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伤寒论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陈明共45页

合集下载

陈明教授为您开讲延续“养护生命之本——脾胃”

陈明教授为您开讲延续“养护生命之本——脾胃”

陈明教授为您开讲延续“养护生命之本——脾胃”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们摄入的水谷精微都需要靠脾胃进行运化、使营养输布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可是,日常的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形寒饮冷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脾胃功能的损伤,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疲乏倦怠、慢性口腔溃疡等诸多毛病也随之而来,缠绵难愈。

民生开讲再次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延续“养护生命之本”系列话题,带您一起养护后天之本——脾胃,精彩节目,敬请关注。

【开讲嘉宾】陈明,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及“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

陈明教授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教授,自1983年始从事中医的医、教、研工作,尤对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颇有研究,临床上灵活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疾病、肠道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病、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小儿发热等内科、妇科、儿科、皮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证。

===================================================================人体生病的8个原因-1.饮食结构不合理;2.心理压力过大;3.起居不规律;4.运动锻炼缺乏;5.食品卫生安全问题;6.化学药物、激素、抗生素的滥用;7.环境污染严重;8.精神污染的刺激。

目前排在前三位的致病因素:1.压力过大(焦虑、思虑过度);2.环境污染(饮食不安全);3.疲劳过度(过劳、饮食不当)。

这三大因素对脾胃影响都较大。

中医认为,脾与胃同居中焦,二者以膜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一个重要功能是运化水谷、水湿。

主要是对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陈明主讲中医脾胃病经验方(二)

陈明主讲中医脾胃病经验方(二)

3、寒热错杂痞多为胃热脾寒相互错杂于中焦胃脘所致。

临床特点:胃脘疼痛或腹痛,不敢食凉,大便稀溏,不能食补。

舌红苔黄,或舌苔黄白相间。

用半夏泻心汤或黄连汤加减。

(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热痛,黄连汤用于腹痛,胃痛剧烈的可加良附丸)半夏泻心汤使用技巧:1、寒热错杂表现(上火又恶食凉)2、胃脘不适或嘈杂(痞、满、痛)3、大便溏泄(一日一次或数次不等)4、舌红苔白,或舌苔黄白相间(1)病例:张某某,女39岁,北京大兴人,2011年7月13日初诊:胃痛一年余,每日疼痛。

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恶食凉,口干口苦,食欲差。

舌黄,脉沉滑。

处方:法半夏10g,干姜6g,黄连6g,黄芩10g,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木香10g,砂仁10g,霍苏梗各10g,焦三仙各10g。

7剂,水煎服。

2011年8月3日二诊:服上方期间胃痛一次,为食粘玉米所发,口干苦,小腿凉,背酸痛。

舌薄黄,脉弦细。

处方:法半夏10g,干姜10g,黄连10g,黄芩10g,党参10g,炙甘草3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0g,焦三仙各10g。

7剂。

2011年8月10日三诊:本周胃未痛,食欲可,大便日一行,口苦消,仍口干,上方去厚朴,加白术10g,7剂。

2011年9月21日四诊:述胃痛一直未发,大便非常规律。

转治手脚发凉。

黄连汤:黄连10g,干姜10g,半夏10-15g,桂枝10g,党参10g,炙甘草3-6g,大枣4g。

治腹痛为主。

主治:上热下寒(胃中有热、腹中有寒)之胃脘痛,或伴呕吐,舌红苔白或舌苔黄白相间。

黄连汤是治疗腹痛、胃痛的良方,但前提是寒热错杂型的,表现为上热下寒,如腹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不敢食凉,食则疼痛加重并大便溏稀,可伴口舌生疮,口干口苦,反酸嘈杂,舌苔黄。

本方目前多用于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神经性呕吐、消化道溃疡等属于上热下寒的。

(2)病例:刘某某,41岁安徽人。

2017年11月11日就诊。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2、“桂枝汤”治卫气不足阳虚不固的多汗、畏寒(无内热)、解肌发...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2、“桂枝汤”治卫气不足阳虚不固的多汗、畏寒(无内热)、解肌发...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2、“桂枝汤”治卫气不足阳虚不固的多汗、畏寒(无内热)、解肌发...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2、“桂枝汤”治卫气不足阳虚不固的多汗、畏寒(无内热)、解肌发表调营卫;调更年期(视频+文稿)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解谈到桂枝加附子汤,就不能不说桂枝汤。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后世称之为“群方之冠”。

张仲景使用桂枝汤的范围特别广泛,是《伤寒论》中庞大的症候群之一,张仲景既用它治外感病,也用它治内伤杂病。

但无论将它用于那个证候范围,都有汗出、恶风的表现,这个类型出汗属于“自汗”,自汗的特点是多在白天出汗,一活动就汗出,安静时汗出较少。

汗出、恶风就是使用桂枝汤的主症,反映了营卫不和的病机。

什么是营卫不和呢?原来人体内有许多重要的气,如营气、卫气、宗气、肾气等等,它们都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分子。

