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可靠的工作环境。

下面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的答案解析。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管理等。

处理机管理负责合理分配和调度 CPU 资源,提高 CPU 利用率;存储器管理负责管理内存空间的分配、回收和保护;设备管理负责对外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文件管理负责对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用户接口管理则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界面。

2、操作系统有哪些分类?操作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用户数量,可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照任务数,可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和多任务操作系统;按照系统功能,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

1、什么是进程?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在于:程序是静态的指令集合,而进程是动态的执行过程;程序可以长期保存,进程具有生命周期;进程具有并发性,而程序没有;进程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PCB)组成。

2、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转换的?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是就绪状态、执行状态和阻塞状态。

当进程已获得除CPU 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只要再获得CPU 便可立即执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进程正在 CPU 上运行时,处于执行状态;当进程因等待某一事件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时,处于阻塞状态。

就绪状态到执行状态是通过进程调度实现的;执行状态到就绪状态是时间片用完或出现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执行状态到阻塞状态是进程因等待某事件而主动放弃 CPU;阻塞状态到就绪状态是等待的事件发生。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第一章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第一章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第一章习题答案1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a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OS的作用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答: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议程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视线里对硬件资源的第二层次抽象,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他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了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和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者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都是在煮鸡蛋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事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的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汤子瀛《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wang>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操作系统引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存储器管理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虚拟存储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解
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文件管理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磁盘存储器的管理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操作系统接口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多处理机操作系统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多媒体操作系统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保护和安全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详解。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第一章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第一章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操作系统(第四版)汤晓丹第一章习题答案1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a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2、OS的作用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答: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议程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视线里对硬件资源的第二层次抽象,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他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了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和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者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都是在煮鸡蛋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事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的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二,三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二,三章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之袁州冬雪创作1.设计现代OS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大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历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操纵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布局的不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节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节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停止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节制下停止的.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知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才能使用户能直接节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登时处理自己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处理?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饬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纳并及时处理该饬令,在用户能承受的时延内将成果返回给用户.处理方法:针对及时接纳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纳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一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饬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而且为每一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一个作业都运行一次.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答:实时操纵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节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知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知足实时节制范畴和实时信息处理范畴的需要.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知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能够出现难以预测的成果.举例来讲,运载火箭的节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其实不严格,偶然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发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靠得住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近似,都是以人所能承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节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节制对象所要求的开端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靠得住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靠得住,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靠得住性.因为任何错误都能够带来宏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纳了多级容错措施包管系统的平安性及数据的平安性.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纵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答:操纵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程的异步性,过程以人们不成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成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成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成预知性,即每一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过程管理、过程同步、过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过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过程,撤消已竣事过程,节制过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过程同步:为多个过程(含线程)的运行停止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依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过程调度:从过程的停当队列中,依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过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过程投入执行.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呵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大.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呵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计算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大: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臵换功能等.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操纵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次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呵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包管文件平安性.21.微内核操纵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大性 2)增强了系统的靠得住性 3)可移植性 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计算机操纵系统第三版答案 4 /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取客户/服务器形式?答:C/S 形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⑵便于集中管理.⑶矫捷性和可扩大性.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绘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形式 3)应用机制与战略分离原理 4)采取面向对象技术.24.在基亍微内核布局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答:在基于微内核布局的OS 中,采取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把操纵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条理(即用户形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能够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纵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过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2021年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2021年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欧阳光明(2021.03.07)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部分习题讲解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部分习题讲解

操作系统课后习题部分答案目录第一章 (1)第二章 (4)一、简答题 (4)二、综合题 (7)第三章 (14)一、问答题 (14)二、综合题 (17)第四章 (21)第五章 (26)第六章 (30)一、简答题 (30)二、综合题 (32)第七章 (33)一、简答题 (33)第八章 (34)一、简答题 (34)二、综合题 (35)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

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适用方便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2、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方便性: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有效性:有效使用操作系统,让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高,吞吐量达;可扩充性:方便增加新功能和模块,以及修改老的功能和模块以适应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和应用发展的要求;开放性:遵循设计标准规范,让操作系统与系统兼容,满足跨平台性要求。

3. 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操作系统是用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并不直接与计算机硬件打交道,而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系统调用以及图形化接口来使用计算机。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处理的分配和控制,内存的分配和回收,I/O设备的分配和操纵,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工作都是由操作系统来完成的。

(3)、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操作系统是辅设在裸机上的多层软件,它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从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 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1)计算机硬件升级和新硬件的出现;(2)提供新的服务,方便使用;(3)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4)更正软件错误;(5)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5. 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是指由专门的I/O设备控制完成输入输出操作的方式,不受CPU 运行操作系统来控制的方式。

《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课件

《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课件

《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第1章习题答案一、填空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按功能划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3.操作系统是在裸机上加载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功能的首次扩充。

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处理机(包含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5.在分时和批处理系统结合的操作系统中引入“前台”和“后台”作业的概念,其目的是改善系统功能,提高处理能力。

6.分时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多路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7.实时系统与分时以及批处理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实时性和可靠性。

8.若一个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则它应该是分时操作系统。

9.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只追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它应该属于批处理操作系统。

10.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充分发挥CPU 和外部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

11. 计算机网络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相结合的产物。

12. 在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仍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由它管理自身的资源。

只有各计算机间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使用网络中的可共享资源时,才会涉及到网络操作系统。

13. 如果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其处理和控制功能被分散在系统的各个计算机上,系统中的所有任务可动态地分配到各个计算机中,使它们并行执行,实现分布处理。

这样的系统被称为“分布式系统”,其上配置的操作系统,被称为“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选择1.操作系统是一种B 。

A.通用软件B.系统软件C.应用软件D.软件包2.操作系统是对C 进行管理的软件。

A系统软件B.系统硬件C.计算机资源D.应用程序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以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4.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的B 和方便用户使用。

A.速度B.利用率C.灵活性D.兼容性5.C 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 )方便用户;(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 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语创编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之欧阳语创编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示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答:OS首先在裸机上笼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纵的第一条理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笼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纵的第二条理笼统。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装置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纵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笼统。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成长:(1)不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竭成长。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法度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法度输欧阳语创编入到磁带上。

该方法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法是指法度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成长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示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自力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前往给用户。

解决办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

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

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

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

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
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

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

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

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臵换功能等。

17.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I/O 请求,为用户分配I/O 设备;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利用率;提高I/O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I/O设备.
18.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方便用户使用,保证文件安全性。

21.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
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可移植性 4)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4 / 47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23.在微内核OS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⑴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

⑵便于集中管理。

⑶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⑷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OS。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 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 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4.在基亍微内核结构的OS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
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称这种技术为微内核技术。

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