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思维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D.意识和物质有无同 一性 2.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 ( ) 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本 原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④思维能否正确 反映存在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 “心外无物”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⑥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④⑤⑥
简答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唯一标准。 (2)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 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同一性问题:世界是否可 知?) ——(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 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 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 质具有同一性。)
为什么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 ①物质和意识作为哲学范畴,是对世界上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 避的基本问题。 和精神现象)的最高概括。研究这两类现象之间的关系,乃是世 界观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 对个人来说,我们在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史上两大 的活动中不断地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 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 ③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决定着解决其他哲学 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词汇,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思考的道路,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而在哲学的广袤领域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那么,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简单来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这实际上是在探讨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
如果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决定意识,这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
比如,我们看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相反,如果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决定物质,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意识创造的,物质只是意识的产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贯穿了整个哲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而柏拉图则提出了“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这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唯心主义大行其道。
但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逐渐占据了上风。
再来看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这是在探讨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如果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这就是可知论的观点。
相反,如果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或者至少不能彻底认识存在,这就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可知论者相信,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凭借自身的理性和智慧,能够逐渐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不可知论者则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世界的真相。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_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知识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一、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哲学和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
2、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三、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人们用世界观指导或影响自己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这是世界观也就是方法论。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的差异会导致方法论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又体现了世界观的差异。
四、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精神)与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与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即何者为世界的本原,何者为本原所派生;•其二,思维与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凡是认为存在(物质)是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思维(意识)是唯心主义四、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凡是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2、凡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不可知论,承认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知识点3哲学的主要派别一、唯物主义哲学1、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2、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
3、只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结合,是真正彻底、科学的唯物主义二、唯心主义哲学1、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二世界物质统一性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 在远古时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现为古代的 朴素形式: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本原、基质是 “原始物质”还是“理念”的问题
❖ 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那里,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神学的外衣下表现为对神或上帝与世界关 系的争论。
❖ 近代哲学通过“认识论转向”而以“完全的 形式”或“概念的形式”,表现为自觉地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探究。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说 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 胜土,土胜水” 。
唯物主义 第二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 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 —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 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 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唯物主义 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 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根本否认物质世 界的客观存在,把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看作 是我的“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 的集合”等等,认为“感觉”,“自我意识” 是真实存在的,是本质的东西,世界万物是 我的精神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我” 是万物的创造者。代表人物:孟子、陆九渊、 王阳明、贝克莱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运动 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 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 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 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 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0
唯心主义两种历史形态
1 主要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2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 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万物是我的精神 (感觉、观念、情感、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 就没有世界。 3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人类的精神当作世 界的本原,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确定 为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整个世界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这个“客观精神” 的表现和产物。
15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有力 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 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
16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没有脱离 运动的物质,也无脱离物质的运动。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 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 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 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 史观的统一。
12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a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 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 b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 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而复 写、摄影、反映。” ------列宁
脱离运动 脱离物质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17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 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 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 稳定性、有条件性。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 成了事物运动的矛盾运动。
哲学的基本问题
理解: ①存在(物质)—客观:客观存在的事物。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思维 (意识)—主观: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 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 识的辩证关系”。 等。
A
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 存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注意: “谁先谁后”、 ①“何者为本原” “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的别称: 何者为世界的起源”。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存在
狗在人脑 中的形象
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 “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何者为世界的起源”。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2.存在即被感知 唯心主义 3.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 合”。 唯心主义 4.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这就反映了哲学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否正确认识 这个世界,反映这个世界?
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
不可知论
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两 大 哲 学 基 本 阵 营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
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 的本原,坚持物质第 一性;精神是物质的 产物或表现。
德谟克利特
物质 = 具体的物质形态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主张社会 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主张社会 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 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回答世界 是怎样存 在的问题
辩证法
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
形而上学
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 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 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培根
霍布斯
洛克
狄德罗
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
拉美特里
机械唯物主义:是以机械的观点去解释一 切自然现象,解释人以及人的认识的唯物 主义哲学。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 按规律运动的。但它却用纯粹力学的观点 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把复杂的 运动形式归结为单一的机械运动,抹杀物 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各种运动形式之间 的质的差别,甚至否认有机界与无机界、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差别。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 部分世界 特殊规律 哲 学
整个世界 一般规律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政治 专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含解析)部编本人教版必修4【经典练习】
专题2.1 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和两大阵营。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和中遇到和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的问题。
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举例: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可见的桌椅,花草等;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等)【典例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故选D。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典例2】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二者的关系?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 的关系? 3、什么是哲学?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研究 的是?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根据课前预习,请回答以下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什么?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可知
二、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生活和实践看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 践活动中必然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研究自身看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 必须回答的问题。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 发展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含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哲 学 的 2、内容 基 本 问 题
3、原因
是 什 么
从人们的生活和实践看 从哲学研究自身看
为 什 么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 知;另一个是认为经验之外的问题是无 法回答的。 休谟的不可知论
康德认为我们能知道的只是现象而非物 自体。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 康德的不可知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 shu)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 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乐。” 问题:按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 道鱼的快乐,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 理了吗? 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 识的东西了吗?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荀 子
Page 24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 可能性。
休谟
康德
Page 25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概念
①辩证法是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 世界观方法论。
②形而上学是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 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
Page 2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世界观: 是关于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总的根本的观点
世界观
自发的、零碎的、经验的___ 传统习俗
宗教 自觉的、理论化和系统的
哲学
方法论: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Page 3
什么样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 如: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幸福? 时间到哪里去了?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社会历史如何发展? ……
Page 26
(2)辩证法发展的三个历史形态
辩
古代朴素辩证法
证 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Page 27
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 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 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飞鸟之景, 未尝动也。
公孙龙
Page 28
区别
联系
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
(特点: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
科学是从自然或社会领域中的某一方面 揭示其特殊规律
(特点:个别性、具体性、现象性)
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
(一般寓于个别)
科学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 个别体现一般)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 2、哲学基本问题 内容
哲学基本派别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是…… 方法论是……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2、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 的关系问题
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 列宁物质定义的哲学意义
1.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 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 知论。
3. 体现了唯物和辩证的统一。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识
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
不在你的心外?”
