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抗干扰来源及电路与软件抗干扰(EMC)措施
27. 如何通过软件减少EMC干扰?
27. 如何通过软件减少EMC干扰?27、如何通过软件减少 EMC 干扰?在当今的电子设备高度集成和复杂的时代,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日益凸显。
EMC 干扰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周边的电子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减少 EMC 干扰,除了硬件层面的设计和优化,软件方面的策略和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 EMC 干扰。
简单来说,EMC 干扰就是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能量,对自身或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种干扰可能表现为信号失真、数据错误、设备故障甚至是系统崩溃。
在软件层面减少 EMC 干扰的方法之一是优化代码。
精心编写的高效代码可以降低处理器的工作负荷,从而减少电磁辐射。
例如,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循环和复杂的算法,选择简洁而高效的编程结构。
同时,合理分配内存资源,避免频繁的内存读写操作,也能减少电磁干扰。
定时和中断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合理设置定时器和中断的频率和优先级,可以使系统的运行更加平稳有序。
过高频率的定时和中断可能导致系统频繁切换工作状态,产生更多的电磁干扰。
通过仔细规划和调整这些参数,可以降低干扰的水平。
数据传输的优化同样不可忽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数据压缩算法和纠错机制,可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和错误率,从而降低电磁辐射。
此外,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软件滤波技术是减少 EMC 干扰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在软件中对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去除不必要的高频噪声和干扰成分。
常见的滤波算法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优化。
在软件设计中,采用合适的电源管理策略也能对 EMC 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根据设备的工作状态动态调整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和电压,在设备空闲时降低功耗,从而减少电磁辐射。
软件的加密和认证机制也与 EMC 干扰有关。
复杂的加密和认证算法可能会增加处理器的负担,进而导致电磁辐射增加。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减少电磁干扰与抗干扰能力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减少电磁干扰与抗干扰能力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减少电磁干扰与抗干扰能力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不断扩大,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
电磁干扰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就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展开论述,分析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抗干扰能力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一、电磁干扰的来源和影响电磁干扰是指在电路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由于电磁波的传播引起的信号受到干扰或损耗的现象。
电磁干扰的来源主要包括天然电磁波干扰、人工电磁波干扰以及电气设备自身的干扰等。
在电信号传输中,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失真、噪声增加甚至系统崩溃等问题,严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二、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为了减少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设计合理的布局:电路布局应遵循短、直、宽的原则,尽量缩短信号传输线路,减少线路的回环,降低电磁辐射。
2. 使用屏蔽设备:对于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电路元件,可以采取屏蔽的措施,例如使用屏蔽罩或屏蔽盒等。
3. 优化接地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应避免接地线路过长、过细,同时要注意接地电阻的控制。
4. 采用滤波器:合理选择和使用滤波器可以滤除电磁干扰信号,降低电磁辐射。
三、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除了减少电磁干扰,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高抗干扰能力的方法:1. 高阻抗输入:设计时应尽量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减少外界信号的影响。
2. 选择高品质的元器件:优质的元器件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应优先选择。
3. 使用抗干扰型芯片:某些芯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4. 加强系统检测和控制:在电路中加入合适的检测和控制电路,及时发现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电磁兼容性在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布局、使用屏蔽设备、优化接地设计以及合适的滤波器等方法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对EMC设计十分重要的电磁干扰分析和抑制措施!
对EMC设计十分重要的电磁干扰分析和抑制措施!
本文分析电子产品中的电磁发射和磁场干扰的产生机理,并介绍了有效抑制和防止干扰的各种技术措施。
电子电气产品在正常工作时,同时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骚扰,在辐射的骚扰场强往往在某些频率段超过限值将会影响周围电子设备和自身的正常工作。
因此了解超标的原因和电磁发射和磁场干扰的抑制方法,对产品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十分重要。
1. 电磁发射和磁场干扰的产生机理
1)电磁发射
各种数字电路芯片和高频模拟电路芯片运行过程中,因PCB走线或产品各部分连线的设计不合理而产生天线效应,发出电磁波引起的射频干扰。
当电磁波能量达到一定值时,将会影响周围电子设备和自身的正常工作。
2)磁场干扰
