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西汉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
从徐州出土铜镜谈汉代铜镜铸造的制范工艺
阴宗时珍从徐州出土铜镜谈汉代铜镜铸造的制范工艺摘要:青铜铸造工艺中陶范的制作至关重要,陶范的好坏决定着青铜铸件的优劣。
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西汉早期双层纹饰铜镜的研究,认为汉代铸造铜镜所用陶范不是单一的“镜模翻制成型”,而是根据不同纹饰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带有主纹、地纹的铜镜应是两次制范。
关键词:徐州出土铜镜陶范制范工艺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内大量铜镜镜范的发现,证明汉代铜镜作为日常用品,被批量生产和流通。
铜镜在汉代进入发展的高峰期,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社会对铜镜的需求量大增的同时,对铜镜铸造业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传统的铜器铸造工艺是范铸法,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出土的铜刀[1],青海贵南和广河齐家坪出土的铜镜、双耳铜斧[2]均为陶范所铸。
山西侯马东周陶质镜范[3]、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山字纹镜陶范[4]以及临淄齐国故城大量汉代陶制镜范的发现[5],证明陶范因其优良的可塑性,成为我国铜镜铸造的主要方式。
而陶范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又推动着我国铜镜铸造业不断发展。
可以说陶范制作的好坏,决定着铸件质量的优劣。
从马家窑文化范铸青铜刀开始,陶范伴随着青铜铸造业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单范铸造、双合范铸造、分模铸造等不同方式反映了青铜铸造的发展。
而陶范的制作,也在原料的制备、铸型制作等方面不断进步,以适应更高的铸造要求。
铸造青铜器的范料必须具备较好的可塑性、复印性、可雕性、脱模性,足够的干湿强度、干硬度和退让性,足够高的耐火度和化学稳定性、较低的收缩膨胀率等等。
从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汉代镜范可以看砂质,内有大量不连续的大小不等较轻。
检测发现,镜范中含有大量汉代镜范中加入细砂,改良了陶范的变形;加入稻壳灰是为了增加,提高陶范的冲型能力。
可以看出制,已经具备比较规范的工艺,完全适应铸造的需求。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青铜铸造中的陶范制作过程研究较多。
陈梦家先生通过对出土的泥模和陶范研究,提出了三类制范方法:(1)由刻有花纹的模制范,(2)由素模制范,再刻花纹,(3)用模具(母范)制作分范[7]。
浅谈汉代铜镜的装饰艺术
【文物博论】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图1铜镜是指用铜、锡、铅铸造而成的镜鉴。
其初始来源应为“铜盆盛水以鉴形”。
纵观铜镜的发展历史,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自己独特的时代特征,汉代铜镜尤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做工精巧,纹饰优美,汉代铜镜无疑是历史上第一个制镜的鼎盛时期.1 西汉时期铜镜在形制和纹饰方面的工艺特点西汉农耕经济发展,手工业和制造业的规格和水平都有了明显进步,金属制造工艺更是显著提升。
这一时期铜镜不仅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形制和纹饰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制作工艺也不断提高,镜面的厚度也有所增加。
三弦钮逐渐消失,半圆钮、连珠纹钮和连峰钮逐渐兴起,主题纹饰日趋简洁朴实,地纹已彻底消失。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铭文开始成为整个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条带式铭文镜,铭文和纹饰结合在一起,使镜背图文并茂,更富有欣赏性[1]。
铭文都是祝福式的吉祥韵语,常见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见日之光,长毋相望”“修相思,慎毋相望,长乐未央”等。
到了西汉晚期及至新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铜原料的丰富,铜镜的装饰纹样有了进一步发展,纹饰题材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动物形象、人物形象大量出现,风格生动活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
此时也是汉镜制作最为精美的时期,规矩镜和四神镜大量流行,云纹镜等发展为神兽镜。
这一时期流行规矩镜,规矩镜因其镜纹装饰而得名,仿自古代“六博”的棋局,规矩纹间,往往穿插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鸟兽图案,构图巧妙,以圆与方的对比形成活泼生动的优美图案结构[2]。
其纹样优美,富有节奏感,极具装饰性,纹饰题材多样化,构成了汉代铜镜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铜镜史上的一朵奇葩。
以下介绍两面在形制和纹饰方面比较有特点的鹤壁后营汉墓区出土的西汉铜镜。
西汉连珠纹日光镜(图1) 直径15.5厘米,厚0.4厘米,镜作圆形,圆形钮,连珠纹纽座。
其外依次饰两周平雕素纹,间饰铭文“见日之光,长毋相望”。
汉代铜镜设计
汉代铜镜设计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材质两汉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是比较稳定的,铜的含量为79~85%,锡10%~13%,铅2%~5%。
由于汉镜含锡量高,有利于镜表面的抛光。
铜镜中加入一定量的铅,是因为铅溶液环流状态良好,有利于热溶液的平均流注,有助于镜面干整,减少气泡,提高铸造文字和花纹的清晰度。
二、铸造汉代手工业中,铜镜铸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铸造工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青铜冶铸业中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长期以来,对汉代铜镜铸造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究虽相对滞后,但仍取得一定的成果。
