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艺术设计概论PPT课件

艺术设计概论PPT课件
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领域,要求设计师具备空 间感知、环境分析、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环保和节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环境。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主要关注产品的外观、功能 和人机交互等方面,以提高产品的用 户体验和商业价值。
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至 关重要的角色,对于提升企业品牌形 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方式提高用户体验。
02 03
详细描述
人机交互设计注重研究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通过简洁明了的交互界面 和自然流畅的操作方式,降低用户使用产品的门槛,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和用户体验。
案例
某手机应用的人机交互设计,通过简洁直观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 使用户能够快速完成目标任务。
06
艺术设计案例分享
优秀设计作品欣赏
总结词
通过欣赏优秀设计作品,了解艺术设计的风格、技巧和创意。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设计作品,从作品的主题、形式、色彩、构图等方面进 行深入剖析,分析其设计特点和创意来源,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多样性和创 新性。
设计大师介绍
总结词
了解设计大师的生平、风格和代表作品,学习他们的设计理 念和创作方法。
2
平面设计注重创意、构图、色彩搭配和版式设计, 旨在通过视觉元素传达信息,吸引目标受众并达 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3
平面设计常用的软件包括Photoshop、 Illustrator和InDesign等,设计师需要熟练掌握 这些软件以完成设计任务。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建筑、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的功能性、 审美性和文化性。
详细描述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一、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相①设计与艺术同根同源不设计求实用、功利,而艺术更注重精神上的体验同②设计和艺术都是为人服务的同服务对象不同,设计为他,艺术为我③设计和艺术都必须具有创造性二、设计与科技技术的关系①设计与技术是从属关系②设计不同于技术,尽管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设计不等同于技术.三、中国艺术设计史①陶瓷艺术设计②青铜器艺术设计③漆器艺术设计④家具艺术设计⑤建筑艺术设计四、陶瓷艺术设计特别对比胎质烧制温度吸水率陶瓷普通粘土800℃一定的吸水率瓷器高岭土 1300℃极低甚至几乎没有a.彩陶:半坡类型马家窑文化彩陶:马家窑类型仰韶文化彩陶半山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厂类型b.黑陶c.唐三彩伍、陶瓷制作方法①控制阀②泥条盘筑法③轮制法彩陶:新时代石器中晚期的一种彩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的纹饰的陶器因其培土中含有铁元素,故而成胚后呈现出红、橙黄和褐色三种颜色.彩陶的制作:当陶胚还未全干时,用某种工具(木片、卵石)把陶胚的表里打磨无滑,并用赤铁矿和氧化锰作红黑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器皿上描绘图案或画面。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堪称标志的特征。

