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新进展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新进展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新进展摘要: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并发症,足部感染可引起创面愈合困难,严重者出现骨质破坏、骨髓炎,截肢发生率高。

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糖尿病足慢性溃疡,其治疗方式不断更新,包括创面敷料、清创术、高压氧疗、创面负压吸引术等,本文将重点分析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治疗方法;新进展;前言糖尿病足是以糖尿病为基础发生的足部感染,与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表现为下肢皮肤化脓、破溃、疼痛等,严重者引起下肢坏疽、截肢,属于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1]。

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数量增多,预后效果不佳,需重视治疗。

1.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治疗方法1.清创法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因受感染影响,需实施手术治疗,其目的为破坏病变、治疗病变,直到痊愈。

溃疡清除包括清除坏死组织、不重要组织,暴露流血与健康创面,常用治疗方式为锐器清创术,如手术切除手术、清创术。

清创术常用治疗方式为剪刀、手术刀[2]。

1.伤口敷料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在治疗时,选择理想伤口敷料具有重要意义,可保障伤口环境湿润,预防创面继发感染,吸收伤面渗出物,有助于组织再生。

当前,临床常见伤口敷料包括泡沫系列敷料、水凝胶系列敷料、透明敷料、藻酸盐系列敷料等。

(3)负压伤口治疗负压伤口疗法为糖尿病足慢性溃疡常用治疗方案。

在该方案治疗过程中,首先应当全面清除溃疡创面,将受感染与坏死组织切除,创面可见血供良好、健康组织;完成清创以后,彻底清洗伤口,采用真空辅助闭合装置系统进行治疗。

对于开放性创面,采用合适伤口敷料进行覆盖,一组吸管与伤口敷料连接。

敷料与周围皮肤黏附塑料膜,继而对伤口进行密封,使用标准负压(125mmHg),持续负压吸引。

若患者出血过多或感到疼痛,调整负压75-100mmHg[3]。

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定期检查伤口,并实施清洗。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患者每2-3天需更换一次敷料。

1.高压氧疗高压氧疗为慢性创面常用辅助治疗方案,可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作者:唐强,唐乾利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专家介绍]唐乾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外科学),广西百色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A层次人才。

现任广西科协常委,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兼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创疡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10余家医学杂志副总编、常务编委等学术职务。

擅长于普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胆石症防治、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先后主持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9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获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21项。

主编、参编专著15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16部(其中任副主编6部),发表专业论文3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

应邀在区内外200多家单位主讲专题讲座250余场次。

培养硕士生68名、博士生27名、博士后8名。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痛苦,目前,临床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未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之藩篱。

