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1
《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是为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根本概念作必要准备。
在以往的教学中,按照书上的内容设置往往要通过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操作却耗时较多,基于对“溶液〞主题单元的思考,对本节课的课时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做了调整,期待提高“溶液〞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关于物质溶解现象的经验,将课本中的课堂实验一设计成简单可行的家庭试验〔如比较白糖和面粉的溶解性大小〕,既节省课堂时间,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
课堂上进行的实验,那么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条件在课外亲身感受的局部〔如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对于课堂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既让学生感知实验事实或变化规律,更要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事实的根底上逐步构建概念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巧妙地使教学过程逐步推进,在有限的时间里有序高效地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中的实验,以尽可能少的药品和仪器装置,尽可能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多重功能〔认识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构,感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根本操作能力及合作精神等〕。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六、七年级《科学》中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对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溶解,各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能力并不同,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情况等还是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
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等〕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性的概念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使用,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对实验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进一步学会比较和归纳。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1.3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溶解度)优秀教学案例
3.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度?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溶解度?”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展开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溶解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2.通过讲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3.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溶剂性质和溶质性质,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
4.运用图表、案例等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溶解度曲线分析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多元化教学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利用溶解度曲线,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
3.设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探索化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组织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探究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溶解度)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课件 沪教版(全国)
90
60
●
30●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从饱和和不饱和角度 比较三个点
A点: 60 ℃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点: 60℃时,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点: 60℃时,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并且有固体剩余
即为70℃时, 硝酸钾的过饱和溶液
溶 300
解 270
在2O℃下,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均为36克
比较溶解度注意点: 温度、溶质都不同,不能比较溶解度。
溶 190 解 180 度 170
/
克
160 150
140
130
硝酸钾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氯化钠
20
10
23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S 溶解度(固体)
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溶剂是水)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
单位为克
试说出下列这句话的含义: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溶解之王”争霸赛——初步较量
问题: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谁强? 20℃时氯化钠的溶解能力更强
物质名称
溶解度/克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常温20℃)
氯化钠 氢氧化钙 蔗糖 氯酸钾 氯化铵
36.0
0.165 203.9 7.4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预习导航:6.3物质的溶解性
预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
2.在相同条件下,食盐、蔗糖等物质易溶于水;面粉在水中不易溶解;食用油在水中不能溶解,而在汽油中很容易溶解。
3.通过实验表明:(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由此可见,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4.人们常常用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描述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哪种溶质。
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粗盐中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可利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来冲洗粗盐,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答案: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是氯化钙、氯化镁的不饱和溶液,能溶解氯化钙、氯化镁,但不能溶解食盐。
第二课时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溶解在100_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这种溶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记心中,四大要素要分明,温度单位状态溶剂量,各项含义全弄清。
2.影响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是内因,温度是外因。
3.溶解度曲线:(1)绘制:以温度为横坐标,以物质的溶解度为纵坐标,根据实验的结果来绘制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第三课时三、结晶1.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1
(2)2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5g 甲物质,60℃时,100g水里最多 溶解10g乙物质,则甲、乙两物质 的溶解度的关系(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3)某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在 该温度时,将40g食盐放入100g水中, 所得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 A.36g B.136g C.76g D.140g
什么叫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是如何随着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呢? 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 (提 示:物质溶解在水中,必变什么条件能使 物质析出来? ) 应选取用什么样的溶液更为有利,更合适 呢? 是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适用于所有 的物质形成的溶液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晶体与结晶
(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 何外形的固体 (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 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例题:试分离出硝酸钾中混有的NaCl 杂质
分析:本题要求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根据题意,在混合物中的硝酸钾含量大,氯化钠的 含量小。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显著减少,氯化钠的 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可采用冷却热的硝 酸钾饱和溶液,使硝酸钾结晶析出晶体,再过滤获 得较为纯净的硝酸钾晶体。 答案:先将混合物溶于热水中制得硝酸钾的饱和溶 液(由于氯化钠的含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 的影响较小,可能不析出晶体。过滤,滤出硝酸钾 晶体,氯化钠遗留在溶液中)
化学作业
1、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霜里取出放置 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 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 , 其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1单元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
第二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教材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在学习了溶液之后进一步研究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情况。
学好饱和溶液才能真正理解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溶解度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学习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定义,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由于饱和溶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忽略概念定义的三个条件,所以我精心设计了几个连贯且逐渐深入的实验,通过不断的探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二者的转化2、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四、重难点重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难点: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五、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实验探究一、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实验探究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知识拓展——————浓稀溶液及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总结巩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溶液饱和与否跟溶液浓稀之间的关系↓课堂检测——————检测反馈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饱和、不饱和概念通过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后学生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实验也能很好的接受,但它们与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部分用实验解释时间有点太长,最好用微视频解决。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物质的溶解度一、教学设计思想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
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度含义。
〔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
2. 过程与方法〔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根底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
四、教学用品媒体:投影五、教学流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9.2 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开展与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景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PPT
衣物干洗原理:
利用清洁剂或挥发性的有机溶剂,除掉衣 服上的污渍.目前主要是利用四氯乙烯等 干洗剂溶解衣服上不易溶于水的油脂等污 迹.
