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合集下载

真实的中国抗日军力对比

真实的中国抗日军力对比

抗战时期,国军和日军作战,经常是一败涂地,这和当时的国民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但和当时国军的装备有更大关系。

一、工业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抗战时,中日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根本不在同一档次,可说中国当时就是个普通人,而日本却是重量级拳王!战前,中国钢铁产量不足十万吨,而日本是950万吨。

日本可生产从手枪到航空母舰的所有武器,中国能生产的不过是步枪和小炮;并且其产量和日本更无法比,质量充其量和日本差不多!中国不过是仿制,日本却是独立设计制造!日本有的武器达到了二战期间的最高技术水平,如它的零式战斗机和航母,连美国当时都害怕,何况当时的中国?拿什么和日军斗?像这样的两个国家交兵,谁能不败?我看历史上只有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做到了,谁能给我再举一个例子?……,当然,还有许多现代赵括能在纸上做到!二、三军总体实力日本久有侵略中国的准备,其战争初期可动员448万人的部队,中国军队当时总共有200多万人,并且其军队的训练水平中国根本没法比!日本海空军装备有2700架作战飞机,中国有300架。

虽然不是其全部飞机都在中国作战,但中国的天空确实是被日本所掌握的,大家去看看惨烈的重庆大轰炸,就知道有多厉害!事实上,中国没挨日本飞机炸弹的城市又有几个呢?特别是大后方的四川,每次大轰炸就是一次大屠城!当时的中国空军,左支右绌,堵截日本飞机都来不及,更别提支援陆军作战了!我想知道的是,在前线作战的中国陆军,遭到日机轰炸时该怎么办?他们能守得住阵地吗?日本海军中国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就不多说了。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日军是联合作战,中国是陆军单独作战,中国当时的海空军,在陆军的地面战斗中未起丝毫作用。

中国陆军在面对强大的日本陆军时,还要同时面对强大的日本海空军!三、部队装备编成日本军队的基本单位师团,有22000余人,下辖两个旅团。

装备计有5800匹马,汽车200多辆,步枪9500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装甲车数十辆。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抗战国共对比

抗战国共对比

国民党是在1937年为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员11万多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

到1945年,有党员806万人。

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

相差极为悬殊。

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陆空军,1945抗战胜利后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万人。

相差也极为悬殊。

全面抗战前后,中日之间军事力量对比悬殊,这是众所周知的。

就以淞沪战役为例,日本损失4万兵力,但是中国损失20万,差距可想而知。

本人简要分析下(仅代表本人浅显的见解):1: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日本败给了装备落后的中国。

这是由于日本在战争的一开始就处于战略的劣势地位导致的,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只是表现在前期的战争胜利(1937年以前),基本吞并大半个中国,但是无法继续推进,这如同德国在二战中进攻苏联一样。

这其中的具体原因不再细说。

国共此时在战略上是一致的。

战略:1937.7-1938.6是防御,避其锋芒;1938.6-1945.8相持;1945.8-1945.8.15反攻。

2:先进美式装备的国军(400多万兵力)败给了力量弱小的共军(100万)。

民心所向,战略与战术运用得当。

3: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抗日作用。

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很弱小,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在当时是主要的,正面战场对于打击日本的进攻势头、迟滞日本的进攻速度、实现持久抗战的战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战争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军事实力,这在中日战争的结果就可知了。

共产党在此期间发挥了比国名党更加重要的作用:开展敌后战场(当然这需要国名党正面战场才得以实现),前期正面战场发挥主要作用,后期敌后战场逐渐发挥主要作用(因为这极大程度上打破了日军的战略,3个月灭亡中国),这直接导致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因为日本无法长久战。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投入兵数是多少?死伤人数是多少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投入兵数是多少?死伤人数是多少
团,27万人 。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3.5万人。“昆仑关之战” , 击毙日军第5师团第2
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日军死亡1000余人。“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
树起的一个“抗战神话”,宣布歼灭日军5万。共军方面发动的战役:“平型关”、“广阳
”、“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每役仅仅击毙日军1000余众 。“百团大战”出动1
近年来,国内学者大多数坚持“中国主战场说”,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中国作战时间最长,从“七七事变”算起,有8年之久,若从“九一八”算起,则长达14年

二、中国军队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既使其无法北侵苏联远东,又削弱了南进东南亚的军
力。
三、中国歼灭日军的人数最多,战绩超过美军和苏军。
四、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
对“中国战场决定性地位”的再思考
(一)
中国人民的关内战场(通常也称中国战场)、苏联红军的满洲战场和美、英等国武装力量的
太平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三大组成部分。虽然亚太各国人民
都为击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平等的成员。但在军事上毕竟有主次之分,何者
是主战场?一直是“二战”史学界来自烈争论的问题。 最直接地促成了日本的投降。(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中国和苏联的海上力量都很薄弱,即使能
够全歼日本在亚洲大陆上的陆军,也没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能力。)其四,和海军日新月异的
状况相反,自日俄战争后,日本的陆军建设
出现了明显的停滞趋势,停滞导致的落后到三、四
洲,其太平洋舰队兵力单薄。与之对阵的日军“中国方面舰队”和“松花江区舰队”亦长年
保持在数万吨左右,战争中几乎没有损失过巡洋舰以上的舰种。日本绝大多数的主力舰艇在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

