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消费者促销倾向与心理特征关系
论服装消费动机的性格特征
论服装消费动机的性格特征在服装消费过程中,人们的购物行为总体现出一定的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的消费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动机。
服装消费动机包括类别动机结构和层次动机结构两大类,性格在总体层次、领域情境层次、具体情境层次上均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结合不同顾客的性格特征,服装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服装的生产与设计、卖场设计、营业员介绍、口碑宣传和适时的价格促销等来引导顾客的消费动机,促进服装产品销售。
标签:性格;服装;消费动机服装是人们进行交流活动的外在载体,服装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能给别人留下一个性格鲜明的形象。
在性格特征的影响下,不同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消费动机。
特定的服装产品往往和特定的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新市场营销理论的奠基者欧内斯特·迪士特已开展了消费动机的研究;心理学家海尔提出了消费潜在的或隐藏的购买动机的理论;1918年,伍德沃斯率先将动机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认为它是指推动个体采取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由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所引起。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们开始对人类穿着行为的动机展开研究,如:E.B 赫洛克(E.B.Hurlock)的《服装心理学》;M.J.Horn和L.M.Gruel编著的《时装和个性一服装心理学序说》;Schiffman和Kanuk在合著的《消费者行为学》中认为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寻找、购买、使用、评定和处理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服务和思想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因此,把握消费者的性格特征,对于引导消费,促进服装销售是极为重要的。
一、富有性格色彩的服装消费动机1.服装消费动机的涵义服装消费动机,是消费者为满足自己一定的需要而购买某一服装产品的内在动力。
消费动机是隐蔽的、复杂的、多层次的,它不仅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自身性格因素的影响。
刘国联、卢芳等对我国南方地区大学生服装行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注重选择能够满足自己性格、突出自己个性的服装,其选择标准是“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
消费心理分析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使消费热点出现巨大的变化,消费趋势也更加变幻莫测。
消费需求由于极度多样而极其分散,同时又因为消费者心理因素变化不定,而使得需求更加模糊,呈现出个性化、分散化的特点。
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款式和流行因素,追求名牌,讲究装潢和美观、注重商品包装的艺术性。
因此,产品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心理方面包括审美情趣的要求。
人们已经很少考虑到商品是否能够满足生理上的需要,而更多地考虑到它是否能够满足心理上的需要。
人们一般都认为成功的营销取决于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广告宣传以及营销人员的营销技术等,但却往往忽视了一个潜在的重要的因素: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购买动机又产生于某种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生理方面的需要,又包括心理方面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和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心理方面的需要较之生理方面的需要对购买动机及其购买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
一般来说,消费者的心理类型主要有以下7种:1.1求新心理新产品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新潮的感觉,所以新产品往往比较畅销。
人们对新鲜事物往往抱有一种好奇感和新鲜感,新的东西往往容易在人们的心目中达到“先人为主”的效果,而对已有的事物往往觉得习以为常而不会给予很多的注意。
所以这类消费者易受广告宣传和影视、体育明星形象的影响。
对这种“喜新厌旧”的心理,经营者应该尽量设法满足。
1.2求名心理由于中国文化传统中机体主义的关系,中国消费者一般在购买商品时追求名牌,信任名牌,甚至忠诚于名牌,而对其他非名牌的同类商品,往往不屑一顾。
许多中国人认为商标是商品质量、性能、价格和特点的标志,可以表明其在市场上已建立的信誉,因而商标常常成为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决策依据。
并且人们认为在市场上占有较高市场分额的品牌是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品牌,而占统治地位的品牌是最好的,人们不应该怀疑它。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分析
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简单的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到多元化、高度个性化的消费,现代消费心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受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人们处理和理解信息的过程。
消费者的认知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行为。
认知因素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
1.注意注意是指人们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集中程度。
消费者的注意能力直接决定了其选择何种产品以及选择何种渠道进行消费的行为。
比如,促销信息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且促使消费者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购买某个产品。
2.感知感知是指人们对外部环境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消费者的感知能力是决定其对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关键因素。
3.记忆记忆是指人们对已有信息的保存、提取和再现过程。
消费者的记忆能力直接影响了其选择何种产品以及选择何种品牌的行为。
具有良好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形象的厂家,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记忆,形成忠实的消费顾客群体。
4.思维思维是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组织、处理和加工的过程。
消费者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其对于消费选择和决策的认知。
比如,一些消费者更加注重价格、性价比和功能性等特点,而另一些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和形象等。
二、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指消费者因自身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消费行为。
这种消费行为强烈地表现了消费者的主观性和个性化。
1.动机动机是指人们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动机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需求。
比如,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彩票等就是一种明显的情感驱动。
2.情感情感是指人们对于外界的感情反应。
情感因素一直在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比如,女性对于购买衣服和化妆品等方面更加情感化和注重美感。
三、人格因素人格因素是指消费者的个性、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等因素。
