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14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沈阳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省会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也面临着土地利用压力不断增大的问题。
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沈阳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是指根据区域土地资源特点和承载力评价指标,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
该评价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地资源的状况和运行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应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承载力、农业生产承载力、工业承载力等。
生态环境承载力是评价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可以了解到沈阳市的生态环境状况。
农业生产承载力主要评价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农业生产能力,通过评估农田耕地面积、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农业科技水平等指标,可以了解到沈阳市的农业资源承载能力。
工业承载力主要评价工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估工业用地、工业企业规模、工业产值等指标,可以了解到沈阳市的工业资源承载能力。
针对沈阳市土地资源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和评价。
对于城市中心区域,可以评价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潜力,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郊区和农村地区,可以评价其农业资源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为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在评价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沈阳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如何研究这个问题。
一、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城市化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住宅、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等,使得可用土地面积急剧减少。
由此可见,城市化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其次,城市化还带来了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现象。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量农田和生态环境被破坏或消失,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此外,城市建设还带来了大量的土地污染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土地的资源承载能力。
二、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城市化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GIS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情况。
此外,数学模型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化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中。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构建合适的模型,模拟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的土地承载能力。
这些数学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缓解城市化给土地资源带来的压力为了缓解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监管,防止乱占乱用土地资源的行为,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
其次,推动城市建设的绿色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采取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此外,发展循环经济也是缓解城市化对土地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回收再利用废物和资源,可以节约和循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一、引言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逐年增加,土地的利用和开发不断加剧,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减弱,土地环境质量也随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所能承受的最大资源利用强度和人口负荷强度。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判标准是会有所差异的。
土地资源承载力有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可以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分别是:1.自然因素:土地资源的数量、品质、利用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包括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自然植被、地貌地形及灾害等。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组成、产业结构、人口数量等,主要与土地的生产力、经济潜力及土地利用的功能有关。
3.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4.技术因素:包括可持续性土地利用技术、土地开垦和改良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新兴产业技术等,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三、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评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进行研究。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子系统模型、定量化方法和综合评价等。
1.子系统模型:是将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分解为多个子系统,针对不同的系统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例如,将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分解为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分别通过相应的指标综合评价,最终得到总的承载能力指数。
2.定量化方法: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化分析、统计和模拟等的方式进行评价。
例如,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土地利用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制定不同类型土地对资源的限度系数等。
3.综合评价:是将不同的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利用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利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变得愈发紧迫。
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合理利用方案,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土地能够承载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它受到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和生态承载能力等。
1.1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决定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达的经济基础和适宜的产业结构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会对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
1.2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认识、观念、价值取向以及传统习俗,都会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3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地质、生物多样性等因素,它们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和限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生态承载能力生态承载能力是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方面。
它强调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包括水土保持能力、生物适应能力、生态平衡能力等,是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科学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是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选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2.1 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并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2.2 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法是一种以能源和材料消耗为基础,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方法。
