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模块知识回顾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地理高一同步系列课堂讲义鲁教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2课时 课件(33张)

本节内容结束
31
A.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长白山天池
B.长白山主峰是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火山山体呈圆锥形
本节内容结束
D.长白山天池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解析 长白山主峰是火山,火山山体呈圆锥形;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火山喷发后火
山口积水成湖,形成长白山天池。
答案 D
32
本节内容结束
33
12
2.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具体分析如下表:
板块碰撞区
发生 板块张裂区本节内容结束
区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边界 类型 运动 方向
生长边界 ←|→
消亡边界 →|←
消亡边界 →|←
13
形成 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3)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由美洲 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15
断块山
|知识清单|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阅读教材P31~P32“断层”,填写下列知识。
16
(1)断层的形成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_断__裂__面__发生明显的_位__移___,就形成断层(如上图)。
垂直方 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 庐山、泰山)
图示
22
2.地质构造的地理实践
本节内容结束
23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 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31
A.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长白山天池
B.长白山主峰是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火山山体呈圆锥形
本节内容结束
D.长白山天池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解析 长白山主峰是火山,火山山体呈圆锥形;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火山喷发后火
山口积水成湖,形成长白山天池。
答案 D
32
本节内容结束
33
12
2.板块运动及形成的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具体分析如下表:
板块碰撞区
发生 板块张裂区本节内容结束
区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边界 类型 运动 方向
生长边界 ←|→
消亡边界 →|←
消亡边界 →|←
13
形成 地貌
裂谷、海洋、海岭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岛弧
(3)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由美洲 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15
断块山
|知识清单|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阅读教材P31~P32“断层”,填写下列知识。
16
(1)断层的形成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_断__裂__面__发生明显的_位__移___,就形成断层(如上图)。
垂直方 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 庐山、泰山)
图示
22
2.地质构造的地理实践
本节内容结束
23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 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本章阳能和地球重力能,通过风、流水、海浪、生物等方式改变地表形态。其中,风化作用是一个重要过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物理风化主要由温差和冻融引起,导致岩石崩解;化学风化则是岩石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化学成分和形成新物质;生物风化则是生物对岩石的机械和化学破坏。此外,侵蚀作用也是关键过程,特别是流水侵蚀,包括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加深、河谷加宽和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这些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多样地貌。
(鲁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地理必修一复习课件ppt 鲁教版精选教学PPT

高中新课程标准地理必修一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堂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宇宙的概念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宇宙就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 总称,即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 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恒星、星云、卫星、彗星、流星
体、行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
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
• 自转线速度
– 地球上的各点,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长 –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最大。 – 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5.图中A、C、D、E、F 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 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
同的有几个( D )
A.4个 C.2个
B.3个 D.1个
6、下列各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 A)
A、哈尔滨
表现为(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大气吸收具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昼
夜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反射 ,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减弱 ,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低 。
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
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
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
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自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自转速度
• 自转角速度
– 地球上的各点,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度 – 大约15°/小时。
B
N
A
9.读昼夜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堂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宇宙的概念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宇宙就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 总称,即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 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恒星、星云、卫星、彗星、流星
体、行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
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
• 自转线速度
– 地球上的各点,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长 –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最大。 – 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
5.图中A、C、D、E、F 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 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
同的有几个( D )
A.4个 C.2个
B.3个 D.1个
6、下列各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 A)
A、哈尔滨
表现为(吸收)、(反射)、
( 散射 ), A2更小的原因
是( 大气吸收具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
却吸收得很少 )。 3.B1称为( 大气逆辐射 ),有霜的夜晚B1( 小 )。
昼
夜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反射 ,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减弱 ,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低 。
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①北半球自西向东,南半球自东向西
②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
③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
④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东向西自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自转速度
• 自转角速度
– 地球上的各点,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度 – 大约15°/小时。
B
N
A
9.读昼夜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
青岛二中第1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30张PPT)