人格因素对于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产生着巨大影响。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
2.风险态度: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有些人更愿意冒险尝试新产品和服务,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保守和稳定的选择。
理解消费者的风险态度可以帮助企业设计更合适的产品和营销策略。
3.购买动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有很多种,包括实用、享乐、社交等。
不同的消费者会因为不同的动机而购买同一种产品,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4.自我概念:消费者对自己的看法和认知也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
例如,一些人可能认为自己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他们会选择时尚的产品来展示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5.需求依赖:消费者的需求依赖程度也不同,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引导,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自主决策。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依赖程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6.消费态度: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态度也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一些人对购买过程和体验更加敏感,而另一些人则更注重产品的性能和价格。
7.消费心理防御机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例如理性化、否认和逃避等。
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和心理平衡。
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
因此,企业应该通
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来优化产品和服务的设计。
最新消费心理学教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
第三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学习目的】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消费心者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并分析心理特征与行为的关系。
【重点难点】1、消费者需要的基本内容及需要的理论。
2、在购买行为中消费者经常表现出来的动机及相关购买动机理论。
第一节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或意识倾向。
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以及世界观等构成要素。
它决定着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积极性,也是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并起动力作用的重要因素。
本节仅对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和动机加以探讨。
一、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需要。
需要与刺激都是动机产生的条件,而需要是最基础的。
(一)需要的概念及特征1、需要的概念。
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它是机体或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消费者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欲望或愿望。
2、消费需要的特征(1)多样性。
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对象与满足方式是纷纭繁杂的,对主导需要的抉择是不一致的。
工商企业面对消费者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应根据市场信息和自身能力,确定市场目标,尽可能向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类型。
(2)发展性。
就不同需要来说,当某种需要获得某种程度满足后,另一种新的需要又产生了。
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满足。
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消费者的需要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3)可诱导性。
消费者的需要可以引导、调节而形成,也可以因外界的干扰而消退或变换。
(4)周期性。
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些需要在获得满足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再产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重新出现,显示出周而复始的特点。
不过这种重复出现的需求,在形式上总是不断翻新的,也只有这样,需要的内容才会丰富、发展。
(5)伸缩性。
表现在消费者对心理需要追求的高低层次,多寡项目和强弱程度。
(6)时代性。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还会受时代风气、环境的影响,时代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也会不同。
八大消费心理特征与解决方法
从品牌、定位到差异化,从定价、促销到整合营销,莫不都是在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在采取行动。
现在的市场营销将越来越依赖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和迎合,从而影响消费者,最终达成产品的销售。
从国内的市场来看,中国的消费者心理和欧美等国家相比,既有共性也有我们的特殊性,经过笔者的学习、观察和总结,我发现以下八个消费者心理,在中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具备很好的营销价值,出于跟大家相互探讨共同提高的愿望,现列举如下。
一、面子心理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
营销人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这种面子心理,找到市场、获取溢价、达成销售。
脑白金就是利用了国人在送礼时的面子心理,在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找到了市场;当年的T CL凭借在手机上镶嵌宝石,在高端手机市场获取了一席之地,从而获取了溢价收益;终端销售中,店员往往通过夸奖消费者的眼光独到,并且产品如何与消费者相配,让消费者感觉大有脸面,从而达成销售。
二、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消费者在很多购买决策上,会表现出从众倾向。
比如,购物时喜欢到人多的商店;在品牌选择时,偏向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在选择旅游点时,偏向热点城市和热点线路。
以上列举的是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主动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
比如:现在超市中,业务员在产品陈列时故意留有空位,从而给人以该产品畅销的印象;电脑卖场中,店员往往通过说某种价位以及某种配置今天已经卖出了好多套,从而促使消费者尽快做出销售决策;SP行业中,在推铃声广告的时候,往往也多见最流行铃声推荐的字眼,最流行也就是目前最多人喜欢,这都是在主动的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消费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概述消费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个体特质相关的行为和态度。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市场营销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品牌偏好和产品满意度。
因此,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及个性心理特征对于企业制定市场策略和提供目标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至关重要。