半坡类型彩陶特点:器物造型:以卷唇的圆底或平底盆为主。

装饰纹样:主要为鸟纹和鸟纹简化变形的圆点弧边三角形,钩羽形纹。

马家窑类型彩陶特点:马家窑类型彩陶器形:多以翁,瓶,壶大型器皿。

装饰纹样主要为:多以流畅的弧线构成各式旋动图案布满器物内外壁上,风格流畅雅致。

半山类型彩陶特点:器物造型多为罐,壶。

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

装饰集中于上半部,图案繁丽精致。

马厂类型彩陶特点:器物类型:增加了流,捏,梁等功能性附件。

纹饰:几何纹样常用一直线为主的米字纹,十字纹,字纹,波折纹等。

动物纹则以蛙纹居多,并简化到仅画四肢的极限。

装饰上注重大效果的营造,图案较疏朗,具有刚建明快的风格。

龙山文化黑陶黑陶制作方法: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讲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导论
范畴:3)艺术的符号学说
英国史学家、哲学家柯林伍德:”艺术即想像“,”艺术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情感的表现”。 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 · 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 恩斯特· 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 符号。《符号形式的哲学》 苏珊· 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 ,“在艺术中,形式之所以被抽象, 仅仅是为了显而易见,形式之所以摆脱其通常的功用——充当符号,以表达人类的 情感”。《情感与形式》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的定义“理性的正当秩序”,出现了“自由艺术”,分 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史考特 则认为艺术是”一种正确观念的产物“以及”一种建立在真实原则之上的制作能力“。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古老含义也被重新恢复,艺术家等同于工匠 。
达· 芬奇曾经设计过飞行器和自行车。米开朗基罗也设计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
1.1 艺术设计的概念
导论
一、“艺术”的范畴和内涵 词源: “艺术”(Art)一词源于拉丁语“Ars”。是指一种技艺或者技能。
范畴:1)”技艺”时期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艺术只是指一种”技能“或者“手工操作技巧”;
、 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公35—95) 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 的艺术分类:“理论的艺术”、“行动的艺术”和“产品的艺术”。
、 日本《意匠法》第二条:“根据法律,所谓意匠是指物品的形状、模样或色彩,或者是这
些的结合,通过视觉使之产生美感。”
图案容易给人平面感,具体、形象、实际,容易使人联想到具体器皿上的纹样装饰;意匠 虽给人以细微的立体感,与其说是针对功能,不如说仍以装饰为主。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1.艺术设计的特征一、精神性艺术设计通过完成的产品,最大限度地体现对人的关怀。

设计的人文价值体现于与物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互动过程,人使用产品时的精神状态和产品本身流露除的价值趋向决定着这种交流是否愉悦,因此产品的设计必须与人的心理相匹配,物的形式必然要求满足人们的愿望以及历史的人文和现实的人文追求。

设计是“创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

设计的艺术性决定了设计不是模仿的,而是创造的,设计就是发明。

二、功能性所谓“功能性”,就是指一件物品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具备的条件,比如所需要的形态、结构、用途等。

我们运用功能的观念,可使一切物品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更加明确,而达到物尽其用的目标。

每一件物品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特性;所谓功能性,即任何人工制品首先必须具备人们的实际物质需要的基本条件。

1、实用功能简单的说,就是物品的功能。

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满足某种用途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2、认知功能产品的外在形式向人们表明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产品的认知功能。

有:(1)指示功能;(2)象征功能:(3)展示功能;3、审美功能产品的含义及外在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

审美功能是在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心理功能。

三、人工性人工性就是人为地,所谓的“人为的”通俗地说就是人造的。

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物打上“人”的印记,使自然物“着我之色彩”。

人为事物与自然物的区别在于:人为事物是人为的,是人力所为,自然物是自然的,非人为所为‘人为事物具有目的性,自然物是大自然自我运动和自然生成的,不带有目的性。

2.环艺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形象提升有什么功能/与城市风格的关系1环境艺术设计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手段环境艺术是一种沟通人、社会和自然的艺术,是与人们密切相关,可能激发人们感情的公众艺术。

它融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我们考察设计史,可以这样断定,设计始终属于艺术的范畴。

设计或者等同艺术,或者属于艺术之列。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讲,设计都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之中。

正是艺术史的材料证明设计的艺术特性,从而以便我们进一步地考察设计美学的其它特性,这点是最基本的原则。

①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后来人们从中理出绘画的四要素,即设计、色、构图和创造。

②设计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所谓设计创造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它是通过产品或设计作品来实现,在设计的产品中体现出设计师个性情感,技艺与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诸多因素。

③设计是一种合目的的创造活动。

是一种高科技的创作活动①、高科技在设计中的运用,使设计的材料更宽广多样多变。

②、设计的科技手段更高更专业③、设计思维的变化“视觉符号”、“传达”与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广义的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

符号是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流都离不开符号。

符号具有形式表现、信息叙述和传达的功能,是信息的载体。

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相互的交流。

作为人类认识事物和信息交流的媒介,广义的符号由人类不同的知觉感官接受,因此它包括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触觉符号系统、味觉和嗅觉符号系统等。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传达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

它既可能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

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传达。

一般可以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序。

视觉传达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具备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识背景,即是说:信息传达所用的符号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发送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号贮备系统中。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2023版120加原创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1.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2.作为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Design”一词的根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3.作为动词的design,来源于拉丁语Designara,第一是意味着(指示)第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第三是(指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Design”语义的核心即强调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义。

4.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5.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6.在文学艺术方面,与设计同义的还有(“意匠”)一词,从字面来理解,(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7.在(20)世纪初,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当时所谓的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8.据现有资料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

9.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10.“Design”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汉语中的(策画)、(策划)、(意匠)、(图案)等词义相近。