营气,是主管营养的,所谓营者,营养也,运行于血液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

卫气,顾名思义,是保卫人体的气,我们经常提到的人体的免疫力、防御力,就是卫气的功能,它运行于皮表,能够保护机体免受外邪的侵害,控制汗孔的开与合,温煦体表维持体温。

营气和卫气,一阴一阳,配合紧密。

卫气保护营气不致外泄,营气滋养卫气不致虚弱,这种状态称为营卫调和。

如果因外邪的干扰,或者由于疲劳过度、起居失宜等内伤的因素,导致卫气不能很好的固摄营气,营阴外泄,就会出汗。

出汗后汗孔开大,而卫气又不能对其控制,就会怕风、怕冷,这种情况张仲景使用桂枝汤来调理。

桂枝汤有五味药物组成:汗出异常的病很多,对女性来讲,多见于更年期的出汗。

女性一到更年期,由于月经将要停止来潮,雌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系统的长期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系统面临着重新洗牌。

身体调节能力强的人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但若调节能力不好,就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出现许多症状,叫做“更年期综合症”,有些症状甚至莫可名状。

更年期综合症中最突出、集中表现出的症状就是烘热出汗,汗出后又有明显怕冷,一天中会来个好几阵,如果没有内热的话,桂枝汤是治疗此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剂,因为张仲景对“时发热汗出而不愈”类的疾病,就是选用桂枝汤治疗的。

陈明主讲中医脾胃病经验方(三)

陈明主讲中医脾胃病经验方(三)

四、烧心反酸胃病常见的一种表现,常伴有嘈杂,甚至病人无法用语言形容胃中的难受。

临床有寒热之分,带以热为多见。

值得提出的是,烧心反酸,无论寒或热,其病根皆在于肝。

正如清•高鼓峰《四明心法•吞酸》说:“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

”肝主酸,性喜条达,肝木郁滞不得条畅,则郁而为酸,所以治酸必治肝。

病例:顽固反酸案,50多岁女,北京人,患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胃窦糜烂。

临床所见泛酸、吞酸为甚,每于夜半2-3点时分,大口涌出酸水,或难以自控的吞咽欲泛之酸,“咚咚作响”,每日必作,难以成寐,因泛酸致牙倒而不能食,可谓食眠俱废,形体渐瘦。

白日烧心、嗳气,时有口苦,大便干稀不调,舌苔黄,脉细滑。

累以二陈、左金、陷胸、旋覆代赭、半夏泻心诸剂,时有小效。

后想到肝主酸,用龙胆泻肝大剂,一周尽平。

肝主酸的临床意义:《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治胃酸以清肝热为佳。

治酸佳品:左金丸、乌贼骨、煅瓦楞子;不效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天麻、钩藤、羚羊角、黄芩、白芍、石决明等1、热证胃脘烧灼感,泛吐酸水,晨轻夜重,甚至难以入眠。

常伴口苦、口粘、咽干,或有胃脘痞满、疼痛。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多弦数。

加味平胃散:苍术10-30g,厚朴10-15g,陈皮10g,黄芩10g,黄连10g,吴茱萸3g,连翘15-30g,乌贼骨15-30g。

吞酸甚者,龙胆草9-15g、夏枯草15g、煅瓦楞子15-30g等。

烧心甚者,可酌加生石膏30g、蒲公英30g、茵陈蒿30g等。

(1)病例:烧心反酸案例,王某某,男34岁,山东人。

2016年9月29日初诊:自诉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热反酸烧心10年,恶食凉、辣之物,口味异常,食不知味,大便不调,吃辣或凉则腹泻。

服西药6年余,仍烧心、反酸,不敢停服西药,否则反酸难以忍受。

舌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

辨为肝热犯胃,处以自拟加味平胃散: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黄芩10g,黄连10g,吴茱萸3g,连翘30g,海螵蛸30g,龙胆草15g,夏枯草15g,炒神曲10g,煅瓦楞子30g。

伤寒论 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经典)

