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同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合集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甘家梁【摘要】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边学边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旨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推行以实践促进本科学习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期刊名称】《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0)006【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探索【作者】甘家梁【作者单位】孝感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数字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因涉及的知识面广,对于许多逻辑数字的概念和相关逻辑器件的应用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映像,学生学习时往往感到抓不住要领,枯燥难学。

如何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把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上探索的方向。

近年来,笔者把项目化教学法应用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此作一总结,与同行探讨。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教与学、学与做”的互动,促进双向交流。

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参与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采用项目法教学,不仅给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研究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的表示、处理和生成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和研究,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发展。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当前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存在的问题1. 课程内容陈旧。

目前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内容较为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已经出现,而这些内容在课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2. 缺乏实践环节。

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学生缺乏对图形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实验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短板。

3. 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书面材料的学习。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

1. 更新课程内容。

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可以结合当前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

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点和技术,如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图像处理等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

2. 强化实践环节。

在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如实验课、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方法,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改革。

可以采用更加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互动讲解、案例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能够通过自主设计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并详细说明我们所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我们的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是学生和教师最为关注的。

一、学习动力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引导学生重视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价值。

2、通过互动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基础较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过前置课程和巩固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图表、实验、模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资源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网络和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2、加强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基础较差、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锐意改革的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实验中心

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锐意改革的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实验中心

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锐意改革的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实验中心
蒋昌俊
【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
【年(卷),期】2008(000)021
【摘要】@@ 1 概况rn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为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改革重点,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保持在国内高校领先地位,为全国高校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
【总页数】5页(P3-7)
【作者】蒋昌俊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专业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计算机专业专门人才——专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主任曹庆华教授 [J], 安健;张鹏
2.立足边疆面向全国培养创新人才——专访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莫日根教授 [J], 安健;张鹏
3.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J], 王建彬;王海鹏;孙京恩;吴俊峰
4.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浅析——以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为例
[J], 徐风
5.同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生教学改革类成果

研究生教学改革类成果

研究生教学改革类成果Title: 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Achievements研究生教学改革类成果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对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创新与改进,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achievements refer to the innovations and improvements in the educational teaching models, content, and methods for 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higher education stag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of graduate education.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continuously carried out teaching reforms in the field of graduate education, achieving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results.一方面,我国加大了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力度,推动课程内容与前沿科技、产业发展相结合。

例如,通过引入实战项目、企业导师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我国注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推广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On the one hand, China has increased its efforts in graduat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with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projects.For example, by introduc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practical projects and corporate mentorship, the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students are improved.On the other hand, China emphasizes the innovation of graduate teaching methods, promoting teaching models such as case-based teaching, discussion-based teaching, and flipped classroom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initiative.此外,我国还加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人工智能+ 新工科”背景下计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

“人工智能+ 新工科”背景下计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

“人工智能+ 新工科”背景下计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作者:***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年第06期摘要:面对“人工智能+ 新工科”時代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新要求,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科”)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实践教学内容难以适应技术更新要求,实践教学方式单一,产学合作不足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采取实践教学改革新策略,打破传统计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对现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途径等进行调整与优化,构建基于“人工智能+ 新工科”的一体两翼型实践教学架构,以提高计科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实践型计科专业人才,适应新时代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工科;计科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6-0140-030 引言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大幅度跨越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相关技术已经融入社会各个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为技术基础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1]。

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工科专业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新思维、新方式下的重大战略转变,深刻地影响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科”)专业多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中,是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一级学科本科专业,实践性极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计科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目标。

面对“人工智能+ 新工科”时代对计科专业提出的新要求,将“人工智能”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与“新工科”建设全面深度融合,探索计科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优化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推动新工科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培养计科专业领域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企业对人才素质的现实要求;既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转型,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更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龚沛曾报告-VBNET