产品内部的电源线和高频工作的电感性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磁场通过辐射方式干扰产品运行,造成的工作紊乱。
2. 电子产品的电磁发射及其抑制
在电子产品中,数字电路芯片端口信号跳变沿的频率可达数百兆赫兹,有些模拟电路信号频率达到兆赫兹以上,这些数字或模拟信号都可能通过导线传导干扰或向空中辐射干扰,影响电子设备自身并干扰其他电子设备。
抑制电磁发射的基本措施有以下方法。
2.1降低干扰信号的能量
1)在不影响产品整体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减小数字信号的跳变速率或降低。
电磁干扰的来源及屏蔽方法介绍
电磁干扰的来源及屏蔽方法介绍EMC问题常常是制约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一个原因,本文主要论述EMI的来源及一些非常具体的抑制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一种器件、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它可以使其在自身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同时不会对此环境中任何其他设备产生强烈电磁干扰(IEEE C63.12-1987)。
对于无线收发设备来说,采用非连续频谱可部分实现EMC性能,但是很多有关的例子也表明EMC并不总是能够做到。
例如在笔记本电脑和测试设备之间、打印机和台式电脑之间以及蜂窝电话和医疗仪器之间等都具有高频干扰,我们把这种干扰称为电磁干扰(EMI)。
EMC问题来源所有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时都会有间歇或连续性电压电流变化,有时变化速率还相当快,这样会导致在不同频率内或一个频带间产生电磁能量,而相应的电路则会将这种能量发射到周围的环境中。
EMI有两条途径离开或进入一个电路:辐射和传导。
信号辐射是通过外壳的缝、槽、开孔或其他缺口泄漏出去;而信号传导则通过耦合到电源、信号和控制线上离开外壳,在开放的空间中自由辐射,从而产生干扰。
很多EMI抑制都采用外壳屏蔽和缝隙屏蔽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大多数时候下面这些简单原则可以有助于实现EMI屏蔽:从源头处降低干扰;通过屏蔽、过滤或接地将干扰产生电路隔离以及增强敏感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等。
EMI抑制性、隔离性和低敏感性应该作为所有电路设计人员的目标,这些性能在设计阶段的早期就应完成。
对设计工程师而言,采用屏蔽材料是一种有效降低EMI的方法。
如今已有多种外壳屏蔽材料得到广泛使用,从金属罐、薄金属片和箔带到在导电织物或卷带上喷射涂层及镀层(如导电漆及锌线喷涂等)。
无论是金属还是涂有导电层的塑料,一旦设计人员确定作为外壳材料之后,就可着手开始选择衬垫。
金属屏蔽效率可用屏蔽效率(SE)对屏蔽罩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其单位是分贝,计算公式为:。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共模滤波
采用共模扼流圈等元件, 抑制共模干扰信号,提高 电路的稳定性。
接地技术
安全接地
将设备外壳接地,防止静 电积累和电磁感应对人体 造成伤害。
屏蔽接地
将屏蔽层接地,提高屏蔽 效果,防止电磁干扰侵入 。
信号接地
为信号电路提供稳定的参 考电位,保证信号的稳定 性和抗干扰能力。
浪涌抑制器
压敏电阻
利用压敏电阻的电压敏感 性,在电路中并联或串联 压敏电阻,吸收浪涌电压 能量,保护电路安全。
智能化管理平台
智能化管理平台是一种将电子设备、传感器 和管理软件集成的平台,它能够实时监测和 管理电子设备的电磁环境,提高设备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未来,智能化管理平台有望在
电磁抗干扰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 形式传播的现象。电磁辐射的产生与 电磁场的大小、频率等有关。高频率 的电磁辐射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电磁辐射产生的干扰可以通过增加屏 蔽措施、使用滤波器、优化布线设计 等手段进行抑制。
03
电磁抗干扰措施
屏蔽技术
01 电磁屏蔽
利用金属等高导电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作 用,减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极管
在电路中并联快速二极管 ,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 特性,吸收浪涌电流能量 ,防止电路损坏。
气体放电管
在电路中并联气体放电管 ,利用气体放电管的非线 性伏安特性,吸收过电压 能量,保护电路安全。
04
电磁抗干扰应用实例
电子设备外壳的屏蔽
总结词
电子设备外壳的屏蔽是一种有效的电磁抗干扰措施。
详细描述
02 磁场屏蔽
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对磁通进行引导和隔离,防止 磁场向外扩散或外界磁场干扰设备。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
信号滤波
在信号线路上加装滤波器 ,以减小信号对其他设备 的干扰。
电磁滤波
利用磁性材料对电磁波的 吸收和反射作用,减少电 磁辐射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
浪涌抑制器
压敏电阻
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在电压过高时将电流导入大地,以 保护电路免受浪涌电压的损害。
二极管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电流过大时将电流引入另一条支路, 以保护电路免受浪涌电流的损害。
详细描述
某设备在操作过程中易受到静电干扰,导致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设备增加了接地线,并 采用特殊的过滤器来吸收静电。这一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静电对设备的影响,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某产品电磁辐射抗干扰措施
总结词
该产品的电磁辐射抗干扰措施非常成功,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屏蔽材料,有效降低了电磁辐射干扰。
气体放电管
利用气体放电管的放电特性,在电压过高时引发气体放电,以保护 电路免受浪涌电压的损害。
04
电磁抗干扰设计
Chapter
硬件抗干扰设计
选用低电磁干扰的元器件
01
选择具有低电磁干扰特性的元器件,如低噪声放大器、低电磁
辐射的连接器等,以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优化电路设计
02
优化电路设计,减少电路中的噪声和电磁干扰,例如采用差分
瞬态干扰
瞬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在开关机、启动或停止时,由于电 流和电压的突变而引起的干扰现象。这种干扰通常会导致 电子设备产生噪声或闪烁,影响其正常工作。
瞬态干扰的强度取决于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率以及电子设备 的电路设计。为了减小瞬态干扰的影响,通常需要采用适 当的电路设计和滤波措施。
03
电磁抗干扰技术
系统崩溃
严重的电磁干扰可能导致 整个电子系统崩溃,造成 重大损失。
最新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讲课讲稿精品课件
