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引言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方法。
而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展开探讨,从理论的源起、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分析和解读。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的产生和背景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Emile Durkheim)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当时,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孔德开始探索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功能,试图从中找到一种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方法。
社会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社会静力学的定义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的学科,主要关注社会的组织形态、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机构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概念社会结构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互动和关系的总体,包括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等。
而社会功能则是指社会结构所具有的对个体和整体产生积极作用的效益。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结构的研究社会静力学主要关注社会结构的研究,包括社会组织、社会规范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
孔德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试图揭示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原理。
社会秩序的研究社会静力学关注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持。
孔德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社会秩序的形成和变化,可以了解社会的稳定与变动。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孔德在社会静力学的研究中广泛运用了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这种方法可以使研究者更加客观地观察和解释社会现象。
历史比较法孔德还采用了历史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之间的比较,来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的应用社会政策的制定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研究成果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社会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古典社会学五大家
古典社会学五⼤家古典社会学理论⼀、孔德1、孔德(1798-1857)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创⽴者,⼈称“社会学之⽗”著《实证哲学教程》(5卷),初步完成其实证哲学体系的奠基⼯作(第3卷中称为“社会物理学”,第4卷⾸次提到“社会学”⼀词)著《实证政治体系》(4卷),第2卷研究“社会静⼒学”,第3卷研究“社会动⼒学”2、⽣平1814年,考⼊由“国民公会”创办的巴黎综合⼯艺学校(相信科学将取代宗教建构新秩序)1817-24年,做圣西门的秘书1819-1824年,实证哲学的思想萌芽:需要⼀种以新建的精神权⼒为基础的统⼀的社会秩序。
824年,《实证政治体系》第⼀卷第⼀部发表(圣西门《企业家⼊门》第三部)圣西门强调企业家和银⾏家要⾸先起来改⾰;孔德强调要将理论⼯作放在改⾰活动之上1826年,只举办3次私⼈讲座。
精神失常1830-1842年,撰写《实证哲学教程》1837年,任理⼯学校的校外主考⼈1841年,失去主考⼈职务。
与克洛蒂尔德热恋⼏个⽉⿎吹感情⾼于理性和智慧,强调博爱是解决⼀切时代纠纷的良药1844年,创建“实证主义协会”,训⾔是“秩序”与“进步”1851-1854年,出版《实证政治体系》3、学术背景进步的传统杜尔哥1)深信进步的必然性2)⼈的知识遗产总是不断扩⼤、永⽆⽌境3)科学的发展及⼈类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孔多塞(《⼈类精神进步史纲要》)1)进化在未来将⾛向⽆限完美2)教育造就科学家,从⽽加速进步3)⼈们将抛弃迷信、宗教,全部进化成⾃由的和理性的公民秩序的传统(迈斯特尔)孔德对混乱的秩序恐惧,渴望秩序1)反对个⼈主义和天赋权利观念2)强调社会是有机体,不可能建⽴在个⼈天赋权利上3)社会是由道德⼀致性结合起来,由合法权威⽀撑4)没有将个⼈追求纳⼊其中的群体,就没有社会5)不同秩序相互和谐时,社会才是健康的6)认为⼤⾰命是灾难,社会秩序存在于经过精⼼调整的平衡之中7)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群体优于个⼈⾃由主义传统1)分⼯的⼯业形式带来了社会合作形式2)分⼯限制了⼈的理解⼒和创造⼒(斯密提出的问题:在劳动分⼯的同时,社会如何能够被整合在⼀起——这也是孔德、涂尔⼲关⼼的问题)3)企业家能创造性地协调劳⼯和资本,从⽽指导新的⼯业体系,创造美好社会(巴蒂斯特·萨伊——亚当·斯密的法国信徒)圣西门的影响1)科学的发展有⼀个序列,从简单到复杂2)关于⼈的完全实证的科学即将出现3)道德、政治、哲学、宗教将成为实证科学4)强调⼯业家在管理社会世俗事务中的决定性作⽤5)强调社会⼯程和社会计划,排除⽆政府状态6)强调等级制的必要性,强调杰出⼈物的创造性权⼒4、研究⽅法社会学要解释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规律观察法:“⼀个社会事实只有⽤⼀种预备性理论同某⼀其他社会事实联系起来才具有科学意义”实验法:“只要现象的正常进程显然受到⼲扰,就可以进⾏实验”⽐较法:对不同区域⼈类社会不同共存状态进⾏⽐较,可同时观察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法:贯穿于⼈类发展全过程的历史⽐较是社会学研究的核⼼5、学说三阶段法则(知识的发展)神学形式:⽤万物有灵论、灵魂或上帝来解释事物形⽽上学形式:⽤抽象的哲学思考来解释事物实证形式:建⽴在观察、实验和⽐较基础之上的对于事物的科学解释科学发展序列:数学天⽂学物理学化学⽣物学社会学6、主要学术思想实证主义哲学实证哲学即孔德的“科学哲学”所谓“科学”,在此指以观察、实验获得的经验性知识,认为在⼈的主观经验之外是否存在客观真理问题,不在实证哲学之列实证主义宗教——“⼈道宗教”1)1844年,组织“⼈道宗教”教派,⾃任教主2)通过其⼯业化秩序体系宣扬普遍的爱与和谐3)设想⼈类将进步到⼀种更⾼的精神层⾯4)理想是通过应⽤实证主义⽽仁慈地统治世界以实证哲学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三⼤部分: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动⼒学(变迁)&社会静⼒学(秩序)社会有机体论:孔德建⽴社会学及其理论的出发点“社会”是⼀个有机整体,每⼀部分之于整体都有⼀定的功能社会有机体可分解为家庭、阶级或种族、城市或社区1)家庭:社会的真正元素,社会的“细胞”2)阶级或种族:社会的组织3)城市或社区:社会的器官社会有机体的纽带是语⾔、宗教和分⼯等社会现象社会秩序论:⽀配社会的原则:不能孤⽴地理解事实。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
