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标准
![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495ff79b89680203d825e5.png)
经过不少于2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
C
经过不少于2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一定成效。
D
专业影响
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A
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产生较大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B
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C
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有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D
合计
使用说明:
1.等第赋分A(90分—100分)B(75分—89分)C(60分—74分)D(59分以下)。
2.“理论上有建树”是指提出了相对成熟、得到公认的教育教学理论。
3.“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从在中小学试行(实验)教学方案算起。
4.“专业影响”是指在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影响。
B
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有所突破。
C
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有一定作用。
D
实际效果
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
A
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
C
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理论依据不够充分。
D
实践价值
针对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783aa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3.png)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学改革的成果与启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奖项,而二等奖更是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围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深度挖掘教学改革的成果与启示,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评估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意义1. 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解读2. 评估这一奖项对于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3. 分析二等奖的获得者,感受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三、教学改革的成果与启示1. 教学方法创新2. 课程设置与教材更新3. 教师队伍建设4. 学生成长与发展四、基于二等奖的启示,如何提升教育质量1. 勇于创新,不断更新教学方法2. 重视课程设置,关注教材建设3. 加大对教师队伍的支持与培训4. 关注学生成长,提升教学关怀度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充满敬意。
我深信,这一荣誉的背后,是每位获奖者辛勤的付出与不懈的努力。
我对教育改革的信心更加坚定,同时也意识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六、总结与回顾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光芒下,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启示。
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设置与教材更新、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成长与发展成为了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们也意识到,在教学改革的路上,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够在教育事业的路上走的更加坚定。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只有深度评估和全面理解,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改革贡献一份力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方式。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2e66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6.png)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是为了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制定的。
该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以依照本制度的规定申请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奖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按其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的效果来评定。
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国内首创的;
2. 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
3. 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奖章和奖金。
特等奖应当报经国务院批准。
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由成果的持有单位或者个人,按照其行政隶属关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教育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育管理机构向国家教育委员会推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相关文件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https://img.taocdn.com/s3/m/4a5c6f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1.引言1.1 概述概述: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是对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进一步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发现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成为必要的举措之一。
在基础教育领域,优秀教学成果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推广性的成果。
这些成果可以是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可以是师生互动、学生发展、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突破和实践。
这些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优秀教学成果的评选、奖励和推广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育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和提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同时,通过评选和奖励优秀教学成果,可以营造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教育氛围,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动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因此,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旨在发现和表彰那些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激励他们进一步努力,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提高。
对于国家来说,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表彰和奖励方式,更是推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
随着评选工作的开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教育者脱颖而出,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先进个人评选的开展必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为培养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对于一篇长文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非常重要。
写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后半篇文章”
![写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后半篇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2524a1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7.png)
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来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本科)的1998项成果获评每四年一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如何进一步总结梳理优秀教学成果经验,让好的成果惠及更多师生,真正为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供示范、引领?这项工作比评选表彰本身更重要、更复杂,需要成果获奖者、成果选用者、成果评选者三方面的共同谋划,在紧密配合中写好奖励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获奖者:于实践检验中再创造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往往基于教学实践,但仍要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不断增强长度、宽度、厚度。
每项教学成果都不能满足于落在笔端、转化为文字,而要写进实践者心里、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印刻在师生的真实成长中。
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开设一门课程通常以一学期、一学年为单位;一个学段少则3年,多则6年。
学校的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周期本就较长,提升受教育者的内在素养更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
获奖者不应急于宣扬某种思想更新、阐述某一模式转型等,因为它们未必经过了充分检验,而时间往往会不疾不徐地将一些“错误”澄清。
若获奖者仅因教学经验(成果)在某个节点获奖,就不再反思、更新,那这些教学经验本身也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真正优秀的成果要经得起教学实践的长期检验。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是,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
