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彭仙一简介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
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
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
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
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
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
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
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能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相对应,所以House认为译文质量优劣评判取决于目标文本、语篇的概念、人际意义与原文的概念、人际意义是否对等。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实证性研究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实证性研究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实证性研究引言翻译质量评估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推进和实证研究的发展,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也在不断完善。
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是翻译质量评估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TranslationQuality Assessment Model)在汉英翻译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证研究,探讨其在汉英翻译研究中具体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一、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概述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一种基于交际功能和目标读者的评估模式,旨在评价翻译品质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需求。
该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功能质量、文本质量、文化质量和語篇质量。
功能质量是指翻译是否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功能;文本质量是指翻译是否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风格要求;文化质量是指翻译是否符合目标文化的习惯、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語篇质量是指翻译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交际目的和语篇规范。
二、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领域的翻译文本进行评估,发现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解释力。
例如,某研究者通过对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翻译失误进行分析,发现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能够准确地评价翻译的文化质量,帮助翻译人员克服文化障碍,提高翻译质量。
另外,有研究者通过对商务翻译文本的评估,发现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能够准确地评价翻译的功能质量和語篇质量,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传达信息,完成交际目的。
三、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优势在于其注重交际功能和目标读者,能够准确评估翻译的实际效果。
浅论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浅论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开始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二个繁荣时期。
但是翻译质量却不容乐观,粗制滥造的翻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翻译质量的日益下降已经为学界广为诟病。
翻译质量的提高需要翻译批评的发展,以及科学的批评模式的建立。
德国翻译理论家朱莉安·豪斯在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977)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1997)中,提出了“国际翻译批评界第一个有完整理论和实践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司显柱,2005)。
由于豪斯模式以英德两种相似度很高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他语言的翻译批评不具有普遍意义。
本文旨在将豪斯模式引入英汉翻译作品,验证该模式在英汉翻译领域的可行性以及可操作程度。
本文选择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豪斯模式的步骤进行译本分析和评论,通过实践验证并得出结论。
实践证明,该模式基本适合英汉翻译批评,但同时存在不适合汉语具体情况的问题。
因此,将豪斯模式引入我国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对启发我国的翻译批评研究,促进我国翻译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性研究
学术论坛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56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我国对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开展得不算晚,但缺乏系统性。
早期研究必然要提到吴新祥、李宏安,他们认为等值是译文评价的基础。
首先在国内以隶属度对译文进行定量分析的学者是范守义。
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开始重视西方的翻译评估模式,仲伟合于2001年首次介绍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之后屠国元、王飞虹于2003年再次评介和推广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随后,我国不少学者对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介绍、评述或引用。
我国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整体而言,该领域的研究仍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评价、介绍层面,没有足够的研究广度和深度。
2 朱莉安·豪斯模式分析自1977年起,豪斯致力于以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分析理论为基础设计一套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便命名为“功能-语用评估模式”(a f u n ctio n a l - prag m atic m odel of tra 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语域分析,语旨(tenor)、语场(field)和语式(mode)是其包含的三个变量。
语场:指正在发生的事情,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描述的事物;语旨:指交际者及其基本情况、角色、地位特点、关系等;语式:指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在这个立体的模式中,语域的三个变量跟语言的三个纯理意义/功能相联系:语旨体现语言的人际意义/功能,语场体现语言的概念意义/功能,语式则体现语言的语篇意义/功能。
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语言意义”,也就是说两种语言在互相转换的时候内容不变。
豪斯所提意义包括三个方面:即语义的(semantic)、语用的(pragmatic)、和语篇的(textual)。
也就是韩礼德的语言的三种元意义/功能,即概念意义/功能,人际意义/功能和语篇意义/功能。
【VIP专享】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彭仙一简介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
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
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
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
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
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
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
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能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相对应,所以House认为译文质量优劣评判取决于目标文本、语篇的概念、人际意义与原文的概念、人际意义是否对等。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质量评估是应用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翻译评估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批评家们自己主观印象式的评论,并没有多少客观分析。