孔德及的社会学理论简介生平:(1798—1857),社会学概念的创始人,生于法国的蒙彼利埃市,16岁读大学,曾经担任过圣西门的秘书。
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提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等思想。
一、实证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
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孔德一、实证社会学:含义、原则、思想三阶段二、社会动力学: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三、社会静力学:社会构造四、孔德的宗教学:人道教必然。
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孔德社会学观点
孔德社会学观点孔德社会学是指以孔子的道德思想为基础,探讨社会问题的一种学说。
孔德社会学强调道德、仁爱和和谐的重要性,认为这些价值观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石。
在孔德社会学的观点中,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人们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孔德社会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孔子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人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仁爱、忠诚、诚实等,才能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在孔子看来,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仅能够自律,还能够影响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德社会学注重仁爱的价值。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观念,强调个人应当关心他人的利益,关心社会的发展。
他认为,仁爱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仁爱的实践,可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孔德社会学强调和谐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人类幸福的基础。
他主张通过礼仪、教育和治理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状态。
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人们应当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利益,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从孔德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个人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而社会的和谐又为个人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因此,孔德社会学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个人和社会都达到了道德的高度,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孔德社会学观点强调了道德、仁爱和和谐的重要性。
在这一观点中,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孔德社会学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问题,探索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遵循道德准则,弘扬仁爱精神,追求社会的和谐,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指在社会学领域中,通过对社会静态时期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研究,探究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社会规律等问题的学说。
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孔德的社会静力学”这一主题,从以下各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社会结构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将社会结构视为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性概念。
社会结构一方面包括社会的组织形式、制度、文化等内容,另一方面还包括人们在这些组织中的地位、角色、职责,以及人际关系等内容。
孔德认为,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结构,而社会结构不仅产生了社会形态与文化,还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
二、社会规律在孔德看来,社会规律是指在一定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下,社会生活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孔德深信,社会规律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而是由社会结构与组织形式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例如,孔德认为,人类的繁殖方式、婚姻制度、社会制度等都受到了社会规律的支配。
三、社会变迁在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孔德认为,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规律。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也随之产生变化。
孔德进一步认为,技术进步、文化传承和时代发展等因素都会影响社会变迁的进程。
四、社会进步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将社会进步视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孔德认为,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在经历多次变迁后,在社会结构、组织形式、文化水平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的状态。
不同社会进步的标准也不同,孔德认为,欧洲的现代社会在制度、法律、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从社会结构、社会规律、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四个方面展开了严谨的研究。
在这一学说中,孔德试图洞察整个社会的构成与运作机制,深入探究社会的本质特征。
同时,孔德也为后世的社会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
3第三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 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
