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未能诱发出室上速机制的探讨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在动态心电图上的不同表现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在动态心电图上的不同表现余华;吴红光【摘要】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对27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房室结双径路传导表现为9种心电图特征: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无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及反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伴心房回波,呈不典型文氏现象;顺向房室传导呈跳跃现象,隐匿性逆传快径路连续发生蝉联现象,貌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慢-快型或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下部共同通道阻滞不中止折返环;窦性P波分别经快、慢径路传导致心室双反应(即房室结双径路的1∶2传导现象);经慢径路或慢快径路交替顺传、旁道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动态心电图上P-R间期呈跳跃现象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2(031)003【总页数】7页(P143-149)【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动态心电图;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文氏现象【作者】余华;吴红光【作者单位】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325000,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极易引起多种心律失常,而动态心电图是以记录长程心电图为特征,对于心律失常有独特的优越性。
本文通过对患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出现房室传导间期中断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形成机制。
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因各种病因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房室传导间期中断现象引起心电图改变的患者2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9~80(51.36± 21.86)岁。
临床诊断:心律失常8例,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各2例,高血压4例,胸闷、心悸原因待查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
2.方法采用美国Marquette MARS HOLTER分析工作站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连续记录心电资料,记录时间>23h,对照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及病史记录和用药资料,回放分析,打印留存图例。
房室结多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房室结多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陈秀雯;高珊【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3页(P284-286)【关键词】电生理学;房室结多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射频消融术【作者】陈秀雯;高珊【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1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阵发性心悸15年,心悸发作时无胸闷、胸痛,无黑蒙、晕厥。
每次症状持续约十几分钟,可自行缓解。
近半个月来心悸症状发作频繁,且症状加重难以耐受,于2016年5月9日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诊治。
症状发作时记录体表12导联心电图(图1)。
心动过速可自行终止,症状持续时间30~60 min。
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病房。
入院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促甲状腺激素均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心内结构及血流大致正常。
图1 RR间期不等(302 ms,368 ms,454 ms);RP’间期不等(60 ms,80 ms,90 ms)Fig 1 RR intervals varied ( 302 ms, 368 ms, 454 ms ); RP' intervals varied ( 60 ms, 80 ms, 90 ms)患者于2016年5月17日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术。
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1)心室S1S1刺激:500 ms,1∶1向心传导;(2)心室S1S2刺激:递减传导,200/280 ms,室房不应;(3)心房S1S1刺激:400 ms,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CS示AV融合;(4)心房S1S2刺激:500/340 ms,出现AV跳跃150 ms,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CS示AV融合(图2,3);(5)心动过速时,在希氏束不应期内予以心室早搏刺激,心房激动未出现提前或延迟;(6)诱发心动过速时测得VA 间期均<90 ms。
房室结双径路不应期短于心房不应期致双径路被掩盖2例
房室结双径路不应期短于心房不应期致双径路被掩盖2例黄忆;王慧;李忠杰
【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利用食管与左心房解剖密切的关系,经食管间接起搏心房来进行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房是此项检查的首要参与者,如果期前刺激无法激动心房,而以起搏心房为根本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就失去了有效起搏心脏的基础,无法得到正确的电生理结果。
本文报道2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由于其有效不应期短于心房,在房室结双径路进入有效不应期前,心房已进入有效不应期,使得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被掩盖,具体如下。
【总页数】3页(P290-292)
【作者】黄忆;王慧;李忠杰
【作者单位】[1]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特检科,314000;[2]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1
【相关文献】
1.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掩盖典型的“跳跃”现象1例[J], 赵凤;陈丽娜;李忠杰
2.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掩盖典型的“跳跃”现象1例[J], 赵凤;陈丽娜;李忠杰;