抗战前中国与日本综合实力对比抗战时期日军的编制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有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夜战重炮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54个飞行中队)以及守备队(旅团)。

合计38万人。

日本的征兵制规定凡17-40岁男子必须服役。

还有预备役兵73.8万,后备役兵87.9万、第一补充兵157.9万,第二补充兵90.5万。

此外还有第一、第二国民兵役。

日本海军动员与陆军类似,但服役年限不同。

全国可动员1000万人。

侵华战争前期,各师团都有若干补充大队,配备步兵轻武器,不列入战斗序列,作用是随时补充师团的缺额。

所以每个师团实际参战人数要大于编制人数。

如淞沪会战的第9师团,1个多月死伤12360人,但仍能不经修整进攻南京,就在于补充体制发挥了作用。

但侵华战争后期,日军兵源短缺,已经难以随缺随补。

师团是日军各兵种联合的战略单位,能承担战略方向(进攻作战)任务,编成内各兵种齐全,包括步兵为主体,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兼备。

明治以来,师团一直沿用2旅4联队制(步兵)。

每个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骑炮工辎联队各1个,合计8个联队,另有通信队、卫生队、第1、2、3、4野战医院、兵器勤务队、病马场等。

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

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

每个大队下辖4个中队。

全师团有48个步兵中队。

根据中国军委会军令部调查,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师团平时13000人,战时18000人;七七事变时,师团平时15000人,战时20000人。

日军的文件记载是,师团平时11858人,战时21800人,有的甚至达到25200人。

1936年日军在充实军备的计划中规定,除现有常备师团及少数新建师团外,大部分新建师团取消旅团级别,直辖联队。

1937年9月,以独立混成11旅团为基础扩编为第26师团,辖3个步兵联队。

1938年4-6月,日军组建了6个三联队制师团,包括第15、17、21、22、23、27师团。

但编制不统一。

震撼: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震撼: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

震撼: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来源:戴旭《近代中国强军梦》二战前夕,斯大林曾经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

这种落伍,首先在中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残酷地展现出来。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

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

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

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

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

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

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

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

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

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

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

据统计日中战斗力对比

据统计日中战斗力对比

据估计,中日战争时期,中国军人与日本军人的单兵战斗力之比为20:1,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甚至是还略微保守,差距是全方位的,军官指挥能力、士兵素质、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经验、后勤保障、部队士气等,当时日本指挥官指挥作战的原则就是一个日本联队(相当于一个团)可相当于中国的三个步兵师,且是在日本进攻、中国防守的作战中,中国军民共计3500余万的伤亡,也才歼灭日军五六十万人(无准确数据,不包括伪军及投降战俘)。

一寸河山一寸血,这是我们惨痛的历史,我们应铭记,更应该正视差距,疼定思痛。

可当今的我们的军队与世界一流军队相比,更不容乐观。

就以强大的美军为例,有中国学者比较客观的分析认为,中国与美国的军事实力相比差距在20至30年左右。

一次军事课程,谈及中美之间的战斗力差距,一位曾在一线部队任职多年的老教员忧思不已。

他认为无论是兵器素质、体制编制、武器装备、联合能力、信息通讯、战斗经验等,我们都有不小的差距,其中还有的不止一代的差距。

不考虑核武器的作用,单以常规战力估计,今天的美军两三个作战营的战力,便可抵档中国的一个师。

二战中日对比

二战中日对比

二战斯大林:中国没军事工业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当日本已紧跟世界潮流大踏步迈入机械化军事时代之际,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拿得出手的主战兵器。

全部中国海上力量不如一艘日舰?二战前夕,斯大林曾说过: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

这种充满沙文主义色彩的评判,听起来相当刺耳,却是中国人不得不承认的残酷现实。

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军备的全面落伍,在中日直接较量中惊人地展现了出来。

“七七事变”中在卢沟桥与日军战斗的中国士兵。

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归根到底由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来决定。

且看抗战爆发前中日双方的一系列数据对比: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日本年产铜8.7万吨,中国700吨;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也就是说,当日本已紧跟世界潮流大踏步迈入机械化军事时代之际,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拿得出手的主战兵器。

无论国家的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益西化的日本都遥遥领先中国整整一代。

先以双方海军军力对比为例:“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兵员共约两万五千人,共有66艘舰艇,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五类,总吨位57608吨。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兵员十二万七千人,共有舰艇285艘,总吨位超过115万吨。

其中作战军舰约77万吨。

包括航母4艘(近7万吨,总吨位,下同),水上机母舰2艘(约3万吨),战列舰9艘(约27万吨),重型巡洋舰12艘(近10万吨),轻型巡洋舰21艘(近11万吨),驱逐舰102艘(超过12万吨),潜艇59艘(超过7万吨)。

