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试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解读代际传递效应

试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解读代际传递效应

试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解读代际传递效应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获得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代际传递效应是指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到子女的行为,这种影响是通过观察习得的。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模仿对象。

如果父母有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模仿这些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反之,如果父母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这些行为,从而形成不良的行为模式。

代际传递效应不仅存在于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于社会文化传承中。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是通过代际传递的方式被传承下来的。

这些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后代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我们解释了代际传递效应的形成机制。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后代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总结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总结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与传统的行为 主义观点不同
4.动机过程
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 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 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 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 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 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 替代性强化 • 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 强化。当一个公司、一个企业的商业行为、甚至是冒险行为 (投资行为)成功了,其他公司就会分析成功其他企 业就会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事事都去经历。 • 然而我们并不是去模仿所有成功人士的行为,我们做一件 事情通会设定一定的目标,然后进行自我监控,因此还需 要倚赖于第二种强化。 • 所谓自我强化就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 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 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当个体的行为不符合这一标准时, 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惩罚。例如自我言语就是一种自我 强化,它是一种偏向认知的自我控制技术。
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 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1)榜样攻击行 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2)儿 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 行为。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 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 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 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 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 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 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 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 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 素。

总结班杜拉理论

总结班杜拉理论

总结班杜拉理论引言班杜拉理论(Bandura’s theory)是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认知社会学理论。

该理论通过研究个体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过程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发展和学习机制。

班杜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不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认知过程的影响。

本文旨在总结班杜拉理论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概念。

班杜拉理论的核心思想1.观察学习:班杜拉理论认为,人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

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个体会注意到他人的行为,并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以备将来的使用。

2.模仿行为:观察学习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个体会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班杜拉将这种模仿行为称为“社会性学习”(social learning)。

3.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外界的影响,还受到自身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估。

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模仿和表现出他人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我评估,这种自我评估被称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4.强化和惩罚:班杜拉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判断特定行为的后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这种判断会影响个体对特定行为的选择和模仿。

班杜拉理论的重要概念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

观察学习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他人行为或通过媒体等间接观察来实现。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会注意到他人的行为,并将其存储在记忆中以备将来的使用。

社会性学习班杜拉理论将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称为“社会性学习”。

社会性学习强调了个体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行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个体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模仿和表现出他人行为的评估。

个体通过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来决定是否尝试模仿他人的行为。

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

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

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班杜拉(Bandura)的观察模仿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发表的。

班杜拉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被动过程,而且涉及到人们主动表现出观察性学习和模仿学习的行为。

因此,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引起轰动,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察、记忆和模仿。

先,人们会通过观察到别人的社会和行为特征来学习,然后将观察到的行为特征存储到记忆中。

最后,当面对同样的情境时,人们会根据自己记忆中所观察到的行为特征来模仿这些行为,从而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等。

其次,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观察对象的表现程度、观察对象的重要程度、被观察者的技能程度等。

观察对象的表现程度指的是观察对象的成功程度,其越高,被观察者也就越可能模仿他们的行为;观察对象的重要程度指的是被观察者对观察对象的影响程度,被观察者越接受他们的影响,从而也就越可能模仿他们的行为;后,被观察者的技能程度也会影响观察模仿学习,跟观察模仿学习相关的技能越强,被观察者也就越有可能观察到他们要模仿的行为。

同时,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对不同的个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个体可能会模仿情境中的行为,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拒绝模仿,具体取决于他们个体特性和情境变量。

比如,人们可能会因为自己主观认知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仿行为,而另一些人则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模仿行为。

此外,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有助于促进个体学习新行为。

由于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特征学习新行为,从而快速掌握新的技能或情境中的其他行为。

此外,观察模仿学习还可以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因为当个体看到别人表现出正面行为时,他们也可以选择模仿这种行为,而不是模仿反面行为,从而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学习新的行为特征,也可以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提高个体的行为表现。

班杜拉——观察学习

班杜拉——观察学习

班杜拉——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

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看录像实验对儿童的社会学习行为进行了研究。

一、实验情况班杜拉的看录像实验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实验的第一阶段: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甲组儿童看到的录像内容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

