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跟踪训练题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21 同步练习 《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21 同步练习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1.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

……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

”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2.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主张实行(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A.各有特色B.扬中抑西C.扬西抑中D.无法相通3.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4.袁世凯上台后,大搞“尊孔复古”的主要目的是( )A .复兴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B .利用孔子权威来巩固统治地位C .为复辟封建帝制制造舆论D .与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进行5.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______简要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1.C2. A3.A4.C5.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6. 1.积极性:(1)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3)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1)在实践中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在思想上存在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解析】1. 从材料中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是消极的,西洋文明是积极的,而中国是属于东洋文明,因而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扬西抑中,故选C。

2. 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故选A3. 从材料中我们知道陈独秀所发表的言论指出中国要不断“求变”,是属于新文化运动的范畴,而新文化运动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故选A。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习题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习题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

(1)政治:①________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一战期间②________________得到发展(黄金时期)。

(3)思想。

A.袁世凯掀起③________的逆流。

B.西方④________进一步传入中国。

C.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⑤________。

2⑥《青年杂志》⑦民权⑧民主⑨新青年⑩北京大学♨温馨提示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实质蔡元培采用“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的方针,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提供了传播的场所,鼓励了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应用提升】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

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

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在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

故选D项。

答案:D答案:①民主与科学②政治民主③民主理念④核心内容⑤儒家学说⑥“打倒孔家店”⑦《文学改良刍议》⑧《文学革命论》⑨平民教育♨温馨提示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中对待孔子不同的实质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两者本质上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应用提升】2.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解析: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是做此题的前提。

由此判断A项错误,因为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本题的题眼为“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

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训练题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训练题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21课:新文化运动1.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

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生主义2.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3.新文化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人性、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现代化才有希望。

在这一理念下,一切旧的思想、道德、文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极大批判。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B.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C.冲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D.意在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4.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仅)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5.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6.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1920年有一天去取北大《日刊》,却早被学生抢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招录女同学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A.汇聚了众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B.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C.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D.办学宗旨突破了封建旧道德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胡适在1918年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

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A.统治者个人喜好B.当时的经济状况C.文人学者的喜好D.现实政治的需要2.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康有为B.陈独秀C.梁启超D.严复3.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自由平等B.民主科学C.物竞天择D.中体西用4.李泽厚曾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

”他的这番话,可以直接用于评论(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5.1921年陈独秀在《青年的误会》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

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B.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D.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的成分6.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子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②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③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④全面否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A.①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7.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8.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时同步练习卷: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课时同步练习卷: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

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2.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A.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普及和繁荣C.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比较偏激的思想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汉武帝“独尊儒术”、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当前的“孔子热”。

以下各项中,能够比较恰当地解释孔子“命运”的史学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4.(2017·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5.《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

”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A.进行社会改良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D.发起国民革命6.下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戴着清朝官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青年。

这幅漫画反映了()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7.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__新文化运动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__新文化运动练习

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练习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2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推崇孔子;陈独秀等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D、扩大自身的影响3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是指它()A、继续反封建B、向西方学习C、反对尊孔复古D、主张民主共和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5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6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所向的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落后B、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D、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尊孔复古思想逆流7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实质是为了()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B、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8、之所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A、把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C、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D、首先提倡白话文9、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是()A、让具有各种思想的学者任教B、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C、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D、鼓励学术研究10与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相比,前期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深入钻研和传播马克思主义B、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1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继续。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1课新文化运动每课一练(1)(精)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1课新文化运动每课一练(1)(精)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2·三明质检)1914至1915年,袁世凯多次举行祭孔大典,并在天坛祭天。

这一系列行为首先引发了()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D.护国运动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14至1915年,尊孔复古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答案:C2.“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解析: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

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实践,然而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

答案:D3.(2012·济南期末)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文章作者应该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代表解析:从“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及“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代表。

答案:D4.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D.“文革”期间红卫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联内容可发现作者推崇白话文,讨厌文言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士。

