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检车讲义

合集下载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检车课件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检车课件

△h2为轨道断面Ⅱ-Ⅱ的水平值,△h1-△h2为基长L(断面I-I与断面II-II之间
距)时两轨道断面的水平差。水平已经测出,所以只要按规定基长取两断面
2024/3水/12平差即可计算出扭曲值。
13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道检查车的使用
————轨道检测车的使用
轨道检测车的检测周期 ——根据运量和线路状态确定
±1mm。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道检查车的使用
————轨道检测车的使用
轨道检测车的基本原理——以GJ-4型轨检车为例(2)
• 曲率的检测原理——曲率为一定弦长曲线轨道(如30米)对应的圆心角a,即 度/30m。度数大,曲率大,半径小。反之,度数小,曲率小,半径大。轨检 车通过曲线时、测量轨检车每通过30米后车体方向角的变化值,计算出轨检 车通过30米后的相应圆心角的变化值。即曲率。曲率、曲率变化率是检测曲 线圆度的波形通道,仅供参考,不作考核内容。能正确判断曲线正矢连续差 和曲线的圆度。曲率变化率的波形通道有突变,正矢肯定不好,(50×曲率) =正矢,如:某曲线曲率为0.46、正矢=50×0.46=23mm。在直线上存在碎弯, 小方向或轨距递减不好。
2024/3/12
5
第三节 轨道轨检道测检的测内的容内及轨容道检查车的使用
————轨道检测的主要内容
轮轨作用力检测
2024/3/12
6
第三节 轨道轨检道测检的测内的容内及轨容道检查车的使用
噪声检测
————轨道检测的主要内容
• 高速列车由于速度高,产生的噪声也相对较大,减少
噪声特别重要。噪声来自四个方面:车体周围空气噪
2024/3/12
12
轨道检测的内容及轨道检查车的使用
————轨道检测车的使用

轨检车分析与现场复核通用课件

轨检车分析与现场复核通用课件
模型预测法是轨检车分析中较为前沿的方法之一。它根据轨道结构和动力学模型,利用轨检车检测数 据,对轨道几何尺寸的变化趋势和线路状况的发展规律进行预测,为轨道的维护和检修提供决策支持 。
专家系统法
总结词
集成专家知识和经验,构建轨检车分析的专家系统,实现轨道状态的智能评估和故障诊断。
详细描述
专家系统法是轨检车分析中具有高度智能化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集成专家知识和经验,构建轨检车分析的专家系 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轨检车检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实现轨道状态的智能评估和故障诊断,提高轨道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能力。
03 现场复核流程
CHAPTER
现场勘查
实地考察
对轨检车检测的轨道线路进行实 地考察,了解线路状况、周边环 境等。
设备检查
对轨检车及其检测设备进行功能 和性能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 作状态。
数据采集
数据记录
对轨检车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 实时记录,包括轨道几何尺寸、轨枕 状况等。
数据筛选
根据需要,筛选出关键数据,以便后 续分析。
维修指导
轨检车检测数据可以为铁 路维修和维护提供指导, 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 计划。
事故分析
在发生铁路事故后,轨检 车可以用于检测事故现场 的轨道状态,分析事故原 因。
02 轨检车分析方法
CHAPTER
数据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采集轨检车检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轨道几何尺寸、线路状况等指 标进行定量评价。
CHAPTER
案例一:某铁路线路的轨检车分析
总结词
全面检测、数据分析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如何使用轨检车对某铁路线路 进行全面检测,包括轨道几何尺寸、钢轨表 面缺陷、线路动态检测等。同时,还对检测 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识别出轨道不平顺、 道岔问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维护建 议。