乙组儿童看的录像内容与甲组儿童不同,虽然一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但成人出现后,打了大孩子一顿作为惩罚。

看完录像后,两组儿童分别进入一间放着玩具娃娃的小屋里。

结果发现,甲组儿童表现出了录像里大孩子打玩具娃娃的行为,而乙组儿童却没有表现出类似的攻击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录像中“大孩子”的行为,而惩罚则使儿童避免录像中“大孩子”的行为。

实验的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像就给谁糖吃。

结果两组儿童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

这说明通过看录像,两组儿童都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

第一阶段乙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攻击行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而当条件许可,他们也会像甲组儿童一样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

二、主要观点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除了学习者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直接学习外,还有一种就是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

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在录像实验中,榜样即“大孩子”,而甲、乙两组儿童则称之为观察者。

观察学习的核心条件是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如观察者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就会增强产生这种行为的倾向;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则会消弱或抑制某种行为的倾向。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使用观察和模仿的学习技术,使人们能够从他人的行为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
帮助幼儿在早期发展阶段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可以帮助成人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能力,改变行为模式。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学习者可以从模仿他人的行为中获得新知识。

当学习者观察到他人某种行为时,他们可以学习这种行为,并根据他人的表现来改变自己
的行为,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学习者可以从对象行为中学习,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在很多不同的领域中使用,从学习语言到学习技术技巧,甚至是学习文化习俗。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也可以改变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象的选择,学习者需要选择一个有效的对象来模仿。

学习者应该选择一个有经验的、可靠的对象,以便从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充分利用观察学习中获得的知识。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很多有用的技能,也可以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模式,提高能力,实现更大的成就。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自身发展。

班杜拉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班杜拉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班杜拉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观察学习、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以及自我效能理论。

他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此他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二、交互决定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他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三、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

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四、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

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十分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每个一过程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榜样教育信息资源。

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

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1)榜样行为的特性,如其显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等。

(2)榜样的特征。

(3)观察者的特点,如其本身的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人格特征和先前经验等也影响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第二个心理过程是保持。

班杜拉认为,示范信息的保持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在儿童发展早期,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他们的言语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言语编码就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保存形式。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动作再现过程,它是把以符号形式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以划分成: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炼。

观察者只有努力将观察到的良好示范行为运用于自己的实际行为中,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才能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否则就只是以记忆表象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而失去了观察学习的真正意义。

可见,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不仅强调观察认知,还强调行为实践是一种知行统一的理论。

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强化;替代强化指通过观察别人而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受到强化,其实质上是指直接强化作用于榜样,榜样起到替代作用而对学习者行为构成强化;自我强化指按自己设定的标准行动时,行为者以自我支配的方式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喀什师范学院黄先梅摘要: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的认知因素的作用,强调人类学习方式不仅有直接学习方式,还有间接学习方式。

文章试图通过对观察学习理论的分析,揭示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该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班杜拉观察学习榜样示范自我效能班杜拉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他的代表作,是关于该理论的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

一、观察学习理论概述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对动物的刺激-反应来研究行为的习得过程。

班杜拉则主要强调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不是从动物那里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因为人是能够进行思维能力的生物。

在班杜拉看来,行为的习得或形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但他更重视和强调观察学习的作用。

观察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人类如何通过观察而模仿他人进行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某种新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非直接参与来获得学习经验。

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由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而影响这几个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观察模仿能力、榜样示范作用、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

二、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强调“教学相长”,但在实践中往往是以“教”为主,由此产生诸多问题:1、过分强调灌输式学习,使幼儿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例如:当他们在遇到某个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首先想到是从老师那寻求答案而非自己主动解决。

由此导致对老师产生过多的依赖。

2、榜样示范作用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幼儿的失衡心理。

教师在倡导小朋友向其他优秀的同学学习时,如果榜样示范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及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产生:为什么他可以做到我做不到呢、凭什么老师每次都夸他等之类的疑问。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观察的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行为,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
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这一理论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观察能力,让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其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模仿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
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这一理论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模仿能力,让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最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强调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者可以
通过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学习,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实践。