消费者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分类消费者的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1. 消费者的社会性格特征消费者社会性格特征反映了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
这些特征可以包括个体对他人的影响力、认同感和社交行为等。
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更喜欢在社交场合中进行购物,而另一些消费者更喜欢独自购物。
这些社会性格特征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
2. 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对它们重要的事物价值的看法和信念。
个人价值观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和购买行为。
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更注重价格和实惠性,而另一些消费者可能更注重品质和品牌形象。
3. 消费者的心理类型消费者的心理类型反映了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差异。
根据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可以被分为多种心理类型,如理性型、感性型、冲动型和谨慎型等。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上有着差异。
消费者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个体生物学特征个体生物学特征是指与遗传、生理和生物化学特征有关的因素。
例如,个体的基因组、大脑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都可以对个体的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产生影响。
2. 社会和文化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社会和文化环境可以塑造个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因此,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经历和学习将对其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产生显著影响。
3. 个体经历和学习个体的经历和学习经历也是影响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因素。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者购物行为与心理动机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者购物行为与心理动机■营丁销-:XIANDAIYINGXIAO;------------------于宏杨(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南宁531000)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消费者购物行为已经与此前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本文立足于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因素及其购物的心理动机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解决企业品牌以及商家,在现阶段如何根据消费者动机而促成销售的问题。
关键词:消费者;购物行为;心理动机中图分类号:F文献识别码:A DOI:10.19932/ki.22-1256/F.2021.02.068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逐年提 高,这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 消费需求,使得消费者购物行为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线下逐 渐变成线上线下相融合,购物的渠道也在发生变化。
尽管目 前人们的消费理念与行为,较于传统消费模式并没有太大的 变化,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逐渐向着个性化转变。
这一个性 化的主要内涵为:首先对于消费者自身来说,由于需求的不断 变化,从而对于商品的个性化设计要求更高;其次,对于提供 产品或者是服务的商家来说,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更加 促使商家改良自身经营理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 之地。
_、“互联网+ ”时代消费者的特征分析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之下,消费者在购物的理 念以及习惯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手机已经成 为各个年龄段人群共同拥有的必备产品,由手机带来的全新 消费体验,已经逐渐地成为一种新的流行,并有逐渐替代实体 购物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微官网、微商城、微信、Q Q以及二维码扫描等各种移动网络平台购物,微购物显然已 经成为一种新潮流,消费者只需指尖轻轻一点就完成了吃穿 住行等全部的消费行为。
在此时代背景下,可以看到消费者 的群体特征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消费者心理是指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
这些心理因素可以由个人特征、社会环境、产品特点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多种方面共同构成。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1. 社交因素: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和社会标准的压力。
朋友、家人或同事的推荐和购买决策可能会对消费者产生重要影响。
2. 个人需求: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和欲望是购买决策的重要驱动力。
个人特征和个人价值观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偏好。
3. 情感因素:消费者的情感状态、感觉和品味也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有时消费者可能会因为情感上的认同或满足而购买一个特定的产品。
4. 价格感知: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认知会对其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价格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认为产品具有价值的重要因素。
5. 品牌形象: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好感度和认可度也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消费者通常会对他们所信任的品牌更有倾向性。
6. 商品特征:产品的特点和功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质量好、功能齐全、外观吸引人的产品。
7. 销售和市场策略:销售和市场策略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促销活动、广告宣传等因素可能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总结起来,消费者心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以迎合不同消费者心理的需求。
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可能会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导致其购买行为发生变化。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些因素。
首先,个人特征和个人价值观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职业等个体特征会对其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娱乐方式和产品需求可能具有不同的偏好。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也是影响消费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的价值观可以包括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关注,这些关注会影响其选择和购买行为。
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05
针对不同消费者个性 倾向的营销策略
针对感觉型消费者的营销策略
强调外观和设计
感觉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外 观和设计,因此营销策略应突出
产品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增加感官刺激