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上述治疗方法之进展,总结现有存在的问题,认为西医治疗应扩大适应证及人群,探索普适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而中医药治疗DF历史悠久,制定统一辨证标准和规范,扩大临床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周期,探索其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机制等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难题。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图分 类号 : R 2 5 9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l 7 l 1 0 — 0 1 4 4一 o 3
1 糖 尿 病足 古代 文献 记载 ③ 寒湿 阻 滞证 : 症见 患肢发 凉 皮温 降低遇 冷则 痛得 热则 舒 趾尖 及 糖尿 病足 是糖 尿病 的严 重 并 发症 , 历 代 医家 对其 f l 缶 床症 状 、 病 因 足底部 溃烂 流脓 血 , 可见 间歇 性 踉 行 , 舌淡 苔 自腻 脉沉 细 而 迟 。④ 阳
而截 肢 , 严 重影响 患者 的 生活质 量 。因此 , 如 何促进 糖尿 病足愈 合 , 降低截 肢 率是 当前人 们研 究 的 重点 , 而 中医 药在 治疗糖 尿 痛 足 方 面具 有较 大优 势。 为探 索 中医药在 糖尿 病足 中的治 疗作 用 , 本 文就 近 几年 来对糖 尿病足 的 中医研 究进 展及 治 疗情 况作 一总 结 。 综 述如 下。 关键 词 : 糖 尿病 足 ; 传统 医学 ; 药物 治 疗 ; 研 究进 展 : 综述
1 / 3患者 足坏疽 发 生前 未发 现有 血糖增 高 , 损伤 为本 组 患者 最 常见 的 闭塞 的状 态 , 改 善患 者症 状 。本 研 究首 次提 出了化 腐再 生法 治 疗糖 尿 诱因, 重 症病 例多 合并 症 多漏诊 率高 , 预后差 , 糖尿 病足病 知识 严 重缺 病足 的理论 基 础 , 丰 富 了糖 尿病 足 内治 法 。前 列 地 尔 属 于高 效 生 物 乏, 糖 尿 病患 者 中血管 病 变神经病 变 和感染是 导致 糖尿病 足坏 疽 的三 活性 物质 , 其主 要成 分为 前列腺 素 。 个 主要 因素 。合 并神 经病 变使其 足 的感觉 减退或 消失 j 在此 基础 上造 张建 平 等经 静脉 注射 给 药后 可于机 体 内毛细 血管 , 小动 脉及 发 成 足损伤 , 故 不定 期进 行 足检查 并有 效足 护理 , 可 预防许 多足 溃疡 , 对 生病 变 的主动 脉血 管壁 等处 分 布 , 其 作 用 为 扩 张血 管 增加 血 流 量 , 改 血管 病 变 , 依 其病 变程 度行 血 管重 建 手 术或 内科 保 守治 疗 , 另 外合 并 善组 织缺 氧缺 血情 况 , 抑 制血 小 板 聚集 , 有 效 降低 血液 黏 稠 度并 缓 解 感 染者依 培 养结 果 予敏感 抗菌 药物局 部换 药等 治疗 。 高凝 状态 , 改善 机体 微循 环及 神 经 损 害 , 下降 动 脉粥 样 化 脂 质斑 发 生 2 . 1 . 1 本虚 : 气 阴两 虚 、 脾 肾虚弱 、 肝 肾气 虚 、 脾 胃气 虚 、 气 血 亏虚 气 阴 率 等此外有 研 究显示 , 前 列地 尔 也 属 于环 化 酶激 活 剂 , 可 促进 周 围神 两虚: 气 阴 亏虚 则经 脉失 养 , 脏 腑受损 , 阴损 及 阳 , 阴阳俱 虚 , 虚则 无力 经再 生能 力及 神经 肌 肉接 头功 能重 建 , 使 已经发 生的神 经肌 萎 缩情 况 抗邪, 湿 热之 邪则 乘 虚人 足 , 阴虚则 内热 , 热 盛则 肉腐 , 肉腐则 为脓 , 消 得 到控 制并延 缓病 情进展 , 可替代 (部 分 )神 经生长 因子作 用 。 渴 病痈 脓 而致 。脾 肾虚 弱 : 消渴 日久 , 久 则 脾 肾俱虚 , 脾 气虚 弱 , 水 湿 李 春霞 使用 山莨 菪 碱 联 合 胰 激 肽 原 酶 治 疗 糖 尿病 足方 法 , 将 运 化失 常 , 湿邪 浸淫 , 湿热 蕴结 、 腐蚀 筋 肉 、 足部 坏疽终 成 。脾 胃气虚 : 8 O 例 患 者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和 观察 组 , 每组 4 O例 , 对 照 组 在 常 规治 疗 消渴 日 久, 脾 胃气 虚 , 津血 疏布 失调或 运行 障碍 , 津停 为痰 , 痰 在经 络 , 的基础 上 , 口服胰激 肽 原酶 , 1 2 0 I U / 片, 3片/ d , 治 疗 时 间 1个月 , 观察 滞 十血 中 , 直接 阻滞 脉 中气血 的运行 , 致使 局部 血滞为癖 。气 血 亏虚 :一 组 在对 照组 的治疗 基础 上 , 将1 0 m g的 山莨菪 碱 溶 于 2 5 0 m l的生 理盐 消 渴 日久 , 脏腑 功 能失常 , 气血 生化失 源 , 不能濡 养肢体 , 气虚 血滞 , 致 水 中 , 静 脉滴 注, 每 天 1次 , 治 疗 时 间 1个 月 。观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湿 癖痰 毒 化生 , 败坏 肢体 。 9 0 . O %, 对 照组 4 7 . 5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两组 均 未 出现