一杯水中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某种物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性与 温度 有关。
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合作实验四
将雪碧到在杯子里,观察现象 ____有_气__泡____实验表明: __气_体_也__能_溶__解_在__液_体_中_____
进一步实验发现:液体的温度越 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学以致用
1、大家都有喝过可乐,那么 你知道喝下冰冷的可乐以后为 什么会打嗝?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4.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小结: 综上所述: 物质的溶解性
1、与溶__质_性__质__(_或溶质的种类()这是内因)
和_溶__剂_性__质__(或溶剂的种类) 有关
2、同时也受温__度__ 的影响
(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这是外因)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固体质量增加
D.固体质量减少
3.将热的饱和的硝酸钾溶液100g降温至常温时,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4.下列措施中,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
是( D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快搅拌
答,因为冰冷的可乐进入人体后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能力下降, 二氧化碳而逸出,所以打嗝。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第五页,共十四页。
资料(zīliào)
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 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 的方法。干洗剂(xǐ jì)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 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 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 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 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 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 效果却不明显。
不饱和溶液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6章 溶解现象。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 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的溶质多。
√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 (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
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第十页,共十四页。
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yǐngxiǎng)物质溶解性的是( )
A.溶质的性质
第六页,共十四页。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 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 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 ,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
九年级化学第5章 第一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5.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 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①②④ C.①③⑤ B.①③④ D.①②⑤ B )
D )
6.有两瓶t ℃的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另一瓶为10%
钾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汽油中高锰酸钾固体几乎不溶解,说明同种物质在
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实验②、③分别是高锰酸钾、碘加入等体积的 汽油里,现象分别是高锰酸钾几乎不溶解,碘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因此,设计实
验②、③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答案:(1)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探究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重点难点提示】 1.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在一定温度下,观察溶液中有没有剩余溶质存在。 (2)在一定温度下,加溶质,观察能否再继续溶解。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之间的关系
(1)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3.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应注意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例题】 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 溶液
。 。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解析:(1)实验①、②是高锰酸钾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汽油中,水中的高锰酸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案1一.说教材《物质的溶解性》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1单元第3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限度。
本节包含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溶解度”部分介绍了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和温度的关系说明了物质在一定溶剂和温度下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以此得出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然后,探究溶解度曲线——包含回执溶解度曲线、分析和应用溶解度曲线、比较溶解度数据表和溶解度曲线的区别、体会列表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作用等,引导学生体检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最后,简单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并结合关于汽水的讨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密切相关。
过渡:这是对教材的认识,下面说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基于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只定性地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不够的,还应定量地认识溶液。
本节以溶解度为核心,展开对溶液的定量研究。
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要求提升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在本节学习中所需的关于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等数学知识,学习已经具备,一般不会造成学习障碍。
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对溶解度概念的利用时忽略条件;对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而产生一些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认为增多(或减少)溶剂的量,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大(或减少);认为搅拌能使固态物质的溶解加快,也会使其溶解度增大;等等。
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注意: 对一种溶质饱和,对其他溶质不一定饱和。 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 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条件 —— 一定温度
溶解度4要素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状态 —— 饱和溶液
