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第十四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课外作业
阐述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评述19世纪科学教育思想。
试述19世纪美国公立教育运动及其代表 人物的有关观点。
参考书目
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 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斯宾塞著,胡毅、王承绪译;《斯宾塞 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版,
• 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重视实物教学
解读《教育论》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 • 提出教育预备说 •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二)智育
• 教育必须适合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
• 教学原则和方法
(三)德育
• 提出德育的原则
重视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的平衡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 学区制的兴衰 • 州教育领导体制的建立 • 联邦教育机构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 公立教育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美国初等教 育的发展: • 建立地方税收制度 • 强迫入学 • 免费教育
(三)中等教育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文实中学是中等教 育的主题,19世纪下半叶,公立中学逐 步取代文实中学。
三、第斯多惠论教育
(一)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 天性或天资
• 教育 • 自由自主
(二)论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
(三)教学论
1. 形式教学和实质教学 形式教育:能力 实质教育:知识
讨论题
教学是以发展智力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
2. 教学原则
(三)论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教育学对社会学有明显的依赖性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一)英国教育的发展1.《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

法令的主要内容有:(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3)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况,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2.《费舍教育法》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

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设幼儿学校;(3)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童工;(4)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14-16岁)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

《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哈多报告》1924年,英国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英国的全日制小学后教育进行调查研究。

委员会在1926年至1933年间提出了三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外国教育史 7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 7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2)明治维新时期:1871年建立文部省,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主要的改革措施有:①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新体制(效法法国建立大学院和大学区);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③聘请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来日工作,并且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出国深造;④大力发展示范教育,培养师资(1872年建立日本第一所师范学校,1874年在东京建立了女子师范学校;1875年又在地方建立师范养成所培养小学教师);⑤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877年建成东京大学);
(5)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对 5~12 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2.洛克论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教育体系的人;
(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白板说”,“感觉说”,“经验说”;
(2)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还必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绅士教育不能靠学校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家庭教育;
(3)1782年成立国民学校委员会;1786年,该委员会颁布《国民教育章程》;
2.乌申斯基论教育——“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科学教育的创始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把教育分成有意的教育和无意的教育两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种人除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外,应该有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并把祖国命运与个人结合起来;教育应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3)绅士教育的内容:①健康教育或体育②德育(认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③智育(洛克尤其强调两点: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

外国教育史(现代)

外国教育史(现代)

(二)进步教育实验
1、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帕克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他领导和主持了昆西市 的学校教育实验,创立了著名的“昆西教学法”,昆西教学法的 主要特征是: (1)强调儿童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
(2)重视学校的社会职能;
(3)主张学校课程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 (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 被杜威称为“进步教育之父”。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实验 学校,作为其进步教育思想的实验场所。
2、成型阶段(1918-1929):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后 改为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24年创办《进步教育》杂志,日益专
业化,哥伦比亚大学的师范学院称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
设备为成年人提供专门的夜校课程。 葛雷制曾被认为是进步教育思想的最卓越的例子。它的措施 具有经济而高效的特点,其课程保持了儿童的兴趣。
2011年考研真题 某校将全体学生分成两批,一批上午在教室 里上课,另一批上午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 馆、工厂、商店等场所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下午对调。这种做法属于( ) A 二部制 B 工读制 C 复式教学 D 合作教学 答案:A
时的德克乐利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等人也创办了新学校,一战后
,英国的尼尔和罗素等人也开办新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教育 实践活动。

1921年,成立国际新教育协会,20年代,一直推行以儿童
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到30年代,开始 强调教育为社会变革服务,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 动作为一场运动结束。
(二)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1、雷迪与阿博茨霍姆学校(1889)
该校建立标志着新教育的开端,由于了取得巨大成功,被视 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学校基本沿袭传统公学的做法,强调 纪律甚于自由,统一甚于多样,有着更多的斯巴达遗风;学校课 程分为学科课程、体育和手工劳动、艺术类课程、社会教育、道

