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的比较》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探究题:
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在平面几何中,还有哪些关于角的大小比较的性质和定理?请举例说明。
作业要求:
1.作业需独立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方法。
3.对于选做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尝试,培养创新意识。
4.探究题要求小组共同讨论,形成统一的结论,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直观印象。
3.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发现角的大小比较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或相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相等。
(3)角的补角相等: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补角,它们的大小相等。
2.教师结合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含有不同角度的扇形卡片。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角的大小有差异,激发学生对角的大小比较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并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基本概念,对于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并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并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类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交流讨论法: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角的模型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硬纸板和直尺,让学生自己制作和测量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的角,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比较。
《角的比较》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4角的比较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使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并能借助角的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 3.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会进行角的运算. 4.培养学生类比联想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角的平分线的定义.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角的平分线的几何语言表达及运用.三、教学准备PPT 课件,纸片,自制的角的模型四、相关资源微课《角的比较》;动画《角的比较》;【数学活动】借助三角尺画一些特殊角 【知识点解析】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方法【知识点解析】角平分线五、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画出一个三角形.(如下图所示)提出问题:(1)比较图中线段AB 、BC 、CD 的长短.师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用圆规比较AB 、BC 、CD 三条线段长短,并写出结论:AB >AC >BC .设计意图:通过对线段大小的比较的类比,探究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那么,怎样比较图中∠A 、∠B 、∠C 的大小? 板书2.6角的大小CBA【新课讲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探究一:角的比较活动1:展示下面角的模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回想大家小学大家学过哪些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说明这些角是怎样判别的吗?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结论:1周角>1平角>钝角>1直角>锐角目测法:对于大小差别比较大的两个角,我们可以目测法,即直接观察.设计意图:通过对小学知识的回顾,总结方法,即让学生感受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又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活动2:展示角的模型:对于下面两个角,如何进行大小比较?师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可提醒学生类比线段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总结.度量法: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投影展示:度量法 叠合法:(1)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3601801809090900ααααα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角的分类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师生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方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归纳总结:步骤:(1)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2)两个角的另一边落在重合一边的同侧, (3)由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确定两个角的大小.活动3.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有几种?你能用图形和符号表示吗?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如图),指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有且仅有三种情况.设计意图:采用类比的方法,按照“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的学习程序,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建立线段比较长短与角比较大小之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指出对于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和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一样,有且仅有三种情况:∠A >∠B ,∠A =∠B ,∠A <∠B ,为以后分类研究一些有关角的问题奠定基础.探究二:认识角的和差.活动1.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小组交流思考的结论. 观察图形,给出图中各角之间的和差关系. ∠AOC =∠AOB +∠BOC ,∠AOB >∠A'O'B'∠AOB =∠A'O'B'∠AOB <∠A'O'B'(B')B (O')(A')B (A')(A')B'∠AOB=∠AOC-∠BOC.提出问题:∠AOC-∠AOB=________.设计意图:以角的大小比较为背景,提出角的加减问题,将知识由角的大小过渡到角的加与减,衔接自然流畅.同时,针对同一图形变换审视角度提出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用符号表示角的和差关系,仍遵循“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的学习过程,在图形与等式之间建立一种关系.从角的大小数量上研究角的加与减,突出反映角的加与减的意义与度数的数量间的关系,加深对角的加与减概念的理解.活动2.动手操作:用三角板拼出特殊角.如下图,借助三角尺画出15°、75°的角.用一副三角尺,你还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试一试!师生活动: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进行尝试拼出15°、75°的角,并讲出其中的理由.利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出多少度的角?