伤寒论 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经典)
临床表现为心下痞,胃中灼热,但又不敢食 凉,长期便溏,食凉则溏甚,或有呕、噫、 嗳气,舌苔白腻或黄腻,或黄白相间者。
用半夏泻心汤治之。
妊娠合并糖尿病
原文149条: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
他藥下之,柴胡(證三仍)在寒者热,错複與杂柴痞胡湯。此雖已下之,不
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 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 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苔薄腻者。用自拟加味二陈汤。
妊娠合并糖尿病
由水饮停胃所致(,五因)胃水中痞有水饮,临床表现 为胃堵而有振水音,喜食干燥之品,恶食 稀粥或饮水,舌苔白滑或白腻。用《伤寒ຫໍສະໝຸດ 》茯苓甘草汤。妊娠合并糖尿病
《伤苓寒甘论草》汤第,3却56治:其伤厥(寒。五,不)厥尔水而,痞心水下渍悸入,胃宜,先必治作水利,也当。服茯 茯苓甘草湯方
妊娠合并糖尿病
原文155:心下痞(,二而)热複痞惡寒汗出者,附子瀉 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
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
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妊娠合并糖尿病
脾寒胃热相错(杂三的)心寒热下错痞杂,痞病人一方面有脾 寒表现,一方面又有胃热的症状。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 (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妊娠合并糖尿病
(六)食痞
因食积而发心下痞或胃脘胀满疼痛,多见于 小儿和老人,常伴见大便不爽、臭秽,舌 苔腻。
用保和汤。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 用加减厚朴温中汤。

伤寒论讲义PPT课件

伤寒论讲义PPT课件
伤寒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陈 明 教授
-
1
第一章 总 论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为 张仲景所著,至今近二千年。它较为系统地 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 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
2
一、张仲景其人
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与华佗齐名, 因医学成就巨大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但 史书中张仲景无传,其名字最早见于晋代王 叔和的《脉经•序》:
《襄阳府志》:“张机,少时与同郡何顒客游
洛阳,顒谓人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
14
5、终成名医
《甲乙经序》、《太平御览》卷722“方术部”、 卷739“疾病部”记载:仲景为王粲(字仲宣) 诊病案。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 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 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 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 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 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 日而死,终如其言。”
-
15
5、终成名医
❖ 刘渡舟老师诊治肺结核病人的故事
❖ 北京石桥胡同有一童性病人,男,48岁,患肺结核。 皮肉林立,咳嗽多痰,诊为“阴痨”。《医宗金鉴》 云:“阴痨细数形尽死”。刘老为患者配制琼玉膏, 并服百合固金汤等,病稍见起色,其友曹氏欣然来 告。但刘老却对朋友说:“药力不可持也,方今隆 冬,少阴得气之时,天水相连,肺金未至于绝。来 年入夏,火气用事,灼肺流金,端午节前恐难免 也。”后童性病人果死于五月初四日。曹氏对刘老 说:“中医其神乎!能决死生于百日之外,非设身 亲见则吾不信也。”
据说何顒看人很准,料事如神。
《太平御览·何顒别传》评价何顒为:“先识独 觉,言无虚发。”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5、“柴胡桂枝汤”治太阳少阳共病症(肩背痛、肩周炎等)、疏肝理...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5、“柴胡桂枝汤”治太阳少阳共病症(肩背痛、肩周炎等)、疏肝理...

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5、“柴胡桂枝汤”治太阳少阳共病症(肩背痛、肩周炎等)、疏肝理...陈明:《经典里的中医智慧》25、“柴胡桂枝汤”治太阳少阳共病症(肩背痛、肩周炎等)、疏肝理气食物、肝气窜痛药酒(视频+文稿)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讲解《伤寒论》有时一个方子经常可以治多种病,如桂枝汤可以治多种病,但只有抓住了病根才能灵活运用。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患者身上莫名地窜疼,或是某个点疼。

如果这种疼痛不是单一的身体前面或者后面,而是胁肋部和背部对应的疼痛,那就有可能是“太阳少阳同病”。

《伤寒论》中甚至提到三经同病,都将其称之为“合病”。

有的病人前肋和后背两点疼痛,前面是少阳经,后面是太阳经,说明这两个经络一块病了,就是太阳少阳同病。

疼痛时间长了,说明邪气走的深,走血分了。

陈明老师在治疗这类病症的时候用到了《伤寒论》中一个方子“柴胡桂枝汤”。

此方为《伤寒论》另外两个方子“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的合方。

既然方剂是两方合而为一,那么它针对的病也就是多症合一的病症。

由此可见,陈明老师在治疗过程中辨证论治的水平之精道。

小柴胡汤(治少阳)和桂枝汤(调和阴阳)合治,伤寒论叫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适应症:是治两经同病的。