电磁干扰可以通过空间辐射、导线传导、耦合感应等方式传播。空间辐射是指干 扰信号通过空气空间传播到被干扰设备;导线传导是指干扰信号通过线路传导至 被干扰设备;耦合感应是指干扰信号通过耦合路径感应到被干扰设备。
电磁干扰的分类与标准
电磁干扰分类
电磁干扰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干扰源、干扰对象、干扰途径等。按照干扰源分类,可分为自然 干扰和人为干扰;按照干扰对象分类,可分为无线电干扰和有线电干扰;按照干扰途径分类,可分为传导干扰和 辐射干扰。
开关操作时产生的电弧是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弧在迅速熄灭和再点燃的过程中 ,会迅速变化的高温、高压、强磁场和极快的电流,从而产生瞬态电磁场,并向外辐射电磁 波。
开关操作时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宽,从几百赫兹到几十兆赫兹,其中高频部分会对无 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雷电干扰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雷电过程中,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 和电流。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设备布局与布线
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和走线,避 免线路交叉和相互干扰。
接地与屏蔽
设备接地良好,能够有效地将干 扰引入大地,同时利用屏蔽体减
少电磁干扰的传播。
滤波与去耦
在电源线和信号线上加装滤波器 ,去除电磁干扰,同时对电源进 行去耦处理,减少电源噪声对设
备的影响。
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管理
设备认证与管理
对电力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认证,确保其符合相 关标准和规范。
敏感设备的保护
对电力系统的敏感设备进行电磁屏蔽、滤波等保 护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监管与维护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管和维护,发现并解决电磁 兼容性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方法措施
耦合干扰
总结词
通过电磁感应和电容耦合传播的干扰。
描述
耦合干扰是指电磁干扰信号通过电磁感应和电容耦合的 方式,从干扰源传播到受害电路的现象。这种干扰主要 发生在相近的电路之间,如相邻的电路板、导线等。电 磁感应是由于磁场变化引起的电动势,而电容耦合则是 由于电场变化引起的电流。耦合干扰的强度取决于干扰 源与受害电路之间的距离、耦合面积以及电磁场强度等 因素。降低耦合干扰的方法包括增加间距、减小耦合面 积、采用差分信号等。
描述
传导干扰是指电磁干扰信号通过导线或电路板上的传导路径,从干扰源传播到受害电路的现象。这种干扰主要通 过电路中的导线、电源线和信号线等路径传播,可以在电路的各个部分之间产生不利影响。传导干扰的强度取决 于干扰源的幅度、频率以及传输路径的特性。
辐射干扰
总结词
通过空间电磁波传播的干扰。
描述
辐射干扰是指电磁干扰信号通过空间电磁波的方式传播,直接影响受害电路的性能。这种干扰源可以 来自电路中的高速数字信号、天线、开关电源等。辐射干扰通过空气传播,不需要物理连接,因此在 复杂电子系统中很难预测和控制。降低辐射干扰的方法包括屏蔽、布局优化、滤波等。
信号接地
将信号回路线与地线相连 ,确保信号稳定传输,并 防止地线干扰。
功率接地
将大功率设备与地线相连 ,降低设备对周围环境的 电磁干扰,同时提高设备 工作效率。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
常见电磁干扰问题解析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使 用相同的频率,导致信号互相干 扰的现象。解决方法包括采用频 率复用技术、信号同步技术等。
滤波技术
01
02
03
电源滤波
在电源输入端加入滤波器 ,滤除电源线上的高频噪 声和干扰,保证电源稳定 性。
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如何设计抗干扰和抗辐射电路
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如何设计抗干扰和抗辐射电路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相互干扰和和外界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抗干扰和抗辐射电路的设计是确保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讨论电路电磁兼容性设计中如何设计抗干扰和抗辐射电路。
一、抗干扰电路设计抗干扰电路设计是为了减少电子设备对外界电磁噪声的敏感度,防止其发生故障或误操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干扰电路设计方法:1. 电源线滤波器:通过在电源输入端添加滤波电路,能够滤除掉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减小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2. 地线设计:良好的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信号的传播,例如通过增加接地电感和接地电容,形成低阻抗的接地路径。
3. 屏蔽设计:在电路板的设计中,使用屏蔽罩或金属层来遮蔽电子设备内部的干扰源,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4. 布线设计:合理的布线可以减少信号间的串扰,例如将高频信号线和低频信号线分开布置,避免相互干扰。
5. 过压保护设计:在电路中添加适当的过压保护电路,可以避免由于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过压情况,保护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抗辐射电路设计抗辐射电路设计是为了减少电子设备对外界电磁辐射的敏感度,防止其自身辐射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抗辐射电路设计方法:1. 圆孔规则:根据电磁波波长和孔洞尺寸之间的关系,设计合理大小的圆孔,使其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
2. 接地设计:良好的接地设计可以有效地将电磁辐射信号导入地面,减小辐射功率。
3. 电磁辐射滤波器:通过添加辐射滤波器,限制高频电流在电路中的传播,减少辐射发射。
4. 屏蔽设计:在电路板设计中增加屏蔽层或屏蔽导线,使电磁辐射局限在设备内部,减少对外界的辐射。
5. 地面平面分割:通过将地面平面划分为小的分区,降低不同分区之间电荷的流动速度,减小辐射功率。
三、电路模拟与仿真为了更好地评估电路的电磁兼容性性能,可以使用电磁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和仿真。
电磁抗干扰来源及电路与软件抗干扰(EMC)措施
电磁抗干扰来源及电路与软件抗干扰(EMC)措施概述可靠性是用电设备的基木要求之一,也是所有控制单元最基木的要求。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故障时不拒动和正常时不误动。
之所以会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隐患是因为电磁干扰的存在。
因此为了保障控制单元可靠的工作,除了采用合适的保护原理外,本章主要考虑抗干扰设计。
