为首要原则,预防事故和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第二章护理管理机构第六条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机构的设置应符合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设置标准,并设有护理部长、护理副部长、妇产科护理主任。
第七条护理部门应配备有经验丰富的妇产科护理专业人员,建立有效的工作团队,保障妇产科护理质量。
第八条护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护理知识培训、技能提升和岗位交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三章护理岗位设置及职责第九条医院妇产科护理岗位设置应包括产科护士、妇科护士和新生儿护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第十条产科护士的主要职责包括对产妇进行产前评估、分娩过程护理、产后康复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等工作。
第十一条妇科护士的主要职责包括对妇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术后观察等工作。
第十二条新生儿护士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评估、新生儿喂养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第四章护理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应遵循国家和医院相关质量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的质控体系,建立完善的妇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第十四条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应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第十五条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应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体系,关注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满意度。
第五章护理流程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妇产科护理流程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护理流程。
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明细
![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明细](https://img.taocdn.com/s3/m/83c5317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7.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明细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规范妇产科护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护理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医疗机构中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管理。
1.3 妇产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爱健康的原则,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护理安全。
二、组织管理2.1 医疗机构应设立妇产科护理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妇产科护理工作。
2.2 妇产科护理部门应设有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并根据工作需要配置相应的护理设备及器材。
2.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护理工作流程3.1 接诊3.1.1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初步评估,并指导患者填写相关资料。
3.1.2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诊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2 术前准备3.2.1 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身体检查、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教育等。
3.2.2 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术前讨论,确保手术安全。
3.3 术后护理3.3.1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术后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3.3.2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术后病情,调整护理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3.4 孕期护理3.4.1 护理人员应定期为孕妇进行孕期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做好孕期保健指导。
3.4.2 护理人员应针对孕妇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孕期护理服务。
3.5 分娩期护理3.5.1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分娩进程,做好产程护理,确保母婴安全。
3.5.2 护理人员应掌握新生儿急救技术,确保新生儿安全。
3.6 产后护理3.6.1 护理人员应做好产后观察,包括子宫复旧、乳汁分泌、会阴伤口等情况。
3.6.2 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产后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
四、护理质量控制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4b9e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2.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护理任务,还面临各种风险。
以下将重点介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方法。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感染风险。
由于妇产科患者大多数是女性,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在产科手术中,由于手术切口、胎盘残留等因素,容易引发感染。
分娩时的血液、羊水等也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
为了管理感染风险,妇产科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同时加强环境消毒工作,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身体受伤的风险。
在转运、移位、手术等过程中,由于患者体形较大或状况不稳定,容易导致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为了防止此类风险,妇产科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操作技巧,正确使用辅助装备,如转运板、护理床等,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协助和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操作。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暴力伤害的风险。
有些患者或家属可能由于情绪激动、恐惧等原因,对护士进行暴力伤害。
为了防止此类风险,妇产科护士需要保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及时报告和寻求支持,以确保自身安全。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还存在情绪和心理风险。
面对分娩的疼痛和患者的不确定性,妇产科护士往往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妇产科护士需要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体系,与同事和家人保持沟通,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感染、身体受伤、暴力伤害、情绪心理等风险。
通过加强系统培训、管理规范、个人防护、团队合作、沟通协作,妇产科护士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降低这些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da16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3.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风险,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讨论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包括感染风险、误操作风险和身体伤害风险。
在妇产科护理
工作中,由于患者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容易感染各类病原体。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手卫生
和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进行一些操作时,如插管、输液等,也需要注意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以避免误操作引发的风险。
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造成身体伤害,如翻身时要防止摔倒等。
针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进行预防。
建立完善的操作规
范和操作流程,包括手卫生规范、操作步骤等,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工作,减少误操作的风险。
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风险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和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还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器械的安全和
有效使用。
还应该加强团队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有
效地协调配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应对。
一旦发生感染或误操作等风险,护
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紧急处理误操作的后
果等。
还需要进行事后评估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工作管理,并加强
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妇产科护理管理目标工作计划
![妇产科护理管理目标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4b2e8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d.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妇产科护理管理目标工作计划妇产科护理管理目标工作计划目标一: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水平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组织针对妇产科护理的培训课程,包括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和围产期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