这里对汉代铜镜的铸造过程及其工艺技术做一初步介绍和讨论。
汉代铜镜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制范→浇铸→铸件加工。
制范是铜镜制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临淄齐故城汉代陶质镜范的发现以及部分镜范标本的科学检测表明,当时临淄铜镜的铸造采用了陶质双合范技术。
这一技术在汉代铜镜铸造业中可能普遍使用,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临淄镜范分镜面范和镜背范两类,外形多呈扁钵状,从平面看为上方下圆的弧底梯形。
镜面范正面平整,分型面和型腔位于同一个平面。
镜背范分型面要高于型腔,型腔上部中间接浇道,两侧接排气道。
部分镜背范保存有清晰纹饰,包括蟠螭纹、龙纹、四乳弦纹、草叶纹等。
从检测和分析的情况看,临淄镜范所用原料是当地一种含有较多黏土的细颗粒黄土,其中羼杂一定比例的稻壳灰或其他草木灰,目的应是降低范体密度,增加透气性,从而改善其充型能力。
在部分镜范的残断面上,可观察到若干大小不一且不连续的孔隙。
另外,镜范的质感一般较轻,测量所得比重多数都小于1。
这些现象和特点,可能都与镜范胎体的原料及成分有关。
经仔细观察和研究,临淄镜范的制作既有模制法,也有刻制法。
两种工艺并存,但以模制法居多。
范体制作好之后,还对型腔表面进行了处理,具体是加上一较薄的涂层,使得型腔表面结构平滑、细腻,不至于浇铸时产生铸造缺陷。
在出土的很多镜范上,尚可见该涂层,多呈黄褐色。
晾干后的泥质镜范需要入窑烘烤或焙烧,以制成陶范。
西汉铜镜的制作技术
西汉铜镜的制作技术
西汉铜镜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西汉时期,铜镜的制作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当时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介绍西汉铜镜的制作技术,包括材料选用、工艺流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材料选用
西汉铜镜的制作主要选用优质的青铜作为原料。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适合用来制作镜面。
在选材时,需要考虑铜镜的质地、色泽和纹理,以确保最终制成的铜镜具有高质量的外观和手感。
工艺流程
西汉铜镜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铸造、打磨、抛光等环节。
首先,将选好的青铜材料熔化后倒入模具中进行铸造,待铸造完成后取出铜镜坯体进行粗加工。
然后,通过多道打磨和抛光工序,逐渐将铜镜表面打磨得光滑平整,同时修饰边缘和装饰纹样。
装饰手法
西汉铜镜在装饰方面非常讲究,常常采用浮雕、刻花、填彩等手法进行装饰。
浮雕是将图案凸起于镜面上,增加了立体感和层次感;刻花则是在镜面上雕刻出各种纹样和图案;填彩则是在刻花部分填入不同颜色的颜料,使图案更加生动多彩。
赏析价值
西汉铜镜不仅在制作工艺上精湛,而且在艺术价值上也非常突出。
其装饰图案多样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宗教信仰、自然景物等
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因此,西汉铜镜
不仅是一种实用工艺品,更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物。
总之,西汉铜镜的制作技术体现了古代中国工匠们高超的金属加
工技艺和审美水平,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通过对西汉铜镜的制
作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
遗产。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器中的珍品之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不仅是反映汉代铜镜制造工艺和审美观念的重要文物,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制作工艺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家寨镜和大众镜。
唐家寨镜,直径21.9cm。
整个镜面呈六角形,中央上端装有饕餮纹的吊环。
饕餮纹是中国古代传统意象之一,表现出人们对于物质财富和日常生活关注的一种表现。
整个镜面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饕餮纹、上下两部分六式纹、左右两部分同心圆与兽面纹。
每个部分设计的纹饰都非常丰富,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每个纹饰细腻,线条流畅,比例协调。
这种方式多从古籍中摘选文学诗句,并通过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的设计,将文学意境与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达到了艺术、文学两方面的契合。
大众镜,直径16.1cm。
整个镜面呈圆形,中央上端也装有饕餮纹的吊环。
镜面上共分六条纹带,分别是中央饕餮纹带、上下两个六式纹带、左右两个同心圆纹带。
镜面上的纹饰简洁明了,但仍然很有艺术感。
整个汉代铜镜的制作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件大师级的艺术品。
二、审美价值中国古代铜镜,是汉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价值。
汉代铜镜采用了不少于十二种表现手法,包括双刀法、留空法、平行法、平刻法、减刻法、重刻法、浅浮雕法、深浮雕法、磨削法、打钉法、金钩法和描线法。
这些表现方式,通过图案的设计创造出新的美的效果。
对于现代人而言,它们虽然不再具有实用价值,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美不胜收的纹饰,欣赏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三、文化价值汉代铜镜不仅是古代工艺品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它们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纹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水准,还能够一窥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例如,唐家寨镜和大众镜中都有很多符号和图案,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意义和寓意,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临泽县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研究、教育、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