电磁干扰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1)辐射:电磁干扰的能量通过空间的磁场、电场或者电磁波的形式使干扰源与受干扰体之间产生藕合。
(2)传导:电磁干扰的能量可以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电缆以电压或电流的方式进行传播。
电磁干扰的频率包括(1)低频干扰(DC10~20Hz);(2)高频干扰(几百兆赫,辐射干扰和达几千兆赫):(3)瞬变干扰(持续周期从几毫秒到几纳秒)。
造成电力系统中形成电磁干扰的原因有诸多方面,我们知道,同一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力设备通过电和磁紧密的联系起来,相互影响,由于运行方式的改变、故障、开关设备的操作等引起的电磁振荡会对智能控制单元产生影响:另外,软起动工作在环境恶劣的煤矿井下,空气非常潮湿,到处充满着煤尘,电磁干扰尤为严重。
控制单元在工作时不仅要受到从电网上传来的“噪声”干扰,其木身也是一个很强的干扰源,比如负载上电流的频繁变化和通过导线空间进入单片机系统内部,造成程序跑飞,使系统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系统。
所以对控制单元各个部分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因此,在整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始终将抗干扰性能作为系统设计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电磁干扰的来源所谓干扰,简单来说就是指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称EMI),它在一定条件下干扰电子设备、通信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源干扰电源干扰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源,据统计,实时系统的干扰约70%来自电源,电源的干扰具有频带宽难以定量化、干扰原因复杂、干扰方式多变等特点。
干扰信号会沿着电源线进入单元内部,通过辐射或传导藕合的方式干扰其它信号或元件的正常工作。
电路中的电磁干扰与电路抗干扰技术
电路中的电磁干扰与电路抗干扰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到电视,从电脑到汽车,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依赖于电路的正常运作。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
当电路之间存在电磁干扰时,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磁干扰的来源。
电磁干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内部干扰是由电路自身的元器件或布局问题引起的。
例如,在一个电子设备的电源线上,如果存在电流的突变或者高频噪声,就会导致内部干扰的发生。
而外部干扰则来自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电子设备或者电磁波。
例如,当我们手机通话时,附近的音箱可能会出现噪音,这是因为手机的无线信号产生了外部干扰。
了解干扰的来源后,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电路抗干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电路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正确地布局和分离不同的电路模块,可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例如,在设计手机电路时,将射频部分与音频部分进行隔离,可以有效减少干扰。
其次,使用合适的滤波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抵御干扰。
滤波器的作用就是去除电路中的高频噪声和突变的电流。
例如,可以在电源线上添加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噪声;在输入输出信号线上添加高频滤波器,去除突变的电流。
滤波器的种类和参数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和干扰来源来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此外,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也是电路抗干扰的一种常用方式。
屏蔽材料可以将电路包裹起来,阻挡外部干扰的入侵。
例如,手机中的屏蔽罩可以将射频信号隔绝出来,防止其对音频部分的干扰。
屏蔽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导电性、磁导率和电磁波吸收能力等因素,以保证其能够良好地屏蔽干扰。
最后,电路的接地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
例如,在多层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以保证地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还可以采用分区接地的方法,将不同模块的接地线分开,从而减少共享地线带来的干扰。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和抗干扰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电路中的电磁兼容(EMC)和抗干扰(EMI)是现代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的高频率和高速度通信中,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概念、原因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概念引言电磁兼容指的是电子设备在同一环境下能够和其他设备无干扰地运行的能力。
而抗干扰则强调了电子设备能够维持正常运行,即使在存在干扰源的情况下也不受影响。
电磁兼容和抗干扰旨在解决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稳定性和性能的负面影响。
二、电磁干扰的原因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电源线中的电磁干扰:电源线中的电流波动和高频噪声会通过电源传播到其他电子设备中,引起干扰。
2.无线电干扰:当无线电设备和接收器工作在相近频率时,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相互干扰。
3.导线间电磁干扰:当导线靠近或交叉时,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相互干扰。
4.传输线的辐射干扰:在高速传输线(如USB、HDMI等)上,有可能发生电磁泄漏,影响相邻的电子设备。
5.高频设备互相干扰:高频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从而造成干扰。
三、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解决方法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电磁屏蔽:通过在电子设备外部添加金属屏蔽层,阻挡外界电磁辐射的影响。
2.接地和回线设计:合理的接地设计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有效减少电磁干扰。
3.滤波器的应用:在电源线上添加滤波器可以降低电源中的高频噪声,保护设备免受干扰。
4.合理布线和隔离:合理布线可以减少导线间的相互干扰,阻止电磁波的传播。