德国翻译学家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恰巧填补了翻译质量评估领域的这一空白。
该模式具有一个相对客观、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框架,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具有开拓性的历史地位。
因此,引入该模式对于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豪斯的模式以原语文本和1目标语文本的对比分析为基础。
其操作过程大致如此:首先,对原文和译文从语场、语旨、语式和语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语场涉及题材和社会行为两个情景维度,语旨涉及作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关系以及社会态度,语式涉及媒介和介入程度两个情景维度。
随后将原文和译文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检查在所有这些维度上译文和原文是否有误配,并列举这些误配。
最终,根据这些维度上的误配来判断译文的质量。
误配越多,说明翻译的质量越低。
本文在详细介绍了豪斯的模式后,将其应用到汉英翻译质量的评估中,以期
清楚地展示该模式的详细操作过程,并检验该模式是否适用于汉英翻译的质量评估。
通过对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和《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第一章的英译文进行评估,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豪斯的模式基本上适用于汉英
翻译质量评估。
但是,该模式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整个操作过程过于耗时;分析文本的参数设置太过繁杂;部分分析文本所用的语言学方法并不适用于分析汉语文
本。
采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分析《一件小事》英译本-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采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分析《一件小事》英译本-英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一件小事》选自伟大的文学家家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虽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是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
本文选取John Gittings 的英译本为语料,采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尝试,希望对其英译本的翻译质量作出评价,也验证豪斯的语篇翻译理论对翻译作品评析的适用性。
二、理论概述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20 世纪90 年代起,语域理论开始在翻译领域呈现强大生机。
根据语域理论,翻译应该实现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在语篇中所包含信息的完全传递。
豪斯认为功能对等是判断翻译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功能的实现又要取决于语篇体裁和语域两个变量,二者相符程度越高,翻译质量越好。
(House,1997)只有保持原文和译文在语域中三个变量上的一致,才能保证保证整个信息传译符合情境即语域。
语场是指正在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本质;语旨是发信人和收信人两者间以及语篇中人物间的关系;语式是指渠道(口语或书面语等)及发信人和收信人间的参与程度(独白、对话等)。
(House:1997)豪斯提出了显性和隐性两种翻译策略。
显性翻译指原文本依赖于源语文化,在源语文化中享有的地位;隐性翻译指在目标文化中享受一种源语篇章状况的翻译。
(House,1997)三、语料分析原文与译文对比分析(1)语场分析语篇类型上,原文是短篇小说,主题是通过撞车描写作者和车夫对老妇的不同态度,揭露的心理弊端,反映的自我反省。
原文语言质朴易懂,译者选词严谨,极少有不匹配之处,但也有例外。
原文: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译文:By now the loose dust had all been blownaway, leaving the roadway clean, and the rickshaw manquickened his pace.洁白常指纯白的或的,若直译为英文则是white或pure,但显然用white和pure来形容大道是不恰当的,大道不可能是纯白的,也不会用来形容马路。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人物语言英译比较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人物语言英译比较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一种用于评估翻译质量的方法,它通过对翻译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来确定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在这种评估模式下,人物语言的英译是一个重要的翻译领域,因为人物语言通常具有特定的文化和语境背景,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表达。
本文将通过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的人物语言英译比较,探讨人物语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翻译质量评价方法,它通过对翻译文本的语言、文字、语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来评判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该评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准确性:翻译的准确性是评价翻译质量的基本标准之一,它主要涉及到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表达是否符合原意。
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准确性是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语义,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来评判翻译的。
二、人物语言翻译的特点人物语言是一种具有特定文化和语境背景的语言,它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特定的社会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文化特征、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人物语言的翻译不仅需要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还需要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情感色彩和社会语境。
在人物语言翻译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具有不同的习惯表达方式、社会意义和情感色彩,翻译时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和表达不当。
2. 语言特点: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各异,有的人语言犀利幽默,有的人语言温和柔和,有的人语言直白坦率。
翻译时需要根据人物形象特点和语言风格进行准确地表达,这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创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人物语言英译比较分析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人物语言的英译需要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来评判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下面将以一段具体的人物语言为例,进行英译比较分析。
原文:“他的话语带着一种淡淡的讽刺意味,让人不禁想起了他以前的坚定态度和执着性格。
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宋词翻译中的应用宋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古典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灵活的形式,精练的语言,微妙的情感,丰富的文化形象使宋词在我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宋词通常被划为两个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词史上最杰出的女词人”。
研究李清照及其著作是我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必要环节。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地位也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李清照及其作品。
随着其诗词的各种译本不断涌现,翻译质量良莠不齐,读者很难在各版本之间做出正确的决断,翻译界迫切需要一个客观、实用、科学、系统的标准来对各版本的翻译质量作出评判。
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中,德国学者朱利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其完备的理论基础、详细的评估步骤和客观的评价方式而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声声慢》是李清照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叠音绝唱”。
