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 《找规律填图》教案2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课题是“找规律”,这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章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7页的内容,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图形、数字和事物之间的一般规律。
具体包括:1、认识和理解规律的概念;2、通过实例学会寻找和描述规律;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章节的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的概念;2、讲解: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3、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更多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规律的定义和寻找规律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找出生活中的一种规律现象,并用文字描述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我认为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例如,在引入环节,我会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规律的概念。
在讲解环节,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
在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更多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关于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我认为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 找规律填数》教案2
《找规律填数》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列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按规律把数列补充完整。
2、在比较、猜测的过程中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列中隐含的规律。
2、掌握规律的多样化寻找数列里“差”的关系,“倍”的关系,并学会“隔”着看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能通过自己独立观察寻找数与数之间的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把数列补充完整。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
咱们来比一比,看谁最先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师示范:拍手(1下)点手心(2下)为一组;拍手点手心;谁能接着做?他做得对吗?那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一次。
师:会玩这样的游戏吗?你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的动作的?(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师:对,你说得非常好。
老师就是这样以“拍一下手,点两下手心”为一组,然后反复的重复这组动作,就这样按照这样的顺序一直往下做,这就是一种规律。
(板书:规律 1 2; 1 2;1 2;……)大家都发现这其中的规律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二、知识点传授(15分钟)1.学习【知识要点】师:同学们,我们身边的事物总在不断的变化,比如说时间在变化、天气在变化、小树每天都在不断长高,同学们每天也在不断长大,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比如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按照春夏秋冬的规律来进行,一天的时间变化要根据从零时开始、二十四时结束来变化。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不断的发现事物变化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发展生产,因此同学们也要培养自己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今天能我们就一起来发现数列的规律,学习按规律填数。
板书课题:找规律填数出示:(1) 1,2,3,4,5,6,……(2)1,2,4,8,16,32;(3)1,0,0,1,0,0,1,……(4)1,1,2,3,5,8,13。
三年级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通过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2、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计算特别快,我们比试比试?4×99×712×45×1133×315×6生开火车对答案。
师: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乘数,乘数,积。
(板书)(二)引入新知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你们是怎么计算的?5×13×25×103×20生:一五得五,二三得六,5乘10等于50,3乘20等于60。
师:你们是怎样算的?说一说。
生:5×10,10比1后面多了一个0,所以就在得数5的后面增加一个0。
生:先不看那个0,算完后再加0。
师:这个算式你们是怎么算的,为什么?生:3×20,就是3乘2个10,等于6个10,是60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师板书课题:找规律生1:1加了个0生2:1扩大10倍师:哪种描述更准确?生:扩大10倍师:谁能总结一下规律?生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
生2:积扩大10倍师:积为什么会变?生:其中一个乘数扩大10倍。
师: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计算这些题目吗?(大屏幕出示题目)4×912×311×74×9012×3011×70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四九三十六,9扩大10倍,所以积也比36扩大10倍,是360。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描述和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并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如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
2. 描述规律: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规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创造规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规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描述和创造规律。
2. 教学难点:用语言准确描述规律,创造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规律现象,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规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规律。
3.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观察规律、描述规律、创造规律、应用规律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规律现象,用语言描述并记录下来。
2. 创造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图形或事物,并解释其规律。
3. 收集与规律相关的数学题目,尝试解答。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1)认识图形排列的规律。
(2)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2.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图形排列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自主探究:(1)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总结规律。
3. 小组合作:(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课堂讲解:(1)讲解图形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
(2)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巩固:(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的图形排列,发现并描述其中的规律。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整教学策略。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练习反馈评估:通过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2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增加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
√
√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组织观察三组乘法算式,讨论得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方法,从而找出规律。
教学煤体:
小黑板。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疑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
二、启思导疑:
1.师出示:
5×1 = 3×2 = 12×4 =
5×10 = 3×20 = 12×40 =
试说50×10=500的算理。
个别汇报,全班交流。
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全班汇报。
独立完成,说说算法。
独立完成,同桌互说。
独立完成,统一订正。
独立完成,说说中括号的作用。
四、实践应用
1.练一练1、2题
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练一练3、4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练一练第5题
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忆口答
能口算的口算,不能口算的动笔算。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观察和发现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2)能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发现的规律;(3)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学会用画图、列举等方法寻找规律;(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找规律》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描述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对寻找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三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发现和描述规律。
