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原理图

合集下载

板换换热器及换热原理共39页

板换换热器及换热原理共39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板换换热器及换热原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板式换热器原理共20页

板式换热器原理共20页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板式换热器原理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 朽。——乔 特

板式换热器(课件)

板式换热器(课件)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
1、高效节能:其换热系数在 3000~4500kcal/m2· C· ,比管壳式换热器 ° h 的热效率高 3~5 倍。 2、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板片紧密排列,与其他换热器类型相比,板式换热 器的占地 面积和占用空间较少,面积相同换热量的板式换热器仅为管壳 式换热器的 1/5。 3、容易清洗拆装方便:板式换热器靠夹紧螺栓将夹固板板片夹紧,因此拆装 方便,随 时可以打开清洗,同时由于板面光洁,湍流程度高,不易结垢。 4、使用寿命长:板式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板片压制,可耐各种腐蚀介 质,胶垫 可随意更换,并可方便在、拆装检修。 5、适应性强: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 样;可适 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的要求。 6、不串液,板式换热器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 泄露,介 质总是向外排出。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 板式换热器已广泛应 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造纸、 轻纺、 船舶、供热等部门,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余热回 收等各种情 况 化学工业 制造氧化钛、酒精发酵、合成氨、树脂合成、制 造橡胶、冷却磷酸、冷却甲醛水、碱炭 工业、电解制碱。 钢铁工业 冷却 淬火油,冷却电镀用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轧制机、拉丝机冷却液。
在酒精酿造,造纸,纺织,及其他含颗粒或纤维介质的热交换中必须采用专用大间隙无阻 碍的板式换热器。 主要型号:BPF40、BPF100、BPF170等。
各国替代板片及垫片
太平洋公司按照用户的要求开发了各国板片及垫片。可以满足各种规格进口板式换 热器,板片,及垫片的替代要求。
比尔森智能换热系统
◆比尔森智能换热器机组是集成了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 补水泵、温度计、压力表、各种传感器、管路和阀门及 工控于一体的成套区域供热控制设备,并加装了补水系 统、定压系统、水处理系统、变频流量控制系统、热量 计及网络通讯控制系统,以期实现不同档次的控制功能 配置要求 ◆比尔森智能换热器机组性能特点:板式换热器具有很高 的传热系数,决定了它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等特点, 在每立方米体积内可以布置250平方米的传热面积,大 大优于其他种类的换热器。比尔森智能换热器机组还具 有组装灵活,拆卸清洗方便的特点,可以用增减板片数 量来变换换热面积,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 ◆同时,结合比尔森公司领先的技术以及丰富的经验,标 准化模块的设计,以及比尔森公司处于行业前沿的领先 优势选配机组的配件,如水泵、阀门及工控等元件,统 筹兼顾,为用户量身定做更适合用户工况的性能优良的 成套智能换热器机组

板换换热器及换热原理

板换换热器及换热原理
值告诉我们将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需提供多少热量。
a
27
单项分析
产品的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取决于前段加工情况和后续 加工的要求:Δ t1= Δ to1- Δ ti1
所用介质的进口温度取决于加工条件,介质的出口温度 可以用能量平衡公式计算得出:V1 × P1 x Cp1 ×△ t1 = V2 × P2 x Cp2 ×△ t2
a
31
分析
间壁通常是波纹状,以实现更剧烈的紊流。紊流有助 于传热,厚度也十分重要。间壁越薄,传热效果越好。 但是这个厚度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液体的压力。现 代化的设计和生产技术使得间壁比几年前的更薄。
a
14
工作原理
通常使用的多管道的管式热交换是基于传统的列管 式热交换器的原理,其产品流过一组平行的通道,提 供的介质围绕在管子的周围,通过管子和壳体上的螺 旋波纹,产生紊流,实现有效的传热。
a
15
补充说明
同一段内可能使用不同规格/模式的管式热交换器 规格:包括外部套管的管径-内部列管的管径-内部列管
a
28
单项分析
温度差异是传热推动力,温差越大,传热越多,所需的热 交换器越小;然而,对于敏感性产品,可利用的温差是有 限的。温差随着液体流经热交换器而不断变化,所以,温 差用一个平均值,LTMD进行计算。决定平均温差大小的一 个重要因素是介质在热交换器中的流动方向。它主要有两 种形式:逆流或并流
a
11
标识介绍
a
12
整体结构
管式换热器:
管式热交换器,不同于板式热交换器,它在产品通 道上没有接触点,这样它就可以处理含有一定颗粒的 产品,颗粒的最大直径取决于管子的直径.
a
13
整体结构