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转向社会政治, 阐述实施其实证政治纲领时,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对其政治主张赋予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这是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完成伟大 使命的一次伟大实践。
二、 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
在孔德看来,社会的改组不是建立在 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 社会的道德。因为仅靠政治的手段,即使 可以防止财富在少数人手里积累,但这将 会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并且要冒工业活 动遭受破坏的危险,使其不能顺利地推行。
五、 关于社会的进步
在社会进步问题上,孔德从他的社会 发展三阶段理论出发,认为人们合理的合 作可以加快社会进步的过程,但这必须在 了解社会进化伟大规律时才是可能的。
一、 本章要点
1、孔德的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 础的。孔德实证主义思想理论的发端。孔多塞、 蒂尔戈的进化论及圣西门的思想对孔德实证社 会学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理论发端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和实证主义精神源 于他的理论前辈,是在承袭了18世纪法国启 蒙思想家以及和他的同时代的理论前辈的 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 “精神之父”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
孔德十分关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 发展,通过观察,他发现在科学、艺术领 域同代和代际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 牧师的特殊作用
在孔德设计的实证社会里,正如我们 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政治的权力或统治的 “功能”应集中在人道教的牧师和工业领 袖的手中。
四、 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
孔德认为,过去最大的毛病是政教合 一,人道教的最大贡献恰在于使政权和教 权实现分离。僧侣可以使用自己的权力而 不采用强制的法律,通过对实证学说的宣 传,来指导社会舆论。
一、 观察法
孔德认为,观察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 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 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西方社会学理论 孔德
(3)劳动分工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的意义
五、社会进步:社会动力学
旨在探讨社会发展 的规律,主要是运用 他提出的人类智力发 展的三阶段论来解释 社会历史的进化过程, 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 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 说。
孔德雕像
1、社会发展的三阶段
“这条规律就是: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 念都前后相续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理 论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 (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 实证阶段)。”三个阶段产生了三种 不同的说明现象的思想体系。第二种 思想体系是一个过度。
二、主要理论倾向
(一)统一科学观 把社会科学当作自然现象来研究 科学等级体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最后是社会学 (二)社会改良观 (三)社会整体观
科学研究只能以可以经验的现象为对象(即可以实证 的),知识不能超出现象的范围,是相对的。规律只是对 现象间前后相续或彼此相似关系的知识。
1、个人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构 成要素,但并不是社会 的真正单位。
2、家庭
孔德认为,家庭才是真正的社会单位,原因有二: (1)个人是从家庭中被引入社会的,家庭在微观上向个人提供 了统治、服从与合作的经验; (2)正是在家庭内部,个人的利己主义倾向才有可能被抑制, 学会“为他人而生活”
3、社会整合
(1)语言 (2)宗教
神学阶段:用神的观点看待一切,用超自 然的力量解释宇宙间的一切。 形而上学阶段:用人格化的抽象物取代神, 或者说,用抽象的概念取代神。 科学阶段:放弃对绝对概念的追求,致力 于发现现象间的关系,把经验资料作为知识 的根本来源
2、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任何历史时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述三种形式,只不过特定 时期是由某种特定的形式占据优势。而且,一种新的社会秩序通 常不会平稳地从旧秩序的残废中诞生出来。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孔德的实证社会学理论孔德认为,最早出现的科学也最早摆脱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统治。
到了他的时代,科学都摆脱了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统治,进入了实证阶段,唯独社会学还处在形而上学阶段,仍然空喊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
因此,他的历史任务就是建立实证社会学,从而结束欧洲动荡不安的混乱局面,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在孔德看来,要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这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实证社会学。
他对自己在社会方面的理论特别自负,认为是他第一次把人的历史当作一个社会整体来考察,并且发现了社会的如其他领域的规律一样的规律。
孔德说自己第一次发现了社会规律固然是自我吹胀,但按照实证原则建立社会学的确实数他最早。
•社会学(Sociology)这个词就是他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从而使他成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指出,既然人属于动物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就应当纳入自然科学的轨道。
人是动物进化系统的“最终项”,社会本身像生物体一样是个“有机体”,社会生活规律是自然规律、生物进化规律的延续。
孔德把人看作是进化的产物,把社会看作是有机体,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他忽视质的差别,把人与动物、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等量齐观,就陷入了社会观上的生物学主义。
孔德把社会和自然作简单的类比,在社会学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证社会学概念,论证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
他把社会学叫做“社会物理学”,并参照力学的静态和动态概念,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
他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法则”。
孔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
