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几何不等式例题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几何不等式例题讲解
知识点、重点、难点
所谓几何不等式,指不等关系出现在几何问题之中,它将几何的论证与不等式的技巧有机结合在一起,其综合性与难度都较高。
有关几何不等关系的性质和定理如下:
1.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一不相邻内角。
3.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4.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
5.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所夹的角越大,则第三边越大。
6.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第三边越大,则它所对的角越大。
7.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任一直角边。
8.同圆或等圆中,弧长越长,所对的圆心角以及圆周角越大。
9.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大于任何一条非直径的弦。
可以看到,几何不等式的基础大多数源于三角形中,所以三角形中的不等式是占绝大多数的,而很多包括四边形、圆的问题都可以化为三角形中的不等关系,因此三角形中的各种不等式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重点。
要注意到,很多几何不等式实际上是代数不等式,还有相当一部分几何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中用到了经典的代数不等式,其中最常用到的是均值不等式和柯西不等式。
柯西不等式:设1212,,,,,,n n x x x y y y R ∈
则22
222
2
212121122()()().n n n n x x x y y y x y x y x y ++
+++
+≥++
+
当且仅当
i
i
x y λ=(λ为常数,1,,i n =)时,等号成立。
均值不等式:设12,,0,n x x x >
则1
2n x x x n
+++
≥
例1:已知AD 是△ABC 的∠A 的平分线,过A 作直线PQ ⊥AD ,M 是PQ 上任一点,求证:MB +MC >AB +AC .
分析 欲证MB +MC >AB +AC ,如能适当地进行变换将MB 、MC 、AB 、AC 集中到一个三角形内,问题就好解决了。
因为PQ ⊥AD ,则PQ 平分∠BAC 的外角∠BAC ,如以PQ 为轴将△AMB 翻转180°,AB 将落在AF 上。
设B 的对应点为B',则MB 落到MB '位置,在△MB'C 中可证得本题结论。
证明 如图所示,在CA 延长线上取AB'=AB ,连结MB'.因为PQ ⊥AD ,而AD 平分∠BAC ,所以PQ 平分∠BAB',所以∠B'AM =∠BAM .又AM=AM ,所以△B'AM ≌△BAM ,因此MB' =MB .在△MB'C 中,MB'+MC >B'C ,即MB +MC >B'C =AB'+AC =AB +AC .
例2:如图,已知凸四边形ABCD 中,AC 交 BD 于O ,△AOB 的面积为1A ,△COD 的面积为2A ,凸四边形面积为A .
≤
分析 利用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而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由比例把四个三角形面积联系起来。
证明 设34,.AOD BOC S A S A ∆∆==因为A O D S ∆与AOB S ∆有等高,所以
13.A O B A O D S A OB S OD A ∆∆==同理4
2
A O
B OD A =
,即1234
A A A A =.
又因为2
340A A ≥⇒+≥
所以12A A ++=
121234A A A A A A A +++++=
,即2.A ≤
≤
说明 此题用到了不等式的放大,利用了公式222()02.a b a b ab -≥⇒+≥
例3:如图,设O 为△ABC 内一点,且∠AOB =∠BOC =∠COA=120°,P 为任意一点(不是O ). 求证:PA +PB +PC >OA +OB +OC .
证明 如图,过△ABC 的顶点A 、B 、C 分别引OA 、OB 、OC 的垂线,设这三条垂线的交点为1A 、1B 、1C -考虑四边形1AOBC .因为1OAC ∠=1OBC ∠=90°,∠AOB =120°,所以1C ∠= 60°.同理,1A
∠ = 1B ∠=60°,所以111A B C ∆为正三角形。
设P 到111A B C ∆三边111111B C C A A B 、、的距离分别为123h h h 、、,且111A B C ∆的边长为a ,
高为h .由等式111111111A B C PB C PC A PA B S S S S ∆∆∆∆=++知111
222
a b ha h a h a =++
1
2
c h a ,所以.a b c h h h h =++这说明正111A B C ∆内任一点P 到三边的距离和等于111A B C ∆的高h ,这是一个定值,所以OA +OB +OC = h =定值,显然PA +PB +PC >P 到,111A B C ∆三边距离和,所以PA +PB +PC >h = OA +OB
+OC .