师生活动:小组交流后说出这些角的度数,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一副三角尺上的角都是常用的角,它们是30°,45°,60°,90°的角,利用这些角可以很方便地画出与这些角相关的一些特殊角,如15°,75°,105°,120°,135°,150°,165°等.设计意图:用一副三角尺画出一些特殊角,除让学生巩固角的和、差概念外,也使学生对这些特殊角的大小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角的大小的估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探究三:角的平分线.活动1.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沿着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师生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并思考下面问题.(如下图)∠AOC 被折痕OB 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得出这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归纳总结: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几何语言表示:因为OB 平分∠AOC ,所以∠AOB=∠BOC=12∠∠AOC (或∠AOC=2∠AOB=2∠BOC ).设计意图:通过折叠进明确角平分线的定义,为后续学习轴对称和研究有关图形的翻折问题打下基础.活动2.如图,∠AOD 的三等分线分别是什么?OB 、OC 是∠AOD 的三等分线.设计意图:从角的和差问题中,将射线OB 的位置特殊化,并类比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不仅知识的产生、发展自然连续,也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同时,也能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典型例题】例1.如下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AOC =53°17′,求∠BOC 的度数.分析:AB 是直线,∠AOB 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BOC ,∠AOB ,∠AOC 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由题意可知,∠AOB 是平角,OABDCBO A∠AOB =∠AOC +∠BOC , 所以∠BOC =∠AOB -∠AOC . =180°-53°17′, =126°43′.总结:这里的加与减,要将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分别相加、减,分秒相加时逢60要进位,相减时要借1作60,本题中应借1°,化为60′.例2.如图所示,用“=”“>”或“<”填空.(1)∠AOC ∠∠∠∠∠∠∠∠∠∠AOB +∠BOC ; (2)∠AOC ∠∠∠∠∠∠∠∠AOB ;(3)∠BOD -∠BOC ∠∠∠∠∠∠∠∠DOC ; (4)∠AOD ∠AOC +∠BOD .解析:(1)(2)(3)由图形中的角的关系易得出,(4)∠AOD =∠AOC +∠BOD -∠BOC ,根据图中角的和差关系可得,因此∠AOD <∠AOC +∠BOD .答案:(1)=;(2)>;(3)=;(4)<.设计意图:通过对角大小的估计,培养学生估计角的大小的能力.用适当方法验证,则可进一步巩固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例3.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 (1)若∠DCE =35°,求∠ACB 的度数; (2)若∠ACB =140°,求∠DCE 的度数;(3)猜想∠ACB 和∠DCE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1)∵∠ECB =90°,∠DCE =35°. ∴∠DCB =90°-35°=55°.OAEDCBA∵∠ACD =90°,∴∠ACB =∠ACD +∠DCB =145°. (2)∵∠ACB =140°,∠ACD =90°. ∴∠DCB =140°-90°=50°. ∵∠ECB =90°,∴∠DCE =90°-50°=40°. (3)猜想∠ACB +∠DCE =180°. ∵∠ECB =90°,∠ACD =90°.∴∠ACB =∠ACD +∠DCB =90°+∠DCB . ∵∠DCE =∠ECB -∠DCB =90°-∠DCB . ∴∠ACB +∠DCE =180°.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形,得出角之间的加与减关系,提高学生对角的加与减意义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随堂练习】1.(1)如图所示,如果∠AOB =∠COD ,那么( C ).A .∠α>∠βB .∠α<∠βC .∠α=∠βD .∠α+∠β=∠COD(2)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OD 是∠BOC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A .∠COD =12AOC ∠B .∠AOD =23AOB ∠ C .∠BOD =13AOB ∠D .∠BOC =32AOB ∠(3)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BFE =( B ).A .70°B .65°C .60°D .50°(4)如图所示,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若∠MON =α,∠BOC =β,则表示∠AOD 的代数式是(∠A∠∠).A .2α-β∠∠∠∠B .α-βC .α+βD .以上都不正确解析:∵∠MON =α,∠BOC =β,∴∠MON -∠BOC =∠CON +∠BOM =α-β, 又∵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 ∴∠CON =∠DON ,∠AOM =∠BOM ,由题意得∠AOD =∠MON +∠DON +∠AOM =∠MON +∠CON +∠BOM =α+(α-β)=2α-β.2.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折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C +∠DOB =__________.180°.3.如图,OD 是∠AOB 的平分线,OE 是∠BOC 的平分线, 且∠AOC =130°,求∠DOE 的度数.解:∵OD 是∠AOB 的平分线,OE 是∠BOC 的平分线, ∴∠DOB =12∠AOB , ∠EOB =12∠BOC . ∵∠DOE =∠DOB +∠EOB , ∴∠DOE =12∠AOB +12∠BOC =12 (∠AOB +∠BOC ) =12∠AOC =12×130°=65°. 六、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何体会? 生:描述出自己的认识与收获,并作进一步归纳总结.NMDCBA师生共同反思:1.角的比较的方法.2.角的和与差3.角平分线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而且能够准确全面的表述.七、板书设计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角的比较一、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方法一:目测法1周角>1平角>钝角>1直角>锐角∠方法二:度量法方法三:叠合法二、1.角的和与差:∠AOC=∠AOB+∠BOC,∠AOB=∠AOC-∠BOC.2.用三角板拼特殊角三、角的平分线因为OB平分∠AOC,所以∠AOB=∠BOC=12∠AOC(∠AOC=2∠AOB=2∠BOC.)四、典型例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角的概念、分类和度量。
本节课通过引入角的比较,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不仅与边的长短有关,还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前,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他们对角的大小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仅局限于边的长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角的大小不仅与边的长短有关,还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等。
2.教学素材:课件、教学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大小。
提问:你们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不仅与边的长短有关,还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4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4角的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4角的比较》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圆、扇形等图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于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角的测量和比较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另外,学生对于量角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概念,量角器的使用,比较角的大小。