博物馆馆藏丰富,其中汉代铜镜是该馆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就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进行赏析,带领读者一起探秘这些珍贵的文物。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数量众多,其设计形制多样,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些铜镜的出土地主要为临泽县和周边地区,经过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洗涤,它们还能够为我们提供栩栩如生的汉代社会风貌,为我们了解汉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在设计形制上多样繁多。
这些铜镜的形状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常见的外形,也有鱼形、鸟形、龟形等生动有趣的造型。
在铜镜的制作工艺上,还出现了各种精美的纹饰和图案,如莲花、凤凰、葡萄、麒麟、兽面纹等。
这些设计形制独特的铜镜,不仅在制作工艺上体现了当时匠人的高超技艺,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和艺术的追求和创新。
这些铜镜的工艺精湛,每一面的图案都极尽精美。
铜镜的铸造工艺在当时可谓是非常先进的,它们有的表面光洁如镜,有的纹饰栩栩如生,深浅得当。
尤其是在一些铜镜的背面,还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如古人物、山水、花鸟、神话传说等。
这些图案的制作不仅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更需要匠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精湛的工艺和细腻的表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审美遗产。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内容丰富。
这些铜镜的铸造年代跨度较大,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代匠人的技艺和审美追求,还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
有些铜镜上刻有汉代帝王的头像和姓名,有些刻有文字说明铸造年代和地点,还有些刻有宗教图案和神话传说等。
这些内容丰富的铜镜,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汉代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的窗口,对于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艺术价值方面,这些铜镜因其独特的设计形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内容,形成了极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瑰宝。
汉代铜镜生产工艺特点
汉代铜镜生产工艺特点
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珍宝,其生产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汉代铜镜的生产材料主要是青铜和黄铜。
青铜由铜和锡的合金制成,其色泽青绿,质地坚硬。
黄铜由铜和锌的合金制成,其色泽金黄,质地柔软。
青铜和黄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铸性,适合制作镜面和镜身。
其次,汉代铜镜的制作采用了“铸造”和“鎏金”两种工艺。
首先,制作者要先设计好铸模,然后在模具中倒入熔化的铜或黄铜,经过冷却和固化后取出,即得到了铜镜的模样。
接下来,制作者对铜镜进行打磨和镜面处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最后,将镜面上的图案或文字进行“鎏金”,使其产生金属光泽,增加铜
镜的装饰效果。
再次,汉代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注重设计和装饰。
铜镜的边缘常常饰以图案和纹饰,如花纹、凤鸟、神兽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神面纹”。
这些装饰图案不仅增加了铜镜的艺术价值,还赋
予镜子一种神秘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此外,汉代铜镜还经常在镜面上镶嵌宝石或玉石,增加了铜镜的珍贵感和华丽感。
最后,汉代铜镜的制作需要艺人具备高超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铜镜的制作需要精确的铸造和打磨技术,保证整个制作过程的精细和完美。
同时,镜面的“鎏金”操作也需要熟练的技艺,以确保金属光泽的效果,并增强装饰效果。
因此,汉代铜镜的制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匠人来完成。
总而言之,汉代铜镜的生产工艺具有材料选取广泛、制作工艺复杂、装饰丰富多样、技艺高超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汉代铜镜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瑰宝,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扒一扒汉朝黑科技之青铜透光镜,外国人称它为“魔镜”
扒一扒汉朝黑科技之青铜透光镜,外国人称它为“魔镜”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古人的智慧出乎我们的想象,特别是在汉朝更是闪闪发光,亮瞎你的眼睛。
我们今天说的这件汉朝的黑科技,简直就是只能用“逆天”二字来形容,他更是被外国人称为“魔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魔镜”的那些秘密。
它就是汉朝的青铜透光镜,又名“见日之光”透光镜,这种镜子是西汉中晚期制作的具有特殊效果的青铜镜,被称为“魔镜”的铜镜。
它之所以被称为”魔镜“,是因为它真的可以”透光“。
铜镜本是古人照面容用的器物,但是西汉的透光镜却具有特殊的效应。
它的镜面不仅能照人,在阳光或者平行光照射在镜面时,镜背的花纹还可以会映现在镜面对面的墙上,效果恰似光线从铜镜透过一般,堪称奇迹。
古人一直将这种具有幻术般效应的“透光镜”视为“神物”。
然而遗憾的是,透光镜的技艺到了宋朝就失传了。
透光镜也从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被外国人称为“魔镜”。