网
归
络 西方向。最后,根据要求确定两点的相对方向。
纳
返 首 页
17
· ·
(3)依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晨线和昏线,依据晨线或昏线确定地
知 球自转方向。
识
专 题
整
整
合
晨昏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进入昼半球,则该线为晨线,反之为 合
构
巧
网 昏线;晨线上将进入昼半球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昏线上将进入
络
归 纳
夜半球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题 整
合
合
构
(2)丙地该日的昼长为( )
巧
网
归
络
A.2小时
B.24小时
纳
C.22小时
D.无法判断
返 首 页
28
· ·
知
(3)若从甲地到乙地,其最短航线的方向为( )
识
专 题
整
整
合
A.先东南再东北
B.先西南再东北
合
构
巧
网
C.一直东北
络
D.一直西南
归 纳
返 首 页
29
(1)D (2)C (3)D [该图是局部地球光照图。第(1)题,甲地测得
9
· ·
知
专
识 整
题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以下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 整
合
合
构 半球不等分。
网
巧 归
络
纳
返 首 页
10
(2)极地俯视图
知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 专
识
题
整 圈。
合
整 合
构
巧
网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

重点突破
Key breakthrough
1、太阳高度
➢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地面之间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
地面
思 考:
某地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日出之后太阳高度 越来越大,正午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 之后逐渐减小,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
引言
Forward
二十四节气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 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和地球上的 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 将一年分成24个等份,并给每一个等份取了一个专有 名称,合称为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学界,二十四 节气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3°26′N
B
E
0°
A
C
D
23°26′S
春
夏
秋
冬
春
分
至
分
至
分
日
日
日
日
日
重点突破
Key breakthrough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小结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月21日 3月21日至6月22日 6月22日 6月22日至9月23日 9月23日 9月23日至12月22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位置
赤道 北半球 北回归线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回归线 南半球
所在半球和未来移动方向
2019教育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优质课件(共63张PPT)精品英语

判断正误:
1.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2.晨昏线通过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3.同时日落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
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
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
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
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
法。
4、特别的计时方法 —— 各国各自执行的计时
方法。
①东部时区的区时 —— 充分利用
。
②太半阳区光时照—— 与中央经线相差 的经线的
地方时。
7.5°
③北京时间 —— 区的区时,即
的地方时。
东八
120°E
北京时间
我国全国地跨五个时区,从东五区到东九区, 但为了便于各个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同一 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北京经度约为 东经116°,).
( BC )
图
采访楚州防汛抗洪指挥部,在 98年特大洪涝灾害期间,淮河 楚州河段,是左岸抗洪压力大 还是右岸的抗洪压力大?为什 么?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温故 而知 新:
地球 上的 经纬 线
纬线
40° 40°
0°
纬度
60°
8.甲地(30°N,160°W), 乙地(30°S,160°E) 分别有 两物体向西和向东运动,下列有 关其地转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都向高纬偏向 B.都向低纬偏向 C.都向南偏 D.都向北偏
9.图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表 示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 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 物体的运动方向)
青岛二中第3单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55张PPT)

·
自
当
主
堂
预 习
提示:(1)√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要低,高
达 标
探
新 知
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
·
提 素
养
(2)×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零摄氏度。
合
课
作 探
(3)×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
时 分
究
层
攻 候。
作
重
业
难
返 首 页
·
15
·
自
当
主 预 习
(4)×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堂 达 标
返
首
页
·
5
·
自
当
主 预
二、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判别气候类型
习
堂 达 标
探
判别的基本步骤;
新
知
1.明确地点或地区在全球的地理位置;
·
提 素 养
合 作
2.分析该地所属的气压带或风带;
课 时
探 究
3.分析该地是否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分 层
攻
作
重
4.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推知气候类型。
业
难
返 首 页
作
时
探
究 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
分 层
攻
作
重 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业
难
返 首 页
·
31
·
自 主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虽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 当
堂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2.2.3海水的运动及影响(共19张ppt)