轨检小车讲义

轨检小车讲义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3.数据处理 我们对校验后的数据,再次用程序计算重 新输出,再将输出的数据导出,形成很直观的 表格形式,完成内业的处理。
以上,就是轨检小车使用的具体过程。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工程名称:京津城际轨道验收静态检测 线别:右线
பைடு நூலகம்
开始里程:72+006.1 结束里程:82+002.4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2.5 其它参数 电池 轨检小车测量供电(LEICA) NiMH,12V,8Ah 工作时间 8 小时 控制计算机(Panasonic) Li-ion,11.1 V, 6.6 Ah 工作时间 4.5 小时 工作环境 温度范围 -10° - +50° 湿度 80%,无凝结 系统自重 GRP1000(1435 mm 标准轨距) 27.0 kg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5.转站 当小车推到接近全站仪时,就需要转站了。 首先将小车最后方的棱镜转到最前方,再将全 战仪前移60 —70m,对中、调平,就可以继 续上述3、4步的操作了。 以上就是小车现场测量操作的一个大概方 式。
GRP1000 配合全站仪工作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内业处理 内业处理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我们将 采集回来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如下操作: 1.程序的设定 自带的程序里需要我们将一些标准和已知 的数据输入,比如说轨距、水平的允许偏差, 曲线头、尾、缓圆、圆缓点的坐标,全长,缓 长等。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GRP1000型轨检小车在多个国家高速铁 路施工、竣工验收及运营后日常检测中使用。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GRP1000 型轨检小车

轨检车课件51-60课件

轨检车课件51-60课件
故障诊断
通过观察和检测确定轨检车故障部位。
紧急维修
在轨检车出现紧急故障时,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确保安全。
全面维修
对轨检车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确保各项功能正常。
05 轨检车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展望
轨检车的技术创新与改进
智能化技术
01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轨检车的自主检测能力,
减少人工干预。
轨检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自动化检测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轨 检车的自动检测和数据采 集,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
智能化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 行智能分析和处理,实现 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护。
远程监控与控制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 轨检车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方便实时监测和调度管理。
03 轨检车的技术参数
清洁与保养
保持轨检车外观整洁,对车身进 行清洁,对易损件进行润滑。
轮胎检查
检查轮胎气压和磨损情况,确保 轮胎状态良好。
轨检车的定期维护
每周维护
对轨检车的关键部位进行深度检查,更换易损件动机进行保 养。
每季度维护
对轨检车的传动系统进行检查和保养。
轨检车的故障排除与维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轨检车的检测精度
检测精度
轨检车的检测精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毫米或微米为单位进行测量。高精度 的检测能够确保轨道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以及线路状态得到准确评估。
影响因素
检测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制造工艺、光学系统、图像处理算法以及环境条 件等。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02 轨检车的工作原理

轨检车讲义

轨检车讲义
轨向也称作方向。
4、高低:
钢轨顶面垂直于轨道方向偏离钢轨顶面平均位置 的偏差。分左右高低两种。
5、水平、超高
中国水平:同一轨道横截面上左右钢轨顶面所在水平面的 高度差。不含圆曲线上设置的超高和缓和曲线上超高顺坡 量。
UIC水平 Ⅲ型轨检车相对水平
超高:曲线地段外轨顶面与内轨顶面设计水平高度之差。
惯性基准法的原理
以高低为例: M为车体质量,K、 C分别表示其弹簧和 阻尼。 轨道高低不平顺y为
y(x)=Z-W-R
采用这一方法的特点是,质量块M上的加速 度传感器主要反映频率较低的长波,位移传 感器主要反映频率较高的短波,两者之和即 为整个需测波长范围的轨道不平顺 。
水平基准的建立不同于高低和方向。虽然同 是利用加速度测量,但水平基准的建立是通 过敏感重力得到当地水平面形成的。 重力本 身与行车速度无关,但重力测量要受到列车 行进中复杂运动的影响。因此,水平测量无 车速限制,即使是车辆静止时亦可进行测量。
四型车检测精度
3、五型轨检车简介
主要负责局管内干线、提速线的检查工作。 可以提供高低(左右)、轨向(左右)、轨距、水
平、三角坑、水平加速度、垂直加速度、钢轨波磨、 断面磨耗、轨底坡、线路环境监视等项目检测。 可以提供: 1-4级超限数据报告、TQI数据报告、“T”值报告、 曲线资料报告、公里小结数据报告、 区段汇总数据报告;波形打印输出、TQI波形输出等。
峰值 (mm或g)
-1.37 1.45 6.23 6.36 6.31 6.48 -10.55 13.8 18.36
长度(m)
2 2 2 2 2 2 17 21 22 1 2 2 13 11 3 6
线形
速度