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进展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健康 状况恶化。本次演示将介绍糖尿病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 生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治疗; 研究进展;药理学;临床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研究进展;药理学;临床研究
基本内容
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抗炎、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这些 药物可以通过口服、外用、局部注射等方式应用,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基本内容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手术 方式包括清创术、植皮术、截肢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坏死组织、减轻 感染、促进愈合。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ummarize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in diabetes. The review focus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condition, discussing potential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基本内容
3、创面修复:创面修复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环节。修复方法包括湿性 愈合、干性愈合、负压吸引等。创面修复的目标是促进愈合、减轻疼痛、减少感 染。
基本内容
然而,当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早期诊断和预 防是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关键,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其次,针对不同危险因 素的综合治疗需进一步加强。此外,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或合并其他疾病,需 要长期住院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

这种干细胞来源广泛,易于获取,且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组织兼容性,这些特点使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治疗糖尿病足的理想选择。

目前,关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研究表明,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足患者的创面上,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加速组织修复和再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以促进血管生成和新生组织形成,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微循环方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足患者往往伴有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

而通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况,增加局部血流量,减轻组织缺血缺氧,从而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

糖尿病足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组织的局部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和病情的缓解。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虽然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疗效评估不够全面等问题,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工作的深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必将为糖尿病足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未来,我们期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足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糖尿病足病新进展

糖尿病足病新进展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 、抗血小板聚集药等药物进行
治疗。
改善循环
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改善下 肢血液循环,减轻足部病变。
伤口护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足部溃疡,应 定期换药、清创,保持伤口清 洁干燥。
心理支持
糖尿病足病患者可能存在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给
予心理支持。
患者自我管理
学习糖尿病足病知识
分类
糖尿病足病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 混合性三种类型,其中神经性以感觉 神经病变为主,缺血性以血管病变为 主。
糖尿病足病的危害
增加截肢风险
01
糖尿病足病患者发生截肢的风险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截肢后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影响生活质量
02
糖尿病足病患者常伴有疼痛、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增加医疗负担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足病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病预防措施
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糖尿病足病的发生率。
药物研发进展
新型降糖药物
研发新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 病足病的发生。
新型抗炎药物
研发新的抗炎药物,缓解糖尿病足病的炎症反 应。
新型抗血栓药物
研发新的抗血栓药物,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病的血栓形成。
02 糖尿病足病的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新型降糖药
近年来,新型降糖药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病的治 疗,这些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新型抗生素
随着抗生素的研发进展,一些新型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抗生素被用于治 疗糖尿病足感染,这些药物具有广谱抗菌和抗耐药性菌株的作用。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综述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综述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综述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失控的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多种并发症为主要损害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研究的报道,对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诊断;治疗;现状;进展;综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预计到2025年达到3亿人,成为继心血管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不但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对社会也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全球慢性病的死亡率排行中糖尿病已跃居第二,紧随心脑血管病之后,事实上不少心脑血管病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此紧迫形势下,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并未停顿,糖尿病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不断有新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人类最终根治糖尿病并非遥不可及。

一、糖尿病的类型糖尿病的四大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糖≥Il.l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mmol/ L(126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F)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I1.1 mmol/L(200mg/dl)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随机是指一天当中的任意时间而不管上次进餐的时间。

空腹是指至少8h没有热量的摄入。

在急性感染、外伤、其他应急情况时,严重高血糖可能是短暂的,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对无症状者,应注意血糖化验的重复性对于难于确定糖尿病的诊断,应让患者定期复查,直至诊断明确为止。

ADA和WHO的诊断标准均认为对无症状的患者而言,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作出诊断。

三、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对于各型糖尿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研究显示,糖尿病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现状研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是因为下肢远端神经养分异样和差异水平的四周血管病变而招致的足部变化、溃疡与深部组织毁坏[1]。

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兼并神经病变,使足部神经阻碍,兼并四周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

在此基础上,足部创伤合并感染致使发生溃疡、坏疽,甚至截肢[2-3]。

国际报道: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糖尿病足占糖尿病的 14%,糖尿病足是招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大并发症之一。

近几年来各个地区各大病院采纳中西医的医治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医治和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糖尿病足患者减轻了苦楚、提高了生存品质。