用于太阳少阳一起病。

肩周炎,肩是少阳经经过的地方,背是太阳经经过的地方,所以肩背疼仍是少阳太阳同病,所以还要用柴胡桂枝汤。

凡是病人说不出来的不适,实际是气机阴阳不利,营卫不和,都用柴胡桂枝汤调理。

治疗肝气窜,疼痛乱窜不固定,用柴胡桂枝汤。

疏肝理气的食物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患者身上莫名地窜疼,或是某个点疼。

如果这种疼痛不是单一的身体前面或者后面,而是胁肋部和背部对应的疼痛,那就有可能是“太阳少阳同病”。

《伤寒论》中甚至提到三经同病,都将其称之为“合病”。

另外还有一个治肝气窜身痛小妙方。

20171019健康之路:《天生一对养六腑》陈明,胃痛,反酸,高良姜,香附,良附丸

20171019健康之路:《天生一对养六腑》陈明,胃痛,反酸,高良姜,香附,良附丸

20171019健康之路:《天生一对养六腑》陈明,胃痛,反酸,高良姜,香附,良附丸天生一对养六腑图:天生一对养六腑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的六腑指的是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追究胃痛的原因往往都是堵导致的(不通则痛)。

胃寒是胃痛的主要原因;肝气凝滞也易引发胃痛。

总结起来就是受凉、生气是胃病的两大因素。

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寒裹气的胃痛才能使用这两种药物(良附丸)。

如果胃痛喜温喜按,而且疼痛时往两胁引就是寒裹气的胃痛。

良附丸在药店有售,但是效果没有汤剂来的药效快,用高良姜6克、香附15克水煎两次,分两次服用即可。

7天为一疗程;最多5个疗程。

中医认为脾胃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陈皮和胃理气化痰;半夏化痰、和胃、软坚散结,二者就是二陈汤。

可以很好地治疗痰饮引起的胃堵。

胃堵伴有黏白痰就可以服用二陈汤。

胃反酸是胃火大的表现,吴茱萸温胃止呕、温肝散寒、引火下行;将黄连6克,吴茱萸1克每日水煎服用,服用10天左右即可。

如果有烧心、反酸可以去药店购买左金丸。

20171019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陈明,胃痛,反酸,高良姜,香附,良附丸20171020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陈明,口苦,柴胡,黄芩,小柴胡汤天生一对养六腑图:天生一对养六腑中医认为口苦是因为胆汁往上走返到口中导致的(胆汁上泛于口)。

口苦、两肋不舒服是胆上火的表现。

柴胡和黄芩都是清胆火的,柴胡还有将胆火往外散的作用。

此乃张仲景的方子-小柴胡汤。

除了治口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心烦。

小柴胡汤已经做成了成药叫小柴胡颗粒,药店和医院均有售卖,小柴胡颗粒也可治疗日常感冒。

恶心、厌油腻应提防胆结石。

早餐不吃易得胆结石。

金钱草利水通淋、清热消肿、化石排石,降血压血脂(预防胆息肉)也比较好(吃得油腻的人可以时不时喝点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胆、化石排石。

胆结石经典方(1个月的量):将金钱草90g、海金沙90g—合研细末;一日两次;每次3g;白开水冲服(肾结石、泌尿结石都有效);——服用半个月后再加两份橄榄油、一份柠檬水每天喝10次就有可能排胆结石。

伤寒论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

伤寒论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为确保经典方剂加减治疗的安全性,医 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药学知识, 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药物适应症 。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药品的
质量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患者反馈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展示
在满意度调查中,患者对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态度 给予高度评价。医生能够耐心倾听患者诉求,提供专 业的治疗建议和心理支持,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
案例二
患者李某,女,32岁,因恶心呕吐一月就诊。刻诊 见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脘腹痞闷不舒,舌淡苔白腻 ,脉滑。辨证为脾胃湿热型呕吐。治以清热燥湿、 和胃降逆之法,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服药一 周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03
加减治疗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策 略
Chapter
药物加减原则和方法论述
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灵 活调整经方的药物组成和剂量,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 本,气血生化之源。
02
脾胃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运化 失职,升降失常,导致水湿内停 、气滞血瘀等。
常见脾胃病类型及临床表现
01
脾胃虚弱证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神疲乏力等。
02
脾胃湿热证
脘腹胀满、口苦口黏 、大便不爽等。
03
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等。
04
经典方剂加减治疗脾胃病的疗效持久稳定。通过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 察,发现加减治疗后的患者复发率较低,病情稳定。
安全性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在使用经典方剂加减治疗脾胃病时,需 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一些药物可 能具有毒性或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
下使用,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针对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医生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

[转载]《伤寒论》中的智慧(1)----陈明

[转载]《伤寒论》中的智慧(1)----陈明

[转载]《伤寒论》中的智慧(1)----陈明原⽂地址:《伤寒论》中的智慧(1)----陈明作者:____风清云淡____《伤寒论》中的智慧(1)张仲景与《伤寒论》陈明北京中医药⼤学 作者简介 陈明,医学博⼠、北京中医药⼤学教授、博⼠研究⽣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华中医药”、北京电视台“养⽣堂”等栏⽬主讲专家。

