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平潭新世纪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就是要彻底地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的目的是革除旧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统治者的统治,改革不同于革命,一般是统治者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进行,但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所以②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答案选B。
考点:改革的含义点评: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梭伦因改革而被流放。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 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 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 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 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说明改革必然遇到很大的阻力,改革家需要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A说法绝对,并非改革者都不会有好结果;B说法也不对,改革者不能只想到明哲保身;D不对,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但也不能激进。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1.史学家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它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材料主要表明A.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B.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C.儒学的政治色彩渐浓D.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儒学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
……但实际上他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说明儒学承了皇权实现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工具,其政治色彩逐渐浓厚,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陆九渊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无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
这表明陆九渊A.主张亲身探究万物之理B.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承认万物是客观存在的D.反对过多地研读诗书【答案】B【解析】【详解】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强调发明本心,而不是向外探求天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朱熹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C项是唯物主义观点,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反对多读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
山东省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
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 周王室安全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 王位世袭制D. 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2.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 诸夏” 或“ 中国” 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 中国” 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促使此处“ 中国” 概念变化的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郡国并行制D. 行省制3.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
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
这一变化A.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________B. 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 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________D. 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4. 吴宗国教授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写道,某朝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创新,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
它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化更为明确、责任更为集中。
材料中的中枢权力机构是A. 三公九卿________B. 内外朝________C. 二府三司________D. 内阁5. 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 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B. 丞相制度被废除C. 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D. 商品经济的发展6. 史学家钱乘旦认为:“人们从来都把雅典看作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
2024-2025学年人教B版(2019)三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6
2024-2025学年人教B版(2019)三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60÷3()70÷2.A. >B. <C. =2、三(1)班有45人,每人都参加了跳绳比赛或跑步比赛.跳绳比赛的有28人,跑步比赛的有24人,两种活动都参加的有()人.A. 17B. 7C. 243、出租车每天大约行驶400()A. 米B. 千米C. 分米4、2012年8月的下旬有()天.A. 8B. 9C. 10D. 115、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长+长+宽+宽B. 长+宽×2C. 长×2+宽×26、如图;○;△、□各表示一个两位数中的其中一个数字,观察下面图与数的关系,第4图形表示的两位数是()A. 54B. 43C. 347、看一场电影用()A. 20分钟B. 200秒C. 2小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80 ,一袋盐重500 .9、56除以9的商是,余数是.10、K21火车8:22分从北京西出发,当天23:52分到达武昌,K21火车从北京西到武昌运行时间是时分.11、三年级5个班去郊游游,共490人,分坐7辆车,每辆车坐____人。
12、相同的图形代表相同的数字;填出各图形分别代表什么数字.13、□5÷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14、125×4的积是位数,末尾有个0.15、1里面有个,里有个,5个是.16、2千克= ______ 克1吨= ______ 千克3000克= ______ 千克35千克= ______ 克______ t=7000kg 52t= ______ kg.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常见的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判断对错)18、841÷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判断对错)19、小明沿着操场的边沿跑了800米,操场的周长就是800米.(判断对错)20、用5、4、0三个数字可以组成6个三位数..(判断对错)21、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更大.(判断对错)22、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问答题(共4题,共16分)2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武鸣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
2023级“贵百河—武鸣高中”10月高二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张贴在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
”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减弱B.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C.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D.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2.《尚书》记载,“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
春秋末期,《左传》强调“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这些记载表明,春秋时期()A.王权传承方式更动B.民本意识已经出现C.农民社会地位提升D.仁政思想得到践行3.自汉武帝以来,实行经义决狱,后又兴起以经注律之风。
《晋书·刑法志》载:“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
凡断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
言数益繁,览者益难。
天子(魏明帝)于是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
”上述现象()A.适应了法律儒家化的需要B.奠定了中国人治社会底蕴C.开启了法治和德治的结合D.体现了中华法系的优越性4.如表为宋代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 强化血缘宗法B. 维护尊卑关系C. 凸显宗教信仰D. 加强文化认同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 宗法制B. 皇帝制C. 世官制D. 察举制3.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投士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