一千多年来,这种神奇的现象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从我国宋代的沈括到清朝的郑复光,从中国到大洋彼岸,无数学者试图揭开这困扰了世界千年的古镜之谜。
后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专家门才揭开了青铜透光镜的秘密。
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种铜镜在铸造过程中,镜背的花纹图案凹凸处由于厚薄不同,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铸造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因而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
当研磨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弹性形变迭加地发生作用而使镜面与镜背花纹之间产生相应的曲率。
曲率的差异与纹饰相对应,当光线照射到镜面时,曲率较大的地方反射光比较分散,投影就较暗;曲率较小的地方反射光比较集中,投影就比较亮。
所以,我们能从反射图像中看到有较亮的字迹花纹显现出来。
这些是镜背面的图像,而从表面看来,铜镜好像真的能“透光”。
听来是不是很烧脑,总之一句话就是这个青铜透光镜很厉害,能发明它的汉朝人更厉害。
汉朝的青铜镜透光镜是古代铸镜工艺上的一项杰出创造,表明汉朝在铜合金的冶炼、铸造和加工等方面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
鉴定汉代铜镜
鉴定汉代铜镜一、引言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鉴定汉代铜镜的工作是了解和研究这些古代文物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代时期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本文将介绍鉴定汉代铜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及一些常见的汉代铜镜特征。
二、外观特征1. 材质:汉代铜镜多使用青铜材质,铜质较纯,表面常有铜绿锈迹。
2. 形状:汉代铜镜的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
镜面常呈凸面或凹面,边缘有装饰花纹。
3. 尺寸:汉代铜镜一般较小,直径约为10至20厘米,重量较轻。
三、制作工艺1. 铸造工艺:汉代铜镜多采用铸造工艺制作,常见的方法有“失蜡法”和“砂型铸造法”。
2. 镜面处理:汉代铜镜的镜面常采用抛光工艺,使其光滑明亮。
有些镜面还会进行装饰,如雕刻或镶嵌。
四、鉴定方法1. 材质鉴定:通过目测和触摸镜面,判断铜镜的材质是否为青铜,是否存在铜绿锈迹。
2. 形状鉴定:观察铜镜的外形,判断其形状是否符合汉代铜镜的特征。
3. 铸造工艺鉴定:观察镜面和边缘的细节,判断是否存在铸造痕迹,如气孔、砂眼等。
4. 装饰鉴定:观察镜面和边缘的装饰花纹,判断是否为汉代的典型图案,如云纹、龙纹等。
五、常见汉代铜镜特征1. 镜面花纹:汉代铜镜的镜面常有花纹装饰,如云纹、龙纹、凤纹等,这些花纹通常具有浮雕效果,细节清晰。
2. 边缘花纹:汉代铜镜的边缘常有花纹装饰,如神兽、凤凰、花卉等,这些花纹通常具有雕刻或镶嵌工艺。
3. 镜柄特征:汉代铜镜通常有镜柄,镜柄的形状多样,有直柄、扳指状柄、动物形状等。
4. 镜面文字:少数汉代铜镜的镜面上会刻有文字,如铭文、题诗等,这些文字常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六、结论鉴定汉代铜镜需要综合考虑材质、形状、工艺和装饰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件铜镜是否为汉代铜镜,并进一步研究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希望本文能为对汉代铜镜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从徐州出土铜镜谈汉代铜镜铸造的制范工艺
主要方式。 而陶范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 又推动着我 模制范圜 。 国铜镜铸造业 不断发展 。 可 以说 , 定着铸 件质量 的优劣 。 认 为汉 代铜镜 铸造制范 , 应不完全是母模 翻制 , 而是
从 马家窑文化范铸青铜 刀开始 ,陶范伴 随着青 根据不 同的纹饰采取不 同的制范 _ T 艺。仅 以徐州 出 铜铸造业 一直在不断改进 和发展 , 单范铸造 、 双合范 土 的两 面铜镜 加以说 明。
铸造 、 分模铸 造等不同方式反 映了青铜铸造 的发展 。 断进 步 , 以适应更高 的铸造要求 。
人 物 画像镜
西汉早 期 , 徐州 市北郊刘 孰墓 出
而 陶范的制作 , 也在原料 的制 备 、 铸型制作 等方面不 土 , 是 目前科 学发掘出土的唯一西汉早期 画像镜 。 该 镜镜背纹饰繁复 、 精美 , 有主纹 、 地纹两层 。 主纹 为人
纹 上的主纹 , 必须刚堆 的方法 , 那 么地 纹的 图案 会 各 种有利于制范 、有利丁铸造各种 精荚纹饰 的方法 有一 定程度的破坏 。 如果 先将浮雕 的主纹 塑好 , 再 下层 空隙处填 满地纹 , ! I } ! _ 然 是不 合理 的 , 一是地纹较 素模 制 范 , 再在 范上 刻仡纹 , 那 么范 』 二 的 主纹 在下 . 是合理 的 , 从 r 艺角度i , J J : , 不是最优的 , 因此 , 址否 町以提 1 这样一种似设 : 博模 上雕刻 主纹 , 制范后再 以模 印的肜式整体印 f 也 纹。 这种制
图一
二 ) 。
西 汉 人 物 画像 镜
图二
西 汉 凤 鸟纹 铜 镜
花纹细腻的铜镜 , 同一 陶范使用 第二次 , 铸件纹饰 的
清晰度会差一些 , 这是青 } 『 【 4 铸造 过程 中的 h然规 律 因此 , 同前大 多数学 者持有 的 “ 一 范一镜说 ” 有一 定
汉代铜镜大全:汉镜图文详讲
汉代铜镜大全:汉镜图文详讲中国铜镜的发展战国镜、汉镜和唐镜三个高峰,其中汉镜承前启后,存在品种最繁,发现数量也最多,乃是铜镜研究的重中之重,历来成为研究和收藏的基点。
一、西汉早期西汉早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
经济亟待恢复,铸镜工艺发展缓慢,在形制和纹饰上既承袭了战国镜的风格,又逐渐加入了新的内容。
这时的铜镜,镜面较小,镜壁单薄,多弦纹小钮。
构图上以四乳丁为基调的四分布局法,成为西汉前期铜镜纹饰布局的一大特点,对以后颇具影响。
其纹饰也一反战国镜的底纹加主纹的两层构图法,使主纹成为镜背的单一图案。
这种不用底纹的构图法,是西汉早期出现的新风格,成为西汉早期铜镜与战国镜的分水岭。
四乳四弧纹镜战国时期的铜镜多为弦纹小钮、素卷缘、薄胎体,镜背纹饰刻画纤细,并多有底纹。
而汉镜多为半球形钮,主纹突出,无底纹,宽平缘,镜体厚重。
四乳四弧纹镜具有战国镜的遗风,又兼具汉初铜镜的特点,应为过渡期的西汉早期铜镜。
四乳草叶纹镜草叶纹镜是西汉早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类型,四乳草叶纹镜在草叶纹镜中占绝大多数,是西汉早、中期流行的主要纹饰之一,代表了不同于战国镜的新风格。
