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字词解释

合集下载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曾巩《咏柳》全诗赏析曾巩《咏柳》全诗赏析《咏柳》是宋代诗人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咏柳注释和译文

咏柳注释和译文

咏柳注释和译文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咏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词释义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曾巩的咏柳的意思参考

曾巩的咏柳的意思参考

曾巩的咏柳的意思参考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 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 表示离愁别恨、 代指故乡、 愁的象征、 借指春天、 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 象征美女、 喻指爱情、 借代小人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巩的咏柳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 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 遮天蔽日, 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 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翻译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 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属于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它性格化了,使 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事物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 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 “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 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 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 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 长,令人深思。

曾巩《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曾巩《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曾巩《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曾巩《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咏柳》作者:曾巩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赏析: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早年经历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

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

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

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

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

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凤翔去投依娘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坚强贤淑的母亲没让生活的重担压倒,她一方面料理子女的生活,一方面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凤翔是唐代西北要地,有重兵把守,社会一时比较安定,元稹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母亲郑氏贤能知书,善于持家,白居易曾大加称赞:“今夫人女美如此,妇德又如此,母仪又如此,三者具美,可谓冠古今矣”。

元稹自己也在《同州刺史谢上表》中曰:“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

曾巩《咏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曾巩《咏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曾巩《咏柳》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咏:作诗以抒发情感。

乱条:凌乱的柳条。

犹:还,仍。

初黄:浅淡的青黄色。

倚(yǐ):倚仗,依靠。

东风:春风。

势:气势。

便:即,就。

狂:狂妄。

解把:懂得,知道。

飞花:此处指柳絮。

蒙:遮蔽。

清霜:白霜。

【大意】
春天刚刚到来,凌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变为浅淡的青黄色,趁着春风吹来,变得摇摆飘扬,气势猖狂。

那些柳絮只知道随风飞扬上天,遮蔽住太阳月亮,却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严寒霜冻的时候,那时它们都要枯萎凋零了。

《咏柳-柳枝词》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咏柳-柳枝词》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咏柳/ 柳枝词》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咏柳/ 柳枝词》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咏柳/ 柳枝词》原文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三、《咏柳/ 柳枝词》作者介绍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

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

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好酒,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牡丹》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咏牡丹》原文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二、《咏牡丹》原文翻译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三、《咏牡丹》作者介绍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咏柳古诗全解及解释

咏柳古诗全解及解释

咏柳古诗全解及解释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衍生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成”:装饰,打扮。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

形容柳条像丝带一样。

二、赏析:
这首诗把柳树比作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那垂下的千万条柳丝就像是她身上绿色的丝带。

后两句把春风比作剪刀,新奇地想象出春风裁剪出了细细的柳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将春天柳树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看到那婀娜多姿的柳树就在眼前。

三、作者介绍: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四、运用片段: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柳树宛如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随风舞动的柳枝,不正像少女飘逸的长发吗?这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难道你不想来感受一下这迷人的春景吗?。

曾巩《咏柳》全诗翻译赏析

曾巩《咏柳》全诗翻译赏析

曾巩《咏柳》全诗翻译赏析曾巩《咏柳》全诗翻译赏析《咏柳》是北宋文学家曾巩的一篇诗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曾巩《咏柳》全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1]翻译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赏析:这首诗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大家曾巩所作。

它是继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又一描写春柳的力作。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拓展阅读:作者介绍概述曾巩,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

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亲被罢官,身体也不好,所以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

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

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

曾巩的咏柳翻译及赏析

曾巩的咏柳翻译及赏析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字词解释: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作品翻译: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作品赏析:诗中对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

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

•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阅读答案:(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分析其寓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咏柳贺知章唐诗鉴赏(优秀7篇)

咏柳贺知章唐诗鉴赏(优秀7篇)

咏柳贺知章唐诗鉴赏(优秀7篇)译文及注释篇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咏柳古诗贺知章篇二《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名句赏析——“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咏柳》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创作。

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作品原文: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②。

解把③飞花④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品注解: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作品译文一: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作品译文二: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作品鉴赏: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

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

•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小学古诗《咏柳》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咏柳》注释及译文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贺知章《咏柳》的翻译与赏析

贺知章《咏柳》的翻译与赏析

贺知章《咏柳》的翻译与赏析贺知章《咏柳》的翻译与赏析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导读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译文和注释

咏柳译文和注释

咏柳译文和注释
咏柳/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如碧绿*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咏柳古诗每句的意思

咏柳古诗每句的意思

咏柳古诗每句的意思咏柳古诗每句的意思《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咏柳古诗每句的意思,欢迎阅读。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

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带。

这里借以形容柳条的柔嫩轻盈。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译诗、诗意]春柳如同碧玉妆扮分外娇娆,垂下的万千枝条好象绿色的丝绦。

是谁把这柳叶裁得如此精致,原来二月春风——它恰似一把灵巧的剪刀。

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赏析]这就是一首咏物诗,写的就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就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就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就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与“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就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就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咏柳宋曾巩意思

咏柳宋曾巩意思

咏柳宋曾巩意思《咏柳》是宋朝诗人诗人曾巩所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柳宋诗人曾巩意思,欢迎参考阅读!诗歌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解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诗词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介绍诗人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

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

•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

)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南丰七曾”(诗人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玉:
碧绿色的玉。这里 用以比喻春天的嫩 绿的柳叶。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妆:
装饰,打扮。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二月:
农历二月, 正是仲春时 节。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似:
好像,如同。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柳:
柳树,落叶乔木 或灌木,叶子狭 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 柳。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裁:
裁剪,用刀或剪子 把片状物体分成若 干部分。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一树: 满树。
一: 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 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 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 表示很多的意思。
咏柳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柳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绦:
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
形容一丝丝像丝带 般的柳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