通过广告、促销等方式提供更多 的感官刺激,如音乐、色彩、气
味等,以吸引他们的注意。
强调品牌形象
感觉型消费者往往更注重品牌形 象,因此营销策略应注重塑造品 牌形象,包括标志设计、包装外
个性化推荐系统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历史和浏 览行为等数据,建立个性化推荐 系统,为消费者推荐符合其个性 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与其他消费行为变量的关系研究
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与购买决策过程的关系
研究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如何影响购买决策过程,例如信息搜索、品牌选择、购买意愿等 。
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与消费偏好的关系
探讨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如何影响其对产品或服务的偏好,以及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和忠诚度。
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类型的关系
研究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如何影响其消费行为类型,例如理智型消费者、情感 型消费者和习惯型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和偏好。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理智型消费者的营销策略
提供客观数据和信息
理智型消费者更加注重客观的数据和信息,因此营销策略 应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数据和比较图表等,以帮助他们 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强调产品性能和质量
理智型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营销策略 应突出产品的性能、质量、耐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个性倾向对品牌选择的影响
个性倾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偏 好和选择。
个性倾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形象 的认知和评价。
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心理反应研究
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心理反应研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促销活动已成为企业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的重要手段。
然而,消费者对于促销活动的反应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了解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心理反应,对于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消费者对价格优惠的心理反应价格优惠是促销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如打折、满减、买一送一等。
消费者通常对价格敏感,当他们看到商品价格降低时,会产生一种“捡到便宜”的心理。
这种心理反应会促使他们增加购买量或者尝试购买原本不打算购买的商品。
然而,过度的价格优惠也可能让消费者产生疑虑,比如怀疑商品的质量或者担心企业是否会在其他方面降低成本来弥补价格损失。
例如,当一件原价 500 元的衣服打五折时,很多消费者会觉得非常划算,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
但如果这件衣服经常以极低的折扣出售,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常态,甚至会怀疑衣服的质量或者品牌价值。
二、消费者对赠品和礼品的心理反应赠品和礼品也是促销活动中常用的手段。
消费者往往会因为得到额外的赠品而感到满足和愉悦,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多的价值。
赠品的吸引力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还与赠品与所购商品的相关性以及实用性有关。
比如,购买一款手机时,如果赠送一个高质量的耳机或者充电宝,消费者会觉得非常实用,从而增加对这次购买的满意度。
但如果赠品是一些与手机毫无关联或者不实用的东西,如一个小玩偶,可能就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太大兴趣。
三、消费者对限时促销的心理反应限时促销,如限时折扣、秒杀等,会给消费者营造一种紧迫感。
消费者担心错过这个优惠的机会,从而迅速做出购买决策。
这种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如果限时促销过于频繁或者时间设置不合理,消费者可能会感到疲惫和不信任。
比如,在“双十一”期间,很多电商平台都会推出限时抢购活动,消费者在这种氛围下会紧张地挑选商品并下单。
但如果一个平台每个月都有类似的限时促销,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不再那么积极地参与。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特征分析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特征分析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群体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新特征,伴随其应运而生的则是一种全新的消费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和旧时代的传统消费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带有更为普遍性和复杂性。
一、互联网时代消费的便捷性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广泛便捷,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实时浏览商品、购买产品。
同时,线下线上融合的全新零售模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不再需要去实体店铺购买商品,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够完成购买,这种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方便了消费者的购物过程。
二、互联网时代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被越来越多的满足。
这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自由选择商品,对于商家而言,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意味着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关系,使得消费者成为了选择权更大的一方。
因此,商家不得不对自身的产品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互联网时代消费的价格敏感性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比传统消费者更加注重价格问题。
这种价格敏感性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的,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比价,根据价格更低的选择购买商品。
价格敏感性使得商家们不得不在定价上做出调整,更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进行促销活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互联网时代消费的社区效应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社交网络的交互。
通过社交网络,消费者可以了解别人购买商品的经验,分享自己的购买意愿。
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广告推销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
通过社交网络,商家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宣传产品,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五、互联网时代消费的供应链变革互联网时代,供应链变得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系到厂商和品牌商,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直接的反馈。