板式换热器的分类PPT课件

板式换热器的分类PPT课件

板片
流道
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板片形式
板片示意图
流道组合示意图
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管-板式换热器
不等截面板式换热器
宽窄间隙板式换热器
宽窄间隙板式换热器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
窗格形板片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流道示意图
大型化板式换热器的制 造技术
板片成型生产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板片生产利用了板片成型自 动化生产线。利用接刀、定位与找正技术,采用整 板分次连续压制成型,其板片形式主要有水平平直 波纹板片、窝形波纹板片、或平板板片等。通过 改变换热板片的长度和叠加厚度来实现结构的变 换。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芯体结构
全焊接板式换热器的连接板的设计
按板束翼端连接处实际形状制造1块δ=3~ 4mm的连接板。先将连接板与板束端部吻合部 分用脉冲氩弧焊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形,并做煤油渗 漏试验,以不渗漏为合格,然后用手弧焊直接将连 接板搭焊于管侧端板之上,最后再将板侧端板焊接 于管侧端板上。接下来就是将管侧端板和板侧端 板分别与管侧壳体和板侧壳体相焊接形成全焊接 板式换热器的外壳。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结构灵活可变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在结构和工艺上可以根据用户需 求灵活安排。除传热单元灵活可变外,其端盖的结构也可 根据具体要求加以改变。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可作横向错流或错逆流布置。在管侧和 板侧可以实现多个流程。流体可通过在端盖板上设置的折 流板多次换向,因此可换热器性能 的主要因素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的流态
流态示意图表明,全焊式板式换热器金属板的整个表面几乎都用于热 交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全焊式板式换热器的设 计没有流动死点,可以在低压降下提供非常高效的热交换能力,从而 能够实现非常小的温差传热要求。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图及工作视频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图及工作视频

板式换热器就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与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就是用薄金属板压制成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换热板片,然后叠装,用夹板、螺栓紧固而成的一种换热器。

工作流体在两块板片间形成的窄小而曲折的通道中流过。

冷热流体依次通过流道,中间有一隔层板片将流体分开,并通过此板片进行换热。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及换热原理决定了其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与清洗方便等特点。

两种介质的平均温差可以小至1℃,热回收效率可达99%以上。

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就是列管式换热器的3~5倍,占地面积为其的1/3,金属耗量只有其的2/3。

因板式换热器就是一种高效、节能、节约材料、节约投资的先进热交换设备。

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与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与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就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各部件作用如下:一、传热板片传热板片就是换热器主要起换热作用的元件,一般波纹做成人字形,按照流体介质的不同,传热板片的材质也不一样,大多采用不锈钢与钛材制作而成。

二、密封垫片板式换热器的密封垫片主要就是在换热板片之间起密封作用。

材质有: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等,根据不同介质采用不同橡胶。

三、两端压板两端压板主要就是夹紧压住所有的传热板片,保证流体介质不泄漏。

四、夹紧螺栓夹紧螺栓主要就是起紧固两端压板的作用。

夹紧螺栓一般就是双头螺纹,预紧螺栓时,使固定板片的力矩均匀。

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板式换热器正面图
板式换热器侧面图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换热板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工作流体在两块板片间形成的窄小而曲折的通道中流过。

冷热流体依次通过流道,中间有一隔层板片将流体分开,并通过此板片进行换热。

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

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

十三种类型换热器结构原理及特点(图文并茂)展开全文一、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板式换热器由高效传热波纹板片及框架组成。