5.选择合适的组件和设备:选用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元器件,降低电磁干扰的产生。
6.EMC测试和认证: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认证,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四、结语电磁兼容和抗干扰是现代电子设备设计和制造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
交流供配电线路在工业现场的分布相当于一个吸 收各种干扰的网络, 而且十分方便地以电路传导的形 式传遍各处,经检测装置的电源线进入仪器内部造成 干扰。最明显的是电压突变和交流电源波形畸变,它 使工频的高次谐波 (从低频一直延伸至高频) 经电源 线进入仪器的前级电路。例如,由调压或逆变电路中 的晶闸管引起的大功率高次谐波干扰;又如开关电源 经电源线往外泄漏出的几百千赫兹尖脉冲干扰。
屏蔽技术:可抑制电磁干扰在空间的传播,并切断辐射 干扰的传播途径
接地技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提供参考零电位; 阻隔地环路
滤波技术:根据频率选择性地抑制干扰信号 隔离技术:阻断干扰信号传导通路,并抑制干扰信
号强度
19.09.2019
10
一)屏蔽技术
利用金属材料制 成容器,将需要防护 的电路包围在其中, 可以防止电场或磁场 耦合干扰的方法称为 屏蔽。屏蔽可分为静 电屏蔽、低频磁屏蔽 和电磁屏蔽等几种。 根据不同的对象,使 用不同的屏蔽方式。
19.09.2019
41
实行电源分组供电
将微机系统的主机电源与输入通道电源分 开;将驱动电路电源与控制系统电源分开, 以防止设备间干扰。
19.09.2019
42
2.针对强电干扰(信号通道干扰)的措施
对电感性负载引起的强电干扰:可用吸 收(滤波、稳压),隔离(光隔、变压 器、扼流圈、继电器、差动运算放大器、 隔离运算放大器等)
19.09.2019
C型变压器的漏感比 E型的小
7
由电焊引起的干扰
电焊机电缆产生强磁场干扰
磁场交链
信号线
19.09.2019
8
四 几种电磁兼容控制技术
抗电磁干扰技术有时又称为电磁兼容控 制技术。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电路中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与抗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 EMI)技术是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介绍电路中的电磁兼容与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一、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在共同工作条件下,实现正常工作而不引起互相干扰的能力。
而抗干扰则是指电子设备在外部电磁场的辐射或传导干扰下,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在电路中,当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信号发生干扰导致电路异常行为时,我们就需要进行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设计与优化。
这包括减小电路中互联电缆或线路的电磁辐射、降低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等。
二、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主要影响因素1. 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源可以是任何能够产生电磁辐射或传导的设备,如电源线、脉冲发生器、开关电源等。
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噪声,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2. 设备敏感度:电子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不同。
有些设备对干扰较为敏感,响应较大,而有些设备则相对较弱。
因此,在进行电磁兼容设计时,需要根据设备的敏感度来调整抗干扰措施。
3. 信号传输线路:电磁信号在传输线路中的特性也会对电磁兼容和抗干扰产生影响。
线路的长度、布局、屏蔽和接地方式等都会影响电磁信号的传导和辐射。
三、电磁兼容和抗干扰的应对策略为了降低电磁干扰对电路正常运行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常用的一些应对策略:1. 电磁屏蔽:通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设计屏蔽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电磁信号的辐射和传导。
屏蔽可以是金属外壳、金属屏蔽罩、金属箔等。
2. 滤波器设计:在设计电路时,可以增加滤波器来抑制电磁干扰。
滤波器可以是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或带阻滤波器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
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系统在现代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电控系统中的干扰问题也日益凸显。
干扰会影响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给生产和运营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危害。
因此,研究电控中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对于保障电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控系统中的干扰1. 来源与种类电控系统中的干扰源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内部干扰源主要是由于系统中电路不稳定,信号处理器失效,元器件寿命过期或过载等原因导致的。
而外部干扰源就更为广泛,包括电力设备、无线电、电磁辐射、电磁波干扰等等。
无线电干扰就是电控系统中最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外部干扰源之一,它会通过空气中的电磁波不断地对系统内部传导,造成系统信号的干扰和损坏。
2. 影响电控系统中的干扰会对系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导致系统失效。
(2)增大设备的能耗和噪音。
(3)干扰数据的传输,造成数据传输丢失或出现错误。
(4)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例如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干扰可能会影响飞行器的正常运行。
二、电控系统中的抗干扰措施为了减轻电控系统中的干扰,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一系列干扰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措施,也就是抗干扰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1. 硬件抗干扰硬件抗干扰措施主要是通过系统设计及优化,使用抗干扰的元件和信号处理器来抵御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外部干扰。