①等温线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等温线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暖流 判断步骤: 1. 判断半球
2. 判断流向 3. 判断性质
②“凸向即流向”
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③洋流由水温高(低纬度)的海区流向水温低(高纬
度)的海区流向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巧用“高高低低”规律
暖流,温度高,凸向高纬 寒流,温度低,凸向低纬
潮汐能源发电
利用潮汐的பைடு நூலகம்位差, 涨潮和落潮时均可 发电,一天中白天和 夜晚海水各有一次 涨落潮,故一天可 以进行四次发电。
3. 洋流
(1)概念:海水常年__较__稳__定____地沿_一__定__方__向___作大 规模的流动叫洋流。
(2)影响因素: __盛__行__风__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和 __陆__地__形__状__改变洋流的运动方向。
1.波浪
(1)概念:海洋上的波浪主要是___风__浪_____。风浪是指在 _风__力__作__用___下形成的海面的波状起伏运动。 (2)影响因素: __风__速___。风速___越___大__,风浪也越大。
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 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4
广义的波浪包括风浪、海啸和风暴潮
(1)概念:潮汐是由月__球__和__太__阳__的__引__潮__力__ 引起的海面
_周__期__性__升__降_运动。
(2)成因:与___月__球__和__太__阳____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其中__月__球__的__引__潮__力__是引起潮汐现象的主要力量来源。
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傍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合称潮汐。
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2洋流及其影响(共35张ppt)

洋流的成因
西风漂流 受西风作用向东流动。
洋流的成因
秘鲁寒流形成过程:
太平洋东岸海水(秘鲁 西岸)受南半球东南信 风影响,大量的表层海 水吹离海岸(形成自东 向西的南赤道暖流), 附近表层海水过来补偿 形成水平补偿流。
洋流的成因
南极环流
受极地东风带作用向西流 动。
1
风海流
定义:盛行风吹拂海面,带动海水流动,形成的洋流。
①以副极地为中心②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大洋环 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 西岸为暖流
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海 区
①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②夏季受西南季风 的影响,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③冬季受东北季风的 影响,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补充】2.记忆实际洋流分布
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秘鲁渔场的成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赤道上的寒冷岛
科隆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 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 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9℃,最 低22.79℃ ;年降水量578毫米。
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 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科隆群岛的气候比 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降水少。
应
效
流
寒
与
布
分
漠
荒
岸
沿
界
世
洋3.流洋对流航对行海的洋影航响行的影响
①顺洋流航行,可以加快航行速度,节约燃料。 ②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能见度低,对海洋航行不利。 ③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对航运不利。
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
青岛二中第5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15张PPT)

网
归
络 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纳
返 首 页
11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知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合
构
巧
网
归
络
纳
· ·
返 首 页
12
(1)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知
专
识 整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题 整
合
合
构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巧
网
归
络
(2)该山地位于( )
纳
·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返
首
页
13
(1)C (2)A [第(1)题,图示山脉南坡最底部的林带为雨林季雨
林带,北坡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带,说明该山脉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
好,则该山脉在北半球,且纬度较低。雪线受到海拔和水汽的影响,
络 坡;纬度低,基带是热带季雨林;海拔在 7 000 米以上。符合条件的 纳
只有喜马拉雅山,故正确答案是 A。]
返 首 页
15
· ·
知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合
构 网
巧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归
络
纳
返 首 页
1
知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构
单元小结与测评
地理必修1鲁教版第2单元第3节同步课件33张

冰川是陆地(lùdì)淡水的 主体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陆地淡水 2.526%。陆地咸水(xián shuǐ):湖泊咸水(xián shuǐ)与地下咸水(xián shuǐ)—0.935%。活动:画一
No 画水循环过程,讲一讲水循环的环节。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对圈
B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气温高的季节,径流量大,气温越高,径流量越 大,气温低的季节,径流量随之减少。
主要原因:两地河流径流的补给类型(lèixíng)不 同。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课堂小结(xiǎojié):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画出三种水循环的过程 (guòchéng),写出它们的环节,对 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环节。
雨季(yǔjì)东部(dōnɡ bù)
季风区
夏季
西北内陆
季节性积雪融 水
湖泊水
气温
春季
湖泊水位 河流枯水期
东北地区 普遍
地下水
地下水位 河流枯水期 普遍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两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
A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而变 化。
降水量大的季节,径流量大,降水量小的季节, 径流量随之减小。
水循环示意
蒸发、(sh植ìy物ì) 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地下径流
第七页,共34页。
第八页,共34页。
第九页,共34页。
第十页,共34页。
陆上内循环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水气(shuǐ qì) 输送
第二单元单元活动 学用地质简图 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与他人合 作交流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人地协调观。
导
同学们有没有爬过泰山? 观看视频,你能判断泰山 是哪种构造地貌吗?
思
思 1.地质图的概念作用、类型。
2.地层时代如何读取? 3.地层新老关系判断的三个规律。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如何判断? 5.地质构造历史的推断依据与方法。
检
(2021·全国·高二期末)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向斜的是( A ) A.①地
C.③地 D.④地
B.②地
4.图中断层形成的时间最可能在( A ) A.a地层形成之后
B.b地层和c地层形成之间 C.c地层和d地层形成之间
D.d
地层形成之前
2019鲁教版
2019鲁教版
活动
读图2-4-3、图2-4-4,说明断层发生的大致地质年代,并推知断层两侧岩块的运动方向。
问题:读图2-4-3、图2-4-4,说明断层发生的大致地质年代,并推知断层两侧 岩块的运动方向。
2-4- 3中看出断层线经过的地层最新的为 上志留统,故断层发生在上志留统之后 。
由图2-4- 4看出断层右侧岩块向西运动, 其左侧的向东运动了。
• 地层层序律:
一般情况下,原始地层接近水平,下面的地层年龄较老,上面的地层年龄较新;(沉积 岩受沉积作用而形成)
• 生物层序律:
地层越老所含的生物化石越简单;(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 切割律:
新的侵入岩切割老的地层。
活动
根据图2-4-1中的地层代号及其关系,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图中各个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 2.说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地质年代最老与最新的地点。
青岛二中第3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28张PPT)