本文就近几年来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和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兼神经病变以及各种不同水平末梢血管病变而致下肢感染、溃疡构成或深部组织毁坏,是糖尿病病人常有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为足部麻痹、受凉,呈现肿胀或发黑、感触减退、疼痛、皮肤深溃疡、坏疽,招致抗感染力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没有办法愈合而截肢。

2 糖尿病足发生原因2.1 血糖管制不良有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足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长时间血糖管制欠佳。

血糖管制不良者产生神经病变和截肢的危险性较大,因为长时间血糖管制欠佳,糖代谢异样引发脂代谢混乱,呈现肢体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起糖尿病足。

2.2 末梢神经病变机体感觉神经迸发病变时,可使糖尿病病人足部无法感触,对各种冷、热甚至疼痛都不敏感;运动神经受损以致足部形态变化;自主神经受损时,糖尿病病人的皮肤枯燥、易裂,最终造成溃疡。

2.3 血管病变糖尿病病人迸发血管病变时,就会造成部分缺血、循环差、阻塞景象,当供血的动脉阻塞,便构成足部坏疽。

2.4 感染感染是糖尿病病人迸发糖尿病足病变的诱因。

在四周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基础上,因为保护措施不得力,如日常习惯中的轻微创伤、修剪趾甲过短而引发出血、医治足癣不妥等,均易导致足部感染。

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2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是2型糖尿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病情发展缓慢、病程漫长、治疗繁杂的特点,严重者会有截肢、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是目前临床医学上治疗最困难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的发生时对患者机体存在极大危害,因此给予糖尿病足患者及时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足;护理现状;护理进展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周围的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导致患者足部感染,进一步发展为失去活动能力和知觉,因此该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

给予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的护理指导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医疗付费用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糖尿病足的定义及流行情况世界卫生组织中指出,局部神经病变及下肢远端外周血管异常造成的足部溃疡或深层组织感染为糖尿病足。

目前临床中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达九千万,其中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居世界排名第一。

2 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分级及高危人群2.1 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2型糖尿病又称为成人糖尿病,比率占糖尿病患者90%,大多在35岁之后发病。

由于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通常长达10~15年,故有超过60%的患者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且该类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普遍较高。

因患者防御性感觉功能减弱,足部反应迟钝,神经病变会引起足部皮肤干燥、皲裂,更易引发感染。

患者微循环功能受到损伤引起局部缺氧,大血管闭塞和动脉硬化造成微血管病变进一步恶化,致使足部溃疡治疗更加困难。

糖尿病足患者足底运动神经损伤易造成趾间关节成爪状,使足底部分肌肉萎缩,造成患者行走困难。

2.2 糖尿病足分级糖尿病足患者可分为0~5级,其中存在足底溃疡危险性,并未出现溃疡者为0级;出现溃疡症状,并未出现感染、且可能出现胼胝为1级;出现明显足部溃疡,伴有轻微感染,并无骨髓炎或脓肿出现为2级;出现明显感染、骨髓炎或脓肿者为3级;患者出现局部坏疽为4级;足部出现全部坏疽为5级。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但当前我国糖尿病足患者普遍存在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欠缺、不重视护理等问题,导致总体护理效果不理想。

与此同时,又因为糖尿病足病程漫长,恢复慢,仅靠单一的护理方法很难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所以需要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手段。

当前我国学者们针对糖尿病足护理工作开展了大量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入手,取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出了糖尿病足护理的一些方案措施,希望能够对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足;现状;护理手段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在糖尿病外围血管和神经病变过程中,因为深层组织被破坏、足外伤、溃疡或者感染等而出现的下肢病变现象。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足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在总体糖尿病患者中,该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达4%-10%。

尤其是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的不断改变,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1]报告显示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