研究其翻译对我们提高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水平,甚至世界文学翻译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指导下,以许渊冲的英译本为语料,采用定性的分析方式从语场、语旨、语式和体裁等四个层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角度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文本的功能和质量评估报告。
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唤起对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熟悉此模式,推动其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中的进步。
由于本文是首次把宋词英译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作者还希望在提供实例检验此模式可行性的同时能够为古典文学的翻译研究做出贡献。
朱利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及其在《参考消息》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朱利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及其在《参考消息》英汉翻译中
的应用
了解译文质量可以让译者获得应得的认可,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译本,让翻译教师能够挑选出适合用于教学的译本,帮助翻译学习者选出值得模仿和学习的范本,因此,如果有这样一个模型,能告诉我们如何得知译本质量,则实为译界之幸,豪斯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就满足这一要求。
本文深入分析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估了八篇从《参考消息》上随机挑选出来的不同时期的翻译文章的质量。
通过对豪斯模型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该模型既有优点又有缺陷和不足。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型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而且非常全面,然而这个模型的实际应用过于耗时;同时,该模型的参数也有待进一步改进,有些参数存在相互重叠现象,而且该模型要求用于分析的文章具有完整性,具备各种语篇特征,因而其实际应用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此外,应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型分析《参考消息》译文发现,《参考消息》英汉译文中的确存在一些和原文不相匹配或错误之处,但是译文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概念和人际功能,因而其翻译质量是令人满意的。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性研究
随后 , 我 国 不 少 学 者 对 豪 斯 的 翻 译 质量 评
i S Sw ePt, the m i st f1 O at S OVe r:
t em Patati On aPPea r s soon aft e r
/功 能 , 所 以 在 对 概 念 意 义 /功能 、人 际 意 体 质量 的影 响 设 定 权 重 时 应 将语 篇 类 型 纳
估 模 式 进 行 了或 多 或 少 的 介 绍 、 评 述 或 引 要的一步, 但 整 体而 言 , 该 领 域 的 研 究仍 停 留在 对 国外 理论 的评 价、介 绍 层面 , 没有 足 够 的研 究 广度 和 深 度 。
区 分 忽 视 了文 本 意 义 的 重 要 性 等 。 随 后 便 体 。在语 旨方 面 译文 相 对 于原 文也 没 有发 生 的 框 架 依 然 使 用韩 礼 德 的语 域 分 析 理 论 模 信 息 表 达 上 出现 了错 配 。 “ 障” 和 “ 明” 在 原 在 译 文 中却 转 式, 只 是在 变 量 的 具 体 参 数 上有 所调 整 。 修 文 中具 有 浓 厚 的佛 教 色 彩 , 订 后 的 模 式 中 参 数 的分 类 更 加 清 晰 , 且 增 换 成 了带有 基督 教 色彩 的 “ t e mp t a t i o n ” 和
理论与翻译研 究系统地结合在一起 的学者。 他对翻译 的研究都是 基于语 言学理论, 这令 翻译研 究跨入一个 新时代。 而韩礼德则以系统功能语 法
为框架, 设计了语域分析模式, 并对文化语境 和情景语境 进行区分。 关键 词: 翻译质量 评 估模式 英汉 互译 应 用性研 究 文章 编号: 1 6 7 4 —0 9 8 X ( 2 0 1 4 ) O 9 ( a ) 一0 2 5 6 一O 1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翻译的原则与策略—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的研究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翻译的原则与策略—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的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活动、过程以及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估。
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批评下的一个新的分支,它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连接在一起。
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对翻译质量评估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同的评估模式,其中,以赖斯、豪斯和威廉姆斯的研究最为突出。
赖斯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由字、句层面扩展到文本层面,不足之处是赖斯只考虑了评估中的语言因素,没有提出一个系统的评估模式。
威廉姆斯首次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的论辩模式和翻译质量的最低标准,但是他的评估模式在参数设定上不具有固定性。
豪斯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她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她的模式兼顾了宏观、微观等方面,因而被认为是最为系统的。
尽管如此,国内外对翻译质量评估所做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中国,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分析国外模式的层面上,因而这个领域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豪斯模式在儿童文学作品上的适用性。
豪斯在提出她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时候已经验证了其模式在自传体、哲学散文、历史文本等文体上的适用性。
其后,又有许多学者验证了她的模式在广告、散文、宋词等文体上的适用性。
运用豪斯模式来分析其在儿童文学作品上的适用性,首先是从语域(语域包括三个变量:语场、语旨以及语式)和体裁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别得到原文和译文的篇章功能框架;其次对比原文和译文的篇章功能框架,并分析其中的匹配程度:最后陈述评估结果。
本篇论文主要是从语域中的语旨层面来对苏农译本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进行评估,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论证豪斯模式在儿童读物上的适用性。
本篇论文研究的是苏农(马爱农与曹苏玲合译的)译本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运用豪斯模式对比英文原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苏农译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笔者可以得出结论,苏农翻译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翻译质量很高,同时也证明了豪斯模式可以用来评估英译汉长篇小说的翻译质量。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经常发现同一本书会有很多不同的翻译版本。
这一定程度上使得翻译质量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杰勒德·麦卡莱斯特(2000:231)在谈到翻译评估的研究发展现状时指出,迄今为止只有两本专门研究翻译评估的著作,一是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977)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的评估—修订的模式》(1997),二是凯瑟琳·赖斯的《翻译批评:前景与局限》(2000)。
J. House的模式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文本分析、语用理论等基础上,进行了详尽的原文语言—情境分析,以突显其文本功能,再将这一功能作为译文质量评估的标准。
最后的质量评估对原文和译文在语篇功能和文本功能上的对应程度作出陈述。
本文试将J. 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应用于汉-英翻译质量评估。
为证实该模式在汉-英翻译评估中的适用性,论文选取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及其英译本To Live为个案。
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凸显J. House 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为汉英翻译提供一种可行的评估途径。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将豪斯的模式运用于实践,得出了可观的,令人信服的评估结果。
2)豪斯的评估模式虽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例如参数设置不尽合理,评估模式过于繁琐等,但是很大程度上适用汉英翻译实践。