这种反馈可以帮助企业实时调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同顾客心理下的促销策略
不同顾客心理下的促销策略导读:本文是关于不同顾客心理下的促销策略,希望能帮助到您!促销是企业的一种营业推广方法,销售员在促销的过程中要懂得根据不同类型顾客的心理特征制定出不同的促销方法,从而使营业推广更顺利地进行。
一、贪利心理此类顾客对药品价格比较敏感,爱占便宜,在购药过程中总喜欢讨价还价,或打折购买或要点赠品。
所以,在某种药品搞优惠活动时,这类顾客的购买欲望比较强烈。
这类顾客以老年人和女性居多。
促销方法:对于此类顾客,店员一般能迅速的地识别出来,在推荐同类产品时,可以率先介绍正搞买赠活动的药品,或赠品其购药总金额,再打折销售。
店员还应尽量“帮助”这部分爱占便宜的顾客占便宜。
在总的原则不变的情况下,给有需求的顾客开绿灯,让他觉得自己占了比预期大的便宜,增加其心理满足感。
二、比照心理此类顾客女性较多,金钱观念较强,喜欢货比三家,总希望购买到“价廉物美”的药品。
习惯于对同类药品的功能主治、规格、价格等基本信息反复比较,选择一种他认为性价比较高的药品,一般是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的。
他们还倾向于对不同药店的药品价格、店员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价比较。
促销方法:接待这类顾客,店员说话要有分寸,要把进店的每一位顾客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主动热情,文明周到地为他们服务。
介绍药品时,不需对药品的疗效和质量进行过多的宣传,让顾客自行比较。
如果顾客有疑问,店员在作解答时应运用专业知识详细地解释。
三、求新心理此类顾客以年轻人居多,消费时尚,反应敏感,对药品的外观和包装要求高;受广告宣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新上市的药品、新剂型药品、名气大的药品对其吸引力较大,对陈旧、落后的药品不愿问津;多属于冲动消费,易接受店员的推荐;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不问药品的价格和规格,拿起药品丢下钱就走。
促销方法:面对此类顾客,店员首先推荐新特药,并自信的解释药品的新颖之处。
不过,店员还应确定为其选购的药品对疾病的治疗是否有效,以免因为其盲从广告或一时冲动而购买没有针对性治疗效果的药品。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概述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于营销和销售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并分析其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阶段。
这些心理阶段从认知到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意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始于对某种需求的意识。
需求可以分为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
内在需求是指消费者内部的欲望和需求,例如口渴时想要喝水。
而外在需求是指外部环境对消费者的诱因和刺激,例如广告宣传或促销活动。
消费者在这个阶段会经历思考和自我评估的过程,以确定他们是否真的需要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
2. 信息搜索在需求意识之后,消费者会主动或被动地开始搜索相关的信息。
信息搜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例如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建议,阅读产品评论,或者浏览企业的官方网站。
消费者会收集和比较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价格和质量等信息,以便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
3. 评估和决策在信息搜索之后,消费者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和比较。
他们会根据个人的偏好和需求,权衡不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优缺点,并最终做出购买决策。
这个阶段消费者会考虑诸如产品价格、品牌声誉、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
4. 购买行为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后实际进行购买的行为。
消费者会选择购买的渠道和方式,并完成支付过程。
购买行为也可以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促销策略、口碑传播以及消费者的朋友和家人的意见。
5. 后续评估购买完成之后,消费者会对购买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
如果产品或服务没有达到消费者的期望,消费者可能会感到失望或不满意,并可能选择退货或向企业提出投诉。
如果产品或服务超出了消费者的期望,消费者可能会感到满意,并向他人推荐该产品或服务。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分析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分析一、引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消费者的需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将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关键。
因此,本文将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二、消费者心理的研究1. 消费决策过程消费决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所做出的各种决策,可分为五个阶段:需求确认、信息收集、评价和选择、购买和后续评价。
消费者在每个阶段的决策具有其个性化的心理特征。
2. 个性化需求现代消费者具有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他们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购买家用电器、汽车等日常产品,而是要求更多的个性化服务。
因此,提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有效掌握市场机会和抢占市场份额的必须策略。
3. 品牌认知与购买意向品牌认知是当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导因素之一,品牌的形象、声誉、知名度将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时也会对不同品牌做出不同的判断,他们会根据品牌的形象、资质、价格和口碑等因素进行决策。
三、消费者行为的研究1. 体验营销体验营销是一种将消费者感受和领悟融入市场营销的新型策略。
通过打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企业可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信任,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促进市场营销的顺利发展。
2. 口碑传播随着网络的发展,口碑传播在市场营销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和反馈在网络上广泛的传播,因此良好的口碑传播可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可度,提高企业的口碑和美誉度。
3. 奖励和惩罚机制奖励和惩罚机制是企业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常规手段。
通过制定适当的促销政策和奖励机制,企业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购买,并增加销售额。
而惩罚机制则可限制恶意消费行为,使用得当可有效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四、心理和行为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企业可精准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决策,优化产品和服务,增强品牌竞争力。
消费者心理特征
消费者心理特征1. 引言本文旨在探讨消费者心理特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特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态度、偏好和行为。
了解消费者心理特征对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分类2.1 购买动机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消费者出于个人内心需求、兴趣或满足之类的因素而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
外在动机则是指消费者受到外界刺激或影响而作出购买决策。
2.2 消费者态度消费者的态度可以影响其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购买意愿。