2.难点:角的分类,钝角、直角、锐角的识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角的存在。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角器,量一量、比一比,加深对角的理解。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角的比较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学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钟表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并试着用量角器量一量。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角的概念,以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套量角器和一些练习纸。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量一量练习纸上的角,并比较大小。
七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比较教案 北师大版 精品
4.4角的比较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既是对“角的测量”内容的拓展,也是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从活动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2.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3.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4.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2.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3.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四、教学设计(一)引入:1、请同学们回忆,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有哪几种方法?(测量法和叠合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类比联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2、[展示公园示意图或引导学生观看P148/图4-15并回答](1)请同学们把图中的五大景点中的任何两个之间都用线段连接。
(2)教师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并提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比较的?说明:由学生探讨出角的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测量法。
(二)新课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
刚才同学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方法:测量法(板书)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称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直角)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3、重新展示公园示意图。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基本平面图形——角的比较》教学PPT课件(4篇)
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1)如果已知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几类中不同 类的角,就可以直接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可以通过量角器进行量度来比较角的大小; (3)可以根据各角在同一图中的位置关系比较角的大小.
角的平分线
活动: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然后把角的两边 对折,展开以后你会发现折痕把角分成了两个角, 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又和原来的角有着怎 样的等量关系?
4.4 角的比较
知识回顾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 1、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2、叠合法: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 上作比较。
猜想: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方法?
获取新知
问题:有一天学生张虎和王鹏各带了一把折扇(如图),下面是他们的 一段对话:
张:我的折扇大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
2
2
2
(2)结合(1)的结论可求出∠DOE的度数,从而求出∠BOE的度数
解:(1)因为OC平分∠AOD,
1 所以∠DOC= 2 ∠AOD.
因为OE平分∠BOD,
1
所以∠DOE= 2∠BOD.
所以∠COE=∠DOC+∠DOE=
1
(∠AOD+∠BOD)
= 1 ∠AOB= 1 ×130°=65°.
2
2
2
2. 已知,如图,∠AOB = 130°,∠AOD = 30°,∠BOC = 70° ,问:OC 是∠AOB 的平 分线吗?OD 是∠AOC 的平分线吗?
解: OC不是∠AOB 的平分线 OD是∠AOC 的平分线 B
C D
A O
3. 如图,直线 m 外有一定点 O,A 是 m 上的 一个动点,当点 A 从左向右运动时,观察∠α 和 ∠β 是如何变化的,∠α 和 ∠β 之间有关系吗?
4.2角第2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能比较角的大小。
1. 能够熟练运用度量法和叠合法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 深入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一定义来解决问题。
3. 着重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掌握角的大小比较的有效方法,并理解角的平分线的精确定义。
难点:能够准确运用几何语言来表达和运用角的平分线的相关性质。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着重强调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导学”模式。
通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显著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进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致力于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巧妙地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结合,为学生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发掘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情境导入还记得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吗?类似地,你能比较角的大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新知初探探究一角的比较活动1 1.回忆两个线段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2.直接呈现问题:锐角、钝角、直角三种角之间可以排出大小关系,那么一般的两个角(可能都是锐角)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3.练习,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纸片上任意画一个角,再与小组其他同学所画的角比较一下大小,并按顺序排列。
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总结出角的比较有两种方法:一是度量法(利用量角器),二是叠合法。
