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美丽起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错误”美丽起来

【摘要】提前防错;诱导“犯错”,让学生在“用错”、“防错”、“诱错”“反思”、“改进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放松思维、点燃思维、体验成功!让“错误”美丽起来。教学才是美的,课堂才更有效。

【关键词】体验“错误”错因防范诱导“犯错”错误资源的利用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学生真实的流露,是学生个性的张扬。何况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宽容学生的错误存在,要善于捕捉和运用教学中的各种“错误”资源,更要利用妙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使“错误”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让“错误”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而且通过对错误资源的利用来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益。

一、体验“错误”,享受成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差错之心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则是不能原谅的。”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让生体验,享受成功。

例如: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不能有重合部分),有两种围法,这两种围法所得到的圆柱体的()相等。

a 底面积

b 侧面积

c 体积

我发现学生中选b的占68%,选c的占9%,还有23%的学生选b 和c。看来绝大多数学生是同意正确答案b的,但仍有1/3的学生通过猜测觉得“体积也是相等的”,但并没有进行验证。面对这样的错误,我做了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具体的数据,通过亲自计算发现了“体积不等”,在老师的引导下还发现:一张长方形纸围圆柱体,两种围法中,总是“又矮又粗的圆柱体”比“又高又细的圆柱体”体积大!正是学生的错误,使得师生对知识理解得倍加深刻。

又如:在认识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后,我先让学生量出数学书的长、宽、高,再求出它的棱长总和,学生量出的数据:长24㎝,宽17㎝,高0.7㎝。学生练习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

⑴(24+17+0.7)×4=166.8(㎝)

⑵(24+17+0.7)×2=83.4(㎝)

我刚请两位同学板书完成两种情况,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紧接着我把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讨论出向对方提的问题,并各自选择3名代表参加辩论。

师:下面我宣布辩论大赛现在开始!

生甲1:请问对方辩友,长方体有几条棱?

生乙1:长方体有12条棱。

生甲2:我们已量出了长方体的长、宽、高3条棱,应该乘4,那你们为什么乘2呢?

(乙组的同学已经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又有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乙2:我在乘2的后面再乘2不就对了吗?可以把12条棱分成3组,每组互相平行的有4条棱,刚才只乘了互相平行的2条棱,所以再乘2条棱,不就是12条棱的总长吗?

生乙4:我还可以这样算:把长、宽、高分别乘4再相加,也等于长方体棱长总和。

学生的错误是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必然现象,在以上教学中,我没有急于点拨或代替包办学生,而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辩论比赛。学生们在主动参与辩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提高了自己智慧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可能经常遇到学生出现错误情况,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以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试想:如果我当时在课堂上轻易地包办代替,将正确的结论呈现出来,而不是让生体验错误,因势利导,那么,这么好的教学契机就会错过,学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思

维空间,更不会碰撞出这么多的智慧火花。巧用学生的错误算式,把错误作为教育资源,使其变废为宝。让学生在辩论议错、赏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点燃思维、体验中享受成功!

二、钻研教材,错因防范

面对最生动的教学资源——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遵循“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的原则,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凭借经验,有些关键性、规律性的错误是可以预料到的。如:简便计算120-35-65,有不少学生往往错误地计算为120-(35-65)。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连减中的简便计算原理没有弄懂。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妈妈给小芳买衣服,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35元,妈妈付出120元,应找回多少元?”在这样所熟知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想到:可以先算出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钱,算式是(35+65);再算出找回多少元,算式是120-(35+65)。这样缘于错误找根源,根源找准了,学生理解了,难题解决了,错误率自然就降低了。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我在备课时就预见学生会犯这类错误,但我总感觉很难讲透这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呢?于是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巧妙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选用相关的策略,

因势利导,设计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把学生的错误再交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研究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这样做,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得纠错增值,又加深了学生对此类题目的理解,大大降低了错误率。

三、大胆设置,诱导“犯错”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时大胆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在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出了这样一道辨析题,因为小芳比小红多二元钱,也就是小红比小芳少二元钱,所以若甲数比乙数多

1/4,则乙数比甲数少1/4。

此题一出,许多学生受前一个条件的影响,都不假思索的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我并没有否定学生的错误,而是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应该是对的,只不过是说的前后顺序不同。

生2:不应该是1/4,因为1/4无单位,与二元钱不同。

生3:前一句话是正确的,后一句话中如果甲数比乙数多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