3.房室结双径路不应期短于心房不应期致双径路被掩盖2例 [J], 黄忆;王慧;李忠杰
4.巧妙改变心房、希浦系统不应期揭示房室结双径路2例分析 [J], 李晶;王慧;李忠杰
5.巧妙改变心房、希浦系统不应期揭示房室结双径路2例分析 [J], 李晶;王慧;李忠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电图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3例
导。 例 3 患者在动态心电图中检出二度域型房室
传导阻滞(图 3A),因此提示图 3B 中 P5 在快径路发 生二度域型传导阻滞,改从慢径下传,出现 PR 间期 突然延长,并在后续的传导中逐渐缩短后转为在快 径传导(P8R8 间期突然减量 0.3s)并能排除 R5 为房 室交界性逸搏及 P6R6、P7R7 延长为交界区隐匿性传 导引起。根据房室结顺传不应期与前周期呈反比及 慢径路的不应期比快径路短且在沿慢径顺传时对 快径产生隐匿性传导这些特点推测是本例出现慢 径反向文氏现象,后转成快径路传导的原因。本例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出现间歇性慢径路顺传,提示 慢径路不应期也可能存在病理性延长。
[关键词] 房室结 双径路传导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电生理
房室结在部分人群中存在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截然不同的传导通路,表现为房室结出现纵向的功 能性分离,即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是 一种常见的电生理现象,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占 10%耀30%,并且多在心脏电生理检查时发现[1]。本文 例举在常规及动态心电图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传导 3 例,分析其发生机制。
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男性,44 岁,阵发性胸闷心悸 2 年。 常规心电图(图 1)示:窦性心律(68 次/min),多数 PP 间期(除 P4P5 间期与 P9P10 间期)见 2 次 QRS 波 群,相应 PR 间期固定,短 PR 间期 0.24s,长 PR 间 期 0.59s,P4 后见 1 次 QRS 波群,其 PR 间期 0.59s, R15 为室性期前收缩,其后 PR 间期 0.59s。心电图诊 断:窦性心律;提示房室结双径路,1∶2 房室传导 (窦性心律沿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不等速传导);室性 期前收缩。
例 2 在窦性 PP 间期基本固定的基础上,P1R1P4R4 逐搏延长,同时延长增量逐搏减少,P5R5 突然延 长增量达 0.11s,且 R5 后未见明显 P 波,但重整了窦 性节律,且多次反复发生。因此考虑存在房室结双径 路,P5 在快径发生文氏型阻滞改从慢径顺传形成 PR 间期跳跃延长,同时在房室结共同径路下部又沿快 径逆传激动心房,P-波重叠在 QRS 波群,形成慢-快 型房室结折返性心房回波重整窦律并终止文氏传
(十九)室上速、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机理
山羊老师课程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讲座第十九讲室上速、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机理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就是泛指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除了平时讲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外,还应该包括各种折返性心动过速、快速型房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以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是指狭义的室上速----看不清P波,窄QRS,R-R整齐,频率大于160次/分。
目前的说法与以前有较大差别。
以前常把频率在160次/分以上,窄QRS、R-R整齐,看不清P波的统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看清P波的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等。
现在把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都归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个狭义的概念中了!随着电生理研究进展。
目前把频率符合的R-R整齐的窄QRS心动过速,都列入这个诊断范围。
如:窦房结折返型心动过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占了8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定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achycardia;PSVT)系指激动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部位的阵发性心动过速。
是一种较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及体表心电图表现为:①呈阵发性,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
持续时间不定,可数分钟到数天不等,病人感心悸、头昏,但对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只能相对而言)。
②QRS波群呈“室上性”,有时可见逆行P波,若伴有室内差异传导或为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则需要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
③心率快而规则,一般为150~220次/分。
少数<150次/分或>220次/分。
尽管如此,诊断阵发性与非阵发性时,多数还是以大于或小于160次/分为两者的分界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折返机制,其次为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有关问题探讨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有关问题探讨目前关于房室结折返心动(A VNRT)电生理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多,射频消融治疗A VNRT的临床疗效已经获得肯定,但临床上在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A VNRT时仍有相关问题需要探讨。
目前临床上对快径消融还是慢径消融,A VNRT消融时出现心动过速(JT)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疑难A VNRT射频消融治疗的相关问题以及自发而未诱发的A VNRT射频消融等方面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此本文将通过查找文献的方式对射频消融治疗A VNRT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人们对A VNRT射频消融的认识及了解,为临床射频消融治疗A VNRT提高指导。