追问1 使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必须注意哪些细节?追问2 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是否相关?小结:(1)度量法;(2)叠合法。
注意:叠合法步骤为①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②另一条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③由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确定两个角的大小。
追问3 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有几种?你能用图形和符号表示吗?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如图所示),指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有且仅有三种情况。
∠AOB<∠A'O'B'∠AOB=∠A'O'B'∠AOB>∠A'O'B'尝试·思考例题根据右图,求解下列问题:(1)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 角的比较》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角的比较》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角的概念和分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大小比较,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的大小不同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家庭作业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角的大小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这些角的大小呢?2.呈现(10分钟)讲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如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或者通过构造辅助线来比较角的大小。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他们的比较结果。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比较角的大小?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说出自己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四节《角的比较》教案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大家对于角的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我也提醒他们要注意,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际操作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角的比较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物体的角度,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角的和差运算:理解并掌握同位角、补角、余角等概念,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举例:重点强调锐角、直角、钝角的判别,如30度是锐角,90度是直角,120度是钝角。
2.教学点
-难点一:角的度量单位换算,特别是分秒之间的转换容易混淆。
-难点二:角的和差运算,尤其是涉及补角、余角的计算。
-难点三: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角的比较,如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确定角度关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所围成的图形部分。角的大小比较是几何学中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和各类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三角板上的不同角度,我们来学习如何判断角的大小。
北师大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教案
4.4、角的比较学习目标:1、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比较和线段的比较方法的一致性;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3、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学习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学习难点: 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一、知识链接:1、回顾引入:2、类比学习:(1)回忆两个线段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2)直接呈现问题:锐角、钝角、直角三种角之间可以排出大小关系,那么一般的两个角(可能都是锐角)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并明晰。
二、自主预习、探究:(一)角的比较1、请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纸片上任意画一个角,再与小组其他同学所画的角比较一下大小,并按顺序排列. 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2、使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必须注意哪些细节?3、角的大小与两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是否相关?4、总结角的比较有种方法:。
(二)、角平分线1、阅读课本P119图4-19及相应内容并完成1-4问。
2、阅读课本P119图4-20及相应内容、明确角平分线的定义。
作出∠AOB 的平分线OC。
对这个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条线段.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因为角的两边都是射线.(2)当一个角有角平分线时,可以产生几个数学表达式.可写成∵ OC是∠AOB的角平分线,∴∠AOB=2∠AOC=2∠COB, (1)∠AOC=∠COB, (2)反过来,∵∠AOB=2∠AOC=2∠COB或∠AOC=∠COB,∴ OC为∠AOB的角平分线.(三)探究3、阅读课本P119图4-21及相应内容并完成问题。
4、探究活动:利用一副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请画出来。
三、展示提升:1、已知:∠ AOB=760,OC为∠ AOB的角平分线,那么∠ AOC=,∠ AOC=∠ AOB,∠ AOB=∠ COB2、已知,如图,∠AOB=130°∠AOD=30°∠BOC=70°问:OC是∠AOB的平分线吗?OD是∠AOC的平分线吗?为什么?3、思考:如图OB是∠AOC的平分线,∠COD=2∠AOB,试说明OC是哪一个角的平分线?4、下面的式子中,能表示“OC是∠ AOB的角平分线”的等式是()A、2 ∠ AOC=∠ BOCB、∠ AOC=0.5∠ AOBC、∠ AOB=2 ∠ BOCD、∠ AOC=∠ BOC5、已知OB是∠AOC的平分线, OD是∠COE的平分线, 如果∠AOE=1300,那么∠BOD是多少度?。
4.4角的比较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4角的比较2.如何比较两角的大小?学习准备1.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 、、.2.角的分类(1) :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2) :等于90度的角;(3) :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4)平角: ;(5)周角: .3.阅读教材第4节《角的比较》.教材精读1.角的大小比较(1) :把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边的同旁,则可比较大小.如图,∠AOB与∠CED,重合顶点O,E和边OA,EC,OB与ED落在重合边同旁,符号语言:因为OD落在∠AOB内部,所以∠CED<∠AOB.(2) :量出两角的度数,按度数比较角的大小.2.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的角,这条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符号语言:因为OC 平分∠AOB ,所以∠AOC=∠BOC. ∠AOB=2∠ 或∠AOB=2∠ ; 或∠AOC=12∠ ,∠BOC=12∠ .续表当堂训练1.若OC是∠AOB的平分线,则(1)∠AOC=;(2)∠AOC=12;(3)∠AOB=2.2.12平角=直角,14周角=平角=直角,135°角=平角.3.如图,∠AOC=∠BOD=90°(1)∠AOB=62°,求∠COD的度数;(2)若∠DOC=2∠COB,求∠AOD的度数.4.如图,∠AOC=+=;∠BOC==.5.如图,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60°,则∠AOC的度数是.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6.如图,已知射线OC,OD在∠AOB的内部,且∠AOB=150°,∠COD=30°,射线OM,ON 分别平分∠AOD,∠BOC,求∠MON的大小.板书设计角的比较1.角的比较2.角平分线3.实践练习教学反思。