即便经过了长时段的检验,获奖者也要注意在不同情境中、在变化了的条件下进一步实践并探索,使教学成果更加明晰、立体、丰富、充实,乃至迭代升级。
如果某一成果赖以生长的条件变得不再有利,同类成果因此而“失灵”,而该成果总结出的经验仍可迁移,那它无疑是弥足珍贵的。
每个成果获奖者都应该主动接受不断变化的情境、条件的考验,进而凝练出遵循某些教育规律的现实经验,提出真实有效的教育教学主张,直至形成流派。
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成果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宽度和厚度。
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https://img.taocdn.com/s3/m/aacfe3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0.png)
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为了表彰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而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主要涵盖了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与学生发展、质量监控与评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以及教育教学国际化等十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指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既可以是宏观层面的,如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和建言,也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如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2.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主要是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建设。
这些改革和建设既可以是针对传统课程的改进和优化,也可以是针对新兴课程的探索和创新。
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指在教师培训、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建设。
这些改革和建设既可以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可以是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可以是针对特定专业或行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5.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指在实验、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教学管理与学生发展教学管理与学生发展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7.质量监控与评估质量监控与评估主要是指在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可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手段。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档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档](https://img.taocdn.com/s3/m/3eb6b7ccba0d4a7302763a90.png)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一、封面.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个。
.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指该成果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所获得的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 序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填写。
组成形式为,其中:为省级代码(详见下表);为省级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为北京市推荐的、编号为的成果,其中为推荐单位北京市的代码,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顺序号。
. 编号:由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填写。
二、成果简介. 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 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 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
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 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指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正在进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时间。
. 成果应用及效果:对成果的应用情况、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 实践检验单位指除成果主持人所在单位之外的参与实践的地区或学校。
如有,选择不超过个主要的实践单位填写。
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https://img.taocdn.com/s3/m/5725a7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f.png)
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奖项,每四年评审一次,代表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要获得这一殊荣,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要求获奖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明显创新,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2. 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求获奖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证明其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践检验的周期一般为3年以上,包括试点、推广等多个阶段,以保证成果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3. 成果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强调成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获奖成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成果的推广应用也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程序,确保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4. 成果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求获奖成果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能够为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引领,推动全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成果的推广应用也要注重示范引领,鼓励其他地区和学校积极学习和借鉴。
总之,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形成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示范性的教学成果,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和推广应用,才能够获得认可和肯定。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8a2ce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c.png)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4.05.10•【字号】榕教综〔2024〕22号•【施行日期】2024.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福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榕教综〔2024〕22号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教卫局,福州教育研究院,市属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奖励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单位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开展2024年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本届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范围包括基础教育各阶段、各领域取得的教学成果。
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申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的教学成果应体现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反映我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过程、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大成果,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
中小学教材暂不列入本届评审范围。
成果须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主题,并能相互支撑渗透,主要形式可以为实施方案、研究报告、课件、论文、著作等。
二、申报条件(一)申报成果要求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呈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时代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素质教育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理论发展、改革实践上取得实质突破,实践性和创新性强。
2.必须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未来挑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改革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2年以上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0be5d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1.png)
【文章标题】:探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背后【正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成果的评比与奖励已经成为一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二等奖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奖项之一。
而今我们将深入探究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背后,探讨其对基础教育的推动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评选标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质量、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