《翻译质量评估:历史与现状》(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
《翻译质量评估:历史与现状》(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此次翻译实践的源材料是《翻译质量评估:历史与现状》(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作者茱莉安·豪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提出者。
她在书中对有关翻译的当代跨学科研究作了概述,并对自己之前提出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了全面地修正和改进。
豪斯的这本翻译著作为翻译质量评估领域和翻译批评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部作品属于翻译类的学术著作,语言上具有严谨、规范的特点。
面对这个信息型文本,译者决定将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基础。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的语言难点主要是外国人名、术语、长句和定语从句。
在处理这些翻译难点的过程中,译者切身体会到翻译的每一步都很重要,译前准备、初译过程以及译后审校缺一不可;另外,灵活、合理地使用各种翻译方法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关键。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项目的来源、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包括对作者、翻译作品以及作品的语言难点的介绍。
第三部分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其中包括译前准备、初译过程和译后审校。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基础,并详述了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的翻译方法。
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译者针对不同的难点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普通词汇的翻译主要运用了词性转换法、直译法与意译法、增词法和减词法。
长句的翻译策略则主要有顺译法、调序法、切分法和综合法。
而前置法、并列法和融合法在定语从句的翻译中常被使用。
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总结了笔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此次翻译的作品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部有关翻译评估的学术专著之一,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而此部翻译著作又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因而实践价值也很高。
由此可见,该翻译项目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此次的翻译实践,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都有所提升。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可行性分析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可行性分析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工作日显重要,而翻译质量评估也就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将德国学者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引入英汉翻译领域。
德国学者豪斯创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完整、科学、客观、系统。
然而该模式的应用范围仅局限于英语与德语之间的互译。
在英汉翻译领域,至今没有如此成功的翻译质量评估方法。
本文分别将该模式应用于汉英、英汉翻译,分别以邓颖超致宋美龄的信以及葛底斯堡演说为例,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并通过理论分析来指出该模式不适用于英汉翻译的部分,并且结合其它翻译理论给出修正意见。
通过实践证明,该评估模式基本适用于英汉翻译的质量评估,尽管局部存在着不适用的部分,但是是可以修正的。
将该模式引入英汉翻译领域,其意义不局限于检测英汉翻译的质量,还对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因此该模式应引起国内翻译界的广泛重视,充分利用其价值,推动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的进步。
基于豪斯模式的汉英翻译质量评估分析--以张培基《背影》英译本为例
中图分 类号 : H 3 1 5 .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4 ) 1 0 — 0 2 1 6 — 0 3 了“ 体裁 ” 这一 参数 。 相对 局 限于语言 层 面的语域 而
翻译质 量评估 是 翻译 研 究 的一个 重要 分支 , 直 到上世 纪 7 0年代 ,才被 当作 一个 独立 范 畴进行 系
统深入 的研究。 其中 , 德 国著名翻译学家 、 语言学家 朱莉安・ 豪斯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 论提 出的质量评估模式为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 的视 角 。 豪斯 翻译质 量评估 模 式包 括 1 9 7 7年 的初 始模 式和 1 9 9 7 年的修正模式。 初始模式采用“ 情景一功 能” 文本分 析法来 比较 译文 与原 文 , 评 估译 文 质量 。 主要参数分为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大层面 , 前 者包 括地 域 、 社会 阶层 、 所处 时代 ; 后 者则 包括 语 言 媒介 、 参与 程 度 、 社会 角色 关 系 、 社会 态 度 和领 域 。 评估 取决 于原 文和译 文在 这 8 个 维 度 的匹配 度 , 匹 配度越高 , 翻译质量就越高 。 随着 翻译学 的发展 , 1 9 9 7年豪斯 在韩礼德系 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将其原有模式修正如下 :
言, 体裁是对文本的深层阐释 。语域只涵盖文本和 微观语境的关系 , 而体裁则将文本和宏观语境联系 起来。基于以上维度 , 评估者分析原文和译文的文 本特征 , 展示具体文本功能 , 进而做出质量评估。 修 正后 的豪斯模 式 既包括语 域 分析 , 也包 括语 篇 上 的 系统 比较 , 是相对 科学 、 系统 、 有效 的评估 模式 。 豪斯模式的运作步骤 , 第一 , 从语场 、 语 旨、 语 式和体裁 4 个维度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 , 前3 个维 度应分析词汇、 句法和语篇 3 个方面 , 同时对原文 文本进 行包 括概 念功 能和人 际功 能在 内的“ 功 能 陈 述” 。 第二 , 对比原、 译文轮廓 , 找出误译或“ 不匹配” 翻译 。 其中, 在语境维度上出现的误译称为“ 隐l 生 错 误” ,在指 称方 面 的非 对称 或 目标 系统方 面 的误译 则称为“ 显性错误 ” 。 第三 , 对译文进行“ 质量报告” , 判 断依据 是上一 步骤 中总 结 出的“ 不 匹配 ” 数量。 不 匹配 数 目越少 , 则 译 文 的质 量越 好 。最后 对译 本进 行 归类 ,究竟属 于显 性还 是 隐 眭翻译 。显性 翻译 , “ 明显 ” 是 翻译 , 译本 的功 能是 让读 者通 过 目的语 了 解原语语言环境 中文本的功能。 隐陛翻译的功能是 把 原文 的语言 文化框 架 和话语 世界 在译 文 中再现 , 而 不将读 者带人 原文 的语 篇世 界 , 在另 一种 不 同的 篇章框架下通过“ 文化过滤 ” 来模仿原文的功能。 豪 斯特别指 出, 显『 生 翻译和隐性翻译不是非此即彼 的 二 分法 , 而是 一条 渐变弧线 。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宋词英译中的应用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宋词英译中的应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因其完整的参数设置、固定的评估步骤和灵活的评价策略而受到高度评价。
然而,笔者发现该模式的应用范围却不包含诗歌。
关于该模式对诗歌翻译质量评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仍然不太明晰。
虽然豪斯坚称该模式对诗歌同样有效,却没有给出足够的实例证明。
目前国内对于该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诗词翻译的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
为此,本文将运用这一模式来评估《雨霖铃》英译,以期探得该模式在宋词英译质量评估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相关的理论背景研究。
其次,按照宏观微观、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对豪斯的模式进行了再修正和完善,力争在评估中做到主客观的有机统一。
然后,作者运用该模式对许渊冲的译文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宋词英译的评估基本上是可靠实用的。
在评估中,笔者发现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翻译选择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语场、语旨和语式等层面上。
这对于理解译者的翻译过程和提高翻译能力有着一定的帮助。
从大的方面讲,这对于翻译产品质量控制,规范我国翻译市场和促进翻译批评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翻译竞赛作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翻译竞赛作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翻译大赛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年众多的翻译大赛为我国翻译事业的进步挖掘和输送了大批的翻译人才。