二、设计的意义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1980)年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把这一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是一门旨在将美学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设计无处不在,无论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还是广告、网页和建筑等领域,都需要经过艺术设计师的精心设计。

艺术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表达和传达信息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艺术设计的定义、历史和重要性,并探讨艺术设计师的职责和技能。

艺术设计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在创造中融入艺术观念和方法的设计过程。

与纯粹的功能性设计不同,艺术设计强调感性和情感的表达。

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更是为了呈现一种美学上的愉悦和共鸣。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装饰,还包括对材料、形状、构图、色彩和空间的选择和组合。

艺术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从埃及的金字塔到中国的古代雕塑,艺术设计一直是人类文化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设计的形式和风格不断发展和演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艺术家,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们提倡人文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创造了许多值得称道的艺术品和建筑作品。

近现代的艺术设计经历了一次次的革新和变革。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大规模生产。

现代主义的到来,如包豪斯学派的创立,重新定义了艺术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设计也不断向数字领域扩展,融合了计算机生成的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

艺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艺术设计能够为产品和服务增加附加值,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一个精美的包装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良好的网页设计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优秀的广告设计可以传递有效的宣传信息。

艺术设计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显独特性和创新性。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师,他们的职责是通过视觉和感知来传递信息。

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品牌的定位,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创意和设计的形式。

艺术设计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与客户和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整理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整理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知识点整理一、导论1.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1)设计的概念●汉语词意:设想与计划●最早提出“工艺美术”一词的是蔡元培:狭义是建筑、雕刻、图像与工艺美术等。

2)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美国学者麦德华。

考夫曼。

琼尼提出关于设计的12项定义(p4)●注重产品的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从人的需求出发:实用、经济、美观,以造物的使用功能或实用价值的实现为基点,运用科学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2.设计的范畴1)分类●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的设计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

●它是与建筑、园林等模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实际上是一个信息表达和传达的图形系统●广告设计●染织与服饰设计3.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1)概述●中国当代艺术是指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设计实践2)平面设计●陈汉民、陈绍华●3)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4)环境艺术设计●吕彦直、杨延宝、陆谦5)染织服装设计二、艺术设计的历史人类的设计是从石器开始的,人类的文化最早写在石头上的。

1.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1)陶瓷●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的器物●商代开始出现釉陶,唐代开始盛行唐三彩-低温釉陶●宋代紫砂器●中国陶瓷三类:青瓷(最成功)、白瓷、彩瓷●宋代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瓷系的基础上形成六大瓷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地区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清白瓷系;六大窑系孕育了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均2)青铜●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鼎是使用时间最长的饪食器,也是最重要的礼器3)漆、木、玉等器物的设计●金玉材料是最贵重的材料●明式家具: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

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Hale Waihona Puke 在我国,环境艺术所涉及和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 除建筑设计以外的人类聚居环境的设计,简称室外环境设计;二是 建筑单体内部的空间划分、界面设计,以及陈设等设计,简称室内 环境设计 。

而世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则逐渐从室内空间设计的装饰、家具陈 设等方面伸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建筑景观、庭院小景、小区整体环 境、街道广场环境等等。
五、学习艺术设计的方法
①艺术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复合学科,要把艺术设计史与建筑史、文化 史、科学技术史联系起来,通过学习现代设计思想,把各种设计流 派的形成与发展,设计语言与符号消融在自己的艺术设计实践中。 ②重点研究学习中外艺术设计经典论著和作品剖析,在设计观念、设 计理论和设计美学方面打下扎实的人文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设 计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和文献检索能力,尽量研读英文原著和利用 国际互联网英文专业网站上的丰富信息资源。 ③利用一切机会,参观各种国际国内的当代设计展览,设计艺术,通 过对设计作品实物的研究学习现代设计。 ④从点滴积累开始,不断形成充实丰富自己的专业图书资料信息库。 (笔记、卡片、速写、手稿、图片、专业书籍、画册、实物、光盘、 磁带等),形成治学能力与自学能力,终身学习。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
1750-1800 广义上的环境概念涵盖范围非常大。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主要是 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 。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art in England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steam engine. 室内装饰系→建筑装饰系、工业美术系、室内设计系→环境艺术 系 Incipient mass-production.