外国教育史-10《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美国)》

外国教育史-10《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美国)》
5
2、教育分权制的确立——美国教育管理
实行地方分权制,由州政府管理,这种体制 在19世纪逐步建立起来 1837年,马萨诸塞州首先通过法律,成 立“州教育委员会”。 首任秘书贺拉斯· 曼推行公立教育运动, 创立教育税制,创办师范学校,被称为州教 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
6
3、公立教育运动——从19世纪20年代起,随着人们
12
贺拉斯· 曼在推动美国公立学校 发展上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 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其 普及教育、师范教育思想深刻地影 响了美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而且 在国际教育界也产生的巨大的反响 。
13
外国教育史
欧阳宇
第二编 外国近代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 国 近 代 教 育 史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的教育制度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2
第六章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 的教育制度
近代教育概况
英、法、德、 俄、美、日
当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
3
第五节 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独立前 教育分权制 公立教育运动 独立后-南北战争 学术型大学 莫雷尔法 南北战争后:教育总署
8
5、《毛雷尔拨地法》(《莫雷尔法》)
——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是农
工学的兴起。 1862年,国会通过上述法案,决定拨地办 学,为农、工学院提供经费,培养工农业发展 所需人才。
“赠地学院”
9
二、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
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其教育思想
主要是普及教育思想和师范教育思想,对美国影响 甚大,并具有国际影响。
政治教育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所要履行的责
任方面的知识,共和国的公民——统治者与被统治 者都要有政治知识;

外国现代教育史重点复习部分

外国现代教育史重点复习部分

外国现代教育史重点复习部分外国现代教育共分三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现代欧美教育家及教育思潮(1位)(具有世界级影响)(杜威)(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10)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重点)经典考题:(07、24)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_____A___.A.道尔顿制B.葛雷制C.昆西制D.文纳特卡制(08、52)分析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①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保持一致,未能较好滴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5分②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5分③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和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5分(09、31)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___D___.A.葛雷制B.昆西教学法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10、29)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____C__.A.自然后果B.作业的作用C.感官教育D.游戏的作用(10、30)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___A____.A.自由与合作B.活动与主动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D.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11、30)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推动者是________B______.A.拉尹B.凯兴斯泰纳C.蒙台梭利D.克里斯曼(12、30)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分团学制“的教育改革实验是___B_____.A.昆西制B.葛雷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一)欧洲的新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

外国教育史-07《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法国)》

外国教育史-07《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法国)》
–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
9 为法国初等教育发展确立了方向,国家在
二、教育思想
(一)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
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派别——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 员之一。
–智力平等论,人人生而智力平等 –教育民主化,抨击了“天赋不平等”、等级制度 – “教育万能”论,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否 定遗传因素的影响 –教育世俗化:要求彻底改革旧学校,由国家创办世 俗教育 –终身学习论,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 人的终生都在学习和受教育中 –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
10
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源于感官→ 人人生而平等→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 与环境→教育万能(救国、救社会)→ 历史唯心
11
(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
法国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
–教育实施应正视人与人之间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发展人的优良禀赋和素质,抑制不良的发展倾向
–否定了“教育万能论,教育不能超越个人先天禀赋 –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 政府管理
从知识和教育的巨大作用的角度说明了国家办教
育的必要 国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教育首先应 考虑国家利益 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严谨、有道德、会教书 提倡自然教育,要让儿童多观察自然事物,强调 课本的重要性
13
(四)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中心:强调教育和社会的联系 – 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个人使其具备作为社 会成员与特定群体成员所必须的身心状况
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通过改革,建立 了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特点是:
–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
帝国大学: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 力部门——教育行政机构;
–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规划管理; –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须得到国家的批准; –一切公立学校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

外国教育史09《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俄国)》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09《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俄国)》PPT课件