在这些翻译比赛中,最权威的当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此奖项在韩素音女士的资助下创立,并延续至今,截止2014年已经成功举办二十五届,是中国翻译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比赛。
朱莉安·豪斯是德国翻译界知名学者,她所著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977)以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的评估-修订的模式》(1997)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领域引起极大反响。
国内外学者纷纷对该模式进行应用性研究,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目的能否有效实现。
所以应用此理论对大赛参考译文的评估进行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该理论的可行性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大赛所提供的参考译文的一次检验。
本研究利用豪斯质量评估理论,对从大赛中选取的中英文原文以及译文文本进行情景层面、语篇层面和文本功能的详细理论分析,得出译文质量评估报告。
研究发现豪斯质量评估确实拥有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支撑,全面而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对文化和语言差别的必要关照。
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参数设置有所重叠,以及操作繁琐导致难以,被广泛应用等。
此外,本次研究还为翻译教学提出了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使更多人关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翻译比赛作品质量的评估研究,以推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朱莉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嬗变与述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质量评估与语用文体学界面研究 (2016RPY020);㊀㊀㊀㊀㊀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MTI)校级培养方案研究 (JGLX15_016)资助㊀㊀㊀㊀㊀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刘毅,男,山东滨州人,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批评㊁系统功能语言学;㊀㊀㊀㊀㊀鲍德旺,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㊂朱莉安㊃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嬗变与述评ʻ刘毅1㊀鲍德旺2(1.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江苏㊀南京㊀211198;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㊀南京㊀210016)[摘㊀要]㊀朱莉安㊃豪斯(JulianeHouse)于1977/1981年和1997年所构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影响深远㊂她于2014年11月出版新作‘翻译质量评估:过去与现在“,批判性继承了其本人关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构性思想,将更多新兴学科理论融入翻译质量评估框架中,突破性地重构了一个评价视角多元化的综合性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㊂通过梳理豪斯三个模式的嬗变过程,评价了新模式与旧模式的差异㊁新模式的重要意义㊁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㊂[关键词]㊀翻译质量评估;㊀旧模式与新模式;㊀评价视角;㊀翻译质量[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3-0073-04㊀㊀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一直是当代中西翻译界研究的核心问题㊂ [1]73作为翻译界和跨文化语用学界的著名学者,朱莉安㊃豪斯在1977/1981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2]和1997年的‘翻译质量评估:修订模式“[3]中所构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自问世以来便名噪译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议㊂[4]46-49[5]92-95[6]28-31[7]79-84初版模式自1977年问世以来,经历了译论界的多次 转向 ,如20世纪末的语言学转向㊁文化转向㊁权力转向㊁语用转向㊁实证转向等,以及21世纪初Snell-Hornby所说的语言学 U形转向 等㊂[8]10-16在诸多 转向中,翻译研究更为广泛地与更多新兴学科理论相结合,研究视野更为开阔,豪斯模式也随之不断充实和完善㊂2014年11月,作者推陈出新,重磅推出了‘翻译质量评估:过去与现在“[9]一书,对旧模式进行了改造升级,突破性地将系统功能语言学㊁跨文化对比语用学㊁全球化视野㊁语料库语言学㊁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纳入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全新的㊁多元的㊁综合性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㊂一㊁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历时性嬗变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㊂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1977年‘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出版(1981年再版)㊂该模式也是翻译界第一个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㊁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等理论建构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它区分了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采用了Crystal和Davy的范畴系统,按照情景语境的八个维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翻译过程中在上述八个维度上所出现的隐性错误和显性错误,从而发现和描述译文在概念意义/功能或人际意义/功能上所出现的 偏离 (mismatches)㊂这八个情景维度如下:所处地域㊁社会阶层㊁所处时代㊁语言媒介㊁参与程度㊁社会角色关系㊁社会态度㊁话题范畴等,前三个属于语言使用者的维度,后五个属于语言使用的维度㊂在该模式中, 功能等值 是评价译文质量的核心标准,即具体考察原文和译文是否在以上八个维度实现了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等值㊂两种翻译类型(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㊁隐性翻译中的 文化过滤 ㊁显性版本和隐性版本(分别由特殊翻译目的和不恰当使用文化过滤所导致)等关键概念也都做了介绍㊂1997年,作者推出了修订版模式,标志着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入第二个阶段㊂修订版主要对初版模式进行了如下修改:(1)将八个情景语境的维度统一于韩礼德的三个语域变量:语场㊁语旨和语式㊂(2)在对比语用学领域为 文化过滤 的 合法性 找到了理据㊂(3)将 体裁 (genre)作为一个重要参数纳入评估模式㊂体裁是连接文本与宏观语境(即文化语境)或文本功能的纽带,通过语域得以体现㊂(4)在词汇-语法层面的分析过程中, 语篇手段 (textualmeans)这一参数被细化为:主位推进㊁小句衔接㊁形式衔接㊂(5)在最后翻译质量描述阶段,增加了对翻译过程是显性翻译还是隐性翻译的判断㊂总之,修订模式基本保留了初版模式的精髓,并进一步将分析框架拓展为四个层面:文本功能㊁体裁㊁语域和语言/文本,它们是逐层体现的关系㊂2014年,‘翻译质量评估:过去与现在“(TranslationQualityAssessment:PastandPresent)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豪斯模式进入崭新的第三个阶段㊂该书不只是对前两个发展阶段的回顾和总结,更多的是对前两版模式的升级和改造,它融合了对比语用学㊁英语全球化㊁语料库语言学㊁认知科学等学科理论,建构了一个全新的评估模式(如图1所示)㊂该书前7章是对前两版模式的回顾,从第8章开始为新增部分,将多元学科视角纳入评估框架,主要增加了对比语用学(第8章)㊁话语全球化(第9章)㊁语料库语言学(第10章)和认知科学(第11章)等新的视角㊂下面介绍这几个新的评估视角:(1)对比语用学视角㊂涉及社会文化差异㊁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解读(interculturalunderstanding)等对翻译与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性㊂作者主要分析了德英两种语言在直接性与间接性㊁自我倾向性与他人倾向性㊁内容倾向性与听话人倾向性㊁显化与隐化㊁正式与非正式等5个维度上的跨文化语用差异,为文化过滤的合理性找到了理据㊂她采用Kaplan所提出的五种 文化思维模式 来进行佐证㊂作者还指出 跨文化解读 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前提和实现功能等值的基础㊂(2)话语全球化视角㊂主要涉及全球化语境下英语作为世界语的地位及其与翻译质量评估中 文化过滤 的关系㊂作者引用了其在汉堡大学 隐性翻译 研究项目的成果,进一步指出:英语的霸权地位导致了英译外过程中 显性翻译 的出现,而 显性翻译 正是英语征服其他语言的结果㊂(3)语料库语言学视角㊂探讨了语料库对翻译质量评估(尤其是为体裁分析和量化评估)所带来的贡献㊂作者假设:英语语言的霸权地位会导致德语或其他语言交际规范的改变,对译入语翻译文本和母语文本都会产生影响㊂作者在实证研究中使用了1978 1982年和1999 2002年的科普文本,涵盖英德双语平行语料库㊁德语译语可比语料库和德语母语可比语料库㊂作者着重考察能够体现 作者-读者互动关系 