第三章: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规律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1)发现和描述较为复杂的规律;(2)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图形、数字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探究(1)让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找出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3)学生之间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4.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画图,进一步巩固规律;(2)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验证规律;(3)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其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其对规律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5.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 《找规律填图》教案2
《找规律填图》教案教学内容:黄冈金牌数学上册3A教材P9―P1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图形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按规律把图形补充完整。
2、在动手操作、猜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的规律,并按规律将图形补充完整。
2、掌握图形中数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方向等多样化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独立观察寻找出图形之间的规律,并按规律把图形补充完整。
教学准备:教学PPT、涂色板、小棒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一) 小故事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森林王国里准备举行一场大型的联欢会,小动物们听说了,一大早就赶来了,看,又有两排小动物来了,可真不少呢!师:猜一猜,第一排熊猫的后面会是谁?(让学生自由发言)师:大家都答对了,熊猫后面既可以是猴子,也可以是兔子,还可以是其他的动物。
师:再来猜猜,第二排猴子的后面又会是谁呢?生:小老鼠。
师:为什么上边一排有那么多的答案了,而下边一排却只有一个答案呢?生:第一排没有规律,第二排有规律。
师:同学们都非常厉害一眼就看出第二排是有规律的。
是啊,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藏着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图形中规律。
等本课结束后,我们一起来揭晓森林王国中动物的排队规律。
(二)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涂色板分发给各组。
师:元旦节来了,老师也想家里漂漂亮亮的,给家里添一幅好看的墙画。
现在这块板还是空空的,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按照某种规律给它涂颜上颜色。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评出最好看的一幅,老师装饰在家里。
(学生动手涂色)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指明学生上台展示、评议)师:好,大家一致选择了这幅,相信也有同学跟老师一样也很好奇为什么?在今天的课程结束后,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的。
二、知识点传授(15分钟)1.学习【知识要点】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图案?生:我身上的衣服是有规律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规律的基本概念。规律是事物或现象在数量、形状、顺序等方面反复出现的一致性。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观察图形排列、数列填充等现象,了解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数列规律运用到问题中,教师需要提供示例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时,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例子,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将数学规律应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找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有规律的事物?”(如楼梯的台阶、花瓣的数量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律的奥秘。
再来说说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引导他们回到主题上。此外,在成果展示环节,有些孩子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成果还不够自信。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找规律》|北师大版(2023秋)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具体内容包括:
1.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猜测、验证等方法,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
3.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章第一节《找规律》。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我们将学习如何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分析图形和数字,找出它们的规律。
2. 能够用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各种图形和数字,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形和数字,请大家观察并尝试找出它们的规律。
2. 讲解规律: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形和数字,帮助他们发现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找出图形的规律。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观察图形和数字、找出规律、用语言描述规律等。
七、作业设计1. 请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它们的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答案: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第二个图形是三角形,第三个图形是圆形,所以规律是每个图形轮流出现。
2. 请观察下面的数字,找出它们的规律,并用语言描述规律。
答案:数字是1、2、3、4、5,所以规律是数字依次增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找规律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发现规律。
我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对于那些找规律特别困难的学生,我可以在课后给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找出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1及第46页的“做一做”。
2. 教学要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并归纳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如:花坛、地砖、图书排列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老师出示教材第45页的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
2.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发现的规律。
4.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学生相互交流解题过程,分享经验。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的座位排列、商场商品的摆放等,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老师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规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找规律》(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间的规律2. 观察和发现规律的方法3.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数字间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之间是否存在规律。
2. 观察数字:让学生分组观察数字,引导学生发现数字间的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操作实验:让学生进行一些操作实验,验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 应用规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内容:数字间的规律、观察和发现规律的方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找规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步骤,包括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和课堂互动,是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认识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规律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规律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规律。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数字或图形,让学生独立观察并找出它们的规律。
2.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写在白纸上。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
2. 各组讨论并总结出共同的规律。
四、总结规律(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规律。
2. 学生将自己的总结写在白纸上。
五、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规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数学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第二课时: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和总结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生活中的规律。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态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生活中规律的图片或实物。