8
19世纪70年代,沙俄为抵制革命运动,教 育上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政策,加强教育管制 ,增强教育宗教性和等级性的教育措施,教 育再次走向倒退:
– 废止学校委员Βιβλιοθήκη 选举制度 – 政府拨款资助教会所办堂区学校的发展,加强
宗教教化力量 – 限制地方自治机构创办学校的权力 – 提高神学知识在学校教育内容中所占比重
叶二《国民学校章程》 亚一《暂》《大》 1815年后反动
亚二(60年代改革)70年代后
思想:乌申斯基
4
一、俄国近代教育概况 1、彼得一世改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
1)创建实科性质的专门学校,培养急需人才 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创建科学院1725
这一时期,俄国教育事业突出成就是根据
罗蒙诺索夫的倡议于1755年创立莫斯科大 学,具有世俗性质和民主化倾向,设法律、
7
4、亚历山大二世(60年代改革)——19
世纪中叶,废除农奴制,开始了教育上的改革 :
1)1860年,《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俄 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建立女子学校
2)1863年,《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很大程 度恢复了大学的自治权,使其有较大学术自由
3)1864年,《初等国民学校章程》、《文科中 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扩大了国民学校办 学主体的范围,规定允许男女同校,完善初等 学校的管理体制;可招收各阶层的儿童。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

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
(三)中等教育改革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
外国教育史
瓦特发明蒸汽机
外国教育史
19世纪英国实行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 外国教育史
19世纪英国教育普及的背景
一、产业革命为英国教育普及奠定了坚实的 物质基础 二、先进的教育思想为英国教育普及奠定了 丰厚的思想基础 三、社会教育运动的广泛兴起与持续高涨
四、国家逐步介入教育,加速了初等教育的 普及

三、赫胥黎论教育 (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二)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
外国教育史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简要了解独立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叶
的美国教育的变革情况
重点掌握公立学校运动、赠地学院的
创办及美国地方分权制教育体制的确 立
外国教育史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贺拉斯· 曼(美国公共教 育运动之父)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自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公 立学校运动。
2. 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应 该是和谐的 (1) 和谐是针对全人类而非个人而言
(2) 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 而言的
外国教育史
三. 1.
教学论 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
(1) 相辅相成(不可能截然分开)
(2) 二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该 在教学中占首位,是最后的目的。
外国教育史
2.教学原则
外国教育史
补充:19世纪英国教育普及的经验
一、教育普及是世俗的,公益性的,排除了宗 教因素,确立了国家主导。 二、教育普及的最终保障是推行法律上的教育 普及。 三、教育普及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各种进步教育思想与实践积极影响了英国 教育普及进程。 五、教育普及是一向浩大工程,需要调动各种 社会因素积极参与。 外国教育史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大全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大全

3.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
• 191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文教大臣费舍尔提名 的教育法案,旨在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公共教育 制度,称《费舍教育法》。
• 内容: 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利和国家教育委
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 地方当局为2-5儿童开办幼儿学校。 义务教育年限延伸至5-14岁
《费舍教育法》
小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 改革考试制度 为超龄青少年设立继续教育学
共同主张
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剥夺教会对教育 的领导权。
主张实行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 的机会和权利,国家应当给予保护。
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 科学化。
专门学校的建立 高等教育: 1794年巴黎理工学校 巴黎师范学校
三、19世纪法国的教育制度(P173)
19世纪末的法国政权频繁更替,带来教育制度的 不断变更
2.中等教育
文法学校
公学
3.高等教育(新大学运动)
1)产生
2)筹建
1828年,汤玛斯·凯普贝尔 伦敦大学学院
1829 年,国教派 院的建立
国王学院 伦敦大学地方学
3)牛津、剑桥大学的改革
英国师范教育的发展
4.英国师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840年 巴特西师范学院
训练学院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教育的发展
2.《巴尔福教育法》
1902年议会通过了首相A·J·巴尔福提出的教育法案, 称为《1902年教育法》,也称做《巴尔福教育 法》
省议会和地方教育局管理学校教育 地方教育局的各种权利 《巴尔福教育法》结束了英国教育的长期混乱的状
态,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英国以 地方教育局为主体,议会、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 育局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

第二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第一节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近代教育概况1.慈善教育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

17 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一些属于非国家、教会的个人和团体也创办慈善学校,推动了慈善教育的发展。

慈善学校不收学费。

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使儿童勤劳守法。

学生毕业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

当时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校”、“贫困儿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

2.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

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

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一般为5 年。

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

3.学园17 世纪,在英国出现,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

4.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

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首创“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

星期日学校最初仅阅读《圣经》,以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

18 世纪90 年代,教会人士贝尔在印度,兰卡斯特在伦敦分别创立了“导生制”学校,也称“相互教学制“。

“导生制”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 人,再制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