艺术设计概论大学教案及反思

艺术设计概论大学教案及反思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1.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2. 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艺术设计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设计?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讲解1. 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 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青铜器、陶瓷、绘画到现代的设计,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3. 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不同类型的艺术设计,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设计作品,让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手法和效果。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体现艺术设计的分类和特点的?四、课堂讨论1. 提问:你认为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艺术设计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二、实践环节1. 让学生分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新意识,设计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三、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艺术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1. 学生对艺术设计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案例分析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艺术设计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司母戊》
《象尊》: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象形雕塑极为生动传神。
青铜器的设计与礼制文化紧密相关,其特点 有:
一、象物 具有图腾的特点。
二、纹样威武狰狞 是统治阶级的象征,在 礼制活动中要达到强制、震慑、恐吓的目的。
三、系统严谨、风格繁缛富丽。
第四章 钟鸣鼎食——春秋 战国的艺术设计
一、世俗化自由化的青铜器
《透光镜》
四、汉玉
《玉琀》(东汉):放在死 者口中的殉葬用品,被雕成 蝉形,蝉蜕有再生的含义。
五、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从汉代开始大量输往国外,从 长安开始,从西北两条陆路,经中亚运往欧 洲,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分称之为丝绸 之路。
汉代丝织品种繁多,有锦、绫、绮、罗、 纱、绢、纤等;提花织锦、染色技术发展迅 速。
是功能之宜。不片面追求高大奢丽,而重在 适宜——尚用之宜,除客观因素外,设计也 应纳入主观因素人的因素。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 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 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 。
暖桌椅
西方艺术设计观念的历史发展
色偌芬《回忆录》:苏格拉底指出美和效 用的问题,在物品中寻找它的含义,物品的 效用决定其美与丑。
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的生活和精神体系 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我国这一时期可 谓是典型的青铜时代。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 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 鼎,因其腹部著有 “司母戊”三字而得 名,是商朝青铜器的 代表作此鼎形制雄伟, 重达875公斤,高 133厘米、口长110 厘米、口宽79厘米 。
设计就是做事之前的设想、运筹、 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 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是社会 行为、经济行为、审美行 为的综合,它的终极目的 是改善环境、工具及人自 身。

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

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

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艺术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艺术设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础。

以下是艺术设计概论中必考的知识点。

一、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艺术设计是一门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观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它的特点包括:主观性、客观性、创造性、具象性、抽象性、形式美、功能性等。

二、艺术设计的分类和门类艺术设计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时空设计;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媒设计等。

三、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设计元素是艺术设计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点、线、面、色彩、质感、形状、空间等。

设计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原则,如:对比、重复、平衡、对称、层次等。

四、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史研究从古至今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设计风格和特点,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人体比例与构造人体是艺术设计的重要题材之一,艺术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和结构构造,以便能够准确表达人体形态和形象。

六、色彩学色彩学是研究色彩的科学,对艺术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构成、色彩的表现力和色彩的搭配原则,有助于艺术设计的创作和表达。

七、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一种视觉表达形式,视觉传达是艺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

通过色彩、形状、构图、排版等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意图。

八、设计工具和软件应用艺术设计师需要掌握一定的设计工具和软件应用技巧,例如:手绘工具、平面设计软件、建模软件、渲染软件等。

熟练掌握这些工具和软件,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九、艺术设计与社会艺术设计与社会密切相关,艺术设计师需要关注社会变化、文化潮流和市场需求,将艺术设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

总结:艺术设计概论必考知识点包括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艺术设计的分类和门类、设计元素和设计原则、艺术设计史、人体比例与构造、色彩学、视觉传达、设计工具和软件应用以及艺术设计与社会等内容。

(完整版)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最新整理)

(完整版)艺术设计概论总结含课后答案(最新整理)

艺术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设计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一、“设计”的概念197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Design: blah blah. ...... 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而建立方案。