三年级奥数讲义-图形找规律二
数学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知识精讲知识点一(【例2】 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1)(2)(3)【例 3】 观察下图的变化规律,画出丙图.【例 4】 有六种不同图案的瓷砖,每种各6块.将它们砌在如下图那样的地面上,使每一横行和每一竖行都没有相同图案的瓷砖.你会怎样设计??第3组第2组第1组?第3组第2组第1组★★★★★?第3组第2组第1组DC BA丙乙甲DCB A【例 5】 下面各种各样的娃娃头好看吗?认真观察你能找到它们排列的规律吗?根据规律把最后一个画出来.【例 6】 观察图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例 7】 琪琪特别喜欢蝴蝶,她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了9幅蝴蝶图,并用剪刀将它们一一剪下来.她将这9只纸蝴蝶摆在桌上,见下图1,她发现这些纸蝴蝶排列挺有规律,突然一阵风来,吹走了3只纸蝴蝶,见下图2.你能找出蝴蝶的排列规律,将图2的3只蝴蝶放入图1的空缺处吗?图1987654321图2B CA【巩固练习】根据前三个方格表中阴影部分的变化规律,填上第(10)个方格表中阴影部分的小正方形内的几个数之和。
【例 11】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巩固练习】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例 12】 请你认真仔细观察,按照下面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合适的图形。
【例 13】观察下图的变化规律,在“?”处填入适当的图形.698754321......(10)(3)(2)(1)??【例 14】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巩固练习】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例 15】按照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1)(2)【例 16】观察下列各组图的变化规律,并在“?”处画出相关的图形.???ihgfedcba(d )(c )(b )(a )【例 17】仔细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请先回答:(1)在方框(4)中应画出怎样的图形?(2)再按(1)、(2)、(3)……的顺序数下去,第(10)个方框是怎样的图形?【巩固练习】仔细观察下列图形的变化,请先回答:(1)在方框(4)中应画出怎样的图形?(2)再按(1)、(2)、(3)、……的顺序数下去,第(10)个方框是怎样的图形?【例18】顺序观察下面图形,并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1)(2)(3)(4)1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教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找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规律: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图形、数字、排列等简单的规律。
2. 寻找规律:学会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找出隐藏的规律。
3. 应用规律: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表达隐藏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发现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规律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认识规律:教师展示一些图形、数字、排列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3. 寻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找出隐藏的规律。
4. 应用规律:教师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5.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6.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拓展: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回答是否准确。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于找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这些方法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能力。
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将找规律的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如科学、艺术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发现一些简单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包括简单的图形变换、数字序列的规律等。
2.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具模型、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和数字的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新课:讲解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规律。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找规律的方法、练习题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提高作业:找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排列,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出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找规律,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版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学习第五章《找规律》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如数的排列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能够自主发现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找规律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并解决一些复杂的找规律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数的排列规律的例子,引出今天的主题——找规律。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和实际的例题,讲解找规律的方法和步骤。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们自主练习,我会个别指导需要帮助的学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本的章节《找规律》,以及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2, 4, 6, 8, ___2. 1, 4, 9, 16, ___3. 3, 6, 9, 12, ___作业答案:1. 102. 253.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找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比较好,但在解决一些复杂的题目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课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找规律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引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环节。
在引入环节中,我选择了通过一个简单的数的排列规律的例子来引出今天的主题——找规律。
这个例子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对找规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这种实际操作的例子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初步感知到规律的存在。
一起学奥数--找规律填图形(三年级)电子教案
层数 1 2 3 4
白色数 0 1 2 3
【分析】上图右侧对层数与白色正方形个数做了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相差1。 所以,1993层的白色正方形数目为1992个。
例题4: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96个,按先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 排列着,如图:
试问:黑珠共的几个?
【分析】三种不同的珠子,按照不同的数量,重复穿到一根线上。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 几个珠子一组,并按此规律重复出现。
对于复杂的图形可分成几部分分别考虑。只要仔 细观察,勤于思考,就能抓住图形变化规律,解决 问题。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3)是由相同形状的图形组成的,且数字一样,可以从这个图形入手分析,圆是 “1”;从(2)可知,倒三角形为“9”;由(5)知正方形为“8”;找(4)或(1)可
知△为“6”。并且,可以发现,外图形为十位,内图形在个位。所以(6)为96.
例题3:一“台阶”图的每一层都由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交错组成,且每一层的 两端都是黑色的正方形,从上到下第一层到第四层如图所示,则第1993层中白 色的正方形的数目是____的数之间的关系,写出“?”处的数。
68 (1)
91 (2)
11 (3)
86 (4)
18 (5)
? (6)
【分析】一个图形,由两个基本面图形组成。寻找这类图形组合与数字的关系的规律,可 以从基本图形的大小、位置、形状等出发。由图形(1)、(4)可知,图形的大小与数字 没有关系,由图形(1)(2)可知,图形的位置与数字存在关系。
接着,习惯上会进行右图比较。但仔细观察(4)、(5)右图与(1)(2)左图的关 系,可以发现存在着关联。所以,(6)的右图是(3)的左图的右半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填图》教案
教学内容:黄冈金牌数学上册3A教材P9―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图形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按规律把图形补充完整。
2、在动手操作、猜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的规律,并按规律将图形补充完整。
2、掌握图形中数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方向等多样化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独立观察寻找出图形之间的规律,并按规律把图形补充完整。
教学准备:教学PPT、涂色板、小棒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一) 小故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森林王国里准备举行一场大型的联欢会,小动物们听说了,一大早就赶来了,看,又有两排小动物来了,可真不少呢!