师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伤寒论研究⼤家刘渡⾈教授,潜⼼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主张中医临证与科研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传统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临床上灵活运⽤经⽅治疗多种疑难杂证。

著有《中医四⼤经典临证指要》丛书等学术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70余篇,主持研究科研课题5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多项。

编者按《伤寒论》是中医四⼤经典之⼀,内容博⼤精深,其六经辨证体系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其理法⽅药⼀直被后世视为中医临证之圭臬。

为了更好地理解《伤寒论》要旨,我们特邀请北京中医药⼤学陈明教授通俗易懂地系统讲解《伤寒论》,带读者欣赏和学习《伤寒论》防病治病的智慧,敬请关注。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位伟⼤的医学家,因医德⾼尚,医术⾼超,被后世称为“医圣”。

他撰写的不朽著作《伤寒杂病论》,流传于世,济世惠民,⾄今仍是学习中医必读的书籍,书中所记载的⽅剂精当灵验,近⼆千年来⼀直被⼴泛有效地⽤于中医临床。

张仲景的诊病技术 先介绍⼀个张仲景给“建安七⼦”之⼀王仲宣诊病的故事。

在东汉的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张仲景在荆州的⾸府襄阳见到了来投靠刘表的王仲宣,刘表当时是荆州的最⾼长官“刺史”,因治理有⽅,全国各地来投奔刘表的贤达成百上千。

当时王仲宣年⽅⼆⼗⼀岁,张仲景⼀见到他就说:你看起来有病,可能在你四⼗岁时眉⽑先脱落,眉落半年后会有性命之忧。

我给你⼀个⽅⼦叫“五⽯汤”,服了这个⽅⼦就可以免除你将来的疾病。

【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千年古方治胃酸胃胀胃痛】

【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千年古方治胃酸胃胀胃痛】

【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千年古方治胃酸胃胀胃痛】千年古方治胃病胃胀,用二陈汤。

胃痛:寒重型胃疼,用良附丸;热重型胃疼,用小陷胸汤。

胃酸反酸烧心,用左金丸。

胃胀吃完东西不能消化,胃里边发胀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胃病。

提示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很多!胃胀不适有灵方,和剂局方二陈汤!解决这种类型的胃胀,您可以尝试二陈汤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因为主药半夏、陈皮药性越陈越好,所以取名二陈汤。

陈皮有和胃、理气化痰的作用;半夏是治胃良药,有化痰、温胃、散结的功效,这两味药同时还兼具祛胃寒的作用;茯苓、甘草能够健脾益气,四味药搭配起来既能够去除病因,又能温养脾胃。

胃痛常见的胃痛有两种:寒重型胃痛和热重型胃痛,需要区别对待。

良附丸可以做成药丸,现在药店也有中成药,也可以用高良姜、香附煎汤药喝。

高良姜有温胃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胃寒气滞导致的疼;香附辛香走窜,有行气的作用,是疏肝的首选药物,但是孕妇慎用!“姜”入药有学问高良姜针对胃寒气滞导致的疼;生姜偏于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干姜也称作老姜能够温脾胃,主要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拉肚子。

热重型胃痛,胃痛的时候胃部有灼热感。

鱼生热,肉生痰,肉食吃多了,人体会生热、生痰,痰热互结是导致胃热疼痛的根源。

黄连,尤其是鸡爪黄连清胃火效果非常好;半夏能够和胃化痰;瓜蒌既能够清火,又能够化痰,还有散结的作用。

胃酸胃酸是因为胃里有热,酸出于肝、走于胃,想治疗反酸需要清胃火。

针对此情况,中医推荐左金丸。

左金丸之自制抑酸代茶饮左金丸是治反酸烧心的良方,也可制成抑酸代茶饮来缓解胃酸症状,是金元时期朱丹溪的药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黄连能够清胃热;吴茱萸用来反佐黄连清胃火的作用,防止黄连太过寒凉,对胃造成刺激。

陈明教授:伤寒论中的智慧

陈明教授:伤寒论中的智慧

陈明教授:伤寒论中的智慧肝升肺降与四逆散、旋覆花汤□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肝升肺降理论肝升肺降的理论出自《内经》,原文是“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初看上去,这句话很有问题,肝不是在右边吗?怎么“生于左”呢?肺是一边一个,怎么只“藏于右”呢?原来,《内经》在这里不是讲解剖的,中医很重视内脏的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讲到脏腑都是讲的功能概念,而不是讲的解剖概念,这与西方医学有很大不同。

比如“脾”,中医认为它是主运化的,也就是负责整个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所有消化系统器官的功能都是“脾”范围,人要靠吃饭、消化才能活着,所以中医把脾称作“后天之本”。