消费者态度包括认知态度、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
认知态度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认知评价,情感态度则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情感倾向,行为态度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实际行为。
2.3 个人特质消费者的个人特质也会对其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个人特质指的是个体内部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个人特质包括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人特质,从而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购买产生差异。
3. 消费者心理特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3.1 市场细分了解消费者心理特征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将消费者划分为具有相似心理特征的群体。
市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推销产品或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营销效果。
3.2 定位策略消费者心理特征对企业的定位策略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态度和个人特质,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吸引目标消费者群体。
3.3 广告与促销消费者心理特征也会影响广告和促销活动的效果。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态度和个人特质,企业可以设计相应的广告和促销策略,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共鸣,促使其加大购买力度。
3.4 品牌建设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与其心理特征密切相关。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会受到品牌形象和品牌声誉的影响。
消费者心理特征及其对商品定价的影响分析
消费者心理特征及其对商品定价的影响分析第一章消费者心理特征概述消费者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在购买产品时表现出的心理行为。
在一个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对商品的定价和销售尤为重要。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对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策略和促销活动至关重要。
第二章消费者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家庭背景等因素。
2. 社会因素:包括文化、价值观、社会环境、群体压力等因素。
3. 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水平、财富等。
4. 心理因素:包括个人需求、情感、信仰、态度等。
第三章消费者心理特征对商品定价的影响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对商品的定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是指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反应程度。
一些消费者更为价格敏感,对价格的波动和变化反应更快。
为了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企业必须制定市场策略,包括价格策略、促销活动等来吸引这种消费者。
2.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定价的主要驱动力。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其需求调整产品的价格。
如果某个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可以考虑提高价格,因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大于价格。
另一方面,如果某个产品的需求较低,企业可能需要降低价格以刺激消费者购买。
3. 消费者的品牌情结品牌情结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品牌时表现出的情感特征。
消费者往往会为了得到自己钟爱的品牌产品而愿意在价格上付出更多。
对于一些品质和口碑极高的品牌,在定价时可以适量提高价格,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品牌情结。
4. 消费者的心理估值心理估值是指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感知程度。
如果消费者感到产品具有较高的价值,即使价格较高,他们仍然会购买。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品牌形象等手段提高产品的心理估值,从而允许更高的价格。
第四章如何利用消费者心理特征来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为了更好地制定定价策略,企业需要认真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是指他们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个体差异的表现。
这些特征和倾向可以通过消费者的行为、态度和偏好来展现。
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1. 个人价值观: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
一些消费者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倾向于购买环保产品;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注重品牌和自我表达,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
个人价值观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社交需求:一些消费者倾向于通过购买特定品牌或产品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他们购买这些产品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吸引他人的注意或获得社交认同。
这种倾向在购买奢侈品或热门品牌时较为常见。
3. 自我标签:一些消费者使用购买特定品牌或产品来塑造自己的身份和形象。
他们认为这些商品能够反映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并且通过购买这些产品来增强自信心和满足自我认同的需求。
4. 个人消费动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因人而异。
一些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饮料和住房。
另一些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追求享乐和娱乐,如旅行、娱乐活动和休闲设施。
5. 个人风格:消费者的个人风格指的是他们在购买时所偏好的产品类型和款式。
有些消费者喜欢时尚前卫的设计和新潮的产品,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传统和保守的款式。
个人风格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6. 消费者信任: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程度对于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熟悉和信赖的品牌,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愿意尝试新的品牌和产品。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程度与其购买决策密切相关。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在购买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特征和倾向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为其提供更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的研究也对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对于营销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活动。
消费者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营销策略