标签: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心动(A VN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中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已经非常明确了,射频消融是该疾病治疗的常规性方法,但目前关于射频消融治疗A VNRT临床上仍有相关问题存在争议,现对相关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1. A VNRT 快径消融与慢径消融快径消融及慢径消融均为A VNRT的消融方式,但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表明慢径消融较快径消融效果理想,与快径消融相比,慢径消融具有如下特点:(1)慢径消融能促发心律失常作用从而抑制快径消融的发生;(2)慢径消融致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危险性低于快径消融;(3)慢径消融具有快径消融所没有的损伤性生理性向前传导功能。
但近年也有研究指出,快径消融功能可逆转慢-快型A VNRT,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鉴于慢径消融可以发生咋房室阻滞的情况下,而快径消融只能增加房室阻滞危险性,因此临床上仍注重应用慢径消融治疗A VNRT。
2. A VNRT消融时出现心动过速(JT)射频消融治疗A VNRT出现JT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JT的发生在临床上既可以作为消融治疗的有效指标,同时又可以作为房室阻滞的预测指标。
临床上常将心率维持在120次/min以下的JT视为消融有效,而将维持在160次/min以上的JT视为房室阻滞无效的危险指标,但心率维持120~160次/min的JT情况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加之即使心率维持在120次/min时也不能排除房室阻滞的情况发生。
24、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双径路)(最新版)
尚德 精术
尚德 精术
慢慢型AVNRT体表心电图
尚德 精术三、房室结双径路在心电图上的表现
1、P-R间期长短的突变(图10-1~图10-3)
1)窦性节律逐渐增快时,P-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比正常的P-R间 期延长≥0.06s。
2)窦性节律逐渐减慢时,P-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比正常P-R间 期延长≥0.06s。
尚德 精术
V1
R-P-
P--R
V1
图15-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折返型) RP′>P′R, RP′>70ms
尚德 精术
图15-1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折返型)
尚德 精术
尚德 精术
3、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相对较慢; 2)心动过速时RP'≦P'R,RP'>70ms ; 3)可合并AVB; 4)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由自律性增强引起的室上速仅占少数:主要发生在心房。
包括: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③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④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⑤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 ⑥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90%,其余仅占10%左右。
尚德 精术
3)房性隐匿性反复搏动
连续出现两个提前的房性P'波和P-波均未下传心室,形成 P'-P-序列。第一个P'波是原发性心房激动波。原发性心房激 动沿慢径路顺向传至房室结下端共同道时受阻,又回头沿快径 路逆向传至心房引起第二个P波。此与连续两个未下传的房性 早搏不同,前者两个P'-P-形态迥异,后者两个P'-P'形态相同。 此种情况又称为不完全性房性反复搏动。
显性旁道合并房室结双径路1例
39 6
起搏心室; ③右心室肥大; ) pi ⑤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 E e 波;  ̄s l
B
C
图 1 A A :1下传 ; :F4
BA :F经 D D D R起搏器 2 1起搏心室;
C A :1 :F 2 下传心室, 室性期前收缩。
讨论
本例心 房率 2 4次/ 1 分时 , 著快 于 D D 显 D R起搏
过速 。
A P合并 D V P在体表心电图检查 中往往难以发现 , AN 在 电生 理检查 中兼有 A P及 D V P双重 特征 , AN 有的 患者表现 为 A R 当旁道阻断后发生 A N T 有的首先表现为 A N V T, VR ; V—
处理房室结双径路 。
30 7
JU N LO R C IA I T O A DO O YJ(08 V11N . O R A FP A TC LE正C R C R IL G S 20 ) o.7 o5
R, T 当消融慢径后才诱发 A R , V T 本例即属于前 者 。尽管 A P 合并 D V P的电生理表现 复杂 , 只要在消融前 后行详 细 AN 但
触发心室起搏 , 当 F波 4 1下传 , 且 : 心室 率为 5 5次/ , 分 又
高于起搏下限频率 , 心室起搏 信号 出现。当心房率 17 故无 8
次/ 时 , 分 心房激动间期短 于起搏器总心房不应期 , 其频率 但 又低 于起搏 器 自动模 式 转换频率 , F波 2 :1带动起 搏器起
B 正常心 电图。 :
讨论 国内一 些小样本 试验证实 D V P A 并存 的 AN 与 P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占 A R V T的 1 . %[ 3 6 ”。多 表现为 分
经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引起的双重性心室反应1例
经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引起的双重性心室反应1例叶秀琴;吴祥【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2页(P414-415)【作者】叶秀琴;吴祥【作者单位】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电图室;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广义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既包括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
本文报道一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不同于上述类型,而是由于一次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两次顺传激动心室,这种情况连续发生就会导致两倍于心房率的心室率,表现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现报道如下。
患儿男性,5岁,体检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4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廓无畸形,口唇无青紫。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图略)示窦性心律,P波、QRS形态、时间正常。
经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证实室间隔缺损。
于入院第15天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术后超声心动描记术复查,室间隔缺损封堵良好,心室内无分流表现。
复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1∶2房室传导现象。
术后记录的心电图胸导联伪差较大,仅取肢体导联分析:ⅡP波直立,aVR P波倒置,为窦性P波,窦性心率56次/min,QRS时间0.14s,Ⅰ、Ⅱ呈Rs型,ⅡS波呈明显切迹,Ⅲ、aVF呈qRS型,ⅢR波顶峰出现切迹,aVF下降支出现切迹,aVR呈QR型、R波顶峰出现切迹。