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A. 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B. 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士C. 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D.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4.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
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
这一变化()A. 强化了天子权力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 降低了女性地位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5.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6.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这反映出秦朝()A. 实行依法治国B. 百官胆小怕事C. 皇帝独裁专断D. 行政机构缺失7.(2018•河南郑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2022~2023高二下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
选择题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
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
该学者意在强调A. 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B. 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C. 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 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分封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故A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周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排除B;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排除C;材料并没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相关信息,排除D。
选择题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解题。
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2019学年云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30
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48.0分)1.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权、蔡权(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目尚于齐。
西周的两次分封均()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B. 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D. 有效防止了股商旧族的叛乱【答案】A【解析】A.将周王室的成员分封到各地,对先王的后代进行分封,有利于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周边地区,加速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各地区的民族融合。
B.材料不是侧重于贵族权力的继承。
确保贵族权利有效继承的制度是宗法制。
C.材料不是侧重对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第一次就没有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2.宋代初年政府禁止三品以下的官员和庶民穿紫色服饰,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
这表明宋代()A. 各阶层闻人员流动频繁B. 百姓始终引领时代服饰潮流的发展C. 民本思想得以充分落实D. 权力的管制对市民的时尚作出让步【答案】D【解析】材料“后因民间百姓穿紫色服饰增多已成趋势,政府不得不解除了该禁令”表明民间行为推动了政府政策的转变,D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只是服饰的变化,没有涉及阶层流动,A不正确。
B说法不正确,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思想,C不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它从根本上反映出明清时期()A. 商品经济发展B. 封建教育发展C. 君主专制强化D. 思想控制加强【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官办书院比例较高,超过民办书院,者从根本上体现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故C正确。
雅安中学高二历史6月月考期中试题含解析
①监察方式 不断丰富、完善②刺史的设立不利于中央集权
③政府扩大了地方的信息来源④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工作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置十三部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因此②错误,ABC排除;从汉初不定期的派遣御史分行各郡到汉武帝设置十三部刺史可知西汉时期的监察方式不断完善,①正确;材料“依皇帝制订的《六条问事》监察辖区内豪强、官吏及其子弟”体现的是汉朝通过刺史制度扩大了皇帝对地方了解的信息来源,③正确;通过西汉政府对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可知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察,④正确,因此D正确。故选D。
7.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
分布地区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华北地区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21%)
四川地区
21
62
33.9%
江南地区
24
93
15。8%(占全国总州数10%)
A. 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B。 华北地区 丝织业最为发达
C。 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D。 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A.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成效不大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
C。 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管理D。 汉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答案】D
云南省玉溪市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云南省玉溪市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
这说明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 “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 是指中国的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民主集中制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 %,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 %。
” 该材料显示,造成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 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4.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 缩小城乡差距B. 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 推动城市化进程D. 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5. 下图是《 1890 年建立的汉阳铁厂高炉》,关于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是洋务派在“ 自强” 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D. 是洋务派在“ 求富” 旗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6.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 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C. 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D. 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7. 全国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