还有练习舰、潜水母舰、布雷舰(艇)、海防舰、炮舰、水雷舰、扫雷舰数十艘,总吨位约13万吨,以及修理舰、运输舰、练习特务舰、测量舰、布雷艇、猎潜艇等配套舰艇。

近代现在军事二战中日军队对比

近代现在军事二战中日军队对比

近代现在军事二战中日军队对比我们通常所指的日本军队,因该是日本陆军,而不是日本海军。

甚至应该是日本陆军的地面部队,而不包括日本“陆航”(二战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

我们现在一提起抗日,必说我们的装备不如日军。

可实际情况是中国正面战场上的国/军在轻武器方面大大强于日军,在早期,仿制德制毛瑟98k的中正式步枪,对人员的杀伤远强于日本明治三十八年装备部队的“三八”式步枪,而闻名世界的捷克造ZB—26轻机枪更是远胜日本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俗称的歪把子)。

而中日战场上被轻武器杀伤的占大多数,从这个角度讲决定战争胜负的武器是轻武器。

可以说中国军队在这方面强于日本陆军。

当然,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在装备上远弱于日军。

引起我们不是武器上不如敌人,而是我们在后勤供应上不如日军。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军事体系,其后勤已经做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而我们每一种单兵武器都强于日本,但凑在一起就不如人家了。

什么捷克造、德国造、意大利造、苏联造、中国仿制的、英国造、法国造、美国造……像个万国博览会。

武器口径更是五花八门。

别的不说,就连钢盔都不统一。

在滇军一些著名的抗日照片上,他们戴的是英式头盔,而中央军经过德国顾问训练过的戴的是德式头盔,而另外一些照片中(具体部队不太清楚,我估计是西南军阀或是东北军)戴的则是法式钢盔,战争后期中央军戴的又是美式钢盔。

这样的后勤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吗?另外,日军的运输基本上是靠汽车加抢劫来的牛车、马车完成。

有航运的地方还有船只来运输补给。

而国军、八路军则基本靠民夫的肩扛手推来完成的。

士兵受伤后不能及时的送到现代化的野战医院治疗,补给经常跟不上。

日军是大米加罐头,我们是找到什么吃什么,八路军是一袋小米。

这样的后勤差距注定了我们抗战的困难和长期性。

美国人战胜日本人靠的就是强大的后勤,三吨多的炮弹加其他弹药的大量消耗打死一个日本兵的比例,使整个二战各交战国最高的。

美军的登岛战凡是前期炮火准备不足的,损失必然大。

中日对比1937

中日对比1937
与日军比兵
国军的部队兵是抓来的,所以中国有抓壮丁的说词﹔日军士兵是招来的,殖民地籍士兵部分是抓来的。国军的兵很多不明白为何而战,为谁战,部分有爱国的狂热﹔日军的兵大多有为天皇卖命的狂热。国军士兵受中庸的文化的熏淘,明哲保身思想根深地固,大多各方面素质差,至今国人在歹徒面前还畏缩不前,其实国人怕死的程度可能甚于美国人﹔日军有武士文化的熏淘,尽管怕死,但屈辱会使生不如死,逼迫他们为免屈辱而自寻死路。国军不重训练,情急中抓来壮丁套上军装就是兵﹔日军士兵久经训练,而且训练极严酷。
排水量2950吨13000吨1 : 4.3
航速19公里/小时61公里/小时1 : 3.1
火力150mm舰炮3门47mm舰炮4门37cm 4连鱼雷发射管1具舰载机无200mm舰炮10门127mm舰炮16门61cm 4连鱼雷发射管2具25mm高炮52座火箭发射筒8座水上侦察机2架
战绩与归宿1937年九月廿五日,为拦截日本舰队,自沉于江阴,为抗战尽了最后一份力。1942年3月1日,曾与友舰一起击沉泗水海战中败逃的英国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及两艘驱逐舰。1946年7月8日,被英国海军自沉于马六甲海峡。
石油年产量1.31万吨169万吨1 : 129
铜年产量0.07万吨8.7万吨1: 121
飞机年产量基本无生产能力1580架/
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744门/
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330辆/
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9500辆(设备能力为年产30000辆) /
年造船业能力不详47.32万吨/
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5.3万吨
--------------------------------------------------------------------------------

抗战初期中日双方军力对比 火力上存在巨大差距

抗战初期中日双方军力对比 火力上存在巨大差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初期中日双方军力对比火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导语:日军以师团为基本战略单位,联队为基本战术单位。

国民党军一个师的兵力大约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

如若按日军最初的四单位制计算,17个日军以师团为基本战略单位,联队为基本战术单位。

国民党军一个师的兵力大约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

如若按日军最初的四单位制计算,17个师团下辖共计204个步兵大队——国民党军的统合战斗力其实仅为其2/5。

1937年8月28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关于抗战中日本士兵的报道。

图为扛着机枪的年轻日军士兵。

他们既是日本侵华战争机器上的一枚棋子,又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图为英国记者用这张日本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给以“盲目的工具”标题,反讽了日本的侵略。

何应钦在《开战之前敌我兵力比较》中,对比了“七七事变”时双方的兵种及兵员数量,日本在开战之初,陆、海、空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