硬件抗干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合理布置系统内部的信号线路结构,包括布线方式和地线设计,防止可怕共模、差模电压干扰。
(2)选择抗干扰性能等级高的元器件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对于无法避免的干扰,符合控制器允许的工作范围,使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正常运行。
2. 软件抗干扰软件抗干扰措施主要是针对程序设计和语言的,采取一些特定的算法和方法来防范和抵御干扰因素。
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措施
电场屏蔽
通过接地金属导体将电场 隔离,以减少电场对其他 设备的干扰。
磁场屏蔽
通过高导磁材料将磁场隔 离,以减少磁场对其他设 备的干扰。
滤波技术
有源滤波器
通过电子电路技术,对信号进行 滤波处理,以减少电磁干扰。
无源滤波器
通过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滤 波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以减少电磁干扰。
接地技术
主要包括各种无线电设 备、电力设备、大功率 电器等人为产生的电磁
干扰。
传导干扰
通过导线和设备内部传 导传播的电磁干扰。
辐射干扰
通过空间电磁场传播的 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的危害
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电磁干扰会导致电子设备性能下降、数据传 输错误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引发安全事故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飞机、轮船等,电磁 干扰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电磁干扰源分析
分析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电路 和系统,确定干扰源的性质和强度。
电磁干扰的测量
测量设备
使用专业的电磁干扰测量仪器,如频谱 分析仪、电磁场计等,测量电磁干扰的 强度和频谱特性。
VS
测量方法
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和场景,选择合适的 测量方法,如定点测量、移动测量等。
电磁干扰的评估
评估标准
辐射干扰
总结词
辐射干扰是指电磁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过程,主要通 过空间传播。
详细描述
辐射干扰是由设备内部的高频电流变化产生的,如高频振荡 器、高频加热器等。这种干扰会影响周围空间的电子设备, 导致信号失真、通信中断等问题。
感应耦合
总结词
感应耦合是指电磁能量通过磁场变化感应到导线的电压或电流的过程。
安全接地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减小电磁干扰与抗干扰措施
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减小电磁干扰与抗干扰措施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减小电磁干扰与抗干扰措施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不会相互干扰的能力。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对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减小电磁干扰并提高抗干扰能力成为了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路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以及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1. 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电磁辐射和人工电磁波。
自然电磁辐射包括闪电、电离层辐射等,而人工电磁波则主要来自电力线、无线电发射站、雷达设备等。
这些电磁波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电磁干扰,造成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2. 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电磁干扰对电路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
辐射干扰是指电子设备向外部环境辐射出的电磁波,可能会影响到附近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传导干扰则是指电磁波通过共享的导线或接地线传导到其他设备上,引起干扰。
这些干扰信号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误操作、数据错误以及设备寿命的缩短。
3. 减小电磁干扰的方法为了减小电磁干扰,需要从电路设计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防护屏蔽:通过在电路板周围添加金属屏蔽罩或使用金属屏蔽盒来屏蔽电磁辐射,减少电磁波的辐射范围。
(2)地线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小干扰信号的传导,降低传导干扰的影响。
在设计中应考虑地线的布局和电流回路的走向。
(3)滤波器:通过添加滤波器来滤除高频噪声等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电源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
(4)阻抗匹配:在设计电路时,要充分考虑信号源与负载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减小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5)合理布局:合理布局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和导线,减少干扰的产生和传播。
应尽量避免信号线与高功率线路或高频线路的交叉,减少干扰。
电磁兼容干扰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电子产品广泛应用的同时,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也日益凸显。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一定范围内的电磁干扰,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电磁兼容干扰问题,探讨一系列解决方案。
二、电磁兼容干扰产生的原因1. 设备自身产生的干扰(1)电路噪声: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路元件的非线性、电路设计不合理等原因,会产生电路噪声。
(2)开关电源产生的干扰:开关电源在转换过程中,会产生高频谐波、尖峰脉冲等干扰信号。
(3)数字电路产生的干扰:数字电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时钟信号、数据信号等的高速切换,会产生电磁干扰。
2. 外部电磁干扰(1)工业、科研等领域的电磁辐射:如高频设备、雷达、无线电发射台等。
(2)自然界的电磁干扰:如雷电、太阳黑子活动等。