而西医认识脾只是一个解剖概念的脏器,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而中医更多的是讲功能概念的脏。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从天人相应规律讲肝、肺功能特点的。

前人在祭拜天地、神灵的时候必须向着太阳,即面南而背北,这样才能使体内阳气与自然界阳气融会贯通,对人体健康有利。

而当人面向南方的时候,人体的左侧便为东方,右侧便为西方。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五方分别对应五脏,东方属木,对应的是肝脏;西方属金,对应的是肺脏;南方属火,对应的是心脏;北方属水,对应的是肾脏;而中央属土,对应的是脾脏。

古人看到,每天日月从东方升到西方降,所以古人认为东方是主升的,西方是主降的,东方应肝,所以中医认为肝主升,西方应肺,所以肺主降。

《内经》的这一句话,讲的正是肝气主升,肺气主降的道理。

天人相应,阴阳升降,是大的周天,但人体内又有许多气机升降的小周天,如肝气的上升与肺气的下降;心火的下降与肾水的上升;脾气的上升与胃气的肃降等,从此维持着人体阴阳气机升降的平衡,只有这样人才能气血平和,身体健康。

如果打破了这些平衡,当然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就肝升肺降的特点来讲,表现为肝气从左上升,然后肺气从右降下,由此构成了一个气机的回路。

如果肝气左升异常,所出现的胁痛反而多在左侧。

但是如果肝气左升了,肺气不得右降,也会出现胁痛,这种胁痛往往就出现在右侧,就像电路一样,有来无回,构不成回路,电灯是不会亮的。

陈明 伤寒论 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陈明(课堂PPT)

陈明 伤寒论 经方加减治疗脾胃病-陈明(课堂PPT)
13
(五)水痞
由水饮停胃所致,因胃中有水饮,临床表现 为胃堵而有振水音,喜食干燥之品,恶食 稀粥或饮水,舌苔白滑或白腻。
用《伤寒论》茯苓甘草汤。
14
(五)水痞
《伤寒论》第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 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 (切)
用半夏泻心汤治之。
11
(三)寒热错杂痞
原文149条: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 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複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 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 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 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黃連 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心火不得下降而嵌顿于胃;肝火犯胃气聚不降。 ❖ 临床表现:心下痞满,按之濡软。常伴心烦,口
渴,溲赤甚或便秘,面生痤疮,口臭等,舌红苔 黄,脉数或关脉浮。 ❖ 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小陷胸汤。
7
(二)热痞
原文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 連瀉心湯主之。
❖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
泄泻等。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
在上,则生嗔胀。” ❖ 脾胃病常见病证:胃脘堵闷(心下痞);胃脘疼痛;脘腹
胀满;烧心反酸;呕恶呃逆;泄泻便秘(大便不调)。
3
一、心下痞(胃堵)
心下,指胃脘。心下痞,是指胃脘部的满闷堵 塞,按之柔软不痛的病证。
心下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脾胃疾患,可见于各 种胃炎、胃溃疡的胀满,或有恶心, 打嗝,大便不爽等伴症。

?陈明讲伤寒②

?陈明讲伤寒②

陈明讲伤寒②陈明讲伤寒②黄连阿胶汤由什么组成呢?共五味药物。

方子中主用黄连配伍黄芩以清心火;阿胶是由驴皮熬制而成,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够大补真阴;鸡子黄即生鸡蛋黄,也是血肉有情之品,具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取用时磕破鸡蛋,将内容物倒入碗中,再用勺子将蛋黄挑出,打碎搅匀备用;芍药用白芍,在这里起双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白芍可以养阴,帮助阿胶、鸡子黄滋肾阴。

另一方面,白芍性寒,可以帮助黄连、黄芩清心火。

另外,这里的芍药还有哪些功效呢?白芍,微酸、微寒,养血柔肝,敛阴止汗,缓急止痛。

白芍——当归,补血养血,用于血虚、贫血病症。

白芍——柴胡,疏肝气,养肝血,用于肝气郁滞,爱生气,闷闷欲哭,喜叹息。

白芍——桂枝,调和营卫,敛阴止汗,用于自汗出,出汗后怕风、怕冷。

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用于各种疼痛,特别是急性腹痛、头痛,小腿抽筋、妇女痛经等。