他对实证科学按简单到复杂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找出了各实证科学之间存在的“渐进的相关性”。
孔德指出,实证精神集中体现了实证主义的内涵,观察和合理的预测是实证精神的主要特性。
孔德社会秩序理论
孔德社会秩序理论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青连斌2007年01月22日14:16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1838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其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孔德早年曾做过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私人秘书,后来,两人因思想分歧终于分手。
不曾料到的是,分手竟成为孔德学术生涯的转折点,从此,孔德开始致力于建构庞大的实证哲学体系,创立了社会学这一重要学科,确立了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即社会秩序论和社会变迁论。
社会秩序论孔德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发生社会大变动的时代。
他一生经历了七个政权,目睹了无数的暴乱、骚动和人民起义,在50多年中法兰西几乎处于不停的动乱之中,相对稳定的时期少而短暂。
那么,法国社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孔德一生都在寻求走出混乱而建立秩序的途径。
他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社会,把他所创立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前者研究社会秩序、社会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后者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由此,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变迁的科学。
孔德非常欣赏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它们对维持社会稳定所做出的贡献。
他给自己确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现这种稳定性的根源。
首先,孔德认为,对基本信仰和看法的一致是社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基础。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神学的思维方式一直居于统治地位。
宗教信仰能够激励个人为实现超个人利益的目标而遵守纪律,有助于培育那种把个人联系起来的感情关系。
宗教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促使个人自发地服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要求。
其次,人是由社会环境所塑造的,社会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
家庭是建立在眷恋之情和互相同情基础上的“道德—情感”的结合体。
他认为,家庭的作用就在于构成个人与人类之间的中介,在于以利他主义精神教育儿童,帮助他们克服利己主义本能。
家庭在微观上提供了统治、服从和合作的经验,培养利他主义道德情操。
发展社会学理论渊源孔德优质文档
第一节 孔德
一、生平与时代 (一)生平 (二)思想来源
1.启蒙哲学:理智、进步、自由、平等 2.实证主义:人类社会与自然有统一的法则 3.社会有机论
19世纪社会进化论的三大基本原则:(1)生 存竞争和适者生存(2)社会由低级进化发展(3 )社会有机论
• 奥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1798年1月19日 -1857年9月5日)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 社会学的创始人。
二、主要理论思想
(一)社会动力学
主要关注社会进步与社会变迁,将人类思维 演化的阶段与社会发展的阶段相对应;并构建了 各种知识学科的高级等级体系。
人类智力进步的 三阶段
神学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
实证阶段
人类历史的演进 (主要反应在 社会结构上)
军事类型 的社会
法律类型 的社会Βιβλιοθήκη 图 人类思维演进与历史发展
工业类型 的社会
过渡阶段的特点:
• 用防御性的军事组织代替进攻性的军事组织 • 用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 • 由对神灵与军事的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的
崇拜
工业社会的特点:
• 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形式,生产的目的是获得 最大的效益;
• 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资源获得大量的开发与利用; • 工业的发展使财富不断增加,工厂里集结着大量
智力 活动 情感
社会性质结构
宗教 所有制和语言 家庭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关系
二者是孔德整个社会体系中的两个方面, 分别对应着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两个主 题。社会秩序就是在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 实现持久的稳定和谐,社会进步是社会的 发展,可以说,进步是秩序的发展,社会 动力学从属于社会静力学。
社会工作 孔德的主要学说
社会工作孔德的主要学说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门涉及社会福利和提升社会公平正义的学科,旨在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其中,孔德(Confucius)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的主要学说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孔德的主要学说,并探讨这些学说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和应用。
一、仁与关爱在孔德的学说中,仁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之一。
仁是一种对他人关怀与关爱的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基础。
在社会工作中,关爱和关怀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者应该以仁的精神,对待服务对象,传递关爱与尊重,促进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仁义道德的实践也是社会工作领域的基本要求。
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道德原则,为弱势群体提供公正和平等的服务。
孔德的学说教导人们要保持正直和良知,这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以高尚的道德标准来指导工作实践。
二、团结与平等孔德的学说强调了团结和平等的重要性。
他认为,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而平等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关键。