- 成立专家组,定期组织病例讨论和专业研讨,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决策和处理能力。
2. 加强护理质控和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制定护理指南和护理操作规范。
- 严格执行护理记录和护理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中的问题。
- 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使用安全和有效。
3. 增加患者满意度- 优化护理环境,提供舒适、安全和私密的护理空间。
- 加强沟通和解释工作,及时回应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和关切。
- 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培养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目标二:提升妇产科护理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1. 建立团队合作机制-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职责,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分工。
- 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协作。
2. 加强多学科合作- 建立与其他科室和专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 积极参与多学科会诊,提供全面的护理意见和建议。
- 加强与康复科、心理科等部门的协作,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3. 强化团队培训和学术交流- 定期组织团队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指导新成员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培养团队的衔接和传承能力。
-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交流经验和分享成果。
目标三:提升妇产科护理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1. 建立科研机制- 定期组织护理研究会议,交流研究进展和成果。
- 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提供护理研究的支持和资源。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8744b4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c.png)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及职责1. 前言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是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工作制度旨在明确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妇产科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2. 职责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监督护理流程- 制定和修订各项妇产科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监督妇产科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的情况;- 定期对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2.2. 护理质量评估- 设立妇产科护理质量评估指标,并进行定期评估;-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跟踪评估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效果的实现。
2.3. 护理培训与教育- 设计和组织妇产科护理培训计划,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制定妇产科护理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 定期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妇产科护理培训,定期进行考核评估。
2.4. 护理错误事件处理- 设立护理错误事件报告制度,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及时处理和跟进护理错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并确保执行;- 定期组织护理错误事件的讨论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
2.5. 护理质量宣教- 设计和策划妇产科护理质量宣教活动;- 编制宣教资料和宣传物品;- 参与医院及社区的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认知和意识。
3. 工作流程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计划阶段确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分工。
3.2. 实施阶段- 监督护理流程的执行;- 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分析;- 设计和组织护理培训计划;- 审核和处理护理错误事件;- 开展护理质量宣教活动。
3.3. 绩效评估阶段定期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出具评估报告,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结束语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通过有效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7ec4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0.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也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病情和情况,包括孕期并发症、分娩并发症、产后并发症等。
妇产科护理工作也需要护士面对不同的患者,包括孕妇、产妇、新生儿等,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对护理工作产生影响。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风险,需要护士们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一、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1.患者生命危险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可能会面对一些患者生命危险的状况,如产妇突发大出血、胎儿窒息等。
这些情况需要护士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2.感染风险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经常接触孕妇、产妇和新生儿,这些患者的身体情况比较特殊,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护士在接触这些患者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感染将疾病传播给其他患者或自己。
3.心理压力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护士面对各种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化表现,有时还需要处理生命的起伏,这会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工作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4.工作强度大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工作强度大,尤其是在产妇临产期间和分娩过程中,护士需要全程守候在产妇身边,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度警觉状态,这会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5.职业暴露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还可能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例如被产妇咬伤、被感染等。
二、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2.完善操作规范制定妇产科护理操作规范,包括感染防控操作规范、危急情况处理规范等,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和操作步骤。
3.加强心理健康管理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鼓励护士之间相互支持,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及时疏导和解决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困扰。
4.定期体检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有传染病等疾病的护士,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9篇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1027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6.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9篇第1篇示例: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涉及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是妇女健康的守护者。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好相关管理,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一、风险分析1. 传染病风险: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等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避免受到感染的风险。
2. 外伤风险: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产伤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并避免二次伤害。
产后患者也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护士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3. 患者家属情绪风险:妇产科疾病往往伴随着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波动,护理人员需要妥善处理与家属的沟通,及时解决矛盾,避免因情绪问题导致不良后果。
4. 职业暴露风险: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可能会受到职业暴露的影响,如辐射、化学品接触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体检,减少职业健康风险。
二、管理措施1.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护理人员了解职业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加强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正确使用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具,避免接触传染源,减少感染风险。