师:猜一猜,第一排熊猫的后面会是谁?(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都答对了,熊猫后面既可以是猴子,也可以是兔子,还可以是其他的动物。
师:再来猜猜,第二排猴子的后面又会是谁呢?
生:小老鼠。
师:为什么上边一排有那么多的答案了,而下边一排却只有一个答案呢?
生:第一排没有规律,第二排有规律。
师:同学们都非常厉害一眼就看出第二排是有规律的。
是啊,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藏着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找找图形中规律。
等本课结束后,我们一起来揭晓森林王国中动物的排队规律。
(二)动手操作
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涂色板分发给各组。
师:元旦节来了,老师也想家里漂漂亮亮的,给家里添一幅好看的墙画。
现在这块板还是空空的,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按照某种规律给它涂颜上颜色。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评出最好看的一幅,老师装饰在家里。
(学生动手涂色)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指明学生上台展示、评议)
师:好,大家一致选择了这幅,相信也有同学跟老师一样也很好奇为什么?在今天的课程结束后,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的。
二、知识点传授(15分钟)
1.学习【知识要点】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图案?
生:我身上的衣服是有规律的。
生:我家里地砖是有规律的。
生:斑马线排列是有规律。
生:我的腰带是有规律的。
师:在教室里就也有规律存在,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座位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生:我发现地面砖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师:是啊,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规律的图形。
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图形,我们共同来发现这其中的规律。
2.教师讲解:
找规律基本方法:
(1)图形大小的变化
(2)图形颜色的变化
(3)图形形状的变化
(4)图形数量的变化
(5)图形位置与方向的变化
(6)图形繁简的变化
这些规律如果你还没有掌握,那就请你写在知识宝库里吧,用到的时候可以像查字典一样查到它们。
下面让我们到实战场上挑战吧。
【例1】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下去该怎么画?
师:我们来观察前三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生:里面的圆圈数不一样,第一幅有2个,第二幅4个,第三幅6个。
师:对,我们都发现了,这些图都是由外面一个大方框和里面很多小圆圈组成。
不同之处在于小圆圈的个数不一样。
那谁能告诉我最后一幅图中有多少个小圆圈?
生:8个。
师:为什么?
生:每幅图中小圆圈的个数都比其一幅图多2个。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这组图的规律别的没有变化,只是数量发生了变化。
按照这个规律我们的答案就是。
【例2】找规律把第四幅图画出来。
师:我们来观察这四幅图,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看出每幅图都含有一个五角星、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数量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图形的位置。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前三幅图中五角星的位置变化?从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板书:左上角→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变化的方向跟我们时钟转动方向一样,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
好,我们再来看圆、正方形、三角形的变化规律,有谁能告诉我?
生:都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变化。
师:对了,那我们看一下第四幅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按顺时针,五角星应从右下角移动到左下角,圆应从左下角移至左上角,三角形应从左上角移至右上角,正方形从右上角移至右下角。
(板书:)
师:这样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可以结合下一幅图来验证。
谁来告诉大家怎么证实我们的答案。
三、趣味数学游戏(5分钟)
★游戏接龙★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表演一个“夹小棒”的游戏,怎么样?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
老师出示:
【变式题1】观察图形,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要求:观察这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组图形的每排和每列都是由三个基本图形组成的。
师:先横着看,前两排分别由三个图形组成,最后一排只有这两个图形,那么最后“?”图形是什么呢?
生:
师:再来观察我们的图形,除了三个基本组成图形相同以外,还有什么规律?
生:颜色变化规律。
师:同学们都很擅于发现,都发现了上述的三个图形的颜色在不断变化。
大家可以观察前两排图形,找出颜色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
生:白+白=白;白+黑=黑;黑+黑=白。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找到的规律画出?中的图形。
学生解答:
师:大家都非常棒,那我们这个题除了横着观察以外,大家还能从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吗?
五、PK练习(5分钟)
(一)基础训练(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练习)
1.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该怎样画?
2.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二)中等能力学生
1.先找一找方框里八个图形每行排列的规律,再从右面挑选一个合适的图形,把这个图形的号码填人空格内。
2.找出变化规律,在“——”处补上一个图。
___________
(三)学习优异的学生
1.四个小动物排座位,一开始,小鼠坐在第1号位子上,小猴坐在第2号,小兔坐在第3号,小猫坐在第4号,以后它们不停地交换位子,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是在第一次交换后左右两列交换,第四次再左右两列交换……这样一直交换下去。
问:第十次交换位子后,小兔坐在第几号位子上?(参看下图)
六、总结口诀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秘诀,想不想知道?
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也来总结找规律填图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