龚沛曾报告-VBNET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20
两个解决方案, 两个解决方案,适合不同院校
较高要求(2004,8)
一般要求(2006,8)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21
知识模块
1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2 计算机基础知识 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4 系统软件及常用操作系统 5 应用软件及常用办公软件 6 网络基础 Internet与 7 Internet与Intranet 8 数据库基础 9 多媒体技术基础 L0 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 11 程序设计基础
x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9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新课程体系意义
新课程体系的确立为新世纪初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促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 展奠定了基础,促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 新课程体系得到学校各院系的大力支持: 新课程体系得到学校各院系的大力支持: 在总学时压缩的情况下, 在总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增加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数和 上机时数 偏文类专业将“VB程序设计”列入必修课程 偏文类专业将“VB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 选修“ 门课程的院系人数大大增加 选修“X”门课程的院系人数大大增加 每位学生免费300机时, 每位学生免费300机时,为课外上机实践提供保证 300机时 学校批准了多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精 品课程建设
汇报人: 汇报人:同济大学 龚沛曾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1
一、概述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三、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四、精品课程建设思考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2
一、概述
当前教学面临的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空前 的增长和发展,目前在校2300 2300万 的增长和发展,目前在校2300万,我国是一个教育 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 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 英教育” 大众化教育”转变。 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大学生的总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的总量急剧增加,总体水平下移 学生间的差距明显增大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 力要求高 学时压缩、内容的增加、大班教学、 学时压缩、内容的增加、大班教学、大屏幕教 学的特点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教学改革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教学改革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教学改革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并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教学改革旨在破除传统教学中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项目学习和探究学习等。

这些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强调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场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3. 提倡个性化学习:教学改革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倡导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成绩,并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改革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教学问题:1. 缺乏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

教学改革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 脱离现实世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脱节,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教学改革强调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3. 忽视个体差异: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标准。

而教学改革倡导个性化学习,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改革通过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强调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以及提倡个性化学习,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文章:---#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嗨,我的好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好好唠唠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的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还有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超厉害的解决办法。

**一、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咱们先来说说那些让人抓耳挠腮的教学问题。

1.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你知道吗?有时候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结果一看台下,有的学生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啥;有的在偷偷摸摸搞小动作;还有的干脆直接和周公约会去了。

这注意力分散得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完全不在学习的频道上。

2. 学习兴趣缺乏一提到学习,好多学生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没有动力,就好像让他们去搬一座搬不动的大山,那叫一个不情愿。

3. 知识理解困难有些知识点,咱觉得讲得已经够清楚明白了,可学生们还是一脸懵,就像是在听外星语言,怎么都搞不懂,这可急死个人。

**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接下来,就是我要分享的独家秘籍啦!1. 把课堂变成“游乐场”咱得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就像个游乐场一样,让学生们一进来就兴奋得不行。

比如说,讲数学的时候,别总是干巴巴地讲公式,咱可以来个“数学大冒险”。

把题目设置成一个个关卡,学生们就是勇敢的冒险者,答对一题就过一关,看谁能最先到达终点。

我跟你们讲,上次我这么一试,那场面,简直比玩游戏还热闹,学生们一个个眼睛瞪得老大,生怕错过了啥。

2. 变身“故事大王”把那些枯燥的知识编成有趣的故事,就像给知识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比如讲历史,别只是照着书念,咱可以讲“秦始皇的奇妙之旅”“唐太宗的创业故事”,把历史人物变得活灵活现的。

我有一次讲汉武帝,把他形容成一个超级厉害的“古代霸道总裁”,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的,同时也把知识点记得牢牢的。

3. 小组合作“大作战”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

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一起去打怪升级,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同济大学教学教育改革项目结题报告

同济大学教学教育改革项目结题报告

“工程工程力学试题库在视窗平台的力学试题库在视窗平台的力学试题库在视窗平台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建设””————暨暨“视窗版工程力学视窗版工程力学通用通用通用试题库试题库试题库””研制研制报告报告报告(2007版)姜建华(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基础力学教学基础力学教学研究研究研究部部 邮编邮编::200092 200092 ))(E (E--Mail:Mail:tk985_j tk985_j tk985_j@@ ))一、本项目作为教改立项的意义和实施目标进入九十年代后期,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以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NT )为平台的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已成为主流软件。