它可以衡量人类消费和生产所需的土地资源面积,用于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率定方法率定方法是利用现有数据对土地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等手段,得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指标,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利用研究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决策依据。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地资源承载⼒研究这⾥的⼟地资源的承载⼒包括了⼟地对⼈⼝、建筑规模、⽣态、经济的承载⼒,也就是研究⼟地资源所能承载的⼈⼝、建筑规模、⽣态、经济。
该部分内容摘⾃《抚顺市资源合理利⽤及综合承载⼒研究》。
⼟地资源综合承载⼒是指在⼀定时期、⼀定空间区域和⼀定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条件下,⼟地资源所能承载的⼈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限度。
⼟地资源不仅仅是指耕地,还包含建设⽤地等在内;承载对象不仅是⼈⼝,还包括⼈类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如承载的城市建设规模、经济规模、⽣态环境质量等。
在此针对⼈⼝、资源、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从⼟地资源⼈⼝承载⼒、⼟地资源建筑承载⼒、⼟地资源经济承载⼒、⼟地资源⽣态承载⼒四个⽅⾯⼊⼿,逐⼀分析,最后进⾏综合,得出抚顺⼟地资源综合承载能⼒。
通过对⼟地资源承载⼒进⾏评价与分析,掌握抚顺市⼟地资源对于⼈⼝增长、经济建设、⽣态平衡等的⽀撑程度以及⼟地开发利⽤潜⼒,着重从改善⼟地利⽤⽅式等⽅⾯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抚顺市建⽴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地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总体思路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3.1.1 总体思路抚顺⼟地资源综合承载⼒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地资源⼈⼝承载⼒l耕地⼈⼝承载⼒评价:耕地⼈⼝承载⼒,即在⼀定⽣产条件下和⼀定⽣活⽔平下,耕地资源的粮⾷⽣产能⼒与社会就业保障能⼒所承载的⼈⼝限度。
l城市⼟地资源⼈⼝承载⼒评价:城市⼟地资源⼈⼝承载⼒从两⽅⾯分析,⼀是建设⽤地供给规模;⼆是建设⽤地⼈⼝数量限制,通常从建设⽤地⼈⼝总量和⼈均占⽤建设⽤地指标进⾏分析。
它确定的是既定建设⽤地规模下,适宜的⼈⼝容量限度。
2)⼟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表达的是在⼀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下,建设⽤地上所承载的适宜的建筑规模和强度界限,通常可⽤建筑容积率来衡量。
它与⼟地扩张强度、单位⾯积投资强度等指标⼀起反映了⼟地集约利⽤程度。
3)⼟地资源经济承载⼒:⼟地资源经济承载⼒表达的是在⼀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城市区位条件下,城市⼟地的经济价值产出能⼒,它从⼟地资源⾓度反映了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增值潜⼒,通常⽤单位⽤地经济效益等指标表⽰,是衡量城市⼟地利⽤效益的重要指标。
《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范文
《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篇一一、引言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北方边陲,横跨三省,土地辽阔,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对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对于指导土地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概述呼伦贝尔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地形多样,包括平原、山地、湖泊等。
然而,土地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各类土地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面积和质量都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对于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呼伦贝尔市的气候条件也对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产生一定影响。
三、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研究,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保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综合利用能力等五大类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反映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
四、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遥感技术、GIS技术、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首先,通过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提取;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对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
五、综合承载力的评价结果与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
其中,某些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生态环保条件较为完善,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发达,综合利用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综合承载力。
而另一些区域则存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其综合承载力较低。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六、提高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1.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土地资源评价与综合承载力
土地资源评价与综合承载力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的价值和承载能力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评价和综合承载力两个角度来探讨土地资源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使用效益、适宜利用方式和潜力大小。
在评价土地资源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质量、地形、水文、气候、生态、文化等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评价的目标是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最大化价值。
首先,土地质量是评价土地资源的重要指标。
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可利用率等都是评估土地质量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土地质量能够提供较高的农作物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土地地形和水文条件也对土地资源评价的结果产生影响。
陡坡土地和水湿地的利用潜力较低,而平原地区和河流沿岸土地具有较高的适宜利用程度。
水文条件对于农田排灌和生态水环境的维护同样重要,因此,在评价土地资源时需要考虑地形和水文因素。
另外,土地资源评价还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和生态因素。
不同气候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潜力存在差异。
例如,气候干燥的地区适宜发展旱作农业,而气候湿润的地区适宜发展水稻等水田农业。
生态因素则需要考虑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土地资源评价还需要考虑到文化因素。
土地资源利用往往受制于人文习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例如,古老村庄和历史遗址所在的土地往往受到保护和限制。
二、综合承载力综合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承受和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综合承载力包括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三个方面。
生态承载力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保持自身稳定和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
例如,森林的生态承载力能够提供空气净化、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多数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沈阳市的土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承载力的不足以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都给沈阳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
对沈阳市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沈阳市的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情况,从而为未来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构建沈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评估土地资源的综合状况,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建立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有助于揭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从而引导城市合理规划和管理。
对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和对策建议能够为城市拟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在全面了解沈阳市土地资源现状基础上,构建适合该地区特点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综合的承载力评价模型。