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 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校所取代。

5.国家干预教育开端19 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的较快发展,要求国家干预教育,对国民进行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

1833年,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出 2 万英镑支柱发展初等教育,开了通过拨款形式国家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

第十四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要点

第十四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要点

(一)论教育功能
• 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 促使个体所隐藏并竭力想要表现出来的 能力得到显示 • 将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各种能力, 进行代际间的传递
(二)论道德教育
应在小学阶段这一最佳时机,培养儿童 具有“社会人”所必备的道德品质。即 把社会群体的道德价值取向内化为个体 的道德行为规范。
(一)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
与五种活动相应的五种类型的课程: 第一类,生理学和解剖学 第二类,逻辑学、数学、力学、化学、 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 第三类,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第四类,历史 第五类,文学、艺术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 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 儿童所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 历史人类的教育一致 • 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
• 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重视实物教学
解读《教育论》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 • 提出教育预备说 •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二)智育
• 教育必须适合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
• 教学原则和方法
(三)德育
• 提出德育的原则
三、赫胥黎论教育
(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大部分学校和所有大学所提供的教育, 仅仅是一种狭窄的、片面的和实质上无 教养的教育。
(二)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
1. 科学教育包括:
自然科学
能提供科学方法上的训练
2.如何进行科学教育: 第一,恰当地选择论题 第二,注重实际的教学 第三,训练一些有实际经验的老师 第四,安排充裕的时间
• 遵循自然原则

外国教育史-11《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

外国教育史-11《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
10
–精神独立主要表现为言行一致,思想与 行动、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道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同时,还必须由 学校协同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来实施
11
4、论体育——
–体育锻炼的目标,旨在使人健壮无病 ,精神活泼、愉快,从而克服社会上的 各种艰难而独立生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育锻炼无固定的方式,应列为必修 课
12
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的共同特 征:教育权基本完成了从教会向政府 的过渡,教育反映国家一定政治、经 济、文化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迅速 发展,建立了国民教育制度,教育实 行双轨制,产生教育心理学化倾向, 教育内容逐步从人文走向科学。
–在智育的具体实施上,应向学生传授一些 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经世致用之学。
9
3、论道德教育:明辨独立,言行一致
–反对向学生灌输忠臣、孝子、义士、节妇等 封建伦理道德,强调学生独立品质的培养, 强调学生独立品质的教育 –认为独立是个人所拥有的重要道德品质,独 立分为“有形的独立”(物质方面的独立) 和“无形的独立”(精神方面的独立,一是 人的内心摆脱物质的奴役和束缚,二是个人 凡事有主见,不受他人意见所左右,包括不 羡慕他人的物质财富,不模仿他人的生活方
概况
教育法令——《学校令》1886
思想:福泽渝吉
4
一、日本近代教育概况
1、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
1)1871年,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 文化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2)1872年,颁布《学制令》,具体确立了日 本教育领导体制——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 全国分8个大区,各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 区又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中学一所;中学 区又各分为210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一所 。
外国教育史
欧阳宇

外国教育史_3

外国教育史_3

三、欧洲新教育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以 反对传统教育为特色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包括蒙台梭利、爱伦凯、德可乐利、罗素 等人的教育思想。
1.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玛丽娅·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 是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 最初对智力缺陷儿童的教 育感兴趣。 1901年,蒙台梭利把教 育研究转向普通的幼儿教 育,并把3~6岁幼儿作为 研究的对象。创办了“儿 童之家”。 她的著作有《蒙台梭利方 法》、《童年的秘密》等。 1952年,蒙台梭利在荷 兰去世。

一、欧洲新教育运动 二、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三、欧洲新教育思想 四、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
一、欧洲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new educational movement)是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它的主 要内容是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在教育目的、内容、方 法上完全不同的新学校,因此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 运动”。新教育运动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以


拉伊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强调:教育实验应与
心理实验分开;重视教育者在实验研究中的作用; 教育者应当参与心理学、医学和人类学等多方面 的研究。