(3)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如邻居家的电视、无线网络等。
三、电磁兼容干扰解决方案1. 设计阶段(1)电路设计:采用低噪声元件、优化电路布局、降低电路开关速度等手段,减少电路噪声。
(2)电源设计:选用低噪声开关电源,优化电源滤波电路,降低开关电源产生的干扰。
(3)数字电路设计:合理设计时钟信号、数据信号等,降低数字电路产生的干扰。
2. 结构设计(1)屏蔽:采用金属屏蔽盒、屏蔽罩等手段,隔离电磁干扰。
(2)接地:合理设计接地系统,降低电磁干扰。
(3)滤波:在电路中添加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
3. 电磁兼容测试与整改(1)电磁兼容测试:对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测试,找出干扰源。
(2)整改:针对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整改,降低电磁干扰。
4. 电磁兼容认证(1)EMC认证: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对产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
(2)持续改进: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持续关注电磁兼容问题,不断改进产品性能。
四、电磁兼容干扰解决方案的实施1. 制定电磁兼容计划明确项目目标、责任分工、时间节点等,确保电磁兼容解决方案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抗干扰来源及电路与软件抗干扰(EMC)措施概述可靠性是用电设备的基木要求之一,也是所有控制单元最基木的要求。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故障时不拒动和正常时不误动。
之所以会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隐患是因为电磁干扰的存在。
因此为了保障控制单元可靠的工作,除了采用合适的保护原理外,本章主要考虑抗干扰设计。
电磁干扰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1)辐射:电磁干扰的能量通过空间的磁场、电场或者电磁波的形式使干扰源与受干扰体之间产生藕合。
(2)传导:电磁干扰的能量可以通过电源线和信号电缆以电压或电流的方式进行传播。
电磁干扰的频率包括(1)低频干扰(DC10~20Hz);(2)高频干扰(几百兆赫,辐射干扰和达几千兆赫):(3)瞬变干扰(持续周期从几毫秒到几纳秒)。
造成电力系统中形成电磁干扰的原因有诸多方面,我们知道,同一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力设备通过电和磁紧密的联系起来,相互影响,由于运行方式的改变、故障、开关设备的操作等引起的电磁振荡会对智能控制单元产生影响:另外,软起动工作在环境恶劣的煤矿井下,空气非常潮湿,到处充满着煤尘,电磁干扰尤为严重。
控制单元在工作时不仅要受到从电网上传来的“噪声”干扰,其木身也是一个很强的干扰源,比如负载上电流的频繁变化和通过导线空间进入单片机系统内部,造成程序跑飞,使系统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系统。
所以对控制单元各个部分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单片机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因此,在整个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始终将抗干扰性能作为系统设计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电磁干扰的来源所谓干扰,简单来说就是指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称EMI),它在一定条件下干扰电子设备、通信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源干扰电源干扰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源,据统计,实时系统的干扰约70%来自电源,电源的干扰具有频带宽难以定量化、干扰原因复杂、干扰方式多变等特点。
干扰信号会沿着电源线进入单元内部,通过辐射或传导藕合的方式干扰其它信号或元件的正常工作。
由于PCB板上的电源线分布很广,所以受到干扰的区域会很大,造成的后果会十分严重。
根据干扰的构成可以将电源的干扰分为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两大类。
串模干扰是叠加在电源电压正弦波上的干扰信号,主要产生于供电网络和处于同一网络的其它设备上,由负载变动引起的电网波动、开关触电的开合引起的脉冲干扰及可控硅整流器等外设运行时产生的高频信号等诸多原因引起:共模干扰是叠加在线路和地线之间的干扰,另外由于地线的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不当,导致地线的电阻过大,当有电流流过地线时,线路上各处便会产生压降,使I/0接口电路的地线和微机的地线存在电位差,即存在共模电压。
静电放电干扰直接或间接的放电可能会影响单元的正常工作或对单元造成危害,前者是通过直接耦合而后者则是通过辐射耦合产生放电的。
静电放电的尖峰电压可达8KV,不过持续时间很短维持在纳秒级。
电网电压跌落和短期中断电压跌落指电网电压值偶然降低10%~15%,持续时间为0. 5~50个周波:短时中断则是100%的电压跌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高压、中压和低压电网中偶尔产生的短路、接地故障或熔断器熔断等,故障情况下的连续快速重合闸会造成电压中断。
电压跌落或短期中断会造成系统电源不能正常土作、断路器误动和丢失实时数据等。
开关浪涌电压的干扰开关浪涌电压是煤矿井下最常见的干扰源,它是单极性的脉冲或迅速衰减的振荡波,在持续时间上单极性脉冲的上升时间较长、能量大。
因此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危害。
空间电磁干扰煤矿井下有许多高压电网和变压器,这些高压设备在空间形成很强的电磁场,对控制单元系统形成干扰,使之不能正常作。
电磁干扰的危害电磁干扰的主要危害就是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使输入信号不能准确输入、输出信号不能正确动作以及对中央处理单元的运算和处理产生干扰。
5.3.1 输入通道输入通道是系统接收数据的主要通道,它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等。
干扰能够使模拟信号失真,或使输入的开关量和数字量出错。
控制单元如果根据这种失真的、错误的输入信息进行运算和处理,必然会给系统带来不可设想的后果。
输出通道输出通道是智能控制装置作用于外部动作单元的主要通道,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动作的可靠性能。
而干扰还会使输出的各个控制信号混乱,不能实现微机系统的准确输出,从而导致真空开关的误动和拒动,这会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它对输入通道输送来的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得到相应的结果。
而干扰会使地址或数据总线上的数字信号错乱,引发出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错误,CPU得到错误的数据信息后,导致运行结果出错,并形成随后程序执行的一系列的错误。
硬件抗干扰措施在一个成熟的保护系统中,硬件抗干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硬件抗干扰措施实施的好,可以抑制80%的干扰,而且硬件抗干扰具有效率高实时性能强的优点。