日本兵员总数为448.1万人,其中现役兵、后备役兵、预备役兵为战斗兵,数量199.7万人,补充兵人数248.4万。

陆军常备师团17个,海军舰艇190万吨位,空军飞机2700多架。

国民党陆军现役兵170多万,补充兵约50万。

海军舰艇11万吨位,不足日本的1/10。

空军仅有战斗机305架,各式飞机加起来一共600架。

陈诚在《敌我国力的比较》中写道:我陆军虽然有182个师的番号,但作战初期可使用于一线的兵力,仅为步兵80个师、9个独立旅、9个骑士师、2个炮兵旅、16个独立团而已。

这里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中日双方军队编制上的差异。

日军以师团为基本战略单位,联队为基本战术单位。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17个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设有两个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之国力军力对比表中日两国1937年之国力比较表类别 \ 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国土总面积1142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7 万平方公里(外蒙古还未独立) 31 : 1人口总数 4.6 亿 0.9 亿 5 : 1工业总量 13.6 亿美元 (占GDP 10%) 60 亿美元 (占GDP 80%) 1 : 4钢铁总产量 4 万吨 380 万吨 1 : 145煤年产量 2800 万吨 (其中外资企业占55%) 5070 万吨 1 : 2石油年产量 1.31 万吨 169 万吨 1 : 129铜年产量 0.07 万吨 8.7 万吨 1: 121飞机年产量基本无生产能力 1580 架 /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744 门 /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330 辆 /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 9500 辆 (设备能力为年产30000辆) /年造船业能力不详 47.32 万吨 /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 5.3 万吨乱曰: 中国自清末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给日本后,国势大衰。

民国建立之后又是军阀混战,发展缓慢。

至抗战军兴以前,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国。

而日本自从在甲午战争中大胜中国,得到了清廷巨额赔款以后,国势大增。

至1937年,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国。

抗战前夕,中日两国国力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

诺大的中国在当时与撮尔倭国的差距之大,今天想来,也令人汗颜。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军事工业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尚不能生产。

飞机和舰艇虽已生产出少量产品,但主要部件仍需进口。

无批量生产能力,按战时标准,实际上等于不能生产。

仅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

工业门类齐全,大口径火炮,坦克,汽车,飞机,舰艇均可生产研发,步兵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等的年生产能力,完全满足进行大规模战争的需要。

差距太大陆军步兵182个师又是6个旅,骑兵9个师又6个旅,炮兵4个旅又二十个独立团极其他少量特种部队(其中40个师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生为军官而组建的部队,训练与装备较其它部队为好)。

中日战争中国战斗力究竟如何

中日战争中国战斗力究竟如何

中日战争中国战斗力究竟如何上一期《重读抗日战争》中我们想大家介绍了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敌人——日军的基本情况。

与近代工业化国家日本相比,动荡中的中国拥有的是一支怎样的军事力量?只有知道抗战时中国军队的状况,我们才能知道,在面对日军是,为何会复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详细]漫漫整编路:抗战初开时中国庞杂的军队体系按照“调整师”编制所编成的步兵师按照欧洲的标准只能勉强算作轻装师,其火力、防御、攻坚能力均相当有限。

与日军师团比,仍有较大差距。

这60个师的战斗力也比日军二流师团差一大截。

被抗战打断的整编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低下,消耗国家过多的财政支出。

德国顾问认为在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不足以与日军抗衡,因此必须将国家有限的财政能力集中起来建设新军,精简军队裁汰冗员刻不容缓。

这一思想和蒋介石不谋而合。

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即设想开始裁军工作。

但当时全国超过200 万人的军队分别为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各派系所控制,更重要的是蒋介石试图通过裁军加强嫡系实力,削弱其他新军阀。

一番讨价还价中国民革命军编遣委员会成立,德国顾问参与了裁军工作,并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拟定了编遣方案。

根据德国顾问鲍尔的《军队编遣方案》,全军将被压缩为65个师、骑兵8个旅、炮兵16个团、工兵8个团,总人数80万。

全国军队完全隶属于中央,以求达到蒋介石所谋求的军政令统一。

但是各派新军阀都想在编遣工作中保存自己的实力,削弱他人力量,《军队编遣方案》无疑不能满足各方的这种要求,因此矛盾重重,爆发战争,最终发展为各地方实力派联合倒蒋。

蒋介石经过中原大战击败各路新军阀,使整编工作得以继续开展。

1933年南京政府军政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继续进行浩浩荡荡的整军计划。

在整军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编制的部队有着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编师、调整师、整理师、新编师等四种称谓。

根据塞克特《陆军改革建议书》中的方案全国陆军要重新编组成60个师将其称之为整编师装备由德国进口的武器、使用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