(不是以大工业生产为前提的意义)二、设计的意义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宏观定义】“一种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从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思想跃迁”“......”“ .. ”1950 麦德华·考夫曼·琼尼:现代设计的12 项定义:【大工业生产后的定义】1)应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2)应体现时代精神3)应从不断发展的纯美术与纯科学中不断汲取营养(自我发展)4)应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并不断使其发展(与时俱进)5)通过运用适当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产品的造型、肌理、色彩等效果(外观创新)6)应明确的表达对象的意图、绝不能模棱两可(理念清晰)7)应体现使用材料所具备的区别于他种材料的特性及美感(忠于材料)8)应明确表达产品的制作方法,不能使用表面可行、实际不能适应大量生产的欺骗手段(诚实)9)在实用、材料、工艺的表现手法上,应给人以视觉的满足,特别应强调整体效果的满足(效果展示)10)应给人单纯洁净的美感,避免繁琐的处理11)必须熟悉和掌握机械设备的功能12)追求豪华情调的同时,必须顾及消费者节制的欲求及价格问题(物美价廉)1957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1964 年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他的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这些造型质量不但是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他从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观点把一个系统转变为连贯的统一。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论设计或艺术设计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之一。

对于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而言,设计是无处不在、无所不需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增长,设计已成为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又创造着新文化和新文明。

一、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中国汉语“设计”一词的多义使用与“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几乎遥相呼应,两者都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增添新的涵义。

(一)中国汉语“设计”的一词多义1“设计”的基本内涵设计,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

《新华字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设计”一词几乎综合和包容了“设”与“计”的所有含义,从而具有较为宽泛的内涵。

(1)“设”在汉语中作为动词,有安排、建立、构筑、陈列、假使等含义,由此复合成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设计等词;(2)“计”在汉语中动词名词兼用,名词有如计谋、诡计,动词如计算、计议、计划等,计议、计划诸词又有名词的词性,因此,“计”作为动词有计划、策划、筹划、计算、审核等意。

2“设计”的古典意义(1)“计谋”汉语中的“设计”最早的含义是“计谋”。

到了元代“设计”被解释为“设下计谋”。

明末“设计”的意思为谋划事情,出主意。

在近现代“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2)“意匠”在文学艺术方面,“意匠”一词与设计同义,意匠即意图与匠心,指创作中的构思与设想。

3作为与“Design”对译的词的意义(1)在中国“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

“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

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

凡是在日常生活器具的制造上加以美术设计的,都可以将其称为工艺美术。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风格、图案、心中的设想等义。

(二)“Design”在英语世界中的多义使用1从词本身上看“Design”为复合词,由词根“sign”和前缀“de”组成,在英语中“sign”具有方案、计划、标记、构想等语义,着重标识已成的状态;“de”则含有实施、制作等的动态语义,强调组合、重复、肯定、否定等动作行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设计概论,学生可以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重要代表作品,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在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通常会涉及绘画、雕塑、建筑、摄影、平面设计等多个艺术设计领域。

学生将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线条、形状、颜色、质感等,以及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他们还会学习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概论还会介绍艺术设计的应用领域和行业发展情况,以及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学生将学习一些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技巧,如平衡、对比、重复等,以及一些常用的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设计概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艺术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

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是一种跨学科的创造性活动,涵盖了广泛的艺术形式和设计领域。

通过结合美学、技术和创新,艺术设计旨在创造出视觉上具有吸引力和情感共鸣的作品,以传达作者的观念和情感。

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艺术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中,艺术设计被用来装饰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艺术设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立的学科和职业领域,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设计等。

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艺术设计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品味和生活质量,使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共鸣。

其次,艺术设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创意设计产生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最后,艺术设计也是文化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传递着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艺术设计的创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设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平衡和组织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作品需要在形式、色彩、空间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再次,功能和美学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设计作品既要满足使用功能,也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将进一步影响艺术设计的创作方式和呈现形式,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将引领艺术设计走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注重设计作品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创造性活动,承载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的渴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艺术设计将继续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的提升做出贡献。