3. 定期培训和考核:医院应定期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4. 加强沟通协作: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及时传递关键信息,预防和解决危机事件。
5. 规范操作程序: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避免因个人主观因素导致工作失误或事故发生,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6e57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c.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接待孕妇、产妇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
由于妇产科工作涉及到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加强风险管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方面进行探讨。
1. 孕妇和产妇的突发情况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孕妇和产妇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如高血压、子痫、产后出血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突然出现生命危险,护理人员需要迅速应对并进行急救措施,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2. 感染控制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接触孕妇和产妇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产妇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产程延长、胎位异常、羊水栓塞等情况,这些情况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护理,以防止产妇和新生儿出现意外情况。
4. 新生儿护理风险新生儿需要进行新生儿护理,包括保持新生儿的体温、喂养、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率等,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技能和经验,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5. 职业暴露风险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可能会接触到产妇的血液、体液等,存在着职业暴露的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和职业暴露管理,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1. 建立规范的护理标准和流程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病情和护理工作制定规范的护理标准和流程,包括孕妇和产妇的护理、新生儿的护理、产妇产后护理等,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对妇产科的护理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以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4. 建立健全的急救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急救情况进行预案制定,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应对急救措施的能力,以保证患者在出现危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妇产科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范本
![妇产科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3a5d37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f.png)
妇产科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范本一、妇产科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2. 按时参加交接班,认真交接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三查七对,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4. 注重患者隐私保护,遵守保密制度,尊重患者意愿。
5. 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安静,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
6. 积极参与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7. 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自觉维护医院形象。
8. 加强团队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妇产科的整体实力。
二、妇产科管理制度1. 科室管理(1)科室负责人全面负责科室各项工作,确保科室正常运行。
(2)实行科室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工作高效有序。
(3)加强科室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医疗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病案管理,提高病案质量。
(3)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规范。
3. 护理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3)开展护理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 感染管理(1)严格执行感染控制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感染监测,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3)开展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
5. 患者安全管理(1)评估患者风险,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2)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
(3)建立紧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6. 设备管理(1)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维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3)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操作技能。
7. 科研与教学(1)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室学术水平。
(2)加强教学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3)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室发展。
8. 绩效考核与激励(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平、公正评价医务人员工作。
(2)实施激励措施,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1a22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1.png)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和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疾病传播、体力劳动、工作强度过大、心理压力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护士的健康,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疾病传播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一种常见的风险。
由于妇产科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护士有时需要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如血液、羊水等。
这就增加了感染传播的风险,如艾滋病、乙肝等病毒的传播。
为了预防疾病传播,护士需要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同时要做好手卫生和器械消毒工作。
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进行一定的体力劳动,如转移患者、扶起分娩妇女等。
这些工作对护士的身体健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护士的体力不足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自身的受伤。
为了保障护士的身体健康,医院应该提供适当的人员配备,以减轻护士的体力负担,同时护士也要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避免受伤。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工作强度较大,尤其是在分娩高峰期,护士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和工作。
这样容易导致护士出现疲劳和工作失误,增加患者的风险。
为了管理这种风险,医院可以采取措施,如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提供休息和餐饮的机会,同时护士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体检,并及时报告身体不适。
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需要面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处理妇科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面对分娩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等。
这些情境对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护士的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
为了管理这种风险,医院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护士解决工作中的心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妇产科护理管理要具有 专业性 和技术性 : . 妇产科护理 管
理是有别于医疗实践 的独特领域 。它主要综 合应用人 的心 理 和生理 相互关系 的知识 , 以及 自然科 学 、 会科学 、 社 思维科学 等 方面 的知识 , 帮助 、 指导 和照顾人们保 持或者重新获得 体内 外 环境 的相对平衡 , 以达到身心健康 、 精力充 沛。在 以生物一 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下 , 护理工 作更 显示 出其 自身独 立 的规 律 和特点 。因此 , 妇产科 护理 管理需要妇产科护士长 、 护理部 主任 以及每一位护理人员都需要计划 、 沟通 、 应用解决 问题的 程序等工作 J a
在我 国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条件 和 医疗 体制 改革 的进 程
中, 妇产科 护理管理者 应该要及 时掌 握 国内外护 理管理 的相
[]医学信息, 1 , ( )20. J. 2 12 5 : 1 0 4 1
[] 陈曼华 . 2 柔性 管理 在妇 产科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 [] 中 J.