板片由螺栓夹紧在固定压紧板及活动压紧板之间,在换热器内部就构成了许多流道,板与板之间用橡胶密封。

压紧板上有本设备与外部连接的接管。

板片用优质耐腐蚀金属薄板压制而成,四角冲有供介质进出的角孔,上下有挂孔。

人字形波纹能增加对流体的扰动,使流体在低速下能达到湍流状态,获得高的传热效果。

并采用特殊结构,保证两种流体介质不会串漏。

板式换热器结构图二、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换热器设备,适用汽-汽、汽-液、液-液,对液传热。

它适用于化学、石油、溶剂、医药、食品、轻工、纺织、冶金、轧钢、焦化等行业。

结构形式可分为不可拆式(Ⅰ型)螺旋板式及可拆式(Ⅱ型、Ⅲ型)螺旋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图三、列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列管式换热器(又名列管式冷凝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式换热器,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式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传热面积1~500m2,可根据用户需要定制。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图四、管壳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管壳式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通用工艺设备。

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石油化工、电力、轻工、冶金、原子能、造船、航空、供热等工业部门中。

特别是在石油炼制和化学加工装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换热器的型式。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图五、容积式换热器的构造原理、特点:钢衬铜热交换器比不锈钢热交换器经济,并且技术上有保证。

它利用了钢的强度和铜的耐腐蚀性,即保证热交换器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又使热交换器出水质量好。

钢壳内衬铜的厚度一般为1.0mm。

钢衬铜热交换器必须防止在罐内形成部分真空,因此产品出厂时均设有防真空阀。

此阀除非定期检修是绝对不能取消的。

部分真空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排出不当,低水位时从热交换器,或者排水系统不良。

板式换热器原理-PPT课件

板式换热器原理-PPT课件

• 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K--传热系数, A--传热面积,; --平均传热温差,℃。 • 从上式可以看出,要想知道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只要知道 总换热量,平均对数温差和传热系数就可以得出换热面积。
对数平均温差(LMTD)
•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 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 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 式是不同的。 • 逆流时:
必须的五个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
• • • • •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 量即可计算得出。
传热速率方程
• 解决传热问题,都需要从总的传热速率方程出发,即:
板式换热器基本原理
上海艾克森新技术有限公司
概述
• 板式换热器悬挂式结构由波纹板片、密封垫、固定压 紧板、中间板、活动压紧板、支架、上下定位导杆、 压紧螺栓等主要零件组成。板上有四个角孔,供传热 的两种液体通过,传热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有固定板 和活动板的框架内,用夹紧螺栓夹紧。相邻板片具有 反方向的波纹沟槽,沟槽的交叉点相互支撑形成接触 点,介质流动时形成湍流,从而获得很高的传热效 率。 密封垫片粘在板片上密封流道。
压力降
• 压力降直接影响到板式换热器的大小,如果有较大的允许 压力降,则可能减少换热器的成本,但会损失泵的功率, 增加运行费用。一般情况下,在水水换热情况下,允许压 力降一般在20-100KPa是可以解接受的。
总传热量的计算方法
•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 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 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 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图

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图

1、板式换热器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可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紧凑、换热高效的换热器,它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可拆板式换热器最初主要应用于牛奶的加工和处理,由于它具有体积小、易于拆装、清洁等特点,不久就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饮料、啤酒加工、药剂加工。

板式换热器由一组金属波纹板片组成,板上有孔,供换热的介质通过。

金属板片安装在一个框架内,并通过夹紧螺柱夹紧。

相信板片安装时180度颠倒,形成流道。

板片上装有密封垫片,将液体通道完全尾款,并引导液体流到各位的流道,防止不同介质混合。

板片组由定位,通过固定板和压力板压紧,并通过夹紧螺柱夹紧。

为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冷热介质在换热器内部通常被设计为逆流。

艾瑞德每种规格的板片,均具有至少两个板型,采用热混合技术,可以综合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使其运行在最佳工作点。