通过对沈阳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规划者更好地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资源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沈阳市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沈阳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沈阳市作为东北重要的工业城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沈阳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沈阳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估也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帮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资源过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而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对其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一、沈阳市土地资源现状分析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城市,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其土地资源承载着城市的发展需求。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沈阳市的土地总面积为12608.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460.0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为4949.6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1194.15平方公里,其他用地面积为2004.39平方公里。
该市的土地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但也存在着利用不均衡、开发不合理和环境承载力逐渐减弱等问题。
二、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了对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社会文化承载能力和土地空间利用承载能力。
经济发展承载能力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就业率和城市化率等指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土地肥力、水资源和大气环境等指标;社会文化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文化娱乐设施等指标;土地空间利用承载能力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指标。
在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后,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
对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将各个指标的得分进行模糊综合计算,得出了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沈阳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为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模型计算得出,沈阳市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评价为良好。
经济发展承载能力得分高,表明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够较好地支撑城市的发展需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得分一般,表明该市的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文化承载能力得分较好,表明该市的社会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各项需求;土地空间利用承载能力得分中等,表明该市的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的研究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意义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或经济活动的强度。
它是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估算与评估模型的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型和方法,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预测和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目前,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定量模型、定性模型和综合模型。
定量模型主要基于土地资源的物质平衡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常用的定量模型包括承载力系数法、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定性模型则主要基于专家经验和知识,通过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这种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考虑到更多的非量化因素,但其主观性较强,结果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综合模型则是将定量模型和定性模型相结合,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物质平衡和非物质平衡因素,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合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的应用案例土地资源承载力估算与评估模型的研究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我国为例,许多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环境,我单位进行了一次土地资源调研工作,现将总结如下:
一、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涵盖了我单位所在地区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类土地资源,重点关注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分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
二、调研内容。
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发现在一些地区存在着土地过度开发、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们对农田水利设施、林地开发、草地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的情况。
三、调研成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2.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升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对林地、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遏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展望。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土地资源调研工作,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土地资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土地资源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管理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与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日益减弱,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和管理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土地资源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和对环境造成的容忍度。
简单来说,就是指一块土地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承载的人口和生产力。
而这个承载能力的大小与土地面积、土地肥力、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如何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在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 应用模型法。
将所研究的土地区域抽象成模型,并在模型中设定各种因素,例如经济水平、人口数量、环境状况等,从而进行量化分析。
2. SWOT分析法。
对土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地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等因素进行权衡。
3. 灰色系统理论法。
将各种不确定、模糊的因素进行模型化,然后由该理论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模型,通过数据处理找出其内部规律,从而评估土地资源承载力。
4. 生态足迹法。
该方法主要是从生态角度出发,考察土地的生态保护能力,进而评估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工具进行综合评估,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和LCA(生命周期评价)等。
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管理了解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不仅有助于经济和人口发展,更有助于环境的保护。
在具体的土地管理中,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农业绿色发展。
采用有机农业和节约型农业模式,降低农业对土地、水资源的依赖,保护农业景观生态系统。
2. 建设城市绿地和生态廊道。
适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以增加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同时建设生态廊道,使城市与自然环境合理地结合。
3. 节约用水。
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不乱排放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积极组织群众节约用水。