P波与QRS波群有关,每一P波后紧随2个QRS波群,呈现罕见1∶2房室传导现象。
P-R1间期固定0.20s,P-R2间期固定0.82s,P-R1间期与P-R2间期相差0.62s,考虑为房室结存在双径路,P-R1间期0.20s(经快径路顺传),P-R2间期0.82s(经慢径路顺传),即窦性P波通过快、慢径路同步顺传形成罕见1∶2双重性心室反应(图1梯形图解)。
本例QRS波群的R波或S波呈现明显切迹现象,考虑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室肌轻度受损,心肌除极改变所形成的碎裂QRS波群[1]。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王光勇【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113-114)【作者】王光勇【作者单位】325600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患者女性,48岁。
因“反复心悸20余年,加重半年”来院就诊。
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
2012年8月23日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选取不同时段有特征性的图形(图1~3)分析如下:图1示第1~3个心搏为窦性节律,在第3个心搏的T波降支上有一房性期前收缩P′波,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在ST段与T波交接处可见P-波,形成P′-QRS-P--QRS-P--QRS……序列,R-P-间期相等为110ms,R-P-间期<P--R间期,因此P′波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符合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心电图特征。
图2为本例顺向型AVRT发生中的一段,可见长短两种P--R间期,长P--R间期-短P--R间期>100ms,提示房室结内存在双径路,短P--R间期为激动从快径路顺传且仅顺传1次,其余皆为长P--R间期,为激动从慢径路顺传。
图3示本例顺向型AVRT终止后恢复了窦性心律,可见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的QRS波群脱落,心动过速也随之立即终止,一段时间后窦性激动夺获心室;P-R间期为激动从快径路顺传,P--R间期为激动从慢径路顺传,呈现出P--R间期逐渐延长到长R-R间期再到短的P-R间期的“不典型文氏现象”的变化过程,形成文氏型阻滞。
动态心电图诊断:顺向型AVRT,隐匿性房室旁道,房室结双径路伴快径路内蝉联现象及慢径路递减性传导形成文氏型阻滞。
讨论顺向型AVR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常由期前收缩诱发如房性期前收缩。
房室旁道、房室结-希浦系统、心房肌和心室肌均为折返环路必需部分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折返环路为激动从心房沿房室结-希浦系统顺传至心室,然后沿房室旁道逆传至心房,周而复始。
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应用--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与应用--房室结双径路参与传导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黄玥;孙小平;李忠杰【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378-380)【作者】黄玥;孙小平;李忠杰【作者单位】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心电科;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心电科;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房室结双径路折返引起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旁道参与折返形成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1]。
房室结双径路和隐性房室旁道并存时,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折返环路,可诱发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较难鉴别。
现结合部分病例进行简单介绍。
1.1 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房室结区出现纵向的功能性分离,可在房室结区形成传导速度和不应期截然不同的两条传导通路。
大多数顺向型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为快径路不应期长,传导速度快;慢径路不应期短,传导速度慢。
窦性心律时,因快径路传导速度快而掩盖了慢径路传导,致常规心电图无法显示慢径路的传导特性。
只有在窦性周长发生改变,出现期前收缩或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及其参与的心律失常时才能明确诊断。
1.2 隐匿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点房室旁道为房室环发育先天性异常引起,属快反应纤维,传导速度快,传导时间恒定,无频率或周期依赖性递减传导。
大部分旁道具有双向传导能力,仅具有逆传能力的房室旁道称为隐匿性房室旁道,虽然无预激表现,但易与房室结-希浦系统共同构成房室大折返,在期前刺激等因素下诱发OAVRT。
2.1 房室结快径路持续顺传快径路具有不应期长,传导速度快的电生理特点。
OAVRT时心房激动经快径路-希浦系统顺传心室,同时隐匿性传导至慢径路。
从慢径路缓慢顺传的激动,在慢径路远端遇到快径路隐匿性传导后形成的不应期而发生阻滞。
快径路持续参与顺传,心动过速P--R间期相对较短。
射频导管消融慢径路治疗程控刺激不能诱发且无明显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射频导管消融慢径路治疗程控刺激不能诱发且无明显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李芳;罗玉寅;孙启银;柳元化【摘要】目的观察无A-H 间期跳跃和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特点和远期疗效。
方法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无旁道参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分成三组:能诱发AVNRT,有明显跳跃(A 组,n=40);不能诱发AVNRT,但有A-H间期>50ms 的明显跳跃(B组,n=40);不能诱发AVNRT 且没有A-H 间期>50ms 的明显跳跃(C 组,n=20)。
比较术后各组电生理数值及消融远期疗效。
结果与消融术前相比,术后各组患者的房室结顺传文氏周期均延长(P<0.05);消融术后房室结顺传有效不应期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出现缓慢交接区心律。
术后随访12个月,各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A-H 间期跳跃且程控刺激不能诱发的AVNRT 的慢径路消融是安全有效的。
缓慢交接区心律是消融有效的标志。