1991年由国家教委工科力学课程指导小组委托清华大学组织十五所高校,主持开发了“全国通用材料力学试题库”。

该题库作为CAI 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命题、组卷的负担,同时还在配合材料力学课程内容、体系与方法的改革方面,以及在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估课程教学质量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国的影响相当大。

但经过八年的实际使用,发现该题库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题库题量偏少,仅3049题,历年命题时的重现率偏高;(2)题库部分试题明显存在错误;(3)题库的支持平台只能是DOS 模式,可用资源有限,题库只支持早期的点阵打印机,打印效果较差,随着点阵打印机的逐渐淘汰,该题库的继续使用将面临问题。

该题库自从1994年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后,其升级版本未再出版。

二、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技术问题1、视窗版工程力学通用试题库主要研究内容:(1)根据试题字符库结构(特殊字符等)和矢量图结构,构建题库程序框架;(2)利用视窗版系统资源,进行试题组卷后的映射处理,实现在视窗平台的试卷生成、自动分页和激光打印等功能;(3)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对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和建筑力学进行题库整合;(4)试题库加密。

同济大学2003-2005 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 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同济大学2003-2005 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 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同济大学2003-2005教育与研究改革项目报告《德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项目负责人:黄克琴项目组成员:赵劲邓白桦张克芸项目参与者:德语2002、2003级全体学生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中期小结2000年9月-2002年年底,本人曾担任同济大学教务处教改项目《德语项目教学探索》的负责人,该项目以专业德语本科、德语职教班、大学德语强化班为研究者,结题后在学校组织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受到专家组的普遍好评,专家组同时还希望象类似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项目能继续开展。

基于这个前提,本人于2003年申请了教务处教改项目《专业德语基础阶段主干课教学改革实践》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于2003年立项,2003年10月开始实施。

指导教师均为一、二年级主干课任课教师。

在上一学年度中,项目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学生实践和学生成果方面,即在本科一年级学生中成立了多个学习小组,首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然后分小组进行两个子项目。

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把《从英德语言对比的角度探索德语学习方法》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分三个小组从德语和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写出了研究结果并在班上开展讨论,经过教师的修改后,该研究成果已整理成册。

另一个班的学生主要从事《德国文化一览》的研究。

由学生自行拟定小专题,围绕德国国情展开研究,该子项目也基本完成,成果正在汇总中。

本科二年级31位学生分两个班每人在班上做了一个论文小报告,过程是:自行选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公开报告-学生评价-教师讲评-师生评分,经过这几个环节后,最后将论文成绩计入学期考试成绩总分。

同时由学生自己修改和编辑的论文报告集已完成。

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主动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承担编辑任务的学生积极性也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20日“全国专业德语指导委员会年会即基础阶段的教与学研讨会”上,本人就这一专题作了报告并展示了我校学生的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不少学校还主动取经,索要我校学生的成果,该项目成果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也为同济大学的教学改革争得了荣誉。

研究成果解决的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研究成果解决的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研究成果解决的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研究成果在教学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问题以及如何利用研究成果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1.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参与度不足。

研究成果表明,采用互动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工具和技术、以及实施合作学习活动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因此个性化教学是一个关键的教学问题。

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目标。

通过应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教育者可以设计更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4.应对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成果可以提供有关学习障碍的诊断和干预方法,帮助教育者识别学生的困难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5.技术整合: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整合技术是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者提供关于教育技术的最佳实践,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资源和学习管理系统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在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利用研究成果:1.文献综述:查阅相关学术文献,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从而获取针对不同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建议。

2.实践研究:在教育环境中开展实践研究,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3.专业发展:参加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合作与协作:与其他教育者、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和策略。

总之,利用研究成果解决教学问题需要教育者保持敏锐的学术嗅觉,持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最佳效果。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创新型培养模式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摘要: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研发型人才仍有较大缺口。