结晶: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一、物理方法: ①过滤法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 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②结晶法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 分离的方法。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等。 ③蒸馏法 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 态空气制氧气等。 二、化学方法: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 溶质的饱和溶液。
加溶质
搅拌
继续加溶质 继续加溶质 部分溶解
T ℃定量的水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溶液
未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5mL水+3g硝酸钾
5mL水+3g硝酸钾
结论:__同_一__溶_质__在_同__一_溶__剂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与__温_度__有_关_____。
归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剂的性质 2.溶质的性质 内部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3.温度外部条件T℃ 定量的水
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情况
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情况单质1、【金属单质....】:所有金属几乎难溶于水〔但一些金属由于很活泼,在常温下能够和水发生反响:例如K、Ca、Na等〕。
2、【非金属单质.....】:①〔固态〕C、S、P等难溶于水;②(气态) N2、H2 等难溶于水,O2 不易溶于水。
化合物1、【酸的溶解性.....】【大局部酸及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局部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氨水。
▲其他的碱大局部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其中AgOH 为白色固体,属于碱,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易分解为棕褐色难溶于水的氧化银固体.低温下可制得氢氧化银在水中的白色沉淀,Ca(OH)2为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3、【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 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Ag2SO4、CaSO4微溶于水, 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绝大局部不溶于水,一些微溶于水或者遇到水发生水解。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
如:Mg(OH)2、CaCO3、BaCO3、Ag2 CO3等】4、【氧化物的溶解性.......】▲金属氧化物一般都不溶解,例如:CuO, Fe2O3, Fe3O4 ,MgO, Al2O3 ,MnO2等, 其中CaO能与水反响。
▲非金属氧化物:①难溶于水,例如:CO、NO等。
②可溶于水,例如:CO2〔其中CO2 溶于水后又能与水反响〕。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
药物合成中,溶剂的选择对反应速率、产物纯度和收率都有重要影响。一般需考 虑溶剂的极性、溶解能力、稳定性以及与反应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常用溶剂
无水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等,具有不同的极性和溶解能力,适用于不同的药 物合成反应。
农业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提高途径
肥料利用率提高途径
通过改进施肥方法、选用缓释肥料、 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提高肥料的 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
05
06
利用计算机模拟等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实验 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06 生活生产中相关应用举例
洗涤剂去污原理及选择建议
洗涤剂去污原理
洗涤剂分子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能使油污乳化成分散在水 中的小液滴,随水流走。
选择建议
根据污渍类型和衣物材质选择合适的洗涤剂,注意洗涤剂的 浓度和温度。
药物合成过程中溶剂选择依据
生乳化现象。
05 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废弃物处理规范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好实验服和安全眼镜。
熟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和应急措施。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废弃物处理规范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禁止饮食、吸烟等行为。 废弃物处理规范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如废液、废固等。
烃类及其衍生物溶解性
烷烃
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溶解度 逐渐降低,如甲烷、乙烷易溶于
水,而高级烷烃则难溶于水。
烯烃
与烷烃相似,低级烯烃易溶于 水,高级烯烃难溶于水。
炔烃
一般难溶于水,但可与某些溶 剂形成络合物而溶解。
芳香烃
多数芳香烃难溶于水,但具有 较大的分子间作用力,易溶于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一)
1. 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 B ) ① 溶质的性质 ② 溶剂的性质 ③ 溶剂的量 ④ 温度 ⑤ 固体溶质的 形状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2. 要使硝酸钾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量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D )
A. 增大硝酸钾的量 C. 降低水的温度
(2) 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 弱 (填“强”或
“弱”)。
7. 20℃时,向5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有部分 晶体未溶解,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2) 在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而 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粉末状冰糖比块状冰糖的溶解速率大,节 约实验时间 。
(3) 你认为第四组实验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请简述理 由: 不会影响,第四组可以与第二组或第三组中的冰糖(粉末状)溶解情 况进行比较 。
第11题 (1) 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A烧 杯底部有不溶解的固体 。
(2) 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B> C 。
物质的溶解性(二)
1. 下列因素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 )
A. 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B. 温度的高低
C. 溶剂的种类
10.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
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jiǎnshǎo)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一课时(kèshí)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róngzhì))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
不同的物质 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盐和蔗糖可溶于水,而
氢氧化钙 则较难溶于水。
(2)同一种物质在
不同溶剂 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食用油难溶于水,却易溶于
A.生石灰 B.氯化钠
C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2021/12/11
第十页,共十五页。
9.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jiǎnshǎo)(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D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5)在一定温B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全