在社会工作中,团结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团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在服务弱势群体时,平等原则也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不论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或疾病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平等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摆脱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使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修身与教育孔德的学说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者本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
社会工作者需要持有良好的行为道德、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以使他们的服务更加有效和可信。
教育也是孔德学说中一个关键的元素。
孔德主张通过教育,将道德准则传授给下一代,以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
在社会工作中,教育与培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将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划分
1、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将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结构,后者是研究社会过程。
2、功能主义: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体系,单独
地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都不可能正确地了解社会,而只有从各
个部分的各个角度综合地看待社会,才能正确地了解社会
3、由外到内是迟发外生型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因素生成和发
展的一个主要途径。
迟发外生型国家的社会发展是在外在压力
影响下启动的。
现代因素本土化和本土因素现代化。
4、由名到实:应然到实然-什么应是什么到什么是什么。
科层制
是一种分科执掌、分层负责的组织管理制度。
名实不符即社会
组织的结构形式是现代的,而其运行机制是传统的。
5、早发内生型社会:1、发展条件的优越:资本财富、资源的积累,
刺激科技发展。
2、动力的内源:社会内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3、发展进程的渐进性: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逐步化
过程,在其社会发展的进化过程中即使出现较激烈的矛盾与冲
突,也能在内部得以解决。
6、迟发外生型国家发展进程的跳跃:社会内部缺乏现代性因素的积累。
7、迟发展国家由于起步晚,因此必然在许多方面可以模仿早发展国家,模仿
制度、技术。
负面效应最主要表现为国家可能形成依附性经济、政治、文
化。
正面效应:发展动力容易形成、资源可以采借(eg通过各种途径引
进和培育现代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发展道路可以选择(提供了经验和模
式)
8、。
社会工作 孔德的主要学说 -回复
社会工作孔德的主要学说-回复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各种干预策略,帮助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他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在社会工作领域,孔德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他的主要学说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社会工作孔德的主要学说”为主题的文章。
首先,我们要了解孔德对社会工作的定义。
孔德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协助社会成员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质量的职业。
他认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
在这种理解下,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个人解决问题,更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孔德的社会工作理论。
孔德提出了“社区实践”理论,强调社会工作应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利益,通过合作与互助来实现社区的发展和改善。
他认为社区是一个基本单位,是个体发展和社会成员交互作用的关键环境。
在社区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此外,孔德还强调了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实现社会公正而努力的动力。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孔德强调了权力与差异的平衡。
他认为社会工作应该关注弱势群体,并为他们争取权益和资源。
他主张通过政策变革和社会行动来实现社会正义,推动社会变革。
在孔德的学说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人的整体性”。
他强调了社会工作应该关注个人问题的全面性,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专业问题。
他认为个人的问题往往与社会环境、文化和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社会工作需要综合性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个人问题。
最后,我们来看看孔德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
他提出了“问题解决”模式,强调社会工作应该通过周密的分析和干预策略来解决问题。
这个模式包括准备、评估、干预和评估四个阶段。
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资源。
然后,他们需要评估个体或群体的问题和需求。
在干预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客户进行同理心和支持,并提供适当的服务和资源。
简论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简论孔德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孔德(Spencer)是一位立纳著名的英国社会学家.他在社会发展理论之中提出了“阶段理论”,它将历史演变一步步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就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过程。
根据孔德的阶段理论,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大致分为散治阶段、储藏阶段、大众阶段和政治阶段四个阶段。
散治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分散封建寡头政治基础之上的社会体制。
当发展到储藏阶段时,经济和政治上变得更加中央集权,人们开始把个人所有物转移到个体之外,社会生产形式从野营和渔农社会发展到农耕社会。
在大众阶段,社会生产形式出现了变化,机器出现,工业社会逐渐建立,而政治阶段的出现使得工业社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孔德的阶段理论明确表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有规律而演变的过程,而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之间又有着明显的联系和影响,他的理论受到了后人或社会发展研究者的广泛好评。