草叶纹是将自然界的花卉、草叶经过高度概括而图案化。
钮座外一般为铭文方框,方框外饰草叶纹,镜缘多为内向连弧纹。
镜铭正式形成于西汉,这一点虽曾有学者驳难,但目前已成为研究界的共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二、西汉中期后期西汉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铜镜的铸造与使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完全摆脱了战国镜的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长足进展。
尤其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开始流行起来。
四乳星云纹镜星云纹镜的出现与战国时流行的蟠螭纹镜有着演变上的渊源关系,它应是战国铜镜向汉镜风格过渡的物证。
形制上,镜面渐大,镜体变厚,半球形钮敦厚平滑,钮座多样化,除圆钮座外,还出现了柿蒂纹、联珠纹等钮座。
镜背图案常以乳丁作为间隔的四分法开始广泛运用。
纹饰种类增多,有新颖的草叶纹、星云纹、花瓣纹、连珠纹、乳状纹等取代了战国那种抽象的纹饰,尤其是铭文镜,其装饰图案开始由图文并茂转变为对铭文内涵及字体美观的追求,铭文逐渐在镜背占据重要的位置。
汉代铜镜文化浅析
汉代铜镜文化浅析汉代铜镜文化是指在中国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时期,铜镜成为一种重要的器物,并且在文化、艺术、工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现象。
汉代铜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汉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足以及思想文化的进步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汉代铜镜的类型、制作工艺、象征意义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对汉代铜镜文化进行分析。
汉代铜镜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双面镜、方镜、圆镜和刻镜等。
双面镜是指两面都可以使用的镜子,一面常常是凸面,另一面则常常是平面或深凹面。
方镜呈方形,四面都可使用,通常采用彩绘技法,刻有吉祥纹样。
圆镜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有凸面和平面两种,多以铜制为主,有些还镶嵌有宝石或玉石。
刻镜是指在镜子的背面或镜边上刻有各种纹样或文字。
这些不同类型的铜镜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技术的水平。
汉代铜镜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包括铸造、打磨、电镀等步骤。
首先,制作铜镜需要先铸造铜模具。
制作模具时,需要选用高质量的青铜作为原材料,然后将其熔化并倒入模具中,待青铜冷却后,取出铸成的铜镜,并进行打磨、抛光等工序,使其表面光洁平整。
最后,可以进行电镀等工艺,以增加铜镜的光泽度和装饰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制作工艺,汉代的铜镜制作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成为当时工艺美术中的瑰宝。
汉代铜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铜镜从古代开始就被广泛运用于婚嫁、葬礼等重要场合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在婚嫁仪式中,新娘通常会用铜镜照一照自己,代表着美好的祝福和幸福的生活。
在葬礼中,铜镜则被用作照明工具,照亮亡者的前路,寄托对逝者的思念和祝福。
因此,铜镜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物品,更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重要文化符号。
此外,汉代铜镜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铜镜的表面常常刻有各种精美的纹样,包括花卉、神兽、仙鹤等图案,以及一些诗词、书画等文字。
这些纹样和文字的刻画准确、细腻,体现了汉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同时,铜镜也是一种可以反射人脸的镜子,透过铜镜的镜面,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容颜,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感和形象的变化。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摘要】汉代铜镜作为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临泽县博物馆中有着独特的收藏和展示。
本文将从汉代铜镜的历史背景、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的特点、制作工艺、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展开探讨。
汉代铜镜作为古代的典型器物,体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审美趣味,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通过研究和展示,有助于推动相关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历史文物的热爱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汉代铜镜具有重要地位,代表着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辉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通过对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临泽县博物馆、汉代铜镜、赏析、历史背景、特点、制作工艺、文化传承、研究意义、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重要地位1. 引言1.1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赏析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临泽县博物馆是一个集文物收藏、展示和研究于一体的文化机构,馆藏汉代铜镜数量众多,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展示价值。