这说明了A. 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B. 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C. 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D. 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2.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 都主张“礼”、“法”并用3.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p4.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5.31次/年 18.5次/年 18.9次/年A.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________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________D. 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5. 下表是中国19世纪70—90年代进出口商品价值简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单位:万海关两)p6. 年份进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出超或入超 1871(同治十年) 13695 7010 6685 入超325 1876(光绪二年) 15112 7027 8085 出超1058 1881(光绪七年) 16336 9191 7145 入超2046 1886(光绪十二年) 16469 8748 7721 入超1027 1891(光绪十七年) 23495 13400 10095 入超3305 1896(光绪二十二年) 33367 20259 13108 入超7151 1901(光绪二十七年) 43796 26830 16966 入超9864A. 西方国家利用科技进步和流通的发展,对中国展开巨大贸易攻势B. 外国商品输入的优势主要依靠鸦片贸易获得C.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已经无法抵挡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洪流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7. 1914年12月教育部提出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并规定“中小学校修身国文教科书,采取经训,以保存固有之道德;大学添设经学院,以发挥先哲之学说”。
该规定是为了A. 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________B. 顺应“共和民国”的宗旨C. 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________D. 冲击儒学传统文化教育8. 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这句话的依据是A.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B.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C. 九一八事变标志“二战”远东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D. 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9. 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减少,而由农民进行市场调节交易的,或者超产由国家加价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
这一变化A. 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________B. 促进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C.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________D. 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巨大波动10.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
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________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________D.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11. 从工厂制到股份公司制,从个人所有及合伙制到行业垄断的形成,工业化又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A.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________B. 培育了科技为先导的经济理念C. 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________D. 促进了近代化城市的逐渐兴起12. 1950年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
他们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驱逐。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A. 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________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C. 美国对亚洲采取敌视政策________D. 两极格局在政治领域凸显13. 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
这反映出当时A. 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________B. 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 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________D. 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二、连线题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29年,广州重开世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大海港之一。
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表四)。
表四p15. 航线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备注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门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
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
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产品运到拉美,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它货品。
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绸大循环——“丝银之路”。
材料二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曾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和通道。
传教士在澳门开创的远东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圣保罗学院,成为远东汉学家和西学人才的摇篮。
利玛窦等传教士并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进行传教活动,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又将中国的儒家经典和历史、文学、医学、工艺和工艺美术传到欧洲。
——摘编自《话说澳门》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银丝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
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
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
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
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
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
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
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
”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
1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7年胡适出使美国,应邀于旧金山哥伦比亚广播电台做《中国处在目前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的演讲:“虽然对于贵国人民希冀置身战争之外的愿望我是完全的同情,可是我不免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对方以消极的绥靖主义和没有建设性的和平政策为后盾,绝对不足以保障列位所深深希望的和平。
中国对美国所期望的——是一个国际和平与正义、实际与积极的领导者,一个阻止战争,遏制侵略,与世界上民主国家合作的策划者,促成集体安全,使得这个世界至少可使人类能安全居住的领导者……”此后的几年中,他四处演讲,以唤起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同情,并以正义力量介入战争。
史学家余英时评论说:“这至少说明,在日本政府的眼中,胡适的演讲活动已构成美、日关系的一大威胁。
可以想象,胡适平时与罗斯福和国务院高层领导人物之间的交谈,也必然强调与日本谈判并不可持,因为它绝不讲信义,这是他一贯坚持的看法。
无论如何,1941年11月26日美日最后谈判的破裂,与胡适在最后一分钟的强烈争持是有关系的。
”——岳南著《南渡北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美国“置身战争之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适在美国的外交活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三、简答题19.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晏阳初(1890—1990年),近代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
20世纪20年代,他主持河北定县翟城村平民教育实验区的全面工作。
开始工作时,实验区全面经费只有3600元,经晏阳初赴美募捐,资金困境得以改善,而人才的解决主要依靠晏阳初的人格魅力和引领作用。
晏阳初要求博士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尽量“农民化”。
在晏阳初指导下,洋博士们用在灯笼上写字的办法培养农民识字兴趣;在农药的配水比例上,技术人员掌握好“药”与“水”比例后,再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告知农民,以药瓶瓶盖为单位进行配药,使老百姓很快就掌握了喷洒农药的技术。
晏阳初倡导,平民教育运动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皆有参加机会。
平教会主编的《农民报》每期所登内容,农民投稿竟占一半。
由洋博士主导的定县实验,由河北而湖南、四川,由中国而菲律宾、泰国、印度、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