抗战时期中日军队装备大对比

抗战时期中日军队装备大对比

德制PzKpfwI/A型(sd.kfz101)轻型坦克被众多人认为是国军德械师强大无比的证据,看了看也是1个战斗全重5.4吨,最大速度37km/h,装甲厚6-13mm,乘员2人,装备2挺7.92mmMG13机枪的家伙,连个火炮都没有的东西,好象国军有10个,在上海,南京都被日军火炮给爆了。
国军火炮类型繁复,光绪时期的山炮,各地军阀自己生产的火炮,进口的火炮,最先进的就是44门德国150MM榴弹炮,大约90来门德国105MM榴弹炮但是数量太少,凇沪会战始终被日本海军战列舰,巡洋舰上的巨炮和陆军重炮群压制,一开火就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就立刻招来空中,海上和陆地的攻击,损失不小。38年以后炮弹,零件供应断绝。在战场上在日军的远程重炮和航空兵2重打击下,损失很大,3次长沙会战以后就基
日军95式轻战车,装备了锻压合金装甲,时速40公里,装有94式37MM反战车炮,7.4吨。完全可以包打国军那些意大利,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的轻型坦克。无论火力,机动力还是装甲,发动机,投入战场的数量都要超出。
等到日军在中国战场投入97式中战车,就更加厉害了,国军基本上是不具备反装甲能力的。对付这种体重15吨,有25MM锻压合金装甲,时速38公里,还装着1门57MM反坦克炮或者1门47MM反坦克炮和7.7MM机枪,拥有不俗越野能力的97式中战车基本上是没有任度部队开始装备美国火炮,其中有炮兵1个团还装备36门155MM重型榴弹炮,1个完整的4万多人的全美械军拥有12门105MM榴弹炮,下属的3个步兵师还有36门75MM山炮,36门81MM迫击炮,36门37MM战防炮,162门60MM迫击炮,1400多挺机枪。但不是所有美械军都有这种配备,应为美国只援助了39个师的装备,到46年夏季装备完毕,国军却装备出了64个师。只有5大主力才能有上面这种水平。这样的40000人的军在压制火炮上比日军1个14000人的师团一样或者强点,对比是48门75---105MM火炮VS36-48门75---105MM火炮,但是在团,营级别火炮上占有优势。

1937年中日二国实力比较,差距到底有多大?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1937年中日二国实力比较,差距到底有多大?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1937年中日二国实力比较,差距到底有多大?说出来你或许不信英雄儿女各千秋。

——陆游中国能有如今这样的成就,和那些抗战英雄们的努力一定是分不开关系的。

现在我们通过影视作品回忆起那段灰暗岁月的时候,都会感慨英雄们,他们俨然成为我们敬仰的目标。

不过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那个时代中方和日方的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能够获胜,有部分是凭借着国际友人的支持。

就拿1937年来说,1937年对中国人来说一定是转折的重要年份。

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全世界的侧目,几十万人惨死的事实,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而那些电视剧中对现状的描述,多少掺杂了美化成分,现实中的残忍可以说是无法想象。

我们必须要清楚,中国军队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一定经历了很多的故事。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影视剧中美化的地方,都建立在战士们挥热泪洒热血的基础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新中国的崛起做铺垫了。

而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则得到了全世界的赞扬,因为这场战争代表中国全面反抗战争的开始,或将意味着中国进入重要的转折期。

但只有内部人才知道,当时中国人手中的装备,和日本人相比实在差了太多。

也许我们在总人数上能够占据一定优势,但在绝对的枪械实力面前,人数多只能起到“肉堵”的作用。

时局混乱,百姓们很是支持中战士们为国奋斗,但他们只能做到粮食补给和精神支持。

根据影视作品中的内容,百姓们会把家里的铁锹等东西送到工厂,工厂一番改造后,再送到战士们的手上。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处于上下一心的状态,精神上是绝对可以抵过日本人的侵略。

但我们回到现实,那个时候人们的穿着都成了问题,家里只有破烂不堪的衣服的时候,哪能腾出那么多工具为国家努力呢?更何况那个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极为弱小,农业基础也因战争等原因遭到破坏,问题十分严峻。

从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看,当时日本的总GDP数额是中国的3倍不止,人均GDP则是中国人的20倍。

这就相当于,一个日本士兵所拥有的财富总量,是20个普通中国人的总量,对比极大。

抗战时不光是武器,为何中国军队连数量都不如日本?

抗战时不光是武器,为何中国军队连数量都不如日本?

抗战时不光是武器,为何中国军队连数量都不如日本?历史群里聊天,有位朋友突然说了一句:如果抗战一开始,中国就武装起300万军队,杀向战场多好!一定能打败日军!这位朋友的想法是好的,但不符合事实,第一:当时中国国力无法支持300万”经过训练的军队”,没有那么多的武器,弹药,军官,和后勤保障,甚至公路和铁路也不够,抗战开始的1937年,中国全国兵力约203万。

如果扣除空额的话,大概连180万都不到。

(抗战结束后虽然膨胀到400万,但实际质量远不如前)铁路的多少决定了兵力调动的最大限度,上面是1937年的中国铁路地图,总长2.1万公里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 也就说当时中国能用于军事运输的铁路最多一万公里。

(今天中国有12万公里铁路,其中还有运输能力更强的高铁)第二:即使真凑足了300万军队,还武装好了,吃饱喝足了,再瞬间移动转移到战场,还是处于劣势,为什么?因为1937年日军的最大动员兵力超过470万。