4. 发展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和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必须要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承载力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土地资源管理承载力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在调研中,我发现我区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紧要任务来抓,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创新了一些新举措,在建立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新机制上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认识统一,各项制度基本落实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
我区对各村屯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定位和矛盾等都进行了比较充分认真的分析,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通过我区统一部署,对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进行了认真分析,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导节约集约利用上已经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如果继续按照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搞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将根本无法保障xx区整体规划经济指标的实现。
因此,全区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在用地审批中严格土地规划、计划审查,充分发挥规划、计划对建设用地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从供给数量、结构、供地方式、供给主体、供给时机等方面严格把握,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二是妥善处理保障与调控的关
系,在我区整体规划内优先保障市、区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和城乡公共事业用地;三是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把规划、计划的落实关。
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建设项目预审时,从规划用途、用地规模、供地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严格把关。
《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范文
《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篇一一、引言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东北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发展基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加大,如何在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和优化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已成为呼伦贝尔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的能力。
呼伦贝尔市作为我国的重要生态区,其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农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展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从而推动呼伦贝尔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等手段,对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进行综合研究。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统计年鉴、遥感影像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
四、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丰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类型。
其中,草原面积广阔,是呼伦贝尔市的重要特色。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已经出现退化现象。
同时,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发展也给土地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五、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研究1. 人口承载力:通过对呼伦贝尔市的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分布特点以及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其人口承载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经济承载力: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入手,分析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承载力及其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
3. 生态环境承载力:通过对呼伦贝尔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榆次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榆次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榆次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太行山脉北麓,属于太原市下辖的一个区。
榆次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是衡量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榆次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榆次区土地资源概况榆次区总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势以东北高、西南低为特征,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因地处山西省中部,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势起伏、坡度大,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
榆次区土地类型丰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等。
其中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林地和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水域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较小。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土地能够承受和支持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综合影响的能力。
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状况、土地适宜程度、土地生产力、土地生态环境功能、土地规划合理性等。
1.土地利用状况指标土地利用状况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基础,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反映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利用潜力。
2.土地适宜程度指标3.土地生产力指标土地生产力是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包括土地的农业生产力、林业生产力、草业生产力等,反映了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生产能力。
4.土地生态环境功能指标5.土地规划合理性指标土地规划合理性是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关键指标,反映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榆次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能够为榆次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榆次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和结论。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分析
3.2.1.2 耕地人口承载力的变化
耕地可承载人口规模的变化如表3-1和图3-2所示。
表3-1 2000-2004抚顺市耕地人口承载力变化
年份 2004
粮食 总产 (万 t) 51.7
总人口 (万 人)
224.9
可承载 力(万 人)
129.25
2003 43.3 225.5 108.25
2002 41.8 226.1 104.5
对于抚顺,耕地除本身的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作 为农业人口主要的生产资料与生存来源,具有吸纳农村人口就业、保障 社会稳定的功能。根据抚顺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确定每个农业劳动 力能够耕种的土地数,即农业劳动生产率。按照年均农民收入达到3580 元,每亩产出500元计算,抚顺市每个农村劳动力应该占有耕地7亩。根 据这一指标可测算出抚顺市耕地资源能够承载的农业劳动力,这对于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此针对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 力、土地资源建筑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四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最后进行综合,得出抚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 能力。通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掌握抚顺市土地资源对 于人口增长、经济建设、生态平衡等的支撑程度以及土地开发利用潜 力,着重从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抚顺市建 立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业生产的粮食完全能够供给农村人口,且有剩余。这说明抚顺市耕地在 满足农村人口粮食需求的基础上,同时承载了一部分城镇人口的粮食消 费。