栀子豉汤用来治疗心中懊恼,反复颠倒的一种症状。

这种情况是虚烦不得眠,这个虚烦不是说体内虚,而是这个邪气是无形的。

患者会感到特别烦,而且不得眠,睡不着,若病情加剧者,还会加重的反复颠倒,心中懊恼,心中懊恼指那种莫可名状的这种烦燥。

在张仲景看来,这种情况其实是热淤到胸膈了,就是说胸里边有热,这里边有两个重要的脏器,一个是心脏,一个是肺脏,心是管藏神的,即人的整个情绪活动,尽管全身五脏六腑都参与情绪管理,但是总头是心,肺有主气,这一热就可以把肺气弄得很涌滞,这种人就会出现胸闷,甚至胸中就像窒息一样出不来气,有烦燥这种感觉,严重的就会导致他心中皆痛,所以这些都是热邪扰于胸膈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就是用栀子豉汤。

不过一定是要特别心烦的人才要用这样的药,一般的心烦通过自我调节就可以了。

如果调节不过来,就得用药来控制。

栀子豉汤有栀子和豆豉这两味药。

栀子能引三焦之热屈曲下行,三焦之热就是全身上下的热,栀子能把身体各个部位的热都清掉。

栀子有开郁的作用,所以它治郁热比较好,就是指一个人由生闷气导致的这种火热火燎的状态。

陈明:调胃承气汤名医验案精选

陈明:调胃承气汤名医验案精选

陈明:调胃承气汤名医验案精选方药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12克)甘草二两(炙)(6克)芒硝半升(12克).煎服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芒硝后下)。

原文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5)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

若不尔者,不可与。

(123)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7)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8)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49)解说本方于大黄、芒硝泻下药中加一味炙甘草,则使硝黄缓留于上,以和胃气为主。

至于泻下肠燥,乃属其次。

陈修园称本方为“法中之法,即“调胃’与‘承气’两者并行不悖·凡燥热初结胃肠,或大便燥坚,痞满不甚,或腑实重证下后,邪热宿垢未尽,或大便秘结,火热在上之证,此方最宜。

运用一、阳明燥实罗谦甫医案:李某长子,19岁。

四月病伤寒九日,医作阴证治之,与附子理中丸数服,其证增剧。

更医又作阳证,议论差互,不敢服药,决疑于罗。

坐有数人,罗不欲直言其证,但细为分解,使自度之。

凡阳证者,身须大热而手足不厥,卧则坦然,起则有力,不恶寒,反恶热,不呕不泻,渴而饮水,烦躁不得卧,能食而多语,其脉浮而数者,阳证也。

凡阴证者,身不热而手足厥冷,恶寒躇卧,恶闻人声,或自引衣盖,不烦渴,不饮食,小便自利,大便反快,其脉沉细而迟者,阴也。

今诊其脉沉数,得六七至,夜叫呼不绝,全不睡,又喜饮冷冰水,阳证悉具。

三日不见大便,宜急下。

乃以:酒煨大黄18克,炙甘草6克,芒硝15克,煎服。

?陈明讲伤寒①

?陈明讲伤寒①

陈明讲伤寒①陈明讲伤寒①《伤寒论》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很多人都知道医圣张仲景,本书就是他集一生的智慧铸就的经典力作。

112首方剂,每一个都是结合了多方面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中医是如何通过十二经的基础来解释疾病的由表到里由浅入深(例如痛风是足厥阴肝经病故清肝热用龙胆泻肝汤;颈椎病属太阳经用麻黄汤桂枝加葛根汤);辩证论治(例如浅表性胃炎针对寒热症候下药,如幽门螺旋杆菌也是改变菌的生存条件热性体质用寒药寒性体质用热药)。

中医看病是如何利用因势利导的法则帮助病人找到病症的根基的(因势利导例如在上者吐之在下者利之在皮者汗之)。

人生活在自然界里,天人相应,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阳的升降而升降、消长而消长,以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若违背了这个规律,如作息不规律、熬夜、疲劳等,就会导致阴阳的升降紊乱,发生许多疾病,而这些疾病,又往往具有定时发作的时间性的特点,最常见于阴阳二气交接的时间,如午时、子时等最多(例定时发作的晕厥症、半夜磨牙伴面部痤疮的阳明热加清热的石膏知母)。

由年节律日节律来阴阳消长(七天)。

掌控阴阳的枢纽是少阳经。

方用小柴胡汤有七味药物组成:柴胡:(苦、辛、微寒。

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黄芩(对药柴胡外散主动黄芩内收主静有出有入)、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生姜(对药入胃主降)、人参、大枣、炙甘草(入脾主升)。

可加石菖蒲远志开窍药。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胆经。

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解热作用(解热用量大古人曾用100克),二是解郁作用(疏通气机舒肝),三是升阳作用(胃下垂脱肛)。

疏达阴阳枢机是小柴胡汤的作用特色。

但有一些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起居不规律如饮食不节制,过食生冷或煎炒油炸之品,熬夜,或者干脆夜干通宵,白天睡觉,因而患气机郁滞的比较多,气机不行走了,阴阳不转动了,于是动不动就发脾气,急躁易怒,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口苦(晨起苦重热迫胆汁上溢故清胆热属少阳病),或是神情淡漠,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经常躲在家里或没人的地方哭,严重的就导致了抑郁症的发生。