轨检车讲义

轨检车讲义

轨检车讲义轨检车培训讲义一、轨道几何尺寸的检测项目轨检车(综合检测车)对于轨道几何尺寸的检测,部Z字头车所挂的V型车和动检综合车加挂的IV型车,检查项目基本类同。

下面我先将大家熟悉的这些检测指标简单再介绍一下。

(一)检测指标名词解释1、轨距轨道上两股钢轨头部内侧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的最短距离称为轨距。

世界各国铁路采用不同的轨距有多种。

我国习惯称1435mm为标准轨距,大于1435mm为宽轨,小于1435mm 为窄轨。

2、轨向不平顺(左右轨向)指轨道上钢轨工作边沿线路纵向的不平顺,即直线不直、曲线不圆。

它主要表现为钢轨硬弯和轨向积累残余变形。

3、高低不平顺(左右高低)经过一段时间列车运行后,由于路基状态、捣固坚实程度,扣件松紧、枕木腐朽和钢轨磨耗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轨面高低不平。

轨道纵向的不平顺情况称为高低或称前后高低不平顺。

4、三角坑指在规定距离内两股钢轨交替出现的水平差超过规定值的线路病害。

5、水平指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面的水平状态。

在直线地段,钢轨顶面应保持同一水平,在曲线地段,应满足外轨设置超高的要求。

6、车体振动加速度其分横向振动加速度(水加)和垂直振动加速度(垂加),其是机车车辆对轨道几何偏差的动力响应,也是对机车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测量。

7、舒适度标准舒适度标准只是针对时速200km以上区段的考核指标,在这个标准中,它对70m高低、轨向进行了考核,同时对轨距变化率、曲率变化率和横加变化率进行了考核。

所谓的70m高低、轨向不平顺,是指在波长1.5m-70m 范围内进行的检测,其不同于原高低和轨向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测波长的不同,原标准中的检测波长为1.5m-42m,除了波长不同外,其他含意完全同原意。

对于轨距变化率、曲率变化率和横加变化率三率的理解,从字面上大家也可以完全理解这些概念,其主要是一个单位时间内轨距、曲率和横向振动加速度变化量的一个考核指标。

(二)各检测项目超限成因分析由于时间所限,我仅将引起以上检测项目扣分的现场病害简述一下。

轨检车检测资讲义料的分析与应用

轨检车检测资讲义料的分析与应用
握受检区段线路总体质量和主要病害类型, 从而确定开展针对性地养修作业。
4、轨道质量指数报告表
轨道质量指数报告反映了某一区段线路质 量的均衡程度,通常为200m计算评价一次, 是这200m线路的轨道质量综合反映,代表 某一区段轨道的整体质量。可以为现场工 队、巡养站等作业提供指导。如先安排对 轨道质量指数高的地段综合养护,并可找 到每一公里当中薄弱地段,根据养修能力 合理安排。
超限报告为工务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 人员提供了线路Ⅰ、Ⅱ、Ⅲ、Ⅳ级超限的 类型、峰值和分布情况,同时将超限的数 值、长度也清楚地列出,为现场养修作业 提供了工作量,对线路养修有很强的指导 作用。上图为时06年10月18日沪昆线(原浙 赣线)超限报告表。
2、曲线摘要报告表
曲线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曲线摘要报告是评 价轨道结构中曲线地段的整体状态。报告中所列 出的检测数据的里程、长度等数据均为轨检车实 际检测得到的数据。报告中首先给出了该条曲线 中影响列车通行速度的控制点(即曲线中状态最 差的一点),这给曲线养修指出了方向;同时报 告中的主要参数(如平均半径、超高)与设备图 表理论值对比也能对整个曲线技术状态进行评价, 从而来确定整治曲线的方法。
二、轨检车的检测原理
我们目前使用的轨检车是GJ-4型和5型车, 具有精度高,漂移小,重复性好特点,由 于采用非接触式测量,计算能力大大提高, 检测速度大幅度提高,已全面覆盖检测全 局主要干线和提速线路。其检测原理基本 一样,主要是采用惯性基准法测量为基础。
惯性基准原理简化图
1、高低、轨向
惯性基准就是当轴箱的上下运动很快时(即底座 振动频率大大高于系统的自振频率),质量块M 不能追随而保持静止的位置。这个静止位置即为 质量——弹簧系统的“惯性基准”,或称“惯性 零位”。而后根据质量块上的加速度计和测量轴 箱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及速率陀螺等部件来测量并 耦合计算得到高低、轨向等参数。此外需要注意 的是在检测中,高低项目在列车速度低于5km/h, 轨向项目低于24km/h时,均不作检测或检测的 数据不准确。