客观唯心主义
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 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朱熹
黑格尔
• “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 者,有形有状是此器。” 某物是某理的具体实例。若没有如此之 理,就没有如此之物。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世界是物质的(自然与社会P33-34), •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 物质的运动是在时空当中进行的 (物质的运动与时间和空间)。
1、运动与物质不可分P32
A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存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设想存在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一章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指导意义;(2)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树立实践的观点;(3)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着重认识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4)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特点,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学时:10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第三讲(第一章)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涵,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
促使学生明确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涵;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教学难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5.教学课时:2学时。
6.教学内容:7.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圆满的回答,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了物质的概念,并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8.思考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内涵?怎样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科学把握物质的概念?怎样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科学把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导课:学习哲学有何用“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为了锻炼理论思维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恩格斯1.有时邂逅多年未见的隔行的熟人,对方往往会客气地询问:“您干什么工作?”当我说自己从事科学哲学的教学工作时,问者先是茫然不解,继而发问:“哲学有什么用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一开始,我还详细地解释哲学是什么,它对社会文明,人类文化和个人心智健全发展的意义。
世界观哲学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而多世界则认为,存在多个真实的世界
3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和解释
总结
总结
世界观哲学是一个复杂 而深奥的领域,它涉及 到对世界本质和人类存
在方式的看法和解释
不同的哲学流派和思想 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 法,但这些观点和看法 都试图回答人类对世界 和自身存在的根本性问
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 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和 学习,以更好地理解世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流派 和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世界观哲学中,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是最为对立的两种基 本观点
01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
本质,物质先于意识存在,意
02
识是物质的产物或反映
这两种观点在哲学史上一直存
04
在着激烈的争论
03
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世 界的本质,意识先于物质存在,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或反映
自由意志是指人类具有自由选择自己行动的能力,而 决定论则认为,一切都是由因果律所决定的,人类的 行为也是由先前的因果关系所决定的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人类自由和责任的理解
单一世界与多 世界
单一世界与多世界
1
在世界观哲学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单一世 界与多世界的解释
2
单一世界是指我们所感知到的只有一个真实的
存在与本质
存在与本质
另一个重要的世界观哲学问题 是关于存在和本质的关系
一些哲学家认为,存在先于本 质,即先有存在后有本质;而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本质先 于存在,即先有本质后有存在
这个问题的争论涉及到对世界 和人类存在的根本性理解
现象与实在
现象与实在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的基本问题
人与世界的关系
客观存在与 主观思维的 关系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也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内容 、
唯物主义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区别: 区别:
(研究对象和 回答问题不同) 回答问题不同)
哲学是对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 概括和总结、 ② 哲学是对各种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反思 的学问 ,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 和升华, 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 的规律。(注意:哲学思维具有概括、 。(注意 的规律。(注意:哲学思维具有概括、总结 和反思的特点) 和反思的特点) 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什么是哲学
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 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自然界 整个世界 哲学 世界观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存在 主观思维
联系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纯粹的世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界观和纯粹的方法论是不存在的
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角度:
4、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对自然、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之二)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能
不能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探究三:庄子与惠施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 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 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 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 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 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探究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2)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 (3)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 推论下去,我们能够认识世界的事物吗?我们的思维能不能 反映现实世界?