尤其在国内,他的理论与许多中国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一定关联,这种关联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并更好地探索发展的道路,以及更有效的协同改变的智慧。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
第二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实证”一词的含义●“三阶段论”的主要思想●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静力学的基本内容●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科学分类和三阶段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课时安排:3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生平与著作1798年孔德出身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的一座古城蒙贝利埃,父亲是县税务所的会计官,母亲原为流亡贵族小姐,两人均是狂热的天主教教徒。
幼年的孔德体弱多病、身长腿短、眼斜个小、其貌不扬,但极聪慧好学。
9岁寄宿于蒙贝利埃中学,文理两科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且显示出一定的反叛精神。
1812年他考入著名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因年龄太小,两年后才被正式录取。
他并不安于数理科学的学习,还热情关心时事政治,广泛涉猎政治和社会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研读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政治著作以及法国当代思想家的著作道德的叛逆精神在这里又有所发展,他和一些同学故意蔑视校纪校规,因而经常受到校方的申斥,多次被关禁闭。
1816年,他终于被校方永久地开除了。
1817年孔德经人介绍,当了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的秘书。
起初,孔德非常尊敬比他大30多岁的圣西门,将其视为良师益友。
但7年后,两人终因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
其间,孔德的生活一直很拮据,主要靠给人讲授数学维持生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孔德决定创立一门新的哲学即实证主义哲学(简称实证哲学),这是一种源于实证科学并与形而上学哲学相对立的哲学体系。
1826年,孔德在自己的住所开办“实证哲学讲座”,应邀前来听讲的有不少是当时法国科学界的名流。
然而只讲了三讲,孔德便因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其后又投河自杀被人救起。
1829年孔德恢复了实证哲学讲座。
讲座每周两次,几乎持续了两年。
孔德接着将讲稿整理成书,以“实证哲学教程”的书名从1830年起陆续出版,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诸多领域,到1842年一共出齐6卷。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孔德
主要教学内容:
一、生平与著述 二、理解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重点) 三、科学分类与社会学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五、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重点) 六、认识孔德实证主义性质和唯心主义史观
一、生平与著述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秩序、进步与爱 其中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奥古斯特· 孔德1798年出生于法国南部 城市蒙彼利埃,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 1814年考入巴黎工程技术学校,1816年离开。
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四)历史法
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
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因为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
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 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在他看来,历史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法,只
不过是它们比较的时空不同,一般的比较方法是一种横向 和共时性的比较,历史的方法则是对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 和历时性的比较。
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
1、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假设。
断言社会文化现象与自然现象本质上是同类的,因
此,社会过程同自然现象相比并非是崭新的现实,同样可以 以自然规律来解释;
2、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假设与整体主义
社会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并采用它的方 法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早期的实证主义不像后来的实 证主义那样刻板。孔德与穆勒都很关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的不同之处,而且他们都没有用这一个来反对另一个;
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上,孔德坚持社会唯实论,认为
社会大于个人。
3、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原则。
社会学家——孔德
影响和评价
孔德开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 为后来的É.迪尔凯姆等人从不同方面加以继承和发展,成为 100多年来西方社会学发展中的主流。
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不切实 际的成分。例如,
社会学家及其主要学说
孔德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 家,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被尊 称为“社会学之父”。他创立的实
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 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1798年 1月19日生于法国南部蒙彼 利埃城。
16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 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 的秘书和合作者。
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社会学
社会静力学 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