其中,教学内容的质量要求包括前沿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教学方法的创新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着重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合考量这些因素之后,评奖机构才能给出公正、客观的评定结果。
二、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影响力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所获得的成果和影响力不仅意味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意味着全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些优秀的教学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将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理念重构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也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范例,激励他们踏实钻研,不断创新,进而带动整个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理解与思考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背后,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探索实践的心血。
它们代表了一种值得肯定的教育教学成果,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全面肯定和鼓舞。
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奖项都只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成果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懈,不断向前迈进,开创更为辉煌的教育事业。
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取得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和学生们的支持配合。
唯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学校才能走上获奖之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所以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品质,为更多的优秀成果走向更高的舞台而努力!【总结】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是对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嘉奖和肯定,更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一种推动和促进。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实施办法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625600a32d7375a417807f.png)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立法目的)为实施《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教师、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申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评审、授奖与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除外)和成人高等教育。
其他类型的教育根据其所实施的教育层次,申报相应的教学成果奖。
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条(行政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并确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个奖励等级的数量、奖金数额、评审期限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每类特等奖不得超过1项、一等奖不得超过20项、二等奖不得超过50项,评审结果可以空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一次。
第四条(基本条件)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应当符合《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第二条、第五条规定的基本条件。
其中,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时间应当达到4年以上。
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别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具体确定。
第五条(奖项及标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创新,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国或者省(市、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当在教育教学理论或者实践的某一方面有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
03申报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
![03申报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https://img.taocdn.com/s3/m/540b75663b3567ec102d8a79.png)
• 二、成果要求
•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教学改革 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 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提出自己的理论或发展和完善已有理论, 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 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 成效,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在申报“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中学习
2014年12月17日,省基础教育教学成 果奖总结与培育工作会议召开。
2014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家奖的
名义在基础教育领域颁发教学成果奖, 全国共评选出特等奖2项、其中我校获
二等奖。
• 1 什么是 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 2 怎么申报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 3 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给我们的启发
• 来源真实 • 过程扎实 • 资料规范
• 梳理系统 • 细节充实 • 表达灵活
来 源 真 实
过 程 扎 实
资 料 规 范
梳 理 系 统
细 节 充 实
表 活
3 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给我们的启发
• 来源真实 • 过程扎实 • 资料规范
• 梳理系统 • 细节充实 • 表达灵活
• 一、奖励范围
• 本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范围包括基础教育各阶 段、各领域取得的教学成果。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 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 均可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要反映我国基础教育教 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其内容包括课程、 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可以是综合性的, 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中小学教材作为基础教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取与申报流程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取与申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6dd6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e.png)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取与申报流程1. 引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中国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荣誉,旨在奖励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的集体和个人。
本文档详细阐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取与申报流程,以指导相关单位和个人顺利完成申报工作。
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级,申报范围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等各类教育教学领域。
3. 申报条件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创新性:在教育教学观念、方法、技术等方面有重要创新。
2. 具有实用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3. 具有贡献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贡献。
4. 申报流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预申报1. 申报单位和个人需按照相关通知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包括项目介绍、成果证明、推广应用情况等。
2. 预申报材料需提交至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
4.2 正式申报1. 经过审核的预申报项目,需按照要求提交正式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总结报告、相关论文、成果证明等。
2. 正式申报材料需通过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4.3 评审推荐1.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推荐获奖项目。
2.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评审结果和推荐名单报教育部。
4.4 教育部审核1. 教育部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推荐名单进行审核,确定获奖项目。
2. 教育部发布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4.5 表彰奖励1. 获奖单位和个人按照要求进行表彰奖励。
2. 获奖单位和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资金,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
5. 注意事项1. 申报单位和个人需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申报资格。