总的来说,拉伊和梅伊曼的区别就在于:梅伊曼 强调对研究教育应当在实验室进行,拉伊强调可 在教育实践中和课堂教学中进行。
智力测验


在19世纪后半叶,智力一词最早是由英国教育 家斯宾塞(H.Spencer)和生物学家高尔顿将古代 拉丁词intelligence引入英文的,其意义是代表 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此后,智力一词随 着心理测验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智力测验是 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高尔顿从遗 传决定论出发,用统计方法研究人的智力差距 而首次提出的。20世纪初在法国诞生,20—30 年代在盛行于美国,以后在各国流行开来。

欧美日近代教育制度

欧美日近代教育制度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

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

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

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

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

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

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

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

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

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

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

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

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

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

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

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

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德国 1.几乎没有专门的师范机构,
英国 1.一开始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担
任教师,教会学校则一般由僧侣担任 教师。2.非国教派信徒兰卡斯特和国 教派传教士贝尔各自创立了“导生制 ”。3.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第一任主席 凯·沙图华兹。以个人名义创办了一 所旨在培训贫困儿童教学的巴特西师 范学院,也称圣约翰学院。1844年, 该学校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 理,主要致力于制造业和采矿区地区 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
导体制
的形成
和演变 俄国 1.1649年颁布《会典》。
2.1786年,俄国颁布了第一个《国民 学校章程》。3.1802年,成立教育部 。4.1817年,成立了“宗教事务与国 民教育部”。5.1835年,沙俄政府颁 布了新的《大学规程》。6.19世纪60 年代,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沙俄政府废 除了农奴制。
堂,高等教育也不架设贵族和上层阶 作主要是组织考试和授予学位。2.大学 洪堡德在费希特等人协助下创建了柏林
级的特权,广大资产阶级子弟拥有了 开始朝着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经济需要的 大学;教育目的是大学应该在学术研究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在新大学运 方向发展。如语文成为了独立的专业, 方面有所建树,从而为国家发展创建出
传和识字教育,免费入学。4.1833年 关的知识。此外,还规定必须经过专门 堡德按照人文主义思想对各级学校进行
英国政府通过第一个工厂法。5.1870 训练,得到国家证书后,才可重任教师 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5.1854年,
年教育署长W.F.福特斯提出了《初等 。2.1881年~1882年,法国教育部部长 普鲁士颁布了一个教育法案。6.1872年
俄国 1.1632年成立的基辅莫吉拉学

外国教育史-06《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英国)》

外国教育史-06《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英国)》

人类活动 直接保全自己
课程 生理学、解剖学
获得生活必需品, 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 间接保全自己
抚养、教育子女 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与维持正常社会、政 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 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俗、文化) 闲暇休息、娱乐 文学、艺术
16
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 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它包 括: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具体 到抽象。 ② 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 史上人类的教育一致。(类似“复演说”) ③ 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直 观→抽象) ④ 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⑤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⑥ 重视实物教学
外国教育史
第二编 外国近代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 国 近 代 教 育 史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的教育制度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2
第六章 欧美主要国家&日本 的教育制度
近代教育概况
英、法、德、 俄、美、日
当时有代表性的教育家 的教育思想
3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4种教育形式 教育概况 3件大事
14
课程设置
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他提出学校应该 开设以下五种类型的课程:
第一类:生理学和解剖学。它是直接保全自 己的知识,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类: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等, 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是使文明生活成为可 能的基础。 第三类: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履行 父母责任,扶养、教育子女必须的知识。 第四类:历史。有利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维 持正常社会关系的知识。 第五类:文学、艺术等。闲暇时用于满足爱 好和各种感情的知识 15
(P380)

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

欧美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

中等教育: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
1611年成立耶稣基督圣乐会(从事中等教育 的新教团体)

高等教育:巴黎大学(教会控制)
二、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 法国大革命时期,先后执政的党派都非常重 视国民教育问题。如康多塞、雷佩尔提、拉 瓦锡等。
4.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三、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培养个人具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 情感,形成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 尊重他人、信仰上帝等道德品质。

的精神和人生问题。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三、教学理论
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统一
教学应包括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两方面。
既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又要发展 学生的各种能力。 2.课程设置 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实科教育,主张开设实 科课程。 3.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依据)