网
归
络 北半球气旋东部的风向为东南风。]
纳
返 首 页
15
·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
专
识 整
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
题 整
合 流、地面状况和洋流等。
构
合 巧
网
归
络
2.纬度
纳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
低分布。
返 首 页
16
知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合
构
巧
网
归
络
纳
· ·
返 首 页
9
2.锋面气旋的判读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
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
知
专
识 整
(北半球)如下所示:
题 整
合
合
构
巧
网
归
络
纳
· ·
返 首 页
10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
识
专 题
整
整
合 区位于非洲南端,以南为海洋,没有陆地分布,故以南没有该类气 合
构
巧
网 候分布。第(2)题,②地区和③地区纬度大致相同,都位于沿海,但
络
归 纳
②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③地区有秘鲁寒流经过。]
返 首 页
28
· ·
知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2019版)鲁教版地理必修二课件-第1单元单元活动 学用专题地图PPT课件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小,增速最快
2.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A.沙特阿拉伯
B.美国
C.德国
D.印度
)
栏目导航
1.D 2.A [人口总量最大的是印度,人口增长量最小的是德国, 人口增速最快的是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国土面积较小、气候干旱, 环境承载力最小。]
栏目导航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 潜力大小。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 3~4 题。
栏目导航
栏目导航
素养达 标 固双基
栏目导航
题组 专题地图的阅读方法 下图为四个国家 1960 年和 2011 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 图回答 1~2 题。
栏目导航
1.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小
B.美国人口增速最快,增长量最大
C.印度人口总量最大,增速最快
栏目导航
自主预 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一、形形色色的专题地图 1.概念: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要素或人文现象的地图。 2.人口专题地图:有人口分布图、人口迁移图以及反映人口性 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在不同区域分布状况的图等。
栏目导航
3.专题地图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示方法 (1)点值法:在地图上用一定数量的小圆点表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 分布的范围、数量及密度变化。 (2)等值线法:在地图上,将数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平滑 曲线。如 常见的等高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3)分级统计图法:根据统计资料,以行政区域或其他区划单元为 基础,按制图对象的密度、强度或发展水平等指标划分等级,然后依据 级别高低,在相应区域以不同颜色显示地理事物或现象数量上的差异。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 3.1锋与天气 课件(共26张PPT)