2. 申报时间、提交材料要求等具体事宜,请关注相关通知和指南。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25a9ee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b.png)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1.引言1.1 概述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为每个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是指那些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学实践案例。
这些成果不仅仅是在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方面取得的突破,而且还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在基础教育中,教育者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背后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团队的努力和智慧。
他们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案例,更是对整个教育系统的倡导和影响。
这些成果通过展示优秀的教学实践,激发了其他学校和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还具有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地进行分配和利用。
这对于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在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是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和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采用了三个主要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为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1. 概述(Overview):这一小节主要对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可以引用相关数据或阐述当前问题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定的背景信息。
2. 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这一小节主要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如引言、正文和结论。
2022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2022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0a3382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2.png)
2022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2022年,聚焦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就,聚焦教育共赢未来。
2020
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表彰中,共有128个优秀教育教学项目入
围奖项评选,唤起为共赢未来而努力的新动力!
2022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如下:
1、一等奖:全国8所学校,共计8名教师;
2、二等奖:全国20所学校,共计20名教师;
3、三等奖:全国50所学校,共计50名教师;
4、最佳章节奖:全国20所学校,共计20位教师;
5、见证奖:全国10所学校,共计10位教师。
经过细致严谨的评审流程,在本次评选活动中,一等奖得主代表着国
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准,二等奖得主代表着良好的教学成果,三等奖则被视为学校教学水平的佼佼者,而最佳章节奖和见证奖则是
对于教学成就的特别肯定。
本次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国家在教育领域
的重视,也令人激动不已。
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https://img.taocdn.com/s3/m/3b0e5a40b84ae45c3b358c4c.png)
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有关事项的说明现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关事项作如下说明:一、关于成果奖性质1.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设置。
2.基础教育领域内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
3.每4年一届,2014年是首届。
二、关于奖励规模和推荐指标1.奖励规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表彰452项,其中特等奖不超过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
按照坚持标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允许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2.教育部下达给我省的推荐指标数共55项。
教育部根据各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数量,以及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数量,并适当考虑地域平衡因素,向各省下达限额推荐指标数。
3.各市州各单位向省推荐的项目不设指标限制为面向广大基层学校,扩大遴选面,实现优中选优,我厅对各市州和有关单位向省推荐的项目不设指标限制,但请各地各单位切实把关,保证本地本单位申报项目的质量,把能够真正反映本地本单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重大成果推荐出来。
4.要坚持面向基层各市州向省推荐的项目中,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指成果第一持有人,含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幼儿园(成果第一持有单位)承担的项目不少于推荐总数的70%。
三、关于申报主体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主要完成人必须直接参加了成果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并仍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退休人员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必须一直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没有间断,其成果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除厅直属单位、高校,以及省批准设立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省教育厅申报外,其它学校、单位、个人均向所在地市州教育局申报。
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83455e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0.png)
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学成果的一次高度肯定。
本次评选共评选出20个一等奖,其中有一等奖获得者就是XXXXXXXXX,以下是本篇文章对其取得此项荣誉的报道和分析。
一、背景介绍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设立的重要奖项之一,旨在鼓励和推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评选对象包括中小学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成果,奖项设置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四个等次,是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极大肯定和激励。
二、获奖项目介绍XXXXXX获得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名为XXXXXXX。
该项目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得到了专家评审的高度认可。
其获奖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该项目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深入讲解和实际应用,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紧贴时代需求,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教学方式独具特色。
该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效果显著。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该项目在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三、获奖项目影响XXXXXX获得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深远影响:1. 为广大教师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XXXXXX获得的这一殊荣是其多年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对广大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2. 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XXXXXX项目获奖所推崇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思路。
3. 对学科领域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XXXXXX项目在特定学科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可以为其他类似学科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有关事项的说明现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关事项作如下说明:一、关于成果奖性质1.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设置。
2.基础教育领域内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
3.每4年一届,2014年是首届。
二、关于奖励规模和推荐指标1.奖励规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表彰452项,其中特等奖不超过2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400项。
按照坚持标准、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允许各个等级的奖项有空缺。
2.教育部下达给我省的推荐指标数共55项。
教育部根据各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数量,以及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数量,并适当考虑地域平衡因素,向各省下达限额推荐指标数。
3.各市州各单位向省推荐的项目不设指标限制为面向广大基层学校,扩大遴选面,实现优中选优,我厅对各市州和有关单位向省推荐的项目不设指标限制,但请各地各单位切实把关,保证本地本单位申报项目的质量,把能够真正反映本地本单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重大成果推荐出来。
4.要坚持面向基层各市州向省推荐的项目中,由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指成果第一持有人,含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幼儿园(成果第一持有单位)承担的项目不少于推荐总数的70%。