4、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具体科学知识是 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知识提 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 性的关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宇宙?人生?思维?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 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其实这 些问题在哲学上讲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就哲学的 基本问题。
复习巩固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起源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
功能 作用
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含义
1、本义上 2、与世界观的关系 3、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能够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 世界的可能性。
休谟 康德
有神论与无神论
• 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 在,认为神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的 命运
• 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 性,否认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作用
安徽贫困县盖百亩政务楼 被指嫌风水不好强卖给医院
河南宜阳国土局大楼 地板镶嵌巨大八卦
(2010年11月17日沈阳日报 )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
•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 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 6、上帝视人为宝贵。
无神论
• 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 律性,否认超越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作用
霍金认为“没有 来世”,上帝也 无需解释我们的 存在。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全名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 月26日-)是英国皇家科学 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 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是 全世界最著名的活着的无神 论者。
2010年,他在伦敦大巴上放了大广告写道: “世上本没有上帝,大家别再担心、享受 生活吧。”
• 王充,东汉杰出的唯 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 家,中国古代无神论 的代表人物。
• “人死血脉竭,竭而 精气灭,灭而形体朽, 朽而成灰土,何用为 鬼?”
三年前,中国十大教育策划专家董春喜过尽千帆, 顿悟上山。
四年前,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贤威抛却准科学 家的光环,于此落发。
专题二-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物质=物质具体形态 泰 勒 斯
古 希 腊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 “无限者”是万物的始基
“气”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古希腊朴 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 ‛ ,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中philia(爱)和 sophia(智慧)这两个词所合成的,意思 是‚爱智‛——爱好智慧。
世界究竟是什么?
世界有没有开端和尽头?在哪里?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 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
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 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 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 对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 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 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 可知 认识存在的问题。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承认
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而思维即精神是第
二性,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
表现 形式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 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 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不同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
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 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 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判断: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 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 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 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 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倾
向,他认为主要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
通过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而智叟的
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的 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 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 对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 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 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 可知论的区别。
其二
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承认
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而思维即精神是第
二性,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就
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 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 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 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其一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 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判断: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主义 (5)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唯心主义
(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唯心主义 (7)水是万物的本原 唯物主义 (8)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 原子的总和 唯物主义
休谟
康德
庄周梦蝶
庄周有一回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 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 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庄周提 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 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 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 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 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 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 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 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表现 形式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 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 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不同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
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 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 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 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 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 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河曲智叟笑着阻止 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 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 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 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 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 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 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 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就是气、火、 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 用于物质
哲 学 的 两 个 基 本 派 别
唯 心 主 义
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 世界是由人的意识 创造的,决定的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是由某种神灵或 某种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 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 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 的存在。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 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 的问题。如:
近 代 形 而 上 学 唯 物 主 义
原子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霍布
斯、洛克;法国的拉美特利、狄德罗、 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 哈等。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 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的 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 性’、‘意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 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 域。
是唯物主义; 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认为 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而存在即物质是第 二性,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
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人之性 也,可以知,物 之理也。
荀 子
怪洞之谜
一位牧羊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他 带着一条猎狗走进去的时候,走不多远,狗就 瘫痪在地,四肢抽搐,挣扎了几下就死掉了, 而他自己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出后,人们蜂拥 而至,经过多次试验,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猫、狗、老鼠等小动物带进洞都会死亡,而牛、 马等大动物以及人进去却安然无恙。人们说, 这个山洞一定有‚鬼‛,这只鬼专吃小动物 — —‚鬼洞‛越传越悬……。
组成,原子是最小的不可 再分的微粒,万事万物只 是因为组成的原子数量和 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
“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
组成。”
五 行 说
“一曰水,二曰火,三 中 国 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 代 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 朴 稼穑”。 素 相生相克关系: 唯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物 金 主 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 义 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英文叫做‚philosophy ‛ , 这个词源于希腊文中philia(爱)和 sophia(智慧)这两个词所合成的,意思 是‚爱智‛——爱好智慧。
世界究竟是什么?
世界有没有开端和尽头?在哪里?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 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物质=物质具体形态 泰 勒 斯
古 希 腊 朴 素 唯 物 主 义 “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 “无限者”是万物的始基
“气”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古希腊朴 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
学生: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观点具有形而上学不变论的倾向,他认为愚
公改变现状的努力是幼稚可笑的,也是枉费
气力的。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 界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所遵循的 根本方法的学说 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同世界观 是统一的。
方法论
决定
世界观 方法论
案例:感悟蜘蛛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于墙很 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爬上去, 又一次次的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 不就像这只蜘蛛一样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 消沉。 第二个人看后,惋惜地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 不转换一下攀爬的路径,从旁边干燥的墙往上爬?于是, 它凡事总喜欢动脑筋,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后,它立刻被蜘蛛的屡败屡战、毫不放弃 的精神打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
会造成混乱。
‚承认利益的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 作用的就是唯心主义‛。你认为这种观 点对吗?请加以分析说明。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 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一方面,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 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 就是唯心主义的表现;另一方面,强调精神作用 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就不是唯心主义了。
历史唯 物主义
历史唯 心主义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 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 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 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
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 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 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 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 的存在和作用。
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
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