%Objective To assess features of slow pathway ablation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 without AH jump and tachycardia onset during programmed stimulation. Methods Based on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 results, 100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no bypass pathwa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H jump followed by AVNRT onset(n=40), group B, AH jump but no AVNRT(n=40 ), and group C, no AH jump and no ANVRT (n=20). Electr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long-term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Results AV nodal antegrade conduction Wenckebach periods were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in all patients after ablation(P<0.05).The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of AV node shortened significantly after ablation(P<0.05). Junctional rhythmappeared during ablation in all patients.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similar in all groups during follow-up 12 months. Conclusion Slow pathway abl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AVNRT without AH jump and inducible tachycardia during programmed stimulation. Junctional rhythmis a marker of effective ablation.【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483-485)【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电生理检查【作者】李芳;罗玉寅;孙启银;柳元化【作者单位】313000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313000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313000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313000 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房室结双径路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常见类型。
房室结双径路88例分析
房室结双径路88例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及可能机制。
方法对202例因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行食管心房调搏诊断的88 例房室结双径路(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ouble atrioventricular node pathway ,DAVNP)患者进行临床和电生理检查资料分析。
结果1、临床特点:该组资料DAVNP检出率为43.6%;器质性心脏病组为44.5%,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为43.0%(P0.05);心动过速组检出率为53.7%,心动过缓组为31.3%(P0.01)。
2、心房调搏表现:88 例出现S2R间期延长50 ms(50~240 ms)突跃现象;5 例在同一频率1∶1下传中出现相邻SR间期差≥50 ms的两种SR间期;9 例记录到跳跃式文氏周期。
结论房室结双径路是一常见电生理现象;在心动过速DAVNP检出率高,与AVNRT是SVT的常见类型有关;心动过缓常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助DAVNP显露。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食管心房调搏术;心电图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delectrophysi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athways.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data of 202 patients with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e pathways(DAVNP) who were given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because of bradycardia or tachycardia.Results (1)Clinical features:the detection rate of DAVNP in the 202 patients was 43.6%,44.5% for the group of organic heart disease and 43.0% (P0.05) for the group of nonstructural heart dis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DAVNP in the group of tachycardia was 53.7%,and 31.3% (P0.01) for the bradycardia group. (2)The manifestation of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it occurred that S2R interval prolongation 50 ms (50~240 ms) Jumping phenomenon in the 88 cases; two kinds of SR interval (the difference of adjacent SR interval≥50 ms) appear in the 5 cases of 1∶1 downloading in the same frequency;and jumping Wenckebach period was recorded in 9 cases.Conclusions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e pathway is a common electrophysiological phenomenon; the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 in the group of tachycardia than bradycardia,because AVNRT is a common type of SVT; bradycardia will help detact DAVNP,because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vagal tone.Key words: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e pathways; tachycardia;bradycardia;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ECG临床电生理研究表明房室结双径路(DAVDP)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最常见的原因。
房室结双径、多径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双径、多径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DAVNP)及多径路是房室传导常见的一种心电生理现象,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