答案:C5.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C.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D.认为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解析:这一观点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不正确。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21)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21)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答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 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32分)1.1919年3月 ,?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 "有离经叛道之鼓吹〞 .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D.提倡民生主义解析:选A 结合时间 "1919年〞分析 ,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 ,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 "离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当时违背儒家伦理道德 ,因此应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 ,故A项正确 .2.读右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这反映出作者( )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C.否认传统儒家思想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解析:选C 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表达出了否认传统儒家思想的观念 ,故C项正确 .3.1923 年 ,胡适撰文: "这三十年来 ,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 ,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 ,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 "名词〞应该是(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解析:选D 守旧者反对变法 ,反对民主 ,也反对革命 ,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故D项正确 .4.1920年 ,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法令 ,规定从当年秋季起 ,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 ,改用白话国语 .这说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B.为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D.取得了彻底成功解析:选A 解答此题要注意时间 "1920年〞 .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D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 .C项夸大了文学革命的作用 ,这只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项措施 ,还不能说是(政|治)改革 .A项正确 .5.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 ,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 .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 )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C.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根底解析:选A 题目中比拟了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 ,可看到两者都重视人的价值 ,强调人的个性 ,故A项正确 .6.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 "覆孔孟 ,铲伦常〞、 "尽废古书 ,行用土语为文字〞 ,是 "叛亲蔑伦〞、 "人头畜鸣〞 .材料说明该学者( ) A.支持打倒 "孔家店〞的口号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根本主张C.否认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解析:选 B 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中 "打倒孔家店〞和废除文言文 ,推行白话文的主张 ,故B项正确 .7.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 "好学知耻之士 ,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 ,崇尚道义 ,砥砺廉节 ,播为风气 ,蒸为习尚……以昌学术 ,以明廉耻 ,以正人心 ,以厚风俗 .〞李大钊的主要目的是( )A.否认传统思想 ,宣传民主思想B.提倡儒家学说 ,重建公序良俗C.提倡新的道德 ,批判复古主义D.继承传统美德 ,扭转人心风俗解析:选D 从 "崇尚道义 ,砥砺廉节 ,播为风气 ,蒸为习尚……以昌学术 ,以明廉耻 ,以正人心 ,以厚风俗〞可知 ,表达的是宣传传统美德 ,转变社会风俗 ,故D项正确 .8.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 ,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 ,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 ,建设社会文学 - - "三大主义〞 ,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B.方便民众阅读C.推广白话文体D.效劳(政|治)革命解析:选D 题干中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主要目的都是推翻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 ,有利于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根底 ,能够推动(政|治)革命的开展 ,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8分)9.100年前创办的?新青年?杂志 ,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 ,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 .阅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 ,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 ,因此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 ,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二当下 "充塞社会之空气 ,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 ,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 ,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 ,亦杳不可得 .循斯现象 ,于人身那么必死 ,于社会那么必亡 .〞…… "予所欲涕泣陈词者 ,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 -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解放云者 ,脱离夫奴隶之羁绊 ,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我有手足 ,自谋温饱;我有口舌 ,自陈好恶;我有心思 ,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 ,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 ,一切操行 ,一切权利 ,一切信仰 ,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 ,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 .- -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四?新青年?创刊以后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 ,都先后传入中国 .……可以说 ,?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 ,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青年?的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 .……?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奉献 ,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 ,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1)据材料一 ,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 .据材料二 ,指出其为什么以 "青年〞为刊物的名号 ?(6分)(2)据材料三 ,指出陈独秀所说 "解放〞的内涵 .结合所学知识 ,新文化运动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 "解放〞的 ?(6分)(3)据材料四 ,概括指出?新青年?创刊及新文化运动兴起 ,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社会影响 .(6分)解析:第(1)问 ,背景从材料一中概括总结即可;以 "青年〞为刊物名号的原因注意以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 ,逐层分析 .第(2)问 ,从材料三中 "自主自由之人格〞、 "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中总结分析;措施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第(3)问 ,依材料四中省略号分层 ,逐层概括即可 .答案:(1)背景:民众普遍缺乏民主意识和建立民主(政|治)的能力 ,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积腐太深 ,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2)内涵:人格自由 ,个性独立 .措施: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3)影响:近代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颠覆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推动了多元文化和思想格局的出现 .。

高中历史 5.21 新文化运动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5.21 新文化运动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后期解析:“传统均不再神圣”意味着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已被打破,“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隐含时间限制,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侧重于政治变革,且这些时期传统思想仍然居于统治地位,从时间上看,这三个时期内布尔什维克主义还未传入。

答案:D2.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

”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答案:B3.郭沫若的《天狗》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新文化运动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之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作者在这里强调(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C.主张抛弃传统意识形态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塑造了“天狗”的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出其万钧之力,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把一切传统秩序都当作日月星辰吃掉的精神。

结合相关史实可判断,作者否定作为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主张抛弃中国正统思想。

故选C项。

答案:C4.1919年,关于中西文化新旧问题,有学者说:“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

”;同时有学者则指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

”“物质上、道德上,均没有复旧的道理!”这两位学者的主张( )A.各有合理之处但对西方认识截然相反B.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改变C.实质上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取舍之争D.反映欧战破灭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信心解析:题干中两位学者对西方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有开新即学习西方的主张,所不同的是在文化上一个主张复旧,一个主张开新,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转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主张相符,故C项正确;题干有学习西方的主张,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

新文化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陈独秀与《新青年》1.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这样做( C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袁世凯要实行尊孔复古,但当时某某某某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资产阶级为此在文化领域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2.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

”材料中的“现实”是指( D )A.宣扬科学知识的需要B.西方某某思想的传入C.国人某某意识的提高D.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解析:A项,从材料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是由于袁世凯尊孔复古为他复辟帝制做理论宣传,所以现实不是科学知识的需要,排除;B项,西方某某思想的传入,在戊戌变法时期就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现实主要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C项,辛亥革命主要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使某某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排除;D 项,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宣扬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正是针对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而进行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所以选D项。

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D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民众对政治的关心觉悟是实现国民政治唯一的根本条件。

高中历史第21课新文化运动精编同步练习(08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21课新文化运动精编同步练习(08岳麓版必修3)