内旁通,双流道技术和不等流通截面积装配为两侧介质流量相差较大的工况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ARD艾瑞德板式换热器(江阴)有限公司板式换热器有AB系列、AM系列、AL系列、AP系列、AS系列等几大系列百余种板型。

各种型号都有深波纹、浅波纹、大角度、小角度等,完全确保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特殊工况可按用户需要专门设计制造。

2、板片特点:采用超细网络的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精密的实验测量方法,设计出流动和传热性能优越的换热板片。

板片在低流速下能够产生高湍流及高换热系数。

与其他制造商的板片相比,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板片在一定的换热系数下具有更小的阻力系数。

人字形波纹板片在板片之间形成多达数千个接触点。

压制的板片具有极高的精度,它使得板片之间的接触点承压均匀,从而能承受高达 2.5MPa以上的压力。

板片的进口分流区设计有流线引导槽,它具有拉近不同流道的流动阻力差别的作用,使得流体在板片换热区域均匀分布,从而避免了不均匀流量分配和流动死角所带来的换热效率下降,点蚀和结垢等弊端。

3、板片材质:不锈钢:材料牌号 1.4301( AISI 304)材料牌号 1.4401( AISI 316)材料牌号 1.4439( AISI 317)材料牌号 1.4404( AISI 316L)材料牌号 1.4462( ASTM S32205或双相 2205)材料牌号 1.4539( AISI 904L)材料牌号 1.4529(对应于 AVESTA 254 SMO)特殊合金哈氏合金 C-276, D-205工业纯钛 TA1-A ( ASTM B265 Gr.1)钛钯合金 Ti-Pd其它蒙乃尔合金、英科合金、钽( Monel Incolnel Tantalum)4、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一律采用国际上声誉卓着的厂家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板式换热器原理及原理图

板式换热器原理及原理图

板式换热器原理及原理图
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波纹形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间隔,通过橡胶垫片压紧组成的可拆卸的换热设备。

板片组装时,两组交替排列,板与板之间用粘结剂把橡胶密封板条固定好,其作用是防止流体泄漏并使两板之间形成狭窄的网形流道,换热板片压成各种波纹形,以增加换热板片面积和刚性,并能使流体在低流速成下形成湍流,以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板上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泄集管,两种换热介质分别流入各自流道,形成逆流或并流通过每个板片进行热量的交换。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1)体积小,占地面积少;
(2)传热效率高;
(3)组装灵活;
(4)金属消耗量低;
(5)热损失小;
(6)拆卸、清洗、检修方便;
(7)板式换热器缺点是密封周边较长,容易泄漏,使用温度只能低于150oC,承受压差较小,处理量较小,一旦发现板片结垢必须拆开清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式换热器原理图液体换热通用型板式换热器用于液体之间热交换,平均温度差大于2℃的工况。

主要型号:BR10、BR20、BR30、BR31、BR35、BR50、BR64、BR80、BR100、BR140等。

空调系统专用型板式换热器空调系统专用型的板式换热器才能实现。

主要型号:BR70C、BR170C等。

颗粒纤维介质专用型板式换热器在酒精酿造,造纸,纺织,及其他含颗粒或纤维介质的热交换中必须采用专用大间隙无阻碍的板式换热器。

主要型号:BPF40、BPF100、BPF170等。

低阻降冷凝专用型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各种工业气体的冷凝工艺需要,冷凝阻力非常小,又要有很高的传热系数,一般的板式换热器不能实现。

专用冷凝换热器有:BL80、BZL140。

各国替代板片及垫片太平洋公司按照用户的要求开发了各国板片及垫片。

可以满足各种规格进口板式换热器,板片,及垫片的替代要求。

实验室适用型板式换热器BR3,BR6等型号小型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小流量的场合使用。

例如:实验室,药品生产,机器润滑配套冷却等。

箱形半焊板式换热器系列适用于高温,高压,真空及要求无泄漏的场合。

主要有冷凝型、自由流型、普通换热型1. 板式换热器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c.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f. 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g. 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h. 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 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