轨检车讲义修改

轨检车讲义修改
表2200m区段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管理标准(单位:mm)
速度等级
高低
轨向
轨距
水平
三角坑
TQI
100<V≤120
2.5×2
2.2×2
1.6
1.9
2.1
14
120<V≤160
1.8×2
1.4×2
1.3
1.6
1.7Hale Waihona Puke 11160<V≤200
1.5×2
1.1×2
1.1
1.3
1.4
9
200<V≤250
1.4×2
(11)其他
轨检车还可自动检测到轨道上的道口、道岔、桥梁护轨锁头、轨距拉杆等位于线路中心位置的金属部件,标志在检测波形图上。速度及里程由安装在轴头的光电编码器经计算得出。
(图10)含有道岔标志的检测波形图
3.正反向检测的区别
如图所示,轨检车正向检测时,其检测是按运行方向分左右。轨检车左、右轨检测装置与左、右股钢轨一致。水平、超高等与设备台账一致。当反向检查时,轨检车左、右轨检测装置与左、右股钢轨不一致。左轨检测装置分配对应到右股钢轨上,右轨检测装置分配对应到左股钢轨上。也就是说左轨检测装置传递的信号是对应的右轨,右轨检测装置传递的信号是对应到左股钢轨,而水平值=左高低-右高低。因此反向检查时,水平与正向相反;按照其逻辑对应关系,三角坑、超高轨向等检测项目均与正向检测方向相反幅值相等,并且高低及轨向左右颠倒。只有地面标记机轨距正反一致。
轨道动态管理暂行标准
项目
v≤120km/h
120km/h<v≤160km/h
160km/h<v≤200km/h
200km/h<v≤250km/h
Ⅰ级
Ⅱ级

轨检车培训讲义课件3

轨检车培训讲义课件3
轨检车培训课件3
10:轨距变化率
只要满足列车通过条 件连续不变轨距,有 利于车辆动力性能。 轨距检测受标定误差 影响,常产生检测系 统误差。
由相隔2.5m的两点实 际测量的轨距差除以 2.5m得到。
选择2.5m主要考虑车 辆轴距和滤波。
轨距变化率直接影响 轮轨接触几何,危机 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四、轨检车检测项目正负号定义
轨检车正向:检测梁位于轨检车二位端,定义二位端至一 位端方向为轨检车正向,轨检车行使方向与轨检车正向一 致时为正向检测,反之为反向检测。
轨距(偏差)正负:实际轨距大于标准轨距时轨距偏差为 正,反之为负;
高低正负:高低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轨向正负:顺轨检车正向,轨向向左为正,向右为负; 水平正负:顺轨检车正向,左轨高为正,反之为负; 曲率正负:顺轨检车正向,右拐曲线曲率为正,左拐曲线
11、曲率变化率
目前轨检车是由相隔18m的两点实际测量的 曲率差除以18m计算得到。
选择18m主要考虑车辆定距和滤波。
曲率变化率主要考虑直线段长波长轨向和曲 线段曲线不圆顺,是舒适性控制指标。
12、横向(水平)加速度变化率
由相隔18m的两点实际测量的横向加速度 差除以18m走行时间。
选择18m主要考虑车辆定距和滤波。 是舒适性控制指标。
动态不平顺。因此,各国轨道不平顺的各种维修管理标准,尤其是安全管 理标准,大多是动态不平顺值。
1、由于铁路轨道道床、路基的弹性不均,钢轨、层垫、轨 枕、道床间的间隙不等,扣件扣压力不足等原因, 在轮载作 用下,轨道沿延长方向弹性下沉不均匀、横向弹性不同。因 此,轨道在轮载作用下的动态平顺性与无轮载作用下的静态 平顺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见下图,为某同一区段高低不 平顺轮载作用下的动态平顺性与无轮载作用下的静态平顺 性。同样,轨向、水平、 扭曲、轨距等的动态平顺性与静 态平顺性亦有不同。