柯运研究中报道仅2/3的糖尿病足患者经医治后创面能够完全愈合,据估计,20%~30%的患者最终进行了截肢。

[2]而且糖尿病足患者知识缺乏、血糖控制不佳,难以按照医嘱继续用药,未重视饮食等是导致其无法快速康复的重要原因[3]。

目前我国接受正规临床护理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数仍较低,而就诊延迟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就有百分之七十,甚至还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足部症状后进行了自我处理,增高了感染风险,加快病情恶化,甚至带来了截肢的危险,延误了疾病最佳临床治疗时间。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PPT课件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PPT课件
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技术
探索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政策法规影响分析
医保政策调整
关注医保政策对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的影响, 推动医保政策向更有利于患者诊疗的方向调 整。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分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的影响 ,探索在新的体制下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 务。
进创面愈术方法进
03
行治疗。
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摄入足够的
热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 作息和适当运动,以增强机体抵
抗力。
对于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血管病变的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血液循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关注与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制 定和执行情况,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 执行力度的加强。
THANKS。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表现为足部皮肤红肿、疼痛,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甚至 截肢。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感染累及的组织层次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足感染可分为浅表型、深部型和混合型。浅表型感染主 要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深部型感染可累及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混合型感染则同时累及浅表和深 部组织。
挑战三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治疗效果。对策: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科研方向探索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研究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

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

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

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

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醇的摄入。

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

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

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

运动护理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

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

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

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

经验交流31糖尿病足创面的外科治疗进展李明昱,赵维彦#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摘要:目的 查找国内外文献,搜集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修复方法,并分类总结,从而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主要由缺血、神经病变引起,治疗上以病因出发,根据发病机制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 针对糖尿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制定不同治疗方案。

缺血型患者首先建立下肢血液循环,再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行创面修复术;神经病变型可直接针对创面进行清创,在1期或2期修复创面。

结论 PRP、VSD、人工真皮、干细胞等新技术从病因、发病机制出发,为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糖尿病足病为2型糖尿病多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血糖未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导致血管及神经器质性病变。

血管病变包括:动脉、小动脉粥样硬化,引发下肢软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感染或足趾坏死。

神经病变包括:1.下肢感觉减退,足部小创口未及时察觉;2.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导致肌肉萎缩;3.交感神经递质分泌减低,汗液分泌减少以致足部龟裂,最后发展为溃疡甚至慢性创面,迁延不愈[1]。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由糖尿病足溃疡导致截肢高达85%[2]。

因此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最常用的分类为Wagner 分类。

0级:皮肤无破损,但有发生溃疡风险;1级:皮肤有溃疡,但无感染;2级:深层、穿透性病灶,但无脓肿、无骨髓炎;3级:不仅有深层病灶,而且累及骨组织,或伴有脓肿;4级:足趾或局部组织坏疽;5级:全足坏疽,主要由下肢股、腘、胫、腓等主要动脉闭塞引起。

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外科治疗进行讨论。

1常规治疗1.1 控制血糖范围在6.0~11.1mmol/L糖尿病足患者大多由于服药依从性差、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多需要多学科协作会诊。

1.2 抗感染术前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并联合使用针对厌氧菌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精选全文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摘要新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该指南以最佳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经验制定了诊治流程。

主要包括3大版块: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早期筛查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全身营养、心理状态及中医中药的治疗进展。

该指南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进展,首次详细地从糖尿病足防治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浅析,予以推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

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

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

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

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往往导致患足部感觉丧失或减低而易受外伤,以致最终不得不截肢[1]。

这不但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现对近5年的有关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1 中医对糖尿病足范畴归属的认识糖尿病足最早是由Oakley在1956年提出。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2]。

中医学文献中并无与糖尿病足相对应的病名,但是其描述的症状表现类似于糖尿病足的表现。

早在《灵枢·痈疽篇》就有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后世医家多根据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将之归属为中医的消渴、脱疽范畴。

近年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刘玉坤等[3]根据宋代诸瑞章《卫生宝鉴》中“消渴病人足膝发恶疽至死不救”的记载,认为“祖国医学称之为‘消渴足'”;郭彩云[4]认为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阴疽、血痹”等范畴。

2 对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近年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研究比较多,各医家看法各有见树。

邓铁涛教授认为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毒阻塞、肢端失养所致[5] ;王素云等[6]认为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为气虚阴亏燥热,病久则燥热灼血而致血瘀,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亦可致血瘀,瘀血阻滞脉络,阳气不能传达于四肢以温煦肌肉、筋脉,则发为糖尿病足;刘辉等[7]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机为脾运失常,痰湿内停,气滞血瘀,久而化热耗伤气阴;安峻青[8]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机为肝之阴血亏虚,阴虚生内热,肝失疏泄,气血瘀滞,瘀血阻络,气血久郁化热,热瘀相合,血腐肉烂,故发为脱疽;李新民[9]认为本病的发生是肾水亏损,火毒内生,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所致。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的开题报告
糖尿病足是一组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血管功能损害所导致的综合症。