学习目标
1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 响某地的天气系统。
2 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 某地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天气变化趋势。
3 地理实践力:学会绘制锋面示意图,通 过模拟锋面的形成过程,掌握锋面系统 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4 人地协调观:扮演天气预报员,为居民生 产提供帮忙。
特征是( A )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5. 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C )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 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
谢 谢!
气 特
过境时
连续性阴雨
征
过境后
气温升高、பைடு நூலகம்压降 低、天气转晴
一 场 春 雨 一 场 暖
准静止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材料: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 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 江淮地区对峙,这就是江淮准 静止锋。在它的影响下,造成 江淮地区长达20日的梅雨天气。
阅读材料: 找梅雨的地区分布、 析梅雨形成的原因、 猜准静止锋的符号。
短
锋后
暖锋 小
长
锋前
锋后
锋前
相同点
降水大都在冷气团一侧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判断冷暖锋?
归纳总结
区别 冷气团移动方向 符号 雨区位置 雨区范围 气温、气压的变化 曲线
冷锋 水平
锋后 小
暖锋 回旋
锋前 大
•冷锋天气
符号
主动前进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上升状态
被迫抬升
雨区位置
降水主要在锋后
天
过境前
•明确概念
1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 响某地的天气系统。
2 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 某地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天气变化趋势。
3 地理实践力:学会绘制锋面示意图,通 过模拟锋面的形成过程,掌握锋面系统 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4 人地协调观:扮演天气预报员,为居民生 产提供帮忙。
特征是( A )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
5. 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C )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 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
谢 谢!
气 特
过境时
连续性阴雨
征
过境后
气温升高、பைடு நூலகம்压降 低、天气转晴
一 场 春 雨 一 场 暖
准静止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材料: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 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 江淮地区对峙,这就是江淮准 静止锋。在它的影响下,造成 江淮地区长达20日的梅雨天气。
阅读材料: 找梅雨的地区分布、 析梅雨形成的原因、 猜准静止锋的符号。
短
锋后
暖锋 小
长
锋前
锋后
锋前
相同点
降水大都在冷气团一侧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判断冷暖锋?
归纳总结
区别 冷气团移动方向 符号 雨区位置 雨区范围 气温、气压的变化 曲线
冷锋 水平
锋后 小
暖锋 回旋
锋前 大
•冷锋天气
符号
主动前进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上升状态
被迫抬升
雨区位置
降水主要在锋后
天
过境前
•明确概念
青岛二中第2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课件—鲁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共20张PPT)