轨检车课件61-71课件

轨检车课件61-71课件

轨检车的传感器技术
01
02
03
传感器种类
轨检车传感器包括光电传 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 传感器等,用于不同参数 的检测。
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利用物理或化学效 应,将待测参数转换为可 处理和传输的信号。
传感器性能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灵 敏度、线性度、重复性等, 直接影响检测精度。
轨检车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02 轨检车的工作原理
轨检车的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构成
轨检车的检测系统由多个子系统 组成,包括轮对检测子系统、轨 道几何检测子系统、动力学检测
子系统等。
检测方式
轨检车采用动态检测方式,在列车 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轨道和车辆的 状态参数。
数据采集
检测系统通过安装在不同部位的传 感器,采集轨道几何尺寸、车辆动 力学参数等数据。
3
无线通信技术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轨检车与地面控制中心 的数据实时传输和处理,提高检测效率。
轨检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城市轨道交通
0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检车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高速铁路
02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轨检车将在高速铁路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提高轨道检测效率和精度。
轨检车课件61-71课件
目录
• 轨检车概述 • 轨检车的工作原理 • 轨检车的维护与保养 • 轨检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案例分析
01 轨检车概述
轨检车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轨检车是一种用于检测铁路轨道几何 参数和状况的专用车辆,也称为轨道 检查车。
功能
轨检车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轨道的几何 尺寸、轨枕、道岔、钢轨等部件的状 态,以及轨道上存在的各种缺陷和损 伤,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检车讲义轨检车培训讲义一、轨道几何尺寸的检测项目轨检车(综合检测车)对于轨道几何尺寸的检测,部Z字头车所挂的V型车和动检综合车加挂的IV型车,检查项目基本类同。

下面我先将大家熟悉的这些检测指标简单再介绍一下。

(一)检测指标名词解释1、轨距轨道上两股钢轨头部内侧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的最短距离称为轨距。

世界各国铁路采用不同的轨距有多种。

我国习惯称1435mm为标准轨距,大于1435mm为宽轨,小于1435mm 为窄轨。

2、轨向不平顺(左右轨向)指轨道上钢轨工作边沿线路纵向的不平顺,即直线不直、曲线不圆。

它主要表现为钢轨硬弯和轨向积累残余变形。

3、高低不平顺(左右高低)经过一段时间列车运行后,由于路基状态、捣固坚实程度,扣件松紧、枕木腐朽和钢轨磨耗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轨面高低不平。

轨道纵向的不平顺情况称为高低或称前后高低不平顺。

4、三角坑指在规定距离内两股钢轨交替出现的水平差超过规定值的线路病害。

5、水平指轨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面的水平状态。

在直线地段,钢轨顶面应保持同一水平,在曲线地段,应满足外轨设置超高的要求。

6、车体振动加速度其分横向振动加速度(水加)和垂直振动加速度(垂加),其是机车车辆对轨道几何偏差的动力响应,也是对机车车辆运行的平稳性测量。

7、舒适度标准舒适度标准只是针对时速200km以上区段的考核指标,在这个标准中,它对70m高低、轨向进行了考核,同时对轨距变化率、曲率变化率和横加变化率进行了考核。

所谓的70m高低、轨向不平顺,是指在波长1.5m-70m 范围内进行的检测,其不同于原高低和轨向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测波长的不同,原标准中的检测波长为1.5m-42m,除了波长不同外,其他含意完全同原意。