陈明教授著作连载之:《伤寒论》中的治病防病智慧·23

陈明教授著作连载之:《伤寒论》中的治病防病智慧·23

陈明教授著作连载之:《伤寒论》中的治病防病智慧·23《伤寒论》中的治寒方(2)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温补脾胃阳气的方剂,中医说肾是先天之本,如果先天之本出现了虚寒,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我谈一下温补肾阳的方剂。

肾阳虚都是哪些表现呢?如果你有下列一些情况,你的肾阳可能已经不足了。

1、入冬后,感觉很怕冷,不那么抗寒,晚上睡觉前如果不用热水好好泡脚,很长时间手脚都不得暖和,甚至需要穿上袜子睡觉;2、脐部受凉后容易发生腹泻;3、有时候有些腰痛,尤其是腰骶部,参加体力劳动或者性生活稍微多些的时候加重;4、小便次数多,尤其是夜里要起来好几次,大便经常不成形;5、有些嗜睡,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天稍微暖和点就昏昏欲睡。

或看电视头一粘沙发就呼呼入睡,而到真正睡觉时又反而睡不着。

这些都是肾阳虚弱的表现,肾阳不足,脏腑的机能就会随之衰减,人也就衰老的快,《伤寒论》对此用四逆汤治疗。

四逆汤【组成】生附子、干姜、炙甘草【治证】《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虚寒证少阴虚寒证就是由肾阳虚衰引起的全身虚寒病症【病症表现】1.常表现为手脚、甚至四肢发凉,或冷如冰,犹如赤脚站在雪地里一般(《伤寒论》原文称作“四肢厥逆”,四逆汤就是治疗四肢厥逆的,故名四逆汤),恶寒怕冷2.大便往往是不成形的,甚至经常腹泻3.还有部分病人伴有出冷汗,脉象非常的微弱4.精神萎靡不振,《伤寒论》称作“但欲寐”,就是极度没有精神,眼皮抬不开,躺在床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是脏腑机能衰弱的表现。

《伤寒论》中所说的这些情况,有一些属于心衰、肾衰、休克的状态。

这些状态较为紧急,治疗应迅速的大补阳气,才能令手脚、四肢回暖,挽救病人的生命。

中医称作“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必须使用四逆汤这些有附子、干姜的方剂,而且须用生附子,才能迅速大力的回升阳气。

但是毋庸讳言,对于急性心衰、休克的急救,中医门诊上很少能做到,因为这样的病人在普通门诊上根本见不到,一般要到急诊,西药点滴急救治疗,因这样给药速度快。

陈明教授:小柴胡汤加减方证的运用

陈明教授:小柴胡汤加减方证的运用

陈明教授:小柴胡汤加减方证的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方证的运用提要: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邪气的主方,推而广之它能清热利胆,疏肝和胃,如以仲景加减为例,一隅三反而治疗无穷。

小柴胡汤和它的加减剂群,久被广大医家所重视。

为此,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介绍十七个柴胡汤加减应用,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证候特点,提供临床治疗参考,错误之处,请加指教。

考《伤寒论》以柴胡名方的共有六方,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以上六个柴胡汤,应以小柴胡汤为基础。

所以,了解柴胡汤的加减诸方,必须先从小柴胡汤开始,才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由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本方以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邪热;又有疏肝利胆,促进疏泄而增强新陈代谢。

半夏、生姜,和胃止呕,能开能降,助柴胡之透达以散邪气。

人参、炙甘草、大枣,温补脾气,扶正拒邪,以杜内传太阴之路。

由此可见,此方虽然治在肝胆,但又旁顾脾胃,虽然清解邪热,而又培养正气,不通过汗、吐、下方法,以达到去邪目的,故叫做和解之法。

此方的剂量,柴胡应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方能发挥解热作用;若误把人参、甘草的剂量大于柴胡以上,或者剂量等同,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用此方时务须注意这一点,此方治疗范围较广,既适用于伤寒,又适用于杂病,一般地讲,它治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耳聋目赤,脉弦、苔白滑等证。

《苏沈良方》总结此方:有治疗往来寒热、潮热、身热、伤寒瘥后更发热······,指出柴胡汤的解热作用为诸证之先,验之临床,此说不可忽视。

《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个人认为“一证”和“不必悉具”应对照来体会,着眼点在于“不必悉具”,如呕而发热,或胁下痞硬,或往来寒热,但见少阳主证,使人确信不疑,便宜与柴胡汤,不必待其证候全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