的语言现象,如人称代词㊁连词和认知情态标记等,结果证实了英语对德语译文的影响,但对德语母语的影响尚不明确㊂英语对其他语言的翻译体语言和母语语言是否产生了影响也尚未证明㊂(4)认知科学视角㊂发掘了认知语言学与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的契合点,即双语使用者(或译者)对于两种语言的认知转换过程与两种翻译类型在认知机制上存在相同点,从而为两种翻译类型找到了认知理据㊂她指出,最近神经语言学对于内省和反省㊁行为实验和神经影像的研究会促使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出现认知转向㊂(5)在融合上述新的学科视角的基础上,豪斯对旧模式进行了修改,构建了一个多元综合性评估模式(如图1所示),并对新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和进一步讨论㊂作者认为,翻译评估者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本分析,然后才是进行社会价值判断,即考虑文本以外的社会因素㊂同时,该评估模式是基于语言-文本分析的,不能跟 好坏 判断相混淆,因为 好坏 判断是基于社会㊁政治㊁道德规范或个人信念做出的㊂她进一步指出,该模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文本分析㊁描述和对比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相关联,还通过体裁和语料库研究跟具有相同交际目的的文本相关联㊂图1朱莉安㊃豪翻译斯质量评估新模式图示二㊁新模式与旧模式对比与旧模式(出版模式和修订版模式)相比,新模式既有创新之处,也有不可避免的不足之处㊂创新之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从新模式的理论内涵和结构体系来看,采用了多维度㊁多学科的研究视角,首次将功能语言学㊁语料库语言学㊁认知语言学㊁跨文化对比语用学等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辅以实证研究,建构了一个翻译质量评估的多元综合模式,使翻译研究更加具有跨学科性㊁客观性和科学性,开创了翻译批评研究的新途径㊂ 由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许多学科的理论途径都可以应用于翻译研究 这些学科因此成为翻译学的相关学科,其研究成果为翻译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翻译批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㊂ [10]vii对于这一综合性模式的应用性研究,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翻译批评在翻译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会对翻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㊂以后的实证研究将深刻检验上述各学科领域对于翻译批评的适用性,有利于认知翻译学㊁语用翻译学㊁语料库翻译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的翻译批评理论建构㊂其次,从微观评估参数方面来看,参数设置和某些关键概念的表述更为合理,评估过程更具操作性㊂作者使用更名㊁增删等方法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置㊂新模式基本保留了修订模式的分析框架,但是在某些参数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主要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发展让作者对某些参数产生了新的考量,再就是避免了旧模式中某些参数设置的重复㊂与修订模式相比,新模式出现的变化总结如下:(1)在语场分析中增设 动词类型(及物性过程) 参数㊂(2)将对 语篇意义 的分析统一纳入语式分析,以避免参数重复㊂(3)增设语料库 参数,以充实体裁分析㊂(4)语式分析增设 衔接性 (connectivity,包括衔接与连贯)参数㊂(5)将参数 参与程度 (Participation)从 语式 模块转移到 语旨 模块,即新模式将 参与程度 作为语旨分析中的一个参数,主要考察其对语旨的影响㊂除了这些明显的参数变化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个案研究中看出作者在某些关键概念上也做了某些调整,只不过没有明示㊂笔者总结为三点:(1)在对比原文和译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时,将 偏离 (mismatches)改为 不同 (differences),使得描述更加客观㊂这种替换可能是避讳Munday对其旧模式的批评: 豪斯模式的立足点就是去发现原文和译文之间的 偏离 ㊂[5]101但是虽然偏离意味着误译,但偏离也可能是由于译者采用了其他翻译策略(如明晰化或增量翻译)造成的㊂豪斯新模式对此没有做出明确解释㊂ (2)在最后的质量陈述阶段,增加了对 言后效果 (perlocu⁃tionaryeffect)的描述,使翻译质量描述更倾向于对语用等效的考察,即语用语言等效(pragmalinguisticequivalence)和社会语用等效(sociopragmaticequivalence)㊂[11]58-65[12]88-94(3)作者将对 语法隐喻 的考察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㊂在个案研究中,作者着重考察了原文和译文语法隐喻的使用对语场和语旨所造成的影响㊂英语原文多处使用抽象的㊁间接的隐喻式表达,而德语译文则更多使用具体的㊁直接的一致式表达,这种差异最终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传译造成一定影响㊂黄国文认为一致式和隐喻式二者无优劣之分,到底使用哪一个要取决于交际目的㊁交际场合㊁交际双方关系㊁交际内容等文化㊁情景等因素㊂[13]5-9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并未严格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将语法隐喻区分为概念语法隐喻㊁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㊂[14]342-367再次,从方法论上来看,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了基于语料库的量化研究方法,加快了翻译质量量化评估的进程,有利于建立译文评价的量化标准㊂ 利用语料库,尤其是可比语料库,学界可以充分探讨其为翻译批评和翻译质量评估提供的诸多可能性,帮助翻译批评跳出规定性桎梏,进一步达到定量㊁定性分析研究的有机结合㊂ [15]144作者将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定性分析㊁定量分析和语境重构㊂其中,定性分析是指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原文和译文进行语域分析和体裁分析㊂定量分析则是运用语料库来验证同一体裁文本定性分析的结果,即考察原文所属体裁在语料库中的所有文本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或规范(norm),然后观察定性分析的结果是否与该整体特征或规范相符,也就是观察原文和译文是否实现了体裁对等㊂豪斯在1997年修订模式出版后就曾预言: 将来的翻译质量评估应超越单方面的㊁教条式的价值判断,利用大型翻译语料库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建立主体间可证伪的翻译评价标准㊂ [16]200这个预言在新模式中得到了实现㊂首先,作者自建语料库,涵盖650个英语㊁德语㊁法语和西班牙语等母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囊括了两大体裁:科普文本和经济文本,着重对三个子库(英语母语语料库㊁德语译文语料库和德语母语语料库)展开研究,并将语料库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如集中化(或整齐化)㊁源语透过效应等运用到自己的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之中㊂比如,作者对1999 2002年语料库的研究证实了 语言接触引发的集中化 (contact-inducedconvergence)㊂作者举例说明了自己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思路:先提出假设,即在全球化语境下,英语的霸权地位会影响其他语言,导致其语言规范出现变异,并逐渐采用英语规范㊂接下来研究过程分三步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到语境重构㊂首先,作者对三个英译德科普文本进行定性分析,认为英语原文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注重与读者的交流(如心理过程小句和人称代词等的使用),而德语译文则是一种 说教语旨 (didactictenor),没有考虑读者的感受,物质过程小句使用更多㊂然后,作者利用1978 1982年的科普文本历时语料库,对定性分析进行了验证㊂基于定性研究的结果,作者运用语料库着重考查了体现 作者-读者互动关系 的语言独特项,如人称代词 we/wir ㊁句首连词and/und 和 but/aber/doch ㊁认知情态标记(epistemicmo⁃dalmarker)等,发现这些词( und 除外)在德语译文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德语母语文本,但低于英语母语文本,这说明德语翻译文本比德语母语文本更具交际性㊂作者认为,这证明了 源语透过效应 (sourcelanguageshining-through,指源语对目标语产生的普遍影响)在英德科普文本翻译中的存在,即英语通过翻译对德语译文产生了影响㊂但是,作者认为研究尚不足以证实英语是否 透过 翻译进一步对德语母语规范产生影响㊂此外,作者还建立了语料库研究与体裁分析之间的联系,用语料库来验证译文和原文是否体裁对等,从对个案的微观定性分析到个案所属体裁的语料库宏观定量分析,从情境语境到文化语境,点面结合,相互印证,使评估过程更具客观性㊂最后,方法论上的第二个亮点是将认知科学引入翻译研究和翻译质量评估㊂ 翻译认知研究的方法主要借自心理学㊁认知神经科学㊁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认知科学分支学科㊂ [17]609作者首先引述了Paradis对双语思维的神经功能和语言认知机制的描述和假设,即双语使用者(或译者)有两套神经元子系统,每一套子系统适配一种语言(L1和L2),每一套子系统都被独立激活或抑制㊂接着,介绍了Paradis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一是经由概念系统的翻译,包括语言解码(理解源语文本)和语言编码(产出目标语文本)的过程;二是通过自动应用认知规则进行直接转码,是从源语语言向目标语语言的直接转换,即源语的形式会立即转换为目标语形式,绕开了概念-语义处理过程㊂作者由此得到了启发:Paradis的理论跟她所提出的隐性翻译和显性翻译有很强的关联性,因为显性翻译涉及源语和目标语语用意义的共同激活,而隐性翻译是向目标语语用意义的直接过渡;显性翻译的语言认知过程更加复杂,因为其翻译过程有更多神经元系统被激活,即两种语用语言代表系统(twopragmatics-cum-linguisticsrepresentationalnetworks),而隐性翻译的语言认知过程相对简单,因为只有一种语用语言代表系统被激活,即目标语神经元系统㊂因此,作者所提出的显性和隐性翻译这一对概念在认知科学那里找到了理据,从而建立了翻译研究跟认知-心理学科的联系㊂卢卫中㊁王福祥认为翻译认知研究对翻译学这一独立学科的方法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翻译研究范式从译作取向转变为过程取向,使翻译研究迈出内省思辨藩篱,走上科学实证之路,有助于译者培训和翻译质量评估等㊂[17]对于语料库的量化方法和认知科学的实验实证方法,王寅和Halverson进一步指出,认知翻译研究不能仅仅依靠语料库数据,应大力提倡语料库兼实验数据的研究方法,需要借用诸如问卷调查㊁控制实验㊁等级排列㊁分类对比㊁有声思维㊁跟读和释义㊁分程统计等实验性数据㊂[18]17-23[19]349-36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同时将语料库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纳入评估体系,将融合认知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证研究㊁人文科学的思辨方法㊁语料库语言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将会既关注翻译产品,也关注翻译过程,将大大提升翻译批评的科学性,将对翻译批评方法论乃至翻译研究方法论的建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㊂遗憾的是,新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㊂从微观参数设置层面来看,作者虽然声称自己的模式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但是从初版到修订版再到新版,作者都并未严格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体现语言三大元功能的词汇-语法系统(及物性系统㊁语气/情态/评价系统㊁主位系统)来设置参数和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功能㊂司显柱和袁洪在批评豪斯修订版模式时已经指出过这一点㊂[7][20]360-370唯一的改进是在新模式中将动词类型(即及物性过程)作为一个单独的参数进行考查,但是并没有详细讨论及物性过程的变异到底会对译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㊂对于翻译过程中及物性过程的变化是否会对意义产生影响,学界曾有多次讨论㊂比如,尚媛媛曾指出,翻译中小句的及物性过程存在扩大㊁缩小和变更三种情况,改变过程类型往往引起意义的改变㊂[21]李发根认为翻译过程中对小句和小句复合体动词的选择(即及物性过程的选择)是达到语义功能等效的根本保证㊂[22]26-30程晓堂㊁梁淑雯也认为,如果改变原文的过程类型就有可能改变其意义,所以译者应尽量不改变原文的及物性过程㊂综上可知,翻译中及物性过程的变化可能会改变原文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㊂[23]42-45豪斯在个案分析中观察到,德语译文将英语原文的很多关系过程都转换成了物质过程,但她并没有据此进一步讨论这种变化是否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造成影响㊂此外,从理论建构层面来看,作者尝试从认知层面来解释翻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译者主体性,但仅仅是为显性和隐性翻译这一对概念找到了认知理据,而在译文评估过程中并未描述译者文化心理和认知心理活动,没有从认知的角度进一步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决策及其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做出描述和解释,没有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认知科学的实验和实证方法开展具体的翻译批评或质量评估,因此实际操作性受到影响㊂三、结㊀语本研究梳理了朱莉安㊃豪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构建的三个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其历时性嬗变过程做了细致描述,对比了新模式与旧模式的差别,肯定了新模式的创新之处和突破性意义,同时对其不足之处也进行了批评㊂可以说,新模式在批判性继承旧模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将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多元评估视角纳入评估框架,大胆做出了理论创新,既有宏观理论体系的创新,也有微观评估参数的优化,既有基于文本的个案定性分析,也有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定量分析,对于语言学途径的翻译质量评估㊁翻译批评和翻译学科体系构建具有开拓性意义㊂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㊂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实证性研究来证明该模式的重要性和适切性,以使其更加完善㊂ʌ参考文献ɔ[1]武光军.当代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进展㊁元评估及发展方向[J].外语研究,2007(4).[2]House,J.1977/1981.AModelforTranslationQualityAs⁃sessment[M].Tubingen:GunterNarrVerlag.[3]House,J.1997.TranslationQualityAssessment:AModelRevisited[M].Tubingen:GunterNarrVerlag.[4]Gutt,E.1991.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Oxford:Blackwell.[5]Munday,J.2001.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M].London&NewYork:Routledge.[6]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司显柱.朱莉安㊃豪斯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批评[J].外语教学,2005(3).[8]韩子满.转向冲动与问题意识 也谈当前国内的翻译研究[J].上海翻译,2015(3).[9]House,J.2014.TranslationQualityAssessment:PastandPresent[M].London&NewYork:Routledge.[10]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1]冉永平.翻译中的信息空缺㊁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J].外国语,2006(6).[12]莫爱屏.翻译研究的语用学途径[J].中国外语,2011(3).[13]黄国文.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9(1).[14]Halliday,M.A.K.2000.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5]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House,J.1998.QualityofTranslation[C]//Baker,M.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London&NewYork:Routledge.[17]卢卫中,王福祥.翻译研究的新范式 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18]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4).[19]Halverson,S.L.2010.CognitiveTranslationStudies:De⁃velopmentsinTheoryandMethod[C]//Shreve,G.M.,Angelone,E.TranslationandCognition.Amsterdam:JohnBenjamins.[20]袁洪.文本类型学与功能语言学对翻译质量评估的解释力[C]//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1]尚媛媛.AHolisticTheoryofContextandTranslationStud⁃ies[J].翻译季刊,2003(28).[22]李发根.及物性过程理论与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2).[23]程晓堂,梁淑雯.及物性理论对英汉翻译中转译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视角下的《劳埃德2017年报》(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视角下的《劳埃德2017年报》(节选)
汉译实践报告
本次翻译实践项目源文本出自劳埃德银行集团2017年度报告,笔者选取了
该年报中的《董事长致辞》以及《振兴英国》部分进行英译汉翻译实践。
此类文本通常采用隐性翻译策略,不保留源语文化特质,在翻译时对译文进行文化过滤。
由于中英文年报风格有所不同,中文年报通常会以企业为核心,用四字词语、成语以彰显企业强大可靠的形象;行文略显夸张以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语言官方、正式。
英文年报中则是以股东、客户为中心;内容简明、逻辑性强、行文紧凑且叙述客观。
因此,要做到隐性翻译并非易事。
译后,笔者借助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对译文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适用翻译技巧进行了总结。
在语场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术语的非专业化处理、调整语态和减少子句连接的方法;在语旨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变换人称、增译的方法;在语式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变换主语、拆分和代词指明的方法。
除了少量可归入文化过滤现象的错配外,译文基本与原文匹配。