对于轨距变化率、曲率变化率和横加变化率三率的理解,从字面上大家也可以完全理解这些概念,其主要是一个单位时间内轨距、曲率和横向振动加速度变化量的一个考核指标。

(二)各检测项目超限成因分析由于时间所限,我仅将引起以上检测项目扣分的现场病害简述一下。

1、高低:起道过量,接头低扣、大轨缝、轨面塌坍、掉块、桥头、道口、涵洞等路基软硬接合部。

2、轨距:轨距超限、轨距递减不顺、方向不良、肥边、硬弯、不均匀侧磨、木枕失效、道钉浮离、轨撑或轨距拉杆失效、扣件爬离、轨距挡板磨耗、道岔基本轨刨切、扣件扣压力不足、弹性挤开、轨距加宽设置差异等。

3、轨向:直线不平直、曲线不圆顺(正矢不良)、轨距递减不顺、硬弯、钢轨不均衡磨耗、木枕失效、连续道钉浮离、扣件扣压力不足、不均匀弹性挤开等。

4、水平:一股钢轨抬高、两股钢轨下沉量不一致、空吊、暗坑、超高顺坡不良等。

个别在直缓点附近,由于曲线正矢不良,造成直线和曲线分界不明,而将超高判为水平。

5、三角坑:空吊、暗坑、超高顺坡不良、反撬水平。

6、垂直加速度:高低不平顺、波浪磨耗、接头错牙、低接头、大轨缝、掉块、鞍磨、板结、翻浆、线桥(线隧、线道、线涵、新老路基)结合部、多种病害叠加、病害变化率、病害分布等7、横向加速度:轨向不平顺、正矢不良、道岔区连续小方向、轨距递减不顺、钢轨交替不均匀磨耗、逆向位复合不平顺(如水平、方向)、多种病害叠加、病害变化率、病害分布、欠超高、过超高等。

8、轨距变化率:轨距顺坡不良。

9、曲率变化率:曲线正矢变化不良,交替变化。

10、横加变化率:正矢不良,大小反复交替变化。

二、轨检车检测结果的组成(一)、波形图(图1)1、高低波形2、轨向波形3、水平4、三角坑5、轨距(二)、报表轨检车的所有检测报表中的数据,均源自波形图,其区别在于报表中显示的是某个测点或小的测量范围内的线路情况,而波形图显示的是线路整体的连续的、不间断的情况。

同时,报表还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运算,从而得出了一定的检测结论。

检测报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一级超限报告:(2)二级超限报告:(3)三、四级超限报告:(4)其他超限报告:(5)曲线摘要报告:(6)区段总结报告:(7) 轨道质量指数(TQI)报告: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rack Quality Index)简称TQI,是一种采用数学统计方法描述区段轨道整体质量状态的综合指标和评价方法。

运用TQI评价和管理轨道状态,是对单一幅值扣分评判轨道质量方法的补充,提高轨道检测数据综合应用水平,为科学制定线路维修计划,保证轨道状态的均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TQI是高低、轨向、轨距、水平和三角坑的动态检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该值的大小与轨道状态平顺性密切相关,表明200m 区段轨道状态离散的程度,即数值越大表明轨道的平顺程度越差、波动性也越大。

各单项轨道不平顺的统计值同样也反映出该项轨道状态的平顺程度。

(8) T值报告:为便于对区段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管理标准的推广与应用,依据《线路修理规则》轨道不平顺幅值扣分管理办法,确定TQI的管理办法以公里为管理和维修的长度单位,对TQI值的评价引入“T值”的概念。

将200m区段轨道不平顺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的大小作为扣分T200值,每公里5个单元区段的扣分数T200值之和,简称“T值”。

T值是根据单元区段内TQI值超过对应管理值的程度来确定的。

对于T>100的线路,车间、工区应优先列入维修计划,尽快安排成段维修;对于0<T≤100的线路,应统筹兼顾,根据T200值的大小,合理安排维修或保养,适时对线路进行整修;对于T=0的线路,车间、工区应避免成段扰动道床,只对超限峰值处所进行整修。