通过对临泽县博物馆馆藏汉代铜镜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技术水平。
每一面铜镜都承载着当时匠人的智慧和技艺,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从铜镜的外形设计、纹饰风格到制作工艺,都展现了汉代工艺美术的特点和风格。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铜镜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社会的多样性和繁荣。
临泽县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汉代社会和文化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铜镜的赏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 正文2.1 汉代铜镜的历史背景汉代铜镜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镜子类型,在汉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强)
古代铜镜铸造技术(强)古代铜镜铸造技术董亚巍(鄂州市博物馆)摘要:中国古代任何产品的生产,都会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紧密相关。
政治经济决定着社会财富,科学技术支持产品的生产,生产出的产品,即是当时文化艺术的载体。
因此,中国每一面古代铜镜铸制工艺技术的发展,无不凝聚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真实面貌。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照面饰容的需求是少不了的。
春秋以前,人们多用黑色的陶质容器盛水照面,是有文献可查的。
出土的吴王光鉴,说明春秋仍在使用水鉴。
这些都说明,春秋以前人们使用铜镜的意识并不强烈。
这可能与当时铜料的贵重以及铜矿开采技术有着直接关系。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铜矿开采技术的进步,青铜器逐渐商品化,铜镜的铸制技术日趋与青铜器的范铸技术紧密关联。
至战国早期,青铜镜的铸制技术才开始与铜器的铸制技术完全同步【1】。
研究中国铜镜铸制技术的发展,必须要研究当时青铜器的铸制技术,并要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才能准确理解每个历史时期铜镜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必然性。
关键词:青铜器、铜镜、范铸技术中国铜镜的技术发展,始终与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密不可分。
在齐家文化前至春秋约2000年的时间里,中国铜镜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属于初级的摸索阶段,体现在形制没定型、合金不稳定。
从战国早期开始,中国铜镜的形制开始定型,形成了内凹式镜缘、三弦钮、底纹上叠压主纹,合金也以含锡量23%为主流工艺。
至此,中国高锡青铜镜的铸制工艺技术,才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直至唐代晚期。
下面,就各个历史时期铜镜技术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的关系,作一对比说明。
1春秋前的铜镜在夏至商早期,中国青铜器表面的纹饰都是凸起的阳纹,这是由于青铜器的纹饰技术刚刚起步,全是在范面进行手工压塑的结果。
可看到这时的纹饰歪歪扭扭,这是铜器纹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必然要走的一个历程。
汉代铜镜的制造工艺,以及各类纹饰的内涵
汉代铜镜的制造工艺,以及各类纹饰的内涵镜子的发明源于先民在陶盆中用水的倒影来成像,又称照子、铜鉴、监,《说文解字》:“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
”最早的铜镜发现于新石器时期的齐家文化遗址中,距今四千年作用,其发明与使用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重视修饰自己的外表形象。
夏商周时期随着铸造青铜器的技术逐渐成熟,铜镜便开始广泛使用青铜材质,这种铜镜耐用、美观,在统治阶层广泛流行。
并从“正衣冠”这一日常用途发展出一些宗教用途,成为节令典礼的仪式性用品、宗教活动中的重要法器。
汉代铜镜制造技术承袭春秋战国而来,铸镜工艺精湛,合金比例合理,制式丰富,镜背纹饰反映了当世社会的价值观,可谓是中国铜镜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
汉代铜镜一、汉代铜镜的制造工艺与先秦时期相比,汉代铜镜的制造工艺有几点创新:1、合金配比更趋合理。
西汉铜镜制造属于青铜器制造业的一个分支,青铜器制造在商周时期已十分发达,《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其中提及的鉴即铜镜。
按其所载,先秦时期的铜镜制造是铜、锡各占一半。
到汉代,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与检验,对合金配比做一调整,根据汉代铜镜的科学检验分析可知合金配比以铜占60—70%、锡占20—24%、铅占4—6%左右。
这是汉代铜镜制造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应用的一个技术创新;2、镜范制造技术不同。
汉代铜镜采用与先秦时期相同的范铸法,所不同的是汉代陶范中按比例加入细沙、稻壳等,有效提高了陶范的耐火性和透气性,有效避免高温形变;镜范3、雕版技术开始应用。
先用木质材料进行雕版制模,制作出(母)镜模,然后用(母)镜模翻制镜范,在压印(模印)不清晰的地方用刻刀稍作休整即可。
因为(母)镜模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所用提高了制造效率,普通铜镜常使用这种方法来大量制造。
而一些精品铜镜、异形铜镜则是一镜一范,采用素模制范刻画花纹的方法来制造,一般不重复使用。
这类铜镜采用合金并融进行浇铸,即在开炉铸镜之前先按铜、锡各半的比例熔炼合金原料成为液态待用,同时对镜范进行预热以避免冷热不均产生气泡,再将液态铜水灌入镜范预留孔道,待冷却后取出铜镜,经过打磨镜面、修整镜身以后便可使用;4、多人协作完成。
汉代制镜用到哪些工艺技术
汉代制镜用到哪些工艺技术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制镜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制镜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汉代制镜用到了哪些工艺技术。
首先,汉代制镜用到了铜制工艺技术。
在汉代,镜子的主要材料是青铜。