这一理论提醒教育研究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习者的社会环境,让学习者通过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学习。

总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对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它强调了观察、模
仿和社会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醒教育研究者应该重视学习者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社会环境,让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来学习。

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论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论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论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论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过程。

[1]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四个主要的心理过程组成,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1. 注意过程:注意是观察学习的第一步,面对示范的各种影响,注意过程决定着哪些是应该观察以及哪些特征是要提取出来的,大量的因素与观察者的特点有关的,与示范活动本身的特征有关的,还有与人们相互关系的结构有关的,这些调节着观察经验的量和类型。

其中,观察者与示范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重要,如果他们之间年龄相近,身份相似,那么就容易注意和学习示范行为;其次观察者的特征如觉醒水平、价值观念、态度定势、强化的经验也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程度;最后,示范活动本身的特征,如是否具有吸引力,示范行为的复杂性和形象性等都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2. 保持过程:我们要对观察到的行为再现,就需要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

班杜拉认为,示范行为会以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两种方式存储起来,对观察者以后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3. 再现过程:是指将表象化的存储编码转化为行为动作,这是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

此环节首先通过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然后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不断使其精确化。

4. 动机过程:动机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内驱力,动机作用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激发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过程,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化的功能。

强化可以是他人给予的外部强化或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自我强化,也可以是替代性强化。

其中自我强化是内部强化,替代性强化是外部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

二、结合实际进行调查1. 大众传媒的种类第一类: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口语和体语第二类: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第三类: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等2. 政府学校对于指导学生选择正确媒介的措施3. 情少年刑事犯罪与大众传媒的联系4.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成功案例5. 对青少年进行调查三、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四、由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去验证参考文献。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一、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基于观察和示范的原则,指的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中学习并最终模仿他人的行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他人的行为,并最终模仿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过程。

二、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三个过程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包括三个过程:观察、模仿和习得。

1、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人们会仔细观察他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并将其记忆下来。

2、模仿:在模仿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观察到的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学习这种行为。

3、习得:在习得过程中,人们会通过不断模仿他人的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习得这种行为。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社会和其他领域。

1、教育: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

2、商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它可以帮助员工通过观察领导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社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也可以用于社会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社会行为准则。

四、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尽管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具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缺乏主动性: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缺乏主动性,学习者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能主动思考和发现新的知识。

2、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习者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行为影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学习效果不稳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学习效果不稳定,学习者可能会因观察到的行为不一致而影响学习效果。

五、结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理论,它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时,应该注意避免这些局限性。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队员:柴旺陈忠生宋楠孙玉洁2021年3月23日班杜拉-观察学习1 观察学习概述 1.1观察学习概念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

班杜拉的定义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model),观察学习的主体则称为观察者(observer),而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被称为示范过程(modeling)。

1.2班杜拉及观察学习简介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创建的观察学习理论已成为最令人注目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观察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谈如何通过观察而模仿他人进行学习。

班杜拉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的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形成,在榜样的作用下,学习者观察到他人行为, 不必直接进行反应, 通过榜样替代和替代强化,就能学会这种行为, 即替代性学习。

替代性学习是班杜拉观察理论的重要概念, 它不同于直接强化、直接学习的重要之处就在于, 学习者不必事事亲身经历强化学习过程,而只要观察到榜样受强化就会产生强化的体验, 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如在一个攻击性实验中, 班杜拉仅让儿童观察榜样的进攻性行为如摔打玩具, 儿童就会学会攻击性行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表现出来。

2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作用过程。

2.1 在四个环节中, 首要的是注意过程, 它决定着观察学习的方向及信息的筛选和吸收。

在注意过程中, 班杜拉认为示范榜样的性质极大地影响着注意过程。

榜样的性质包括榜样的复杂性、榜样的可辨别性和榜样的个人特征等。

榜样的复杂性指榜样的可学性有多大, 即太复杂的行为不易被模仿。

榜样的可辨别性指榜样所作行为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能够被突出出来,以使其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也使观察者易于把握。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教学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教学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教学启示
(1)观察学习也就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它包括四个子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①注意过程。