消费者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营销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消费者心理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消费者的心理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领域,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需求、动机、感知、学习、态度和信念等。
这些心理因素不仅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提高市场竞争力。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根本因素。
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睡眠等)和心理需求(如自尊、社交认同、自我实现等)。
当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购买动机。
例如,一个感到饥饿的人会有购买食物的动机,而一个渴望在社交场合中获得认可的人可能会购买时尚的服装或奢侈品。
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动机,以便开发出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比如,苹果公司推出的 iPhone 系列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便捷通信和高效工作的需求,还通过其时尚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社交认同的心理需求。
消费者的感知也是影响营销策略的重要因素。
感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看法和理解,它受到个人经验、文化背景、信息来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感知来评估产品的价值和质量。
例如,对于同一款汽车,不同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品牌形象、外观设计、内饰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感知而产生不同的购买意愿。
因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需要注重塑造产品或服务的正面形象,通过广告、包装、展示等手段影响消费者的感知,使其对产品产生积极的评价。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一直通过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广告形象,让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了年轻、时尚、快乐的感知,从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学习也是消费者心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消费者通过经验和信息的积累不断学习和改变自己的购买行为。
例如,一个消费者在购买了一款质量不佳的电子产品后,可能会在下次购买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声誉。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产品使用说明、售后服务、用户评价等方式,帮助消费者学习和了解产品,从而促进购买行为。
消费者行为中的心理因素分析
消费者行为中的心理因素分析第一章:引言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展现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是营销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而消费者行为中的心理因素是指影响个体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消费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因素。
本文将对消费者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些相关的实践建议。
第二章:消费者认知消费者的认知是指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感知、理解和评估过程。
在购买决策中,消费者往往首先通过感官接受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加工和组织转化为认知。
认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感知、学习和记忆。
2.1 感知感知是消费者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接受过程。
消费者的感知主要受到外界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消费者自身的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和实际体验等都会对消费者的感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购买行为。
2.2 学习学习是指消费者通过经验积累、信息搜索和社会交流等方式不断获取和更新知识,改变行为方式。
消费者的学习过程中,既有主动的信息搜集和整合,也有被动的经验积累和社交学习。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积极参与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促进消费者的学习过程,从而影响购买决策。
2.3 记忆记忆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相关信息的储存和回忆能力。
消费者的记忆能力对购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在消费者的记忆中,有时候有些细节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因此企业要重视消费者的记忆效应,通过加强品牌定位和形象塑造等方式提高其记忆度,增加品牌认同感。
第三章:消费者情感消费者的情感是指购买行为中涉及到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
情感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且对与某一商品或服务长期的关系产生影响。
3.1 情感与购买决策情感可以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情感可以由品牌形象、广告等各种元素引起,也可以由消费者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引起。
消费者的情感体验通常会影响其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情感的管理,创造积极的购买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消费者促销倾向与心理特征关系来源:硕士毕业论文网1 引言促销倾向是一种心理特征,指以促销信息作为参考制定购买决策的倾向[1]。
国外学者研究了日常消费品市场中的各种促销方式,针对什么样的人具有有促销倾向的问题,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
总的来说,与促销倾向相关的因素包括统计特征和心理特征。
学者们发现,心理特征与促销倾向的关系更显著。
本文将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
总的来说,由于促销倾向依据促销方式的不同分为很多种,而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也有很多类别,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多对多的关系。
学者们在研究的时候,多是选取一种或几种促销倾向和若干种心理特征,利用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2 促销倾向的来源和分类促销倾向是一个新概念,为了更好的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本章首先对其来源进行了考证。
由于消费者对不同促销方式的偏好和选择有所不同,因此促销倾向也因促销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本章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不同类别的促销倾向。
2.1 促销倾向一词的来源国外对促销倾向消费者的研究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没有人对其进行过细致研究,国内学者对Deal-prone的定义并不一致:郝辽钢将Deal译为交易,Deal-prone 译为交易倾向[3]。
如此翻译,容易让人将Deal-prone 理解成为有关商品交易的倾向。
韩睿将Deal-prone译为促销倾向 [4]。
Webster 最早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商家每年花费大量金钱,通过优惠券(Coupon)、降价标签(Price-Off Labels)、返利(Premium Packs)以及类似策略(devices),提升其产品销量。