4角的比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角的比较-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4个角相互比较的关系;2.掌握按大小关系分类的方法;3.能在比较中分类;4.能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按大小关系分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在分类中灵活应用知识点。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比较左右对顶角步骤: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形比较左右对顶角的大小,并且按大小关系分类;2.让学生自行找出规律,将规律整理完毕后在黑板上呈现。
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左右对顶角有更深的了解;2.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2. 比较前后对顶角步骤: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形比较前后对顶角的大小,并且按大小关系分类;2.让学生自行找出规律,将规律整理完毕后在黑板上呈现。
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前后对顶角有更深的了解;2.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3. 比较相邻角步骤: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形比较相邻角的大小,并且按大小关系分类;2.让学生自行找出规律,将规律整理完毕后在黑板上呈现。
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相邻角有更深的了解;2.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4. 完成练习1.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2.完成自己设计的练习。
5. 课堂总结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2.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并且对不懂的内容提出疑问。
四、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左右对顶角、前后对顶角、相邻角的概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规律整理的时候,一些学生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分类中缺乏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分类和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4角的比较优秀教学案例
12.教学计划: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知识点的衔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实践操作材料等,提高了教学效果。
14.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比较角的大小。通过这份教学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大小,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课后作业: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6.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7.教学策略:采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大小。例如,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里的各种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来,最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出数学问题。例如,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中有哪些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设计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章第四节 角的比较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节角的比较【教学目标】1.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2.知道角平分线的概念,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大小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还记得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吗?类似地,你能比较角的大小吗?与同伴进行交流.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角的比较.角是可以比较的,由比较的结果,可分为两角相等、不相等且有大小之分.(1)叠合法(或折叠法):移动∠DEF使顶点E与顶点B重合,一边ED和BA重合,另一边EF 和BC 落在BA 的同旁;若EF 和BC 重合,记作∠DEF =∠ABC ,如上图(1);若EF 落在∠ABC 的外部,记作∠DEF>∠ABC ,如上图(2); 若EF 落在∠ABC 的内部,记作∠DEF<∠ABC ,如上图(3). 结论:比较两角∠ABC 与∠DEF 的大小的结果有且只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DEF =∠ABC ,∠DEF>∠ABC ,∠DEF<∠ABC.(2)度量法:在小学学过用量角器量一个角.方法:①分别量出两个角的度数;②比较两个度数的大小.结果:度数大的角大.注意:角的大小与两边画的长短无关.2.角的平分线.(1)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2)图形:(3)表示方法: ∠AOB =2∠AOC =2∠BOC 或∠AOC =∠BOC =12∠AOB.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如图,在方格纸上有三个角.(1)先估计每个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一量;(2)找出三个角之间的等量关系.2.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BOD=13∠COD,∠BOD=15°,求∠COD,∠BOC和∠AOB的度数.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学会比较角大小的几种方法.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120页习题4.4.【板书设计】角的比较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度量法、叠合法.2.角平分线及表示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 角的比较一、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的研究过程,体会角的比较和线段的比较方法的一致性;2.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3.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4.能通过角的比较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难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的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师: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比较线段的长短吗?预设答案:度量法:用直尺测量,并比较.叠合法:将其中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其一端点与另一线段的一端点重合,然后观察两条线段另外两个端点的位置作比较.【小组合作】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想一想,该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与同伴相互交流.