学习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与自身相似或被认为优秀的榜样;有依赖性、自身概念水平低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的什么行为。

②维持过程。

学习者忘记从榜样情景介绍的犯罪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展开表观、编码及储存。

③动作再现过程。

学习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行为选择和组织榜样情景中的要素,进行模仿和练习并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行为。

④动机过程。

学习者因整体表现所观测至的犯罪行为而受鞭策,恶搞动机存有三种来源轻易加强、替代强化和自我加强。

轻易加强就是指学习者因整体表现所观测至的犯罪行为而受鞭策,替代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因看见榜样而受的加强,自我加强依赖社会传达的结果,就是指因个体的行为表现合乎甚至少于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展开自我奖励。

(2)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在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和机会;给学生提供再现学习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及时表扬良好行为,促进自我强化。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分析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自我效应感理论分析
观察(社会)学习理论
一. 班杜拉观察理论
二. 班杜拉的自我效应感理论
导入 假如同学们都拥有一辆汽车。这时就要面临一个问题:在公路上开车应如何 控制汽车的速度(也就是应该开多快)?
情景一:用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来解释。假如你开着车,这时车上的速度计显 示为每小时70公里。几秒钟之后,你听到了警车的警报声。下一次你一看到 速度计显示为时速70公里是,你就产生了条件反应:紧张。
在稍后的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 步的延伸,目的是要了解两个问题:(1)榜样攻击行 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2)儿 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行为的奖惩后果而习得攻击 行为。 在实验中,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 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 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 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 奖也不受罚。然后,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 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现,榜样受 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 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 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 素。
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 心理学和人 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 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 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着重强调 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尤其是替代强化。 观察学习法在现实学习应用中作用很大,如武术,游泳的 学习过程等
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建立在 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 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 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他们首先 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 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 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 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 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 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 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 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 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为什么案例中的儿童会出现这样的言行?
2014/5/18 2
案例二
200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地方法院必须裁决一个有 争议的案件。这个案件是由Wilson状告Midway游戏公司, 而法院要裁定Wilson13岁的儿子Tom之死是否与视频游戏 “格斗之王”有关。此案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Tom和他 的朋友Mike沉迷于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时,玩家要用可 以想象得到的最为暴力的手段相互“杀戮”。在该案的诉 讼中,Wilson声称,Mike杀死Tom时使用的一种手段与游 戏里描述的手段非常相似,是这个游戏的逼真性、虚拟现 实性和暴力性导致Mike杀死了他的儿子。 暴力视频游戏真能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吗?
2014/5/18
33
练习
还有哪些观察学习的例子? 1.
2014/5/18
34
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 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 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小学三、 四、五年级的儿童做一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 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现金兑换券。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 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助手装扮的榜样参与。第一组 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 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同时也带头不 把得到的现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 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 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 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里说人人都 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 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 际上却只说不做。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 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明显地多。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 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 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试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试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试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醒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观察行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从他人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因此,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

其次,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醒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观察和学习。

最后,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提醒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总之,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观察行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内容: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换言之,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得的行为过程。

步骤: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积极意义: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

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着重强调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尤其是替代强化。

观察学习法在现实学习应用中作用很大,如无武术,游泳的学习过程等理论的局限与不足当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价值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的作用2,重视榜样作用3,强调做自我调节的作用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

结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

他不回避人的行为的内部原因,不否认认知功能是人的行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观察学习论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其普遍的学习方法。

他可以很好地运用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方面还有更重要的是行为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各类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今天本店铺就来带领大家一起详细学习班杜拉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让我们走进班杜拉,走进神秘的行为主义。

与行为主义的其他人物不同,班杜拉不认为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

他认为,直接经验的学习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的学习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是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验行为主义的其他人物均是用小动物来进行的实验,而班杜拉则是用小孩子来进行的实验。