日本有陆军常设师17个,共60余万人;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员比中国雄厚,有预备役73.8万人,后备役87.9万人,第1、第2补充兵248万。

合计超过470万。

而且这个数字还随着战争的进行越来越多。

1937年哪怕是比人数,中国军队数量也少于日本!(还没计算满洲国军队呢)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经历,要知道不管是蒙古入侵还是满清入关,中国从未在兵员上少于对方。

为何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兵员会少于加上朝鲜台湾都只有1.4亿的日本呢?因为近代以来,世界列强都建立了预备兵役制度,日本民众平时就经过长期军事训练,是优秀的后备补充兵源。

而中国的预备兵役制度从抗战前一年才开始,这意味着1937年的中国军队是“一次性”的,淞沪会战还能和日军较量一番,可八年抗战打下来,老兵都死了,剩下的是未经训练的临时拉夫。

这些人被迫丢下家庭,受长官欺压虐待,毫无积极性。

但是今天要谈的,只是预备兵役制度相关的学校军训这一点。

当时日本教育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在非专业军事教育领域普及军事内容。

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力量对比分析

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力量对比分析

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力量对比分析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侵略行动的事件。

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九一八事变中,中日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力量对比进行分析,以揭示当时战局的发展及原因。

一、地理优势与兵力规模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军已经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军事基地,拥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而中国军队在东北的部署相对薄弱,无法有效抵抗日军的入侵。

此外,从兵力规模上来看,日军的数量明显超过了中国军队,具备了较大的优势。

二、军事实力装备在装备方面,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事实力得到了较大的加强。

他们引进了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使其在军事装备方面具备了明显的优势。

而在中国军队中,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限制,装备相对较为落后,无法与日军相抗衡。

三、作战经验与训练水平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军队在对外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参与过多次战争,如日俄战争和一战期间与德国的战斗。

这些经验使得日本军队具备了出色的作战能力和统一指挥风格。

而中国军队在这方面相对较弱,由于多年的内战和政治动荡,其作战经验和训练水平与日军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四、政治与外交因素除了军事力量对比,九一八事变中的政治和外交因素也对战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政府采取了秘密行动并迅速占领了东北地区,而中国政府则在反应上较为迟缓。

此外,日本还利用国际形势对中国进行施压,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支持相对较少。

五、民族情绪与士气在九一八事变中,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的入侵威胁,遭受了巨大的民族屈辱。

这激起了广泛的民族情绪和爱国热情,士气逐渐振奋。

而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残暴行为和侵略行动引起了部分当地居民的强烈抵抗。

六、总结综上所述,在九一八事变中,中日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明显不平衡。

日本军队在地理优势、兵力规模、军事实力装备、作战经验与训练水平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而中国军队则相对较弱。

解放军一个师穿越回到抗战时期,日本还敢发动918吗?

解放军一个师穿越回到抗战时期,日本还敢发动918吗?

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对中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日本之所以敢在当时对是自己国土面积25倍的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除了膨胀的勃勃野心之外,其远远超过我国的军事、经济等实力才是更主要的原因。

侵华日军
最近有位老师历史课作用中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解放军一个师穿越回到抗战时期,日本还敢发动918吗?”。

我们都知道,历史已经不容更改,但通过这些方式来让学生铭记历史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解放军
那么,在这种假设情况下,日本还敢发动918事变吗?我们首先来看看当时中日的军力情况对比:日本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每年能建造上千架战机、700多门火炮,坦克汽车更是不计其数。

而海军战舰总排水量达到了115万吨,其中还包含4艘航空母舰。

而中国除了兵员数量超过日本外,其他都远远落后。

因而战争打响之后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沦丧了大面积国土。

那么如果此时解放军出现在当时的抗日战争时期,我认为首先不是立马拉上战场和日本军队死磕。

而是应该将先进的作战理念和军事战略传导给中国军队。

因为二战时期的日本虽然远远比不上如今解放军的战斗力,但其由于其战备人员、军备物资等综合优势,解放军一个师1万人左右的兵力在当时实际的战场上也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可能也就仅仅能赢得几场战斗而已,毕竟一场战争比的还是综合国力!
因此,假如穿越到了当时的年代,解放军应该采取“授之以渔”的方式,教教当时的中国军队如何作战,如何利用落后的武器装备去抗击日本侵略者!总的来说,解放军的出现并不能遏止日军发动918事件,但却有可能缩短侵华战争的时间,减少中国军民的伤亡。

淞沪会战双方兵力对比

淞沪会战双方兵力对比

淞沪会战双方兵力对比在会战兵力规模及战斗力方面,中国军队出动陆军约七十个师,外加七个旅及上海、江苏各保安团队,轻战车约一个营,还加上独立野战炮兵五个团又两个营等,合计50多万人。

日本陆军总兵力九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外加两个支队又两个步兵联队,共计约22万人。