《艺术设计概论》导论 ppt课件【2024版】

《艺术设计概论》导论  ppt课件【2024版】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1、词源 Design 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后来人们从中理出绘画的四要素,即设计、色彩、构图和创造。 《牛津大词典》一、心理计划(a menta pian);二、在艺术中的计划(a pian in art). “Design”内涵与重点变化的三个阶段: 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15世纪前后: 定义:“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病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的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 18世纪: 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词典》对“Design”的解释:“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是产生比预想更好的效果。” 18世纪:突破了美术与纯艺术的范畴。对“Design”的解释更加多样。
*
ppt课件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在现代建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ppt课件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刷涂料、铺地板、挂些装饰品就完成了,真正的设计不是表面的装修涂料,而是一种整体的空间设计与构造,是按照室内设计的各项功能性要求,为人们设计出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
ppt课件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一个重要品质是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因此,要进行科学的、有目的的环境艺术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理想的与自然共处互益的环境,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心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20世纪初,中国的有识之士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参与国际经济与市场竞争,开始注重产品的装饰与设计,design的概念已开始引入中国。

Design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工艺美术”等词。

2:“设计”就其动词性的本意而言,其结构是开放性的。

3:设计可以分为五大类: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染织服装设计。

4:唐代南青北白。

宋代六大瓷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

南方地区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窑。

5:青铜是自然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

6:明代著名漆工艺人,黄成所著漆工专著《髹饰录》。

7:西方古代的设计。

巴洛克,洛可可的设计风格。

英国的魏德伍德,使陶瓷生产实现机械化生产。

保尔顿,事金属工艺的设计实现机械化生产。

8:艺术与设计的历史溯源。

石器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和信物。

考古学和人类学。

9:古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区别:(1)古典技术产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受制于自然提供的物质和可能性;而现代技术掌握着自然,环境被打上了技术的烙印,而且人也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2)古典技术所掌握的材料是自然所能提供的,其造物的形式总与自然所赋予的形式相联系:在现代技术中,人们选择材料,并将自然材料简化成小的成分,再织入想望的结构中,形式上尽量脱离自然所赋予的形式。

(3)在能量这类技术形式中,技术的早期主要是由动物和人类提供的拖力和肌肉力量;在现代,出自然的风力水力等外,还有间接地原子能,太阳能等。

(4)古典技术的“形式赋予”是由人类所使用工具的技能决定的;在现代,人的技艺被融入机器的技术装置中,这导致了技术的决定性更新,并出现全新技艺。

(5)手工业时代,产品的生产制作基本上由一个人完成,制技造者又是消费者,所谓自作自用;现代技术必须由工程师,缔约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制造的过程独立到工业企业中,与消费者的联系与受工业时代已完全不同。

在设计方面,古典技术时代,设计与制作过程往往是一体的,边想边做,边设计边制作,一个人完成全过程;在现代技术中,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而存在,设计作为作为意向性构形和实际生产之间联系的中介,它勾勒出或者给出一个抽象的图景,其计划的每一细节都可以由脑力决定。

(6)与古典技术相比,现代技术依靠现代工具尽量在技术构形中除去人的因素,它借助技术措施提供的能量转换过程,有可能依照理论制造物品。

这既是生产的自动化。

10:设计方法:系统论方法,功能论方法。

11:人的需求的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人的尺度:人机工程学。

13:设计美学:1}设计美学;2}功能之美,用与美之间的关系:功能即其使用价值,是产品之所以作为有用物而存在的最根本的属性,没有功效的产品是废品,有用性即功能性是第一位的。

由于使用价值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合乎人的目的性,因而是人感到满足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美,即功效之美。

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功效与美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产品设计的一种本质性存在。

3}科学之美;4}技术之美。

14:设计与文化:赫斯科维兹对文化理论的主张: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

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

3)文化具有结构。

4)文化分为各个方面,5)文化是动态的。

6)文化是可变的。

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她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

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

15:设计与消费: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他认为,有闲阶级把钱投入象征他们高人一等的实物消费即所谓“炫耀性消费”。

16:文化与传统:任何文化只要有历史也就会有传统,传统实际上是文化本质的一种延续,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在传统中的发展。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互有重叠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一般而言,传统文化可以标指具体的旧有文化形式,文化传统则大多泛指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思想等层面上的内容。

共鸣是我们现代人在文化传统的情境中对传统文化形式的认同与交流,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礼赞。

17:设计师分为:驻场设计师和自由设计师。

18:设计师的社会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协同意识。

19:生态设计:绿色设计。

从生态到心态的设计。

非物质设计与信息设计。

艺术化的生活与设计的艺术化。

20: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有6种:1)生活的特征:艺术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艺术设计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生活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勇士艺术设计也表现出了足够多的生活气息。