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j. 容量较小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

k.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l. 不易结垢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m. 工作压力不宜过大,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有可能泄露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超过2.5MPa,介质温度应在低于250℃以下,否则有可能泄露。

n. 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1.4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场合a. 制冷: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b. 暖通空调:配合锅炉使用的中间换热器、高层建筑中间换热器等。

c. 化学工业:纯碱工业,合成氨,酒精发酵,树脂合成冷却等。

d. 冶金工业:铝酸盐母液加热或冷却,炼钢工艺冷却等。

e. 机械工业:各种淬火液冷却,减速器润滑油冷却等。

f. 电力工业:高压变压器油冷却,发电机轴承油冷却等。

g. 造纸工业:漂白工艺热回收,加热洗浆液等。

h. 纺织工业:粘胶丝碱水溶液冷却,沸腾硝化纤维冷却等。

i. 食品工业:果汁灭菌冷却,动植物油加热冷却等。

j. 油脂工艺:皂基常压干燥,加热或冷却各种工艺用液。

k. 集中供热:热电厂废热区域供暖,加热洗澡用水。

l. 其他:石油、医药、船舶、海水淡化、地热利用。

1.5板式换热器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1.5.1 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

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

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

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1.5.2 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一流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

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费那个是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

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

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最佳的传热效果。

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

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

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1.5.3 压降校核在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使,一般对压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应对其进行校核。

如果校核压降超过允许压降,需重新进行设计选型计算,直到满足工艺要求为止板式换热器原理特点与技术参数一、板式换热器产品应用范围:板式换热器以传热效率高(比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高2~4倍)、节能、经济、结构紧凑、拆卸方便等优点。

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冶金、食品、医药、船舶、机电、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同时在城市集中供热及热能回收工程式中也被大量采用。

我厂制造的板式换热器已被国家科委、机械部、电力部等七部委列为第十六批高效节能机电产品在全国推广。

今天,我厂的协作伙伴已具备万吨级专用压机以及相应地模具来成型板片,材料均采用进口不锈钢板,密封垫片采用中美合资生产的派克垫。

所生产板式换热器产品已通过国家换热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测试及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且在许多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当。

二、板式换热器的特点:1、传热效率高板片波纹的设计以高度的簿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湍流),扰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很高。

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2.。

C范围内。

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式换热器面积地1/2~1/4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2、使用安全可靠在板片之间的密封装置上设计了2道密封,同时又设有信号孔,一旦发生泄漏,可将其排出换热器外部,即防止了两种介质相混,又起到了安全报警的作用。

3、随机应变由于换热板容易拆卸,通过调节传热板的数目或者变更流程就可以得到最合适的容量和传热效果。

只要利用换热器中间架,换热板部件就可有多种独特的机能。

这样就为用户提供了随时可变更和改变传热系数K值或者增加新机能的可能。

4、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用由于二种介质几乎是全逆流流动,以及高的传热效果,板式换热器二种介质的最小温差可以达到1。

C。

用它来回收低温余热或利用低温热源都是最理想的设备。

5、占地小,易维护板式换热器地结构极为紧凑,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

并且不像管壳式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的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

而板式换热器只需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100%地接触到换热板地表面,且装卸很方便。

6、阻力损失小在相同地传热系数的条件下,板式换热器通过合理的选择流速,阻力损失可控制在管式换热器的1/3范围内。

7、热损失小因结构紧凑和体积小,换热器的外表面积也很小,因而热损失也很小,通常设备不再需要保温。

8、冷却水量小板式换热器由于其流道的几何形状所致,以及二种液体都有很高的热效率,故可使冷却水用量大为降低。

反过来又降低了管道,阀门和泵的安装费用。

9、投资较低在相同热量的前提下,板使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相比较,由于换热面积,占地面积,流体阻力,冷却水用量等项目数值的减少,使得设备投资、基建投资、动力消耗等费用大大降低,特别是当需要采用昂贵的材料时,由于效率高和板材簿,设备更显经济。

三、板式换热器整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BR005 BR01 BR02 BR035 BR05 BR07 BR09 BR13技术参数最高使用压力Mpa 2.5使用温度范围℃-19~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