本文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效果显著。

关键词:创新型培养模式;c语言;教学改革一、引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组织、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奮斗目标,必须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精英的人才摇篮,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任课教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程序设计技能和综合分析设计能力。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案已经完全无法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活动,课程的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机制等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组任课老师主要从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用目前国内高等学校所选用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在本科高等教育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信息管理类专业中使用;一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相关专业中使用。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名称:《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李明哲、徐亚兰完成时间: 2012.4.1哈尔滨学院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数学与当代科学技术高度融合,其应用超越了传统的领域,并且直接进入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丘成桐院士在北大百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上题为《数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的报告中指出:西方技术的基础在科学,实际和抽象的桥梁是基本科学,而基本科学的工具和语言就是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已成为高科技时代赖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学本身的发展为各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正由于数学在当代科学地位的巨大变化,使得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加强对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新世纪实现高等教育根本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立项的。

2010年以来,我们结合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原则和“互动、参与、提高”等现代化教学思想相融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指导为一体”的整合研究,对哈尔滨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从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指导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我国高校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高等数学》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一直深受重视并且不断提出高要求。

哈尔滨学院是合并组建的新升本本科院校,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学生规模迅速扩大,地区性教育质量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数学程度参差不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周旭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科。

文章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意见,旨在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方法:G642.41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9)36-0088-02一、引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革命让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大学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大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责任。

在新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升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1.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差异性。

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所以教师在大学期间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差异,向学生进行系统介绍时,既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要照顾基础好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分配上很难达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不理想。

现在的教学基本采用理论授课加机房操作实验的模式,但教学案例教学法很难满足教学案例专业的个性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不到有效的启发。

目前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除了源自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课堂秩序差。

还在于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在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行的讲授式教学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课程理论与实验内容联系不密切。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更新的课程。

由于它所涵盖的知识点多,速度更新快,导致很多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的都比较笼统,有些技术和应用方法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但在实验环节由于课时、实验设备等原因不能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体现在实验中,导致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存在差异,联系不密切。

成果导向理念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成果导向理念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成果导向理念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中,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主修专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设置,并成为了全日制大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即《大学计算机》课程。

对于如何改革和创新《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在成果导向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是必要的。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

因此,教学改革要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首先,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多数是以理论为主,实践环节较少。

而在现实工作中,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更为重要的。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设置,开设课程实验、项目实践等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于计算机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加强实际案例的引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将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真实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也可以提供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机会,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再次,注重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计算机领域,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因此,建议增加团队项目的设置,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此外,还可以增加课程实践的社会实践部分。

学校可以与企业、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和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走进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亲身感受计算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的流程。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摘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热点。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三校通过共同承担教育部相关教改项目,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按照“务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三个层面进行了实践,探索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能力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三校从1995年起,连续三轮承担了教育部教改项目,分别开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依次渐进的项目研究。

在2005年起的本轮项目研究过程中,按照分层分类培养的原则,规划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由此探索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了分层、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从2004年起三校在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的过程中,基于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宗旨,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和改革思路,以及沿海发达地区高校的特点和计算机基础教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2+X”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见表1),提出了“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培养目标,改变了以往基础、应用与创新相脱节,专业与非专业相分离的状况,构建了从基础到应用及创新的完整教学课程体系。

(1)分层。

根据“夯实基础、面向应用、培养创新”的培养目标,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创新活动,以不同的着重点组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分类。

在这几年的执行过程中,考虑到综合性大学中理工科与文科(特别是艺术类专业)专业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别,根据学校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文科学生的方针,按照分类培养的原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灵活的设置。

“分类培养”就是按照理工类、人艺类(人文、艺术、体育)和综合类(管理、建筑、医、农、外语等)的三个大类,根据不同特点和应用,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实施因材施教。