哪条路最近?预设答案:度量法∠ABC>∠DEF叠合法: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进行比较.∠AOB和∠A'O'B'相等记作∠AOB =∠A'O'B'∠AOB大于∠A'O'B'记作∠AOB>∠A'O'B'∠AOB小于∠A'O'B'记作∠AOB<∠A'O'B'【做一做】根据图求解下列问题:(1)比较∠AOB,∠AOC,∠AOD,∠AOE 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2)试比较∠BOC和∠DOE的大小.(3)小亮通过折叠的方法,使OD与OC重合,OE落在∠BOC的内部,所以∠BOC大于∠DOE.你能理解这种方法吗?(4)请在图中画出小亮折叠的折痕OF,∠DOF与∠COF有什么大小关系?预设答案:(1)解:∠AOB<∠AOC<∠AOD<∠AOE∠AOB是锐角,∠AOC是直角,∠AOD是钝角,∠AOE是平角.(2)∠BOC>∠DOE(3)小亮用的是叠合法.(4)∠DOF=∠COF【归纳】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AOC=∠BOC=1∠AOB2(或∠AOB=2∠AOC=2∠BOC)【做一做】(1)如图,估计∠AOB,∠DEF的度数.提示:量一量,验证你的估计!∠AOB<∠DEF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典型例题】例1 如图直线m外有一定点O,A是m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从左向右运动时观察∠a和∠β是如何变化的∠a和∠β之间有关系吗?答案:∠a越来越小,∠β越来越大,例2 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BOD ∠COD,∠BOD=15°,则∠COD=____°,=13∠BOC=____°,∠AOB=____°.分析:因为∠BOD=1∠COD,3∠BOD=15°,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随堂练习】1.如图,在方格纸上有三个角.(1)先估计每个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一量;(2)找出三个角之间的等量关系.答案:(1)∠1=135°;∠2=45°;∠3=135°.(2)∠1=∠3;∠1+∠2=180°;∠3+∠2=180°.2.如图,∠AOB=170°,∠AOC=∠BOD=90°,求∠COD的度数.解:因为∠BOC=∠AOB–∠AOC=170°–90°=80°所以∠COD=∠BOD–∠BOC=90°–80°=10°3.借助一副三角尺的拼摆,你能画出75°的角吗?15°呢?你还能画出哪些角?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答案:能画出无数个角,这些角的度数都是15的倍数.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角的比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既是对“角的测量”内容的拓展,也是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从活动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
2.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3.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4.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2.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3.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同学们回忆,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有哪几种方法?
(测量法和叠合法---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类比联想,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新课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
刚才同学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方法:测量法(板书)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称
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
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直角)
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
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
3、重新展示公园示意图。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刚才图中得到的角,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角?你能比较出这些角的大小吗?
4、例题讲解:P119/做一做, 根据图4-19 ,求解下列问题:
(1) 比较∠AOB 、∠AOC 、∠AOD 、∠AOE 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
角、钝角、平角;
(2) 试比较∠BOC 和∠DOE 的大小
(3) 写出∠AOB 、∠AOC 、∠BOC 、∠AOE 中某些角之间的两个等量关系。
5、下面请大家各自在纸上任意画一个∠BOA ,再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你们发现了什么?(∠AOC=∠BOC )
像刚才这条折痕,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把原来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板书定义)
对这个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条线段.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因为角的两边都是射线.
(2).当一个角有角平分线时,可以产生几个数学表达式.可写成
因为 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
⎪⎪⎪⎩⎪⎪⎪⎨⎧︒
=∠︒=∠︒<∠<︒︒=∠︒<∠<︒3601801809090900ααααα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角的分类
所以 ∠AOB=2∠AOC=2∠COB , (1)
∠AOC=∠COB , (2)
反过来,只要具备上述(1)、(2)、中的式子之一,就能得到OC 为∠AOB 的角平分线.这一点学生要给以充分的注意.
问:你们能用量角器画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吗?
下面请大家完成课本P120页的随堂练习1(学生板演)
6、合作学习:
讨论下列问题:
(1)量角器上的平角被分成多少个1°的角?
(2)先估计下图中,∠A 和∠B 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在测量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在测量角时,有时以度为单位还不够,我们需要用比1°更小的单位,称之为分和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一份是1分,记做1',把1分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就是1秒,记做1",即1°=60' 1'=(601)° 1周角=360° 1'=60" 1"=(601
)' 1平角=180°
7、例1:(1)1.450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秒?
(2)1800〃等于多少分?等于多少度?
例2:(补充)(1)用度、分、秒表示:48.32°(2)用度表示:30°9'36"
例3:(补充)计算:180°-(45°17'+52°57')
8、做一做:
(1)(观看课本P119页的图4-19)根据图形填空:
①∠DOB=∠DOC+
②∠BOC=∠DOB- =∠COA-
A B
D
C P A B
③∠DOB+∠AOB-∠AOC=
(2)随堂练习P120/第2
9、探究活动:利用一副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说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再总结结论:15 º、30 º、45 º、60 º、75 º、90 º、105 º、135 º、150 º、180 º。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全面,或者比较零散,教师最后给以归纳.
1.学习的内容有三个:
(1)比较角的大小.(2)角的分类及角的和差倍分.(3)角平分线的概念.
2.学习了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
(四)布置作业:课本P120页知识技能1、2、3
问题解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