在实验中,班杜拉首先将儿童分为三组,然后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

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励也不受惩罚。

然后班杜拉把三组儿童都放到一间房间内,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被表扬组的儿童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批评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励也不受惩罚组的儿童攻击行为居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二、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班杜拉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动作再现过程是第三个阶段,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

动机过程是最后一个阶段,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顺序不能错,在考试中出题人经常改变顺序来考察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模特把波波玩偶放倒在地上,骑在上面,猛击它的鼻 子。模特又把波波玩偶举起来,拿起锤子敲打它的头部。敲完之 后,模特猛烈地在空中摔打玩偶,在房间内把它踢来踢去。这一 攻击性行为连着重复三次,其间还夹杂着攻击性的语言。”
除了对玩偶的身体的攻击之外,成人模特还有语言的攻击, 如“踢死它”,“怂包软蛋”。
*
榜样从事的 行为
学习者注 意
学习者对榜样行 为进行编码并予
以保持
*
观察学习步骤
学习者从事 该行为的能

观察者从事这 种行为的动机
习得符号编 码
*
行为表 现
观察学习的结果
引导注意力
注意到活动中出现的物 体
调整已有行为
了解行为应用的 时机或场合
获得新行为和新态度
习得新的思维技 能、思考方式等
*
*
改变抑制
❖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认知理论之父。
*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
观察学习
B
交互决定论
基本观点
C
自我调节理论
D
自我效能理论
*
*
班杜拉的著作
❖ 班杜拉一生论著甚丰,其主要代表著作有: 1.《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
(1959); 2.《社会学习与个性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则无影响;行为示范对儿童的外部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
*
谢谢观看
暴力视频游戏真能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吗?
*
*
学习提纲
❖ 班杜拉生平简介 ❖ 观察学习的涵义与类型 ❖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 观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 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 观察学习的教学应用
*
*
班杜拉的生平
❖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12.04— )
为什么案例中的儿童会出现这样的言行?
*
*
案例二
200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地方法院必须裁决一个有争 议的案件。这个案件是由Wilson状告Midway游戏公司,而 法院要裁定Wilson13岁的儿子Tom之死是否与视频游戏 “格斗之王”有关。此案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Tom和他 的朋友Mike沉迷于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时,玩家要用可 以想象得到的最为暴力的手段相互“杀戮”。在该案的诉 讼中,Wilson声称,Mike杀死Tom时使用的一种手段与游 戏里描述的手段非常相似,是这个游戏的逼真性、虚拟现 实性和暴力性导致Mike杀死了他的儿子。
学)
*
*
四、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
❖ 观察学习 ❖ 操作学习 ❖ 体验学习 ❖ 交往学习
*
*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案例一
一个七八岁的儿童,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 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 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 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 子就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 小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观察到他人尤其是受欢迎或 地位较高的人违反纪律却没 有受到任何惩罚时,将认为 违纪不一定招致惩罚
引发情绪
对未经历过的情 境产生情绪反应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观察者本人 被观察者 观察者预期的行为后果 被观察行为的后果 预定目标 自我效能
*
eg:长时间保持注意、记忆策略、 自我强化
eg:更权威或技能熟练的人
*
*
观察学习与迁移
❖ 例如学生看到一个同学因捣乱而受到惩罚,他在交作业方 面就不敢迟交或不交,作业与捣乱并不是同一件事,但都 属于是否守纪律一类,因此发生了迁移。可见,观察学习 的过程是复杂的,实际上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模仿。
*
*
观察学习的作用
1. 认知个性的形成。 2.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 3.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的塑造。
*
*
观察学习的涵义
❖ 观察学习: 指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自
己不必实地参与活动),即可获得学习。
❖ 辨析: 亲历学习 观察学习 替代学习
*
*
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波波玩偶实验