以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管理

以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管理

以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管理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背景介绍 (2)2. 研究意义与目的 (3)二、实验室管理目标 (4)1. 总体目标 (5)2. 具体目标 (6)(1)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7)(2)培养创新型人才 (8)(3)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8)三、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 (9)1. 管理体系架构设计 (10)(1)管理层级 (12)(2)职责划分 (13)2. 管理制度与规范制定 (14)(1)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 (15)(2)实验项目管理制度 (17)(3)实验室安全与卫生制度 (18)四、实验室管理流程优化 (19)1. 实验项目立项与审批流程优化 (20)2. 实验设备与耗材管理流程优化 (21)(1)设备采购与验收流程 (22)(2)设备维护与报废处理流程等 (23)一、内容描述本管理方案旨在构建一个以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创新实验室,通过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科研效率、促进成果转化等手段,推动实验室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该实验室将围绕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申报、团队组建、资源分配、成果评估等环节,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高效运行。

在成果导向的驱动下,实验室将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鼓励科研人员产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寻求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机会。

实验室还将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该管理方案还注重培养实验室成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激发成员的潜力,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

通过这种全面而系统的管理策略,我们相信实验室能够实现其长期发展目标,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背景介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创新实验室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推动科研成果产出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摘要:计算思维是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热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tp3-4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在高校基础教育特别是计算机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长久以来,该门课程侧重于教学生怎么去做,而不是教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计算机,根本谈不上具备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普及率越来越高,许多高校新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另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庞杂,知识更新也很快,产生了“计算机就是一个工具”,”计算机会用就行”等片面认识。

导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学时被压缩,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普遍质疑此课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信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研究思考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2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什么是计算思维?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oftheacm》杂志上给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人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其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研究这些内涵对于教师尽快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意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提升运用计算机基本思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1、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及解决问题
(1)统筹规划、联动改革确立新课程内容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计算思维进行改革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但如何在我们的课程中实施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整个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统筹考虑、联动改革。

通过摸底调查、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小步伐快节奏逐步确立新的课程体系内容。

将第一门课大学计算机基础按理工类、综合类和人文类进行分层教学,为第二门程序设计课程的联动改革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中,将第二层次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部分前移到第一层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讲授,既加强了第一门课程中知识传授向思想传授方向的转换,又为第二门课程向更加深入、综合方向发展提供了学时上的保障。

(2)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强化思想传授的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虽也意识到思想传授的重要性,但受学时和教学内容本身的限制,除了注重在算法分析过程中强调算法思想的讲解,基本上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

联动改革和新课程内容体系条件下,变知识教学为思想教学成为可能和我们追求的目标。

尤其对问题求解和文件管理系统设计等提高内容的引入,在教学中我们强调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学会用计算思维的思想解决问题;强调问题求解过程的分析、求解方法的对比选择、问题求解与系统设计中异常问题的处理等等,使学生不局限于用某个知识点解决简单问题,而是具备对复杂问题通过自顶向下进行全局把握的能力。

(3)多管齐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我校的C/C++程序设计课程历来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从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过程管理再到考核方式的导向等多方面入手,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措施如下:
①实验定位、限时提交电子文档
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若在实践过程中再放松管理,学生上机实验课的效果便更难保证。

为此,我们对上机实验课规定了固定机位、限时提交调试过的电子文档的过程化管理方式,保证了实验课的出勤率和效果。

②以考促练、重在平时
早在1998年,我们的C语言课程便开始尝试无纸化机考,后来又不断开发和完善自行设计的考试系统。

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之后,进一步加大了对学生编写、调试程序能力的考核,这种导向作用在相当程度上促使了学生对平时上机实践的重视。

③设计分层实验方案、适应不同学习能力需求
为照顾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我们针对不同的技能点设计了
分层实验方案,包括基础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

对基础型实验我们要求
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对综合设计型希望大部分学生能够选择完成;而对学有余力
的学生则希望他们能够结合专业进行面向应用的研究,对完成这部分实验的学生,可参考期中考试成绩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答辩代替期末考试成绩。

2、近三年的教学研究成果
(1)以课程负责人杨志强教授为项目负责人、教学队伍多人参与的项目“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获201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教学队伍中的青年教师肖杨老师获同济大学2014年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同时获“最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奖”。

(3)编写了与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配套的新版教材并已向高教出版社交稿。

(4)在上海市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中多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组学生参加
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程序设计组比赛获得包括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5)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