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糖尿病足潰瘍和感染,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包括传统治疗、手术治疗和新型治疗方法。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主要用于控制血糖、
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感染。

2.外科手术:如植皮手术、肠道吻合术等手术,主要用于治疗
严重的糖尿病足潰瘍和感染。

3.物理治疗:如采用磁场疗法、电刺激疗法等物理疗法,可以
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来治疗糖尿病足。

然而,这些传统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药物治疗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外科手术需要更长的康复时间,物理治疗的效果有限,不能根治糖尿病足。

目前,新型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下是一些新型治疗方法的简介:
1.干细胞治疗:通过移植自体干细胞,可以促进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2.生物修复材料:如生物膜和生物支架等,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

3.智能医疗技术:如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互联网技术,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和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型治疗方法的发展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有效和创新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以便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作者:曹灵张真稳朱妍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6期【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血糖控制,糖尿病足患病率逐年增加。

现就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进展DOI:10.14163/ki.11-5547/r.2015.26.204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CAO Ling, ZHANG Zhen-wen, ZHU Yan.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1, China【Abstract】 Diabetic foot (DF) is one of the sever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 is induced by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fection, and foot deformity. Morbidity of diabetic foot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effec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 summary for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Key words】 Diabetic foot; Treatment; Progress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一种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1]。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约15%的人群会发展成溃疡[2],若不能及时合理治疗会增加截肢风险,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经济负担。

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一般治疗控制饮食,超重者减轻体重,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限制足部活动,抬高患肢,避免寒冷、疼痛、紧张等,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加重组织缺血缺氧,使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不利于伤口愈合。

2 全身治疗2. 1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其他一切治疗措施的基础,血糖控制良好,有利于控制感染、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因此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平稳控制血糖水平。

2. 2 抗感染治疗根据入院当天取自病灶创面的分泌物所做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

理想的抗生素应具有高度抗病原菌的活性、在感染部位能达到有效浓度、毒副反应小且不易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对于轻微的感染性足部溃疡,局部应用抗生素通常有效,对于严重感染者,先应用较高级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扩散,待病原菌和药敏结果明确时再酌情调整,由于同一细菌在不同阶段对某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应多次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更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2. 3 改善循环糖尿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运用扩张血管药物,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血流,促进创口早日愈合。

可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山莨菪碱、前列地尔等。

2. 4 营养神经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不少患者在确诊糖尿病时已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特点是节段性脱髓鞘、细胞损害以及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临床中较常使用依帕司他、甲钴胺、α-硫辛酸等药物 [3]。

3 局部治疗3. 1 清创治疗由于糖尿病足的愈合涉及多种因素,保守治疗并不能代替创面处理及外科治疗,且糖尿病足溃疡呈进行性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局部创面依然是至为关键的措施。

缺血性溃疡治疗应在改善供血的基础上,分期、分次清除坏死组织。

清创方法有外科清创、自体清创、蛆虫清创以及超声清创等法[4]。

3. 2 敷料治疗清创后,敷料的应用对于减少创面渗液、隔绝细菌侵入、促进创面收缩生长愈合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敷料应根据创面的位置、深度、坏死组织的多少、有无感染来选择。

现有多种敷料可供选择,包括传统敷料、水体胶敷料、水凝胶敷料、泡沫敷料、生物组织工程敷料等。

研究发现水凝胶敷料在与伤口接触时,可以吸收渗出液,防止渗出液浸泡伤口,从而为创面创造出一个湿润环境,避免伤口难以愈合,相较于传统敷料更有利于伤口愈合,并且并发症少[5]。

3. 3 减压治疗神经性溃疡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压力,因为局部压力增高是足部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降低足部异常压力的方法,如限制站立和行走、使用拐杖、矫形鞋和鞋垫、足底矫形器、全接触支架。

3. 4 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作为治疗糖尿病坏疽和慢性溃疡常规方法之一已有30余年历史。

研究发现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创面缺血缺氧状态,加强局部供氧,促进毛细血管修复形成,减轻渗出水肿,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6]。