制造镜子需要用到铜矿石,通过熔炼、浇铸等工艺,将铜矿石熔化成铜液,然后倒入镜模具中,在模具中凝固成型,最后通过抛光、打磨等工艺,使得镜面光滑、亮丽。
铜制工艺技术在汉代的制镜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汉代制镜用到了镜样切割技术。
在汉代的制镜过程中,镜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镜样是指用来制造镜模具的刀具,通过将镜样切割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将熔化的铜液倒入镜模具中,使得镜子能够凝固成型。
镜样切割技术在汉代的制镜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此外,汉代制镜用到了镜面抛光技术。
抛光是指将镜子表面进行打磨,使得表面变得光滑、亮丽的技术。
在汉代的制镜过程中,经过铸造完成的镜子表面通常是不平整的,有着较多的凹凸纹理。
通过抛光工艺,可以将这些凹凸纹理去除掉,使得镜子表面光滑如镜。
这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汉代制镜的质量和装饰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汉代制镜还用到了镜面鎏金技术。
鎏金是一种将金属覆盖到物体表面的技术,可以使得物体变得金光闪闪,具有非常高的装饰性。
在汉代,制造镜子时经常会在镜子表面镀上一层金皮,使得镜子变得非常华丽。
这一项技术的应用使得汉代的镜子在装饰和价值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汉代制镜用到了铜制工艺技术、镜样切割技术、镜面抛光技术和镜面鎏金技术等多种工艺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汉代的镜子在质量、装饰和价值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我国镜子制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西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西汉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汉青铜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被后人称颂。
在西汉时期,青铜器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品,更是展示社会地位和文化品味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西汉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从原料选取到铸造、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原料选取西汉青铜器的制作原料主要包括铜和锡。
铜是主要的成分,而适量的锡的添加可以提高青铜器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西汉时期,铜矿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云南、四川等地,而锡则多产于广西、福建等地。
制作青铜器的工匠们需要仔细挑选合适的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铸造工艺青铜器的铸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
首先,工匠们需要将选好比例的铜和锡熔化,形成合金液态金属。
然后,在预先制作好的泥模中倒入合金液态金属,待冷却凝固后取出,经过打磨、抛光等工序,最终呈现出青铜器的初步形态。
在西汉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工匠们能够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式各样的青铜器。
表面处理西汉青铜器在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美感和保护青铜器表面。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鎏金、镀银、彩绘等。
鎏金是将金箔或金粉涂抹在青铜器表面,经过特殊工艺使其与青铜器表面结合,呈现出金光闪闪的效果;镀银则是将一层薄薄的银层覆盖在青铜器表面,增加了光泽和贵气;彩绘则是在青铜器表面进行彩色绘画,常见的有红、黄、蓝等颜色。
这些表面处理方法不仅美化了青铜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装饰纹饰西汉青铜器在制作过程中常常会加入各种装饰纹饰,以增加艺术感和装饰效果。
常见的装饰纹饰有凤纹、龙纹、云纹等,这些纹饰多取材于自然界和神话传说,富有象征意义。
通过精湛的雕刻技术和镶嵌工艺,这些装饰纹饰使得西汉青铜器更加华丽和独特。
结语西汉青铜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其制作工艺的了解,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些古老文物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历史价值,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青铜器:汉代工艺铜镜鉴赏
青铜器:汉代工艺铜镜鉴赏铜镜作为古代的照容用具,在中国约有4000年的历史。
两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较之先秦时期,汉代铜镜不仅类型和装饰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因使用开始普及,产量也空前增加。
正因如此,在汉代手工业中,铜镜铸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铸造工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青铜冶铸业中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汉代扬州制作的铜镜除了常规镜外,还制作特种工艺镜。
目前,扬州发现最早的特种工艺镜是战国时期的“漆彩绘纹铜镜”,此镜于1999年于仪征新集镇庙山村赵庄组一座战国墓中出土。
其直径为 25.2厘米,属大型镜,表面留有明显的漆彩绘痕迹。
由此显示出战国时期漆彩绘纹镜制作的高水准。
至西汉中晚期,扬州特种工艺镜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到了高度发展,品类增多,除了漆彩绘纹镜,还有鎏金镜、镶嵌镜、金银错镜和贴金箔镜等品种,更出现了以金工、银工以及玛瑙、绿松石等宝石镶嵌与铜镜相结合的新工艺。
在已出土的汉代特种工艺镜中,现藏扬州博物馆的西汉“贴金银箔几何纹镜”和“贴铜箔禽兽纹镜”制作异常精美。
两镜都出土于扬州甘泉乡巴家墩汉墓。
前者镜为圆形,圆钮,钮上嵌铜泡钉,疑原饰物脱落后所补。