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并为企业年报类的翻译实践总结出有效的翻译技巧,同时笔者也希望本文能对日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彭仙一简介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
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
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
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
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
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
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
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能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相对应,所以House认为译文质量优劣评判取决于目标文本、语篇的概念、人际意义与原文的概念、人际意义是否对等。
2对等翻译批评的实质就是对等。
正如卡特福德(1965: 21)指出:“源语与目标语的对等是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因而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确立对等的性质和条件”。
豪斯模式并不拘泥于形式、词汇和句法的狭溢的对等,她认为对等是两种语言之间意义的保留,翻译的关键是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
基于此,豪斯重新定义翻译的实质:翻译就是用语义、语用和语篇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
(House, 1977:30)因此, 翻译质量评估在于这三种意义与原文对等。
在此基础上,豪斯又进一步说明译本质量高低并不是简单的看功能是否对等。
她把翻译分成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认为对目的语进行最终质量评估时还应建立一个显性/隐性错误表格。
3功能目的语文本应该有一个功能,这一功能由两部分组成: 达意语言功能和人际语言功能。
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言三种元功能: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是一种言内功能,辅助概念和人际功能的实现),豪斯将文本功能分为:概念和人际功能。
判断译文是否对等,要分析译文与原文在这两个功能上是否对等或偏离。
根据莱昂斯文本的情景语境并非独立的实体,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豪斯提出评判文本功能必须对情境进行分析,并将情境分成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个维度。
显性翻译“明显地”是翻译,而不是第二原文译文明显不是直接面向译语文化读者的,而需要显性翻译的原文在原语文化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其中包括演讲文学文本等正因为与原语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翻译时,无法实现原文的功能对等,只能达到所谓的第二层次的功能对等,即译语语言文化中,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中层读者和它对应的原语文化中非原读者之间的功能对等对于显性翻译,译者的主要任务是要让译语读者进入原文及其对原文读者的文化影响,使译语读者“从外“来判断文本。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陶渊明During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Chin, 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After having gone a certain distance, he suddenly came upon a peach grove which extended along the bank for about a hundred yards. 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 wood, which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He went further to explore, and when he came to the end of the grove, he saw a spring which came from a cave in the hill. 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原文是陶渊明写于晋朝,在原语文化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作者用的是文言文,四字格颇多,翻译已经无法达到原文的原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功能对等,而只能将文言文译为现代汉语,并翻译成现代英语,以达到译语读者和原语非原读者之间的功能对等隐性翻译包括商业、科学文本、旅游手册等等,其目的是让读者看不出文本是翻译,使原语的语言文化框架和话语世界在译文文本中得到再现。
隐性翻译要求在功能和体裁上实现完全对等,而对语域和语言/文本的对等将会有所改变,因此豪斯用“文化过滤”手段来完成。
For example, (2a) Since men revives his past experience because of the interest added to what would otherwise be the emptiness of present leisure, the primitive life of memory is one of fancy and imagination, rather than of accurate recollection. //After all, it is the story, the drama, what counts. //Only those incidents are selected which have a present emotional value, to intensify the present tale as it is rehearsed in imagination or told to an admiring listener.“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John Dewey(2b) 这样看来,人类追想过去的经验,不过是因为往事的兴味可以消遣现在闲暇时候的无聊//因为如此,所以最初的追想大都是自由的想象,未必是精确的追忆//要紧的只是这个故事要说得圆满,或这出戏文要唱得有趣 // 多有选择材料就不免有点偏重 //中选的都是那些可以动听,可以增加感情作用的情节。
”原文选自约翰杜威的文章,哲学本身并不是某个特定语言或民族的,而是共享的但是西方人论哲学,句式复杂,措辞严谨;而中国人则简洁明了,自然押韵,在翻译时译者过滤了两种语言文化中不同的文化预设,所以(2b)虽是译文,但看起来并不像翻译,更符合中国人的言语习惯。
三原始模式豪斯原模式从情景语境分析,将原文和译文划分成八个变量进行比较,这八个变量分别是:这一模式从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大维度入手,前者包含家庭地域、社会阶层、所处时代三个维度;后者包含语言媒介、参与程度、社会职能、社会态度和知识范畴。
语言使用者维度当中,家庭地域主要指标记作者地域方言的特点,而标准国语则不被标记。
社会阶层指反映作者所处社会阶层、地位的社会方言,而受教育的中产阶级的标准语言则不被标记。
所处时代是提供文章所处时代的特点。
语言使用维度当中,语言媒介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简单的语言媒介是指语言同在一个范畴,比如都是口头或都是书面。
参与程度也有简单、复杂之分。
独白、对话是简单的参与程度,而祈使和反义疑问则是复杂的参与程度。
社会职能是分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分为对称(团结、平等)和非对称(权威、不平等)。
社会态度指社会差距导致的文本风格,比如刻板、正式、非正式、协商和亲切等风格。
知识范畴是相对宽泛的概念,也即话题。
它既指作者的职业活动也包括文本话题和领域。
这八个维度形成文本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因此,在分析原文和译文文本时,要看这八个维度是否相匹配,匹配程度越高,翻译质量越好。
豪斯运用这八个维度对八个英德文本语料进行评估。
评估分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是文本分析和功能陈述。
第二步对比目标文本和原文本,质量陈述。
从这八个维度来建构评估模式,说明豪斯对语篇给予高度重视。
然而这一模式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一方面,参数之间出现功能重合,参数设置繁琐。
比如社会态度和社会职能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人际意义的范畴;语言媒介统摄参与程度,因而也没必要把参与程度单独列出。
另一方面,单纯在语域范围讨论显得片面,一些应该考虑的因素也被忽略。
四修正模式随着翻译理论及相关语言学理论发展,豪斯经过多番研究探索,对原有模式做出修正,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修正模式。
在校订过程中,她对原模式的原理和预设重新思考,并采纳翻译研究中的一些新观点。
在保留原模式的本质特征情况下,她建议增加翻译类型学,加进“genre”(体裁)一词来判断文本的功能、言语特征和社会用法之间的关系。
修正模式将原模式的八个维度合成“语场、语旨、语式”三位一体。
该模式由单个文本功能、语域、体裁和语言/文本四个部分组成:豪斯的模式应用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对原文进行语域体裁的分析,得到一个关于文本功能的框架,包括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部分;对译文进行同样的分析,得出相对应的功能框架;将译文和原文的文本功能框架进行比较,对出现的错误和不匹配进行说明;陈述翻译的质量,考虑到原文和所需的翻译类型,译文是否做到,在哪些层面达到对等或不对等对于译文中出现的错误和不匹配,豪斯也提出了显性和隐性两种可能性好的翻译不仅要在文本功能上与原文达到对等,在语域三要素的各个维度上还需对等,以达到文本的功能对等任何维度上的不匹配就属于隐性错误型错误显性错误型错误则包括文本中指称意义的错误以及译语语言系统的断裂,如不合语法性或不符合译语的习惯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