此外,日军拥有重战车约两个大队、轻战车两个至三个大队;还有攻城重炮兵一个联队、野战重炮兵两个联队、野战炮兵三个联队,一个日军联队的编制相当于中国军队一个团。

海军方面,中国军队除海圻、海宁、逸仙、楚有、应瑞等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十余艘外,另有永绥、江贞、顺胜等炮艇,以及鱼雷艇二十余艘,合计约四十艘。

而日本海军初期动用联合舰队第一、三两舰队兵力,包括“加贺”号航母在内,共有巡洋舰、驱逐舰及以下战舰共五十余艘。

空军方面,“七七事变”时,中国空军虽拥有各式飞机六百架。

但可用于作战的机数只有230架,预备机75架,合计305架。

空军编为九个飞行大队、六个独立飞行中队,另有由航校师生组成的暂编大队,以及一个空运队,飞行员620人,设空军总站十处,空军机场110处。

空军装备的各种型号飞机均靠进口,计驱逐机113架,重型轰炸机17架,轻型轰炸机52架,攻击机20架,侦察机103架。

而同期日本陆海军飞机数达2700架,为当时世界空军强国。

日本航空兵分隶于陆军和海军。

陆军飞机1480架,下辖三个飞行团及直属第四、第五飞行联队。

抗战初期,日本海军及其海陆军航空队兵力均占绝对优势。

此外自明治维新后,日本科学技术逐步实现现代化,能够自行生产威力强大的武器,例如陆军配备的38式步枪,射程达3500米,比中国制造的“汉阳造”步枪远出1400米,而且在数量方面,日军枪炮数量也是远超中国军队的。

此外,日本能制造性能优异的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和主力舰。

中国除小型枪炮外,什么大型飞机、大炮和船舰都不能制造,军力悬殊。

按编制装备计算,中日团级和师级部队的火力比较约为一比二,而中日师级部队按编制装备并依其发射速度其火力比约为一比三,故中国师按编制装备战力约为日军师团三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力对比二战前夕,斯大林曾经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

这种落伍,首先在中国和日本的较量中残酷地展现出来。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

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

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

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

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

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

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

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

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

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 转自铁血社区/post_12723504_1.html/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

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

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

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

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

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

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

当年明治维新时期,和中国洋务运动时期,本来清朝造舰能力应该在日本的十倍以上,到了中华民国时期,居然差距有这么大。

空军呢,当时中国空军仅仅装备是600余架飞机,作战的飞机只有305架,也全部是买人家的,美国的、欧洲的,欧洲的主要是意大利的双翅膀飞机。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在抗日战争当中,先是苏联支援中国大量的飞机,还派出它的航空队过来帮助中国作战,在后期美国的飞虎队带着飞机也过来,就是因为你自己不能造,空军非常弱小。

你没有这个整机生产能力,零部件也没有,这就是是航空工业的差距。

在抗战爆发的时候,当时民国空军能够投入作战的飞机,只有200余架,能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产飞机是1500多架。

战略后期进入极限动员以后,日本每年能生产飞机一万到两万架。

当中日进入全面交战以后,日本的海陆军航空兵总共有飞机2700架。

它还有舰载飞机,大量的舰载飞机。

陆军战斗力差距就更大了。

从人口上看,当时我国是四亿多人。

熟悉战争史的读者都知道,自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各国实行的都是平时少养兵,节省经费,多储备预备役的兵力。

当时中国正好相反。

平时养兵,民国的时候养兵170万,四亿多人的一个国家,养兵170万。

当时国民党的现役的步兵是182个师,还有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加上还有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等等。

当时中国的预备役,只有150万人。

以当时中国人口数量这么大,可是只有这么少的预备役的部队,说明动员能力非常差。

那我们再看日本,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的人口为九千万,日本把它统计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万人左右,日本当时养的常备军38万人,变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还有5个野战重炮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还有一些守备部队等等。

日本有一个规定,就是凡是17岁到40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战争一旦发生,它可以动员的参战的兵力达到一千万人。

其中受过军事训练,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的人,最后达到将近450万。

它前面28万人,到最后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迅速补充了几百万人。

日本,当时的军事动员体系,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极高。

日本可以利用朝鲜到华北的铁路网,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把兵员运到中国,运到朝鲜,很快就能输送到中国的腹地。

[ 转自铁血社区/ ]当时有一个统计,就是它从朝鲜每星期可以运两到三个师,从朝鲜运到满洲,每星期运两个师。

在华北战场,日军可在开战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运来两到三个师团。

在沿海战场,日军第一梯队用两到三个师的投入,就要一个星期。

而后呢,再续加同样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个中国将领曾对日本有这样一个判断,事实上在后来的战场发展中,就是这个样子。

它的动员能力甚至还超出了中国政府的预见。

再就是在兵员的训练上,同样中国和日本的军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当时中国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文盲,黄仁宇写过《万历十五年》,他在抗战的时候,当排长,据他的记录,他就发现了基层的军官,连点名的花名册都点不了,不认识字。

平时就更谈不上研究战术了,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凭冷兵器时代那种动员,那种激励士气的方法。