三、关于申报主体凡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主要完成人必须直接参加了成果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并仍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退休人员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必须一直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没有间断,其成果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作为成果的主要完成人。
除厅直属单位、高校,以及省批准设立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省教育厅申报外,其它学校、单位、个人均向所在地市州教育局申报。
以个人名义申报的,不超过6人;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超过3个单位。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进一步说明:1.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作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单位,不排斥有关负责人以个人名义申报。
2.教学成果持有者身份以现工作岗位、职务确定,不以成果产生时为准。
如,某人原为学校校长,完成了某一项教学成果,后调教2育行政部门任职,现在如果申报该教学成果,申报者身份按现在的职务填写。
3.不能以课题组、项目组名义申报。
四、关于成果内容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规定:“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要反映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
中小学教材作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之一,其评审办法需做进一步论证,暂不列入本届奖励范围”。
关于成果奖的具体内容见《申报表》中的分类。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教学成果的产生必须直接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变革,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
教育管理、升学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等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但只是对学校教学起着辅助、甚至支撑作用,不是直接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同时也主要是政府职能而非一线教师职责,没有纳入教学成果奖励范围。
从教学成果奖自身的价值定位出发,对成果内容的界定不宜过于宽泛。
在教学成果与非教学成果的划界上注意两点:第一,关于学校德育。
现在的分类体系未按德智体美分,不等于不重视德育。
从立德树人的导向出发,教学成果奖既重视德育课程与教学,还特别是强调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
如班主任工作不纳入评选范围,班团队活动如从课程建设方面入手则纳入评选范围。
第二,关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3主要是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在学校或区域层面进行的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管理改革、事业发展。
五、关于成果形式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的呈现方式是“教育教学方案”,同时规定方案要“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
将教育教学方案作为成果的物化形式,有助于避免研究与实践“两种皮”。
它不是不要理论思考,而是要求将理论思考、探索的结果—论文等进一步转化为教育教学方案,转化为行动纲要、指南等,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样一个实践中的转化是一个充满张力、活力、生气,也是最费力气的创新过程,正是教学成果奖所需重点关注的。
依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计规定了成果主要表达形式为成果报告,同时辅以论文、案例、视频等材料的支撑。
不同类别的成果物化形式是不一样的,如课程改革成果(包括校本课程在内)重要的载体是课程实施纲要、课表等,而不一定是固化的教材。
六、成果要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
必须围绕解决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4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建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提出自己的理论或发展和完善已有理论,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国或者省(区、市)域内产生较大影响;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过不少于2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要特别注意教学成果下列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方向性: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具有前瞻性和时代特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围绕课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是科学性:遵循儿童年龄特征,体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体现教育教学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与问题相吻合,探索过程完整、方法严谨,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结果呈现客观、真实。
三是创新性:方案设计具有显著的创新点;操作模式、方法、策5略等有独到之处;实践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认识深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四是实效性:多数学生受益,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操作性强,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一定引领作用;成果在一定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对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七、关于材料准备教育部对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材料作出了明确规定,除要求准确、规范外,特别提出反对过度包装,对材料字数、总量、格式进行了限制。
每项教学成果均须认真准备如下材料:1.《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写者有三类:一是省级推荐单位。
如封面:省级奖励等级(本届可空缺)、推荐单位名称及公章、推荐时间、序号;第17页:省级推荐意见。
二是国家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
如封面:编号;第18-19页:国家评审意见。
三是成果申报者。
包括成果持有者承诺书、成果类别、成果简介、成果应用及效果、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成果持有者情况。
承诺书除申报者签字外,须单位负责人签字把关。
成果类别列出4个分类维度,每个分类维度都必须选择一项分别打钩,不得空缺,也不得多选。
6成果简介部分不得突破字数限制。
网络申报时超过字数就无法上传。
此部分既为评审参考,也是成果宣传使用材料,要求简明扼要。
成果应用及效果:除持有人所在单位外,如有其它检验单位,要选择3个以内填写,必须加盖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成果曾经获奖情况:选择3项,为非盈利机构举办的评奖,需在附件中提供证书复印件。
成果持有者情况:个人名义申报不超过6人,所有持有人都必须签名。
单位名义申报不超过3个,单位须加盖公章,提供联系人。
个人与单位两者中选择其一,不得兼有。
所有上述栏目都需按规定字数填写,不得空缺。
2.撰写反映成果主要内容和实践检验过程的报告这是成果评审的主要依据。
它不同于论文、专著,也不同于科研报告、课题研究报告,可以看作是个“产品说明书”。
按内容要点撰写时注意以下几点:⑴问题的提出:阐明针对什么问题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以及为什么进行这一改革与实践探索。
简要说明的发现过程、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实质,该实践探索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期望达成什么目标。
要将该研究与广阔的社会背景、未来社会需要联系起来,揭示其独特的意义价值。
⑵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需要说明怎样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的,经过了怎样的探索过程、阶段,每一阶段探索的重点问题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方法与推进策略,每一阶段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有没有7实践探索过程的顶层设计、路径策略的选择,开展了哪些重要的研讨活动。
⑶成果的主要内容:说明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包括主要观点(背后的原理)、结构模型、操作策略、物化形式等。
将对问题的实践探索后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路径、程序、方式、策略以及背后的主要原理、观点、特质等,通过图表、文字、符号揭示出来。
⑷效果与反思:说明成果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效果(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与影响),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等。
成果报告要具有真实性、科学性、条理性、可操作性等。
报告正文不宜过长,可附上主要研究活动统计、公开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目录、案例、研究成果网址等。
3.支撑成果的其它文字材料。
如论文、案例等,总字数不超过1万字。
4. 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5.可提供20分钟以内的视频,着眼于弥补文字材料的不足。
视频按AVI、MPEG、MOV等格式制作,其播放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上述材料制成电子版后,总容量不超过500M。
如成果材料很丰富,可在网页展示,并提供网址,确保评审期间运转正常,供专家在评审中查阅参考。
八、关于材料报送8此次申报分纸质材料报送和网络申报。
其中,网络申报待省级推荐项目确定后,由教育部发放网络申报系统用户、密码等信息,再组织申报者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网()上进行网络申报。
1.报送时间。
3月15日前各市州、各单位将材料报至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逾期不予受理。
2.格式及份数。
前述第七条所列材料中,1-3项文字材料要用计算机录入(小4号字体),电子文档为PDF格式,不得剪贴。
使用A4纸打印,双面印刷,竖装。
1-4项纸质材料一式10份;1-5项制成CD-R光盘1张。
九、关于材料审核各市州、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形式要求进行把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需在材料报送前处理,否则将不予受理:1. 未按照规定程序申报、推荐的;2. 不符合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内容与范围的;3. 成果持有人或单位不符合规定的;4. 未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填写申报材料以及规定的附件不齐全的(按规定逐项检查,主要是该签字的有没有亲自签名,该盖章的有没有加盖单位公章,实践单位证明等是否齐全,材料是否按规定的内容、格式等);5. 实践检验不符合时限的;6. 存在权属争议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97. 分类不恰当,或者没有分类;8. 篇幅过长,超过规定字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