但高压氧治疗可引起中耳气压伤、幽闭恐惧症、肺气压伤、气栓症等,不适用于高血压、心脏功能不全、早期妊娠及老年患者等。

3. 5 负压创面治疗近年来负压吸引治疗应用较多,负压吸引装备由医用泡沫材料、多侧空引流管、负压引流装置组成。

它可以增加血流,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增加创面供氧和营养供给,同时有杀菌作用,减少创面感染机会[7]。

张明玮等[8]发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严重糖尿病足修复或小截肢修复治疗的成功率,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并缩短治疗时间。

4 外科治疗4. 1 截肢术对保守治疗无效者予外科截趾或截肢治疗,其目的是切除坏疽和感染组织以控制和局限感染灶,术前可以做血管造影从而决定截肢平面。

对于老年患者,需在确保截肢创面能愈合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截肢术,并在围手术期严密关注和控制基础疾病变化。

4. 2 血管重建治疗主要针对大、中动脉病变的患者,目的是恢复下肢远端血流供应以利于创口愈合,恰当的血管重建治疗,能有效保留患肢及节约成本,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血管内支架植入和旁路移植术等。

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可以较快改善下肢血供以促进足溃疡和截肢(趾)创面的愈合,术后患者疼痛缓解,肢体发冷改善;具有可重复性,安全性高。

当患者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疾病无法耐受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时,其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可作为首选[9]。

Khalifa等[10]对1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现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缺血部位血液循环,促进患足溃疡愈合,同样可以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率,从而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由于此手术创伤较大,同时伴有心脑血管或其他疾病的糖尿病足病患者要慎用。

4. 3 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治疗机制可能为: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够向缺血区和创伤组织中聚集并分泌细胞因子及促进血管再生和细胞外基质的重建,改善和恢复肢体血流,为创面局部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复环境[11]。

同时,干细胞是能向B细胞分化的种子细胞,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胰岛移植所面临的供体不足的矛盾。

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优点在于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以及避免了伦理道德争议。

临床上已开展一系列相关试验及治疗,但还处在临床应用前的研究阶段,其适应证的把握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是否存在远期副作用如肿瘤样生长等,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因糖尿病足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为了达到治疗的准确、经济和有效,需要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整形外科、手足外科等多个学科协作开展治疗。

糖尿病足病诊治模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从单一诊治模式,逐渐过渡到糖尿病足诊断、治疗及预防相结合的全程管理模式。

该模式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足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医疗费用。

积极的综合治疗可以及早地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降低截肢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约社会经济成本。

参考文献[1] Apelqvist J, Bakker K, Van Houtum WH,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abetic foot.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0, 16(Suppl 1):S84-S92.[2] Lenoe S, Pascale R, Viatale M, et al. Epidemiology of diabetic foot. Infez Med,2012, 20 (Suppl 1):8.[3] Yama K, Sato K, Abe N, et al. Epalrestat increases glutathione, thioredoxin, and heme oxygenase-1 by stimulating Nrf2 pathway in endothelial cells. Redox Biol, 2014 , 10(4C):87-96.[4] Sherman RA. Maggot therapy for treating diabetic foot ulcers unresponsive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Diabetes Care, 2003, 26(2): 446-451.[5] Dumville JC, Deshpande S,O’Mearas, et al. Hydrocolloid dressings for healing diabetic foot ulcer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2):90-99.[6] Karadurmus N, Sahin M, Tascj C, et al. Potential benefits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atherosclerosis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Endokrynol Pol, 2010, 61(3):275-279.[7] Rudkowska I. Functional foods for health:focus on diabetes. Maturitas, 2009, 62(3):263-269.[8] 张明玮,谢京波,史煜华,等.封闭负压冲洗引流在严重糖尿病足修复中的应用.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2, 7(2): 23-25, 29.[9]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介入放射性杂志,2013, 22(9):705-708.[10] Khalifa AA, Gueret G, Badra A, et al. Diabetic critical ischemia of lower limbs:distal arterial revascularisation. Acta Chir Belg, 2009, 109(3):321-326.[11] Blumberg SN, Berger A, Hwang L, et al. The role of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2, 96(1):1-9.[收稿日期:2015-04-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