这些策略(Devices)被称为Consumer Deals,其共同特点就是向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或者更高的价值。
接受这些促销手段的消费者Deal-Prone Consumer,在人口统计学、社会学、购买特征等方面具有一些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消费者[5]。
事实上,Webster 已将Deal定义为一种策略,而非交易。
另外,目前国际上Deal-prone与Promotion-prone通用[1,2,6],而Promotion即指促销或者促销方式。
鉴于上述Webster 的定义和目前学界的共识,本文将Deal译为促销或者促销方式、将Deal-prone译为促销倾向。
2.2 促销倾向的分类促销倾向依据促销方式的不同分为很多类:打折(Sale/Discount)倾向、优惠券(Coupon)倾向、返利(Rebate/Refund)倾向、店内展示(Display)倾向、买一赠一(Buy-One-Get-One-Free)倾向、免零( Cents-Off)倾向、免费赠品( Free-Gifts-With- Purchase )倾向、抽奖(Contest/Sweepstakes)倾向、宣传单页(Store Flyers)倾向等。
[1,7] 目前国外学者对促销倾向主要分为三类:主动倾向与被动倾向、店内促销倾向与店外促销倾向、价格导向促销倾向与非价格导向促销倾向。
Schneider 等(1991)将促销倾向分为主动倾向(Active Proneness)和被动倾向(PassiveProneness)两种。
主动倾向指消费者对宣传单页及优惠券的敏感性,它需要消费者积极地搜寻其感兴趣的促销方式;被动倾向只需要有限的搜寻,它主要反应在消费者对店内展示的敏感性上[8]。
主动倾向主要包括:打折倾向、优惠券倾向、返利倾向、抽奖倾向。
被动倾向主要包括:展示倾向、免费赠品倾向、买一赠一倾向、免零倾向。
Ailawadi 等(2001)按照促销地点的不同将促销方式分为店内促销和店外促销。
店内促销由于发生在商店内部,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到,并不需要特别的搜寻努力,因此,店内促销倾向是一种被动倾向;店外促销由于发生在商店以外,需要消费者更多的搜寻努力,因此,店外促销倾向是一种主动倾向。
按照是否与价格相关,促销方式可以分为价格促销(包括:打折、优惠券、返现、免零)与非价格促销(包括:抽奖、买一赠一、免费赠品、展示)。
与之相对应,促销倾向也分为价格促销倾向与非价格促销倾向。
价格促销为消费者带来更低的价格,而非价格促销则不然。
3 促销倾向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根基经济效益理论,消费者参与促销活动的原因在于促销活动对消费者的成本利益感知的影响:人们在进行购买决策的时候会权衡,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是否大于为交易付出的成本。
只有当利益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做这笔交易。
这里所指的利益和成本包括经济和非经济两方面。
一些学者从经济利益和购买成本的角度来研究促销倾向消费者的特征[11,12],另一些学者研究非经济利益和成本的感知与促销倾向的关系[13,14],还有些学者将这两类心理特征进行了综合[15]。
从这个角度看,与促销倾向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两类:经济相关的心理因素以及非经济相关心理因素。
前者包括:价格关注、经济束缚感、质量关注、价格质量感知。
后者包括:购物享受感、创新、多样寻求、冲动、购物行家、商店忠诚、品牌忠诚、计划、时间压力、储物空间限制。
3.1 与经济相关的心理特征3.1.1 价格关注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更喜欢参加促销活动[1,16]。
经济水平高的人对价格关注较少,其价格敏感度更低,不喜欢花费精力去寻找更低的价格,他们参加的促销活动更少[。
经济水平低的人对价格更敏感,更喜欢关注有关价格的信息[17]。
Lichtenstein 等人研究了常见的八种促销方式,发现价格关注心理与打折倾向(Sale Proneness)的关系最显著[7]。
3.1.2 经济束缚感基于与价格关注同样的的道理,一些学者认为富裕的人不太在乎价格,促销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9]。
所以,经济束缚感与促销倾向应当呈现正向关系。
然而, Martinez 等人的实证研究否定了这一点[1],他们将其解释为经济束缚小的人,购买频次更高,自然经常参加促销活动。
Lichtenstein 等人也发现经济束缚与促销倾向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7]。
3.1.3 质量关注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促销活动会给人们带来商品质量方面的负面印象,对质量关注的消费者不喜欢参加促销活动[18]。
不过Martinez 等人发现质量关注与促销倾向的关系依据促销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别:质量关注与传单这种店内促销倾向呈现负相关,但与优惠券倾向的关系不明显[1]。
3.1.4 价格质量感知价格质量感知是另一个与质量相关的心理,与单纯关注质量的质量关注心理不同,它指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感受。
Lichtenstein 等人发现打折倾向与价格质量感知反向相关,这意味着打折促销不会对消费者的质量感知产生负面影响。
而店内展示倾向、购物赠礼倾向都与它正相关,说明这些促销方式会造成质量欠佳的印象[7]。
3.2 与经济无关的心理特征3.2.1 购物享受对于那些习喜欢购物的人来说,从购物中获得的娱乐利益非常重要。
喜欢购物的消费者通常也喜欢在促销活动中搜寻信息,并喜欢参与促销活动。
Martinez 等人发现这种关系在店内促销方面尤其明显,但在优惠券这种店外促销活动上并不明显[1]。
3.2.2 创新创新型消费者喜欢参加促销活动,因为这些促销活动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的产品[19]。
无论对店内促销还是店外促销,对喜欢创新的消费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1]。
3.2.3 多样寻求多样寻求型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品牌,他们认为变换品牌比一直使用同一种品牌更能让他们感到满足。
由于促销活动促进了品牌转换,所以这类消费者对促销方式也很敏感[20]。
这种关系在店内促销方式上很明显,但在店外促销方式上并未发现[1]。
3.2.4 冲动冲动购物是一种普遍行为。
Ailawadi 等人认为冲动型消费者倾向于使用店内促销而不是店外促销,因为店外促销需要提前进行准备[9],这一点在Martinez 等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1]。
Lichtenstein 等人发现冲动性心理与不同的促销促销倾向的关系有很大差别,例如:冲动性心理与返利倾向反向相关,而与店内展示倾向正相关[7]。
3.2.5 购物行家有些消费者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并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他们花很多精力在报纸、广告上搜集信息,知道很多关于购物的信息并且乐于向别人提供此类信息。
他们大多经常使用优惠券等店外促销方式,喜欢做购物计划,并喜欢从对比中制定购买决策。
然而,他们对店内促销方式并不敏感[1]。
3.2.6 商店忠诚人们一旦习惯了某个品牌,就会厌烦品牌转换。
因为商店忠诚度越高,他所要承受的心理成本越高[21]。
由于促销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吸引新的消费者,所以商店忠诚与促销倾向呈现反向关系[11]。
另外一方面,商店忠诚度高的人价格敏感性更低,他们对优惠券或者传单等店外促销方式不在意[22]。
不过, Martinez 等人的实证并未发现商店忠诚与促销倾向存在任何关系。
他们认为,对于店内促销而言,商店忠诚的消费者喜欢该商店提供的促销方式,非商店忠诚消费者没有自己钟爱的商店,他们在不同商店购物的过程中,会暴露在不同的促销方式下,所以他们可能更具有促销倾向。
而对于店外促销而言,对某商店忠诚的消费者不会被其他商店促销活动所影响[1]。
3.2.7 品牌忠诚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品牌忠诚消费者具有更低的促销倾向,因为相对于价格来讲,他们更关注产品本身,而非品牌忠诚消费者则更容易购买促销产品,因为他们更看重价格而非产品[5,11,19]。
不过,Martinez 等人在实证研究中并未发现品牌忠诚和促销倾向之间的关系,他将此归结为对某品牌忠诚的消费者可能只对该品牌的促销感兴趣[1]。
Lichtenstein 等人发现在常见的八种促销倾向中,打折倾向与品牌忠诚的反向关系最显著[7]。
也就是说,打折对品牌忠诚度高的客户效果甚微。
3.2.8 计划习惯制定购物计划的消费者喜欢店外促销,因为这些促销方式帮助他们制定计划[9]。
按照一般逻辑,店内促销活动难以吸引计划型消费者,因为店内促销可能打破他们制定好的计划,但实证研究却否定了这一点[1]。
3.2.9 时间压力消费者的忙碌程度各有差别,反映到心理上成为不同的时间压力。
具有时间压力的人不喜欢使用店外促销方式,因为他们感到促销所带来的经济节省不能弥补参加促销活动所失去的时间成本[12]。
3.2.10 储物空间限制感消费者在购买日常消费品时,常要考虑是否有足够的储物空间,这就是储物空间上的限制。
那些具有更大储物空间的消费者更喜欢参加促销活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