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 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 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 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
①他试图把社会学建成一门系统表达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的综合的社会科学的构想,
②他看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理智论倾向也为多维度 的视角所取代;
但是,孔德的实证科学理想激发了后来几代人为把社会 学变成一门“科学”而辛勤努力,使这门相对较晚出现的学 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 缺的部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把他尊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奠基人,或认为是社会学的命名人。
其中家庭是社会静力学方面最基本的单位,是联系个人和社会不 可缺少的中介;社会起源于人的社会本能,而社会本能和个人本能可 以在家庭中相互调节和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平:(1798—1857),社会学概念的创始人,生于法国的蒙彼利埃市,16岁读大学,曾经担任过圣西门的秘书。
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提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等思想。
一、实证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
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
(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
(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
(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必然。
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
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
(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
(2)学业的不幸:本来孔德师从圣西门,但是1824年,与圣西门发生了著作权问题而
分道扬镳,师徒二人从此决裂。
(3)生活的不幸:生活困难始终是困扰圣西门的一个大问题。
他除了做圣西门秘书的7年期间有固定的收入外,没有其它收入。
他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以及做私人教学为主。
这就使得他一直生活在窘迫的生活之中。
二、实证社会学概念的提出
孔德认为,为了摆脱社会危机,重建社会秩序,必须创建一门新的知识与信仰体系,即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将科学的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政治、道德以及宗教等问题上。
这就是社会学。
1、实证的含义
孔德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
在孔德看来,实证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2)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是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2、实证社会学原则
孔德认为,社会学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方法论上追求自然科学主义倾向。
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采用其它科学方法;它主要依据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
(2)认识论上追求经验主义:孔德认为,社会学可以解释经验、感觉以及其它可实验性的知识或材料;
(3)追求价值中立: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它只与“是什么”有关,而对“应该是什么”不感兴趣,因此,它是价值中立的。
3、人类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圣西门早就说过,一切科学都从假说开始,经过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而以实证结束。
孔德对此进行了系统化,认为每一种知识、人类的发展都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
第一,神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以及初级阶段。
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追求事物的本源,把自己无法认识的对象都归结为“神”,这是一种虚构的状态;
第二,形而上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人类乞求于抽象的实体,以抽象的概念、实体代替了神,运用形而上学解释一切;
第三,实证阶段,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努力寻求事物或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证性。
也就是说,人类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不再探求“事物的原理与原因”,而努力发现事物的实际规律。
孔德认为,一方面,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化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三个阶段,处于最高阶段的就是社会学。
当然,孔德这样划分有其积极德因素,那就是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性进步性;但是他划分这三个阶段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依据。
三、孔德的社会秩序理论
1、社会静力学——关于社会内部结构的学说
(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
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
社会之所以动乱,就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
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动力学
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有规律的,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该有三个阶段:
(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础,人们对神、君主无限
的崇拜;
(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的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精英;
(3)工业社会(16世纪以来):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人类设法开发资源;资本家、实业家成为社会精英;劳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