说明 这是费马点问题。
由这个结论可知O 点具有如下性质: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和小于其他点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和,这个点叫费马点。
例4:如图338,AH 、AD 、AM 分别是△ABC 中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且AD 平分∠HAM ,求证:2
AD <AM ·AH . 分析 在所要证的不等式中的三条线段中,设法更换其中的一条,如果把AH 或AM 换成稍短一些的线段,或把线段AD 换成稍长一些的线段,使不等式成为等式,问题就可归结为对等式的证明。
为此,可如图338、339作∠ADE = ∠AMD 或作∠ADF = ∠AHD .也可如图340、341作∠AHG =∠ADM ,或作 ∠ANM =∠AHD .
证法一 如图338,∠ADH 是△ADM 的外角,所以∠ADH >∠AMD ,于是可在∠ADH 内,作∠ADE =∠AMD ,交AH 于E .由于AD 平分∠HAM ,所以△ADE ∽△AMD ,从而AM :AD =AD :AE .注意到AE <AH ,便有2
AD <AM ·AH . 证法二 类似于证法一,如图339,在AM 上取一点F ,使∠ADF = ∠AHD .同样△ADF ∽△AHD ,进而知2
AD <AM ·AH .
证法三 如图,在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 ,使∠AHG =∠ADM .从而证AD ·AG =AM ·AH ,进而知2AD <AM ·AH .
证法四 类似证法三,如图341,在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 ,使∠ANM =
∠AHD .类似地可证AD ·AN =AM ·AH ,进而2
AD <AM ·AH .
说明 对于不可能有等号出现的不等式,本题的证明方法具有一定代表性。
另外在本题的证明中,并没有直接用到AH 、AD 、AM 是△ABC 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条件,实际我们只需要AD 是∠HAM 的角平分线的条件就够了。
例5:试证:三角形中任一点到三顶点距离之和不小于此点到三边距离之和的2倍。
如图,求证PA +PB +PC ≥2(PD +PE +PF ).
证明 如图,过点P 作直线MN ,分别与AB 、AC 交于点M 、N ,并使得∠AMN =∠ACB ,∠ANM =∠ABC .因为
AMN APM APN S S S ∆∆∆=+,所以111222MN PA AM PF AN PE ≥+,即AM PA MN ≥
,.AN
PF PE MN
+根据直线MN 的作法,△AMN ∽△ACB ,故
,A M C A M N B C =,A N A B M N B C =因此.C A A B
P A P F P E B C B C
≥+同理可得,A B B C P B P D P F
C A C A
≥+
,.BC CA
PC PE PD AB AB ≥
+将上述三式相加得PA PB PC ++≥ ()()().AB CA BC AB CA BC PD PE PF CA AB AB BC BC CA +++++当0a >时,12,a a +≥因此上式变成PA +PB +PC ≥2(PD +PE +PF ).
说明 这是厄尔多斯-莫代尔不等式。
例6:如图,平面上有n +2个点1A 、2A 、…n A 、P 、Q ,其中1A 、2A 、…n A 都不在PQ 上,且
1212n n PA PA PA QA QA QA S ++++++
+=,M 为线段PQ 的中点。
求证:12.2
n S
MA MA MA +++<
分析 连结i AP 、i AQ ,可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这样得到n 个有公共底边PQ 的三角形,那么i A M 就是这n 个三角形的中线,因此将i A M 延长至i G ,使i i
G M AM = (i =1,2,…,n ). 证明 由条件可知12n A M A M A M 、、、是这n 个三角形的中线,对于1A PQ ∆,延长1A M 至1G ,使11G M A M =连结1G Q ,则1M G Q ∆≌1MA P ∆.因为11,A P G Q =所以11111112,AQ
G Q AQ A P AG A M +=+>=即1112AQ A P A M +>.同理2222,,2,n n n A Q A P A M A Q A P A M +>+>相加可得 11221
2()2().n n n AQ A P A Q A P A Q A P AM A M A M ++++++>+++ 所以121211(2n n MA MA MA AQ A Q A Q A P +++<++++2).2
n
S
A P A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