三、波形图的识读与分析下面我以7月22日的京沪线综合检测车波形图为例,给大家详细讲解波形图的识读与分析。

1、天津西站下行中喉道岔及出站道岔京沪线天津西站下行中喉道岔及出站道岔:中喉晃车点主要在132#、126#道岔,从波形图中来看,列车是从132#道岔辙叉部分开始晃动的,而引起这些晃动的起因为岔后线路高低不良,存在长度为11米的先高后低的对股高低,峰值为7.5毫米的,峰峰值达到11毫米;辙叉前右股钢轨还存在长度米,峰值为8毫米的高低,造成此处三角坑6.5毫米、垂加0.09g、水加0.06g。

同时在126#道岔转折部分存在大轨距,最大峰值5毫米,长度为10米,推断为动态轨距超限;在直基本轨内存在两处方向,峰值为4.5毫米,长度分别为7.5、6.5米。

图2:先高后低的对股高低,峰值为7.5毫米的,峰峰值达到11毫米图3:动态轨距超限,最大峰值5毫米出站道岔晃车点主要在204#、214#:晃车的主要原因为列车通过时动态轨向、高低不良,分析原因为两组道岔存在多处暗吊板,岔区整修大方向不良。

其中214#岔尾存在一处长度3米,峰值为10毫米的右轨高低,造成此处三角坑峰峰值20毫米,同时怀疑214#直尖轨有3.5毫米硬弯或动态轨距扩大。

图4:天津站下行204#、214#2、京沪线下行曹庄站出站道岔:(1)42#道岔:岔前接头左右7米范围内存在对股高低,峰值7毫米;辙叉至岔前间轨距普遍偏大,峰值在6毫米左右,与前后线岔轨距对比造成轨距变化率超限(二级超限),病害原因估计为尖轨顶铁离缝,造成动态轨距扩大。

同时辙叉至尖轨间左股线(外直股)路存在小轨向,峰值3毫米,由于右股线路(内直股)方向良好,故此处轨距最大值为5.2毫米。

最后,42#道岔整体水平一侧高不稳定,道岔内3-4毫米的小三角坑较多。

图5:对股高低,峰值7毫米图6:轨距普遍偏大,峰值在6毫米左右(2)28#道岔:道岔辙叉至内直股间存在长度为8米左右,峰值为5毫米的轨距,其原因为道岔辙叉至内直股间存在3毫米的轨向,此轨向与岔前接头及线路存在反弯(S弯),特别是尖轨前部,怀疑尖轨有动态轨距扩大。

道岔辙叉至岔前接头间存在连续对股小高低。

28#道岔整体水平一侧高不稳定,道岔内辙叉至转折部分水平一侧高大,其余部分水平一侧相对偏小。

图7:长度为8米左右,峰值为5毫米的轨距图8:28#道岔整体水平一侧高不稳定(刻度为0.5)(3)8#、10#道岔:10#岔前存在长度为8米峰值为6毫米的对股高低。

从图纸中分析,8#、10#道岔的晃车原因为两组道岔、前后线路及两岔间短轨的大方向整体不良,建议连同42#、28#道岔由监控车间进行穿直测量,提供拨道方案。

图9:大方向整体不良(刻度0.5)3、东光车间(下面波形分析较少,选择部分职工共同分析)(1)京沪线下行大满庄进站道岔:3#道岔前半部右轨存在长度为12米的S轨向,峰值由-2变化到+2。

5#岔前存在长度为8米峰值为5毫米的对股高低。

图10:大满庄3#、5#(2)东光进站道岔:1#、7#道岔间及前后线路小高低病害较多。

7#道岔后轨距不良。

图11:东光站1#图12:东光站7#(3)连镇出站道岔:晃车点为4#道岔,岔后轨距不良,存在3毫米的轨向。

图13:连镇站4#四、检测结果与线岔设备情况分析1、检测结果与线岔设备情况分析过程顺序一般为,先查看各类检测报表,例如从二级超限报告中找出某一里程的二级病害,或从TQI、T值报告中找出不良区段,然后从波形图中查找出相应的超限波形,查看病害发生位置及其前后线路特征,推测病害发生原因,最后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确定维修方案,进行设备整修。

2、对于一些惯性晃车地点,现场设备检查情况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晃车原因还没有确定,可以直接从波形图上进行查找线路动态情况,有利于查找病害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