纳
返 首 页
20
· ·
知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合
构 网
巧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归
络
纳
返 首 页
络
归 纳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返 首 页
16
· ·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知
专
识 整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题 整
合
合
构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 巧
网
归
络 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地壳上升, 纳
络 蚀前常成山岭(如图1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1中丙), 纳
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
返 首 页
15
· ·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
知 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识
专 题
整
整
合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 合
构
巧
网 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甲处,图2中Ⅱ处均为断层,
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返 首 页
17
· ·
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知
专
识
题
整
整
合
合
构
巧
网
归
络
纳
返 首 页
18
(1)图中①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温带 地区四季变化明显;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四季更 替不明显;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四季更替不明显。
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四
季的形成都与地球 公转运动有关。
19.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是将黄道划分成 24 等份,以春分点作
为 0°起点,地球每运行 15° ,日期大约经过 15 天。
,
称为 1恒星年 。
返 首 页
4
8. 1月初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 ,地 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慢。
9.黄赤交角是 23°26′ ,它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运动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 , 叫作 1回归年 。
10.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 北两侧递减。
5.准静止锋常形成连续性阴雨 天气,如江淮准静止锋形成 梅雨天气。
6.北半球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由 四周向中心辐合, 反气旋呈顺时针由 中心向四周辐散。南半球相反。
返 首 页
17
7.气旋过境时,常出现 阴雨天气,台风是强热带气旋;反气旋 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是受其控制形成的。
布。
返 首 页
20
16. 海陆热力差异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 移动 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17.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性质寒冷干燥 ;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 性质温暖湿润。
18.自南向北因热量差异依次形成了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 风气候和 温带季风气候。
返 首 页
21
19.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指标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是:“以温定 半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返 首 页
3
4 . 经 度 每 隔 15° , 地 方 时 相 差 1 小 时 , 计 算 方 法 : “东加西减 ”。
5.全球共划分为 24 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 1 小时,计算方法 “东加西减”。
6. 180° 经线为国际日界线,和 0° 经线共同构成地球上两
个日期的分界线。
7.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 365日6时9分10秒
5.岩石圈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 了地表形态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6.内力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构造运动、岩 浆活动、 变质作用等。
返 首 页
10
7.最常见的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层 。 8.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9.在地貌上“背斜成山,向斜 成谷”。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作用,裂隙比较发育,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作用, 岩层变得紧实,不易受侵蚀而成为 山岭。
返 首 页
23
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 1.陆地水包括 陆地咸水和陆地淡水,陆地淡水中占比重最大的 是冰川。 2.目前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和 浅层地下水。 3.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雨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 、 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类型。
返 首 页
24
返 首 页
27
15.大气运动能够推动 海水运动 ,影响海水性质;大气因参与 海陆间水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16.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 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总水量基本 不变。
17.地球上高低纬地区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 大气环流 和 洋流共同实现的。
返 首 页
28
18.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 增温的情况。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降水增加 ,赤 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降水 减少。
20.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 >15 ℃ ;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 温>0 ℃ ;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 <0 ℃ ,最热月平均气温 >18 ℃ , 但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10 ℃ 。
返 首 页
22
21.年雨型气候有热带雨林 气候、温带海洋 性气候;冬雨型气 候有地中海气候;夏雨型气候有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气候有 温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 极地气候。
4.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影响,汛期与雨季一
致。 5.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气温的影响,汛期与
高温期一致。 6.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比较 稳定;地下水与河流水,因水
位变化还可能相互补给。 7.河流与湖泊也具有 相互补给关系。
返 首 页
25
8.按成因洋流可分为 风海流、密度流、 补偿流;按水温状况可
14.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 ,昼越 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 现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 的最大值,极夜 范围也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15.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返 首 页
7
16.根据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 不同,将地球表面划
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返形变化的原因 1.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三大类型,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岩浆岩是 岩浆活动的产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3.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一般情况下,越早形成的 岩层越往下。
返 首 页
9
4.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发生 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返 首 页
14
18.地层的单位从大到小通常用“宇、界、系、统 ”来表示, 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是“宙、代、纪、世”。
19.地层新老关系可以用地层 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 律三 个规律判断。
20.地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 21.依据切割律,地质构造事件应发生在被切割的最新地层形 成 之后。
返 首 页
5
11.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时,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 的各纬度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2.昼弧和夜弧的 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夜的长短 ;昼弧 占纬线圈总长度 的比例越大,则昼越长。
返 首 页
6
13.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 长,北极附近出现 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 最大值,极昼 范围也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8.全球共有七 个气压带,六 个风带,它们的位置随着 太阳直射点 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9.受低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流上升,降水多;受高气压带控制 地区,气流下沉,降水少 。
返 首 页
18
10.信风来自副热带地区则干燥,经过海洋和暖流后就带来暖 湿气流。
11.受西风带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 温暖湿润;受极地东风 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返 首 页
13
16.平原地区人口密集 ,适宜发展种植业,交通线路密集;山 区人口多分布在 河谷或山间盆地 ,适宜发展林牧业,坡度较陡的山 地公路常呈“之 ”字形分布。
17.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发展过程, 改变地貌 发育方向,也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条件,间接加速或延 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
返 首 页
33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返 首 页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返 首 页
31
4 . 热量条件 是 产 生 从 赤 道 到 两 极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的 基 础 ; 水分条件是产生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5.造成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状况、水分条件及其组 合的 垂直变化。
6.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相似性。 7.通常纬度越 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 22.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是建立城市 雨洪综合管理系统 ,
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是这一系统的关键。
返 首 页
30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1.不同地域由于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状况及其
组合不同,自然带不同。 2.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 水平地域 分异规律和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
返 首 页
12
13.山区河流坡度较大,河床下蚀 作用强;在河流转弯处,侧蚀作 用加强。一般情况下,凹岸 侵蚀,凸岸 堆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以 堆积作用为主。
14.沙丘移动方向与风向 一致,且迎风坡坡度缓 。 15.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分布 、聚落形 成、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 、风俗习惯、文化传播等方面。
返 首 页
11
10.断层是岩层因受强大的压力、张力等作用力而发生断裂, 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位移。断层可以形成断块山 、沟谷、陡
崖等。 11.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 构造中;地下水容易在向斜盆地 中
找到;隧道、水库建设避开断层。 12.外力是指地球外部的作用力,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地球
重力能等。其表现形式主要是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返 首 页
15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1.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2.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 运动状况,可以分为 冷锋、暖锋、 准静止锋等。 3.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 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 升高,天气转晴。
返 首 页
16
4.暖锋过境时常出现 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1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气候主要有热带草原气 候和 地中海气候。
返 首 页
19
13.由于 海陆分布 的影响,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 气压中心。
14.冬季,北半球的 副极地低气压 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 带被大陆上的热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