心房内的传导纤维在向致密房室结汇集移行过程中形成了两条径路位于Koch氏三角内,一条位于致密房室结前上方沿Todaro腱行走,另一条位于致密房室结后下方沿三尖瓣环行走,前者传导速度快,称快径(FP),后者传导速度慢称慢径(SP)。
因此,形成了房室结双径路,这两条传导径路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可随人体生理状况不同而改变。
但是,临床上仅有少部分人心电图检查出现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
常见的现象如下。
1.间歇性Ⅰ?房室传导阻滞(I°AVB):在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可见一些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受检者(年青人居多),在某一时段描记的同一份心电图,在窦性心率无明显变化时,出现I°AVB图形(图1),其他均无异常改变。
这不是房室结病理性传导异常,常为房室结双径路交替传导的一种现象。
图1 间歇性Ⅰ°AVB 同一份心电图肢导联PR间期为0.20s,由FP下传,胸导联PR间期为0.42s,由SP下传,是DAVNP传导现象,无心动过速发生。
在房室结双径路中,FP传导速度快,有效不应期长,SP传导速度慢,有效不应期短。
窦性心律时,心房激动沿两条径路下传,由快径传导的激动先到达心室,而由SP下传的激动受阻于沿快径下传激动在房室结下部共同通道产生的不应期而不能到达心室,常规心电图中只能见到激动由FP下传所形成的正常PR间期。
当适时房性早搏或窦性搏动增快时激动落入FP有效不应期下传受阻,即发生单向阻滞,室上性激动转由SP缓慢下传心室,房室传导曲线突然出现跳跃中断,PR间期明显延长,延长值≥60ms,便出现Ⅰ°AVB,持续数个心搏或更长时间恢复FP传导PR间期又正常。
2.不典型文氏现象典型的文氏周期表现为PR间期逐次延长,RR间期逐次缩短,出现一次P波脱漏后恢复正常房室传导,PR间期延长的增加值<60ms。
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未能诱发出室上速机制的探讨
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未能诱发出室上速机制的探讨刘天胜刘肆仁王学一本文通过食道心房调搏和心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结有双径路(DAVNP),它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种常见机制。
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我们注意到具备DAVNP条件,而程序电刺激不能诱发PSVT现象屡见不鲜。
现将我院3年来资料较完整的51例具有DAVNP 的患者能否诱发室上速的机制,作一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1例患者中,男19例,女32例,年龄14~68岁,平均42岁。
其中28例未见明显心血管系统异常,23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或束支阻滞。
9例有术前PSVT 发作时心电图记录,22例有自觉心悸症状,但无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记录。
1.2方法1.2.1仪器使用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行食道心房调搏术检查,应用心电图机—6511型记录仪,起搏电极为TF-4极专用食道电极,心内电极为2-8-2mm四极电极(cordi s web stor USA),多导生理仪(quinton,USA)。
1.2.2食道心房调搏自鼻孔插入经消毒的TF-4极食道电极约(37±5)cm,观察食道心电图,调整电极深度使P波正负双相且振幅最大时用胶布固定导管,采用双极调搏,脉宽10 ~20ms,起搏电压(20±5)V,程序电刺激法包括:(1)RS2刺激法,比例8∶1,采用反扫,步长10ms。
(2)S1S2法,基础周长S1S1 500ms,比例8∶1,采用反扫,步长10ms。
( 3)S1S1递增刺激法。
如上述方法未能诱发PSVT,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可静注阿托品1.0 ~1.5mg 或静滴异丙肾1~2μg/min,使基础心率提高30%左右,重复上述方法诱发[1 ]。
1.2.3心内电生理检查常规以Seldingers法,分别穿刺双侧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经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将2-8-2四极电极分别置放于冠状静脉窦、希氏束位置、高位右房和右室心尖部,将体表心电图与心内电极同时连接于多导生理仪,同步记录体表及心内心电图。
迷走神经张力与房室结双径路关系的初步探讨
迷走神经张力与房室结双径路关系的初步探讨
吴学勤;张晓莉
【期刊名称】《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1994(013)004
【摘要】目前认为房室结双径路是不典型文氏现象产生机制之一。
作者通过对在动态心电图(DCG)中检出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典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发现5例存在房室结双径路,用阿托品阻滞迷走神经后复查,双径路现象全部消失。
提示迷走神经张力与房室结双径路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总页数】2页(P235-236)
【作者】吴学勤;张晓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02
【相关文献】
1.儿童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特性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J], 安金斗;张彦萍;王志远;刘松茂;高铁铮
2.迷走神经与房室结双径路研究进展 [J], 马晓华;徐海
3.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室房传导探讨 [J], 罗莹;郑竹虚
4.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与植物神经张力的关系 [J], 施冰;江洪
5.射频消蚀房室结双径路治疗折返性室上速的初步体会 [J], 李旭东;丁燕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致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致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唐晓红
【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卷),期】2006(015)005
【摘要】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见原因有多种。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为一常见的电生理现象,是房室结内存在着功能性纵行分离的两条不同性能的传导径路,即快径路和慢径路。
而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是由一次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下传两次激动心室,这种情况连续发生就会导致两倍于心房率的心室率,表现为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页数】1页(P377)
【作者】唐晓红
【作者单位】417000,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房室结双径路至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径路蝉联现象、快径路一度阻滞1例 [J], 向芝青;蒋勇;王福军;安俊华;田君华;刘芳;沙永红