进攻的时候呢,以密集的队形蜂拥蚁附,像蚂蚁、像蜜蜂一样。

可是一旦失败,就各自逃散,完全没有战术。

单就射击训练来看,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

所以平时,由于这个东西如此昂贵,军队在训练当中,舍不得打子弹,一发子弹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没有了,只能是空枪射击,这就导致后来军事训练素质非常低下,枪法不准,在战场上就体现出来了。

当时条件最好的中央军,装备最好,也不过是每个兵配发15发子弹,做实弹射击。

而打起仗来以后呢,每个兵只能配发20发子弹。

可是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能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结果就是日军每个中队都有三分之一步枪兵可以达到优秀射手的水平。

中国军队和日军作战,他的枪法非常好,加上步枪的性能也好,在对战当中,中国军就非常吃亏。

至于火力差距就更大了,“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中国全国75毫米以上的火炮,只有800多门,全国只有这么多,而其中的重炮只有48门,你想中国军队,整个火力连日本军队的一个零头都不到,抗战爆发以后,中国与日本在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初期抗战刚一爆发,就丢掉了现代工厂的94%,上海、沿海这一带全都丢掉了,发电量的96%。

到1939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控制区每年产铁量只有1200吨,到1944年,也不过有一万吨产铁量。

而美国当年的钢铁产量,在1880年就达到了110万吨,1890年为430万吨。

在中国抗战前,美国的钢铁产量已突破了千万吨的大关。

战前只有15%的中国民众生活还算是过得去,整个中国的民众的70%,一半是处于半饥半饱,一半是常年挣扎在赤贫线上,根本就吃不饱、穿不暖。

战争一起,中国又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很多的工厂又被摧毁,工业体被摧毁,导致中国物价飞涨。

1944年的物价是1937年的500倍,七年当中通货膨胀率达到了500倍。

当时有个说法,就是民国期间曾有过黄金十年,有很小数量的中产阶级出现。

但战争一打,很快让这些中国已经萌芽的中产阶级全部归于消灭,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不可能存在。

中国也还有富裕阶层,只是个别的,像官僚垄断集团,就是四大家族。

(4)1944年10月,美国顾问魏德迈来华,就发现中国士兵普遍营养不良,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甚至连行军都感到困难。

这就是落后的代价。

而这个落后还只是和日军的比较。

如果和世界最先进的军事力量相比,差距更大。

而当时的日本,虽然海军比较先进,但其陆军却并不先进,只能在东亚称雄。

如果与苏、美、德等国相比,甚至连一战的水准都没有达到。

由于日本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陆战,导致日本对这一次内燃机革命体会也不太深刻,它只是工业基础在进一步奠定以后,跟上来了。

实际在军事上的发展,海军跟上来,陆军没跟上来。

对付当时国民党的军队和八路军的军队还可以,因为你有炮兵,中国军队没有。

但是一遇到苏联和美国这样的对手,日本在军事水平落后马上就表现出来了。

1939年日军和苏军在诺门坎这个地方发生冲突,这个时候日本发现它火炮的射程全面落后于对手。

苏军的火炮可以轻而易举打到日军阵地上,而日军的火炮没有办法还击。

后来就导致整个战争惨不忍睹,可以说整个陆军被苏联的机械化打得落花流水,这也就改变了日本陆军的战略走向,[ 转自铁血社区/ ]日军在机械化方面,也是全面落伍的。

它的野战炮兵,基本上还都是用骡马牵引,西方至少还有自行火炮,而日本的步兵还是依靠徒步行军。

我们再看德国,德国军队和当时的苏联军队,包括美国军队,都是摩托化行进。

战术日本也是非常落后的,它的坦克也把它定义为支援步兵,它的坦克甲板非常薄,坦克又小。

它有一种97式的战车,全重只有13吨。

日本还迷信夜战,叫白刃格斗,动不动跟人家拼刺刀,却忽视单兵武器射击的速度,所以它没有冲锋枪,不装备冲锋枪,也不装备半自动步枪,非常少,突击步枪也非常少。

而美军就不是,它在战争爆发后,普遍装备了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日军的步枪每打出一发子弹,就要手动把枪栓拉开以后,再把弹壳退出来,然后再装另一发子弹。

在太平洋战争当中,就吃了大亏。

日本士兵每打出一枪,美军可以打出八枪。

在实际当中,相当于美国具有了日本八倍以上的火力。

日军尚且如此,而中国的军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中国连续失去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以至于抗日战争,乃至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只能是以农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对抗工业时代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而不得不承受战场上人员惨重的损失。

当然,这两场战争中国都取得了胜利,这种胜利主要是精神的胜利、信仰的胜利、民族团结的胜利和东方智慧的胜利,而不是凭借我们自己强大的工业力量和技术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上的军事实力。

因为历史的欠账,一再错失社会变革和军事变革的机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银和山河破碎的代价之后,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

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教训。

(5)如果说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迫不得已,只能在自己的国土上保家卫国。

那么,随着战争形态的变革,传统的以占领土地、直接掠夺资源为目的的战争,已经逐渐变为以摧毁国家经济、战略设施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战争,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战争样式。

在这样一个战争样式中,谁的国土成为战场,谁在开战以前就已经失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