每个儿童在实验过程中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儿童的影响。孩 子们被带进一个游戏室,在那里模特展示出不同的行为。实验员 把一个成人模特带进房间,让他(她)坐在凳子上,然后参与孩子 们的活动。10分钟过后,让他们开始玩一套套零件玩具。在非攻 击性一组中,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摆弄玩具,完全忽视了波波玩偶。 在攻击性一组,成人模特则猛烈地攻击波波玩偶。
❖ 次狭义的学习: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形成,以及智力因 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培养。
❖ 最狭义的学习:专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
*
二、相关的学习理论
❖ 联结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3.斯金纳的强化学说
❖ 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4.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者从示范 行为中获得一 定的行为规则 与原理
学习者从不同示 范行为中抽取出 不同的行为特点, 并形成了一种新 的行为方式。
直接的观察学习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学习
*
*
观察学习的类型
直接的观察学习示例
伊拉克儿童 模仿执行死刑
*
北京朝阳公园 儿童模仿福娃射击
*
观察学习的类型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示例
*
*
实验结果
❖ 1、成人模特不在场的时候,观察暴力行为一组的孩子们的倾向是模 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
❖ 2、班杜拉和他的同事们也预言观察非暴力行为的一组的孩子们会被 比对照组的攻击行为弱一些。结果显示无论性别,这一组的孩子们 都展现出比对照组孩子的攻击级别低一点。其中观察异性模特的男 孩的攻击行为似乎比对照组稍微强一点。
*
三、学习理论中对学习的定义
❖ 学习是通过试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 ❖ 学习是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操作条件作用
(斯金纳) ❖ 学习是指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班杜
拉) ❖ 学习是对情景中各种关系的顿悟而形成完形。(苛勒) ❖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形成认知的过程。(布鲁纳) ❖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人本主义心理
《肖申克的救赎》 信念
*
*
《勇敢的心》 勇气
观察学习的类型
创造性观察学习示例
*
*
促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
• 直接强化
•当观察者正 确重复了行 为就直接给 予强化;
• 替代性强化
•看到他人因 某一行为得 到奖赏,也 会受到鼓励 而模仿;
• 自我强化
•因个人行为 表现符合或 超出自我标 准而带来的 强化,会成 为一种自我 驱动力。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这是与他的 第一位博士生R.H.Walters合著的),《社会学 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 1977); 3.《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1986)。
观察者所形成 的关于示范行 为的内部符号 表征转换成物 理形式的外显 行为的过程
观察者在特 定的情境条 件下由于某 种诱因的作 用而表现示 范行为的过 程
*
*
观察学习的特点
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 (行为习得与行为操作) 并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认知过程起重要作用。 不等同于模仿。
*
*
*
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 行为的影响
❖ 班杜拉的另一项实验研究,比较了口头劝说和榜样行为对儿童利他行 为的影响。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儿童做一 种滚木球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都得到了一些现金兑换券。 然后,把这些儿童分成四组,每组有一个实验者的助手装扮的榜样参 与。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儿童宣传 要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救济他人,同时也带头不把得到的现 金兑换券捐献出来。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好心肠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 样向儿童宣传自己得了好东西还要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 券捐献出来。第三组儿童和一个言行不一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口 里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考虑,实际上却把兑换券放入了捐献箱。第四 组儿童的榜样则是口里说要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出来,实际上却只说 不做。实验结果是第二、三组捐献兑换券的儿童比第一组和第四组均 明显地多。这清楚地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对实际行为
学生的学习应该受内部的价值观和兴趣的驱使,而不仅 出于外部奖赏,因此自我强化更显重要。
*
*
观察学习的过程


运 动






观察者将其 心理资源如 感觉通道、 知觉活动、 认知加工等 贯注于示范 事件的过程
观察者将获得 的有关示范行 为的信息转换 成表象的或语 义概念的符号 表征并存储于 记忆之中以备 后用的过程
eg:他们认为合适且会带来奖赏 的行为 eg:结果是观察者期望的
eg:如果能帮助完成观察者的目 标 eg:有较强自我效能感,觉得自 己能胜任时
*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
❖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成功地进行 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 些具体活动中的体现。
❖ 3、无论被观察的模特是同性还是异性,孩子们的性别上的差异是很 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