2)艺术的特征:在设计中的艺术可理解为美感的存在同时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可称之为艺术,艺术丰富了设计的内涵,提升了其价值。

3)技术的特征:科技的进步推动着设计的发展,科学理论促进了设计的科学化,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4)商品的特征:商品是艺术设计的一种重要形态,在体现艺术设计的价值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对其艺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促进了艺术设计实现其价值。

5)经济的特征:a,设计艺术作为造物运动,是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它创造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一部分,它与纯艺术的社会存在不同,纯艺术是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设计艺术则作为一种经济生产形态而存在。

b,设计的目的是人,为人服务,设计与消费互动,一方面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设计的不断进步。

c,设计创造价值,设计师创造商品高附加值的方法。

6)创造的特征: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新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发展空间。

21:艺术设计的九种基本关系:1)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一般来说现代艺术设计主要处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物体的组合,处理和创造,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不过由于人的设计的观点在艺术设计的领域的不断深化,艺术设计也开始朝人文与和谐的方向发展,人与物的关系越来越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发展是给与自然之上的,随着在社会与自然科学领域上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越来越成熟,艺术设计开始给与自然更多的关注,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开始作为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之一,可持续发展及生态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种选择。

3)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艺术设计中目的与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新的更高的目的要求更先进的技术产生,而先进的手段也使艺术设计有了更高的追求,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艺术设计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4)用与美的关系:受以生产力为主的各项因素制约,在大工业社会之前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物品实用性的要求高于美观价值,之后随着生产剩余,社会主流真正开始了对美的追求,艺术设计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协调其作品与成果在实用与美观上的关系,事实上一般认为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能够在两方面做到优秀。

5)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技术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先进的技术总是能为艺术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平台,更易使其取得成功,但一件成功的艺术设计作品必须要取得人们的认可,这就要求其具有足够的艺术价值。

二者并不存在太多矛盾的地方,甚至某些技术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种艺术,而且可以直接被赋予艺术设计作品。

6)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传统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借鉴,学习和总结传统知识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不能太过于崇古贬今,当今艺术设计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来者对于先行者成就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7)艺术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丰富的了设计的内涵,而设计又为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艺术设计是二者的统一性表现,艺术设计离不开艺术,艺术是艺术设计的一种本质属性。

8)艺术设计与其他设计的关系:艺术设计相对于其他设计更注重设计作品的艺术内涵,即设计作品的美感和与人的交互,但差别不大,艺术设计是一种丰富化了的设计,而艺术只能作为设计的而一个考量因素,并不能产生根本上的影响。

9)作为学科的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

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和其他学科存在紧密联系。

22:贝聿铭,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

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

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的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

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

学术:独特建筑物专业:建筑学勋章:自由勋章米西亚·普拉达米西亚·普拉达是PRADA集团的全球首席设计师,主管该品牌属下所有产品设计方面的事务。

是PRADA独特设计风格的缔造者。

米西亚·普拉达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贵族家庭,一开始的时候,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和服装设计这条路有关联,六十年代,她选择了去米兰的大学学习政治学,和好多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米西亚·普拉达非常致力于左翼运动,并且很快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当然,相对于其他的知识分子而言,米西亚·普拉达并不是一个仅仅具有战斗性的女性,在她的生活中,还是随时的关注着流行和流行的趋势,特别是看到收藏在母亲衣柜中那些由著名设计师缝制的整洁服装,米西亚·普拉达既感到好奇和喜爱,又感到一种特别奇妙的憧憬和骄傲。

1978年,28岁的米西亚·普拉达极不情愿的从母亲手里接过由祖父传下来的公司,之所以心里面有些抵触,是因为那时候的她还没有做好把时装设计当成自己毕生职业的准备,不过,对于米西亚·普拉达成长所在的这个家族来说,由她来继承PRADA的事业,本就是一件很顺理成章的事,万般无奈,米西亚·普拉达只好走马上任了。

在被米西亚·普拉达接管以前,PRADA的品牌其实已经渐渐的露出了陈旧的姿态,米西亚·普拉达虽然一开始有些不能接受家族给她的使命,一段时间以后还是调整了心态,她很快觉察到PRADA不可以再继续在传统的名义下正襟危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