19世纪初,俄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


亚历山大一世推行教育改革,实行学区制。
1802年成立教育部,1807颁布《国民教育暂行 条例》,1804颁布《大学规程》《大学所属学 校规程》,规定了大学的作用和职责。 形成俄国第一个各级学校相互衔接、上下沟通 的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 教区学校 县立学校 中学 大学

教育万能论:否认遗传因素的影响,把人
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人的形成完全
是教育的结果。
爱尔维修论教育
2)改变教会控制学校的状况,由国家 举办世俗性的教育
3)重视道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一)英国教育的发展1.《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

法令的主要内容有:(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3)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况,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2.《费舍教育法》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

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设幼儿学校;(3)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童工;(4)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14-16岁)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

《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哈多报告》1924年,英国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英国的全日制小学后教育进行调查研究。

委员会在1926年至1933年间提出了三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的教育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四种类型的学校: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适合的学校,应该在11岁举行选择性考试。

(4)同时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5岁。

《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

4.《斯宾斯报告》1938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广泛需求,英国政府又提出了改革中等教育为中心的《斯宾斯报告》。

这是以斯宾斯为首的教育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文法学校和技术中学的报告。

报告坚持了哈多教育改革方向,强调各类中学之间建立对等关系的重要性。

该《报告》根据英国初级技术学校增加的现实,进而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的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同时,《报告》还提出了设立在同一种学校中兼有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特点的多科性中学的设想。

5.《1944年教育法》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法案》。

法案的基本内容有:(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2)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3)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4)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

《1944年教育法》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教育的机会。

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6.“罗宾斯原则”1963年,以罗宾斯为首的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

该文件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

报告建议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他的这个建议被称为“罗宾斯原则“,成为60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7.“开放大学”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创办了“开放大学”,这在英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开放大学与1969年6月1日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1月正式开学。

它主要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被许多国家所效法。

8.《雷沃休姆报告》1981年-1983年,在雷沃休姆基金会资助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

这些报告被称为《雷沃休姆报告》。

主要内容涉及到(1)扩大高等院校的入学途径,加快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英国振兴经济的需要;(2)调整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以适应知识综合化和职业多变化的需要;(3)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高校内部专业化的管理,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经济课题;(4)开辟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途径,促进学生学习,以减轻国家的负担,等等。

这个报告的许多精神体现在政府的有关文件法令中,同时,这个报告也为1988年英国推出新的改革法案提供了思想准备。

9.《1988年教育改革法》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

该法案主要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问题。

其主要内容有:(1)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岁-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2)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岁、11岁、14岁、16岁)考试;(3)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

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4)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5)还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作出了新的规定。

《1988年教育改革法》被看作是自《巴特勒法案》以来英国教育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5)文纳特卡计划:文纳特卡计划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伊利偌伊州文纳特卡镇进行的一种教育实验。

华虚朋重视使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使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联系。

具体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和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金工、织布、绘画、雕刻等)。

前者主要按学科进行,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

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

后者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无确定的程序,也不考试。

这样做可以加强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的联系,培养合作精神。

文纳特卡计划曾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但实施起来也很困难,后逐渐衰落。

(6)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哲学的诠释者克伯屈在其《设计教学法》中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

克伯屈反对主智主义教育,强调发展完整的人格,主张建立一种以生活和实际经验为中心的新学校。

他将“设计”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

克伯屈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让学生在每一单元活动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执行,学习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他把设计教学法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生产者的设计,也称建造设计,以生产某物为目的,用物质的形式去体现一个思想或观念。

第二,消费者的设计,以消费为目的,如欣赏别人的画、演出或文学作品等,又称“欣赏设计”。

第三,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一个问题,澄清某种理性的困难。

第四,练习的设计,或称“具体学习设计”,它的目的在于获得某一种或某一程度的技能或知识。

同时,根据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克伯屈提出了设计教学法的四个步骤:决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判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决定作用,必须使目的具有教育的价值。

而四个步骤的实行则以学生为主,由他们自己找材料,自己研究,并且这四个步骤只是在逻辑上的而非次序上的。

设计教学法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但由于过于强调根据儿童的经验组织教学,必然导致系统知识学习的削弱。

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