柿蒂纹钮座,每叶中心嵌一物脱落,四叶间在漆灰地上粘贴金箔。
主纹为高弦纹间设三道宽槽,槽内以漆灰衬底,内、外两道宽槽内贴以金银相间的三角形箔片,中间宽槽贴以金箔,以黑漆绘几何云纹。
后者镜钮上嵌宝物脱落,柿蒂纹钮座,每叶中心嵌一物脱落,四叶间残存漆灰地,表面贴饰不详。
主纹为在漆灰地上贴饰的各式铜箔禽兽纹,禽兽纹样原为极细的方格网状镂空,因修复时被浓漆填塞失去原有鲜活之态。
镜缘较高,其内侧斜壁上饰以彩绘几何云纹图案,以两周弦纹夹一周金箔为缘。
而 2007年于扬州西湖镇蚕桑砖瓦厂工地出土的“西汉嵌宝金银平脱凤鸟纹铜镜”则采用了金银平脱、嵌宝、髹漆等工艺,制作技术复杂,金、银、漆纹饰交错,光泽醒目,图案优美,极为难得。
此镜直径为18.4厘米,缘厚0.7厘米,圆形,圆钮,钮上嵌宝脱失,嵌银箔柿蒂纹钮座,四叶内各有一圆形凹点,疑为嵌宝丢失留下的痕迹,四叶髹红褐色的漆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说西汉时期铜镜的铸造工艺
5月3日,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研究所的60件战国、西汉时期的铜镜进入铸造的最后一个阶段:注铜。
文物复制厂的4名工人用传统铸造工艺做法将铜块熔化,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块,混合后注入用泥巴封闭的范腔。
待铜镜冷凝后,将陶范敲碎,经过打磨、抛光,一面西汉或战国时期的青铜镜就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种失传了几千年的古法造铜技术得以复原,使得鄂州博物馆文物复制研究所成为目前我国唯一可按照古代青铜范铸工艺复制青铜器的地方。
早在2002年,董亚巍领导的鄂州博物馆范铸法复制研究所就成功复制了西汉时期的一面“透光镜”。
令人称奇的地方是,这面古铜镜可以反射铜镜背后的花纹。
十年后,研究所又接手了司母戊鼎的复制工作。
经过4个月铸造,成功铸成3个按4:1比例制作的小型方鼎,每个重约20公斤,此实验吸引了考古界与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兴趣。
多年的铸造实验、考古证明,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用范铸法工艺铸造。
研究表明,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范铸法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商晚期进入兴盛,战国晚期到西汉开始衰落,青铜器逐渐被铁与漆器取代。
不过,2006年,一件代表青铜器艺术顶峰的文物——曾侯乙尊盘成功运用失蜡法复制,使得长期以来学术界最受争议的失蜡法不存在之说又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失蜡法到底存不存在?古人又是怎么运用范铸工艺把一件精美的青铜器铸造出来的?本期《长江地理》追溯至青铜时代,复原2000多年前的铸造工艺。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段漫长的青铜时代。
这是一个以青铜制作工具、用具和武器的时代,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
中国青铜时代的出现稍晚于国外。
但是由于独特的地缘关系,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及丰富的铜矿产资源,给我国先民发展传统的范铸青铜技术,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与物质条件。
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二里头文化,铸造青铜的范铸工艺已经基本成熟,其分型制模的原则及制模方法,一直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直至现代。
所谓的范铸法,简单地说就是模翻范,范翻铜,一般的做法是先用泥料做出泥模,经过阴干、焙烧后,成为陶模。
再在这个陶模上用软泥压出范腔,烧干后制成陶范,再向范腔中注入铜水,就制成了铜器。
要铸造这些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首先就要制模,而制模阶段并不是常人想象的那种整体雕刻再翻范。
古人根据所铸器具的几何形状,可以采用分型的方式制作模具,将器物分开制模。
鄂州博物馆文物复制研究所所长董亚巍告诉我,就像司母戊大方鼎的四个大面,其中两个大面的几何形状是一样的,两个小面的几何形状也相同,制模时就没有必要制作四个面的模出来,更不会做成司母戊鼎一样形状的模,只需要分别作出一大一小两个面的两个模,在每个模上夯制二块相同的范,大小错开对合后,就是一套完整的长方形鼎的泥范了。
这种分型制模的技术在夏代二里头文化就开始广泛运用在制模技术中。
模制好要阴干半个月,然后放在窑里烧,制成陶模。
范是相对于模而言的,简单的范是用柔软的泥巴在模上直接压印出来。
但是随着青铜器纹饰复杂的变化,制范的工艺也不再是简单的对模具的复制。
制范,首先需要泥料,为了保证在铜器铸造过程中泥范不发生变形,古代人会在制作泥范的泥土中加入草木灰和细砂,而用来制作泥范的泥土也是经过反复炼制的,经过筛子过滤的细土。
这在我拍摄董亚巍的工厂生产铜镜时的制范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铜镜
对表面的整洁、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工人在模翻范时,泥土是经过碎石机粉碎后的,但在翻范的时候,还要用筛子过滤一层极细的土,铺在镜子表面。
其实,在范铸工艺发展之前,古人是在简单的石范中进行铸造的,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就出土了很多铜制斧头或者农具。
造型简单,石头作为注入铜水的范腔,可以多次使用,但受制于所铸青铜器的大小、形状,石头只能铸造出一批简单的生活工具,而且很不美观。
除了石范,商周战国时期也出土过铜范,曾经用来铸造过铜币、箭簇等小件铜器,由于铜范容易被高温的铜水融化,在使用前必须涂上石炭,在出土的铜范中都能看到范腔黑色的炭化层。
董亚巍说模与范就不是简单的阴阳关系。
商代中期以后,范铸工艺中出现了插接附件的技术,就像出土文物中商代中期的四羊方尊,头上的八个角都是分铸后再拼接上去的。
这些青铜器上出现的斜尖角,从模上是无法直接脱范的。
古人是怎么实现青铜器的斜角关系呢?方法很简单,在模上翻出没有斜角的范,再在泥范的表面用尖锥或者小扁锥子等成型的工具接着范表面的纹饰插进去,就形成了注入铜液的范腔。
这一技术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的结束。
而战国后期在制作青铜器的模型时,已经分开单独制作鼎的足部或者腹部,文物出土中就出现了很多单独构建的陶模。
由于铸造青铜器的模与范都是由手工制造的,而且铜液冷凝以后,铜器外围的陶范会被敲碎,以取出青铜器,所以古代制作的青铜器中,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青铜器都是独一无二的,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