第21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08岳麓版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

”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2.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3.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已开始资产阶级化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5.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2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2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十一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2.《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

”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

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A.进行社会改良B.推翻君主专制C.开展民众启蒙D.发起国民革命3.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泽东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旧民主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形成了权威阐释。

这种阐释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A.是一场具有思想启蒙的文化运动B.在反对封建思想上的启蒙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D.在革命思想意义上的启蒙4.历史学家王汎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

上述变化说明A.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B.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C.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D.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5.郭沫若《反正前后》一文中指出,(1910年前)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

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想。

这最有可能说明A.中国落后的最大阻碍是专制统治B.当时青年对中国认识不足C.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紧迫性D.列强的侵略造成中国落后6.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  新文化运动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复习与练习1新文化运动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新青年》、上海②新文化运动的实质:(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本质: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2)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和科学③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社会因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和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3)思想文化:西方思想进一步传入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提高——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④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2-1927年是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的历史时期,作为都城的北京自然而然便成为统治的政治中心2北京为何会成为1915年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①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随陈独秀迁到北京;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如李、胡、钱、鲁、刘等人③由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聘进步知识分子任教,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与白话文及文化平民化,形式: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实质:文学革命.后期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4民主和科学的内涵①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政体等②科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和盲从等5“打倒孔家店”和“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主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礼教)6认识“打倒孔家店”:①其政治动因和文化内涵(实质)是:“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意识形态)”;②有利于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1.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主要是因为蔡元培( )
A.一手创办北京大学并坚持聘用陈独秀、李大钊等
B.首次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C.提出“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2.胡适认为:“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新文化运动彻底失败
C.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
3.一般说来,思想启蒙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

主要是因为它(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郭沫若的《天狗》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新文化运动时代精神的独具特色的典范作品之一。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作者在这里强调( )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主张抛弃传统意识形态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5.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在1918年刊发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一文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文学革命( )
A.目的是宣传革命思想
B.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C.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
D.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7.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

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
D.文化复兴
8.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

”下列史实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
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
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
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
9.1919年,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

”这一评论反映了( )
A.五四运动推动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探索
B.杜威夸大了中国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C.新文化运动对学生的影响
D.稳定的社会有利于自由思想的传播
10.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该材料主要表明( )
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B.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C.中国民众精神麻木D.救亡图存大势所趋
11.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12.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

”为此他发
动新文化运动,旨在( )
A.批判封建帝制思想
B.推翻封建专制政体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3.某学者说:“‘孔家店’倒了,孔子往何处去?是回到王朝中国,为他重建圣人牌位,还是回到民间社会,确立其文化个体性?”该学者旨在( )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提法
B.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D.主张重建中国的儒学思想体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材料二吴虞认为,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材料三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
材料四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余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材料三中,鲁迅为
什么说礼教是“吃人的礼教”?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
(3)材料四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
1.答案:C 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了“学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鼓励新思想的传播,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2.答案:C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我们思想新、信仰新”可知新文化运动并未彻底失败,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可知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不能体现文化融合,故D项错误。

3.答案:D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革命后封建势力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高举反封建大旗,是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对封建思想给予了致命打击。

但是,新文化运动只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

4.答案:C 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塑造了“天狗”的形象,“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出其万钧之力,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把一切传统秩序都当作日月星辰吃掉的精神。

结合相关史实可判断,作者否定作为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主张抛弃中国正统思想。

故选C项。

5.答案: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
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思想,故C项正确;A项是指戊戌变法;B项与题干不符;D项是指辛亥革命。

6.答案:B 根据材料信息文学革命的目的是“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可知这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7.答案:A 根据题干信息“兵法攻心,语曰革心”,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可得出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在于思想解放,故选A项。

8.答案:B 材料中鲁迅认为权势者为了自己的目的抬高孔子。

袁世凯夺取政权后,为了恢复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所以选择B项。

朱熹、康有为与“权势者”不符,故排除A、C两项;D项陈独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反对孔子,与材料信息矛盾。

9.答案:C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青年追求新思想,不是中国青年对中国社会的探索,故A项错误;结合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的思想追求,可知杜威没有夸大,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否定传统儒学,极大地解放了青年的思想,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现代的新思想,故C项正确;1919年时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割据混战,社会不稳定,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辛亥革命完全失败不符合史实,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A项错误;“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表明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思想解放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因为中国民众精神麻木,所以才要从学习制度转向学习西方的思想,材料表明对人们思想解放不够的不满,故C项错误;救亡图存大势所趋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11.答案:D 从题干信息看,该学者号召青年人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故选D。

12.答案: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陈独秀言论的对象是“多数国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是要宣传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从而达到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目的,D项正确。

13.答案:B 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口号,作者实际上认为,新文化运动本身也有它的局限,它以激进的方式打倒了“孔家店”,却未能走出儒家传统的文化怪圈,“孔子往何处去”就是作者对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反思,认为对儒家传统需要批判的继承,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无关。

14.答案:(1)因为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

因为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

(2)不能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意识,容易产生“阿Q”式的民族病态。

(3)保共和、反孔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