图3-3 2000-2004年抚顺市耕地农村人口超载率
3.2.1.3 耕地人口承载力现状评价
土地承载力评估与土地利用研究
土地承载力评估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然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给土地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承载力评估和土地利用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土地承载力评估的概念和方法、土地利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土地承载力评估与土地利用研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土地承载力评估的概念和方法土地承载力是指土地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承载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土地承载力评估是为了评估土地资源在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能够支撑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
土地承载力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
定量评估是通过建立土地承载力模型,综合考虑土地质量、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因素,使用GIS技术和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土地承载力指数和人口/经济承载力比等定量指标。
定性评估则是基于专家经验和综合判断,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功能、土地质量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估,给出土地适宜利用类型和强度等建议。
二、土地利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土地利用研究是为了优化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研究的意义在于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研究的方法包括空间分析和数据模拟两种。
空间分析主要利用GIS技术,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揭示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不合理性和改进方向。
数据模拟则是通过建立土地利用模型,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选择。
三、土地承载力评估与土地利用研究的关系土地承载力评估和土地利用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土地承载力评估是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帮助决策者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而土地利用研究则为土地承载力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和验证,检验土地利用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探究综述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探究综述资源承载力概念一提出,即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热潮。
本文分别就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类型、分析评价以及基本理论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明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各种文献进行评述,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资源承载力理论在未来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
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
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
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
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
(3)“速率”式。
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
(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
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与农田规划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与农田规划研究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农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和农田规划是保障农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估方法以及农田规划的研究内容。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是指通过综合考虑土地质量、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评价和判断。
评估土地资源承载力对于合理规划农田布局、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植和科学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土地资源承载力通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评估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影像数据,并综合考虑土壤质量、地形条件、水资源等因素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
定性评估则通过专家评判和实地调查,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判断。
同时,评估方法还应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求。
例如,北方地区以农田占用为主,评估时需重点考虑土地质量和水资源情况;南方地区以土地流转为主,评估时需考虑土地完整性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二、农田规划研究农田规划研究是根据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结果,提出合理的农田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研究。
农田规划旨在保障农业生产效益、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
农田规划研究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景观规划、农田水利规划等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确定农田的基本用途和布局,指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农业景观规划则考虑农田的视觉效果,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打造宜人的农村景观。
农田水利规划则着力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水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农田规划研究需要考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要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城乡结构调整,合理划定农田发展区域和功能区。
微观层面则要考虑田块的形状、大小和利用方式等因素,确保农田的利用效果最大化。
三、研究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估和农田规划研究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评估方法和规划标准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时期的需求。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土地资源是国家和社会最重要且最为基础的资源之一。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应用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总结,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征象、特征、规律等进行简单描述,然后评估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应用场景有限。
2. 统计评价: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评价土地资源的承载力。
这种方法依赖数据,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一般用来研究大面积的土地资源。
3. 数学模型评价:采用数学模型来定量评估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包括统计模型、经验模型和物理仿真模型等。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性、标准化和自动化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和软件工具的支持。
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评价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不同指标的设置会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指标:包括土地产出、土地增值率、土地利用率等。
2. 社会指标:包括人口密度、社会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等。
3. 生态指标:包括土地肥力、土壤墒情、森林覆盖率等。
4. 工程技术指标:包括土地平整度、土地排水率、土地抗震性等。
5. 水资源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率、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等。
三、应用研究1. 统计分析法评价生态承载力:根据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生态系统的主要要素,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分布格局,进而确定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等。