2.房室结双径路交替性顺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J], 国卫民
3.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折返性与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J], 李忠杰;王慧;洪银维
4.房室结双径路持续性1:2下传致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J], 张宏伟;向家培;雷玉华;王凤萍
5.房室结双径路多径路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J], 安丽萍;韩晓丽;朗宏华;李红;李淑芬;巴艳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房室结双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房室结双径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谌辉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1997(11)3
【总页数】3页(P162-164)
【作者】谌辉
【作者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1
【相关文献】
1.多层住宅双跑楼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J], 艾思平
2.钙剂对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影响及其在心房调搏中对心动过速诱发的研究 [J], 夏伟;李乔华
3.房室结双径路慢径传导时间与Koch三角大小关系的研究 [J], 周聊生;李莹;杨光;娄兹谟;闫素华;陈明友
4.不同特征的慢电位在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慢径消融中的价值 [J], 张键;黄怡;郭宁;谢芳梅;张志翔;易剑明;鲁组建
5.房室结双径道所致小儿心律紊乱的电生理研究及临床意义 [J], 田杰;钱永如;余更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路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治疗_百度概要
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路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治疗 2010-06-02 Reentrant tachycardia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athways with atrioventricular accessory pathways 盛晓东刘志华宋建平惠杰汪康平蒋文平 Sheng Xiaodong, Liu Zhihua, Song Jianping, et al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合并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要求。
方法对2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的前传和逆传途径,然后对AP或房室结慢径(SP进行消融治疗。
结果 218例PSVT中检出DAVNP+AP 10例,检出率为4.6%。
其中SP前传、AP逆传(SP-AP 折返4例,快径(FP前传、AP逆传(FP-AP折返1例,SP-AP折返并FP-AP折返或SP/FP 交替前传折返4例,SP前传、FP逆传(AP旁观1例。
10例患者均作AP消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3例加作SP消融,术后随访均无复发。
结论DAVNP合并AP者AP均作为逆传途径,阻断AP是消融关键;AP旁观者也应作AP消融;仅有AH跳跃延长者不必接受房室结改良;AP消融者应作DAVNP电生理检查。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上性电生理学导管消融术 Reentrant tachycardia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athways with atrioventricular accessory pathways Sheng Xiaodong, Liu Zhihua, Song Jianping, et al.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Medical College, Suzhou 21500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lectrophys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athways (DAVNP with accessory pathways (AP and evaluate the criteria fo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Methods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were performed on 218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The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conduction pathways were examined, and the AP or slow pathway (SP was ablated if necessary. Results Among the 218 patients with PSVT, 10 patients (4.6% with DAVNP and AP were found. Of the 10 patients, the reentrant pattern with antegrade conduction by SP and retrograde conduction by AP was induced in 4 patients, the pattern with antegrade conduction by fast pathway (FP in one patient. Four patients manifested antegrade conduction by SP or FP alternatively, and the last one had SP and FP reentry (AP as a bystand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AP was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andablation of SP was performed on 3 patients with the initi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NRT.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during follow-up.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crucial to break the conduction of AP in patients with DAVNP and AP. The bystander AP should be ablated also. Patients with AVNRT attacked in the history or initiated during electrophysiologic testing should accept ablation of SP. It seems unnecessary to modifiy the AVN in patients only with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AH interval.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 should undergo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on DAVNP. 【Key words】 tachycardia, supraventricular electrophysiology catheter ablation 预激综合征常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DAVNP[1~4],使折返性心动过速复杂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室结双径路患者未能诱发出室上速机制的探讨