元器件是构成系统的基础,根据抗干扰的原则,要选择集成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耗又不的电子器件,本系统中的元器件基本上是按照这一原则来选择的。
下面主要针对控制单元在煤矿井下可能受到的干扰来制定硬件的抗干扰措施。
电源系统的抗干扰电源系统采用开关电源供电,开关电源内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内部具有滤波器,滤波是一种抑制传导干扰的方法。
在开关电源的设计中内部的输入端一般接上滤波器,可以抑制来自电网的噪声对电源本身的侵害,也可以抑制由开关电源产生并向电网反馈的干扰。
电源滤波器作为抑制电源线传导干扰的重要单元,在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抑制传输线上的传导干扰,同时对传输线上的辐射发射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在滤波电路中,开关电源一般使用穿心电容、三端电容、铁氧体磁环,能够改善电路的滤波特性。
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加输出高频电容,加大输出滤波电感的电感量及滤波电容的容量,可以抑制差模噪声。
另外,选用开关电源时采用了具有储能电容和电感的开关电源为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在电压跌落或短暂中断后,储能电容和电感开始放电以维持系统短时期内的正常工作。
静电放电的抗干扰消除静电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让设备的外壳和大地良好的接触。
因此,单元金属屏蔽外罩良好接地的同时,还把开关电源的外壳直接接地。
通道的抗干扰这里的通道是指开关量输入通道和开关量输出通道。
开关量输入通道中由于传输线上的信息一般为脉冲波,它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时会出现延时、畸变、衰减与通道干扰的现象。
为了保证线路传输的可靠性能,主要采用光电隔离、阻抗匹配等措施。
光电藕合器可以将输入侧与CPU侧完全隔离,有效的防止了干扰信号从开关量输入部分进入主机。
它的原边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副边是一个光敏三级管,以光作为媒介传输信号,原边和副边之间完全没有电的联系。
光电藕合器的主要优点是抑制尖峰脉冲及各种噪声干扰,共模抑制比,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磁场影响,不需要屏蔽。
模拟量输入通道采用二次变换以后放大隔离处理的方式来抗干扰的,首先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进来的信号经过电流、电压变送器进行二次变换,其中电流、电压变送器内部具有整流和滤波功能,电流变送器把输入的0 ~5 A的交流电流信号转换成0~1V的直流电压信号:电压互感器将输入的0~36V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成0~1V 的电压信号。
电流和电压信号经过模拟通道选通后再经过放大器进行5倍的隔离放大处理后才进入处理器内部的A/D模块,进入A/D模块之前经过两个二极管进行钳位处理,这样大大的抑制了尖峰电压信号的破坏作用。
开关浪涌电压的抗干扰浪涌电压主要在开关量输出回路产生,由于智能是真空接触器,而真空接触器是由继电器来控制的控制单元的控制对象继电器采用交流固态继电器和交流机械式继电器,由于真空接触器的开合线圈会产生反电动势,对于机械的继电器而言做法是在线圈上反并联一个一极管就可以,对于交流的固态继电器由于交流电没有方向就不能再使用二极管来抑制反电动势,在设计中采用压敏电阻来抑制过电压,压敏电阻的大小一般为线圈电压的3倍左右。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PCB板的布线设计如考虑不周也会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如串音干扰(是指从另外的信号路径干扰某一信号路径)和电磁藕合等地线设计时要注意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共地问题,如果两部分电路接地端多处连接后再共地,会因为多点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在公共点与地之间产生较大的共地藕合阻抗。
数字电路会通过这个藕合阻抗将干扰藕合到模拟放大器的输入端,放大后的干扰信号会造成计量的严重失误,甚至会造成保护的误动。
为此,在布线上应将数字电路的地与模拟电路的地仅通过单点共地,这样就避免了公共地线引起的共阻抗藕合。
在地线和电源线的布线时采用加宽电源线的措施,另外电路板空白处采用敷铜处理。
电路板的布局也要仔细考虑,在设计中印刷电路板的尺寸要注意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板子过大会导致导线太长而引起阻抗增加,既提高了成本又降低了抗噪声的能力:过小时元器件过于密集,各个器件以及导线之间会相互干扰,散热效果也不好。
在适中的考虑板子大小的前提下,在设计中将相对电压较高的继电器控制部分放在距处理器较远的地方,使强电与弱电信号隔离。
软件抗干扰措施上一节主要介绍了硬件抗干扰设计,但是软件抗干扰设计也尤为重要,因为无论在硬件上做出多少防范措施都不能保证CPU内部不受到任何干扰,尤其是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设备中,由于外部强烈的干扰会导致指令码或数据码的个别位发生改变,造成程序执行的错误或者数据监测结果不准确。
如果更为严重一点程序计数器受到干扰,造成数据码被当作指令码,相反其结果会破坏RAM存储器中的数据,另一方面会产生程序跑飞或进入死循环的现象。
增加看门狗监视程序为了防止程序运行出错导致 CPU进入死循环或飞掉,充分发挥处理器集成看门狗模块的功能,在开发环境中,看门狗监视程序由于外届干扰而进入死循环后看门狗程序就会在18ms后使程序自动复位从头开始执行以跳出死循环。
软件陷阱程序跑飞后有可能落在程序存储器中的任何位置,可以采用软件陷阱的方法把程序空间中的空白空间填充循环指令,当程序跑飞跳到这条指令时使程序陷入死循环,然后等待看门狗计数周期的到来,使程序自动复位。
使用单片机指令可以进行软件陷阱的设置,它可以实现对程序空间连续自动的填充某一特定的指令数据。
数字滤波使用模块调用的形式使程序之间藕合程度较低,另外在软件设计中在大部分功能模块中都定义了相应的控制寄存器,比如在分合闸模块中,定义了两个位分别为合闸请求和合闸允许标志位,只有两个都为指定的电平状态时才可以合闸,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误动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1]宋印宾主编《电机拖动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328-336[2]张文生,刘耀年《异步电动机智能软起动器及其应用》,电工技术杂志,2000.11,40-42[3]陈伯时主编《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91-192[4]黄俊,王兆安编《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9-102[5]刘宝川《智能电动机控制器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低压电器,2000.4,44-46[6]刘竞成主编《交流调速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2-3、9-10[7]李文秀《交流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的应用》,青海电力,2004.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