2. 人-地格局匹配评价方法:根据生产生活和人口活动需求之间的关系,将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情况等进行匹配,从而评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3. 统计模型法评价水资源承载力:通过搜集地表水、地下水、径流等方面的水资源及用水情况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和数学模型来评价水资源承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史(国外)
1948 1973 1995
1965
1980
研究史(国内)
• 我国的土地承载力研究兴起于80年 代。 • 80年代初,宋健、田雪原等人分别 提出了我国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 数量。
研究史(国内)
•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 持,国内13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参加的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 研究》项目。该研究以土地资源-粮食生 产-人口承载的分析为主线,预测了全国 及各省、市、区未来2个时段内(2000年 和2025年)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到80年代 后期,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在中国全面 展开。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目
录
背景起源 研究史
1
2 3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前景展望
4
背景
承载力一词原为物理力学中的一个物理 量,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 最大负荷。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 指标,以单位面积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潜力 作为计算基础,因此有的研究直接就称为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前景展望
随着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日趋深入,在计算机支持 下,各类数理方法进入承载力研究领域,模式化趋向 日益普遍。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从早期的线性 规划模型,到现在广泛应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先后 出现了多目标规划模型、目标规划模型、模糊目标规 划模型、门槛分析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等等,促使承 载力研究更加综合和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土地承载 力研究一定会在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前景展望
(2)土地承载力的“支撑系统”研究
土地承载力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 环境在内的纷繁复杂的大系统”,为此,我们应充分 重视研究对象的系统属性,从综合的、动态的、反馈 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前景展望
(3)土地承载力的“类型”研究
在实践中发现某一类型区的特征和问题,针对 某一区域实施有的放矢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4)土地承载力的“预警”研究 “预警”是指辨别和排除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 现的非持续利用征兆的人类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 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统计型模型 混合型模型 ECCO模型
瓦赫宁根模型 迈阿密模型
研究现状-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现状 土地承载力 耕地土地承载力
农用地土地承载力 城市土地承载力
土地承载力
生态用地土地承载力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1)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计算不够 准确。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 生产能力的计算和人均消费水平,对它 的影响因素较多,这部分计算不准确, 就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准确或者得到与 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结论。
起源
土地承载力的思想渊源,最 早可以追溯到韩非的“民众财寡” 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适度人 口”。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 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 甚一日, 在人口急剧增长和需求迅 速扩张的双重压力下, 以协调人地 关系为中心的承载力研究兴起。
发展史(国外)
• 早在1758年, 法国经济学家奎士纳在《经 济核算表》一书中便讨论了土地生产力与 经济财富之间的关系,这二者关系的提出, 为之后的土地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 示。 • 1921年, 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承载能力的 概念。根据他们的意见, 可以根据某一地 区的食物资源从而确定该区域能供养的人 口数量。
研究现状-特征
• (1)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式 化 • (2)由粮食单一指标走向综合指标体系 研究 • (3)研究对象的日益丰富化
研究现状-计算方法
土 地 承 载 力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资源承载 的人口数量
研究状-计算方法
研究方法现状
研究方法
植被潜力 环境因子 结构 系统动力学
机理型模型
前景展望
(1)土地承载力的“综合”研究
对于载体而言。土地不应仅局限于耕地, 而应是 包含园地、林地、城镇居民点、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土 地等在内的广义的土地。 对于承载物而言。土地问题是由人的社会、经济 活动所造成的,所以承载对象应是人类的各种社会、经 济活动, 如承载的城市规模、经济产值、交通规模、 土地的纳污能力等, 而不仅仅是承载人口规模和人口 消费压力。
[1] 余霜,李光.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 岳晓燕,宋伶英.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 [3]封志明.土地承载力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4]陈念平. 土地资源承载力若干问题浅析 [5]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 [6]罗贞礼. 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国土资源导刊 (湖南), 2005, 2(2): 25-27. [7 陶在朴(奥地利).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145. [8 Park R E B, Urgess, E W.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 logy[M ]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9 Vogt W. Road to Survival[M ]. New York: William S loan, 1948. [10Odum E P. Fumdamentals of Ecology[M].philadephia,PA:W B.Saunders,1971. [11]A lan W. The African Husbandman [M ]. Edinburgh: Olive r and Boyd, 1965. [12]Millington, R,Gifford. R. Energy and How we live[ R] . Australian UNESO Seminar. Comm ittee to M an and B iosphere,1973. [13]吴殿廷, 宋金平, 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05. [14FAO. Potential Population Supporting Capacities o f Land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M ] Rome: FAO, 1982: 23- 27. [15] 陈百明.国外土地资源承载力评述[ J].自然资源译丛,1987(2):12- 17. [16]宋健,孙以萍.从食品资源看我国现代化后所能养育的最高人口数 [J] [17]田雪原,陈玉光.经济发展和理想适度人口[J].人口与经济.1981,(3):14-17. [18] 郭秀锐, 毛显强.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 [19] 陈国南.用迈阿密模型测算我国生物生产量的初步尝试 [J]自然资源学报, 1987, 2 (3) : 270~2781 [20] 杨星卫, 薛正平, 陆贤.水稻遥感动力估产模拟初探[J] 环境遥感, 1994, 9 (4) : 280~ 2861 [21] 池宏康. 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光谱数据估产模型研究[J].遥感信息, 1995, (3) : 15~ 181 [22]王乃斌, 周迎春, 林耀明, 等. 大面积小麦遥感估产模型的构建与调试方法的研究[J ] 环境遥感, 1993, 8 (4) : 250~ 2591 [23]杨亮1,吕耀,郑华玉.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3)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延伸性不够 土地承载力研究仅限于土地资源的 生产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因此有必要加强其它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性 的承载力的研究。例如:矿产资源承载力、 地理环境的人口承载潜力等方面。不能将 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 的系统,应重视其开放性。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2)影像解译的参数标准不统一
现代技术如遥感(RS)、地理信息 系统(OrS)等广泛应用在土地承载力的 研究领域中。但是在对影像进行分析 解释时,人们的参照标准不一样,因 此其中必定会夹杂着不少人为主观因 素,同样的影像不同的人可能得到完 全相反的结论,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统 一标准,以便得到科学统一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