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了解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都依赖于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学生研究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根。新课程也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学生、关注学生、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并逐步为广大教师所理解、接受和践行。再者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

目的。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就在于他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有头脑、有个性的青少年学生。因此,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必须研究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越的主观条件,又熟悉客观对象,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如果不去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他们的要求,那么,教学工作就必然带上浓厚的主观随意性,其结果势必造成工作的失误而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心目中“好教师”的标准。有关的调查资料表明,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广博,肯教人;教学方法好;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学生对教师的下列表现是反感的:讨厌并经常责备学生;没有同情心、把学生看死;上课拖时间,上完课就不理学生;教学方法呆板、枯燥无味;偏爱、不公平等。此外,作为科任教师,还必须研究学生在本学科学习中的一般规律和各阶段的特殊问题。那么,一线教师怎样研究学生?我以为:可以从教学过程的细微处入手,积累点滴经验,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形成对学生的正确、全面的认识,真正弄清楚“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里”、“学生又是怎样学习的”。

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课前教师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因而,了解学生主要围绕了解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教师首先要了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的情况。分析出哪些是学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初步掌握了的,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非讲不可的。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在授课中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其他各科知识,帮助理解哲学原理。在倡导课程综合的今天,也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本学科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体会到各学科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六种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选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将这六种能力结合所教年级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合理地进行备课。

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

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在与学生接触中,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又易灰心丧气,幼稚与成熟并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对初中生既要尊重又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既要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更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研究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