加强入 院介 绍 、 复指导 、 康 出院指 导等健康 教育工作 , 患 使得 者对健 康教育知识 的知 晓程度高 , 而提高妇 产科 患者 的满 从
意度 。再次 , 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 定切实可行 的护 制 理安全措施 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工 作中 出现 的缺 点 与差错 , 及时进行认 真分析 、 总结与改进 ] 。增 加护理人员 的 法律知识 和相关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妇 产科 住院患者 的 安全管理 , 突发 意外伤害事件 的发 生【 。最后 , 杜绝 9 】 加强妇 产 科危重 患者 的管理 , 对年 轻而缺少 经验 的护理 人员进 行抢救
・
66 2 6・
吉林医学 2 1 0 2年 l 0月第 3 3卷第 2 8期
影响支气管黏膜血供 , 避免支气管黏膜坏死甚 至气管食管瘘。
气囊放气前应 调大潮 气量再 放气 , 使得气囊 上方聚集 的分泌
营养支 持 , 鼻饲实 施肠 内营养 , 时联合肠 外营养 , 尽早 必要 纠
正 负氮平衡 , 维持代谢在正常范 围 。
体表 面均带有大量致病 菌。医护人员在接 触感 染患者或污染
[ ] 李燕明 , 2 孙铁 英 , 吴东群 , 呼吸机 相关性 肺炎 的临床 等
研究 [ ] J .中华结核 和呼吸杂志 , 0 ,3 3 ) 16 2 0 2 (2 : . 0 6 [ 3 李华茵 , 3 何礼贤 , 胡必杰 , .胃内定植茵在机械通气 相 等
功能下降 。不合理 营养 如碳水 化合 物摄 入过 量会 增 C 生 O
[] J .齐鲁护理 杂志 ,00 1 ( )3 . 2 1 ,6 3 :8 [ ] 李欣欣 , 7 刘长茹 .机械通气患者呼 吸机相关性肺 炎原因 分析与预防 [ ] J .齐鲁护理杂志 , 0 0 1 ( ) 8 . 2 1 ,6 3 :3 [ 收稿 日期 :0 2— 4— 6 编校 : 21 0 0 侯小玲/ 郑英善 ]
外医学研究 ,0 2 1 ( ) 9 . 2 1 ,0 2 :4
关信息和发展动态 , 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 念和方法 , 进 并 行大胆地创新 , 从而用于实践 中去 , 以促进 我 国护理管理 与国 际接轨。 因此 , 如何适应 我国医院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 实现 各种要素的最优化整合 , 使之保持竞争优势 , 并具有可 持续 发 展 的能力 , 这是 当前妇产科护理管理者 最为关注的问题 。 】
部细菌可 随分泌物 由导管周 围经声 门下漏进入呼吸道 。如能 有效减少咽部 的细菌定 植 , 可能降低 呼 吸机相关性肺 炎的 则
发生率 。因此机械通 气患者应 口腔 护理 2次/ , d 并及时 清理 口咽分泌物 。 3 4 合理体位 : . 机械通气患者几 乎常规 留置鼻 胃管 , 得食 使 管下段括约肌关闭不全 , 且正压通气易导致 胃肠功 能紊 乱 , 故 胃内容物反流很常见。误 吸是呼 吸机相关性肺 炎发生的重要 危险因素 j 当患者处 于平卧位 则更易发 生。因此对 机械通 , 气患者采取 3 。 4 。 卧位是减少 胃内容物反流的简单有效 O ~ 5半
护理人 员 的 心 理 环境 , 他 们 可 以全 身 心 地 做 好 本 职 工 使 作“ 。因此 , 妇产科护理管理人员在 做好专科 护理的基础 之 上, 研究探讨符合 自己医院的特色 , 到标 准化整体护理工 作 达 评价体系 , 使护理服务质量达到消费者的期望 。
4 参 考文献 [ ] 刘兰 珍 .以人 为本 概 念在 妇产 科护 理 管理 中的运 用 1
现代 护理 功能 则是 以增进人类 的健 康为 主要 任务 , 包括 指导保健 、 处置分娩 、 照顾产妇 、 协助康复等 业务 , 这些综合起
吉林 医学 2 1 02年 1 O月第 3 3卷第 2 . 8 期
系¨ 。其次 , 妇产科护 理工作 对象 是患 者 的特点 , 护理 人员
流水平 的服务 【 。首 先 , l 引 妇产科 护理管理人 员要有自己的角色 充
良好的素质是护理管理建设的重要 内容 。妇 产科 护理工作 的 连续性强 、 独立操作 多 、 责任重 、 接触 患者 密切、 神紧 张、 精 工 作劳累 、 活不规律等 , 生 这些都对妇产科护理 工作人员提 出了
吸机管道 以 2~ 更换 1次为宜 。湿化器和湿化液每天至少 7d
彻 底 更 换 1次 。
关性肺病 机制 中的作 用 [ ] J .中华 内科 杂 志 ,0 4 4 2 : 2 0 ,3( )
l1 2.