刘天胜刘肆仁王学一
本文通过食道心房调搏和心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结有双径路(DAVNP),它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种常见机制。
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我们注意到具备DAVNP条件,而程序电刺激不能诱发PSVT现象屡见不鲜。
现将我院3年来资料较完整的51例具有DAVNP 的患者能否诱发室上速的机制,作一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1例患者中,男19例,女32例,年龄14~68岁,平均42岁。
其中28例未见明显心血管系统异常,23例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或束支阻滞。
9例有术前PSVT 发作时心电图记录,22例有自觉心悸症状,但无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记录。
1.2方法
1.2.1仪器使用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行食道心房调搏术检查,应用心电图机—6511型记录仪,起搏电极为TF-4极专用食道电极,心内电极为2-8-2mm四极电极(cordi s web stor USA),多导生理仪(quinton,USA)。
1.2.2食道心房调搏自鼻孔插入经消毒的TF-4极食道电极约(37±5)cm,观察食道心电图,调整电极深度使P波正负双相且振幅最大时用胶布固定导管,采用双极调搏,脉宽10 ~20ms,起搏电压(20±5)V,程序电刺激法包括:(1)RS2刺激法,比例8∶1,采用反扫,步长10ms。
(2)S1S2法,基础周长S1S1 500ms,比例8∶1,采用反扫,步长10ms。
( 3)S1S1递增刺激法。
如上述方法未能诱发PSVT,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可静注阿托品1.0 ~1.5mg 或静滴异丙肾1~2μg/min,使基础心率提高30%左右,重复上述方法诱发[1 ]。
1.2.3心内电生理检查常规以Seldingers法,分别穿刺双侧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经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将2-8-2四极电极分别置放于冠状静脉窦、希氏束位置、高位右房和右室心尖部,将体表心电图与心内电极同时连接于多导生理仪,同步记录体表及心内心电图。
心内电生理检查同食道调搏程序刺激。
双径路判定标准:房室结前向传导曲线不连续,将早搏刺激的配对间期每减少10ms,体表心电图S2R2间期延长大于60ms[1],或心内电图S2H2间期延长大于50ms,规定为跳跃现象[2]。
2结果
51例患者中32例经食道调搏诱发PSVT,前传快径(fast pathway,FP)有效不应期(ERP FP)500/280±28ms,慢径(slow pathway,SP)有效不应期(ERPSP)500/220±32ms,FP 与SP 的ERP差值大于50ms。
另外19例经食道调搏未能诱发AVNRT,其中15例患者前传ERP FP500/250±30ms,ERPSP500/240±15ms,FP与SP的ERP差值小于50ms;其余4例患者前传ERPFP500/290±10ms,ERPSP500/210±18ms,FP与SP前传的ERP差值大于50ms。
上述19例均经心内电生理检查。
FP与SP前传的ERP差值<50ms的15例患者中有8例室房无逆传,不能诱发PSVT;其余7例室房逆传差,逆传文氏点小于(130±8)/min,在静滴异丙肾或静推阿托品后,逆传文氏点提高(160±20)/min,FP前传ERP 500/240±15ms,SP前传ERP 500/180±20ms,FP与SP前传的ERP增大,大于50ms,诱发了AVNRT。
而其余4例患者FP 与SP 前传的ERP大于50ms,室房无逆传,在静滴异丙肾后室房也无逆传功能,不能诱发AVNRT。
3讨论
早在1913年Mines首次提出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概念,1956年Moe和1963年K isen等许多学者通过动物试验大量体表心电图观察认为,人存在DAVNP,呈功能性纵向
分离的两条径路,其中传导速度缓慢而不应期短为慢径路;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长为快径路。
程序电刺激能诱发和终止AVNRT。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显示房室结前向传导功能曲线中断。
据此可诊断DAVNP。
由于房室结的结构具有特殊性,目前认为其存在各向异性,加上植物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形成了功能性双径路。
对具有DAVNP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一个适时的早搏刺激使其中一条径路发生单向传导阻滞,而另一条径路传导延缓,如果单向传导阻滞的径路恢复逆传功能,这样就符合了折返三要素,心动过速开始发作[2]。
本文51例患者,32例(61%)食道调搏诱发AVNRT,根据折返理论,诱发窗口的宽窄约等于ERPFP减去ERPSP,即ERPFP与ERPSP差值越大越易诱发心动过速[2]。
32例患者快慢径ERP差值大于50ms,即诱发窗口较宽,故易诱发AVNRT。
19例(39% )患者经食道调搏未能诱发AVNRT。
说明具有DAVNP的病人能否诱发AVNRT,不仅需要快慢径前传的ERP差值大,而且很可能还需具备别的必要条件。
经心内程序电刺激15例患者,快慢径前传的ERP差值小于50ms,其中8例不能诱发AVNRT,检查发现室房无逆传功能,仅有单向性双径路,不能形成闭合的折返环,故心动过速不能诱发。
其余7例有室房逆传,但逆传文氏点很低,快慢径前传的ERP差值小于50ms,故在常规检查下不能诱发AVNRT,仅在静滴异丙肾(1~2μg/min)或静推阿托品(1.0~1.5mg/min)将基础心率提高30%时,改善了房室结逆传功能且使快径与慢径路的ERP的差值增大,从而诱发了AVNRT。
另外4例患者快慢径前传的ERP 差值大于50ms,而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室房无逆传功能,故不能诱发心动过速。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具有DAVNP传导特性的患者,不一定能诱发AVNRT,其取决于双径路传导特性是否匹配、快慢径路的ERP差值是否大及房室结是否有逆传功能[2]。
我们认为快慢径路的ERP差值大于50ms,即诱发窗口较宽,此外房室结必须要有逆传功能,且室房逆传功能良好,才能诱发AVNRT。
如果室房逆传功能差,在静滴异丙肾或静推阿托品的情况下,才能诱发AVNRT。
如果室房没有逆传功能,不管快径与慢径前传的ERP差值大小,即使在静滴异丙肾或静推阿托品后也不能诱发AVNRT。
另外,个别病例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神经张力、体液因素和药物因素影响房室结快慢径的传导特性。
参考文献
1,宁佩萸.食道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120
2,陈新,孙瑞龙,王方正.临床心电生理学和心脏起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