溶?
。
不是(bù shi)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10.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伍题,B1型题]口咽检查时应观察咽后壁()。</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口咽粘膜()。</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扁桃体()。</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腭垂()。</br>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软腭()。A.有无充血、溃疡或新生物B.有无下塌或裂开,双侧运动是否对称C.是否过长、分叉D.有 [判断题]在概括河流图形时,首先要研究河流的弯曲形状和曲折系数。A.正确B.错误 [单选]直销模式减少了()的开销,节省了成本。A.人员B.培训C.中间环节D.售后服务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精馏的原理? [单选]智力表征了人的认识事物方面的()A.记忆力和思维能力B.观察力和注意力C.综合和创造能力D.各种能力E.抽象和想象能力 [单选]常见的癫痫持续状态系指()A.一侧肢体抽搐不止B.长期用药仍不时发作C.抽搐频繁发作,发作间期意识不清D.精神运动性发作持续数日E.连续小发作 [判断题]受教育权是一种内容广泛的民事权利,既包括财产权,又包括人格权。A.正确B.错误 [单选]用户接入ISDN有()接口.A.标准的B.没有标准的C.将来有标准的 [单选]成人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至少为()A.1sB.2sC.3sD.4sE.5s [单选,A1型题]对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引起的头痛,下列哪项治疗是不合适的()A.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B.血容量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C.激素:如地塞米松D.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E.降温退热:如冰枕 [多选]下列社会学家属于唯名论者的是()A.霍布斯(某哲学家)B.涂尔干C.帕森斯D.韦伯 [单选]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A.快乐B.悲哀C.愤怒D.恐惧 [单选]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一个线圈两个边所跨的距离称为()。A、节距B、长距C、短距D、极距 [单选,A1型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停用铁剂治疗的时间是()A.Hb达正常水平后即可B.网织红细胞计数达高峰即可C.Hb达正常水平后1~2个月D.网织红细胞和Hb均达正常水平E.总疗程4周 [多选]涌水段施工采用辅助坑道排水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坑道应和正洞平行或接近平行B.坑道应和正洞斜交C.坑道底标高应低于正洞底标高D.坑道应超前正洞10〜20mE.坑道应超前正洞5m左右 [单选,A1型题]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多数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B.病理类型多为新月体肾炎C.以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最终发展为肾衰竭D.尿检异常达1年以上并出现肾功能损害才考虑此病E.对于蛋白尿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水平是140 [多选]下列对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的叙述,()是正确的。A.安全负责人的电话B.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C.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D.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单选]可以在竖井、水中、有落差的地方敷设,且能承受外力的电力电缆型号为()。A.YJLV12B.YJLV22C.YJLV23D.YJLV32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单纯性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A.发作呈全身性B.惊厥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超过10minC.惊厥于24h内无复发D.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异常E.发作后EEG检查呈棘慢波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一锅炉房师傅,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中毒后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的原因主要是().A.呼吸加快B.空气氧含量增加C.动脉血氧含量增加D.动静脉血氧差下降E.心跳及血液循环加快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自然界存在的差异是()。A.种族差异B.个体差异C.组织差异D.器官差异E.无差异 [单选]与碱性焊条相比,酸性焊条焊接时所表现出的特点为()。A.存在铁锈和水分时,很少产生氢化孔B.熔渣脱氧较完全C.能有效消除焊缝金属中的硫D.焊缝金属力学性能较好 [单选]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部门法是()。A.民法B.刑法C.经济法D.行政法 [单选,A型题]各国的药典经常需要修订,中国药典是每几年修订出版一次A、2年B、4年C、5年D、6年E、8年 [单选]关于进口大型二手成套设备,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属于法定检验检疫货物B.须办理旧机电产品备案C.须向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D.报检时须提供国外官方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 [单选]支气管扩张常见痰液性状为()A.白色泡沫痰B.黄色脓痰,久置分层C.铁锈色痰D.粉红色泡沫痰E.砖红色胶冻状痰 [单选,A1型题]临产后,阴道检查确诊胎方位时,以哪一条颅缝的方向为准()A.额缝B.冠状缝C.矢状缝D.人字缝E.颞缝 [单选,A1型题]以下表示疾病严重程度的统计指标是()。A.2周每千人患病人数及患病次数B.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数C.每千人患慢性病者人数及患病次数D.患病者人数占总人口百分数E.2周每千人因病休工(学)人数及天数 [单选]泵的扬程是指泵对单位重量液体所提供的()。A、能量B、有效能量 [单选,A1型题]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微生物,宿主,媒介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病原体,环境,宿主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 [单选]外业测量资料主要有()引测资料、各观测点的高程测量记录计算资料。A.观测点B.基准点C.仪器架设点D.立尺点 [问答题]患儿女,8小时,因气促5小时,面色青紫1小时入院。是第一胎第一产,孕30周自然分娩,Apgar评分8分。5小时前开始气促,逐渐加剧,1小时前出现面色青紫来我院。查体:T37℃,P160次/分,R80次/分,面色发绀,胸廓塌陷,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心音强,律齐,未闻及杂音,双 [单选]运输合同主要表现为承运人与托运人双方签署()。A.运输合同B.运费协议C.运输单证D.托运单 [填空题]()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单选]某县土管局批准了陈某建房申请,陈某房子建好后,某县水利局因其为违章建筑责令拆除。陈某以县水利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应按下列哪种方式办理?()A.应追加县土管局为被告,并通知其参加诉讼B.应通知县土管局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C.应通知县土管局以第三人 [单选]港口与航道工程中船舶保险中,航次险包含在()保险中。A.船舶保险全损险B.船舶保险一切险C.工伤事故险D.第三者责任险 [单选]有关包扎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要触及伤口B.包扎松紧要适宜C.包扎时要保持伤员体位舒适D.包扎方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注意露出肢体末端E.包扎时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打结,不要打在伤口上 [单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的信息资源是()。A.科技信息资源B.网络信息资源C.社会文化信息资源D.市场信息资源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米氏常数,描述正确的是().A.与酶性质无关B.与酶浓度无关C.与底物浓度有关D.与酶浓度有关E.对不同底物具有相同的值 [单选]以下哪项不属于专业建筑工程设计服务包括工程设计基本服务。()A.编制专业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B.施工图设计文件服务C.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服务D.参加试车(试运行)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