[ ] 莫柳军 , 4 黄家宙 .重症 监护病 房呼 吸机 相关性肺 炎的相 关危险 因素分析 [] 吉林 医学 , 1 ,1 2 )3 6 . J. 2 0 3 ( 2 :66 0
产科 护理 管理 目 遇到 的一些 问题提 出一些建议 , 更好 前 以便
地指导以后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实践 。
1 护理管理概述
的护理工作联系非常 广泛 , 要充 分协调好各 交叉 面的关 系是 妇 产科护理管理 的核心 内容 。妇 产科 护理 工作需要 与 医生 、
后勤 、 政管 理人员 、 行 患者 、 患者家属 、 相关单位等 多方面发生 联 系 , 而形 成 以患者 为 中心 、 从 以护理 工作 为主体 的工作 关
成, 增加呼吸做 功和氧耗 。因此机械通 气患 者应给 予足够的
妇产 科 护 理 管理
韦晓红 ( 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 广西 柳江 55 0 ) 4 10
[ 关键词 】 妇产科 ; 护理管理 ; 综述 ; 护理管理 实践
护理管理对妇 产科来 说至关 重要 , 高质 量的护理管 理可
4 小 结
物被吹至 口咽部 , 进行充分抽 吸 , 免分泌物 流入 气道 , 再 以避
造成窒息 或加重感染 。
33 口咽部管理 : . 近年来有学者提 出存在 胃一咽一下呼吸道 逆行感染途径 。也有学者提出胃内细菌可沿 胃壁逆行上移至
咽, 再进入下呼吸道 。再者气管插管使得会厌无法关闭 , 口咽
3 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 . 提高护理优质高效服务 : 首先 , 加 要 强妇产科病房管理 , 增加晨 间护理 的力度 , 到护理单元 的整 做
[] 陆 红艳 .优质 护 理服 务 理念新 思 路 [] 吉 林 医学 , 3 J.
2 1 3 ( 1 :6 2 00,1 3 ) 5 8.
以给妇产科患 者带来福音 。因此本文先对 护理管理 的概述进 行了阐释 , 接着分析妇产科 护理管理 的 自身特点 , 最后针对妇
来则被称为护理 。为 了实施 高质量 的护理 管理 , 要明确 护理 的各项功能 , 确立护理组织 , 还要实施科学有效地管理 。
2 妇产科护理管理的特点 2 1 妇产科 护理管理 要具有科 学性 和服务 性 : 先 , 产科 . 首 妇
呼吸机相关 性肺 炎是 机械通气 患者 常见 的并发症 和重 要
的致死原因 , 长期机械通气可导致 气道防御功 能下 降 , 加上插 管表面及气囊周 围分 泌物滞 留、 胃内容物反 流 , 手卫生依从 性 差等 因素 , 导致肺 部感染 机会增多 , 因此 , 吸机 相关性肺 炎 呼
的发生于护理操作密切相关 一 。对 IU实施机械通气 的患 C 者, 采取严格洗手 , 取半 卧位( 高床头 3 。~ 5 ) 口腔护理 抬 0 4。, 2O/ , :a 合理 的营养治疗等集束 化护理措施 , 以有效 的预 防 可
方法。
交叉感染 , 切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传播途径 , 呼吸机 降低
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5 参考文献
[ ] 容俊芳 , 1 张凤霞 .机械 通气 相关性 肺炎 的预 防[ ] J .国
外 医学 ・ 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0 12 (o :1 . 2 0 ,2 4 )2 4
3 5 洗手及 呼吸机 的管理 : .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病原菌的重要途 径。I U的环境 中感染患者 及各种物 C
3 妇产科护理 管理实践
要实施现代科 学 管理 方法¨ 。作 为现代 护理 管理者 应该要
从经验管理走 向科学化的管理 , 充分协调好各方 面的关系 , 努
力从被动管理转变为 发挥创 造力的参 与管理 , 注重 行为和 心 理护理 , 通过沟通 、 激励、 疏导 、 化、 消 缓解职业负 面情 绪 , 善 改
[ ] 傅金华 , 5 刘美云 .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 6 5例 原因分析 及 对策 [ ] J .齐鲁 护理杂 志 , 0 ,4 1 ) 18 2 8 1 (7 :1 . 0 [ ] 伊书峰 .C 中呼吸机相 关性 肺炎 护理 的现状 研究 Ⅲ 6 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